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主題活動設計方案_第1頁
幼兒園主題活動設計方案_第2頁
幼兒園主題活動設計方案_第3頁
幼兒園主題活動設計方案_第4頁
幼兒園主題活動設計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幼兒園主題活動設計方案幼兒園主題活動設計方案1

活動目標:

1、培育幼兒進一步加深對秋天水果—桔子的認知。

2、培育幼兒對寫生畫法的愛好。

活動計劃:

實物桔子若干,圖畫紙每人一張,油畫棒每人一盒。

活動由來:

"咦!今天怎么吃桔子了"伴著孩子們一句句稚嫩的疑問,我們開頭了關于秋天水果的一系列活動。孩子們為什么會對午點時吃的桔子如此感愛好,使他們很興奮呢在幼兒園孩子們品嘗到的第一種秋季時令水果就是桔子,這第一個呈現的時令水果—桔子,自然而然引起了孩子們的關注,激起了他們對秋季時令水果的愛好。

活動形式:

通過實物觀看,使幼兒活潑細致地創造桔子的特征(外部特征),如外形顏色等。在幼兒觀看溝通總結的基礎上,請幼兒寫生桔子,老師不出示范例,鼓勵引導幼兒將自己的眼睛看到的桔子的真實顏色用各種顏色的畫筆表現出來。

與幼兒的互動:

(1)請幼兒回憶中午午點時吃的桔子的味道,引導幼兒回憶并說一說自己印象中的桔子的'樣子。多數幼兒答復出桔子是圓形orange的顏色。

(2)出示桔子,請幼兒觀看,觀看桔子的外部特征。

(3)請幼兒逐個較細致地觸摸觀看后,引導幼兒再次表達自己的認知。在老師的引導下,孩子們看完后說桔子不是特別圓,創造有些扁圓,桔子皮上的顏色是有改變的,有的地方是orange,有的地方是yellow,有的地方是green。

(4)請幼兒分成小組,發給每組幾個桔子,請幼兒邊觀看邊參照桔子實際的顏色給"桔子畫像"。老師鼓勵幼兒大膽將自己眼睛看到的顏色盡情地用畫筆在紙上表現,展現他們的豐富感知。幼兒在操作過程中,邊畫邊創造"這兒有點黃,往下又成桔紅色了"。

(5)幼兒作品展現,并進行介紹。

孩子們聽說要講一講自己畫的桔子都很主動地舉起小手想說一說,有的孩子說他的桔子是又漂亮又甜的桔子,有很多漂亮顏色,有的孩子說他畫的桔子超市都買不到,由于它穿著五彩繽紛的衣服。

活動開展后的反思:

通過開展這個活動,孩子們對于桔子的外部特征了解得比已往細致了很多。由于絕大多數幼兒根本把握了圓或橢圓的畫法,所以幼兒畫的桔子造型較好,構圖很大膽,有的孩子畫一個桔子,有的幼兒畫了幾個桔子。由于是寫生,我們沒有出示范例,不想給幼兒一個固定模式,想看看幼兒自我表現的成果,結果很令人欣喜,尤其在用色方面,許多幼兒的作品很有顏色感覺,甚至在桔子身上由于反光呈現出的藍色紫色都進行了表現。

在活動中幼兒愛好很濃,畫得非常認真投入。此次活動為后面的活動延長起到了很好的鋪墊作用(接下來生成的活動是點數桔子,泥工制作桔子等)。

幼兒園主題活動設計方案2

一、活動目的:

1、呈現幼兒風采,讓家長了解教育成果。

2、讓大班幼兒感念師生之情、伙伴之情,珍惜幼兒園三年的學習和生活,記住這一美妙而難忘的時辰。

3、讓幼兒萌生對小同學活的.憧憬,并使家園聯系得以強化。

二、活動準備:

1、各班排練需要展現的節目,要求能表達三年來的教育成果或幼兒力量的提升。

2、各班認真填寫畢業手冊后,將畢業手冊分成三份并用紅絲帶綁好,準備三名幼兒代表,匯演時上臺領取手冊。

3、選小主持人、家長代表、幼兒代表、老師代表,準備發言稿。

4、布置照相,錄像人員。

5、場地布置,音響。

6、向家長頒發邀請函,了解活動流程。

三、活動時間:20XX年6月27日上午8時30分。

四、活動過程:

畢業典禮節目挨次

五、畢業典禮分工:(中、小班班主任出來增援大班)1.大一班:小一班XX2.大二班:小二班3.大三班:小三班

4.舞六班:中一班XX、XX5.蒙一班:中三班XX6.蒙二班:中四班7.蒙八班:蒙六班8.蒙九班:蒙五班9.音響效果:XX10.音響:XX、XX11.話筒:XX

12.XX舞蹈幫助:XX、XX13.照相:XX、XX14.拉幕:XX、XX15.小主持管理:XX

12.道具:XX、XX、XX、XX13.催場:XX

14.會場秩序:XX、XX、XX

幼兒園主題活動設計方案3

在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傳統的“鬼節”XX萬圣節。10月31日是萬圣節前夕.通常叫做萬圣節前夜萬圣節是兒童們盡情玩樂的好時分。它在孩子們眼中,是一個充滿神奇顏色的節日。每當萬圣節到來,孩子們都會迫不及待地穿上五彩繽紛的化裝服,戴上千姿百態的面具,提著一盞“杰克燈”跑出去玩。參與者都裝扮成各種各樣“魔鬼”的樣子,一起參與萬圣節慶典活動。活動中,每個孩子在做做玩玩中體驗著“萬圣節”。

一、活動目的:

透過萬圣節節慶氣氛的引導,讓孩子感染跨國文化的異同處并藉由活動并制造時機讓孩子可以適時的盡情頑皮搗蛋.

