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知覺生理_第1頁
第三章知覺生理_第2頁
第三章知覺生理_第3頁
第三章知覺生理_第4頁
第三章知覺生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章知覺生理第1頁,課件共34頁,創作于2023年2月失認癥與知覺的腦結構知覺的細胞生理學基礎

第一節.知覺的神經基礎第2頁,課件共34頁,創作于2023年2月知覺:人腦對客觀事物各種屬性的綜合反映知覺的類型

空間知覺:對物體空間性質和空間關系的認識

時間知覺:對事物時間特性的認識

運動知覺:對事物運動特性的認識知覺的生理心理學基礎第3頁,課件共34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一節.知覺的神經基礎知覺的神經基礎次級感覺區:位于初級感覺區附近頂葉聯絡區顳葉聯絡區頂葉聯絡區聯絡區:與記憶有關的腦結構(小腦、紋狀體、大腦皮層、杏仁體和海馬組織)第4頁,課件共34頁,創作于2023年2月一、失認癥與知覺的腦結構失認癥:知覺障礙損傷部位:次級感覺皮層或聯絡區皮層根據感覺通道不同分為軀體失認癥視覺失認癥聽覺失認癥第5頁,課件共34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6頁,課件共34頁,創作于2023年2月(一)視覺失認癥統覺性失認癥

主要表現:不能同時認識事物的全部屬性

損傷部位:V2區皮層及視皮層與支配眼動的皮層結構間聯系第7頁,課件共34頁,創作于2023年2月2.聯想失認癥(物體失認癥)

表現:不知物體的意義、用途,無法稱呼物體的名稱

損傷部位:顳下回或枕-顳葉間聯系第8頁,課件共34頁,創作于2023年2月3.顏色失認癥全色盲失認癥:不認識顏色,世界是黑白的損傷部位:兩側或單側大腦皮層枕葉區腹內側顏色命名失認癥:能對顏色形成知覺,卻說不出名稱和性質。損傷部位:左顳葉或左額葉皮層語言區第9頁,課件共34頁,創作于2023年2月4.面孔失認癥熟人面孔失認癥:不能憑面孔辨認親人

損傷部位:雙側或右內側枕-顳葉皮層間聯系②陌生人面孔分辨障礙:無法分辨陌生人

損傷部位:兩側枕葉或右側頂葉皮層第10頁,課件共34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11頁,課件共34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12頁,課件共34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13頁,課件共34頁,創作于2023年2月(二)聽覺失認癥主要表現:不能憑聽覺辨別熟悉的事物(如,不能分辨音調或噪音)損傷部位:次級聽皮層(22區,42區)第14頁,課件共34頁,創作于2023年2月(三)體覺失認癥多見觸覺失認癥,本體覺失認癥損傷部位:軀體感覺區與記憶、語言的腦結構間聯系本體覺失認癥:對自己身體部位喪失知覺損傷部位:皮層感覺區與記憶中樞或語言中樞知覺的聯系受阻第15頁,課件共34頁,創作于2023年2月簡單視覺:微電極技術視覺中樞內存在許多視覺特征檢測細胞視覺屬性綜合反應的基本單位:超柱復雜視覺:細胞微電極記錄技術顳下回具有復雜視覺功能杏仁核、顳下回、顳上溝等處具有面孔識別細胞知覺的細胞生理學基礎:多模式感受細胞二、知覺的細胞生理學基礎第16頁,課件共34頁,創作于2023年2月(一)超柱超柱:由感受野相同的各種特征檢測功能柱組合而成簡單知覺的基本結構與功能單位功能:實現同一種感覺模式中,各種屬性的綜合反應第17頁,課件共34頁,創作于2023年2月(二)聯絡皮層的多模式感知細胞多模式感知細胞:可對多種信息發生反應,實現多種感覺的綜合反應過程的神經元存在部位:顳、頂、枕葉之間的聯絡區,額葉聯絡區皮層等功能:接受來自許多皮層感覺中樞發出的聯絡纖維的信息,將多種模式的感覺信息綜合為復雜的知覺第18頁,課件共34頁,創作于2023年2月(三)特異性知覺區(4個)枕外側復合區:物體識別,對物體形狀有選擇性激活PET等腦成像技術功能性磁共振梭狀回:面孔知覺區功能性磁共振知覺旋轉效應第19頁,課件共34頁,創作于2023年2月旁海馬回:位置知覺區可受到場地或屋子照片等的激活紋外視皮層:身體識別區功能性磁共振面孔知覺和身體知覺的皮層彼此獨立第20頁,課件共34頁,創作于2023年2月

第二節.知覺信息流底-頂加工的信息流自上而下加工的信息流循環信息流第21頁,課件共34頁,創作于2023年2月信息流(informationstream):

信息在腦知覺區之間的相互作用、加工、產生清晰知覺意識等的傳遞過程。(3種)底-頂加工信息流(bottom-upstream)上-下加工信息流(top-downstream)循環信息流(recurrentstream)第22頁,課件共34頁,創作于2023年2月知覺信息流底-頂加工的信息流(bottom-upstream)從外界獲取感覺信息,將這些信息發送給大腦以抽取并加工相關信息的過程。功能:自下而上傳遞和加工信息流結構基礎:各種感覺通路與經驗事實密切相關,處理一定量的信息,并將外界刺激的具體物理特征轉化為抽象表征。第23頁,課件共34頁,創作于2023年2月(一)初級知覺通路(2級通路)皮層下知覺通路作用:反映外部世界或客體的物理屬性,作為知覺線索的編碼

視覺傳入神經外側膝狀體大細胞通路(M)10%小細胞通路(P)80%顆粒細胞通路(K)初級視皮層(V1區)第24頁,課件共34頁,創作于2023年2月2.皮層知覺通路初級視皮層大細胞優勢通路(MD)顏色優勢通路(BD)色柱間優勢通路(ID)次級視皮層作用:實現外部世界物理屬性向知覺綜合屬性過渡的功能。第25頁,課件共34頁,創作于2023年2月MD:頂葉皮層空間關系和運動視覺功能。主要承接至背側高級知覺通路。BD、ID:圖形模式、顏色和形狀辨別功能。主要承接至腹側高級知覺通路。第26頁,課件共34頁,創作于2023年2月(二)大腦皮層的高級知覺通路空間知覺的背側通路(where通路)

感受野增大作用:對視知覺的空間信息進行加工,產生物體空間位置和物體運動知覺(在哪里)4B層神經元兩眼視差敏感神經元第27頁,課件共34頁,創作于2023年2月2.物體知覺的腹側通路(what通路)作用:對物體的形狀,顏色等信息進行加工和識別,實現物體的再認(是什么)TE區TEO區第28頁,課件共34頁,創作于2023年2月二、自上而下加工的信息流

在知覺活動中,應用人腦原來已具備的知識和概念來加工處理當前的信息。第29頁,課件共34頁,創作于2023年2月自上而下加工的信息流按距離分:(一)短距反饋聯系兩層皮層之間的投射和反饋聯系(二)中距反饋聯系

跨過三個區以上的自上而下的信息流(三)長距反饋聯系

視皮層以外更高層次自上而下的信息流第30頁,課件共34頁,創作于2023年2月三、循環信息流知覺信息流程各層次視知覺皮層之間的循環信息流

作用:實現無意識的知覺在額、頂和顳葉等很多皮層之間的循環信息流

作用:對物體產生清晰的意識知覺。底-頂信息流循環信息流反饋信息流第31頁,課件共34頁,創作于2023年2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