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鷺》教學設計_第1頁
《白鷺》教學設計_第2頁
《白鷺》教學設計_第3頁
《白鷺》教學設計_第4頁
《白鷺》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白鷺》教學設計下面是我整理的《白鷺》教學設計,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白鷺》教學設計篇一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的意思。

3、體會語言凝練,含義雋永,講究形象性和意境美的特點。

4、憑借具體語言材料,感受白鷺的美,激發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1、憑借具體語言材料,感受白鷺的美,能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的詩”的意思。

2、理解把握主題。

3、梳理寫作線索。

一、課文導入:

張志和在《漁歌子》中描寫了白鷺:“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同學們也一定記得唐代大詩人杜甫的名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白鷺在詩人的筆下盡展優美的姿態。確實,白鷺是很美的,美得象一首詩。因此郭沫若寫了一篇散文來贊美它。

二、簡介:

郭沫若:中國現代杰出的作家、詩人、歷史學家、劇作家、考古學家、古文學家、著名的社會活動家。四川樂山人。他學識淵博,才華橫溢,是繼魯迅之后中國文化戰線上又一面光輝旗幟。生平著述很多,詩集《女神》,歷史劇作《蔡文姬》、《屈原》等,現有《郭沫若全集》留世。

三、課文朗讀

1、學習生字

雋永juàn綺麗qǐ睿智ruì蓑毛suō喙huì

鏗鏘kēngqiāng鴻鵠hónghú寥廓liáokuò

黛色dài嵌入qiàn嗜好shì淳厚chún

恬淡tián清澄chéng

2、配樂朗讀(古箏:高山流水)

四、賞析課文

1、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起句用一個比喻從總體上贊美白鷺。

比喻新奇、貼切。

精巧:精致、小巧、美妙。

詩:富有韻味、極耐品味。

2、白鷺“色素的配合”從哪里可以體現出?如何評價?

學生討論,師生總結:

雪白的蓑毛、鐵色的長喙、青色的腳。

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

3、白鷺“身段的大小”從哪里可以體現出?如何評價?

學生討論,師生總結:

全身的流線型結構,鐵色的長喙,青色的腳。增之一分則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

宋玉《登徒子好色賦》:東家之子,增之一分則太肥,減之一分則太瘦;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

靜態美

色素美:雪白的蓑毛鐵色的長喙青色的腳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

身段美:身段的大小流線型結構增之一分則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

4、白鶴、朱鷺、蒼鷺與它相比呢?

白鷺:適宜,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常見

白鶴:太大,生硬

朱鷺、蒼鷺:大了一些,太不尋常

5、然而白鷺卻因為它的常見,而被人忘卻了它的美。告訴我們怎樣的哲理?

學習小組討論,師生共同總結:

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發現美的眼睛。要善于從自然中發現美。

本文是一曲自然美的贊歌。

6、白鷺靜若處子,動若脫兔。文章展現了白鷺哪些動態美?結合課文學習小組討論,師生共同總結:

圖畫之美:白鷺釣魚圖聯想豐富,用擬人的手法將捕魚的白鷺想象成在釣魚,以比喻的方法把整個清水田想象成嵌在玻璃框里的畫,生動地描繪出白鷺在清水田里覓食時的迷人景象,韻味十足。

悠然之美:白鷺了望圖畫面富有詩意:孤獨、站在小樹的絕頂、看來不大安穩、卻很悠然、一種嗜好。白鷺孤獨站立在小樹絕頂悠然自得的獨特的美。

清澄之美:白鷺低飛圖白鷺低飛給人以美的享受,帶來無窮樂趣。

含蓄之美:白鷺無聲圖美在無聲,美在自然,美在含蓄,美在骨子里。

7、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

實在是:由衷的贊嘆。

韻在骨子里:強調含蓄之美

散文詩:內涵更豐富、表現力更強。

總結全文,呼應開頭

8、課文小結:

1郭沫若先生的小品文清純自然,別有情趣,《白鷺》更是其中的精品。這是一曲自然美的贊歌。長于形象和色彩刻畫,比喻新奇貼切,意境清麗悠遠,富有濃濃的詩情畫意。

2曉雪的評論文章從哪些方面談《白鷺》?學習小組討論

散文的多樣性和隨意性;寫作特點;引用文字說明閱讀時要注重閱讀感受。

9、作業:

10、搜集描寫白鷺的詩詞。

11、仿照《白鷺》寫一篇關于動物的小散文。

總結:板書

《白鷺》教學設計篇二

教學目標:

1.認識“鷺、嫌”等8個生字,會寫“素、宜”等11個字。掌握“精巧、配合”等18個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重點句子的深刻含義。

3.學習通過對比、直接描繪等方法體現白鷺的美,體會對白鷺的喜愛、贊美之情,激發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點難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本課通過對比的手法和從多角度描寫白鷺的美。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的含義。

教學準備:

課件,白鷺的圖片

第一課時

一、謎語引入,介紹資料。(出示課件2)

1.教師以談話形式引入:大家猜一則謎語,這是一首古詩。“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魚兒溪水中。驚飛遠映碧山去,一樹梨花落晚風。”同學們知道是什么嗎?對,是白鷺,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杜牧筆下的白鷺(出示白鷺的圖片)今天我們就學習現代杰出文學家郭沫若的《白鷺》這篇課文,同學們知道郭沫若嗎?(板書:白鷺)

2.展示交流有關郭沫若的資料。(出示課件3)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開貞,中國現代杰出的作家、詩人、歷史學家、劇作家、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著名的社會活動家。四川樂山人。1914年赴日本留學。1918年開始新詩創作。1921年,出版第一部詩集《女神》。代表作有詩集《女神》、《星空》;劇本《屈原》、《蔡文姬》等。

本文選自《郭沫若全集·文學篇》,寫于1942年10月31日。《白鷺》也作《鷺鷥》。白鷺就是鷺鷥,它是鷺的一種,羽毛白色,腿長,能涉水捕魚蝦等。

3.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掃清障礙。

1.利用工具書或聯系上下文,自學生字詞。(出示課件4)

2.準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帶著以下問題默讀課文:(出示課件5)

(1)課文主要描寫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點?

(2)描繪了幾幅圖?分別給這幾幅圖取一個名字。

(3)對白鷺是怎樣的情感?你能找出相應的句子嗎?

(4)你能給課文分成幾部分?每部分的內容是什么?

四、交流自學成果,解決問題。

師:這篇課文主要描寫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點?這個特點希望同學們用一個詞語總結出來。

(板書:白鷺-----外形美)

描繪了幾幅圖?你分別給它們取了什么名字?

(板書:清田獨釣圖。(出示課件7)

清晨望哨圖(出示課件8)

黃昏低飛圖。(出示課件9)

我們可以給課文分成幾部分?

生給課文劃分段落,并概括段落大意。

師總結:

這篇散文共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1)總體介紹白鷺的美。

第二部分(2-10)從不同方面介紹白鷺的美。

第三部分(11)總結全文,照應開頭,再次表達對白鷺的贊美之情。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認識了白鷺,明白了白鷺的美,體會到了對白鷺的喜愛之情。可以說,這一課是很有收獲的。

六、布置作業。

1.掌握課后生字詞。

2.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這節課我們來繼續學習《白鷺》這篇文章。(板書:白鷺)

2.聽寫詞語,訂正。(出示課件12)

精巧色素配合身段生硬尋常常見

忘卻流線型結構青色清晨安穩悠然黃昏恩惠美中不足散文詩

4.抽查背誦。

二、深讀課文,體會情感。

師:在上一節課的教學中,我們已經知道這篇文章描寫了白鷺的美,那么,是如何體現白鷺的美的?就讓我們深入閱讀課文,去感受一下。

重點句子解析。(出示課件13)

①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運用比喻句,從總體上贊美白鷺的美。用“詩”來比喻,新奇,貼切,耐人尋味。

板書:精巧的詩

②鷺“色素的配合”從哪里可以體現出來?作

者對此是如何評價的?

學生討論,師生共同總結:

板書:色素美:雪白鐵色青色

評價: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這句話說明了白鷺顏色的恰到好處。

③鷺“身段的大小”從哪里可以體現出來?作

者對此是如何評價的?(出示課件14)

學生討論,師生共同總結:

板書:身段美:流線型結構,長喙,腳。

評價:增之一分則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

這句話說明了白鷺身段美得恰到好處。

④白鶴、朱鷺、蒼鷺與它相比呢?

