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孟子讀書心得體會3篇孟子讀書心得體會1
上個學期讀了《大學》和《中庸》,與這兩者相比,《孟子》不似《大學》,全篇一貫而下,行文流暢嚴謹,不似《中庸》,晦澀難懂,它是先從眾人熟知的一般事物說起,漸漸引入大道理,令人沒有辯駁的余地,不知不覺中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讀《孟子》,自己的思維也仿佛進入其中,坐在孟子的對面,接受那一句句深入靈魂的詰問,靈魂在這過程中不斷地梳洗、剔除、凝練、升華......
作為一名教師,我在反省自身行為的同時,總不自覺得聯想到我和班里孩子的相處,在心底對自己進行審判。比方《孟子·公孫丑章句上·第三節》:“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就是說“仗恃實力來使人服從的,不能讓人心悅誠服,只是因為他本身實力不夠的原因,依靠道德使人家服從的,人家才會心悅誠服。〞試想,當孩子們犯錯誤的時候,以暴力的溝通方式迫使學生糾正錯誤,合適嗎?“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力服人,好像取得了快速的顯而易見的效果,于是自己滿意了,覺已經糾正了他們的錯誤,到達了育人的效果,是這樣嗎?我們不妨來換位思索一下,假如被教訓的人是自己,何如?“非心服也〞,不過是因為他們懼怕你的威勢,不得不臨時轉變而已,于長期何益?
師者,人之模范也。要想真正讓孩子對你“中心悅而誠服〞,自身必得是那個典范,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自帶芳香,人必心悅之。孟子說:“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凡是行為得不到預期的效果,都應當反過來檢查自己,只要自身端正了,連天下的人都會歸服。只有自己做到了才有資格指摘孩子的錯誤,時常反省,方能不斷進步,更重要的是站在孩子的視角上,真考慮孩子的需求和感受!
蹲下身子聽聽孩子的心聲。“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禹聞善言則拜〞,子路和禹,都是先賢圣人,他們的賢德在于別人指出他的過錯,他就高興,聽到善言,就拜謝。在與孩子的相處中,多溝通,多調研,對自己的錯誤不回避,對善處,不傲慢,還愁走不進孩子心中嗎?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教育〞一詞,多么深重,乍擔此重任,必得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不辜負孩子,不辜負家長才好。
孟子讀書心得體會2
施行了仁政之后,可以獲取天下的民心,而接下來要做的,是救他國之民于水火,也就是征伐問題,征伐,是仁政的向外推行過程。孟子說春秋無義戰,事實上戰國時期也是如此,諸侯國之間的戰爭都是為了土地、人口的爭奪,說統一天下在當時并不實際,只有到戰國后期,在秦國強的國勢下,其它諸侯國摧枯拉朽,統一天下才成為一個目標。孟子說的王天下,其實并不是指的是土地意義上的天下,而是民心上的天下。能獲取天下民心,也就得到了天下。至于征伐他國,必出于義,義,在孟子看來也就是民意,孟子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就是看重了民心的作用。說孟子言必稱堯舜,其實并不完全,其更多說到的是商湯和周文王,其中說到商湯更細致。如對于王天下,商湯事實上就是孟子常常提到的君王典范,商湯的征伐就是為了救民于水火,所以東征西怨、南征北怨,此一“怨〞就是埋怨沒有先來解救自己,可見這種征伐由于出于民心,所以百姓都期望仁德的君主先來幫助自己解脫困厄。因此,當“義師〞到來的時候“簞食壺漿以迎王師〞,征戰必勢如破竹,王天下自然易如反掌。
孟子特別重視民心民意,甚至不惜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以彰顯民心的重要,甚至不惜說“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來警戒君王。雖然孟子終其一生沒有實現理想,但其對于民心的重視及其對于仁政的闡釋對后世無論從正反兩個方面來看,都有著較大的影響。
〔一〕持志養氣
孟子十分重視立志,認為道德教育的首要問題便是"尚志"、"持志",即堅持崇高的志向。他提出"舍生取義"的理想境界:"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行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與孔子一樣,孟子也要求學生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不要貪圖物質生活的享受。認為志士仁人應當把道德理想放在首位,就這點說,有合理的`因素,但他把求生存的欲望與道德意識對立起來,這也是片面的。
〔二〕深造自得
