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行業標準光伏發電站工程項目用地控制指標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發布I Ⅲ V 12規范性引用文件 13術語和定義 14用地原則 24.1保護耕地原則 24.2節約用地原則 24.3統籌用地原則 25總體要求 36光伏發電站工程項目用地總體指標 36.1用地界定 3 36.3地形區 36.4光伏方陣 36.5裝機容量 36.6緯度及發電效率 47光伏方陣用地指標 47.1用地界定 47.2用地指標 47.3指標調整 48變電站及運行管理中心用地指標 58.1用地界定 58.2用地指標 5 59集電線路用地指標 59.1用地界定 59.2用地指標 59.3指標調整 6 6 6 610.3指標調整 6附錄A(規范性)10MW光伏發電站工程項目用地總體指標 8附錄B(規范性)光伏方陣用地指標 Ⅲ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本文件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提出。本文件由全國自然資源與國土空間規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93)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自然資源部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司、自然資源部國土整治中心、中國國土勘測規劃院。V為落實建設項目用地標準控制制度,促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指導與規范光伏發電站工程項目設計及建設用地,研究制定本文件。1光伏發電站工程項目用地控制指標本文件規定了光伏發電站工程項目用地的總體指標、光伏方陣用地指標、變電站及運行管理中心用地指標、集電線路用地指標及場內道路用地指標。本文件適用于使用建設用地和未利用地的新建、改建和擴建地面光伏發電站工程項目。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GB/T50797—2012光伏發電站設計規范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以光伏發電系統為主,包含各類建(構)筑物及檢修、維護、生活等輔助設施在內的發電站。具有封裝及內部聯結的、能單獨提供直流電輸出的、最小不可分割的太陽電池組合裝置,又稱太陽電將若干個光伏組件在機械和電氣上按一定方式組裝在一起并且有固定的支撐結構而構成的直流發(電力系統的)變電站substation(ofapowersystem)電力系統的一部分,它集中在一個指定的地方,主要包括輸電或配電線路開關及控制設備的終端、建2筑物和變壓器。通常包括升壓設備、變配電設備、控制終端通過支架系統的旋轉對太陽入射方向進行實時跟蹤,從而使光伏方陣受光面接收盡量多的太陽輻照繞一維軸旋轉,使得光伏組件受光面在一維方向盡可能垂直于太陽光的入射角的跟蹤系統。繞二維軸旋轉,使得光伏組件受光面始終垂直于太陽光的入射角的跟蹤系統。在分散逆變、集中并網的光伏發電系統中,將各個光伏組件串輸出的電能,經匯流箱匯流至逆變器,并通過逆變器輸出端匯集到發電母線的直流和交流輸電線路。4用地原則4.1保護耕地原則光伏發電站工程項目建設,應體現科學、合理的用地原則。在嚴格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盡可能利4.2節約用地原則光伏發電站工程項目建設用地,在滿足安全運行、方便管理等條件下,綜合考慮光能利用、土地集約、工程投資、環境保護等,采用先進工藝和先進技術,優化站區總平面設計,緊湊布局,減少用地4.3統籌用地原則分期建設的光伏發電站工程項目建設用地,應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分期征用。近期建設用地宜盡量集中,遠期建設用地宜預留在站區擴建端側。施工期施工道路盡可能利用既有道路,或與運行期檢修道改建、擴建工程項目應盡可能利用原有的場地,減少新占用土地。35總體要求光伏發電站工程項目用地指標分為總體指標和各功能區用地分項指標。