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一節 第2課時 海洋災害與生物災害_第1頁
第三章 第一節 第2課時 海洋災害與生物災害_第2頁
第三章 第一節 第2課時 海洋災害與生物災害_第3頁
第三章 第一節 第2課時 海洋災害與生物災害_第4頁
第三章 第一節 第2課時 海洋災害與生物災害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章常見自然災害的成因與避防第一節常見自然災害及其成因第2課時海洋災害與生物災害課后篇鞏固提升必備知識基礎練1.據有關資料統計,東海海域是中國赤潮災害影響最嚴重的海域,下列關于赤潮的說法正確的是()A.赤潮海域中的葉綠素含量偏低,化學耗氧量偏高B.受長江徑流量的影響,東海海域赤潮高發期在每年的12月至次年1月C.渤海、黃海和南海的海水養殖發達,可以抑制赤潮的爆發D.東海海域適宜的水溫有利于藻類的繁殖,從而引發赤潮解析赤潮爆發必須具備海水中營養物質多、海水溫度適宜、特定海域條件等。東海海域適宜的水溫利于藻類的繁殖,從而引發赤潮。答案D下圖為東南亞沿海地區常見的警告牌,提示居民向高處避險。據此完成第2~3題。2.該警告牌提醒的災害最可能是()A.海嘯 B.強風 C.泥石流 D.滑坡3.引起該災害的常見原因是()A.泥石流 B.超強臺風C.河水暴漲 D.海底地震解析第2題,材料中表明該警示牌位于東南亞沿海地區,而滑坡、泥石流多位于山區,故排除C、D;根據圖片的信息為海水卷起巨浪,且海浪卷起巨量的海水向陸地涌入,圖片中人往高處躲避,故該警告牌提醒的災害最可能是海嘯,A正確;強風來襲,向高處跑并不能避險,排除B。第3題,海嘯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發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引起的巨浪,大部分海嘯是由海底地震引起的,D正確。答案2.A3.D4.下列有關蝗災爆發的原因可能是()①降水豐沛,利于蝗蟲繁殖②生態脆弱,蝗蟲缺乏天敵③地表干旱,土壤中蝗蟲卵大量存活④植被覆蓋率高,食物充足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解析蝗蟲災害爆發原因:一是氣候干旱,二是食物充足。答案C下圖表示幾種自然災害的持續時間。讀圖,完成第5~6題。5.圖中①②③④四種災害分別是()A.火山爆發、地震、旱災、洪澇B.地震、火山爆發、洪澇、旱災C.旱災、洪澇、地震、火山爆發D.火山爆發、地震、洪澇、旱災6.蝗災是危害最嚴重的生物災害,與其發生密切相關的災害是()A.①② B.②④C.①③ D.③④解析第5題,從圖中縱坐標時間尺度和橫坐標持續時間看,①在某一瞬間發生,持續幾秒,地震持續時間最短,約幾秒;②在某日發生,持續幾小時,火山爆發時間略長;③在某月發生,持續幾天或幾個月,洪澇持續幾天或幾個月;④在某年發生,持續幾個月至幾年,旱災可達幾個月或幾年等。第6題,干旱高溫利于蝗蟲繁殖,而洪澇多雨有利于蝗蟲生長。答案5.B6.D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材料一蝗災屬于爆發性、遷飛性和毀滅性的農業生物災害,蝗災、洪災和旱災并稱為中國的三大自然災害。根據文獻記載,我國已發生大小蝗災940多次,最早的蝗災記載是公元707年。下圖為我國歷史上從春秋到元朝111次蝗災發生的月份統計。材料二傳統社會中,人們每遇到蝗災時就到蟲神廟中求蝗神接受人們的供品,不再吃他們的莊稼。下圖為中國蟲神廟的分布示意圖。(1)由材料一分析我國蝗災發生的時間特點及原因。(2)據材料二顯示的信息,說明我國蝗災的分布特點。(3)請你分析說明“先旱后澇,蝗災成片”的原理。答案(1)蝗災多發生在夏季,其中6月份發生頻率最高,冬季幾乎沒有蝗災發生。