白鷺: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

白鶴:太大而嫌生硬。

朱鷺、蒼鷺:太大了些,而且太不尋常了。

這是把白鷺和白鶴、朱鷺、蒼鷺進行了對比,寫出了白鷺無論色素的配合,還是身段的大小,都很適宜的特點,突出了白鷺的美。

⑤而白鷺卻因為它的常見,而被人忘卻了它的美。

告訴我們怎樣的哲理?(出示課件15)

學生討論,師生共同總結:

美往往蘊含在生活中,蘊含在我們常見的事物中,只要我們用心體會,就會發現尋常事物中那獨特的美。

⑥現在我們認真品味描繪白鷺的三幅圖,看看是怎樣直接描繪白鷺的美的。(出示課件18-20)

圖畫之美:清田獨釣圖。

生討論:是怎樣描寫“圖畫美”的?

(板書:圖畫美)

師生共同總結:借助插圖,我們可以感受到圖畫之美。田為鏡匣,白鷺為主體,好一幅水墨丹青。

悠然之美:清晨望哨圖

生討論,是怎樣描寫白鷺的“悠然之美”的?

(板書:悠然美)

師生共同總結:描繪的背景----清晨;描繪的狀態----悠然,這是其他鳥兒沒有的,是白鷺獨特的。

清澄之美:黃昏低飛圖

生討論:是怎樣描繪白鷺的“清澄之美”的?

(板書:清澄美)

師生共同總結:

背景---黃昏

狀態----低飛

感覺:鄉居生活的一種恩惠

三、合作探究,把握主旨。

(學生討論總結,教師引導指正)

1.課文的開頭和結尾有什么特點?又有什么不同?(出示課件21)

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

板書: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喜愛贊美

開頭句的比喻旨在點出的發現,引出下文;結尾的兩個比喻是對全文的總結,在上文描寫的基礎上進一步揭示出白鷺美的本質。

2.通讀課文。

這篇文章體現了怎樣的思想感情?(出示課件22)

這篇散文通過對白鷺的歌頌,表達了對白鷺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板書:喜愛贊美

3.從這個感悟中,你在生活中能發現常見的美嗎?

四、小結。

郭沫若先生的這篇文章清純自然,富有情趣。通過對形象和色彩的刻畫,描寫出白鷺獨特的美,同時運用新穎、貼切的比喻,使白鷺的形象鮮明生動,使文章清麗悠遠,富有濃濃的詩情畫意。

五、布置作業。

運用本課學習的對比的手法,寫一寫你熟悉的事物。

【板書設計】

《白鷺》教學設計篇三

教學目標:

1、仔細品讀全文,調動自己的生活積累,展開聯想和想象,感受白鷺的美,了解獨特的感受和獨到的認識。

2、理解本文描寫白鷺所運用的獨到方法并指出其作用。

教學重點:從常見的動物白鷺身上發現其獨特的美,運用多種方法對其美進行描寫。

教學難點:體會在這平凡的形象中寄托的思想情感。(于平凡的事物中發現不平凡的美并謳歌這種美)。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上單元我們學習了培根的《論美》這是從人的美談的,而美還包括自然美、藝術美等,美是豐富多彩的。自然中的山水風光、花鳥蟲魚、草木林石無不蘊藏著各自獨特的美,也都可以用藝術來表現他們的美。于是有了許多詠物和描寫山水田園的詩和散文。

投影杜牧的《白鷺》詩,讓學生說出寫的是什么鳥,(讓學生觀察后談對白鷺的印象。)

師:白鷺其實是一種很普通的鳥,過去的人們能常常在水塘和田間看到它,因為環境原因現在我們很少看到,同學們能說說對白鷺的了解嗎?(學生介紹收集的有關介紹,后教師投影知識介紹)師說:白鷺因常見而使人忽略了它的美,下面我們來看看大作家郭沫若發現了白鷺身上怎樣的美呢。

二、整體感知:

師:現在請同學們設想自己在田間水塘邊,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