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動物疾病學_第1頁
水產動物疾病學_第2頁
水產動物疾病學_第3頁
水產動物疾病學_第4頁
水產動物疾病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水產動物疾病學第1頁,課件共60頁,創作于2023年2月制約當前水產養殖可持續發展有哪三大因素?病害苗種餌料

第2頁,課件共60頁,創作于2023年2月前言一、課程的性質二、課程的主要內容第3頁,課件共60頁,創作于2023年2月綜合性應用學科1.與水產動物本身的生物學知識有關:如各種水產養殖動物形態學、分類學、生態學等;2.與病原體的生物學知識有關:如寄生蟲學和微生物學等;3.與養殖水體環境化學知識有關:如水化學和環境與水質監測技術等;4.與病害監測技術有關:如生物制片技術、PCR技術和電鏡技術等;5.與病害防治研究與應用知識有關:如病理學、藥物學、藥理學和免疫學等。

一、課程的性質

第4頁,課件共60頁,創作于2023年2月二、課程的主要內容

上篇:水產動物病害學基本原理第一章緒論第二章水產動物病原學第三章免疫學基礎第四章藥物學基礎第五章病理學基礎第六章水產動物病原的檢測技術下篇:水產動物病害各論第七章魚類的病害第八章蝦蟹類的病害第九章貝類的病害第十章特種水產養殖動物病害第十一章水產動物病害與人類健康的關系第5頁,課件共60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一節水產動物病害學及其發展簡史第二節疾病發生的原因第三節疾病的控制第四節水產養殖動物的健康管理第一章緒論第6頁,課件共60頁,創作于2023年2月一、定義疾病為正常的健康狀態的任何改變。水產動物病害學是研究水產經濟動物病害發生的病因、致病機理、流行規律以及診斷技術、預防措施和治療方法的科學。第一節水產動物病害學及其發展簡史第7頁,課件共60頁,創作于2023年2月二、水產動物病害研究的發展簡史(一)我國淡水魚病研究的發展概況1.公元前1142年:我國已開始了淡水魚類的養殖;2.公元前460年:范蠡著《養魚經》強調養殖環境需與魚類習性相適應;如:“以六畝地為池,池中有九洲,多蓄菱荇水草,迭折為之……(魚)在池中圍繞九洲無窮,自謂江湖也”。第一節水產動物病害學及其發展簡史第8頁,課件共60頁,創作于2023年2月3.公元1073年:宋朝蘇軾著《物類相感志》首次對魚病進行了記載:“魚瘦而生白點者名虱,以楓樹皮投入水中則愈”根據倪達書論證,認為這是我國發現小瓜蟲的論載。記錄了勞動人民的治療經驗。第9頁,課件共60頁,創作于2023年2月4.明代1628年徐光啟的《農政全書》記載:“凡鑿池養魚必以二,有三善焉,可以蓄水,鬻時可去大而存小,可以解訊”。“不可以漚麻,一日即汛”,“池中不可著堿水石灰”,“凡魚遭毒反白,急疏去毒水,別引新水”,“魚之自糞多而返復食之則汛,亦以圊糞解之”,這里所講的“汛”就是池魚浮頭或泛池。說明當時養魚業己很興盛,放養密度大,一到夏季,常因池水缺氧而發生浮頭,以致死亡,遭受損失。第10頁,課件共60頁,創作于2023年2月《農政全書》科學總結分析池塘水質肥瘦與池魚健康和寄生蟲之間的相互關系,認為“池瘦傷魚,令生虱”,最早記錄了魚虱形態和檢治方法:“魚虱如小豆大,似團魚,凡取魚見魚瘦,宜細檢視之,有,則以松毛遍池中浮之則除”徐光啟有“魚食楊花則病”的記述,倪達書推測腸炎病。江浙一帶魚農至今還有“草魚吃了楊花就生病”的說法,經解剖鏡檢,實際上是腸炎病。楊花無致病的毒素,也沒有帶病原體,據當地春季是草魚腸炎病流行季節,稱“桑尖瘟”,正是楊花凋謝脫落的時候,所以有“魚食楊花則病”的說法是很自然的。第11頁,課件共60頁,創作于2023年2月4.我國近代的魚病研究:

1)20世紀初至50年代:著重寄生蟲病研究;2)20世紀60年代:并強調細菌性疾病研究;

3)20世紀70-80年代:開始病毒性魚病和暴發性魚病的研究;

