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市政工程頂管施工技術研究獲獎科研報告_第1頁
淺談市政工程頂管施工技術研究獲獎科研報告_第2頁
淺談市政工程頂管施工技術研究獲獎科研報告_第3頁
淺談市政工程頂管施工技術研究獲獎科研報告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淺談市政工程頂管施工技術研究獲獎科研報告摘要:近些年來,隨著水體污染的日益加劇,水資源短缺問題逐漸成為了限制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為提高城市經濟發展水平,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加強污水處理較為重要。污水主管管網,通常需分布在城市地下的各個區域。部分管網埋藏的地質環境較為復雜,地下水對管網施工所造成的阻礙較大??梢姡瑸樘岣呤┕ば?,對復雜環境條件下工程頂管施工技術的應用方案加以研究較為重要

關鍵詞:復雜環境;市政工程;頂管施工技術;

1市政工程常見的復雜環境

1.1地質條件復雜

施工現場所處區域地質條件復雜,是市政工程中常見的復雜環境。例如:淤泥粉質黏土屬于市政工程施工中的常見土質,當淤泥粉質黏土厚度為0.5-5.5m時,地基強度一般為70kPa。在中細砂、卵礫石等土質類型中,對地基強度的影響最大。可見,該土質存在著結構不穩定的缺陷,施工難度較大。如未給予處理,容易對工程地基的穩定性造成影響,導致工程的使用壽命縮短。

1.2地下水流量大

地下水流量過大,導致頂管位置處于河道內,同樣屬于市政工程中常見的復雜環境。部分施工區域降水量季節變化較大,地下水常存儲在中細砂層及卵礫石層的孔隙中。加之地下水與河床水流的影響,工程施工區域地下水量,會長期保持在較高的水平,進而對工程的施工效率及施工質量造成影響。將頂管施工技術應用到工程施工中,可有效解決上述問題。

1.3地面存在建筑物

市政工程常需穿越整個城市,城市地面建筑物數量較為龐大,因此施工中,工程地面存在建筑物的問題,同樣較為常見。除此之外,如工程施工區域內的地下,存在燃氣或給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同樣會受到一定的阻礙。如施工技術應用不合理,地表沉降的風險,將顯著提升,進而對地面建筑物的穩定性造成影響。將頂管施工技術應用到施工過程中,能夠有效解決上述問題。

2復雜環境條件下市政工程頂管施工技術及質量補救措施

2.1復雜環境條件下的市政工程頂管施工技術

泥水法頂管施工,以及手掘式頂管施工,為市政工程頂管施工的兩種常用方法。其中,泥水法頂管施工,適用于大口徑管道的施工,但受卵礫石等地質因素的影響,管道堵塞等故障較容易發生。手掘式頂管施工,適用于復雜環境條件下的污水處理工程,具有頂進故障率低、堵管風險低的優勢??紤]到各項技術的優勢與缺陷,本工程決定將各項技術,聯合應用到施工中,在做好施工準備的基礎上,從出洞、頂進、誤差糾正、測量等多方面入手,全面提高施工質量。

2.2施工質量補救措施

2.2.1套管阻力補救措施

施工區域內的粉質液化土,具有摩擦阻力大的特征。頂進時,如土層與管壁接觸,極容易加大阻力。對此,可考慮在計算阻力的基礎上,對頂管的長度進行優化控制,以避免機頭抱死的問題發生。

2.2.2壓密加固補救措施

本工程所采用的出洞技術如下:(1)準備水泵、起重機、吊具等設備、采用吊具,將管節堆放至相應區域,并采用三角木墊將管節墊穩。(2)檢查管節質量,觀察注漿孔是否存在堵塞現象。(3)采用壓密注漿技術,將工作井出洞口壓密加固。

2.2.3進洞漏水補救措施

本工程所采用的進洞技術如下:(1)在井的附近搭建托架,將止水圈安裝在洞口,以防漏水。(2)加固洞口地基,將井壁與管節之間的間隙相互連接,清洗導管,預防導管堵塞。(3)將接收井托架應用到施工過程中,采用槽鋼,以1.2m的寬度,對洞口進行設置。

2.2.4誤差控制措施

(1)提高第1節管節的強度與穩定性,對其進行特殊加工,采用加鋼套環等方式,將誤差縮小至安全范圍內。(2)將“校正”與“恢復”,共同應用到誤差控制過程中,對誤差進行校正。

2.2.5減摩泥漿質量控制措施

外壁打蠟技術、泥漿套技術,均為污水處理工程中常用的阻力控制技術,在降低頂進阻力方面,效果均值得肯定。本工程所應用的阻力控制技術,以泥漿套技術為主。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可采用高壓泵,將減摩泥漿注入到土層之間,以達到減小阻力的目的。

3復雜環境條件下市政工程頂管施工技術的應用案例

3.1工程概況

本工程為污水處理工程,位于國內某市。工程設計污水處理管道,直徑為1800mm,埋深9.0-10.5m,設計施工工藝,以頂管工藝為主。工程勘察發現,該污水處理工程的施工范圍,環境條件較為復雜(見圖1),部分區域地表存在鐵路。進一步勘察發現,區域的地質環境同樣具有復雜性強的特點,粉質液化土屬于主要土質類型。地下水勘察結果提示,本工程施工區域內,地下水豐富。加之施工區域地下存在燃氣管道,工程的施工難度顯著提升。為提高施工質量,本工程考慮將頂管施工技術應用到施工過程中,以克服眾多阻力,確保工程能夠在工期內順利完成。

3.2施工技術應用措施

3.2.1施工準備

頂管施工前,施工人員需對施工當地的地質條件進行評估。將頂管坑的尺寸、穩定性、承載力,作為主要參數,為工程施工提供參考指標。鑒于本工程施工范圍內,部分路段存在鐵路。施工人員應對鐵路的沉降參數進行估算,并設計監控點,以避免鐵路出現沉降病害,減少對其他工程的影響。頂管掘進的技術水平,是決定頂管施工質量的主要因素。

3.2.2施工計劃

本工程施工范圍內的土質較差,穩定性難以滿足工程標準。因此,工程計劃將鋼筋混凝土,應用到施工中,提高工作井與接收井的穩定性。施工人員可將千斤頂,布置在工作井的后方,將管節置入導軌之上。在此基礎上,采用千斤頂推進導軌,使管節能夠逐漸被壓入土中。

3.2.3導軌安裝

(1)準備混凝凝土基礎面,將導軌安裝至基礎面上。(2)復核管道中心的位置,逐漸調整導軌的位置,確保滾輪與管道接觸區域的高度等參數,均能夠滿足設計要求。(3)導軌的坡度,應與設計軸線相同。(4)導軌滾輪接觸線,與管節中心的夾角,應控制在60°左右。(5)確保各項參數無誤后,既可安裝導軌。確保導軌穩定后,方可結束施工。

3.2.4承壓壁施工

承壓壁多處于工作坑與千斤頂之間,材質以鋼結構為主。頂進過程中,承壓壁所需承受的壓力與頂力往往較高,如強度及剛度不達標,施工將難以順利完成。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工程決定將承壓壁的承壓能力,設計為6500kN。如需采用工作井作為承壓壁,必須采用磚,將工作井洞口妥善封堵。為保證承壓壁受力均勻,可將C30混凝土,灌注在井壁之間,提高工程施工的穩定性及安全性。頂進過程中,施工人員應隨時對承壓壁的質量進行檢查。發現異常,應立即處理,避免對施工質量的提高造成阻礙。

4結論

綜上所述,本工程采用頂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