光伏發電站工程項目建設應符合本文件確定的用地總體指標和各功能區用地分項指標。采用總體指標時,光伏發電站工程項目總用地規模按照第6章的規定執行;采用分項指標時,光伏發電站工程項目用地規模按照第7章、第8章、第9章及第10章的規定執行。光伏發電站工程項目建設在經濟技術合理的條件下,優先采用技術先進、發電效率高的光伏組件,鼓勵采用本行業中先進的工藝流程和技術,提高光伏組件的效率。6光伏發電站工程項目用地總體指標6.1用地界定光伏發電站工程項目用地包括光伏方陣、變電站及運行管理中心、集電線路用地和場內道路的用地。6.2總體指標光伏發電站工程項目用地總體指標按光伏組件的全面積效率、安裝所在地緯度、所在地形區類別、光伏方陣安裝排列方式及不同升壓等級計算確定。光伏發電站工程項目總用地面積應符合附錄A的規定。6.3地形區光伏發電站工程項目用地總體指標按I類地形區、Ⅱ類地形區、Ⅲ類地形區分別計算。a)I類地形區是指地形無明顯起伏,地面自然坡度不大于3°的平原地區。b)Ⅱ類地形區是指地形起伏不大,地面自然坡度大于3°且不大于20°,相對高差在200m以內的微丘地區。c)Ⅲ類地形區是指地形起伏較大,地面自然坡度大于20°,相對高差在200m以上的重丘或山各類地形區的光伏發電站工程項目用地總體指標應符合附錄A的規定。光伏發電站工程項目處于兩個或兩個以上地形區時,應根據不同地形區分別計算用地規模,再累計得出總用地面積。項目用地總面積應符合各地形區用地總體指標之和的規定。6.4光伏方陣各形式光伏方陣的光伏發電站工程項目總用地面積應符合附錄A的規定。6.5裝機容量裝機容量為10MW的光伏發電站工程項目總用地面積應符合附錄A的要求。其他裝機容量的光伏發電站工程項目用地總體指標面積計算公式為S——項目用地總體指標面積,單位為公頃(hm2);4S?——10MW光伏方陣用地總體指標面積,單位為公頃(hm2);P——實際總裝機容量,單位為兆瓦〔特〕(MW)。6.6緯度及發電效率附錄A中未列出發電效率和緯度的光伏發電站工程項目,其用地總體指標面積可采用線性插值法進行計算。a)不同緯度光伏發電站工程項目用地總體指標面積計算公式為: (2)式中:S——項目用地總體指標面積,單位為公頃(hm2);A——附錄A中光伏發電站相同發電效率相鄰區間低緯度用地面積,單位為公頃(hm2);B——附錄A中光伏發電站相同發電效率相鄰區間高緯度用地面積,單位為公頃(hm2);a——附錄A中光伏發電站相同發電效率相鄰區間低緯度的度數數值,單位為度(°);b——光伏發電站所在緯度相鄰區間的差值,單位為度(°);c——光伏發電站所在地緯度的度數數值,單位為度(°)。b)不同發電效率的光伏發電站工程項目,其用地總體指標面積也可采用線性插值法進行計算。7光伏方陣用地指標7.1用地界定光伏方陣用地包括組件用地、逆變器室及箱式變電站用地、方陣場內道路用地等。7.2用地指標不同形式安裝的光伏方陣,其用地面積應符合附錄B的規定。附錄B中未列出效率和緯度的光伏方陣,其用地指標面積可采用線性插值法和公式法計算。a)光伏方陣用地指標面積線性插值法計算方法可參考6.6的方法。b)光伏方陣用地指標面積公式法計算如下: (3)D=(L×cosZ)+(L×sinZ)×(0.707tang+0.4338)/(0.707-0.4 式中:S?——光伏方陣用地指標面積,單位為公頃(hm2);D——光伏方陣間距,單位為米(m);K——光伏方陣橫向長度,單位為米(m);L——光伏方陣縱向寬度,單位為米(m);Z——光伏方陣傾角,單位為弧度(rad);φ——光伏方陣所在地緯度,單位為度(“)。采用跟蹤式安裝排列的光伏方陣,其用地指標面積按陰影最長時間點計算南北向和東西向光伏方陣的最大占地面積。7.3指標調整光伏方陣用地受地形、地貌等因素影響較大的,其用地指標按表1的調整系數進行調整。5表1光伏方陣用地地形調整系數表I類地形區Ⅱ類地形區Ⅲ類地形區8變電站及運行管理中心用地指標8.1用地界定變電站及運行管理中心用地包括變電站建設用地和生活服務設施用地。a)變電站建設用地包括生產建筑用地和輔助生產建筑用地。生產建筑用地包括升壓設備、變配電設備、變電站控制室(升壓設備控制、變配電設備控制、其他設備控制)用地;輔助生產建筑用地車場等設施用地。b)生活服務設施用地包括職工宿舍、食堂、活動中心等設施用地。變電站及運行管理中心用地面積按圍墻外1m的外輪廓尺寸計算。8.2用地指標變電站及運行管理中心用地指標應符合表2的規定。