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兒童文學概論教案兒童文學概論
兒童文學概論教案一、課程概況1.課程性質
此課程主要闡述有關兒童文學的一些基本原理,著眼于提高學員分析兒童文學作品的能力,并訓練學員學習編寫一般的兒童讀物。兒童文學概論教案2.課程學習的目的要求
了解兒童文學的基本理論,了解兒童文學特別是童年期兒童文學的特點,擴大學員關于兒童文學的知識面和閱讀面,提高他們的兒童文學修養。
兒童文學概論教案3、重點
培養分析和鑒賞當代中外兒童文學作品的能力,掌握獨立分析中短篇作品(兒歌、兒童詩、故事、小說、童話、寓言、散文等)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基本方法,能針對作品內容形式的特點,撰寫簡析(概要評論);初步學會創編兒歌、短小的故事和童話。兒童文學概論教案4、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兒童文學與小學語文有著必然的聯系。在教育實踐中人類很早就發現文學是個很好的教育手段。如古代印度童話寓言故事集《五卷書》。從現實情形看,兒童文學與中小學教育的密切聯系,最能讓人察覺到的就是語文教材。(一)小學語文教育的內容和任務
從字面理解,所謂語文教育就是語言和文章的教育。文章教育又包括應用文教育和文學教育。在這些教育中最基本的教育是語言教育,因為文章就是語言的應用成果。兒童文學概論教案在我國古代,最初的識字教學和閱讀教學是分離的。1949年以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人們普遍認為“語文是一門工具課”,過分強調其工具性。2001年《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頒布,將小學語文學科的性質確定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小學語文教材擔負著雙重的任務:要為學生進行語言文字的學習提供材料;另一方面,要為學生進行思想品質、道德意識的教育提供材料。兒童文學之所以成為小學語文教材的首選,就因為他具備了這兩方面的特點。兒童文學概論教案(二)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1、兒童文學的語言符合語言規范、適合兒童的接受能力。臺灣兒童文學作家林良《淺語的藝術》一書里,認為兒童文學創作中所使用的語言是人類整個語言系統中最淺顯的、與兒童最接近的一部分,為此他將其稱之為“淺語”。林良強調,“淺語”并不是“保姆語詞”,而是糅合了各種寫作技巧和語言功底,適合兒童閱讀的文字。如“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兒兩頭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到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2、兒童文學作品是創作者提供給兒童的精神產品。通過對各種文質兼美的兒童文學作品的學習,能好地讓學生獲得精神和修養上的錘煉與提升。兒童文學概論教案(三)兒童文學與小學生素質培養
1、有助于指導小學生的人格養成
2、有助于推動小學生的思維發展
3、有助于培養小學生的創造精神(四)兒童文學閱讀有助于提升教師自身的素質
1、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能幫助教師更好的理解兒童、接近兒童。
2、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能激發教師自身的創造力和生命力。兒童文學概論教案上篇兒童文學原理
第一章兒童文學本質論兒童文學概論教案第一節兒童是什么兒童文學概論教案兒童的概念
兒童是指人類社會中18歲以下的公民,(3-18周歲)。兒童是成人社會對“童年”的普遍假設。“中世紀沒有兒童(時代)”——法國,菲力浦阿利斯兒童文學概論教案兒童觀的幾種主要歷史模式1.“白紙”之喻:教育可以隨心所欲的改變。英國約翰洛克“白板”說2.“植物”之喻:從教育的立場去發現兒童。法國盧梭著作:18世紀,《愛彌兒》堪稱是兒童的福音書3.“成人之父”之喻:浪漫派詩人用文學來發現兒童。布萊克《天真之歌》,華茲華斯《序曲》被認為是一首自傳詩歌,《虹》中將兒童尊奉為成人之父,蒙臺梭利“蒙氏教育法”。《童年的秘密》4.“未完成品”之喻:將兒童看成走在“發展”途中的“未成熟”的生命形態。
兒童文學概論教案關于“童年”消逝的問題
“兒童”或“童年”概念既然是文化對兒童的普遍假設,它既可以誕生,也可以消逝。
美國學著尼爾﹒波茲曼提出:“人類的童年,正像恐龍一樣,也在邁向絕跡的命運,他舉例說明了印刷傳播媒體怎樣制造了童年概念,而電子傳播媒體又如何正在逐漸消滅童年概念。
兒童文學概論教案兒童呈現的主要精神特質1.“本能的繆斯”—兒童文化的藝術性2.“兒童:游戲者”—兒童文化的游戲性3.“天真的生物性”—兒童文化的生態性
兒童文學概論教案第二節兒童文學是什么兒童文學概論教案“兒童文學”釋義兒童文學的定義第一,是以文字(含圖畫書中的圖畫)閱讀(包括讀給孩子聽)為傳播形式的文學作品,故不包含影視、戲劇文化;第二,是成人為兒童創作的,或成人未必專為兒童創作,但實際上已被兒童廣泛接受的文學,故不含兒童自己的文學創作。兒童文學概論教案介紹幾種兒童文學的定義兒童本位論為基礎的認識。特指專為兒童創作的文學作品。兒童文學是寫兒童的文學。兒童文學是教育兒童的文學兒童文學概論教案介紹幾種兒童文學的定義上笙一郎:兒童文學是以通過其作品的文學價值將兒童培養引導成為健全的社會一員為最終目的,是成年人適應兒童讀者的發育階段而創造的文學作品。黃云生(方衛平):兒童文學是專為兒童創作并適合他們閱讀的,具有獨立藝術性和豐富價值的審美文學作品的總稱。于虹:兒童文學是與各個年齡階段的兒童心理水平、審美要求及閱讀能力相結合,有助于他們健康成長的各類文學作品的總稱。兒童文學概論教案兒童文學=兒童×成人×文學
用×號是要表達兒童文學中的“兒童”和“成人”之間不是相向而踞,可以分隔、孤立,沒有交流、融合的關系,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成關系,兒童文學的獨特性、復雜性、藝術可能、藝術魅力正在這里。兒童文學概論教案兒童文學:“兒童本位”的文學
周作人提出“兒童的文學只是兒童本位的,此外更沒有什么標準”的兒童觀,即“兒童本位”思想。
周作人的“兒童本位“論誕生于五四時期,它通常被認為是兒童文學走向現代化的標志。
兒童文學概論教案兒童文學本位的含義
“兒童本位”是以“兒童”為思想資源的一種關于兒童的哲學思想。兒童文學概論教案兒童文學何以是兒童本位的文學?
