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膝關節置換術后康復方案實用課件_第1頁
全膝關節置換術后康復方案實用課件_第2頁
全膝關節置換術后康復方案實用課件_第3頁
全膝關節置換術后康復方案實用課件_第4頁
全膝關節置換術后康復方案實用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全膝關節置換術后康復方案全膝關節置換術是20世紀骨科發展史上的里程碑。美國總人口約3.億,每年實施的全膝關節置換術達20萬例,我國人口13億,每年不到2萬例。究其原因,除了經濟條件的差距,主要是科普知識的差距。膝關節置換(TKA)將已經損壞的膝關節的致痛部分用設計好的人工關節組件取代,就稱之為膝關節置換,此關節的代用品稱之為假體。人工膝關節的構造手術適應癥退行性骨關節炎(OA)1類風濕性關節炎(RA)2強直性脊柱炎(AS)3創傷性關節炎4膝關節結核強直后5骨腫瘤切除術后6手術適應癥

A.屈曲攣縮畸形手術適應癥

B.膝內翻畸形手術適應癥

C.膝外翻畸形保證營養攝取,預防關節感染。保持牙齒健康,如脫牙或補牙應通知醫生,給予預防性使用抗生素。③選擇比較適合的運動,如步行等。①不可蹲跪及過度扭曲膝關節生活起居指導

行走時患者應每天增加行走的次數,其次才是逐漸增加行走的距離。高熱,體溫大于38°以上時。一周內被動屈曲達到90°,并能完全伸直,術后2周應達到120°。一周內被動屈曲達到90°,并能完全伸直,術后2周應達到120°。將一側足移至另一側足的背部,利用重力壓迫使膝關節再盡量屈曲,并維持5~10秒鐘,重復多次,直到腿部感疲勞為止。(4)術后2周之后此期以增強肌力為主,擴大關節活動,增加活動量,可由他人攙扶下站立,重心放在健側10秒,再將重心放在患側10秒。按時復查術后1月、3月、6月、1—2年,不適隨診。行走時患者應使用拐杖或習步架來保護膝關節,并應注意以小步走動來轉身,避免扭轉膝關節。所有練習以不過度疲勞為度。不要進行劇烈的競賽性體育活動,如爬山、快跑等。(4)術后2周之后此期以增強肌力為主,擴大關節活動,增加活動量,可由他人攙扶下站立,重心放在健側10秒,再將重心放在患側10秒。E.③選擇比較適合的運動,如步行等。全膝關節置換術后康復方案手術適應癥

D.屈曲攣縮內翻畸形手術適應癥E.屈曲攣縮外翻畸形手術適應癥

類風濕性關節炎(RA)手術適應癥

強直性脊柱炎(AS)手術適應癥創傷性關節炎手術適應癥膝關節結核強直后手術適應癥骨腫瘤切除術后術后第3周,繼續行主動直腿抬高,鞏固訓練效果,恢復負重能力,下地行走,進行身體平衡訓練,逐漸過渡到行走及上下樓梯訓練。伸膝抬高練習下肢伸直,如同作股四頭肌練習,將腿抬離床面十幾厘米,維持5~10秒鐘,慢慢放下,重復此動作,直到大腿感到疲勞為止。避免過度下蹲,避免坐太低的椅子(防止膝關節承受過大的壓力),不做扭轉性動作。按時復查術后1月、3月、6月、1—2年,不適隨診。將腿伸直放在床上,用軟墊墊于足跟處,并將雙手放在膝蓋上方,輕輕下壓,使腿盡量伸直,每次堅持5分鐘左右,到病人可以忍受疼痛為止。究其原因,除了經濟條件的差距,主要是科普知識的差距。為了預防關節感染,須注意以下事項如果身體受到感染,則細菌有機會隨血液流進入人工關節內,導致關節發炎。在手術后3個月內,膝關節輕微發熱和腫脹是正常的情況,不必驚慌.注意個人衛生,沐浴后保持傷口干爽。究其原因,除了經濟條件的差距,主要是科普知識的差距。E.一周內被動屈曲達到90°,并能完全伸直,術后2周應達到120°。超過12周,失去恢復機會導致嚴重后果當安靜時心率大于100次/分鐘。膝關節置換(TKA)將已經損壞的膝關節的致痛部分用設計好的人工關節組件取代,就稱之為膝關節置換,此關節的代用品稱之為假體。E.行走時患者應使用拐杖或習步架來保護膝關節,并應注意以小步走動來轉身,避免扭轉膝關節。高熱,體溫大于38°以上時。當安靜時心率大于100次/分鐘。膝關節置換術的目標解除關節疼痛改善關節功能糾正關節畸形獲得長期穩定

