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城市地理學進展寧越敏教授華東師范大學城市和區域發展研究所2004年4月城市地理學進展-寧越敏城市地理學進展寧越敏教授華東師范大學城市和區域發展研究所2004年4月西方城市地理學進展◆1.萌芽:1920年以前[德]哈塞爾特(Assert,K.,1907),《城市地理觀察》,是城市地理學研究的一本專著。[法]布蘭查德(Blanchard,R.,1911),《格勒諾布爾》,是第一本單一城市研究的著作。今尚未形成有系統的研究,因此這一時期可視為城市地理學的萌芽時期。2.第一個演變階段:初創時期(19201950年)心城市地理學處于初創時期:方法論上受自然地理學的影響較大,尚未形成自己的研究體系第一個領域:城市位置和城市自然條件的分析泰勒(Taylor,T·G·,1949),《城市地理學》,是英語國家第一本城市地理學的專著第個領域是對城市職能和腹地的分析。1921年英國的奧隆索首先進行城市職能分類的研究,他的分類屬于一般性描述分類。1943年哈里斯對美國城市的分類。冫第三個領域是城市形態、景觀的研究,起源于德國。從事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工作近十年了,曾一度為學生習作素材匱乏、視野狹窄、語言平淡、缺乏想象力和創新能力而困惑,作文教學成了語文教學中一塊難啃的“硬骨頭”。大部分學生對寫作文也不感興趣,抱著“應付差事”的態度,寫的作文出現“假、大、空”的現象。如何改變現狀,走出困境,讓每一個學生愛寫、會寫作文呢?筆者通過對農村小學中高年級“體驗式作文”教學的探索研究,結合實踐經驗,談談自己的一些感受。一、創設情境,體驗生活葉圣陶說:“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我們要解放學生的眼睛、嘴巴、雙手和頭腦,讓他們充分體驗生活,激活他們習作的源泉,從而達到“自由和快樂地表達自己對世界的認識和感受”的目的。現在的小學生,生活環境一般比較固定,生活方式也比較單調,對身邊的人和事往往不大關心。久而久之,學生就形成了一種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不良行為習慣。這就要求教師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生活、認識生活、感受生活。教師要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親近大自然、親近生活和活動的場所,增加作文的素材,發揮潛能,陶冶情操,增進學識,鍛煉能力。新課標指出:“要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優化語文學習環境,創造性地開展教學活動。”生活本身就是大課堂,我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經常有意識、有計劃地組織一些活動。例如:在春暖花開的陽春三月,我會帶著孩子們來到田間野外,挖野菜、放風箏,感受春天的氣息;植樹節到了,讓學生帶上鐵鍬、水桶等,到山坡上植樹;每周都會安排一節課,讓學生講述他們在生活中、電視或報紙上看到的新聞,講述班級內發生的事情,講述最近看的作文、名著等。讓學生通過觀察,感受世界的多姿多彩;通過思考,感受人生的奧妙無窮;通過活動,品嘗交往的愉悅、品嘗生活的美好、品嘗探究的樂趣,從而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將習作的源泉變為一汪活水。二、指導習作,再現生活1.開發習作資源,提高學生寫作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最直接的學習動力。寫作教學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我們現行的習作教材的使用覆蓋面較大,它需要照顧到不同地區、不同層次的學生,而習作教學要想真正貼近生活的實際,就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內心需求,開發習作資源,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有感可發、有情可抒。在四年級的一次習作教學中,要求學生介紹我國的一處名勝古跡,我們班好多學生連本市都沒出過,更別說游覽名勝古跡了。看著他們一個個垂頭喪氣、愁眉苦臉的樣子,我忽然想起不久前帶他們去黃河邊的情景,雖然是冬天,但羊黃灘的美別具一格。