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考試高頻考點參考題庫含答案_第1頁
2023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考試高頻考點參考題庫含答案_第2頁
2023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考試高頻考點參考題庫含答案_第3頁
2023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考試高頻考點參考題庫含答案_第4頁
2023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考試高頻考點參考題庫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2023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考試高頻考點參考題庫帶答案(圖片大小可自由調整)答案解析附后第1卷一.單項選擇題(共15題)1.某果園附近分布有大片蔬菜地。根據《土壤環境質量標準》,該果園土壌應執行的土壤環境質量標準是()級。A.—B.二C.三D.四2.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生態影響》,二級評價項目基本圖件不包括()A.項目區域地理位置圖B.重要生態敏感區空間分布圖C.植被類型圖D.地表水系圖3.根據《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下列關于環境風險評價與安全評價之間關系的表述,正確的是()。A.安全評價包括環境風險評價B.環境風險評價與安全評價不相關C.安全評價即是環境風險評價D.安全評價的資料可用于環境風險評價4.對大氣環境二級評價項目,監測點應包括評價范圍內有代表性的環境空氣保護目標,點位不少于()。A.4個B.8個C.10個D.6個5.根據《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環境風險評價關注點是事故對廠(場)界()的影響。A.內環境B.外環境C.外經濟D.內經濟6.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生態影響》,對各種替代方案進行生態可行性論證后,最終選定的方案至少應該是()。A.生態影響最小B.投資估算最少的方案C.工程量最少的方案D.生態保護可行的方案7.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生態環境》,關于生態影響評價圖件制作規范與要求的說法,錯誤的是()。A.項目區域地理位置圖成圖比例未作規定B.當成圖范圍過大時,可采用點線面相結合的方式,分幅成圖C.生態影響評價圖件制作基礎數據來源包括已有圖件資料、采樣等信息D.當評價工作等級為二級及以上時,應分幅單獨成圖,以提高成圖精度8.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面水環境》,如某些建設項目(如冶煉、火力發電、初級建筑材料的生產)露天堆放的原料、燃料、廢渣、廢棄物較多,這種情況應預測其()的環境影響。A.堆積物面源B.水土流失面源C.降塵面源D.煙塵面源9.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一地面水環境》,某評價河段的斷面寬深比為25,最大彎曲系數0.8,該河段可簡化為()。A.矩形彎曲河流B.矩形平直河流C.非矩形平直河流D.非矩形彎曲河流10.大氣環境影響預測的步驟分為()步。A.六B.八C.十D.七11.某擬建水庫占地面積2km2,影響區域涉及部分原始天然林,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一生態影響》,此工程的生態影響工作等級為()。A.一級B.二級C.三級D.四級12.大中河流,當彎曲系數大于()時,可視為彎曲河流。A.0.6B.1.3C.1.2D.1.413.根據《污水綜合排放標準》,屬于第一類污染物的是()。A.總鈹B.總鋅C.總錳D.總銅14.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生態影響》,公路建設項目工程分析的重點不包括()。A.山嶺區挖填情況B.公路建設等級C.穿越風景名勝區情況D.取棄土場分布情況15.對于存在多源情況下的建設項目,簡單地形與復雜地形的判斷可用該項目()的污染源高度作為判別標準。A.幾何高度最高B.幾何高度最低C.測量高度最高D.測量高度最低二.多項選擇題(共15題)1.某工廠甲醛排氣筒高度為10m。根據《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該工廠甲醛排放應執行的排放限值有()。A.無組織排放速率限值B.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C.排氣筒最高允許排放濃度限值D.排氣筒最高允許排放速率限值2.已知線聲源長度為l0,在垂直平分線上距線聲源r0和r處聲壓級分別為Lp(r0)和Lp(r)。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聲環境》,下列關于線聲源簡化條件和方法的說法,正確的有()。A.當r>l0且r0<l0時,有限長線聲源可當做點聲源,且Lp(r)=Lp(r0)-20lg(r/r0)B.當r>l0且r0>l0時,有限長線聲源可當做點聲源,且Lp(r)=Lp(r0)-20lg(r/r0)C.當r<l0/3且r0<l0/3時,有限長線聲源可當做無限長線聲源,且Lp(r)=Lp(r0)-20lg(r/r0)D.