兒童是獨特文化的擁有者,兒童與成人在存在感、價值觀和人生態度方面存在著許多根本的區別。兒童文學創作與成人文學創作的一個根本不同是兒童文學作家必須解決好與兒童的人際關系問題,即作家必須通過作品與兒童建立起親密、和諧的人際關系。作家既不能做君臨兒童之上的教訓者,也不能做與兒童相向而踞的教育者,而只能走入兒童的生命群體之中,與兒童攜手共同跋涉在人生的旅途上。因此,作家的兒童觀應該以兒童為本位。兒童文學概論教案兒童本位的兒童觀
所謂兒童本位的兒童觀即不是把兒童看作未完成作品,然后按照成人自己的預設去教訓兒童(如歷史上的教訓主義兒童觀),也不是僅從成人的精神需要出發去利用兒童(如歷史上童心主義的兒童觀),而是從兒童自身的原初生命欲求出發去解放和發展兒童,并且在這解放和發展兒童的過程中,將自身融入其間,以保持和豐富人性中的可貴品質。兒童文學作家在這種兒童觀的觀照下創作的兒童文學就是兒童本位的文學。兒童文學概論教案兒童文學以兒童為本位的意義?第一,兒童文學如果以兒童為本位,它將不是把兒童的
心靈看作一張紙,而是當做一顆飽滿的種子。第二,兒童文學如果以兒童為本位,它將看到兒童生命體
內蘊含著不可替代的珍貴的生命價值。第三,兒童文學如果以兒童為本位,它將看到兒童期并非
僅僅是為了給成年期做準備才存在,而是同時也
為了自身而存在,兒童不是匆匆走向成人目標的
趕路者,他們在走向成長的路途上總是要慢騰騰
地四處游玩、閑逛。兒童文學概論教案兒童文學以兒童為本位的意義?第四,兒童文學如果以兒童為本位,它將超越成人與兒童
之間的鴻溝,成為立于兒童生命空間的文學,淋漓
盡致地表現具有高度人生價值的兒童的存在感、價
值觀和人生態度,從而成為兒童的知音。第五,兒童文學以兒童為本位,它將拆散理性主義、功利
主義的算盤珠子,把兒童文學從狹隘的教育主義特
別是教訓主義那里解放出來。兒童文學概論教案兒童文學以兒童為本位的意義?第六,兒童文學如果以兒童為本位,它將不僅發現兒童是
最渴望成長的人種,而且能夠洞悉兒童成長的真正
意味。第七,兒童文學如果以兒童為本位,它將對兒童鮮活的審
美力量投以信任的目光,而拒絕那些以成人審美形
態為最高完成態、把兒童的審美能力看為“前審美
”和“低水平”的觀點,從而建立起兒童文學是真
正的、純粹的藝術這一堅強自信,確保兒童文學高
水準的藝術追求。兒童文學概論教案第三節兒童文學的特質兒童文學概論教案一、現代性1、兒童文學是現代社會的產物。2、古代民間文學并不是“兒童文學”。兒童文學概論教案二、故事性:兒童文學是“故事”文學故事性:故事性是敘事性文學作品的重要特性之一,它是指文學作品中完整和生動的故事情節所造成的敘事特質。故事性的意義:吻合兒童閱讀需求心理。對于兒童來說,喜愛故事、熱衷于了解故事情節是其閱讀的天性。兒童讀者的感性認識強,他們更喜歡環環相扣、娓娓道來的故事,故事性強的作品對于他們來說更具有吸引力。
兒童文學概論教案故事性的構成
故事性是依憑故事元和敘事技巧的使用而實現1.什么是故事元?
故事元指敘事性文學作品的基本故事,也稱“故事核”。
故事元的意義:第一,成為作品的故事核心;第二,故事元能否演化出精彩的,富有吸
引力的故事,關系到未來作品的成
敗。兒童文學概論教案故事性的構成
2、故事性的實現——調動相應的敘事技巧:
道具(矛盾體現物)的使用、懸念的設
置、故事的完整、連貫、生動、曲折。(1)故事中的矛盾體現物——道具,道具穿
接全文,推進情節的發展《七色花》
中的七色花(2)傳奇性與意外性林格倫《長襪子皮皮》人物形象的奇特性
《木偶奇遇記》中皮諾曹在鯨魚腹中與父
親相遇兒童文學概論教案(3)完整連貫,生動曲折
葛翠琳《野葡萄》三次波濤、三次遇
險、三次考驗采用“圓滿-缺略-補救”技巧(4)懸念和氣氛控制設懸念。
邱勛的《三色圓珠筆》在關于筆的去向控制氣氛兒童文學概論教案三、幻想性——變幻、荒誕、動態美
兒童文學是“幻想”文學兒童文學概論教案■幻想。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決定了兒童是更好動、更富于幻想和探究性的。因此,兒童文學總是更富于幻想,更多驚險色彩,更多神奇意味。而這一切,就構成了兒童文學作品迷人的變幻之美。變幻奇特;多變奇幻,富有動感變幻的心理依據:兒童好動,善于幻想,注意時間短變幻的具體表現:富于幻想色彩,具有荒誕美。情節發展動態推進,快速流動。例:《灰姑娘》《拇指姑娘》兒童文學概論教案四、成長性:兒童文學是“成長”文學兒童文學不是“教育兒童的文學”,也不是“規范”、“框范”兒童的文學,而是關懷兒童“成長”的文學。兒童文學概論教案五、趣味性:是否有趣,是衡量兒童文學作品優劣的
一個重要標準
成才趣味性的條件:1、引人入勝的驚異故事2、生動有趣的人物性格3、事件的完滿解決4、語體上的簡潔、明快和富于行動性5、形式上的創意性兒童文學概論教案六、樸素性:兒童文學是“樸素”文學樸素作為兒童文學的美學特征之一,其意義可以從兩方面來理解。一為兒童自身生命品性。因單純而樸素真實。一為作家的創作品性和人格品性——以看似最簡單不淡的故事打動小讀者,在看似平淡的情節中透出機智和聰慧。例《進城怎么走法》進城怎么走法?左腳提起,右腳放下。右腳提起,左腳放下,進城就是這么個走法。兒童文學概論教案
第二章兒童文學的發生原理兒童文學概論教案第一節兒童觀與兒童文學兒童文學概論教案兒童的“發現”與兒童文學的“發現”兒童文學的發展:從“自在”到“自覺”兒童文學的發展與兒童觀的發展密切相關。在中國:20世紀以前--“自在”的兒童文學
20世紀初--“自覺”的兒童文學兒童文學概論教案兒童觀:無形而有力的手兒童觀是指一個社會或一種文化所形成的對兒童的認識。從教育性到娛樂性,從教訓性到解放性,這是西方文學從18世紀到19世紀乃至20世紀的現代化進程的總體的走向。兒童觀總是在制約著兒童文學的發展,決定著兒童文學的方向。兒童文學概論教案第二節民間文學:兒童文學的源流兒童文學概論教案民間文學的價值
民間童話能夠啟發兒童尋求人生意義,幫助兒童心靈的成長。
民間童話不僅處理兒童面臨的心理問題,它也關注中年以后的生活。兒童文學概論教案民間文學:兒童文學的重要源流幾乎所有國家、民族的兒童文學的產生和發展,都離不開改編民間文學這一起點。在兒童文學誕生的過程中,夏爾貝洛、格林兄弟、安徒生是三個標志性的人物。在兒童文學發生的早期,幾乎所有創作兒童文學的作家都會從民間文學那里涉取資源。民間文學不僅為兒童文學形成最初的基本形象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還為兒童文學的發展提供著強大的動力。兒童文學概論教案民間文學作為兒童文學的源流主要有三種形式第一種是對民間文學就行搜集、整理、改寫,
使其成為兒童文學,如格林童話;第二種是從民間文學涉取資源、獲得靈感的創
作,如日本作家松谷美代子的《龍子太
郞》;第三種是以對民間故事名篇的顛覆為形式的創
作繼承,比如顛覆的《三只小豬》的圖
畫書。兒童文學概論教案民間文學的現代性轉化1、作家對民間文學在思想方面進行的改造2、作家對民間文學進行的藝術性現代化轉化兒童文學概論教案第三節文學傳統:兒童文學的土壤