二、活動準備:

1、前期準備:給幼兒講解并描述“萬圣節”的由來,激勵家長帶動幼兒做相關萬圣節的`服飾及面具,

2、環境布置:各種各樣的面具。

3、活動準備:音響、話筒、音樂、主持稿、服裝、地毯、獎品(糖果)尋寶箱、

4、宣傳準備:對外——發傳單、貼廣告、打社區電話對內——發通知

三、人員分配:

1、萬圣節負責人:X

X

、材料、資料:X

X

、布置:

環境布置:X

X

劇:X

X

蹈走秀:X

X

、音響、話筒、音樂、地毯:X

X

裝:有節目的老師自備

發獎品:X

X

品準備:X

X

持稿:X

X

口登記:X

X

具準備:X

X

相:X

X

、打電話(社區)X

X

廣告:X

X

傳單:X

X

出時間:8:20

三、活動流程

1、主持人介紹萬圣節的含義

2、老師開場舞蹈

3、老師走秀,幼兒走秀(老師做出邀請的動作)

4、老師話劇表演(萬圣節的由來)

5、孩子才藝展現(各種形式,孩子的才藝展現、家長的才藝展現均可)

6、“萬圣節”游戲:親子游戲

7、兔子舞結束:音樂、面具(帶動全園的孩子和家長)

幼兒園主題活動設計方案4

活動一:創可貼娃娃

活動目標:

1、了解受傷的苦痛。

2、明白玩游戲時要留意安全。

3、愿意清靜地傾聽創可貼娃娃的受傷閱歷。

活動準備:

受傷的娃娃(在娃娃額頭、臉頰、手、膝蓋等處貼上創可貼)

活動過程:

一、老師出示娃娃,以娃娃的口吻講解并描述自己“受傷”的閱歷。

(1)引導幼兒觀看娃娃,“咦!娃娃的.身上帖的是什么呀”

(2)“為什么娃娃身上會有這么多創可貼呢”

二、娃娃講解并描述“受傷”的閱歷

娃娃:都怪我不好,一時的時分總是不留意安全,所以就變成如今這樣子了,頭上是由于玩滑梯的時分我頭朝下滑,結果磕破了頭,貼上了這個創可貼;手和腳上是由于我跑的時分眼睛沒有看前面的路,結果讓一塊石頭給絆倒了,擦破了皮,貼上了這兩個創可貼。如今,我看上去就像一個創可貼娃娃,難看有難過,而且還不能和其他的娃娃一起做游戲,由于我一動,這些創可貼的地方就會痛,(娃娃動一下胳膊)哎喲!好痛!

三、引導幼兒圍繞娃娃受傷的閱歷談話

(1)娃娃的頭上為什么要貼創可貼我們應當怎么玩滑梯

(坐在滑梯上,雙手扶住兩邊的扶手)

(2)娃娃的手上、膝蓋上為什么要貼創可貼我,跑步的時分眼睛要看哪里

四、幼兒游戲

老師手持創可貼娃娃檢查幼兒活動情況,提示幼兒留意安全。

活動名稱:離群的小雞

活動目標:

1、愿意清靜地觀看圖片,傾聽故事。

2、了解圖片內容,能大膽的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3、懂得不能隨便離開大人或集體。

活動準備:

掛圖(小班下冊16號);雞媽媽、小雞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起愛好

1、老師邊念兒歌邊帶著做動作:一只母雞,很多小雞,母雞咯咯咯,小雞嘰嘰嘰,咯咯嘰嘰,一起唱歌,一起游戲。

二、老師分別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看。

圖片一:

(1)這是什么地方草地上有誰

(2)媽媽帶著小雞在做什么

(3)雞媽媽對著小雞們怎么做

(4)小雞們都跟著雞媽媽,小黃雞怎么做了

圖片二:

(1)小黃雞走到了什么地方誰來了

(2)野貓想干什么

(3)小黃雞心里怎么想它怎么做

圖片三:

(1)誰來救小黃雞

(2)雞媽媽是怎么樣救小黃雞的

圖片四:

(1)雞媽媽對小黃雞說了什么小黃雞怎么說

(2)以后,小黃雞會怎么做呢

三、老師把四幅圖片連起來講解并描述一遍

問:小黃雞為什么會差點被野貓捉去離開大家的小雞還可能會遇到什么危險的事

四、游戲:母雞和小雞

老師當母雞,幼兒當小雞,“母雞”帶著“小雞“到草地上捉蟲吃,老師隨時變換位置,看幼兒是否會主動跟隨,并招呼未按時跟隨的幼兒:媽媽在這兒:寶寶過來。

幼兒園主題活動設計方案5

一、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體驗、感知,了解和把握根本衛生、游泳安全學問,形成自我愛護和保健的根本力量。

