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媒時代新聞學與傳播學關系再反思獲獎科研報告_第1頁
智媒時代新聞學與傳播學關系再反思獲獎科研報告_第2頁
智媒時代新聞學與傳播學關系再反思獲獎科研報告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智媒時代新聞學與傳播學關系再反思獲獎科研報告摘

要:為了因應新的媒介技術和媒介環境帶來的沖擊,國內外一些高校也對新聞傳播類課程體系進行了調整,增加了新媒體方向課程,如哥倫比亞大學就開設了包括網頁制作、網絡報道、網絡寫作、互動式新聞報道、視頻采集等有關新媒體的課程。

關鍵詞:智媒時代;新聞學;傳播學

一、新聞學與傳播學的本位之爭

目前,新聞傳播學界存在兩種不同的研究路徑:即新聞本位的新聞傳播學和傳播本位的新聞傳播學。前者強調新聞學有其獨特的屬性,研究對象明確、研究問題明晰、培養目標明了,定位于職業新聞人的培養;后者更傾向于一種基于新媒體平臺的廣告、公關、媒介經營管理等實操領域的學理性探討。

新聞學與傳播學的關系類似于教育學與心理學的關系,作為基礎學科,傳播學類似于心理學。廣義的傳播學不只是新聞的傳播學,一如廣義的心理學不只是教育的心理學一樣。無論是5G時代,還是所謂智媒時代,“媒介+信息”對應的是“載體+內容”,也對應著“器”與“道”。當前地方院校的新聞學專業普遍面臨的問題是一味地迎合潮流,聚焦怎么在載體上改進,不關心怎樣在內容上提升,優質內容生產力下降,生產關系由全民參與向精英主導轉變,各大自媒體平臺,貌似眾聲喧嘩,頗有“民主”“自由”的味道,實則新瓶裝舊酒,只是將大多數卷入者的虛假參與做得更加逼真而已。由“道”之崇拜向“器”之崇拜轉變,于是抖音、快手等以手段制勝的平臺便迅速走紅。所謂擔當意識形態領導權的“大國重器”便單單仰賴于自然科學研究所產生的物質和技術力量。事實上,中國文化中所指的“器”不僅僅是指器物、器皿、器材等物質層面,還包括“大器晚成”“終成大器”中的“器”所指代的文化價值,亦即核心價值觀。正如周恩來稱《新華日報》為黨的一方面軍,《人民日報》、新華社等各級各類主流媒體也都是“國之重器”。

拋開“道”與“器”的差別,倘若將社會看作一個有機體,對于有機體內部而言,如果傳播是血管,那么新聞就是血液。對于有機體外部而言,如果信息是空氣,新聞就是氧氣。盡管氧氣只占空氣中的五分之一左右,人不能不呼吸空氣,但更重要的是空氣中的氧氣。一個社會有機體的造血功能不足,會使這個有機體缺乏生命力,一個嚴重缺氧的有機體會出現一系列的生理問題。傳播提供血液運轉的通道和動力,新聞提供血管中流轉的新鮮而有營養的血液。二者相互依賴,彼此協作,共同完成對有機體所需營養成分的供給。血液的順暢流動固然重要,但有機體自身的造血功能同樣不容小覷。

筆者以為,為什么總要分清楚誰是正統,誰是旁庶?若按照費孝通先生所言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便可“天下大同”。國際關系如此,學科關系亦如是也!

二、中國新聞傳播學發展

回顧歷史,革命戰爭年代建立的中國共產黨新聞傳播理念是典型的造血模式。倡導大家辦、大家看,做什么、寫什么。而這一模式著力糾正的,正是自新聞學創始以來,從資本主義社會引進的同人辦報以及隨后演變而成的專業主義模式,即由少數人提供內容,供多數人接收;大眾的品位是由少數精英所決定的,傳播者和接收者之間具有明顯的區隔,而這是典型的社會有機體的輸血模式。知識的輸入是外在的,學習能力的培養是內在的?!敖夥拧迸c“賦權”終究還是精英主義立場。唯有“自省”和“覺悟”3才是平民主義視角。中國共產黨的新聞傳播策略在于,以前者為手段,以后者為目的。這是與西方新聞傳播理論最本質的區別。

新聞傳播學對于社會有機體而言,存在一種“新學為血液,傳學為經脈,馬學為靈魂”的結構。中國歷來是非常重視歷史的國度,但改革開放的快節奏發展讓我們逐漸失去回望的意識和本領。我們在反思百年中國新聞學發展歷程時,除了回溯馬克思主義道統的中國共產黨新聞傳播思想史,還應關注“文人論政”4和“報人報國”的士子情懷,這種被有些學者有意無意地偷換為自由主義新聞觀念的中國文人傳統,理應成為我們在新時代找回自己文化基因的思想源泉。我們要培養立場堅定的新聞工作者,也要培養技藝精湛的新聞工作者。這些“技藝”摒棄奇技淫巧,追求德藝雙馨。

當前的新聞傳播學界在一些問題上存在爭議。有的倡導中國特色新聞學,有的宣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學,有的推崇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與中國特色新聞理論。事實上,無論行政性的傳播學和批判性的傳播學之間有多少爭議,就傳播本位的新聞傳播學思考范式而言,二者如出一轍,并無本質區別。

世界上的血型若分為五種,大致可分為A、B、AB、O、其他(如熊貓血)五個大類。若把A看作資本主義,B看作社會主義,AB看作無政府主義,O看作自由主義,其他包括諸多秉持別的理念的統計學上的少數?;蛘邔看作左派,B看作右派,AB看作中間派,O看作無門無派,其他看作離群索居派(即介于入世和出世之間,處于社會邊緣的非主流群體)。

新聞本位的持論者,往往看重血液自身的生產機理、生成效率、營養品質,而或多或少地忽視血液在有機體內部的高效率運轉的問題。傳播本位的持論者則正好相反,一味強調血液運轉的渠道、手段和效率具有決定性作用,而為身體注入什么樣的血液并不是他們最關心的問題。他們要么視而不見,要么置之不理。事實上,造血干細胞的嚴重不足會造成白血病,血液污染會造成更多的病理表現,輸入不同血型的血也會造成機體的免疫排斥現象。

三、結語

傳統新聞學專業發展不應該離開新聞本位的新聞傳播學9,一味地求新求變往往會忘記初心和使命。我們的首要目標是培養新聞傳播人才,也即培養為社會有機體造血為主、輸血為輔的人才,是新聞傳播而不是別的什么傳播才是我們的核心關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