兒童文學概論教案兒童文學除了社會土壤(以兒童觀為核心的關于兒童的思想),還需要文學土壤,還要立于過去時代的文學(指文人作品)的基礎上,進行新的藝術整合。兒童文學概論教案傳統文學中的“兒童”
兒童文學是立于兒童生命空間,表現兒童的存在感、價值觀以及人生命運的文學,因此兒童形象的確是兒童文學成立的重要支柱之一。一般說來,一個國家、民族的傳統文學越是關注兒童,具有表現兒童的藝術能力,其兒童文學將會較早、較快地走向發達。兒童文學概論教案文學傳統對兒童文學的藝術影響1、敘事傳統的影響力
敘事傳統深厚的文學系統比抒情傳統深厚、的文學系統更能對兒童文學創作產生積極正面的影響。兒童文學概論教案2、語言形式的作用力
白話文運動對中國兒童文學的主體性生成和發展具有根本意義。
對中國兒童文學來說,五四新文學的白話文運動,絕不僅僅是在語言表現形式上進行的變革,而是涉及從發想到情感這些文字內容的根本轉換。因為兒童文學所要表現的兒童生活和心靈的世界,從來就是白話文所構筑的世界,而文言文與兒童生活和心靈世界是隔絕的。兒童文學概論教案第四節兒童教育與兒童文學
兒童文學概論教案兒童教育對兒童文學的催生作用奉行現代兒童教育思想的學校,對兒童文學的貢獻主要有以下三點:1、現代學校幫助兒童文學促進了童年概念的
生成2、現代學校培養了大批兒童文學的真正讀者3、現代學校廣泛傳播了兒童文學兒童文學概論教案兒童教育與兒童文學的負面關系
兒童文學在日后的的發展進程中,一直需要處理與同時代的兒童教育觀念以及學校制度之間的矛盾。學校曾經是培育童年概念的最大溫床之一,但是,現在奉行功利主義的應試教育的學校,反而成了銷蝕童年概念的角色。兒童教育除了教育理念上與兒童文學的沖突,在面對兒童文學作品時,評價、選擇的姿態也與兒童文學時有抵牾。兒童文學概論教案小學校里的語文教育依然透露出與兒童文學藝術精神的抵觸。幻想性是兒童文學的重要品質,但是,中國(包括香港和臺灣)的小學語文教材重視所謂的科學童話、知識童話,卻明顯忽視表現純粹幻想力的童話。這一方面是由于功利主義的知識至上風潮在作祟,一方面則是傳統文化中“子不語怪力亂神”的思想遺存。另外排斥民間文學、遮蔽幽默精神,都是小學語文教材的兒童文學缺失。兒童文學概論教案在思考兒童文學與兒童教育的關系時,應該樹立一個基本觀點,那就是兒童文學作為文學的革命性和教育觀念的保守性。
不管普遍的兒童教育觀念正確與否,兒童文學都要擺正自己與兒童教育的關系,即堅持自己作為文學的主體性。關懷兒童成長的兒童文學必然關涉兒童“教育”問題。但是兒童文學的“教育”與一般兒童教育的“教育”不同。兒童文學的“教育”應該是大寫的教育,它應該具有超越家庭、學校、社會教育的自主性,它應該走在這些教育的前面。兒童文學概論教案
第三章兒童文學讀者論
兒童文學的讀者不是僅限于兒童,它還擁有成人讀者。
兒童文學概論教案第一節兒童文學的讀者
兒童文學讀者的結構是雙重構造,由兒童讀者和成人讀者構成。兒童文學概論教案兒童讀者1、兒童是兒童文學的主體讀者(兒童文學的主要接受對象是兒童讀者)在兒童“發現”中,一個重要的認識就是,兒童在精神生活方面,需要一種不同于一般文學的特殊文學—兒童文學。因此,兒童必然是兒童文學的主體讀者。兒童文學概論教案這里所說的“主體讀者”不僅指與成人讀者相比,兒童讀者在數量上占壓倒的多數,而且更是指兒童作為讀者對兒童文學的創作發生的根本影響。很多兒童文學作品,是在作家直接為兒童講述故事的過程中產生的。
當然,更多的兒童文學是在“隱含讀者”的影響下創作出來的。兒童作為讀者的主體,還表現在他與成人讀者的關系上。兒童文學概論教案2、兒童讀者的年齡階段
兒童文學的兒童讀者范圍定位在零到十五歲左右的兒童。兒童的年齡階段劃分嬰兒期(0-3歲)幼兒期(3-6歲)童年期(7-12歲)少年期(13-18)兒童文學的劃分幼兒文學童年文學少年文學兒童文學概論教案各年齡階段兒童文學的特點
在中國,兒童文學研究者普遍把兒童文學按照讀者年齡劃分為幼兒文學、童年文學、少年文學,認為不同年齡段的文學,都在主題、風格、題材、體裁、手法方面有著不同的側重。幼兒期文學——游戲性趣味性直觀性童年期文學——淺顯性故事性趣味性少年期文學——真實性深刻性藝術性
兒童文學概論教案兒童成長的階段變化不僅表現在理性認識能力的發展方面,而且也表現在兒童的情感、想象能力和閱讀能力的變化上。這些發展和變化對文學的接收發生著根本性的影響。
塔卡劃分出了四個具有“同一性”的階段文學:給零至三歲兒童的“最早的書”,其中包括圖畫書和傳統兒歌;給三至七歲兒童的“故事和圖畫故事書”,給七至十一歲兒童的“初期的小說”,給十一至十四歲兒童的“少年文學”。兒童文學概論教案成人讀者成人讀者也是兒童文學的接受對象許多兒童文學作家在創作時,不僅照顧到兒童讀者的特殊需要,而且也把成年人考慮到自己作品的讀者范圍。成人讀者接受兒童文學的原因:角色需求、潛在童心的閱讀選擇兒童文學概論教案如果從成人走近兒童文學的心態來大致劃分,兒童文學的成人讀者兩類。1、主動讀者以兒童文學的閱讀滿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的成人是兒童文學的主動讀者。在兒童文學的世界里,成人讀者的心靈將得到凈化,他們將內心深處的污濁之氣吐出來,吸進新鮮純凈的空氣。兒童文學將努力把成人布上塵埃的心靈擦拭得再一次光潔照人。兒童文學概論教案2、被動的讀者
在閱讀兒童文學的成人中,還有一部分是被動讀者。他們不是由于發自內心的對兒童文學的喜愛、感到精神上對兒童的饑渴而閱讀兒童文學,而是因為某種外部的要求而閱讀兒童文學。這類被動的成人讀者對于兒童文學其實也很重要,因為他們往往是兒童與兒童文學之間的中介。他們的選擇,對兒童文學作家和創作具有很大影響。兒童文學概論教案
相比較而言,兒童文學發達國家的被動讀者會比較少。兒童文學欠發達國家需要對被動的讀者進行兒童文學的啟蒙,使其認識、感受到兒童文學不僅對于童年,而且對于整個人生都具有特殊的藝術價值,以喚起他們對兒童文學的內發性需求。隨著涉入兒童文學漸深,被動的讀者也能轉化為主動的讀者。兒童文學概論教案雙重讀者對兒童文學的影響一個缺乏兒童文學創作天分的作家,越是過度重視成人讀者,其作品越是容易出現不符合兒童文學特質的做作的“文學”性。但是,另一方面,雙重讀者意識也可以是使兒童文學獲得活力和張力。一個天才的或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家,當他具有雙重讀者意識時,往往創作出優秀的作品。
越是優秀的兒童文學,越容易獲得雙重讀者。兒童文學概論教案第二節兒童的審美能力兒童文學概論教案審美的必要條件是什么?文學的審美能力在本質上是感性能力的。第一,從文學藝術的發生來看,感性是原生性
的。第二,隨著文學的發展,理性派生于其中,但
是文學中的理性因素是消融在感性化之
中的,至少它也是依靠在感性化的形象
之上。兒童文學概論教案第三,文學創作之所以也可以是從某一哲學或
社會的觀念出發,是因為這些觀念本身
就是作家個人獨特的內心體驗的產物,
是出自作家內心的東西而不是外在的存
在,既不是來自于理論上或邏輯上的設