當r<l0/3且r0<l0/3時,有限長線聲源可當做無限長線聲源,且Lp(r)=Lp(r0)-10lg(r/r0)3.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下列氣象參數中,屬于高空氣象探測資料常規調查項目的有()。A.探空數據層數B.探測層風向C.探測層氣壓D.探測層相對濕度4.《環境空氣質量標準》規定的O3濃度限值有()。A.1h平均濃度B.8h平均濃度C.日平均濃度D.年平均濃度5.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下列圖件中,屬于大氣環境影響評價等級為三級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基本附圖的有()。A.基本氣象分析圖B.常規氣象資料分析圖C.復雜地形示意圖D.污染源點位分布圖6.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的體系構成,屬于專項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的有()。A.《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總綱》B.《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下水環境》C.《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D.《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民用機場建設工程》7.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面水環境》,關于水文調查與水文測量原則,說法正確的有()。A.必須在枯水期進行與水質調查同步的水文測量B.水文測量的內容與擬采用的環境影響預測方法密切相關C.與水質調查同步進行的水文測量原則上只在一個時期內進行D.與水質調查同步進行的水文測量,其次數和天數應與水質調查的天數完全相同8.根據《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在進行集中式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地現狀評價時,其水質評價項目有()。A.《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基本項目B.集中式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地補充項目C.水源地所在鄉鎮人民政府確定的特定項目D.水源地所在地縣環境保護局確定的特定項目9.北方某內陸城市建設一地下水集中開采供水水源地。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下水環境》,該建設項目對地下水環境的主要影響可能有()。A.巖溶塌陷B.海水入侵C.土壤沼澤化D.地面沉降10.《地下水質量標準》不適用于()。A.地下熱水B.地下低硬度水C.地下礦水D.地下鹽鹵水11.某海港航道工程水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等級為二級,需預測工程施工期懸浮物影響,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面水環境》,可以采用的海灣數學模式有()。A.S-P模式B.ADI模式C.特征理論水質模式D.約瑟夫-新德那模式12.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面水環境》,河流水質預測時,關于類比調查及其適用條件的說法,正確的有()。A.類比調查法可做定性預測B.類比調查法可做定量預測C.預測對象與類比調查對象的地面水環境應具有類似的水力、水文條件和水質狀況D.預測對象與類比調查對象的環境影響來源應具有相同的性質,其排放強度比較接近或成比例關系13.根據《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Ⅳ類水域功能適用于()。A.游泳區B.集中式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地C.一般工業用水D.人體非直接接觸的娛樂用水區14.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聲環境》,環境噪聲現狀調查的基本方法包括()。A.收集資料法B.類比分析法C.數學模型模擬法D.現場調查和測量法15.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一總綱》,公路項目工程分析常用的方法有()。A.類比分析法B.物料平衡計算法C.實測法D.查閱參考資料分析法三.不定項選擇題(共10題)1.根據《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集中式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地水質評價的項目應包括()A.基本項目B.補充項目C.縣級以上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迭擇確定的補充項目D.縣級以上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選擇確定的特定項目2.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面水環境》,下述關于河流水質取樣斷面布設原則的表述,不正確的有()。