4)20世紀90年代至今:逐漸強調疾病與水域環境的綜合作用。第12頁,課件共60頁,創作于2023年2月(二)海水養殖動物病害的發展概況我國:1.從20世紀20-30年代:開始海水魚類寄生蟲病的研究;2.20世紀70年代:初步開展海水魚類細菌性病的研究;3.20世紀90年代: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建立我國首個“海水養殖動物病害與防治研究中心”,開始系統進行海水病害研究;4.20世紀90年代至今:海水病害研究發展迅速,為水產病害研究的熱點。國外:1.在20世紀初已有海水病害研究報告發表;2.在20世紀60年代:有大量的海水病害研究文獻發表;3.在20世紀80年代至今:開始出現比較全面系統的研究綜述和專著。第一節水產動物病害學及其發展簡史第13頁,課件共60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二節疾病發生的原因一、病因的類別(一)病原的侵害1.病原:又稱病原體,是能引起疾病發生的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蟲的統稱。2.病原的種類1)致病微生物:包括病毒、細菌、真菌和單細胞藻類等2)寄生蟲:包括原生動物、吸蟲、絳蟲、線蟲、棘頭蟲、寄生蛭類、寄生甲殼類等。第14頁,課件共60頁,創作于2023年2月

病毒:如WSSV、LCDV

致病微生物

細菌:如鰻弧菌、嗜水氣單胞菌等

真菌:如水霉、綿霉等

單細胞藻類:如赤潮藻類病原原生動物:包括鞭毛蟲、纖毛蟲、孢子蟲

吸蟲:包括單殖吸蟲和復殖吸蟲

絳蟲:如日本四吻絳蟲

線蟲:如鰤魚的嗜子宮線蟲

寄生蟲

棘頭蟲:如真鯛的長吻棘頭蟲

寄生蛭類:如魚蛭

寄生甲殼類:如魚虱、錨頭蚤等第二節疾病發生的原因第15頁,課件共60頁,創作于2023年2月(二)非正常的環境因素水溫、鹽度、溶解氧、酸堿度、透明度、

H2S、NH3-N、余氯等(三)營養不良(四)動物本身先天或遺傳的缺陷(五)機械損傷第二節疾病發生的原因第16頁,課件共60頁,創作于2023年2月

微生物性病原

生物性病因

(病原侵害)

寄生蟲性病原病因非正常的環境因素

營養不良

非生物性病因

動物本身先天或遺傳性缺陷

機械損傷發病原因(小結)第17頁,課件共60頁,創作于2023年2月二、病原、宿主和環境的關系(一)病原1.

決定病原體致病的因素:

1)病原體的毒力大小2)存在狀態3)數量多少第二節疾病發生的原因第18頁,課件共60頁,創作于2023年2月2.

病原體的來源:

1)原發性來源:疾病來自于發病的的動物或其尸體如:感染白斑病的病蝦或其尸體

預防:及時撈出或隔離患病的個體

2)次(繼)發性來源:疾病來自于帶有病原的水體、餌料和工具等

預防:四消—魚種消毒、餌料消毒、食場消毒和工具消毒

第二節疾病發生的原因第19頁,課件共60頁,創作于2023年2月病第20頁,課件共60頁,創作于2023年2月3.病原對宿主的危害:

1)奪取營養

2)機械損傷

3)分泌有害物質有些病原有嚴格的“專一性”,如鰤本尼登蟲,就專門寄生在鰤魚的皮膚;也有對宿主非專一性,如刺激隱核蟲可以寄生在數十種海水魚,小瓜蟲可寄生多種淡水魚。第二節疾病發生的原因第21頁,課件共60頁,創作于2023年2月寄生宿主的部位,一般有一定的器官或組織,有專寄消化道,有專寄膽囊,有的專寄在鰓上,有專寄在肌肉,有必須在血液如血液錐體蟲。有內寄生物,寄生在體內組織器官內,外寄生物,寄生在皮膚和鰓如指環蟲。第22頁,課件共60頁,創作于2023年2月(二)宿主疾病的發生與:

與宿主的大小與性別有關

與宿主的遺傳因素有關

與宿主的營養狀況有關與宿主的免疫能力有關第二節疾病發生的原因第23頁,課件共60頁,創作于2023年2月(三)環境因素魚要生活,一方面要求有好的環境,另一方面則一定要有適應環境的能力。如果生活環境發生了不利于魚的變化或者魚體機能因其他原因引起變化而不能適應環境條件時,就會引起魚類發生疾病。因此,魚類患病是機體和外界因素雙方作用的結果。前者時致病的內因,后者是外因。第二節疾病發生的原因第24頁,課件共60頁,創作于2023年2月水溫:水溫與病害發生直接相關:魚是冷血動物,體溫隨外界環境條件的改變而改變,水溫的急劇升降,魚體不易適應而發生病理變化,影響抵抗力,從而導致各種疾病的發生。魚類在不同的發育階段,對水溫有一定的要求。

1)T水過低:生物體抵抗力下降;

2)T水過高:易發生缺氧;

3)T水的驟變:引起休克、痙攣乃至死亡

第25頁,課件共60頁,創作于2023年2月2.