定。第四,無論你有怎樣好的關于事情本質的哲思,
只要你在表現它時脫離了體驗性的把握,
那思想便離開了對文學來說是適當的領
域,進入了狄爾泰所說的文學與哲學的
中間狀態。兒童文學概論教案兒童的審美能力處于低水平?1、兒童期是文學期兒童時代是人的一生中最富于想象力、感受力的時代。兒童期是文學期。
感化性的兒童是不經意的藝術創作者。兒童文學概論教案2、質疑“低水平”說兒童的審美能力屬于“低水平”。
我的立場已經在前面顯示清楚,我當然反對兒童的審美能力處于低水平這一觀點。如果審美在本質上是感性(情感和想象力)對美的對象的投入和觀照,兒童與成人相比,缺少的只是知識和經驗(的確,文學也會包容知識和經驗,但知識和經驗都不是決定文學本質的東西。就藝術的本質而言,甚至連理性與機智都不具有決定性),但他們卻具有真摯的情感和豐富的想象力,而這些正是文學藝術的精髓。兒童文學概論教案
兒童的審美能力和成人的審美能力只是各具特定的狀態,并沒有誰高誰低之分。兒童文學概論教案兒童→成人:審美發展的非進化性
兒童的審美能力是需要發展的,但是它能否健全的發展取決于它在我們這個成人營造的社會文化中能否得到守護。如果成人社會的文化與兒童文化是沖突的,兒童的審美必然出現停滯或扭曲。兒童文學概論教案第三節兒童審美與成人審美的區別兒童文學概論教案超理念的審美與滲入理性觀照的審美兒童是純粹用感性去感受藝術的。進行這種審美活動的兒童是不去對文學作品進行分析和批評的。與兒童的超理念的審美相比,成人的審美則是一種滲入了理性觀照的審美。這種審美活動在對文學藝術進行感受的同時,還會進行不同程度的理性分析。兒童文學概論教案1、兩種不同審美的實例2、兩種審美各具價值我們只能說,兒童的審美與成人的審美各有各的形式和特點,絕對地說誰優誰劣,這個純粹了那個就不純粹,是不實事求是,不科學的。另一方面,成人在審美時,投入理性觀照是一種審美的必然狀態和結果。感性和理性的有機融合,會使成人達到審美的新境界。兒童文學概論教案
“在兒童時期,感性和理性是處于根本獨立的狀態,二者是互不相容的,是一方要排除另一方的;優先發展兒童的感性能使他們了解生活的豐富、和諧及詩意;優先發展兒童的理性會使他們心靈中絢麗的感情花朵凋謝枯萎,使他們身上說教的雜草蔓延生長。兒童文學概論教案近距離的審美與遠距離別的審美1、近距離審美的表現形態兒童在大約三歲以前,思維中大量保存著原始思維的特征,“泛生侓”是其重要的思維形式。因此,大約三歲以前的幼兒盡管也能運用符號進行創造或理解審美對象的活動,但在這個階段,幼兒確實難以與審美對象拉開必要的距離。兒童文學概論教案
兒童的近距離審美有兩種表現:一是現實世界與幻想、想象世界不分,這種情形主要發生在幼兒身上;一是真實與虛偽不分,這種情形主要發生在兒童身上,這些兒童對小說中描寫的生活是一種虛構的生活缺乏了解。兒童文學概論教案兩種審美之間的悖論兒童沒有文學意識,只有生活意識。是兒童這種生活意識使文學具有的一種點石成金的魔法。“天真”的閱讀和“去神話”閱讀者兩種方式“是彼此相悖的,一個會讓讓另一個失靈,因此就產生了閱讀的非邏輯。在一次閱讀行為中,要把這兩種閱讀模式結合起來是很困難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因此它們彼此限制、禁止。兒童文學概論教案四種不同的閱讀方式:
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兒童文學概論教案
第四章兒童文學作家論
兒童文學作家必須面對“成人”與
“兒童”這一關系,并且需要處理好
這一關系。這是兒童文學創作的最大特殊性。
兒童文學概論教案第一節兒童文學創作的特殊性兒童文學概論教案兒童文學“自我表現”的特異性1、兒童文學的“自我表現”何以可能?在兒童文學作品中,最主要的描寫對象是兒童,寫“自己”與寫“兒童”如何統一呢?世間存在著一個重大的誤解,就是認為兒童和成人之間是對立的并列關系。沒有一個大人不曾是個孩子,沒有一個孩子不長成大人。成人的“兒童”,即成人作家所保留的兒童心性。
能夠以兒童文學進行自我表現的作家,必定是保持兒童心性的人。‘兒童文學概論教案2、統一的二元價值系統兒童文學之所以在誕生之初便能與成人文學分庭抗禮,而且至今仍不見有被成人文學“招安”的跡象,根本原因在于兒童文學具有獨特的價值觀。
兒童文學的價值觀之所以獨特,是因為與只具有一元價值觀即作家價值觀的成人文學不同,兒童文學具有二元價值體系:兒童自身的價值觀和成人作家的價值觀。兒童自身的價值觀具有很強的自然屬性,而成人作家的價值觀則具有很強的社會屬性。這兩種價值觀在兒童兒童文學概論教案文學作品中的關系在本質上不是對立而是統一的,因為如果兩者發生對立,兒童就會本能地拒絕閱讀和接收,這樣,兒童文學通過作品進行成人(作家)與兒童間的交流的功能就無法實現,兒童文學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需要說明的是兩者雖然是統一的,但并不能完全重回合為一體,而是呈現出兩個大小有別的同心圓的那種態勢。
成人作家的價值觀應該大于兒童的價值觀。成人作家不是現實中的兒童,而是葆有兒童心性的成熟的“兒童”,因此,作家的價值觀在兒童文學概論教案認同兒童價值觀的基礎上向外擴展。擴展的部分是作家豐富的生活閱歷和對人生的真知灼見,因而能引導著兒童進行生命的自我擴充和超越,以期創造出豐富而健全的人生。由于人的生命是動態的,因此,表現生命的兒童文學也是一個動態的向外擴充的生命體。兒童的價值觀,成人作家的價值觀,豐滿而健全的人生,這三者依次由大到小構成三個向外波動的同心圓。它們以兒童的生命為內核心為根基,呈向外輻射狀。兒童文學概論教案作家對兒童文學的精神需求
兒童文學創作滿足了他們的精神需求。
兒童文學具有可以滿足作家的情感需求這一心理補償作用。兒童文學是其認識和把握客觀世界的一種方式,是其尋求人生終極意義的一條途徑。這些作家用兒童文學創作來表達他對人生所做出的哲學評價。考察作家對兒童文學有無內在的、無法割舍的精神需求,是檢驗兒童文學作家的真偽、高下的一個重要的標準。‘兒童文學概論教案
恐怕沒有任何時代像今天的成人這樣去努力地想從兒童的文學中獲取精神上的需求。他們或者從兒童文學中尋回對失去的樂園的向往;或者在兒童文學中重新體驗魔法和幻想的世界;或者從兒童文學中證實正義終究會取得最后的勝利的生活邏;或者在兒童文學的光照中,讓自己的靈魂重放光輝。兒童文學僅僅是“給兒童的文學”的時代已經逐漸成為過去,兒童文學成為全人類共同財富的時代正在到來。兒童文學概論教案作家對兒童文學的形式需求
兒童文學的藝術形式與成人文學最根本的區別在于它是一種“簡化”地處理生活的方式。兒童文學的這種“簡化”形式契合的是兒童認識生活和世界的方式。
每個大人都有不斷想要追求孩子式的簡化事物的模式這種愿望,不過,與一般的大人相比,兒童文學作家對簡化的形式有著更為強烈的需求。出色的兒童文學,其語言也是經過簡化的。兒童文學概論教案兒童文學作家表達對世界的看法的方式——以簡化的形式,逼近事物的本質或核心。兒童文學作家如果沒有深邃的思想,其作品就流于淺薄,這是我們常常能見到的;一個兒童文學作家只有思想,卻不能以“簡化”的形式來表達,作品就會流于艱澀或笨拙,這也是我們所能看到的。