2、培育幼兒熱愛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和看法。

3、培育幼兒敏銳的觀看力量。

4、遵守社會行為規章,不做“禁止”的事。

5、強化幼兒的安全意識。

二、活動準備:

創設去海邊游泳的情境,水果、飲料、游泳衣、救生圈等。

三、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談話導入

1.談話:酷熱的夏天靜靜來到了,你最喜歡參與夏天的什么活動

2.創設情境,激發幼兒的愛好。播放海灘的游泳景象的錄像,激發幼兒參與的熱忱,創設一起外出去游泳的情境。

二、引導自主選擇、辨析,學會飲食衛生

1.創設情境:在途中大家口渴難忍,要購置水果、飲料。

2.出示水果,幼兒自主選擇、辨析。

老師扮演水果店的老板出示兩盤水果,(一盤洗過了的好的水果,一盤沒有洗的還有點爛的)請幾個小好友挑選。

3.明確飲食衛生。組織幼兒商量,溝通對夏天吃水果的認識,形成講究衛生的意識。

三、模擬游泳情境,學習游泳安全學問

1.到達目的地,創設游泳氣氛。老師扮演游泳教練,講解并描述發生的溺水事故,引起幼兒重視。

2.老師播放游泳片,讓幼兒明白準備活動的要領和安全學問,以及留意事項。

A:游泳時的安全很重要,不能單獨一人去游泳。

B:防止眼疾與眼痛我們眼睛是很嬌嫩的,游泳池假如受到病菌或化學物質的污染,最易傳染給我們的`是眼病。在游泳時如不留神,有可能引起紅眼病。為防止傳染眼疾,游泳時戴上護眼罩,每次游泳后應用清水洗頭、洗臉;假如眼睛癢痛,上岸后還可滴上少許眼藥水或滴眼劑。

C:防止身體緊急抽筋假如是剛開頭學游泳,心里肯定緊急害怕,加上水涼、泡在水里時間較長,都可能導致身體抽筋,一般以小腿抽筋多見。為防止緊急抽筋,下水前的準備活動應當充足。餓肚子時、很累時不要游泳,由于在饑餓時簡單顯現低血糖。在低血糖或疲憊狀態下遇到冷水的刺激,就簡單發生抽筋。假如抽筋了,立刻停止游動,千萬不要慌亂,仰面浮在水面上。如腳趾抽筋,那就趕緊將腿屈起,用力將足趾拉開、扳直;小腿抽筋,先吸足一口氣,仰臥在水面,用手扳住足指,并使小腿用力向前伸蹬,讓收縮的肌肉舒展和松弛。抽筋時,立刻上岸,假如無法上岸,在自己處理抽筋的同時學會喊叫呼救。游泳館游泳池的水溫一般保持在26攝氏度左右,到了11月份以后,水溫將漸漸到達29攝氏度,26X29攝氏度這個溫度最適合游泳。

D:此外,游泳時間不宜過長。游泳時我們年齡小、體力弱,所以每次游泳的時間不能長。

E:防止耳朵進水對于耳朵灌水的排水方法:將頭歪向耳朵進水的一側,用力拉住耳垂,用同側腿進行單足跳;手心對準耳道,用手把耳朵堵嚴壓緊,左耳進水就把頭歪向左邊,然后快速將手挪開,水即會被吸出。回家后請家長拿消毒棉花簽送人耳道內輕輕將水吸出。

四、學唱兒歌

1.老師小結:在酷熱的夏天,不管是在家里還是在外邊走要留意健康和安全,如今暑假快要到了,每一位同學小好友都要留意這些問題,過一個健康、安全的暑假。

2.師生一起伴著音樂學唱兒歌。

幼兒園主題活動設計方案6

一、主題說明: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樂于助人、知恩圖報,“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一度傳為名句。

在一個文明的社會,明白感謝,是很必要的;這也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要求,可促進社會各成員、群體、階層、集團之間的,促進人與人之間相互尊重,信任、幫忙和關愛。在此感恩節來臨之際,特舉辦一場以“愛在我心中”為主題的親子畫展。以親子作品展的形式呈現,讓孩子們學習換位思索,珍惜好友。讓孩子們將目光對準我們身邊的城市,對準美妙的生活。通過充滿童真、充滿才智、充滿制造的捕獲,呈現我們的愛。

二、活動目的:

1:通過此次主題繪畫使幼兒懂得感謝、感謝,理解父母,真誠地去關愛關懷別人,懷有一顆感恩之心。

2:此次親子畫展能使幼兒與其父母在繪畫的`過程中能夠有更多的語言溝通,促使父母與幼兒關系相處更加融洽、協調。

三、作品要求:

1:活動采納家庭親子方式進行,幼兒制作為主,家長指導為輔。

2:表現形式不限(例如:線描、油畫棒、刮畫、拼貼畫、撕畫、指紋印畫、泥塑等)

