跨性別性傾向_第1頁
跨性別性傾向_第2頁
跨性別性傾向_第3頁
跨性別性傾向_第4頁
跨性別性傾向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跨性別性傾向介紹01定義我國相關法律法規與政策文件跨性別者的不同性傾向占比我國各部委相關教育類文件目錄03020405全面性教育中相關教學內容知名人士相關影片目錄0706基本信息跨性別性傾向即跨性別者的性傾向,是指跨性別者在性欲和情感上持久地被某種性別的人吸引。跨性別性傾向是以跨性別者的性別認同為參照基礎界定的性傾向。性別認同和性傾向之間沒有必然,與順性別者一樣,跨性別者存在多種性傾向,如異性戀、同性戀、雙性戀、泛性戀、無性戀等。由于一些跨性別者無法明確地表述自己的性別,也無法明確地表述被哪種性別的人吸引,或者本身就不認同二元性別,造成這個群體里看起來存在相對較高比例的無性戀、泛性戀、酷兒,有些跨性別者甚至只被跨性別者吸引。我國的法律與政策中,雖未明確提及跨性別性傾向的概念,但有多個條款提到不同性別應享有同等權利、禁止基于性別的歧視。學術界基于法理推論,禁止性別歧視適用于性少數群體,因為“性別”理論上應當涵蓋性傾向、性別認同、性別表達的少數群體。跨性別作為性與性別常見概念之一,在教育中往往會從自我保護、提高性別意識等角度進行闡述。我國各部委發布的相關教育類文件中,《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2007)從加強安全意識和性別意識的角度強調了性教育的必要性。接納每個人在性傾向、性別身份、性別表達等方面享有平等的選擇權,以及不因此而遭受污名、歧視和暴力,是全面性教育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定義定義跨性別性傾向涉及性別認同(GenderIdentity)和性傾向(SexualOrientation)兩個層面的概念。跨性別者是指性別認同不同于其出生時被指派性別的人

。性別認同是指一個人內心對于某種性別的強烈歸屬感,或意識到了可以真正地描述自己的性別標識

。被指派性別是指一個人在出生時依據第一性征(生殖器官的外形和構造特征)而被醫務人員、父母和社會的約定俗成所分配或指定的性別。這種分配或指定,通常體現為在出生證明、件等上面的性別標記。由于中國各類法定證件或文書上的性別選項僅有男女兩類,因此可以認為,在中國,被指派性別只能是男性或者女性

。跨性別者包括跨性別男性、跨性別女性、跨性別酷兒等

。跨性別男性指被指派性別為女性,性別認同為男性(Female-To-Male,縮寫FTM)。跨性別女性指被指派性別為男性,性別認同為女性(Male-To-Female,縮寫MTF)。跨性別酷兒指強調自己既認同跨性別者又認同為性別酷兒的個體

,有些性別酷兒并不認為自己是跨性別者

。跨性別酷兒不論被指派性別是什么,其性別認同與被指派性別不同,但又在男女兩性的二元結構之外,他們可能把自己的性別界定于男性和女性之間,或者用完全不同的概念來界定,這些人的性別認同可能是無性、中性、雙性、流動性別等。性傾向與性別認同是不同的概念,性傾向是個體對某種性別的人產生持久的情感和/或性吸引

。性別認同和性傾向之間沒有必然,就像順性別者中有異性戀、同性戀等一樣,跨性別者也有異性戀、同性戀、雙性戀、泛性戀、無性戀等多種性傾向,在這一點上,跨性別者和順性別者沒有明顯的區別

。跨性別者的不同性傾向占比跨性別者的不同性傾向占比性傾向取決于我們如何界定自己的性別以及如何界定在性欲和情感上吸引我們的人的性別。“同性”和“異性”只是相對于我們自己性別認同與其他性別的相同或不同,由于一些跨性別者無法明確地表述自己的性別,也無法明確地表述被哪種性別的人吸引,或者本身就不認同二元性別,造成這個群體里看起來存在相對較高比例的無性戀、泛性戀、酷兒,有些跨性別者甚至只被跨性別者吸引

。2015年的美國跨性別者調查(genderSurvey)是美國最大規模的跨性別者調查,調查由美國國家跨性別平權中心(NationalCenterforTransgenderEquality)在2015年組織實施,是一次面向18歲以上跨性別者的匿名上調查。調查共獲得了來自美國全部五十個州、哥倫比亞特區、美屬薩摩亞、關島、波多黎各和美國駐外部隊的名跨性別者的反饋。調查結果顯示,受訪者對性傾向的自我認同為酷兒占比21%,泛性戀占比18%,同性戀占比16%,異性戀者占比15%,雙性戀者占比14%,無性戀者占比10%

