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稼軒其人其詞簡介課件_第1頁
辛稼軒其人其詞簡介課件_第2頁
辛稼軒其人其詞簡介課件_第3頁
辛稼軒其人其詞簡介課件_第4頁
辛稼軒其人其詞簡介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壯歲旌旗擁萬夫,老來情味堪自哀——辛棄疾其人其詞概說辛棄疾其人辛棄疾,字幼安,別號稼軒居士,山東濟南歷城人。南宋紹興十年(1140)生,幼承家訓,投學于名家,兩抵燕山以觀形勢,通兵家韜略,以有待焉。紹興三十一年(1161),稼軒年二十二。是年,金主完顏亮南犯,中原義軍遍地風起,稼軒聚眾二千,勢不可擋,已而合兵于耿京之部,為掌書記。其間,斬盜印者僧義端,益為京所重。本年,完顏亮敗亡,金國乞和于宋,宋失良機而以為萬幸,遂和。稼軒說耿京通書南宋,以求南北呼應之勢。京乃遣稼軒南來拜見天子,天子壯之,使北歸引眾南來。然不幸其間京為部將所殺,稼軒于途中得知,怒,當機立斷,率隨行五十騎夜馳敵營,于五萬人中生擒叛將張安國,搏于馬上,渴不暇飲,饑不暇食,南歸獻俘于天子,斬之。第二年(1162),稼軒任職江陰簽判,開始了他南歸后的仕宦生涯。是年,孝宗即位,氣象為之一新,北伐呼聲高漲。隆興元年(1163),孝宗用張浚主持北伐,史稱隆興北伐,然用人不當,終致符離慘敗,于是北伐恢復之議漸歇。乾道元年(1165),稼軒二十六,奏進《美芹十論》,乾道六年(1170),年三十一,又作《九議》獻宰相,皆論北伐恢復之計。此數年間,稼軒皆輾轉于各地,充任副職,如通判、主簿一類,不被重用。乾道八年(1172),三十三歲,出知滁州。安定地方,繁榮市場,政績粲然。淳熙元年(1174),年三十五,辟江東安撫使司參議官。本年,因人舉薦,召見,遷倉部郎官。淳熙二年(1175)四月,茶商軍起義,轉戰于湖北湖南江西,官軍莫能抵。六月,稼軒出任江西提點刑獄,節制諸軍,進擊茶商軍。閏九月,誘殺義軍首領賴文正,平定之,加秘閣修撰。稼軒作風強悍,雷厲風行,深惡腐儒拖沓萎靡之習,于提刑任彈劾數人。淳熙三年(1176),調京西轉運判官。淳熙四年(1177),年三十八,差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撫使。是年,因部將之兵毆百姓,徙知隆興府兼江西安撫使。第二年(1178),召為大理少卿,出為湖北轉運副使。淳熙六年(1179),改湖南轉運副使。是年,湖南少數民族起義,改知潭州兼湖南安撫使。淳熙七年(1180),在湖南安撫使任,創置湖南飛虎軍,勇冠諸軍。年底,加右文殿修撰,差知隆興府兼江西安撫使。開始,營建江西上饒的私宅。淳熙八年(1181),在江西安撫使任,遣船運軍用物資,被朱熹搜檢拘沒,稼軒與朱熹相交當始于是。冬十一月,改兩浙西路提點刑獄,旋被彈劾,落職。淳熙九年(1182),年四十三,——紹熙二年(1191),年五十二,在上饒家居。期間,淳熙十六年(1189),孝宗禪位于光宗,第二年改元紹熙。