岸邊的蘆葦在微風的吹拂下,擺動著婀娜的身姿;陽光像金子一樣灑在水面上,幾只野鴨正在悠閑地游泳,好一幅美麗的畫呀!我腦海里立刻浮現出《冬游羊黃灘》,何不以此為題呢?聽了我的提議,大家拍手稱好。這篇作文大家寫得不錯,正是由于調動了學生內在的言語表達欲望,提供給了學生一個自由馳騁的舞臺,學生的寫作能力才會得到真正的提高。2.鼓勵學生多讀多記,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良好的習慣有賴于長時間的培養,且一旦習慣養成就會影響一生。為了兒童一生的發展著想,在我們小學作文教學改革的實踐過程中,要把培養良好的讀寫習慣作為一個重要的教學策略。“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要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積累語言,讀中培養語感,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師要針對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認知能力和自主閱讀能力,加強指導,適當引導他們讀書。中年級學生,由于識字量和理解能力有限,要結合教材,引導其讀一些童話故事、寓言故事。高年級學生學到了一些名著的選段,就要鼓勵他們課外讀一讀自己喜歡的精彩篇章,或摘抄優美選段和詩句,或寫下自己讀書的收獲和感受,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讓學生在閱讀優秀作品時吸取精華,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這樣,學生肚子里的“墨水”多了,寫起作文來就顯得如魚得水了。3.尊重學生的個性體驗,鼓勵自由表達和創造性表述小學作文的性質是以學習語言為主,同時必須以提高學生素質、發展學生個性作為根本出發點。學生的習作不僅代表其聽、說、讀、寫能力的高低,還承載著許多人文因素,它表現了學生的審美情趣,道德情操,透視著學生辨別真與假、善與惡、美與丑的能力。因此,學生習作時,要鼓勵學生盡情表達自己對生活的新感受和新發現,只要學生能文從言順地有序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即可,不可用模式化的范文來束縛學生的思維,要鼓勵學生創造性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如果教師指導太多,清規戒律限制太死,學生就只能戴著鐐銬跳舞,這樣如何能舞出富有個性的舞姿?總之,在作文教學中要始終以學生的生活體驗為出發點,以學生的心理和情感為基調,想學生所想,思學生所思,給學生撐起一片寫作的藍天。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植根于現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鮮明的課程意識要求教師確立課程資源意識,在新課程背景下,如何使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充滿生機與活力,使每個學生都善于學習、樂于學習并得到充分的發展呢?創設語文教學情境理應提到當前日程。創設語文教學情境,可以充分發揮教師的創造性。它可以依教材“還原”,再現作者筆下之“境”,讓學生得到最真切的感受,也可以模擬相似情境,讓學生得其門而入。現將我在初中語文教學實踐中采納的創設教學情境的具體操作方法歸納為以下幾種:一、創設實際生活情境即把教材中所寫的生活與學生的實際生活,通過創設情境溝通起來,增進其對文章的深刻理解。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無論是分析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學習抓住說明對象的自身特點,還是講解議論文中的觀點、論據,往往都會聯系到學生的實際生活。如果課文所反映的時代生活有的離學生的實際有距離,在學習時也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感受,使他們貼近課文、感知課文。如在《烈日和暴雨下的祥子》(小說片斷)這篇課文的講授過程中,讓學生口述其在烈日、暴雨等惡劣天氣狀況下的所見所感,再導入課文學習,讓課文中所寫的生活與學生的生活有貼近之處,喚起學生的感情共鳴。