A.在擬建排污口上游500m應布設取樣斷面B.水質現狀監測取樣斷面不必考慮進行預測的地點C.調查范圍內支流匯入處和污水排入處應設置取樣斷面D.河口感潮河段內擬設排污口時,可只在下游布設監測取樣斷面3.下列污染源適用《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的是( )。A.火炸藥廠B.摩托車C.汽車D.石棉生產廠E.建筑攪拌4.對于新建項目一級、二級評價項目,大氣污染源調查與分析對象應包括()。A.擬建項目的所有污染源B.擬建項目新污染源C.評價范圍內與項目排放污染物有關的其他在建項目D.已批復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未建項因污染源5.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表水環境》,下列屬于水污染型建設項目預測內容的是()。A.各關心斷面水質預測因子的濃度及變化B.到達水環境保護目標處的污染物濃度C.各污染物最大影響范圍D.水面面積、水量、水溫6.下列步驟屬于大氣環境影響預測的步驟的是()。A.確定預測因子B.確定評價等級C.設定預測情景D.確定氣象條件E.確定地形數據7.(2013年)下列企業適用《污水綜合排放標準》的是()。A.煉油企業B.紡織企業C.造船企業D.鋼鐵企業8.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總綱》,下列關于環境影響評價方法選取的說法,錯誤的是()。A.釆用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的方法,應以量化評價為主B.釆用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的方法,應以定性評價為主C.不能選用非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規定的方法D.應優先選用成熟的技術方法,鼓勵使用先進的技術方法9.“環境噪聲現狀評價”工作應在()環節的基礎上進行。A.噪聲源調查B.受影響人口調查C.明確噪聲管理法規和標準D.環境噪聲現狀調查與測量10.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生態影響》,確定生態影響評價工作范圍的原則有()A.應涵蓋評價項目全部活動的直接影響區和間接影響區B.應依據生態因子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確定C.應依據評價項目對生態因子的影響方式、影響程度確定D.應考慮完整的氣候單元、水文單元、地理單元及行政單元第2卷一.單項選擇題(共15題)1.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大氣環境影響預測計算點分類和設置要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應選擇環境空氣敏感區中的主要環境空氣保護目標作為計算點B.預測網格點一般只采用極坐標網格法C.預測網格點應覆蓋整個評價范圍D.區域最大地面濃度點的預測網格設置,在高濃度分布區,計算點間距應不大于100米2.()提供了一定時期內衡量環境優劣程度質的標準。A.國家環境質量標準B.國家地方標準C.國家環境監測方法標準D.國家環境標準樣品標準3.生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等級劃分中,不屬于影響區域生態敏感性劃分的是()。A.特殊生態敏感區B.人口密集區C.重要生態敏感區D.一般區域4.根據《聲環境質量標準》,某鐵路項目穿越某市城區,于2009年4月1日建成,2010年12月30日獲得改建的環境影響評價的批文,則該鐵路干線兩側區域不通過列車時的環境背景噪聲限值,執行晝夜標準值分別是()。A.50dB、40dBB.55dB、45dBC.70dB、55dBD.70dB、60dB5.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一總綱》,工程分析時,對環境保護措施和設施的分析應給出環境保護設施的()。A.工藝流程、投入產生、處理效果B.工藝流程、處理規模、施工方案C.工藝流程、處理規模、經濟效益D.工藝流程、處理規模、處理效果6.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面水環境》,位于河口的某建設項目地表水評價等級為一級,須進行水質調查的時期是()。A.干水期和枯水期B.豐水期和枯水期C.豐水期和平水期D.豐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7.根據《地下水質量標準》,以下可不作為地下水質常規監測項目的是()。A.氨氰B.氰化物C.溶解性總固體D.總大腸菌群8.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生態影響》,工程分析時段應涵蓋工程全過程,以()為調查分析的重點。A.勘察期和施工期B.施工期和運營期C.運營期和退役期D.勘察期和運營期9.下列大氣環境影響評價中常用的名詞術語定義,表述錯誤的是()。A.臭氣濃度是指惡臭氣體用無臭空氣進行稀釋,稀釋到剛好無臭時的稀釋倍數B.工業爐窯是指在工業生產中用燃料燃燒或電能轉換產生的熱量對物料、工件進行熱處理工序的熱工設備C.自然通風鍋爐是指利用煙囪內、外溫度不同所產生的壓力差,將空氣吸入爐膛參與燃燒,把燃燒產物排向大氣的鍋爐D.過量空氣系數是指燃料燃燒時理論空氣需要量與實際空氣消耗量的比值10.點污染源調查的繁簡程度可根據()及其與建設項目的關系而略有不同。A.評價范圍B.評價級別C.評級類型D.評價方法11.