孟子強調學習、修身的關鍵在于自得。他說"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左右逢其源。"他認為君子深造要有正確的方法,這就是要求他自覺的追求而得到。自覺追求而得到的,把握得會比較堅固,堅固的把握了,就會積蓄得很深,積蓄的深了,就能取之不盡,左右逢源。據此,孟子主見,學習的深化,必需要有自己的收獲和見解。尤其是學習中要有獨立思索精神,讀書是必要的,但應求理解,而不能書云亦云,對前代的文獻典籍,不要輕信,不能盲從。
〔三〕用心有恒
孟子認為,學習必需用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孟子舉例說:"今夫奕之為數,小數也,不用心致志,則不得也。奕秋,通國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誨二人奕:其一人用心致志,惟奕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兩個人同時跟一個圍棋國手學習下棋,但結果大不相同,這決非由于其智力差異,而是由于用心與不用心的原因。因此,孟子認為,學習必需用心致志,集中留意力,這是孟子在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一條科學原則。
孟子主見用心致志的同時,還提出了持之以恒的思想。他告誡學生說:"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山間小道常常去走就變成了一條路,假如有一段時間不走,便會被茅草所堵塞。學習亦然。假如停下一個時期不專心學習,學到的學問也會遺忘。因此,學習要有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他說"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有所作為的人做一件事猶如掘井,掘到六七丈深還不見水,就停止挖掘,結果等于沒挖,這說明有為者必需有恒心,不能半途而廢。學習也是如此,必需堅持到底,不能功虧一簣。孟子反對"一曝十寒"的學習看法,他說:"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即使是最簡單生長的植物,假如曬它一天,凍它十天,也不行能得到生長。都是反復強調學習要持之以恒。
〔四〕教亦多術
學習主要靠學生深造自得、用心有恒,但教師也不是無所作為的,教師的作用在于主動引導,啟發學生思維,因此,教學方法不能千篇一律,而應依據不憐憫況實行敏捷多樣的方法。他說:"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材〕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又說:"教亦多術矣,予不屑之教導也者,是亦教導之而已矣。"對學生,有的應準時指教,有的應成就其德行,有的要進展其才能,有的可答其所問,不能及門者可以間接地進行教育,甚至拒絕教導,足以成為人的警策,本身也是一種教育之法。總之,教法許多,要因人而異。
孟子讀書心得體會3
最近幾周,我完成了《孟子》這本書。
其書共分為梁惠王章句上,梁惠王章句下,公孫丑章句上,公孫丑章句下,滕文公章句上,滕文公章句下,離婁章句上,離婁章句下,萬章章句下,萬章章句下,告子章句上,告子章句下,盡心章句上,盡心章句下。
其實,我對那些古文是一竅不通。但是后來,我發覺家里實在是沒有什么書了,只能讀它了。它里面有原文、譯文和解釋,這也帶個我了不少便利。一開始,我是根據原文、解釋和譯文來讀的。本來就不懂古文的我根據這個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項目管理中的法律法規考題試題及答案
- 項目管理戰略分析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公司財務治理新趨勢試題及答案
- 微生物檢測新技術的探索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項目管理考題預測試題及答案
- 證券從業資格證考試制度理解試題及答案
- 重要致病菌的特征識別試題及答案
- 放射性金屬礦的開采對土壤質量的影響考核試卷
- 生態環境監測在農業生態環境保護中的重要性考核試卷
- 新冠疫情下微生物檢測的策略與實施試題及答案
- 眼視光器械學-第五章-眼底檢測儀器課件
- 有毒動植物食物中毒及其預防-河豚魚中毒(食品安全課件)
- 某裝飾裝修工程施工應急處置預案
- 第四章-數據交換技術課件
- 塞外山城張家口
- 日光溫室大棚承包合同
- 電子商務案例分析13例 - 電子商務案例
- 多發傷及復合傷的搶救處理流程
- 2023年鄭州科技學院單招面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表觀遺傳》教學設計
- 自動跟隨智能小車的定位與跟隨系統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