一流的兒童文學作家大家都是喜歡單純、樸素的事物,并且喜歡以單純、天真的目光看待生活和世界的人。這樣一群人走向兒童文學是因為,兒童文學的簡化的表達形式深深地吸引著他們。兒童文學概論教案第二節兒童文學作家類型兒童文學概論教案一、從心性上劃分的作家類型
從心性上來劃分,可以把兒童文學作家分為兩類:一類是“生就”的兒童文學作家;一類是“造就”的兒童文學作家。
培養一個兒童作家需要很多很多條件:需要有一顆天惠的、博愛的、溫和的、安詳的和孩、提般天真無邪的心靈;需要有高深的智慧、淵博的學識和洞察事物的敏銳目光;不但要有生動的想象力,而且還要有生動活潑的、富于詩意的、能夠以活生生的、光彩奪目的形象來表兒童文學概論教案現一切事物的幻想能力。不言而喻,熱愛兒童,深刻了解各種年齡兒童的需要、特點和差異,也是一些極為重要的條件。
在“生就”的兒童文學作家的天賦中,“孩提般天真無邪的心靈”、“童貞和稚氣”是最為核心的要素。
“生就”的兒童文學作家即使不是專門為兒童創作,也能寫出兒童文學來。
“生就”的兒童文學作家和“造就”的兒童文學作家也可以表述為天性型和技藝型這兩種類型。兒童文學概論教案二、從職業化程度劃分的作家類型第一類作家是:不是為兒童寫作的作家,但是,因為其作品富含兒童文學的要素,所以為兒童所愛讀,特別是以此為藍本為孩子們編寫的作品更是被納入兒童文學的寶庫。在兒童文學史論著中,他們也常常被作為兒童文學作家來談論。第二類:兼職的兒童文學作家。第三類:專業的兒童文學作家。兒童文學概論教案三、從創作動機劃分的作家類型第一種類型;是從“社會正義”的立場出發而
創作兒童文學。第二種類型:是出于教育的責任感而創作兒童
文學。如果說“生就”的兒童文學作家具有很深的“童年”情結,那么這種類型的作家則具有濃厚的“教育”情結。作家出于教育的責任感而創作兒童文學,如果對兒童的心性缺乏了解和尊重,作品就容易兒童文學概論教案陷入“教訓”、“說教”、“冷漠”的泥淖,成為藝術水準低下的三流作品。但是,洞察兒童心靈世界的作家,則能夠將教育性與文學性和趣味性水乳交融于一起,使作品超越“教訓”,成為蘊涵成成長啟示、溫暖、關懷的文學。第三種類型:是從將某種人生經驗傳達給兒童
的愿望出發而創作兒童文學。兒童文學概論教案第四種類型:是為了供孩子娛樂而創作兒童文
學。很多世界兒童文學名著是作家以具體的兒童為講述對象而創作出來的,這些作品往往是以娛樂兒童為目的的。為娛樂孩子而創作兒童文學,往往使作家站在一個正確的位置之上。兒童文學概論教案四、從創作立場劃分的作家類型從創作立場上將兒童文學作家分為三種類型:“母親”作者、“父親”作者和“兒童”立場的作者。“母親”的立場和“父親”的立場就是向兒童讀者傳授有限的認知世界的知識。一成不變的是,來自“母親”作者的是具體的知識,來自“父親”作者的是抽象的知識。兒童文學概論教案“母親”作者教育我們一切與身體有關的事物。“父親”作者教導我們認識家庭以外的世界。第三類型是“兒童”立場的作者。
“兒童”的立場跟所謂父母的立場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兒童的世界是開放的。“開放”性,是指兒童的心靈世界面向一切可能的敞開,而成人所能,往往是對既成事實的接受。兒童文學概論教案母題:文學作品中反復出現的因素,或事
件、場面、手法、意象,也可以指
主題或題材。
愛的母題
頑童的母題
自然的母題兒童文學三大母題(劉緒源)父愛型母愛型兒童文學概論教案母愛型:內容:帶著自己的人生體驗來作愛的傳達,使孩子感受到愛的迷人和偉大。審美:審美感情的升華。審美基調:親切溫馨。愛的母題:通過作品來傳達對孩子的愛,借此培養兒童的愛心《白雪公主》《海的女兒》兒童文學概論教案作品表現慈愛的母性,題材是母親們感興趣的話題,語言體現了母親的慈祥。兒童文學概論教案父愛型:內容:直面人生,以現實的深刻的眼光看待和處理人生中的難題。《七只烏鴉》《十二兄弟》審美:揭示人生難言與奧秘。基調:端莊深邃。愛的母題的意義:渴望母愛,尋求家庭和社會的溫暖,體現了人類現實性的一面,它起源于人的現實發展的需要。兒童文學概論教案
頑童的母題:張揚兒童活潑、頑皮、淘氣的天性。內容:表現兒童的任性與調皮。審美:在意外的認同中獲得審美的狂喜。基調:奇異狂放。頑童的母題的意義:渴望自由,向往無拘無束,盡情翱翔的天地,體現人類的未來指向,是對現實社會中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的一種深情的呼喚。兒童文學概論教案兒童文學概論教案自然的母題:表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內容:以自然萬物為表現對象。審美:在對自然的審美中形成超脫感和神秘感基調:悠遠率真。自然的母題的意義:給人帶來超脫感,驚異感,親近感。使人感悟到在人類社會之外還有一個無比偉大的自然,感悟到自己與大自然之間密不可分的血緣關系。兒童文學概論教案兒童文學概論教案
文學創作是極為豐富也極為復雜的精神勞作,兒童文學創作也不能例外。因此,需要說明兩點:第一,我們從四個方面所劃分的兒童文學作家的類型其實也并不能涵蓋所有,一定還可以從其他角度來進行劃分;第二,對一個作家不應只嵌定在一個類型的框子里,創作的思考和出發點一定是多元的,所以,一個作家同時屬于多種類型也不足為奇。兒童文學概論教案第三節兒童文學的創作方式
兒童文學創作有兩個基本規定:第一是要面向兒童。第二是要表現兒童的生活。
上述兩個基本規定深刻影響著、甚至左右著兒童文學作家的創作,使兒童文學呈現出一般成人文學沒有的一些特殊的創作規律。
兒童文學概論教案一、童年實際體驗式和體驗虛構式動用自己過去生活的經驗和體驗,這幾乎是小說家創作時的共同行為。但是,這種心態或創作方式,對有些作家的意義非同小可。
由于“兒童”性的規定,兒童文學作家在創作時需要調動的主要是自己童年的生活體驗。童年實際體驗式創作大多出現在一個國家兒童文學的早期階段,其形式也基本為短篇作品。
以童年實際體驗來構成的作品,往往能真實、生動地再現兒童的心理和生活,不過,固守自兒童文學概論教案己的童年記憶和體驗的創作也有局限,那就是拒絕虛構,很可能失去兒童文學豐富的可能性。童話、幻想小說、科幻小說這些本來就需要對幻想世界有想象力的文體離不開虛構。
小說是一種敘述藝術,作家在敘述之前和敘述之中,必須處理底本(現實生活)與述本(小說文本)之間的關系。一般而言,底本為小說家提供的經驗是雜亂無序的,小說家的創作沖動當然首先來自于底本提供的感性材料,但是,僅憑這些材料,小說家還難以獲得推助敘述向前開展兒童文學概論教案的動力,他還得借助虛構尋求推助敘述的動力。尤其是對表現兒童成長的小說而言,能否尋找到敘述的動力就成為了作品成敗的關鍵。
成長小說這樣的寫實文學,離開虛構是難以結構成篇的。在兒童小說的虛構過程中,作家的童年生活體驗仍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保持孩提時的那種感受事物和人際關系的能力甚至是虛構的兒童文學作品獲得真實性的前提和保障。
