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農紅軍長征課件教學_第1頁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課件教學_第2頁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課件教學_第3頁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課件教學_第4頁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課件教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導入新課:這首詩是毛澤東在怎樣的背景下創作的?請做好課前準備:課本、文具這首詩是毛澤東在怎樣的背景下創作的?第17課中國工農紅軍長征

第四單元從國共合作到國共對立(1934.10—1936.10)1.通過分析地圖和圖片,能說出紅軍長征的路線及長征過程中發生的歷史事件。2.通過閱讀課本,歸納遵義會議的主要內容;通過研讀史料,分析遵義會議的意義和長征的意義。3.通過本課的學習,感受紅軍長征的艱難歷程,體會革命先烈們不畏艱難、勇于獻身的長征精神,激發愛國之情。本課重點學習目標探究一:

紅軍為什么要進行長征?左右江鄂豫皖海陸豐湘鄂贛閩浙贛湘鄂邊、洪湖川陜1929~1932年農村革命根據地示意圖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中央革命根據地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勢震驚對革命根據地進行“圍剿”紅軍的壯大,成了蔣介石的心腹大患,已經威脅到國民黨的反動統治。一、長征的背景(原因)國民黨軍人數共產黨軍人數國共人數比例紅軍指揮者戰略戰術結果第一次10萬4萬2.5∶1毛澤東避敵主力,誘敵深入,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第二次20萬3萬約7∶1第三次30萬3萬10∶1第四次50萬7萬約7∶1朱德周恩來第五次50萬8萬約6∶1博古李德分散兵力進攻冒險防御保守紅軍五次反“圍剿”情況對比一、長征的背景(原因)紅軍勝利紅軍失敗利用毛澤東的正確戰略戰術博古、李德的“左”傾錯誤路線的領導1.原因:(博古、李德“左”的錯誤導致)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左傾:主觀夸大革命力量、輕視敵人力量和客觀困難,急于求成,在革命中采取盲目冒險的行為。“左”——超越目前的現實與可能,去勉強地做現在的條件還不具備的事情的。“右”——在條件成熟的時候也不敢做已經可以做的事。拓展一、長征的背景(原因)2.目的:進行戰略轉移,保存實力。3.參加部隊:紅一、二、四方面軍二、長征的經過探究二:重走長征路——感知遠征難

血戰湘江①1934.10長征從瑞金開始

②沖破敵人四道封鎖線,血戰湘江8.6萬3萬圖走長征路湘江之戰是紅軍長征中損失最慘重的一次戰役,8萬余人的中央紅軍銳減至3萬余人。其中擔任掩護任務的的紅三十四師身陷重圍,但面對幾十倍于己的強敵,全師在陳樹湘的帶領下奮力抵抗,用血肉之軀筑起一道“城墻”,與敵人鏖戰四天五夜,為紅軍渡過湘江贏得寶貴時間,最終陳樹湘壯烈犧牲,紅34師全軍覆沒!中央蘇區的喪失,湘江之戰的鮮血,使廣大指戰員心情沉痛,大家對“左”傾錯誤軍事指揮已經到不能容忍的地步,于是一場偉大的轉折正在醞釀。三年不飲湘江水

十年不食湘江魚,血戰湘江①1934.10長征開始

②1934.11沖破敵人封鎖線,血戰湘江④1935.1強渡烏江,攻克遵義,召開遵義會議。我已布下重兵等你蔣介石我建議去敵人力量薄弱的貴州毛澤東③改向貴州進軍我們應當去湘西和紅二方面軍會合博古圖走長征路遵義會議時間:1935年1月地點:貴州遵義主要內容1.糾正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左”的錯誤;2.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軍事主張;3.增選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常委;4.取消了博古、李德的軍事最高指揮權。三人軍事指揮小組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遵義會議

遵義會議開始確立以_______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挽救了____,挽救了______,挽救了

,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

。毛澤東黨紅軍中國革命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歷史意義遵義會議思考:為什么說遵義會議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中國共產黨誕生(1921年)遵義會議(1935年)

新中國成立(1949年)14年14年轉折點經歷“左”和“右”的錯誤,經受了大革命的失敗、第五次反“圍剿”的失利、長征初期的失利。長征的勝利,中國革命經由抗日戰爭、解放戰爭,走向勝利,建立新中國。

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解決中國革命的實際問題,標志著黨從幼年走向成熟。6.4萬①1934.10長征開始