。美國國家跨性別者歧視調查(NationalTransgenderDiscriminationSurvey),由美國國家LGBTQ特別工作組(NationalLGBTQTaskForce)和美國國家跨性別平權中心(NationalCenterforTransgenderEquality)聯合組織實施,調查結果顯示,受訪者對性傾向的自我認同為異性戀占比23%,同性戀占比23%,雙性戀占比25%,無性戀占比4%,酷兒占比23%,其他占比2%

。我國相關法律法規與政策文件國際承諾憲法勞動與就業教育我國相關法律法規與政策文件未成年人權益保護不足之處獻血我國相關法律法規與政策文件國際承諾在2018年6月18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38屆會議上,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和瑞士其他國際組織代表團國際組的負責人蔣端公使表示:“中方反對一切形式的歧視和暴力,包括基于性取向的歧視、暴力和不容允現象

。”我國代表團在日后再次重申了這一發言內容。在2020年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44屆會議上,在與防止基于性傾向和性別認同的暴力和歧視問題獨立專家互動對話時,我國代表團發言道:“中方反對一切形式的歧視和暴力,包括基于性取向和性別認同的歧視、暴力和不容忍現象

。”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2018修正)在序言部分,確立了憲法是我國根本法的地位,指出憲法規定了國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并要求“全國各族人民、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準則

。”因此,憲法關于公民(包括性少數公民)享有平等權益的規定也應當在各地方、各領域貫徹。在憲法中與性少數相關的內容有:第三十三條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第三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年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是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除外

。勞動與就業《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2018修正)第三條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第十二條勞動者就業,不因民族、種族、性別、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視。第四十六條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工資水平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逐步提高。國家對工資總量實行宏觀調控

。《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2015修正)第三條勞動者依法享有平等就業和自主擇業的權利。勞動者就業,不因民族、種族、性別、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視。第二十六條用人單位招用人員、職業中介機構從事職業中介活動,應當向勞動者提供平等的就業機會和公平的就業條件,不得實施就業歧視。教育《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2015修正)第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機會。第三十七條受教育者在入學、升學、就業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權利。學校和有關行政部門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保障女子在入學、升學、就業、授予學位、派出留學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權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2018修正)第四條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適齡兒童、少年,不分性別、民族、種族、家庭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并履行接受義務教育的義務

。未成年人權益保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2012修正)第三條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參與權等權利,國家根據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特點給予特殊、優先保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權,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權。未成年人不分性別、民族、種族、家庭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平等地享有權利。第十條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創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環境,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禁止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遺棄未成年人,禁止溺嬰和其他殘害嬰兒的行為,不得歧視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殘疾的未成年人

。獻血在舊版《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GB-2001)中,有條款4.5.3規定“易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的高危人群,如吸毒病史者、同性戀者、多個性伴侶者”,不能獻血

;而在2012年7月1日開始實施的《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GB-2011)中,修改了這一規定,將“同性戀者”變更為“男男性行為”,即不以身份認同來禁止性少數群體的獻血行為,而是以高危行為作為能否獻血的標準

。具體條款如下:5.2.2安全獻血者的重要性不安全的血液會危害患者的生命與健康。具有高危行為的獻血者不應獻血,如靜脈藥癮史、男男性行為或具有經血傳播疾病(艾滋病、丙型肝炎、乙型肝炎、梅毒等)風險的

。不足之處在性少數平等方面,我國的法律和政策也仍然存在進步的空間。例如,目前法律政策仍未納入性少數群體的婚姻權。盡管在《民法典》未出臺前,社會各界人士紛紛呼吁將同性婚姻納入民法典,但未能成功。此外,在面向公眾的信息傳播方面,性少數群體正變得越來越不可見。作為我國絡視聽領域唯一的國家級行業組織(一級協會)

,中國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在2017年6月30日通過了《絡視聽節目內容審核通則》,其中要求協會會員如果發現絡視聽節目中含有“表現和展示非正常的性關系、性行為,如亂倫、同性戀、性變態、性侵犯、性虐待及性暴力等”內容的,“應予以剪截、刪除后播出;問題嚴重的,整個節目不得播出

”。而該服務協會會員包括了中央電臺、中央電視臺、人民、新華、騰訊、愛奇藝等重量級信息平臺

,意味著性少數群體在絡視聽平臺的可見度下降。我國各部委相關教育類文件《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小學4~6年級模塊一:預防和應對社會安全類事故或事件了解應對敲詐、恐嚇、性侵害的一般方法,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模塊二:預防和應對公共衛生事故初步了解青春期發育基礎知識,形成明確的性別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初中年級模塊一:預防和應對社會安全類事故或事件學會應對敲詐、恐嚇、性侵害等突發事件的基本技能

。高中年級模塊五:預防和應對影響學生安全的其他事件樹立正確的安全道德觀念,在自身安全的同時,去他人的安全,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