根據《危險廢物焚燒污染控制標準》,集中式危險廢物焚燒廠可能建設在()。A.文化區B.商業區C.工業區D.居住區12.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總綱》,未制定專項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的,根據建設項目()確定環境影響評價范圍。A.可能影響程度B.可能影響范圍C.排污特征D.所處區域環境敏感程度13.地下水水質監測點布設時,一級評價項目目的含水層的水質監測點,一般要求建設項目場地上游和兩側的地下水水質監測點各不得少于()個點/層,建設項目場地及其下游影響區的地下水水質監測點不得少于()個點/層。A.1,3B.1,4C.2,3D.2,414.關于《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及其修改單適用范圍的說法,錯誤是()。A.適用于危險廢物的產生者B.適用于危險廢物的經營者C.適用于生產醫療廢物的醫院D.適用于銅礦浮選尾礦的管理者15.根據《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危險廢物貯存設施的底部必須()。A.低于地下水最高水位B.高于地下水最高水位C.高于地下水最低水位D.低于地下水最低水位二.多項選擇題(共15題)1.根據《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總綱》,規劃方案的環境合理性論證包括()。A.規劃規模B.規劃的能源結構C.規劃目標與發展定位D.環境保護目標與評價指標的可行性2.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下列氣象參數中,屬于地面氣象觀測資料常規調查內容的有()。A.風向B.風速C.總云量D.干球溫度3.根據《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集中式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地水質評價項目應包括()。A.基本項目B.補充項目C.縣級以上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選擇確定的補充項目D.縣級以上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選擇確定的特定項目4.根據《聲環境質量標準》,各類聲環境功能區應執行的噪聲限值有()。A.晝間等效聲級B.夜間等效聲級C.晝間突發噪聲最大聲級D.夜間突發噪聲最大聲級5.根據《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試行)》,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原則除客觀公正、早期介入和公眾參與外,還應堅持()原則。A.一致性B.整體性C.跟蹤評價D.可操作性6.根據《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排污單位應執行的惡臭污染物控制指標有()。A.廠界臭氣濃度B.廠界惡臭污染物濃度C.高度在15m以上排氣筒排放的臭氣濃度D.高度在15m以上排氣筒排放的惡臭污染物濃度7.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聲環境》,聲環境影響一級評價的基本要求有()。A.測量代表性敏感目標處聲環境質量現狀B.測量全部敏感目標處聲環境質量現狀C.噪聲預測僅覆蓋已測量的代表性敏感目標D.噪聲預測應覆蓋全部敏感目標8.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面水環境》,下列有關單項水質因子評價方法的表述,正確的有()。A.一般采用標準指數法進行單項水質因子的評價B.常用該評價的水質因子有DO和pH值等C.水質參數的標準指數>1則說明其已超過了規定的水質標準D.水質參數的標準指數≤1,則說明其已超過了規定的水質標準9.根據《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總綱》,下列分析內容中,屬于規劃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內容的有()。A.規劃開發強度分析B.規劃協調性分析C.規劃不確定性分析D.累積環境影響預測與分析10.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一地下水環境》,在建立地下水環境影響預測模型時,需依據()對水文地質條件進行概化。A.含水介質結構特征B.污染源分布特點C.邊界條件與參數類型D.地下水補、徑、排條件11.根據《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下列關于幾種污染物的主要來源,說法正確的有()。A.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主要來源于燃煤和機動車的尾氣排放B.大氣中的鉛主要來自含鉛汽油的分解,含鉛礦石的開采、熔煉C.苯并[a]芘主要由礦物燃燒、機動車排放和其他廢物焚燒所產生D.氟化物主要由含氟礦石及其燃煤為能源的工業過程所產生12.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下水環境》,露天開采煤礦項目對所在水文地質單元內地下水環境可能產生的影響有()。A.地下水水位下降B.地下水水質惡化C.土壤次生鹽漬化D.地下水資源量減少13.