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試論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指導學生朗讀花好月圓內容摘要:朗讀在語文教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針對小學生的特點,采取有效地指導措施,通過理解朗讀目的,讓學生有興趣讀;明確朗讀要求,保障朗讀時間,讓學生會讀;給予朗讀指導,讓學生善讀;體驗朗讀樂趣,讓學生愛讀,有效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關鍵詞:試論語文教學指導學生朗讀如果說每一節語文課都是學生的精神之旅,那么朗讀就是旅游的車,觀賞的景,品味的神,在這神奇的語文之旅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隨著學生年齡的增加,不少學生在課上不想讀,不愿讀,有的學生也不會讀。特別是那些語文成績比較差的同學更是讀不對、讀不通;有些成績良好的同學則認為從低年級到高年級,語文似乎就是讀讀講講,形式比較單調,感覺語文學科的進步不明顯,上課的興趣下降。其次是部分教師對朗讀的重視程度不夠。有些教師為了趕教學進度,常常以析代讀,以講代讀,既不作要求,也不作講評,以致于課堂上缺少了孩子們抑揚頓挫、激情飛揚的朗讀聲,這顯然不利于提高學生朗讀水平,達不到真正培養學生朗讀能力的目的,這樣朗讀的韻味不僅無法體現,學生也只能膚淺理解作者的情思。那么,如何在我們的語文教學中指導學生朗讀,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提升學生的朗讀素養呢?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我總結出以下幾點:一、了解朗讀目的,讓學生樂讀朗讀,對于提高學生普通話能力,增進人際交往,攝入知識信息,理解課文內容;對于扎實語文基礎,提高理解和欣賞水平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隨著學生的認識水平逐漸提高,對朗讀目的的認同有利于他們與老師一樣重視朗讀,愿意朗讀,同時在課堂課外,對放聲朗讀,積極練讀的同學給予表揚,而對濫竽充數或者根本不讀的同學加以教育,并在課后監督其到老師或指定的同學處過關,甚至爭取家長的合作,在家里加強練習,確保課堂上人人都肯讀,這是有效朗讀的重要前提。二、明確朗讀要求,保障朗讀時間,讓學生會讀要讀好課文,首先要把課文讀正確,打好朗讀基本功,老師讓每個學生明確朗讀的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其中“正確”,即做到“六不”:(不讀錯,不丟字,不添字,不錯字,不重復,不讀破句子),流利,即順暢,對長句子要學會自然停頓。有感情,則是能表達作者的喜怒愛樂。首先,我們要保障讀的時間,要求學生自由讀課文,做到全班每一個同學都讀完再停下,不可匆忙示意學生停下,轉入下一個程序。特別在初讀階段,可以請大家把難讀的語段提出來,大家討論練讀,直到達標。第二,精講多讀,把時間給學生讀,讓學生在讀中領悟、品味、思考。我們要明確朗讀不是一個走過場的教學環節,更是學生必須會的一項語文技能。因此,每讀完一遍課文都要求學生同桌過關,老師抽查,確保學過的課文人人會讀,個個達標。三、給予朗讀指導,讓學生善讀《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可見朗讀在閱讀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語文教學的目的是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其中朗讀訓練是學習語言的重要途徑之一。通過熟讀、背誦,使書面語言內化為學生自己的語言,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理解、運用語言的能力。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必須重視朗讀和加強對朗讀的指導和訓練。朗讀訓練是一項不容忽視的閱讀基本訓練,它有助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記憶,有助于積累詞匯和句子,有助于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可見,朗讀訓練不僅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更是語文教學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之一。(一)從基礎著手。句子中詞是最小的語言單位,理解詞語是理解全文的基礎。但是詞語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與句、段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詞語的理解和感悟應該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之中。因此,我在教學中總是,先讓學生自讀全文,做到讀準字音,不丟字,不加字。讀后老師又出示了一些較難理解的詞語,例如以《黃山奇石》一課為例,出示“聞名中外、陡峭”等詞語,讓學生讀準字音;接下來出示詞組“聞名中外的黃山、陡峭的山峰”讓學生正確朗讀的基礎上,根據老師的提示:“什么樣的黃山,什么樣的山峰……”去感悟黃山的名氣,山峰的險峻,并通過朗讀的方式表達出來。“聞名中外的黃山風景區在我國安徽省南部。”這是個長句,學生讀起來比較吃力,把握好長句中的停頓,因此我給學生機會,讓他們試讀,邊讀邊找感覺,然后請讀得好的學生范讀,同時了解黃山的地理位置。這一切都是為課文的學習掃清障礙,為通讀課文做好準備。總之,指導學生在初讀課文這個階段品味詞語的感情色彩,是朗讀能力培養的基本途徑。(二)在情境中領悟。朗讀時要體會作者在文章中所蘊含的意旨、情趣。從整體上體現文章的事、人、情、理。“入境”朗讀的前提是教師引導學生對課文的深入理解與把握。沒有理解,就不能較好地把握作者在文章中所貫穿的情理線索。可以說,沒有理解便沒有朗讀,那么如何“入境”呢?1.明理“入境”。所謂明理入境,即是結合課文具體語言環境,讓學生懂得應該怎么讀的道理,然后再反復練習讀的方法。運用這種方法,學生所練就的朗讀能力,才是真正的能力,即使換了語言環境,學生也會讀,且讀得好。運用明理性朗讀指導法,關鍵是讓學生明理,然后再進行訓練。例如,在指導學生朗讀《小珊迪》一文中,指導朗讀小珊迪乞求說:“先生,我可以幫你去換零錢……”時,我們首先可以把“乞求”與“請求”作一比較,從而更好地體味小珊迪的窘迫和無奈,然后再進行朗讀,學生就能讀得聲情并茂,并能在朗讀中體會語言文字的精妙之處,品味其中的深刻內蘊,被其中內在的情感所吸引,所陶醉。2.激情“入境”。葉老說過:“作者胸境,入境始于親”說的就是要引領學生進入描寫的情境,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達到親情、生情的目的,這樣學生讀來才會油然生情。誘發學生朗讀熱情,激活思維的火花,使體驗、提高”。因此,作為語文教師,應在教學中重視朗讀訓練,使學生從小養成認真、正確朗讀的習慣。參考文獻[1]《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2002年)。[2]《朗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廠級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含完整答案【一套】
- 2025年生產經營負責人安全培訓考試試題打印
- 2025年班組安全培訓考試試題【考點精練】
- 2025租賃土地種植蔬菜合同
- 2025年依據勞動合同規定合法解雇員工
- 2025寧夏租房合同范本下載
- 2025年垃圾前端收轉裝備項目建議書
- 2025科技公司合作合同范本
- 2025勞動合同與保密協議
- 2025貸款服務合同金融合同模板
- 建設用地報批服務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短引線保護引出線保護以及T區保護
- 完美公司瑪麗艷美的觀念
- 浙攝影版(2020)信息技術三年級上冊第一課認識計算機(課件)
- 校園安全常識測試題卷
- 建筑用玻璃ccc標準
- 第一課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 眼科門診病歷
- 彝文《指路經》課件
- 《神經系統的傳導通路》課件
- 基本農田劃定技術規程(TDT1032-2011)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