兒童文學概論教案
在體驗虛構式作品中,作家的童年實際體驗也往往會雜糅講故事的講述和情節的設定之中,而且這些情節往往成為作品的生動、亮麗之處。
兒童文學概論教案二、外部觀察式和內部體驗式童話,進一步擴大到兒童文學,是給兒童看的文學,而不是以兒童為素材的文學。
“一個有成就的作家,能夠和兒童站在一起,善于從兒童的角度出發,以兒童的耳朵去聽,以兒童的眼睛去看,特別以兒童的心靈去體會,就必然會寫出兒童所看得懂,喜歡看的作品。
所謂外部觀察法,是指成人作家站在自己成人的角度來描寫兒童的方法。兒童文學概論教案
當作家用外部觀察的方法寫作時,筆墨多為介紹或交代,而采用內部體驗法寫作時,筆墨多為描寫,尤其是對細節和心理的描寫。
在作家的實際創作中,似乎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外部觀察的筆墨。但是,如果這種筆墨過多,作品便缺乏生動性,缺乏對讀者的吸引力。相反,如果內部體驗的筆墨為主體,外部觀察筆墨為點綴,那么,作品則可能收到詳略得當、一張一弛的效果。
兒童文學概論教案三、象征的、詩的寫法和寫實的方法
兒童文學主要是以象征的、詩的方法來構造的。
在兒童小說、少年小說創作中,也存在象征的、詩的和寫實的這兩種不同的方法。兒童文學概論教案
第五章兒童文學研究方法論
兒童文學概論教案第一節作為科學的兒童文學
兒童文學概論教案
兒童文學之所以被賦予這個貶義性的稱謂,主、要原因有三個:一是社會潛意識里對兒童文學的輕視;二是對以西方為代表的世界兒童文學創作寶庫和學術研究缺乏了解;三是我們自己的兒童文學歷史較短,學術研究的水準不盡如人意。
只有人類思想智慧和認識能力達到相當的水平,關于兒童的研究才會出現并發展起來。
兒童文學概論教案
兒童文學研究有一個清晰的從一般文學中分化出來的過程。從一般文學研究中分化出來的兒童文學研究已經成為一個自足的學科。將兒童文學作為學科來看待,至少有三個依據。第一,它有明確的研究對象——給兒童的文學作
品。第二,兒童文學有自己明確的研究領域和完整的
學術體系。第三,兒童文學研究有特定的方法,兒童文學概論教案
將兒童文學定性為一個學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一方面,爭得學科目錄上的地位可以使其在高等院校獲取良好的學術發展條件;另一方面,也是更要的,是為兒童文學學術研究為確立明確的發展、建設目標,使其能動地達到與一個學科名實相符的水平。
兒童文學概論教案第二節兒童文學研究方法的“拿來主義”
兒童文學概論教案中國兒童文學是在西學東漸的文化背景下,在西方的直接而有力的影響下產生的。
就兒童文學研究方法這一問題而言,方法論立足的基點就離不開西方的兒童文學理論方法。
建設中國的兒童文學理論,還是要一如既往地采取拿來主義的立場。兒童文學是現代文學,其產生和發展的思想基礎是以兒童為本位的現代化兒童觀,學術資源是與兒童研究直接相關的兒童心理學、兒童教育學、兒童社會學、人類學、童年歷史學、民間文學理論、兒童美學理論等,而追尋這些原創理論的源頭,都要上溯至西方。兒童文學概論教案
采取拿來主義,并非必然導致主體性的喪失。
首先拿來,然后改造,最終走向創造——拿來主義不是照搬主義,不是生吞活剝、食洋不化。
中國的土壤,特殊的時代,決定了兒童文學理論研究采取“拿來主義”并不會被西方所同化。中國兒童文學理論不是從西方“拿來”的多了,而是“拿來”的遠為不夠。兒童文學概論教案第三節兒童文學研究者的素質兒童文學概論教案
兒童文學研究者應該是一些與成人文學研究者有別的人,其應該具有的良好的心理素質是:第一,不忘“童年”之本;第二,因為是應對成長中的人生,所以更具有澄明的人生智慧;第三,具有與兒童文學的融通性。
兒童文學研究不能僅僅從純文學的立場出發,把它作為謀生的飯碗或者智力的操演形式,而是應該上升到通過對兒童文學的思考,追問自身的生存哲學的層次,即把自己的生命和靈魂投到研究之中,在兒童文學與自身的生存哲學或人生觀之間尋找到溝通之路。兒童文學概論教案
兒童文學理論研究對研究者的素質的要求,不僅體現在心性方面,而且體現在智性方面。兒童文學理論具有鮮明的跨科學的性質。兒童文學研究與相關學科,比如與童年歷史學、兒童心理學、兒童教育學、民間文學等學科有聯系。理論研究方法是由個體的人來運用的,因此研究者的個性決定著對特定方法的選擇。另一方面,理論研究方法也對研究者自身的素質提出規定和要求。兒童文學概論教案
兒童文學研究既要對成人有認識,更要對兒童有洞察,既要對一般文學理論熟知,還要尋找、建立獨特的兒童文學自身理論,它對研究者理論素質的要求之高,不在成人研究之下,甚至要求更高。跨學科的兒童文學對研究者的理論知識結構有著特殊要求。不可或缺的學科大致有兒童哲學、心理學(特別是深層心理學)、教育學(特別是教育哲學和語文學科教學論)、人類文化學、民間文學、童年歷史學、生物學(特別是動物行為兒童文學概論教案學)、兒童美術等。建立起跨學科的、綜合的、特殊的知識結構,才可能左右逢源地運用獨特的方法,建立兒童文學理論。兒童文學研究者不必成為所跨學科的專家,但是應該有基本的了解。兒童文學概論教案第四節兒童文學研究的主要方法兒童文學概論教案1、兒童哲學的方法
關于兒童的哲學研究其實包括兩個層面的含義:一是關于兒童的哲學研究;二是對兒童自身的哲學思考的研究。兒童哲學的核心問題就是兒童觀。兒童觀是兒童文學理論的哲學基礎,特別是兒童文學本質論的原點。兒童文學的發生是以現代兒童觀對“兒童的發現”為前提的,而兒童文學發生以后,兒童觀不僅影響著兒童文學的發展,而且決定著兒童文學的走向。兒童文學概論教案運用兒童哲學方法研究兒童文學的典范成果是波爾·阿扎爾的那部與麗利安·史密斯的《歡欣歲月》并稱為世界兒童文學理論雙壁的《書·兒童·成人》。兒童文學概論教案2、心理學的方法
兒童文學就是一種兒童心理學。需要指出的有兩點:第一,兒童文學的心理學是特殊形態的心理學,把它稱為感性心理學;第二,因為兒童文學比成人文學更為感性,因而更具有心理學的質感。兒童文學比成人文學更具有心理學的質感,也是由于兒童這一存在決定的。兒童文學概論教案
兒童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審美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等分學科都對兒童文學研究具有方法論意義和價值,不過,對于具有超思維性質的兒童文學來說,最能有效地進入其深層、揭示其深意的還是以無意識為研究中心的深層心理學。深層心理學的主要代表是研究個體無意識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和研究集體無意識的榮格的分析心理學。兒童文學概論教案
在理性還沒有發展或沒有完全發展起來的兒童文學的精神活動中,無意識、潛意識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深層心理學為人們進入兒童的神秘而深邃的精神世界,進入兒童藝術的精神底部提供著路徑。立于兒童的生命空間的兒童文學以其感性心理學表現,對其進行著暗示性的心理疏導和指引。