如何才能獲得滿意的療效?正確地選擇手術適應癥制訂詳細的手術方案精確安裝人工關節科學的術后康復鍛煉康復鍛煉的原則個體差異原則根據自身情況進行訓練。全面訓練原則兼顧身體其他部位。循序漸進原則不畏難、不冒進。康復鍛煉的注意事項不要進行劇烈的競賽性體育活動,如爬山、快跑等。所有練習以不過度疲勞為度。既不能害怕疼痛,也不要暴力運動。任何時候出現劇烈疼痛或異常響聲,均應立即停止練習,并及時告知醫生并來醫院拍片檢查。康復禁忌高熱,體溫大于38°以上時。當安靜時心率大于100次/分鐘。當血壓明顯增高或降低時。避免過度下蹲,避免坐太低的椅子(防止膝關節承受過大的壓力),不做扭轉性動作。合并心肺肝腎腦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礙時,或從內科治療角度要求安靜休息時。早期膝關節部位禁止按摩等,防止加重局部損傷。身體任何部位發生感染。康復鍛煉方案(1)術后1—3天踝泵練習膝關節伸直盡可能地主動伸屈踝關節和趾間關節,進行股四頭肌、腘繩肌的等長舒縮練習。術后第2天拔除引流管后,伸膝鍛煉。壓腿練習術后第二天病人可以練習按壓膝關節。將腿伸直放在床上,用軟墊墊于足跟處,并將雙手放在膝蓋上方,輕輕下壓,使腿盡量伸直,每次堅持5分鐘左右,到病人可以忍受疼痛為止。踝泵練習足和踝關節伸屈活動,每次2~3分鐘,每小時2~3次。(2)術后4—14天本階段繼續前3天的練習,逐步過渡到完全主動練習抱大腿上提,呈屈膝活動,每隔2小時5—10次。持續被運運動(CPM)CPM被動鍛煉術后3天CPM鍛煉,30o—40o開始根據情況:術后78天達到90o術后1012天>100o術后3天下地負重,扶拐站立(3)由030°開始,逐漸增加角度,每天10°。一周內被動屈曲達到90°,并能完全伸直,術后2周應達到120°。伸屈功能訓練的關系及恢復時間保證伸膝功能大于屈膝功能。伸膝不良可造成術后應力集中,膝關節疼痛,關節腫脹;長期假體松動。要求812周內完成超過12周,失去恢復機會導致嚴重后果(4)術后2周之后此期以增強肌力為主,擴大關節活動,增加活動量,可由他人攙扶下站立,重心放在健側10秒,再將重心放在患側10秒。步行訓練在站立訓練基礎上,患者不感到疲勞的情況下,逐漸扶拐下地行走10步左右。主動訓練足跟滑移屈膝練習引流管拔掉后開始。仰臥,使足底在床上向臀部滑動,同時使膝關節屈曲到最大限度,并在此位置保持5~10秒鐘,重復多次,直到腿部感到疲勞為止。將一側足移至另一側足的背部,利用重力壓迫使膝關節再盡量屈曲,并維持5~10秒鐘,重復多次,直到腿部感疲勞為止。按時復查術后1月、3月、6月、1—2年,不適隨診。一周內被動屈曲達到90°,并能完全伸直,術后2周應達到120°。將腿伸直放在床上,用軟墊墊于足跟處,并將雙手放在膝蓋上方,輕輕下壓,使腿盡量伸直,每次堅持5分鐘左右,到病人可以忍受疼痛為止。不要進行劇烈的競賽性體育活動,如爬山、快跑等。③選擇比較適合的運動,如步行等。坐位輔助屈膝練習下地后開始,坐在床旁或椅上,慢慢將膝關節自然下垂屈曲到到最大限度。⑤避免負荷過重,加速關節軟骨磨損,應注意控制體重和負托重件。如何才能獲得滿意的療效?超過12周,失去恢復機會導致嚴重后果合并心肺肝腎腦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礙時,或從內科治療角度要求安靜休息時。一周內被動屈曲達到90°,并能完全伸直,術后2周應達到120°。術后1012天>100o術后第3周,繼續行主動直腿抬高,鞏固訓練效果,恢復負重能力,下地行走,進行身體平衡訓練,逐漸過渡到行走及上下樓梯訓練。所有練習以不過度疲勞為度。保證伸膝功能大于屈膝功能。在手術后3個月內,膝關節輕微發熱和腫脹是正常的情況,不必驚慌.③選擇比較適合的運動,如步行等。如何才能獲得滿意的療效?按時復查術后1月、3月、6月、1—2年,不適隨診。如果身體受到感染,則細菌有機會隨血液流進人工關節內,導致關節發炎。主動訓練伸膝抬高練習下肢伸直,如同作股四頭肌練習,將腿抬離床面十幾厘米,維持5~10秒鐘,慢慢放下,重復此動作,直到大腿感到疲勞為止。也可以在坐位時做直腿高舉練習,通過收縮大腿肌肉,使膝關節伸直并保持5~10秒。