表2變電站及運行管理中心用地指標表并網電壓等級8.3指標調整位于Ⅲ類地形區時,變電站及運行管理中心用地指標面積根據站址的地形、地質條件,按工程設計用地面積計算。為填方場地時,變電站及運行管理中心用地指標面積按工程設計用地面積計算。外圍設置防洪及排水設施時,變電站及運行管理中心用地指標面積按相應構筑物外邊線的輪廓尺寸9集電線路用地指標9.1用地界定集電線路用地是指光伏發電站項目區內集電線路建設用地。9.2用地指標采用直埋電纜敷設方式時,集電線路用地面積與光伏方陣用地已合并,用地指標面積不再另行計算。6采用架空線路架設時,集電線路用地指標面積按桿塔基礎輪廓尺寸計算。a)桿塔采用水泥桿時,集電線路用地指標面積應符合表3的規定。表3水泥桿用地指標表m2/基4b)桿塔采用鋼管桿時,集電線路用地指標面積按桿塔基礎外輪廓尺寸計算。c)桿塔采用鐵塔桿時,集電線路用地指標面積應符合表4的規定。終端塔桿,其用地指標面積按轉角為60°~90°的數值計算。表4鐵塔桿用地指標表轉角0°~20°20°~40°40°~60°60°~90°單回路(平原)m2/基單回路(山區、沼澤)m2/基雙回路(平原)m2/基雙回路(山區、沼澤)m2/基9.3指標調整經常受臺風和凝凍影響地區的架空線路,集電線路用地指標面積應乘以系數1.1。光伏發電站工程通信線路應隨電纜線路或架空線路一同敷(架)設,其用地面積不再另行計算。10場內道路用地指標10.1用地界定場內道路用地是指保證項目生產運營的光伏發電站場區內部運行道路用地。10.2用地指標場內道路寬度不宜超過4m。場內道路用地指標面積按道路路基寬度乘以道路長度進行計算。10.3指標調整進場路(場外部分)和通往場外道路(場內部分)的用地面積,應符合國家現行的有關公路建設的用地指標規定。7場外供電線路、有線通信線路、排水、溝渠及其他設施的用地面積,按相關標準并結合實際情況計算用地面積。8(規范性)10MW光伏發電站工程項目用地總體指標表A.1至表A.12為10MW光伏發電站工程項目用地總體指標。表A.1I類地形區固定式10MW光伏發電站工程項目用地總體指標%9表A.1I類地形區固定式10MW光伏發電站工程項目用地總體指標(續)效率%表A.2%效率%表A.3%效率%%效率%Ⅱ類地形區固定式10MW光伏發電站工程項目用地總體指標%表A.5Ⅱ類地形區固定式10MW光伏發電站工程項目用地總體指標(續)效率%表A.6%效率%表A.7%效率%表A.8%效率%Ⅲ類地形區固定式10MW光伏發電站工程項目用地總體指標%表A.9Ⅲ類地形區固定式10MW光伏發電站工程項目用地總體指標(續)效率%%效率%%效率%表A.1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關系試題及答案
- 食物中的營養障礙試題及答案
- 人教PEP版(2024)英語三年級上冊Unit4PartC閱讀訓練語法提升(原卷版)
- 網絡營銷在房地產中的應用試題及答案
- 通過互動游戲推廣品牌形象策略
- 保安證專項練習題試題及答案
- 輕松駕馭2025導游證資格考試試題及答案
- 營養師監測與評估工具試題及答案
- 2024年營養師考試熱點試題及答案
- 提升營養師考試通過率的試題及答案
- 軋鋼電氣培訓
-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計劃(含進度表)
- 2025年云南紅河彌勒市產業發展集團限公司面向社會招聘(若干)自考難、易點模擬試卷(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DB11∕T1082-2024工業γ射線移動探傷治安防范要求
- 2025年上半年無錫宜興市人民檢察院聘用合同制檢察書記員招考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2025屆高考生物學專項突破:細胞的生命歷程(含答案)
- 上海市建設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勘察設計質量疑難問題匯編(2024 版)
- 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標準2024
- 胸腔閉式引流護理-中華護理學會團體標準
- 2024風電場集電線路電纜敷設施工方案
- 凸透鏡成像規律動畫可拖動最佳版sw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