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面水環境》,在進行受納河流水質狀況調查時,下列污染物中,屬于食品工業建設項目特征水質參數的有()。A.石油類B.苯胺類C.懸浮物D.大腸桿菌數14.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下水環境》,在建立地下水環境影響預測模型時,需要依據()對水文地質條件進行概化。A.含水介質結構特征B.污染源分布特點C.邊界條件與參數類型D.地下水補、徑、排條件15.根據《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對髙度15m以上排氣筒規定的污染控制指標有()。A.臭氣濃度(無量綱)B.廢氣排放量(m3/h)C.惡臭污染物排放量(kg/h)D.惡臭污染物排放濃度(mg/m3)三.不定項選擇題(共10題)1.(2019年)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下水環境》(HJ610-2016),關于地下水污染防滲分區的防滲技術要求表達正確的是()。A.重點防滲區等效黏防滲層Mb≥6.0m,k≤10-6cm/sB.簡單防滲區只進行一般地面硬化即可C.一般防滲區可參照危險廢物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執行D.一般防滲區Mb≥1.5m,k≤10-6cm/s2.(2019年)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聲環境》及相關標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聲環境功能區的環境質量評價量有晝夜間等效聲級B.聲環境功能區的環境質量評價量有A聲功率級(LAW)C.聲源源強表達量有中心頻率為63Hz~8KHz8個倍頻帶的聲功率級(LW)D.機場周圍區域受飛機低空飛越噪聲環境影響的評價量為等效感覺噪聲級(LEPN)3.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編制總則中,應包括()等內容。A.編制依據B.評價因子與評價標準C.評價工作等級和評價重點D.評價范圍及環境敏感區4.建設項目實施過程各階段擬預測的水質參數應根據()篩選和確定。A.工程分析B.環境現狀C.評價等級D.國家法律法規E.當地的環保要求5.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總綱》,下列關于工程分析的基本要求,說法正確的有()。A.對建設項目的規劃、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設計等技術文件中提供的資料、數據、圖件等可直接引用B.應用的數據資料要真實、準確、可信C.結合建設項目工程組成、規模、工藝路線,對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因素、方式、強度等進行詳細分析與說明D.工程分析應突出重點6.下列內容屬于地面氣象觀測資料中的常規調查項目的是()。A.風向B.時間C.露點溫度D.風速E.干球溫度7.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關于地下水環境保護措施與對策說法正確的有()。A.地下水保護措施與對策應按照“分區控制,源頭防治,污染監控,應急響應”、突出飲用水安全的原則確定B.環保對策措施建議應根據Ⅰ、Ⅱ、Ⅲ類建設項目各自的特點以及建設項目所在區域環境現狀、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結果,在評價工程可行性研究中提出的污染防治對策有效性的基礎上,提出需要增加或完善的地下水環境保護措施和對策C.改、擴建項目還應針對現有的環境水文地質問題、地下水水質污染問題,提出“以新帶老”的對策和措施D.給出各項地下水環境保護措施與對策的實施效果,列表明確各項具體措施的投資估算,并分析其技術可行性8.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在大氣環境監測濃度中,下列屬于短期濃度的有()。A.1h平均質量濃度B.8h平均質量濃度C.24h平均質量濃度D.周平均質量濃度9.現行《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試行)》的適用范圍包括()。A.土地利用的有關規劃B.區域、流域、海域的建設、開發利用規劃C.工業、農業、畜牧業、交通、城市建設、旅游的有關專項規劃D.林業、能源、水利、自然資源開發的有關專項規劃10.當受納水域的環境保護要求較高,且評價等級為一級、二級時,水質參數調查除常規、特征參數外還應考慮()。A.水生生物B.陸生生物C.底質D.水質用途第3卷一.單項選擇題(共15題)1.點源調查的繁簡程度可根據( )及其與建設項目的關系而略有不同。A.評價級別B.受納水體C.投資規模D.地理條件2.地下水環境影響識別中廢水滲漏引起地下水()、水量變化而產生的環境水文地質問題。A.水域面積B.水位C.水文變化D.水質3.《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中Ⅰ、Ⅱ類水域和Ⅲ類水域中劃定的保護區,GB3097中一類海域,禁止()排污口,現有排污口應按水體功能要求,實行污染物總量控制。A.新建、擴建、改建B.新建、擴建C.擴建、改建D.新建4.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生態環境》,生態影響評價工作等級為二級的建設項目可不制作的圖件是()。A.生態監測布點圖B.重要生態敏感區空間分布圖C.典型生態保護措施平面布置示意圖D.主要評價因子的評價成果和預測圖5.下列選項中,不屬于污染物排放統計匯總應涉及的內容是()。