。全面性教育中相關教學內容學習目標如何從教育的角度看待與相關的常見疑問全面性教育中如何進行相關教育全面性教育中相關教學內容學習目標跨性別性傾向是與性和性別多元有關的概念。接納每個人在性傾向、性別身份、性別表達等方面享有平等的選擇權,以及不因此而遭受污名、歧視和暴力,是全面性教育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兒童青少年對于跨性別性傾向以及與此有關的性和性別多元的了解,將有利于他們理解與識別和社會性別有關的歧視、偏見,發展寬容和尊重的價值觀,學會接納自我和他人,進一步創造更友好的社會。跨性別性傾向是全面性教育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在全面性教育中,對跨性別性傾向相關內容的學習同時涉及到知識要點、相關技能和態度價值觀。在聯合國《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修訂版)中,與“跨性別性傾向”相關的學習目標主要出現在核心概念3“理解社會性別”下的第1個主題“社會性別及其規范的社會建構”、第2個主題“社會性別平等、刻板印象與偏見”和第3個主題“基于社會性別的暴力”之中,內容貫穿5~8歲、9~12歲、12~15歲、15~18歲及以上四個年齡段

。如何從教育的角度看待如何開展跨性別群體相關內容的教學在學校中,秉持多元包容性教育觀念的課程可以提高學生對性多元的了解和尊重。《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修訂版)建議,全面的性教育課程應當包括反歧視、平等、性和性別身份多元化的相關信息和價值觀。跨性別群體相關內容的教學應當在一個包容、尊重的環境下開展,避免侮辱和歧視性的信息,提倡平等,傳達性和性別身份多元化的正面信息。應當教育學生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尊重和接受具有不同性別認同的每一個人

。如何應對針對跨性別群體的校園欺凌現象學校可能是恐跨欺凌(即由跨性別恐懼現象引起的對跨性別者的欺凌)最易發生的場所。恐跨欺凌往往會極大地影響學生接受教育的權利,同時也會影響被欺凌者的心理健康及人身安全。應當創造支持性校園環境,建立安全空間,明確表明反對校園欺凌并進行積極干預。此外還應將性多元的包容性知識融入課程,樹立關于跨性別者的正面形象,預防恐跨和恐跨欺凌,教育學生尊重、接受不同的性別認同

。如何營造跨性別群體感覺安全的教學氛圍學校和教師對跨性別學生的支持至關重要,可以使得跨性別學生更有安全感、取得更好的成績,以及更有學習的渴望和校園歸屬感等。與相關的常見疑問常見疑問1:跨性別男性(被指派性別為女性,性別認同為男性)喜歡女性,是同性戀,還是異性戀?答:跨性別者的性傾向應該依據其性別認同來判斷,跨性別男性的性別認同為男性,喜歡女性就是異性戀,喜歡男性就是同性戀,同樣的,跨性別女性的性別認同為女性,喜歡女性就是同性戀,喜歡男性就是異性戀

。全面性教育能夠幫助人們獲得適當的知識和技能,提高對包括跨性別性傾向在內的性與性別少數相關概念的認知,樹立尊重、平等、多元的價值觀

。常見疑問2:全面性教育為什么要包含性與性別少數群體(LGBT+)相關的內容?答:聯合國《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修訂版)建議,全面的性教育課程應當包括反歧視、平等、性和性別身份多元化的相關信息和價值觀,以及處理人際關系的技巧和責任感。一般性教育的課程常常忽略性與性別少數群體(LGBT+),在學校和社區里的性與性別少數群體(LGBT+)更容易受到傷害或歧視,包括虐待和暴力、污名、歧視、欺凌、失去受教育和培訓機會,以及家庭和社會支持的缺失,或獲取性與生殖健康服務和信息渠道的缺失。這些傷害和歧視會妨礙他們的正常學習生活,為他們將來遭受更惡劣、更嚴重的欺凌埋下隱患。在極端情況下,他們面臨性侵害、強奸甚至死亡的風險。因此全面性教育更應該性少數群體相關的教育,傳遞性別多元和平等的價值觀

。全面性教育中如何進行相關教育全面性教育中雖未直接提及跨性別性傾向的概念,但與之相關的性別平等是全面性教育的重要教學內容。幼兒園性教育中相關教育內容根據聯合國《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修訂版)給出的學習目標,幼兒階段關于性別平等的內容主要集中在接納差異、尊重他人和消除歧視上。北京師范大學劉文利教授主編的《珍愛生命——幼兒性健康教育繪本》(全9冊)中,《奇妙的感覺》《多彩的幸福》《歡樂的六一》三冊中都涉及性別平等相關的教育內容

。《奇妙的感覺》一冊主要教會幼兒識別不同的感覺,區分舒服的感覺和不舒服的感覺,讓幼兒認識到自己的身體有不同的感覺是正常的,我們要珍視不同的感覺

。《珍愛生命——幼兒性健康教育繪本》插圖

《多彩的幸福》一冊講述了四個不同家庭的生活,讓幼兒理解不同性別、年齡、職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