主動訓練坐位輔助屈膝練習下地后開始,坐在床旁或椅上,慢慢將膝關節自然下垂屈曲到到最大限度。將一側足移至另一側足的背部,利用重力壓迫使膝關節再盡量屈曲,并維持5~10秒鐘,重復多次,直到腿部感疲勞為止。后期康復術后第2周,重點加強患肢不負重狀態下的主動運動,改變關節主動活動的范圍。術后第3周,繼續行主動直腿抬高,鞏固訓練效果,恢復負重能力,下地行走,進行身體平衡訓練,逐漸過渡到行走及上下樓梯訓練。出院時教會患者脫離拐杖后正確的行走及上下樓梯的方法,在不增加膝關節疼痛的前提下發展肌力。假體的保護①不可蹲跪及過度扭曲膝關節②避免劇烈運動③選擇比較適合的運動,如步行等。④有需要時(如長途步行等),應使用助行器,減少受傷機會。⑤避免負荷過重,加速關節軟骨磨損,應注意控制體重和負托重件。出院指導1.如傷口出現不正常情況,應及時到醫院求診,如紅腫;劇痛;滲液、流膿、傷口裂開;高熱等。2.在手術后3個月內,膝關節輕微發熱和腫脹是正常的情況,不必驚慌.3.注意個人衛生,沐浴后保持傷口干爽。4.不要在傷口上涂抹藥膏或藥水。5.避免穿緊身褲,減少摩擦。預防關節感染如果身體受到感染,則細菌有機會隨血液流進人工關節內,導致關節發炎。為了預防關節感染,須注意以下事項1.注意預防和治療身體疾病,如呼吸道感染、尿道炎、膿腫等。2.保持牙齒健康,如脫牙或補牙應通知醫生,給予預防性使用抗生素。3.保持均衡營養

出院指導出院后注意事項

1.保持適量步行運動2.避免扭轉膝關節。3.如發現傷口紅腫、流膿或疼痛增加,請到醫院檢查。4.如身體過胖,必需減肥,可減少膝關節的勞損。5.定時到醫院復診。6.以后如身體患上其他疾病或遇到創傷,必須告訴醫生您曾接受全膝關節置換術。醫生會給您服預防性抗生素,以減低膝關節受到病菌感染的機會。

教會患者及家屬訓練方法,同時配合全身關節的運動,如散步、上下樓等。這樣,不僅使膝關節得到鍛煉,同樣可使全身得到鍛煉,增強體質,訓練中避免劇烈運動,不要做跳躍和急轉運動,防止關節損傷。保證營養攝取,預防關節感染。如果身體受到感染,則細菌有機會隨血液流進入人工關節內,導致關節發炎。按時復查術后1月、3月、6月、1—2年,不適隨診。

生活起居指導

行走時患者應每天增加行走的次數,其次才是逐漸增加行走的距離。行走時患者應使用拐杖或習步架來保護膝關節,并應注意以小步走動來轉身,避免扭轉膝關節。在家中選擇一個牢固、直背、有扶手的椅子,這有利于患者站起或坐下,不要坐在低軟的沙發或躺椅上。在家洗浴時,避免滑倒,避免感冒,遵循小病大治的原則,以防置換關節遠期感染。

保證營養攝取,預防關節感染。當血壓明顯增高或降低時。早期膝關節部位禁止按摩等,防止加重局部損傷。按時復查術后1月、3月、6月、1—2年,不適隨診。術后第2周,重點加強患肢不負重狀態下的主動運動,改變關節主動活動的范圍。按時復查術后1月、3月、6月、1—2年,不適隨診。在手術后3個月內,膝關節輕微發熱和腫脹是正常的情況,不必驚慌.在家洗浴時,避免滑倒,避免感冒,遵循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