3:作品要附上文字說明。

四、獎項設置:

在搜集上來的作品中,我們會本著公正公正的原則,邀請家長與幼兒一起進行作品參觀及評比投票活動,以此評出各類獎項如最正確創意獎,最正確溫馨獎,最正確制作獎等

五、作品展現階段:

通過家園聯系欄、家校互動等多種途徑對獲獎作品進行展現

六、活動時間:

20XX年11月XX日——20XX年11月XX日

(二)作品搜集:

幼兒作品以班級為單位,交由班級老師挑選出優秀作品。

(三)作品展現:

1、邀請家長與幼兒(以班級為單位)一起進行作品參觀及評比投票活動。

2、通過家園聯系欄、家校互動等多種途徑對獲獎作品進行展現溝通。

幼兒園主題活動設計方案7

活動說明本書的重點是引導幼兒初步認識并理解感慨號、省略號的意義,知曉其在本書中的作用;引導幼兒認真觀看圖畫,培育幼兒依據圖畫線索讀圖、理解并分析故事的力量,特別是對書中腳印的觀看及其分析,由于“究竟是誰的腳印“是貫穿全書的線索和紐帶;引導幼兒通過有關腳印的游戲、活動認識常見動物及其形體特征,發展幼兒的身體敏捷性,增加在戶外活動的安全意識。

活動一:大書閱讀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初步認識感慨號、省略號;

2、引導幼兒熟識文字內容。

活動準備:大書

活動過程:

一、組織談話

1、出示各種腳印,讓幼兒猜猜究竟是誰的腳印。

二、閱讀封面

1、向幼兒展現大書,請幼兒講一講書本封面的根本信息。

2、老師總結孩子們的`答案,留意引導幼兒觀看圖畫上的詳情。

三、看圖推測――老師逐頁展現遮住文字的畫面,和孩子一起觀看和商量,猜猜這些究竟是誰的腳印。

四、大書指讀

1、講完故事后,將故事文字展現出來,老師為幼兒進行朗誦;

2、讀的時分突出感慨號和省略號的地方。

3、老師帶著孩子們重復閱讀幾次,幫忙孩子建立音形義之間的聯系。

活動二:小書閱讀

活動目標:通過重復閱讀穩固讀本中的內容。

活動準備:大書、小書

活動過程:

一、文字閱讀――老師拿出大書,幫忙小好友進行復習閱讀,穩固認識感慨號和省略號。在閱讀的時分留意幼兒的指讀過程。集體閱讀之后,老師將小書發給每個幼兒,請幼兒自己朗讀,老師隨機指導。

二、游戲活動――老師可帶幼兒玩游戲,培育幼兒在游戲中的規章意識。

活動三:拓展活動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腿部肌肉和身體的敏捷性;

2、增加幼兒在戶外活動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安全的場地

活動過程:

一、錘煉身體――做活動前的準備運動,講明游戲規章。

二、游戲活動――將幼兒分組進行游戲。

幼兒園主題活動設計方案8

一、設計思索:

“有一種記憶可以很久,有一種思念可以很長,有一雙手的手心特別暖和,讓我們一生無法忘記。。。。。。”有人說,父愛如山,大愛無言;有人說,父親的愛是一顆不落的星星,暖和幸福的微笑永遠蕩漾在我們的心里。父親的'角色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有著不行或缺的作用,在現代家庭中,爸爸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是繁忙、威武的,孩子與爸爸接觸溝通的時機也是比擬少的。為此,在6月17日(星期日)父親節到來之際,我們開展“我愛你爸爸”的主題活動,提供孩子和爸爸溝通溝通的時機,增進父子、父女間的感情。

二、活動時間:

父親節前一周6月11日——6月15日

三、主題目標:

1、讓幼兒明白6月的第三個星期天是父親節,理解爸爸的辛苦和工作。

2、讓幼兒學會如何去理解父母、尊敬父母、體諒關懷父母,與父母和諧相處。從如今做起,從點滴做起,以實際的行動來回報父母。

3、通過游戲活動增進幼兒與父親間的感情,讓爸爸明白自己在孩子們心目中的位置,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留點時間陪伴孩子,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留下更多美妙的回憶。

幼兒園主題活動設計方案9

設計意圖:

動物是人類的好好友,與人們的生活親密相關,而寵愛動物又是孩子們的天性。此活動故事情節簡潔,充滿童趣,形象鮮亮突出,簡單引起幼兒學習的愛好,且游戲融入教學活動過程中,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正如《綱要》中所述:“既符合幼兒的愛好和現有經驗,又有助于形成符合教育目標的新經驗;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小班孩子年齡小,獨立性差,經常愛模擬別人,他們的思維仍帶有直覺行動性,主要依靠動作進行,需在親身體驗、探究中去發現事物的特征。

活動目標:

幼兒通過本活動,產生對動物的愛好,情愿親近小動物,加深對小動物的關愛;能運用各種感官,初步了解自己喜歡的幾種動物,并能進行簡潔的.分類;明白動物是人類好友。幼兒對“小動物”認識的已有經驗水平和潛在的發展水平之間還有距離,我制定了以下本次活動所要到達的目標:

1、引導幼兒在模擬小動物的活動中獲得歡樂。

2、培育幼兒大膽地用自然音說話、正確發音并能夠表演出幾種典型動物的叫聲和動作。

3、培育幼兒的觀看力、記憶力、制造力、模擬力和口語表達力量。

活動前的準備:

1、課前請家長利用休假日帶幼兒到動物園、動物市場觀看、認識各種小動物。

2、搜集各種有關動物的故事、圖書、圖片、影碟資料,充實到各區域角。

活動中的準備:

1、小動物聲響,動作特點課件。

2、小動物頭飾。

一日過程:

1、聽辨聲響,模擬動作。在生活活動時間播放聲響課件,讓孩子們傾聽區分:“你都聽到了誰的聲響”激發幼兒的愛好,啟發孩子認真傾聽辨別各種聲響,有意識地讓幼兒模擬所聽到的小動物的動作,給幼兒一個制造性地表達、表現的時機。通過用耳朵、用腦、用手、腳、用身體來體會,內化著自己的理解,為一日活動做了鋪墊。

2教育活動時間:表演故事,復習穩固。《綱要》指出:“老師在教育過程中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引導者”“兒童語言學習是開放而公平的學習。老師和幼兒是構造快樂學習和溝通過程的共同體”。小班幼兒根本上是以模擬性游戲為主,要在成人的不斷提示啟發下才能綻開游戲。在表演時,我也參加到游戲中,既擔任著“兔子裁判員”的職責,又能夠適時指導幼兒表演。在游戲中,我不時運用激勵性的語言和體態進行示意性的幫忙,與孩子共同參與,享受歡樂。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反復感受、反復體驗,以突破難點。

3、戶外活動時間:進行動物運動會。在總結的過程中,我對每個(組)幼兒賜予激勵性的評價,按時肯定、表揚其表現。此活動內容表達了根基性、直接愛好性、人文性、情境性、活動性、整體性與發展性,課程組織遵循了互相作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個體與集體互動,幼兒與環境互動)原理,一直以動靜融合的形式綻開:傾聽聲響(靜)——模擬聲響動作(動)——賞識故事(靜)——表演游戲(動),符合幼兒身心發育特點,易于幼兒在輕松快樂的氣氛中接受。

幼兒園主題活動設計方案10

活動目標:1、引導幼兒大膽地溝通關于姓名的由來,了解自己名字的獨特性和含義。

2、感受中國姓氏的豐富,激發幼兒認識百家姓的愛好。

活動準備:

1、事先請幼兒向家長了解自己的名字寫法、含義和取名字的小故事。

2、寫有幼兒名字的小紙片分成四行貼在大黑板上。

活動過程:

一、查找名字的秘密

1、請你們猜猜這些寫滿字的小紙片上寫的是什么字(幼兒的名字卡片排成四排,做好標記)

2、你能找到自己的名字在哪里嗎(“我的名字在第幾行、第幾個,我叫XXX)

3、這些名字都一樣嗎

4、總結:原來,我們每個人的名字都是不一樣的,有的名字都是有兩個字或者是三個字組成的,有的.名中有個別字是一樣的,有的字是邊旁上一樣的。

二、查找姓的秘密:

1、名字中的第一個字是什么

2、你們的姓是怎么來的

3、能不能把名字前面的一個字改掉呢,為什么

4、小結:有的孩子是跟爸爸姓,有的孩子跟媽媽姓。

5、你明白有哪些姓嗎(幼兒舉例,老師寫出黑板上沒有的姓氏,當幼兒說出黑板上的姓時,老師把這張卡片拿出來,讓幼兒了解)以擂臺賽的方式進行講解并描述,以激起幼兒的愛好。

6、老師總結:我們中國的地方可大啦!一共有10幾億的人口,所以有好多的姓,那么多的姓我們就叫他百家姓。(出示自制《百家姓》的書)

三、說說我的名字:

1、你們的姓是跟爸爸媽媽的,不是隨便起的,那你們的名字是怎么來的,有什么小秘密嗎

2、小結:原來我們的爸爸媽媽不是隨隨便便給我們取名的,都是有肯定意義的,表達了爸爸媽媽對我的希望,和對我們美妙的祝福。

四、延長

1、你喜歡自己的名字嗎

2、你除了這個名字,還有別的名字嗎別人會怎么叫你

3、你情愿為好友取一個即特別又好聽的名字嗎

效果記錄:

近階段我們正在進行“我和別人不一樣”的小主題活動,通過活動讓幼兒明白我是人群中的一個,體驗和大家做好友的歡樂,嘗試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心情,學習依據伙伴的表情調整自己的行為。有的孩子在探究中發現我們的名字也是不同的,但對于自己的名字的獨特性和含義了解的比擬少,所以我們為孩子提供了一個認識名字的時機。在活動前我們請家長與孩子談談孩子名字的含義和故事,在活動中孩子們通過觀看比擬、大膽的溝通表達,讓他們了解自己名字的別出心裁以及家長對自己的希望。當幼兒在老師的引導下,他們顯得興奮和好奇,這種學習的主動性將成為他們連續探究的動力。