A.有組織排放和無組織排放B.事故工況排放量C.正常工況與非正常工況排放量D.污染物排放條件與去向6.下列建設項目污水排放適用《污水綜合排放標準》的是()。A.鑄造廠B.電鍍廠C.三級甲等醫院D.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7.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總綱》,評價因子篩選時,應重點關注()。A.環境保護目標B.建設項目特點C.特征污染物D.環境制約因素8.某擬建工程的建設會影響到世界自然遺產地,工程占地僅為0.8㎞2,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生態影響》,此工程的生態影響工作等級為()。A.一級B.二級C.三級D.四級9.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下列屬于大氣環境三級評價項目環境空氣質量現狀調査內容的有()。A.調查項目所在區域環境質量達標情況B.調查評價范圍內所有評價因子的環境質量監測數據C.調查評價范圍內有環境質量標準的評價因子的環境質量監測數據D.補充監測10.《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中規定:新建排污口,排入集中式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級保護區的污水,應執行()標準。A.一級B.二級C.二級D.以上都不是11.根據《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下列關于建筑施工過程中場界環境噪聲排放限值的說法,正確的是()。A.不同施工階段排放限值相同B.打樁階段排放限值最大C.無最大A聲級排放限值要求D.夜間最大A聲級限值為65dB(A)12.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一地面水環境》,某水庫平均水深10m,水面面積30km2其水域規模為()。A.一般水庫B.大水庫C.中水庫D.小水庫13.某建設項目經計算確定D10%為26km,則該項目的大氣環境評價范圍為以排放源為中心點,()。A.以26km為半徑的圓B.以25km為半徑的圓C.周長50km的矩形區域D.邊長52km的矩形區域14.對于水利水電項目、輸變電工程、油氣開發工程(含集輸管線)、礦山采選驗收調查時,按()執行。A.行業特征B.工況穩定、生產負荷達到近期預測生產能力75%以上的情況下C.工況穩定、生產負荷達到近期預測生產能力70%以上的情況下D.地方環境保護標準15.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聲環境》,聲環境評價等級為一級,在缺少聲源源強的相關資料時,應通過()取得,并給出相應的條件。A.類比分析B.類比測量C.系統分析D.引用已有的數據二.多項選擇題(共15題)1.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下列污染物中,屬于生活垃圾焚燒項目須選擇的監測因子有()。A.氯化氫B.二氧化氮C.二噁英D.二甲苯2.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下列預測內容中,屬于大氣環境影響常規預測內容的有()。A.新增污染源在環境空氣保護目標處的日平均質量濃度預測B.新增污染源在環境空氣保護目標處的小時平均質量濃度預測C.削減污染源(若有)在環境空氣保護目標處的日平均質量濃度預測D.削減污染源(若有)在環境空氣保護目標處的小時平均質量濃度預測3.根據《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按有毒有害物質放散起因劃分的環境風險類型有()。A.火災B.爆炸C.泄漏D.非正常排放4.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總綱》,關于報告書結論編寫,說法正確的有()。A.報告書結論應文字簡潔、準確B.報吿書結論應概括、總結全部評價工作C.報告書結論主要概括環境影響的預測和評價結果,不需概括描述環境現狀D.報告書中如有評述環保措施的專門章節時,報告書結論不需總結擬采用的環保措施5.《污水綜合排放標準》第一類污染物有()。A.總鉛B.總錳C.總鎘D.總汞6.根據《聲環境質量標準》,關于鄉村區域適用的聲環境質量要求的說法,正確的有()。A.村莊執行1類聲環境功能區要求B.集鎮執行2類聲環境功能區要求C.獨立于村莊、集鎮之外的工業、倉儲集中區執行3類聲環境功能區要求D.位于交通干線兩側一定距離內的噪聲敏感建筑物執行4類聲環境功能區要求7.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面水環境》,關于水質預測數學模式選用,說法正確的有()。A.弗—羅模式適用于預測各種河流混合過程段以內的斷面平均水質B.河流充分混合段可以采用一維模式或零維模式預測斷面平均水質C.二維解析模式只適用于矩形河流或水深變化不大的湖泊、水庫中點源連續恒定排放D.穩態數值模式適用于非矩形河流,水深變化較大的淺水湖泊、水庫形成的恒定水域內的連續恒定排放8.根據《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技術規范生態影響類》,水庫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時,應調查的生態影響環境保護措施有()。A.移民安置工程B.庫區文物保護工程C.魚類增殖放流措施D.水庫低溫水緩解工程9.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估算模式適用于()。