兒童文學概論教案3、人類文化學的方法
在中國,又把民俗學稱為民間文學,因為民俗學的范疇雖然包括風俗習慣、民俗文物的研究,但是,其核心卻是神話、傳說、民間童話和歌謠等文學樣式。民間文學卻是兒童文學產生的直接源流之一,民間文學對于兒童的價值不僅在作品方面,而且在理論方面,民間文學研究方法的借用也極為重要和有效。兒童文學概論教案4、童年歷史學的方法
童年歷史學研究對于變革兒童文學研究方法有不可或缺的珍貴價值。
童年歷史學的學術成果對兒童文學研究具有根本意義上的啟發性。
童年歷史學的成果,對兒童文學研究(特別是兒童文學的發生源頭的研究)和兒童文學本質研究具有特殊、重要的方法論意義。如果不思考童年史的問題,如果對兒童史沒有基本的了解,如果不在兒童文學研究中借鑒童年歷史兒童文學概論教案學的方法,是不可能把兒童文學史(尤其是發生期)和兒童文學本質理論中的一些重要問題講清楚。兒童文學概論教案下篇兒童文學文體論
緒論關于兒童文學的新分類兒童文學概論教案兒童文學韻語兒童文學童謠童詩幻想兒童文學民間童話創作童話幻想小說寫實兒童文學兒童小說冒險小說歷史小說偵探小說現代小說兒童故事紀實兒童文學傳記報告文學散文科學文藝科幻小說科學美文動物文學動物小說動物故事動物散文圖畫書兒童文學概論教案
在這一分類里,共有兩個層次。第一層次是從內容和形式上對兒童文學進行大類別的劃分;第二層是大類別的系統之下,再根據文學體裁來進行歸類和劃分。這樣的分類法主要是為了更有效地呈現兒童文學的獨特的藝術面貌。兒童文學概論教案一、強調“韻語”在兒童文學中的特殊價值
韻語兒童文學包括兒歌和兒童詩這兩類體裁,韻語兒童文學在兒童的閱讀、欣賞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價值。
“本能的繆斯”是兒童與生俱來的一種以韻律、節奏和運動為表征的生存性力量和創造性力量。
兒童,特別是兒童中的幼兒,天生就是詩人。他們的詩人資質主要表現在感受詩歌語言的節兒童文學概論教案奏、韻律時的敏感性上。與散文的語言相比,詩歌的語言更容易為幼兒所理解,因為幼兒不必通過頭腦(思維),只需使用耳朵就能感受到詩歌的語言的魅力。
有必要通過“韻語兒童文學”的劃分給予強調,以凸顯兒童文學的獨特藝術面貌。兒童文學概論教案二、凸顯兒童文學的“幻想”本色
兒童文學創作一直在抵抗成人社會的這一心理傾向,并從19世紀后半葉起,有民間童話、創作童話發展出一種嶄新的文體——幻想小說。
要強調、凸顯兒童文學的獨特藝術面貌,不僅必須明確劃分出幻想小說這一文體,而且還需要將“幻想兒童文學”在這一類型鮮明地標示出來。兒童文學概論教案
世界幻想兒童文學的文體發展史,經歷了從民間童話到創作童話再到幻想小說這樣三個階段。
在某種本質意義上,兒童文學可以說就是幻想小說,它以其幻想的堅實質地和豐富多樣的藝術表現形式,與成人文學區分開來。因此,將幻想兒童文學單獨分類,可以突出兒童文學的特殊面貌。兒童文學概論教案三、確定兒童文學與“動物”的密切關系
“動物文學”必須符合以下兩個準則:
第一,真實性、科學性。
第二,對個體的文學表現。
兒童文學與“動物”存在密切的關系,是因為兒童與兒童文學中表現的“動物”存在密切的關系。兒童文學概論教案四、給“圖畫書”以特殊的獨立地位
現代的被稱為“圖畫書”的兒童文學讀物,并不是指很多插圖的作品,而是指一種特定的兒童文學的創作和出版形式。
文+畫=有插圖的書
文×畫=圖畫書圖畫書是文章也說話,圖畫也說話,文章和圖畫用不同的方法都在說話,來表現同一個主題。兒童文學概論教案第六章韻語兒童文學兒童文學概論教案比較下列作品,判斷文體特點:小老鼠
小老鼠,吱吱吱,尖尖嘴巴圓圓眼,又偷東西又打洞,破壞糧食和房屋。小朋友不要怕,見了老鼠要消滅。
陽光陽光,在窗上爬著,陽光,在花上笑著,陽光,在溪上流著,陽光,在媽媽的眼睛里亮著。兒童文學概論教案第一節兒歌
兒童文學概論教案一、兒歌的定義分類定義:民間流傳的或文人擬作的供兒童吟唱的歌謠。兒歌的最簡潔的定義是“兒童歌謠”。兒童文學概論教案分類:
從吟唱者的角度劃分,兒歌有“母歌”和“兒戲”兩類。
從作者的角度來看,可以把兒歌分為民間兒歌(又稱傳統兒歌)和創作兒歌(又稱新兒歌)兩大類。兒童文學概論教案
與民間兒歌相比,創作兒歌主要有兩點不同:第一,與民間兒歌因集體創作而形成的類型化不同,創作兒歌是個人的創作,因而具有比較鮮明的個性化特征,其內容和形式都折射著作家本人的思想、情感以及審美趣味;第二,民間兒歌往往流傳年代久遠,所反映的生活有的已經成為歷史,而創作兒歌因為是新的創作,所以具有比較強的現實性和時代感,所表現的生活更為兒童讀者所熟悉。兒童文學概論教案二、兒歌的價值1、在思想方面,兒歌,特別是傳統兒歌,傳
遞的是人生必需的、端正的價值觀念。2、兒歌的藝術性3、兒歌的韻語4、兒歌還有記載、保存民俗的功能和價值。兒童文學概論教案三、兒歌的審美特征1、語言淺顯,明白易懂2、篇幅短小,主題單純3、具體形象,具有稚拙美4、重音樂節奏,具音樂美。5、歌戲互補,具有游戲性。
兒童文學概論教案語言淺顯,明白易懂
排排坐
排排坐,吃果果。
你一個,我一個。
弟弟睡著留一個兒童文學概論教案篇幅短小,主題單純
爬
爬臺階,
往上跑,
往上跑,
回頭瞧,
爸爸媽媽沒我高兒童文學概論教案具體形象,具有稚拙美。
大西瓜金近大西瓜,圓又圓,切開就變兩大碗。你吃一大碗,我吃一大碗,留下空碗當小船。兒童文學概論教案小猴滾樓梯
猴,猴,
上高樓,
一落腳,
踩著球,
嘰哩咕嚕滾下樓,
小猴爬起嘻嘻笑,
它說練練翻跟斗。兒童文學概論教案重音樂節奏,具音樂美。
(1)鮮明的節奏。由詩句的停頓構成明顯的節拍。三字句為兩拍,五字句為三拍,七字句為四拍。
小黃狗,汪汪叫,
嚇了妹妹一大跳,
妹妹轉身回來看,
原來哥哥學狗叫。
兒童文學概論教案(2)音韻和諧,好記易誦
矮矮的鴨子謝武彰一排鴨子,個子矮矮。走起路來,屁股歪歪。翅膀拍拍,太陽曬曬,伸長脖子,吃吃青菜。一排鴨子,個子矮矮。走起路來,屁股歪歪。
兒童文學概論教案歌戲互補,具有游戲性。
例:迷語歌——猜迷;
數數歌——玩中識數
踢鍵子歌——輔助踢鍵子兒童文學概論教案數數歌
1象鉛筆細長條,2象鴨子水上漂,3象耳朵聽聲音,4象小旗隨風飄,5象秤鉤來賣菜,6象豆芽咧嘴笑,
7象鐮刀割青草,8象麻花擰一遭,
9象勺子能吃飯,0象雞蛋做蛋糕。兒童文學概論教案四、兒歌的特十種殊形式兒歌的特殊形式1、搖籃曲6、問答歌5、連鎖調8、顛倒歌3、數數歌4、繞口令9、時序歌2、游戲哥10、字頭歌7、謎語歌兒童文學概論教案第二節兒童詩兒童文學概論教案兒童文學概論教案一、兒童詩的成立
兒童詩的創作是從教育的目的開始的。詩歌作用于兒童的思考和感情,成為強有力的一種教育的手段。詩歌能幫助孩子感知周圍的世界,有效地促進孩子語言的形成。兒童文學概論教案二、兒童詩的藝術特質1.兒童詩的“獨白”2.兒童詩的“意象”3.兒童詩的“個我”4.兒童詩的修辭5.兒童詩的童趣兒童文學概論教案兒童詩歌創作方法比喻法暗喻法排比法擬人法摹聲法假設法夸張法疑問法對話法兒童文學概論教案三、兒童詩的特點
