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語文高考精編模擬題之詩歌鑒賞練習_第1頁
2018語文高考精編模擬題之詩歌鑒賞練習_第2頁
2018語文高考精編模擬題之詩歌鑒賞練習_第3頁
2018語文高考精編模擬題之詩歌鑒賞練習_第4頁
2018語文高考精編模擬題之詩歌鑒賞練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8志,抒發了自己的亡國之恨、故國之思。②《琵琶行》中,以杜鵑悲凄的啼鳴渲染謫居之地潯陽環境的惡劣,襯托(或“借景抒情”)詩人被貶后痛苦的心情。(每點3分,句意、手法、情感各1分)【解讀】不是向往,此時作者已是退居生活;“浮瓜沉李”“散發披襟”這是試圖擺脫“嘆息”“呻吟”之愁苦心緒的自我解脫、尋找歡樂的嘗試。”表達了詞人要向李白學習寫詩的愿望”這一表述不當。①對自己懷才不遇,壯志未酬,空老山林的感動;②試圖排解退居的無聊生活的故作曠達、樂觀的感情。(答案必須結合詩句簡要分析,否則扣一半分,意思對即可,每點兩分。〕【解讀】項,頷聯是想象友人裴坦赴任途中所見之景,并不是“詩人離任歸京途中所見之景”。項,尾聯抒發的是作者與友人離別的依依不舍之情和離任回京、仕途未定的惆悵不安之情,而不是“友人遠離故國的寂寞之情”。()①虛實結合。首聯寫江南早春陽光明媚、芳草鮮美的景象,是實寫。頷聯上句想象友人赴任途中經過九華山的景象,是虛寫;下句寫兩人分別時的場景,是實寫。②遠近結合。首聯寫江南早春陽光明媚、芳草鮮美的景象,是近景。頷聯上句想象友人赴任途中經過九華山的景象,是遠景;下句寫兩人分別時的場景,是近景。(2)反襯(或:以樂景襯哀情)。前四句通過描寫江南早春明麗和煦的美景,反襯了詩人與友人離別時的依依不舍以及自己離任回京、仕途未定的惆悵不安之情。9【解讀】項,表達的不是“自勉奮發”之意,而是在追憶前賢的同時,古(人)今(我)對比,感慨自身飄零于世,壯志難酬。要注意結合把握整首詩的感情傾向,并結合上下文來理解。項,“表明自己懷才不遇”不對,這里表達的情緒是憤激不平。句中的“慵疏”只是詩人的反話,他們招致“物議”的真正原因是為人迂直,堅持操守,所以為小人所不容。1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不必臨河取水,離別時的眼淚就可以洗濯冠纓,表現詩人珍重惜別的感傷,以及歷盡艱辛的悲愴。(2)用典(或對典結情)。“濯纓”用《楚辭》之典,有與友人共勉之意,希望彼此無畏打擊,保持志行之高潔。(每點3分,共6分)i【解讀】項“作者借此典故表達對愛情的忠貞”錯,作者借湘妃之“象”隱晦曲折地表達自己幽怨哀傷之情。項“東晉太守陶侃當年用戰艦來作戰,呼風喚雨,所向無敵”錯,頸聯的“空灘雨”不是“呼風喚雨”,而是說“現在陶公的戰艦已經沒有了,在空蕩蕩的沙灘上,只見雨水在飛”。?①羈旅愁思之痛:借此地的空寂、缺乏生機以及帝舜歿于湘水,湘妃淚灑斑竹,委婉含蓄的表達了寄居他鄉幽怨哀傷之情;②世事滄桑之感:昔日大將陶侃的戰船已經不在,當年的古戰場如今細雨飄飛,一代才子賈誼的祠廟呈現出破敗荒涼的景象,昔盛今衰,世事變遷,無可奈何;③懷才不遇之悲:才華出眾的詩人屈原被貶后投江而死,賈誼因懷王墮馬而抑郁而終,作者借此表達了懷才不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