幼兒園主題活動設計方案11

活動名稱:“六一”蔬果冷餐會

活動目標:

1、明白“六一”是自己的節日,體驗節日的歡樂。

2、了解哥哥姐姐的活動,激發幼兒上中班的愿望。

3、通過協同制作水果拼盤,加深對蔬果的了解,體驗共享的歡樂,培育良好的衛生習慣。4、激勵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溝通,發展幼兒交往、合作的力量。

活動準備:

1、學問準備:

(1)主題活動:蔬菜和水果的經驗積累

(2)學會兒歌《六一到》

2、力量準備:

飲食衛生習慣養成穩固,運用恰當的語言交往,語言力量準備

3、材料準備:

幼兒:自帶水果若干(品種多量少)

老師:水果若干(西瓜、櫻桃、小番茄、黃瓜、葡萄、橘子)

工具:牙簽、盤子、刀等

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參觀了解哥哥姐姐的活動,感受節日氣氛。

二、組織兩個班的`幼兒在一起.

1、開場:老師致慶賀詞、幼兒相互慶賀,一齊朗誦《六一到》。

2、出示水果娃娃,激發幼兒制作“水果拼盤”的愛好。

3、介紹水果拼盤制作的過程,交代要求和留意事項。

4、幼兒分組(兩個班交叉)合作“水果拼盤”,老師巡回指導。

兩個班的幼兒合作,活動地點分散在兩個班。

5、“水果拼盤”展現,相互介紹自己的作品,拍照留念。

6、“水果冷餐會”正式開頭,小好友盡情品嘗各色水果,激勵幼兒大膽溝通。

7、帶著幼兒整理整理游戲材料。

8、回憶今天的活動,進一步體會六一的歡樂。

三、活動延長:

了解幼兒在家過六一的情況。話題:難忘的六一。

賞識活動中的照片。

四、邊沿內容:

班級主頁中對這次活動作記錄。分為:前期XX中期XX后期.

幼兒園主題活動設計方案12

活動一:手指點畫“西瓜籽”

活動目標

1.寵愛手指點畫活動,學習用手指點畫的方法,幼兒園夏天主題活動——我愛夏天。

2.留意不把顏料弄到桌上和身上。

活動準備

1.黑色顏料若干。

2.畫好的西瓜的圖片人手1張。

3.桌子蒙上大塑料臺布。

4.抹布若干塊。

活動過程

1.每人一張畫有西瓜片的紙,老師提問:“這是什么它上面少了些什么”

2.老師示范。

3.交待活動的要求:捋好袖子,用食指少蘸一些顏料在西瓜圖片上點,但不要在一處重疊點。點完在抹布上把手指抹潔凈。

4.托兒畫展覽。

5.小結:明白吃東西時,要想到別人。

活動二:故事“貪吃的小猴”

活動目標

1.能靜聽老師講解并描述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

2.能比擬完好地說出“故事的名字叫XXXX”。

3.明白吃東西時,要想到別人。

活動準備

1.桌面教具小猴、大象、小貓。

2.一棵用樹枝做成的桃樹。

活動過程

1.以啟發性提問導入活動。

2.老師有表情地講解并描述故事。(附后)

3.托兒在桌面教具的演示下,了解故事的.內容。

活動三:數學游戲“認識前、后”

活動目標

1.初步區分以自我或他人為中心的前與后的位置關系。

2.學說短句“XX在XX的前面”等,幼兒教案《幼兒園夏天主題活動——我愛夏天》。

活動準備

各種小動物頭飾。

活動過程

1.以小動物做客的形式來導入活動。

2.認識前、后。

(1)給小動物排隊:托兒感受并說說以他人為中心的前前方位。引導托兒集體說:“XX在XX的前面。”或“XX在XX的后面”。

(2)小好友排隊,感受以自我為中心的前前方位。激勵托兒自由地說說“XX在我前面”或“我在XX后面”。

活動四:游戲活動“我的影子”