A.評價范圍的確定B.評價等級的確定C.點源日平均濃度的預測D.線源最大地面濃度的預測10.擬建的城市軌道的車輛段項目位于2類聲環境功能區內,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一聲環境》,聲環境影響評價的主要內容有()。A.車輛段邊界噪聲達標分析B.車輛段噪聲對周邊環境的影響范圍及程度分析C.車輛段選址環境分祈D.車輛段噪聲源布局調整建議11.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聲環境》,下列要求中,符合噪聲污染防治措施制定原則的有()。A.鐵路項目的噪聲防治措施應同時滿足鐵路邊界噪聲排放要求B.應針對項目投產后噪聲影響最大預測值制定工業項目的噪聲防治措施C.應針對公路項目不同代表時段的噪聲影響貢獻值分別制定噪聲防治措施D.應從聲源降噪、傳播途徑降噪、敏感目標自身防護等角度制定噪聲防治措施12.《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中規定的臭氧(O3)濃度限值有()。A.1h平均濃度限值B.日最大8h平均濃度限值C.24h平均濃度限值D.年平均濃度限值13.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面水環境》,關于水質調查范圍河流水質的取樣斷面布設的說法,正確的有()。A.橋梁附近應布設取樣斷面B.支流匯入處應布設取樣斷面C.擬建排污口上游500m處應布設取樣斷面D.重要魚類產卵場附近水域應布設取樣斷面14.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總綱》,下列關于環境影響評價方法選取的說法,錯誤的有()。A.采用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的方法,應以量化評價為主B.采用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的方法,應以定性評價為主C.不能采用非導則推薦的方法D.應優先選用成熟的技術方法,鼓勵使用先進的技術方法15.下列廢物中,適用《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準》的有()。A.醫療廢物B.生活垃圾C.火電廠脫硫石膏D.電鍍廢水處理設施產生的污泥三.不定項選擇題(共10題)1.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總綱》,關于環境影響評價范圍的確定,說法正確的是()。A.環境影響評價范圍的確定具體根據環境要素和專題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的要求確定B.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中未明確具體評價范圍的,根據建設項目可能影響范圍確定C.各環境要素和專題的評價范圍按可能影響程度確定評價范圍D.當評價范圍外有環境敏感區的,應適當外延2.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下水環境》,關于地下水環境現狀監測頻率要求的說法,正確的有()。A.評價工作等級為二級的建設項目,若掌握近3年至少一個連續水文年的枯、豐水期地下水水位動態監測資料,評價期內可不再開展地下水水位現狀監測B.在包氣帶厚度超過100m的評價區,若掌握近3年至少一期的監測資料,評價期內可不進行地下水水位、水質現狀監測C.評價工作等級為三級的建設項目,若掌握近3年至少一期的水位監測資料,評價期內可不再進行地下水水位現狀監測D.在評價期內應至少開展一期地下水環境中特征因子的質量現狀監測3.下列關于地面水預測點的布設原則,說法正確的有()。A.當擬預測溶解氧時,應預測最大虧氧點的位置及該點的濃度B.某重要用水地點在預測范圍外,估計有可能受到影響,也應設立預測點C.預測點的數量和預測的布設應只根據評價等級以及當地的環保要求確定D.環境現狀監測點應作為預測點4.()的建設項目應提出施工期環境監理的具體要求。A.建設周期長B.施工周期長C.服務周期長D.影響范圍廣5.風險識別范圍包括()。A.生產設施風險識別B.項目所處地理位置風險識別C.項目所處氣象條件風險識別D.生產過程所涉及的物質風險識別6.地方環境標準包括()。A.地方檢測方法標準B.地方環境質量標準C.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D.地方環境基礎標準7.在地面水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等級劃分中,()不計入污水排放量。A.間接冷卻水B.循環水C.含污染物極少的清凈下水D.含熱量大的冷卻水8.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土壤環境》,改、擴建的污染影響型建設項目,其評價工作等級為()的,應對現有工程的土壤環境保護措施情況進行調查,并重點調查主要裝置或設施附近的土壤污染現狀。A.—級B.二級C.三級D.三級B9.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非污染生態影響》,某公路工程需進行生態影響2級評價,其生態現狀評價中生態制圖必須完成的圖件有()A.植被現狀圖B.水資源分布圖C.工程總平面布置圖D.土地利用現狀圖10.對于大氣環境一級評價項目,需附上()基本附圖。A.污染物濃度等值線分布圖B.復雜地形的地形示意圖C.常規氣象資料分析圖D.基本氣象分析圖E.污染源點位及環境空氣敏感區分布圖第1卷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