原因:夏季氣溫高,適宜蝗蟲大量生長繁殖;冬季氣溫低,不利于蝗蟲生長繁殖。(2)黃河中下游地區最為集中,長江以南地區蝗災減少,到東南沿海地區幾乎沒有蝗災發生。(3)蝗災與旱災經常相伴發生。因為在干旱少雨年份,河湖水位降低,退水區域特別適宜雌蝗產卵,使得蝗蟲數量劇增,若前期干旱少雨,利于產卵,而后期多雨又利于蝗蟲幼蟲成長,就會出現嚴重蝗災。關鍵能力提升練生物入侵,又稱生態入侵,是指外來物種因為偶然機會進入某一適宜其生存和繁殖的地區,其種群數不斷增加、分布區逐步擴展,并對本地生態系統造成一定危害的現象。據此完成第1~3題。1.近年來,被稱為“生態殺手”的加拿大一枝黃花先后在滬、蘇、浙、贛等地迅速蔓延,嚴重影響原有植被。其根本原因是()A.該地區氣候暖濕,適宜其生存B.該地區土壤呈酸性,適宜其生長C.一枝黃花在該地區沒有天敵制約D.一枝黃花在新環境發生了變異2.水葫蘆引入我國后,在南方水域爆發,而在北方水域卻未形成生態災難,其主要原因是()A.南方無其天敵,北方有其天敵B.南方水域廣闊,北方地表水貧乏C.南方水污染較輕,北方水污染嚴重D.南方冬季溫和,北方冬季寒冷3.我國云南昆明引種桉樹后,引起地下水位下降,造成周圍植被大量死亡,這屬于()A.生物災害 B.水文災害C.自然災害 D.人為災害解析第1題,滬、蘇、浙、贛等地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冬季溫和濕潤,夏季高溫多雨,適宜加拿大一枝黃花生存。第2題,水葫蘆適合在溫暖的水域生長。第3題,該案例屬于生物災害。答案1.A2.D3.A4.誘發生物災害的直接因素有()①生態系統失去平衡②生物體自身的平衡因素被破壞③有害生物大規模繁殖④氣候干旱⑤水災頻繁⑥臺風多發A.①②③ B.④⑤⑥C.①③⑤ D.②④⑥答案A下圖表示了某海域四次地震的發生地、震級和震源深度。讀圖,完成第5~6題。5.該海域地震頻發的原因是()A.板塊碰撞 B.板塊張裂C.巖漿活動 D.變質作用6.海嘯是一種巨大的海浪。一般,當海底淺源大地震(震源深度小于50千米,震級大于里氏6.5級)造成大洋地殼局部隆起或陷落,并且帶動震源上方的深層(水深不小于1000米)海水做大規模擾動時,就可能發生災害性海嘯。若圖中的四次地震都造成了地殼陷落,則四地中最可能發生災害性海嘯的是()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解析第5題,圖示區域為臺灣島東部海域,地處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碰撞地帶,地殼運動活躍,多地震。第6題,根據題干信息結合圖中等深線數值可知,只有②地符合震級、水深條件,所以②地最可能發生災害性海嘯。答案5.A6.B7.(拓展探究)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材料一風暴潮災害不僅居我國海洋災害之首,而且已成為威脅我國沿海地區經濟發展的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據統計,1950—2000年的17次特大風暴潮大多發生在天文大潮期間。材料二下圖為我國部分區域圖。材料三下表為渤海某類風暴潮次數的季節分布表(1950—2000年)。月份123456789101112合計①海域—2——1——1243—13②海域365821112711350③海域——————31————4(1)影響我國的風暴潮主要有季節的和季的兩種,圖中①②海域以為主,④⑤海域以為主。

(2)據材料分析渤海沿岸風暴潮頻度的分布規律及成因。解析第(1)題,根據我國的氣候特點,我國春秋季節多大風。夏季,臺風對東南沿海地區影響大。第(2)題,根據材料三可以得出渤海沿岸風暴潮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