單純的情感抒寫兒童眼中的世界,表現兒童的內心體驗。《月光幻想曲》
月光流進池塘里發亮/我口渴了/
想舀一杯月光喝/讓肚子里藏著嫦娥的微笑
月光躺在院子里發亮/我的口袋破了/
想剪一片月光來補衣裳/
讓口袋里裝滿著桂樹的花香。(杜榮琛)兒童文學概論教案花園里
花園里,
有花朵,有樹木,
還有青草地。
花園里,
小蟲跳,小鳥飛,
還有淡淡的香味。(謝武彰)兒童文學概論教案體現兒童特有的趣味和情調
夏日雨景
雷公公開著夏天的灑水車/轟隆隆地從天空駛過/洗亮了田野上所有的小溪/還有老橡樹上的每片綠葉/蒲公英伸開金色的小巴掌/一萬顆露珠兒在花蕾上閃爍/蘑菇們也從泥土里醒來了/白色的小帽兒上頂著草葉。(徐魯)兒童文學概論教案拖地板幫媽媽拖地板,是我們最高興的時候,姐姐灑水,我在灑過水的地板上玩耍,像在沙灘上走來走去,留下很多腳印,像留下很多魚然后,我很起勁地拖地板從頭到尾,像捕魚一樣一網打盡。
(林奐彰)兒童文學概論教案秋風娃娃秋風娃娃可真夠淘氣,悄悄鉆進樹林里。它跟那樹葉親親嘴,那綠葉兒變了,變成了一枚枚金幣。它把那金幣搖落一地,然后又輕輕地把它拋起;瞧,滿天飛起了金色的蝴蝶一只,一只,多么美麗。(王宜振)兒童文學概論教案活潑、生動的想象塑造鮮明、充滿動感的形象
陽光陽光,在窗上爬著,陽光,在花上笑著,陽光,在溪上流著,陽光,在媽媽的眼睛里亮著。兒童文學概論教案小袋鼠小袋鼠,小袋鼠,蹦蹦跳跳上學校。小袋鼠,告訴我,上學怎么沒書包。小袋鼠,咪咪笑,拍拍肚皮叫我瞧,前面這只皮口袋,就是我的大書包。兒童文學概論教案雷將軍雷將軍生氣了,在天上大步走動,把云做的地板,踩得轟隆轟隆直響。兒童文學概論教案媽媽的額頭媽媽的額頭,又多了幾條皺紋。那是歲月,沖出的小河。我就像一條小魚,在媽媽滾滿汗珠的額紋里,暢游著(羅琳)兒童文學概論教案小鹿
花的影,葉的影,給你披一件斑斕的彩衣。
你站在那兒,和無邊的樹林,融合在一起。
然而你還象一株飛跑的樹,高昂著你枝枝丫丫的角,閃進密密的大森林里。
一會兒和這棵樹,一會兒和那棵樹,交談著春天的消息
(金波)兒童文學概論教案自然、明快的韻律獨特的語言特點:準確、精煉;流暢、優美,情趣與情感相交融;詩歌語言具有鮮明的音響效果。搖籃天藍藍,海藍藍小小船兒當搖籃海是家,浪做伴,白帆帶我到處玩。(劉繞民)
兒童文學概論教案(一)從表現手法分
敘事詩
抒情詩(二)從內容分
生活詩
自然詩四、兒童詩的分類兒童文學概論教案兒童文學概論教案五、兒歌、兒童詩異同1、目的不同。兒童詩的目的在寫意,抒情,強調內在的意義;兒歌有很強的功利性,強調外在的功能2、審美風格不同。兒歌在語言運用上講究順口自然,有“俗”味,童詩的遣詞造句在曉暢明白中講究“雅趣”兒童文學概論教案3、音樂美的表現方式不同。
兒歌講究音韻節奏,具有鮮明的外在形式上的音樂感,形式比較整齊(有相對穩定的音步,相對穩定的句式,相對穩定的韻腳)。兒童詩更少拘束,更自由,音樂美體現在詩意的傳達中。
兒童文學概論教案兒童詩創作原則健康積極的主題多樣的題材充沛的感情濃郁的兒童情趣。鮮明的形象性優美的語言和和諧的旋律兒童文學概論教案第七章幻想兒童文學兒童文學概論教案一、童話的起源和發展(一)童話的起源“演變說”,認為童話是由神話演變而來,包括神話中心說和傳說中心說,即按照“神話——傳說——童話”的軌跡發展。(神話表現人們對神的膜拜,傳說表現人們對英雄的膜拜,“包容說”,神話中有部分適合兒童閱讀的童話;傳說中有部分適合兒童閱讀的童話,神話與傳說兩種口傳文學相互包容童話。“外來說”,有人認為童話起源于印度,(依據是《五卷書》),有人認為童話是清末從日本引進。兒童文學概論教案童話的起源和發展(二)童話的歷史演變神話(原始初民的口頭創作)——民間童話——現代童話(創作童話)。傳統童話:主要指民間童話,包括純粹在民間流行的童話故事如《田螺姑娘》也包括經過作家復述加工過的如格林童話現代童話:主要指創作童話,也叫文學童話或藝術童話。指成人自覺為兒童創作的童話。其跨越單一的幻想世界,將現實與想象融為一體。從傳統到現代的標志是安徒生的童話作品
兒童文學概論教案二、童話的特征基本特征--幻想
童話作品所創造的藝術對象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是作者的一種假定和設想。幻想便成為童話的一個最為顯著的特征羅大里《不想長大的羅泰莎》李其美《鳥樹》童話通過幻想曲折反映現實兒童文學概論教案(一)傳統童話的文學特征
1、模式化。表現在開頭結尾模式化,故事類型模式化、情節結構模式化三個方面。2、表現傳統的主題——懲惡揚善,惡有惡報,善有善報的傳統主題。往往采取極端和對立的模式來表現善與惡間的斗爭,最終傳達楊善抑惡的主題3、人物性格類型化兒童文學概論教案(二)現代童話的特征1、日常生活進入幻想世界《愛麗絲漫游奇境記》2、藝術地表現兒童幻想中的世界《小飛人卡爾松》2、表達成人的童年夢想。成人能夠在童話中尋找自己的童年巴里的《彼得.潘》3、創建多樣化,個性化的文本形式。雙線結構:現實與夢幻交替《哈利波特》、《寶葫蘆的秘密》兒童文學概論教案(三)、傳統童話與現代童話的區別:傳統童話的結構、內容具有模式化的特點,現代童話呈現自由的,多線索的結構形式。傳統童話的人特是類型化的,現代童話中的人物主人公一般是孩子,且突出個性化。傳統童話的敘述方式和對話是模式化的,現代童話的語言和風格有了轉變,改變了傳統童話敘述和語言的模式化。兒童文學概論教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老年肺部感染護理
- 森林火災警示教育
- 簽訂未成年監護人責任合同全指南
- 新進人員院感培訓
- 兩人合資公司設立合同模板
- 蔬菜供應合同樣本
- 化工儀表模擬考試題+參考答案
- 電機學模擬題及參考答案
- 運動生理學模考試題+參考答案
- 學前班數學口算試題
- 化療藥物規范配置
- 學校滅火及應急疏散預案
- 江蘇省揚州市梅嶺集團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英語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啄木鳥簡介課件
- 2025年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適應性測試題庫及參考答案1套
- 2025年幼兒教師筆試試題及答案
- 病區8S管理成果匯報
- 2025年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高職單招職業技能測試近5年常考版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華僑港澳臺學生聯招考試英語試卷試題(含答案詳解)
- 2024年安徽省安慶市中考一模數學試題
- 2025年臨床醫師定期考核必考復習題庫及答案(1080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