活動目標

1.觀看自己的影子。

2.感知夏天的太陽是火辣辣的。

活動過程

1.帶托兒到戶外,玩找影子的游戲。

2.觀看太陽照成的影子,托兒嘗試轉變自己的陰影(如做多種動作、轉動身體等)。

3.相互摸摸伙伴的頭頂,說說有什么感覺。

4.師生來到大樹下,感受樹蔭帶來的涼快。

附:故事:《貪吃的小猴》

一只小猴蹦蹦跳跳地出來玩。玩了一會兒,他覺得肚子餓了,就想找東西吃,抬頭一看,前面有一棵大樹,樹上結了很多桃子。小猴快樂極了,他很快跑到樹下,蹭、蹭、蹭地爬上桃樹,摘了一個大桃子,沒幾口就吃掉了。他又摘了一個,大,大口地吃完了。小猴子肚子已經吃飽了,可是它還摘、還吃,摘一個桃子,吃一口,扔到地上。再摘一個,吃一口,又扔到地上。小猴往地上扔了很多桃子。樹上的桃子氣憤了,對小猴說:“不許你再碰我們,我們要留給別的猴子吃。”小猴說:“我偏要摘。”桃子說:“你要摘,就叫你肚子疼。”小猴不聽桃子的話,剛伸于去摘,肚子就疼起來了。小猴“哎喲、哎喲”直叫。大象伯伯走過來,問小猴:“你怎么啦”小猴說:“我不聽桃子的話,肚子疼死了。”大象伯伯看了看樹上,又看了看地上,問小猴:“你吃了幾個桃子”小猴說:“我肚子餓,吃了好多好多。”大象說:“你肚子疼是由于桃子吃得太多了。再說,你扔了這么多桃子多惋惜呀!”小猴點點頭說:“大象伯伯,我懂了,下次再也不貪吃了。”大象說:“懂了就好。小猴,你騎到我的背上,我送你回家吧。”說完,小猴爬到大象的背上,大象把他送回家了。

幼兒園主題活動設計方案13

活動意圖

在日常活動中,我發現小班幼兒對玩紙特別感愛好,一個廢紙團、幾張碎紙片也能讓他們你爭我搶地玩上半天。順應幼兒的愛好和需要,同時結合我園園本課程“六個一”中的“一張紙”活動,我設計了本活動。其實,生活中一些常見的東西往往蘊含著豐富的教育價值,報紙就是其中之一。我們利用幼兒生活中熟識的報紙,在看看、說說、玩玩、剪剪、畫畫、貼貼的過程中,培育了幼兒初步的環保意識,發展了幼兒的想象力、制造力。

活動目標

1.認識生活中常見的報紙,了解報紙的特性。

2.嘗試用各種方式玩紙,提高幼兒小肌肉動作的協調力量。

3.體驗游戲的樂趣,發展想象及制造力量。

活動準備

1.家園共同搜集廢舊報紙。

2.膠水、糨糊、即時貼、彩紙,畫好雞蛋的大報紙,白紙上畫有花的大輪廓,廢舊輪胎、大紙箱、照相機等。

3.音樂《鈴兒響丁當》《找好友》。

4.事先布置好親子活動場地,幼兒平常積攢的碎紙及自做的紙漿、抹布。

活動過程

一、科學活動:報紙從哪里來

1.以“報紙的故事”導入課題。

2.將帶來的報紙分發給幼兒,讓幼兒自由玩報紙。隨機提問:它叫什么在哪里見過它誰常常拿著它看報紙上有什么

3.認識報紙的特性。

(1)老師示范講解報紙的特性:報紙可以折、剪、粘貼,可以回收利用;報紙能吸水、可燃燒。

(2)幼兒自由玩,共享報紙的特性。

二、美工活動:撕貼拼畫“花”

1.聽音樂做《手指操》,導入課題。

跟隨音樂《鈴兒響丁當》,揉一揉、搓一搓、甩一甩、搖一搖小手。

2.出示撕紙作品范例,引起幼兒撕紙愛好。

3.幼兒自由撕報紙。老師引導:

你會撕紙嗎請你試一試。

你撕出來的是什么外形還能撕成什么外形(面條、餅、蘋果、衣服、桃子、樹葉等)

激勵幼兒大膽展現自己的撕紙作品,并按時用照相機拍下幼兒的作品,作為資料保存。

4.出示畫有花的大輪廓的.白紙,引起幼兒愛好。

這么大的紙,怎么變成一朵好看的大花呢

5.老師示范撕紙粘貼。

6.幼兒與伙伴合作撕貼。

7.師幼共同賞識作品。你覺得哪朵花好看為什么你在撕的時分還撕下過什么外形

8.延長活動:激勵幼兒連續玩撕紙游戲,發現并保存撕下的各種外形。

三、親子活動:紙漿變變變

1.以游戲“找好友”,調動幼兒愛好,導入課題。

家長和幼兒一起跟隨音樂玩“找好友”的游戲,并自主配對,當玩到再見時,配好對的家長和幼兒手拉手來到活動場地。

2.出示早已準備好的紙漿(紙漿由幼兒平常訓練撕紙的碎紙制成),對其制作過程進行簡潔介紹,重點明確它的廢物利用價值和環保價值。

3.玩游戲“紙漿變變變”。

今天,我們用紙漿究竟做什么呢(家長和幼兒自由發言)

看,紙漿變成什么了出示紙漿范例(蘋果、桃子、海豚、大樹、饅頭、糖包等),激發幼兒愛好。

下面就由小好友們和爸爸、媽媽一起玩“紙漿變變變”,看哪一組的魔法強,變出的作品又多又好看。

4.幼兒和家長合作自由玩“紙漿變變變”。老師按時激勵他們展現作品,并提出合理建議。

5.布置紙漿作品展,并拍照留存,結束活動。

6.延長活動:在區域活動中為紙漿涂色。

四、民間體育游戲“孵小雞”

1.老師扮演雞媽媽,從身后取出禮品袋,告知孩子們很快樂和他們一起玩,所以要送他們一份很好玩的禮品。雞媽媽帶著幼兒做準備活動,然后走過“小橋”,鉆過“山洞”,到達“目的地”,與孩子們一起打開禮品袋,取出里面的“禮品”——報紙。