紹熙三年(1192),年五十三,出任福建提點刑獄。與安撫使不和,九月安撫使卒,稼軒攝帥事。十二月,受召赴京面圣。紹熙四年(1193),受光宗召見,遷太府卿,加集英殿修撰,知福州,兼福建安撫使。紹熙五年(1194),秋,光宗禪位于寧宗,稼軒被彈劾,罷帥任。時趙汝愚當政,與韓侂胄相爭。慶元元年(1195),稼軒年五十六,家居上饒。趙汝愚罷相。第二年,上饒居第失火,更買地新建,朱熹曾偷偷進去觀看,為其規模氣派所震驚。閑居數年,期間韓侂胄當政。至嘉泰三年(1203),年六十四,起知紹興府兼浙東安撫使。嘉泰四年(1204),年六十五,差知鎮江府,賜金帶。韓侂胄欲伐金國。嘉泰年間起用以來,稼軒勤于用事,派遣間諜,偵查敵情,堪核地圖,考敵將姓名,錢糧所在地,在轄區內招募兵勇,制造軍服萬件備用。開禧元年(1205),在鎮江府任上,三月,坐繆舉,降兩官。六月,改知隆興府,旋被罷。開禧二年(1206),差知紹興府兼兩浙東路安撫使,辭免。是年,開禧北伐兵敗。加龍圖閣待制,知江陵府,令赴京面圣。開禧三年(1207),授兵部侍郎,力辭不就,歸鄉,八月得疾,九月卒,享年六十八歲。生不逢時的壓抑處于兩次大規模戰爭中間——幾十年的對峙與和談局面:1161年,完顏亮南侵,敗亡;1163年,宋伐金,遭符離慘敗。1206年,開禧北伐失敗告終。稼軒負管、樂之才,而一生機會不來;縱有機會,用其人而不問其志,用其志而不能盡其才,是為英雄悲歌一曲。南宋偏安一隅,茍且偷安,這是一個“真虎不用,真鼠枉用”的時代,英雄失路幾成必然。稼軒的個性氣質與南宋怯懦茍且之風格格不入。始終不渝的志向與追求出生在北方淪陷區,對于淪陷區人民渴望“王師北定中原”有著深切的體驗,也就有著比一般人更為強烈、更為迫切的恢復之志。他的主要著述《美芹十論》《九議》都是反復強調:北伐胡虜,克復中原。“以氣節自負,以功業自許”——強烈的使命感和勇于任事的擔當精神: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哀嘆年華易老,功業無成兩度落職閑居,前后近二十年時光。第一次,淳熙九年(1182)四十三——紹熙二年(1191)五十二,在上饒家居。第二次,紹熙五年(1194)五十五——嘉泰二年(1202)六十三,家居上饒。最寶貴的生命時間就這樣虛擲了,身處山林的稼軒只能在各種雜事中愁苦著、憤恨著,飲酒、讀書,聊以解憂,然剛腸如火,澆酒而愈烈,游山水看風景,卻時顯行伍之氣,造房子、事稼穡,不過消磨無可奈何的空虛時光耳。二、辛棄疾其詞范開《稼軒詞甲乙集·序》:公一世之豪,以氣節自負,以功業自許,方將斂藏其用以事清曠,果何意于歌詞哉,直陶寫之具耳。故其詞之為體,如張樂洞庭之野,無首無尾,不主故常;又如春云浮空,卷舒起滅,隨所變態,無非可觀。無他,意不在于作詞,而其氣之所充,蓄之所發,詞自不能不爾也。今昔對比,憶往昔崢嶸歲月繞床饑鼠,蝙蝠翻燈舞。屋上松風吹急雨,破紙窗間自語。平生塞北江南,歸來華發蒼顏。布被秋宵夢覺,眼前萬里江山。