這樣做,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文學大師老舍先生景色描寫的語言精妙所在,更深地領悟環境描寫對于人物悲慘命運的烘托作用。二、創設實物情境如在講授冰心的《小桔燈》過程中,可三次出示自做的“小桔燈”。以實物導入新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實物分析小桔燈的制作過程,意在突出小姑娘的能干,勇敢地面對生活的挑戰,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揭示文章的中心思想時,以實物小桔燈點燃后的光亮激發學生們領悟和學習小姑娘鎮定、勇敢、樂觀的精神。同時,三次出示實物還可引導學生的認識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到理性,有利于提高其抽象思維的能力。三、創設美術作品情境利用其可聯系之處,可以使課文內容具體形象、立體可感,易于接受和理解。學生可以在充分感受形象中有愉悅的情感體驗,進入樂學的氛圍。這正如《語文課程標準》中所述:“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注重跨學科的學習”“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如在講授白居易名詩《賣炭翁》一課時,出示圖畫《賣炭翁》,可以使學生在圖畫的色彩、明暗、形象勾勒中,去創造性地領悟賣炭老人的貧窮艱辛和官吏的掠奪行徑,準確地把握文章的主旨。特別是在說明文的教學中,美術作品如圖畫、雕塑、模型等有利于創設情境,更好地把握說明空間、說明順序等,優化教學效果。四、創設音樂情境音樂是一種訴諸人的聽覺,啟動人的聯想和想象的一門藝術。它激蕩心靈,撫慰情緒,對渲染情境而言,確實不可多得。如果能把音樂語言與文字語言溝通起來,教學就真正實現調動學生的聽覺、視覺等器官,在這種聯系的通感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正如特級教師于漪所述“引導學生進入作品的藝術境界,――感受它、欣賞它。”當然,對于音樂的選擇一定要符合課文內容的基本要求并綜合考慮音樂所表達的情感及選擇積極向上、文明高尚的時代之音。這種選擇也是對語文教師綜合素質的考驗。五、創設故事情境為了使教學情境真切再現在學生面前,教師可指導學生如同演戲那樣扮演課文中的角色,讓學生站在該角色的立場上深入課文講述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由于學生的心理位置的改變,他們不僅能把教材內容迅速形成表象,同時還能很快地進行理解。扮演是一種理解與表達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扮演得越認真投入,就越有理解感悟和愉快體驗,也就越能增強學習興趣和明確學習意義。如分角色朗讀《皇帝的新裝》。皇帝、老大臣、騙子、天真的小孩,雖未見其人,但已聞其聲,栩栩如生地活躍在課堂上,好像文中的故事就發生在大家身邊,學生學習起來興趣盎然。如果有條件,還可以將課文改編為課本劇直接進行表演,這樣做,學生對于課文的體會、理解就相當深刻了。綜上所述,在語文教學情境的創設過程中,具體的操作方法豐富而復雜,目的都是為了優化教學效果。如果能在多媒體課件制作中對以上的操作方法進行優化組合,會取得更佳的令人驚喜的教學效果。至于具體使用何法,必須從實際出發,因課文而異,因教師、學生而異,因客觀條件而異,不必強求一律。西方城市地理學進展◆1.萌芽:1920年以前[德]哈塞爾特(Assert,K.,1907),《城市地理觀察》,是城市地理學研究的一本專著。[法]布蘭查德(Blanchard,R.,1911),《格勒諾布爾》,是第一本單一城市研究的著作。今尚未形成有系統的研究,因此這一時期可視為城市地理學的萌芽時期。2.第一個演變階段:初創時期(19201950年)心城市地理學處于初創時期:方法論上受自然地理學的影響較大,尚未形成自己的研究體系第一個領域:城市位置和城市自然條件的分析泰勒(Taylor,T·G·,1949),《城市地理學》,是英語國家第一本城市地理學的專著第個領域是對城市職能和腹地的分析。1921年英國的奧隆索首先進行城市職能分類的研究,他的分類屬于一般性描述分類。1943年哈里斯對美國城市的分類。冫第三個領域是城市形態、景觀的研究,起源于德國。初創時期心此時,其他學科如社會學、經濟學對城市的研究興趣日增。社會學家對城市內部結構的研究。