2.小好友都明白報紙可以撕、團、貼,還可以制成紙漿并做出好看的東西,今天老師要和小好友一起用報紙玩游戲,請你們試一試報紙有哪些玩法。(提示幼兒玩法要與別人不一樣)

3.幼兒自由探究。

(1)探究一個人玩報紙游戲的方法,老師加以引導。

把報紙平放在地上進行雙腳跳、單腳跳;把報紙頂在頭上做帽子,慢慢向前走;把報紙平放在胸前,快速向前迎風跑;把報紙揉成小紙球,向前投擲、拋接;把報紙卷起來,玩金箍棒。

(2)探究合作玩報紙游戲,老師加以引導。

把報紙固定在身后當尾巴,玩抓尾巴;兩幼兒面對面把報紙拉平,離地肯定高度,其他幼兒從下面鉆、爬“山洞”;把報紙揉成紙球相互拋接。

4.剛剛,小好友都玩得很開心,可是雞媽媽有事要請小好友幫忙,(出示畫有大雞蛋的大報紙若干)看,有這么多雞蛋要孵,雞媽媽忙不過來了,我們幫幫她吧!

5.玩民間游戲“孵小雞”。玩法:畫有大雞蛋的大報紙分散在場地上,幼兒任意拿起一張,順著大雞蛋的邊緣撕紙,撕成鏤空的大雞蛋,然后從雞蛋中間鉆過,蛋破失誤,重新開頭。幼兒可以合作。鉆過的幼兒即變成小雞。

6.放松整理,雞媽媽帶著小雞回活動室。

幼兒園主題活動設計方案14

幼兒園“文明禮儀伴我行”主題活動實施方案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古老的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享有“禮儀之邦”的美稱。在五千年悠久的歷史長河中,不但制造了絢爛的文化,而且形成了古老民族的傳統美德和禮儀標準。可是,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國人今天卻落在了世人后面。我園的情況是:接送幼兒的車輛亂擺亂放,甚至堵在大門口;有的家長接孩子徑直走到教室拉著孩子就走,招呼也不打;在園內不分場合、不分時間大聲叫嚷;集體活動后,垃圾亂扔……“為了給孩子營造一個健康、文明、安全的學習、活動環境,為了培育孩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在這陽春四月,圍繞“文明在我口中、文明在我手中、文明在我腳下、文明在我心中”開展“弘揚文明禮儀,創立和諧校內”文明禮儀伴我行主題活動。

一、幼兒強化禮儀教育的必要性

亞里士多德說過:“幼年時形成的良好習慣可以轉變一生。”學前期幼兒,可塑性強,易接受外界的各種信息,因此也是了解社會、學習各種行為要求的理想時期,更是禮儀等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最正確時期。對幼兒進行禮儀啟蒙教育,有助于促進幼兒社會化的進程,對幼兒今后的學習和整個人生的發展將產生主動的影響,尤其對幼兒的獨特、社會性及道德品質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當前幼兒對禮儀學問知之甚少,禮儀認知和禮儀行為相脫節。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社會大環境中不文明行為對幼兒的禮儀行為造成了不良的影響;另一方面是家長和老師對幼兒禮儀教育的重視不夠和教育方法的不當。我們在與老師、家長和幼兒的接觸中,發現個別幼兒老師的職業禮儀存在問題,而不少家長也較多的重視幼兒的認知發展,疏忽了幼兒的禮儀培育。

針對禮儀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幼兒在園的一日活動及家庭、社會生活中進行禮儀教育的嘗試,探討合適幼兒身心特點的禮儀教育方法、原則和途徑,以豐富幼兒禮儀啟蒙教育的實踐經驗。

二、禮儀教育的措施

第一、對老師進行禮儀培訓。幼兒園老師是幼兒的啟蒙老師,要培育和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老師應當領先垂范。對全體教職工進行“禮儀培訓”,以此提高老師的自身修養和社會交往力量。重點對老師進行了著裝、化裝、家訪、接電話等方面的禮儀培訓。對老師的儀表、公共場所的一些根本禮儀常識作進一步的要求。

第二、老師們按幼兒的成長規律和年齡特征,各班老師每月自主確定一個禮儀教育主題,在每月的第一周集中進行主題教育,并貫穿于整月的教育活動中。通過探究性主題教育、生活化的利益教育以及豐富多彩的禮儀實踐活動,將禮儀行為養成內容浸透到幼兒一日活動中,寓禮儀教育與健康、社會、語言、科學、藝術五大領域的游戲活動中,變理性的說教活動為感性的趣味活動。通過實踐活動,禮儀行為得到標準伙伴之間團結友愛、禮讓友好、相互合作,養成了愛清潔、講衛生的良好生活習慣。

第三、家園合作、攜手共進。我們向家長發出“文明禮儀伴我行”建議書,建議家長主動參與“爭做文明家長”活動,從我做起,從如今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言行舉止文明,做孩子表率。主動參與文明禮儀教育活動,培育孩子良好的文明禮儀行為習慣。并以宣傳欄和書信的形式對家長進行了禮儀培訓。“禮儀教育”是家長在言行舉止上有了許多的轉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