水質變化:1)透明度:浮游生物、泥沙、其他懸浮物質

2)H2S、NH3-N等物質超標:易發生中毒;

H2S:使神經系統中毒,抑制某些生理功能。硫化氫為無色、有臭雞蛋氣味的有毒氣體。水體中硫化氫主要來源于含硫有機化合物的分解,包括動、植物殘骸和其他蛋白質的分解,有的則是通過硫酸鹽還原作用,還有工業廢水的硫化氫。第26頁,課件共60頁,創作于2023年2月NH3-N:NH3(游離態):毒性大;NH4+(離子態):毒性小。水產養殖中的氨氮主要來源于餌料、水產動物排泄物、肥料及動植物尸體的分解,一般魚類的含氮排泄物80%-90%為氨氮。第27頁,課件共60頁,創作于2023年2月水體有害氣體的消除方法:a.升高水體的pHb.曝氣氧化法:使含S物質氧化成氧化物,(充氧),水體DO升高后H2S的溶解度降低c.底質耕耘法:使底質含S有機質氧化分解,魚收獲后曬池,氧化底泥中的有機質,增強硝化作用去除氨,還可應用水底質改良劑的吸附作用來降低。d.化學固定法:使H2S生成無毒的沉淀,如:加入含Fe2+的底質改良劑:Fe2++S2-=FeS(沉淀)e.生物處理法:加光合細菌等。第28頁,課件共60頁,創作于2023年2月3)余氯:氯氣是很好的水體消毒劑,但過量會引起生物死亡4)水質污染:工業、農業、生活污水等5)pH、鹽度變化水產養殖動物適應性:弱堿性(pH6.8-8.2),過高or過低均不利生長,過低(pH值低于5),海淡水動物都難于生存,用生石灰、沸石粉調節;過高(pH值9.0),水中分子氨氮升高數倍,有毒成分也相應增加,換水,降堿靈。第29頁,課件共60頁,創作于2023年2月就海水養殖動物而言,養殖水體的鹽度是制約其生存與生長的主要因素之一。如:石斑魚的生存鹽度為11-41;斑節對蝦的最適繁殖鹽度為28-33;最適養成鹽度為10-20;生存鹽度為2-45。水體鹽度改變受潮汐和海流的影響,也受暴雨和洪水的影響。雖然水生動物會本能地調節和回避,但若超過其適應能力,也會導致其機體細胞滲透壓調節失控而死亡。南美白對蝦,中國對蝦可以淡化養殖,但有一個淡化過醒、時間和幅度,在鹽度下降至0.25‰時,對蝦體表也會發白而慢慢死亡。第30頁,課件共60頁,創作于2023年2月3.

溶解氧(DO)DO過高:氣泡病DO過低:缺氧浮頭泛池4.二氧化碳:是水生植物光合作用的碳源,但是,對水生動物有害。超過80毫克/升時,引起呼吸困難;超過100毫克/升時,昏迷仰臥和麻痹;超過200毫克/升時,大量死亡。5.

人為因素:

1)種苗放養密度不當;

2)種苗搭配比例不適;

3)餌料管理不當;

4)藥物使用不當。

第二節疾病發生的原因第31頁,課件共60頁,創作于2023年2月氣泡?。旱?2頁,課件共60頁,創作于2023年2月(四)病原、宿主和環境的相互關系病原宿主環境宿主病原環境第二節疾病發生的原因第33頁,課件共60頁,創作于2023年2月疾病的控制包括三部分:診斷、預防和治療一、疾病的診斷(一)疾病診斷的基本原則:

1.診斷方法:先外后內、先腔后實、先肉眼后鏡檢

2.診斷材料:具典型癥狀的活的或剛死不久的材料

第三節疾病的控制第34頁,課件共60頁,創作于2023年2月

(二)疾病的診斷流程宏觀觀察診斷:

1.觀察癥狀和尋找病原:體液、體表(鰓、鰭、皮膚)、肌肉、內臟等部位有無顏色變化、有無炎癥、充血、出血、潰瘍等癥狀;肉眼檢查有無異物(寄生蟲)。

2.調查飼養管理情況:養殖品種和放養密度;投餌種類、數量和質量;攝食情況和活動情況

3.調查水體環境因子

4.調查發病史及以往采取的措施第三節疾病的控制第35頁,課件共60頁,創作于2023年2月魚體檢查體表檢查先用肉眼仔細檢查病魚的頭部、嘴、眼睛、鰓蓋、鱗片、皮膚、鰭有無充血、發炎、顏色變白或變黑、粘液增多、皮膚粗糙、腫脹、潰爛、小點、增生物、眼睛渾濁、眼睛突出、鱗片豎立、腹部膨大、鰭條破碎、殘缺不全、畸形、肛門紅腫等異狀,及肉眼可見的大型寄生蟲和水霉。對病變部位及可疑部分必須進一步用顯微鏡檢查。第36頁,課件共60頁,創作于2023年2月口腔及鰓檢查先用肉眼檢查口腔及鰓有無充血、發炎、粘液增多、鰓絲腫脹、顏色變成深淺不一、鰓絲腐爛及大型寄生蟲(如中華魚蚤、錨頭魚蚤)、胞囊等;然后再在載玻片上放一滴清水,刮取病灶部分粘液或剪取少量鰓絲,蓋上蓋玻片進行鏡檢。魚苗、魚種即使肉眼看不到異狀、也必須剪取鰓絲進行鏡檢,因魚苗、魚種的鰓上寄生蟲病很多,有些又沒有十分明顯癥狀。第37頁,課件共60頁,創作于2023年2月內臟檢查

將魚的腹部剪開,檢查腹腔內是否有腹水,然后剪去一側體壁,用肉眼觀察體腔內有無大型寄生蟲(如舌狀絳蟲等)及胞囊,腹膜、腸系膜、脂肪組織等是否充血,各內臟有無異狀,如腸某一段特別膨大,肝臟腫大、淤血、有壞死病灶等,然后將各內臟分開。一般作為魚病診斷,如肉眼看不出有異狀,就主要檢查腸。將腸剖開,先用肉眼檢查腸內有無食物,粘液多否,腸壁是否充血、發炎,有無白色小點,有無大型寄生蟲等;第38頁,課件共60頁,創作于2023年2月如仍未檢查出患什么病,就應進一步檢查肝、脾、腎、膽、鰾、心臟、腦、肌肉、骨骼等。由細菌、病毒引起的魚病,目前一般采用肉眼觀察診斷,而準確的診斷方法(尤其是有些疾病的癥狀較近似時)應采用熒光抗體法、酶抗體法、中和試驗法、血清凝集試驗、病原分離培養及病理診斷等。對于魚類中毒或營養不良引起的疾病,診斷時還要對食物、池水、魚體進行分析,才能確定。腫瘤須做組織切片來診斷。第39頁,課件共60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40頁,課件共60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41頁,課件共60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42頁,課件共60頁,創作于2023年2月患小瓜蟲病、粘孢子蟲病、卵鞭蟲病等都可形成小白點必須進一步用顯微鏡檢查。第43頁,課件共60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44頁,課件共60頁,創作于2023年2月微觀觀察診斷:

通過鏡檢(放大鏡、顯微鏡和電鏡)查找病原及宿主的病理變化

1.細菌性疾病的診斷:

病原分離→純化培養→人工感染→細菌鑒定

第三節疾病的控制第45頁,課件共60頁,創作于2023年2月病原分離第46頁,課件共60頁,創作于2023年2月純化培養人工感染:注射、浸浴、口服第47頁,課件共60頁,創作于2023年2月細菌鑒定第48頁,課件共60頁,創作于2023年2月

2.病毒性疾病的診斷:a.組織學檢測:只適于具有包涵體的病毒種類

包涵體:病毒感染宿主細胞后,細胞的胞核或胞質內由病毒顆粒和未裝配的病毒成分組成的光鏡下可見的大小、形態和數量不等的團塊。b.電鏡檢查:c.試劑盒等快速診斷:PCR、DNA探針、酶標抗體等第三節疾病的控制第49頁,課件共60頁,創作于2023年2月牙鲆淋巴囊腫病毒病包涵體病毒粒子第50頁,課件共60頁,創作于2023年2月對蝦桿狀病毒的包涵體第51頁,課件共60頁,創作于2023年2月二、疾病的綜合預防水產疾病的防治原則:無病早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一)為什么水產病害要實施綜合預防?1.發現難:生活于水中,不易發現2.診斷難:原因復雜、常為綜合或并發感染3.治療難:a.水體施藥用量大,治療難以徹底;b.患病后食欲減退,口服用藥難以理想c.許多藥物具有抗藥性,反復使用無效;d.許多藥物同時影響浮游生物;e.藥物影響養殖生物;f.藥物殘留影響養殖生物品質第三節疾病的控制第52頁,課件共60頁,創作于2023年2月(二)疾病的綜合預防措施1.徹底清池

1)清淤2)藥物消毒2.保持適宜的水深和水色

1)水深的調節

2)水色黃褐色、綠色、藍綠色、紅色

3)水色的調節方法:換水,適當改變水體的營養成分等第三節疾病的控制第53頁,課件共60頁,創作于2023年2月概論:疾病的控制第54頁,課件共60頁,創作于2023年2月3.放養健壯的種苗和適宜的密度4.餌料應質優量適5.改善養殖水體生態環境條件6.操作要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