最初由美國的社會學家進行的:伯吉斯提出了城市結構的“同心圓理論”。霍伊特(Hoyt,H.)提出“扇形理論”。1945年,芝加哥大學的地理學家哈里斯(Harris,c.D.)和烏爾曼(U‖man,E.L.)提出“多核心理論”1933年由德國城市地理學家克利斯泰勒和1940年德國經濟學家廖士建立的中心地理論1931年賴利(Reilly,W.J.):“零售引力規律”;1949年康維斯(Converse,P.D.):“斷裂點”理論;哲夫(zipf,GK):“順序一規模規律”等等3.第二個演變階段:空間分析時期(19501970年)◆自19世紀以來,地理學一直以解釋性的工作為主,但三個主要研究領域無法如物理學哪樣形成普遍規律性的法則,這些研究對于已發生演化作用的歷史重建有用,但因過于強調人地關系忽略了社會互動。地理學需要的是一種能夠預測的知識,而既存的知識無法滿足新的社會需求。地理學者開始尋找社會和經濟相互作用的分析。◆1950年代初,空間經濟學和區位論的引進形成了人文地理學新的基本理論,由于區位論建立在基本假設(均質平原、經濟人等)之上,使當時的大多數地理學家盛行新理論的驗證工作。表1從區域差異到空間分析1953Fred.Schaefer:<地理學的例外論:一個方法論的檢193JohnE.Brush:《西南威斯康星州中心地體系》1953EdwardL.Ullman地理和區域研1954PrestonJames和canes,編者:《美國地理學:知識基礎和展望》1954ChauncyD.Hars《美國工業地方化中的市場因素1954HaroldMcCarty齊地理學理論的探56WilliamL.Garrisonetal《鄉村公路對鄉村發展的促進》1958|Brin].L.Ber和WilliamL.Garrison《中心地等級體系的職能基礎1959WilliamL.Garrison學的空間結構1959RichardHartshorne:《地理學本質的透視1960WalterIsard《區域分析方法論》19631Canburton《數量革命和理論地理學1965PeterHaggett地理學區位分析》1965EdwardAckerman:《地理科學1967Rhad.Che和PeterHaggett《地理學模型》969DavidHarvey:《地理學中的解釋空間分析時期◆城市地理學成為人文地理學發展最迅速的分支學科之◆形成完整的研究領域:城市化、城市體系和城市內部結構;◆形成城市地理學的特色理論中心地城市經濟基礎理論、城市規模分布理論、空間擴散理論等空間分析時期這一時期城市地理研究的幾個主要方面(1)城市化的研究◆[法]戈德曼(1957)提出的巨大城市帶這一概念,對后來城市化和北美區域地理的研究也產生了很大影響。(2)中心地的研究☆布拉什(1953)的“威斯康辛西南部中心地的體系”一文,是美國最早引用中心地理論分析城市體系的研究論文。貝利和加里森(1958)共同發表了兩篇有關中心地研究的論文,提出了貨物最大銷售距離等概念,并對中心地等級體系的形成作了進一步的闡述此后,對中心地學說的研究成為西方國家城市地理界最流行的研究課題之一,并且把中心地理論運用到區域規劃和國土整治之中。(3)城市經濟基礎理論的研究☆1950年代起,城市地理學家開始探討城市成長的經濟基礎,并試圖分析城市經濟活動的增長導致城市人口增加的機制。阿力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精釀釀酒師知識培訓課件
- 園區物業管理合同范文
- 精簡范例居間合同物權方
- 客運運輸服務合同
- 二零二五版買房誠意金協議書范例
- 二零二五版全新工人工傷補償協議
- 二零二五事業單位試用期勞動合同范例模板
- 年度工作總結與計劃匯報模板-1
- 收納師考試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試題及答案
- 微立體畢業論文答辯模板1
- 2024年貴州省黔東南州中考文科綜合試卷
- 醫院雙活數據中心解決方案
- SF-36生活質量調查表(SF-36-含評分細則)
- 小故事大道理兩只山羊
- 《機械基礎》課程標準(中職)
- TD/T 1075-2023 光伏發電站工程項目用地控制指標(正式版)
- 簡牘帛書格式研究
- DB11/1950-2021-公共建筑無障礙設計標準
- (正式版)SHT 3115-2024 石油化工管式爐輕質澆注料襯里工程技術規范
- 道路車輛 基于因特網協議的診斷通信(DoIP) 第2部分:傳輸協議與網絡層服務
- 廣東創新實驗室建設計劃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