②1934.11沖破敵人封鎖線,血戰湘江8.6萬④1935.1強渡烏江,攻克遵義,召開遵義會議。③改向貴州進軍3萬⑤四渡赤水⑥巧渡金沙江⑦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會寧●⑦爬雪山,過草地⑧爬雪山,過草地⑩1935.10吳起鎮會師?1936.10三大主力會寧會師長征結束⑨激戰臘子口

長征結束的標志吳起鎮會師會寧會師時間地點會師隊伍1935年10月1936年10月中央紅軍與陜北紅軍紅一、二、四方面軍1935年10月,紅一方面軍(中央紅軍)到達陜北1936年10月紅二、紅四方面軍同紅一方面軍會師勝利會師陜北吳起鎮甘肅會寧1934.10江西瑞金湘江之戰1935.1遵義會議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爬雪山過草地激戰臘子口1935.10吳起鎮會師1936.10會寧會師二、長征的經過強渡烏江三、紅軍長征勝利的意義1.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消滅紅軍的企圖材料一:我們黨領導紅軍……勝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冊的長征,宣告了國民黨反動派消滅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的圖謀徹底失敗,宣告了中國共產黨和紅軍肩負著民族希望勝利實現了北上抗日的戰略轉移。——習近平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講話材料二:紅軍的西北長征,無疑是一場戰略撤退,但不能說是潰退,因為紅軍終于達到了目的,其核心力量仍完整無損,其軍心士氣和政治意志的堅強顯然一如往昔。

2.保存了黨和紅軍的基干力量,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材料三:長征是歷史紀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它向全世界宣告,紅軍是英雄好漢……它向十一個省內大約兩萬萬人民宣布,只有紅軍的道路,才是解放他們的道路。……它散布了許多種子在十一個省內,發芽、長葉、開花、結果,將來是會有收獲的。---毛澤東《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3.紅軍長征播下了革命的種子,鑄就了長征精神,打開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

紅軍長征途中,幾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戰,路上一共368天,有15整天用在打大決戰上,有235天用在白天行軍上,18天用于夜行軍。長征路上,紅軍只休息了44天,平均走365里才休整一次,日平均行軍74里。路上共爬過18條山脈,其中5條是終年積雪,渡過24條河流,經過11個省,占領過大小62個城市,突破了10個地方軍閥的封鎖包圍,通過6個不同的少數民族地區。紅一方面軍從瑞金出發時86000人,到陜北時僅剩6500人,平均每行進一公里,就有三四個紅軍戰士獻出生命。指戰員的平均年齡不足25歲,戰斗員的平均年齡不足20歲,14到18歲的戰士至少占百分之四十。

紅軍長征中創造的奇跡思考1:根據你所了解的有關長征的情況,并結合下列圖片,想一想,紅軍長征途中,都遇到了哪些艱難險阻?飛奪瀘定橋紅軍過草地長征中皮帶也當糧長征中紅軍御寒用的麻衣1.敵人的圍追堵截;3.缺少糧食給養。2.惡劣的自然環境;紅軍的草鞋思考2:如此艱苦的漫漫征途,紅軍長征為什么最終能取得勝利?勝利原因:①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②紅軍戰士英勇頑強,不怕犧牲;③人民群眾的支持;……

思考3:單衣爬雪山,絕糧過草地,是什么支撐著紅軍一直保持著前進的方向?是什么鼓舞著這群年輕人不畏生死勇往直前?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今天,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就是要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長征原因“左”傾錯誤導致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長征經過長征意義粉碎了……保存了……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播下了……鑄就了……打開了……(1934.10—1936.10)課堂小結中國工農紅軍長征江西瑞金湘江之戰遵義會議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爬雪山過草地激戰臘子口吳起鎮會師會寧會師強渡烏江隨堂選練1.長征是中國革命史上不朽的豐碑。長征精神激勵著我們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它引領我們民族走向復興。以下是在長征途中的重大歷史事件,它們的先后順序應是()①遵義會議②飛奪瀘定橋③巧渡金沙江④過草地⑤翻雪山⑥會寧會師⑦四渡赤水A.①⑦②⑥④③⑤

B.①⑦②④⑤⑥③

C.①⑦②④⑤⑥③D.①⑦③②⑤④⑥2.紅軍長征中的“三大主力軍,西北高原勝利會合了。歡呼三個方面軍,百戰百勝英雄弟兄。”材料中的“三大主力軍”會合的地點是()

A.甘肅臘子口B.陜西吳起鎮

C.甘肅會寧

D.陜西延安DC金沙江松潘草地烏江湘江赤水河渡河大夾金山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