——《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燕兵夜娖銀胡簶,漢箭朝飛金仆姑。追往事,嘆今吾,春風不染白髭須。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

——《鷓鴣天》愁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丑奴兒》近來愁似天來大,誰解相憐?誰解相憐?又把愁來做個天。都將古今無窮事,放在愁邊。放在愁邊,卻自移家向酒泉。

——《丑奴兒》獻愁供恨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把吳鉤看了,闌干拍遍,無人會,登臨意。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賀新郎(詞前小序略)

甚矣吾衰矣。恨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幾!白發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問何物、能令公喜?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一尊搔首東窗里。想淵明、停云詩就,此時風味。江左沉酣求名者,豈識濁醪妙理。回首叫、云飛風起。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以文為詞”范例一首醉里且貪歡笑,要愁哪得功夫.近來覺著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

——《西江月》辛詞之特點國仇家恨,壯志功名——豪放詞之內容基礎體現時代特征和蓬勃強烈的個人生命力、強烈的個人情感體驗——辛詞思想深刻性繼承蘇軾“以詩為詞”的寫法,更進一步達到“以文為詞”的境界——辛詞藝術風格之一用事用典,諸子百家、經史子集,雜糅其間,使得詞厚重而意味深長——風格之二永遇樂

·

京口北固亭懷古當時人如是說宋岳珂《桯史》載:“……又作《永遇樂》,序北府事。首章曰:‘千古江山’,……特置酒,召數客,使妓迭歌,益自擊節。遍問客,必使摘其疵……或措一二辭,不契其意,又弗答,然揮羽四視不止。余時年少,勇于言。……余曰:‘前篇豪視一世,……新作微覺用事多耳。’于是大喜,酌酒而謂座中曰:‘君實中予痼!’乃味改其語,日數十易,累月猶未竟。”《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前人覺得“用事多耳”,我們先看看用了哪些事(典故)?詞中用古事孫權廉頗佛貍祠(拓跋燾)劉義隆—王玄謨寄奴(劉裕)弄懂典故——學習懷古之作的第一步辛棄疾登上北固亭,極目遠眺,為什么會想到孫權和劉裕?

明確:懷古之作往往以登臨古地、憑吊古跡,追念往事發端,而京口與孫權、劉裕都相關(詳見注釋2、4、5)

但與京口相關的人和事舉不勝舉,為何偏偏是孫劉二人呢?二人有何共同特點?與作者有何契合之處?皆是英雄豪杰,都建立了豐功偉績,而同樣作為英雄志士的辛棄疾,正渴望著建功立業,孫、劉二人令人仰慕!把握細節——體會言外之意盡管英雄事業令人仰慕,但:“無覓……處”,“總被雨打風吹去”,“人道……曾住”,“想當年”——這些表述方式具有怎樣的特征?明確:都是過去式的表述,那些風流人物、英雄功業都已化為陳跡。這是寫出了歷史長河中變化的一面。可是,歷史長河中也有不變的,那是什么?用原文回答。——“千古江山。”既然江山依舊,那么現實的江山需不需要與之相配的英雄呢?這樣的英雄有該誰來擔當呢?——當然是“以氣節自負,功業自許”的作者本人!一種“舍我其誰”的使命感和“勇于任事”的擔當精神。盡管作者有著強烈的使命感和擔當精神,但是作者身處的現實情形又是怎么樣呢?“真虎不用,真鼠枉用”

開禧北伐的前夕,宰相韓侂胄力主伐金,辛棄疾作為主戰派代表人物之一,全力支持韓的主張,但以辛棄疾“負管、樂之才”,卻只擔任了一個鎮江知府……弄懂典故——學習懷古之作的第一步帶著這樣的認識,再來看看下片起句用“劉義隆——王玄謨”的典故想說什么?討論:觀點1:作者借此事詠嘆近事,即宋孝宗隆興元年張浚北伐,在符離慘敗的事。觀點2:作者是在對韓侂胄為建功立業而輕率北伐提出批評,對韓侂胄輕敵冒進、草率行事感到擔憂。觀點3:作者看到韓侂胄身邊沒有良將,借劉義隆用王玄謨主持北伐來暗示任人的重要,元嘉失敗的教訓提醒當權者要重用元老大臣。元老大臣——當然首先就包括辛棄疾自己,所以,這正和上片述說英雄而表現出來的使命感和擔當精神是一脈相承的。緊接著一句:“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這句話的主語是誰?明確:“我”“四十三年”,是我南來已經四十三年,“烽火揚州路”這是我一刻也不曾忘懷的被侵略、被踐踏的恥辱情形。進一步講,這句話表明了自己堅定的主戰立場和報仇雪恨的決心!弄懂典故——學習懷古之作的第一步“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先說明一下,“可堪回首”(別本也作“哪堪”),就是不堪回首之意。此處“佛貍(拓跋燾)祠”的“神鴉社鼓”,是一種怎樣的景象,作者想表達什么?老百姓迎神賽會的熱鬧景象,表達了自己的隱憂:如今江北各地淪陷已久,不迅速謀求恢復,百姓就安于異族統治,忘記了自己是宋室臣民。——北伐大計迫在眉睫,必須趕快行動。弄懂典故——學習懷古之作的第一步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廉頗免職后,跑到魏國。趙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體情況,“廉頗之仇郭開多與使者金,令毀之。趙使者既見廉頗,廉頗為之一飯斗米、肉十斤,被(披)甲上馬,以示尚可用。趙使者還報王曰:‘廉將軍雖老,尚善飯;然與臣坐,頃之三遺矢(屎)矣。’趙王以為老,遂不召。”用“廉頗”之典,其意何在?以廉頗自況,抒發自己老當益壯,仍不忘為國效力的壯志。廉頗因小人使壞,最終不得重用,是一種英雄失路的悲哀。作者被主和派所攻擊,被小人所彈劾,屢次落職閑居,也正是像廉頗那樣的悲哀。廉頗盡管可悲,但至少趙王在危機之下還是想起了他,并派人來查看了他;而作者呢?一句“憑誰問”,有誰來問一問、關心一下我的情況呢?——一種完全被人遺忘的巨大悲哀,英雄深味著的無以言表的巨大孤獨。全詞用典總結:

本詞通過登臨古跡,想起發跡于京口之地的兩位英雄人物,表現出強烈的功名意識(通過抗金救國、恢復中原來實現個人的英雄偉業)。用歷史上的慘敗教訓,來告誡主政者要用人得當(而自己正是一位合適的擔當者),我有著堅定的主戰立場和強烈的報仇雪恨意識。只是中原淪陷已久,人民快要淡忘了仇恨、接受異族統治了吧,所以趕快收復失地啊!只可惜:我這樣一位合適的北伐人選,又有誰想起我、關注我呢?我的才華不得施展的苦悶,我的英雄失路的憂傷、我的備受壓抑的憤懣,又有誰知道呢?岳珂“微覺用事多耳”,你贊同么?詞中用典雖多,卻貼切恰當,非但沒有妨害思想感情的表達,而且以少勝多,表現了非常豐富的內容和思想。清代先著、程洪輯《詞潔》云:“發端便欲涕落,后段一氣奔注,筆不遏:廉頗自擬,慷慨壯懷,如聞其聲;謂此詞用人名多者,尚是不解詞味。”拓展提升王國維《人間詞話》論詞標舉“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

問:辛棄疾這首作品屬于哪一類別?明確:“有我之境”

我——他人事物孫權、劉裕——我仰慕的英雄,我要向他們那樣建立一番自己的英雄業績劉義隆錯用王玄謨——告誡當權者慎用人,我才是合適的北伐擔當者廉頗——我那堪比名將的才能和不幸的遭遇“烽火揚州路”——我不能忘懷的國家的恥辱以及我要報仇雪恥的決心佛貍祠與神鴉社鼓——我那沉痛的心情以及對于淪陷區人民安于異族統治的種種擔憂。對比體會陸游的詩《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陸詩和辛詞,就“有我之境”而言有何不同?

陸詩是表達時代要求的呼聲——收復失地,不要讓中原人民失望了;而辛詞強調的更多的是順應時代要求的個人吶喊——我來收復失地,我要建功立業!“我”的意義宋岳珂《桯史》載:

“稼軒以詞名。每燕,必命侍姬歌其所作。特好歌《賀新郎》一詞。自誦其警句曰:‘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又曰:‘不恨古人我不見,恨古人、不見我狂耳!’每至此,輒拊髀自笑,顧問座客何如,皆嘆譽如出一口。”辛詞之“有我之境”——遠非常人可及的強烈的自我意識:“以氣節自負,以功業自許”;“舍我其誰”的使命感和“勇于任事”的擔當精神。正是這種自我意思的無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