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教版高三上冊第6課《逍遙游》語文教案
《逍遙游》課文原文
北冥有魚①,其名為鯤②。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③。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④,其翼若垂天之云⑤。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⑥。南冥者,天池也⑦。
《齊諧》者⑧,志怪者也⑨。《諧》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⑩,摶(tuán)扶搖而上者九萬里(11),去以六月息者也(12)。”野馬也(13),塵埃也(14),生物之以息相吹也(15)。天之蒼蒼,其(70)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16)?其(70)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17),則芥為之舟(18),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19),而后乃今培風(20);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è)者(21),而后乃今將圖南。
蜩(tiáo)與學鳩笑之曰(22):“我決(xuè)起而飛(23),搶(qiāng)榆枋(fāng)(24,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25),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26)?”適莽蒼者(27),三餐而反(28),腹猶果真(29);適百里者,宿舂(chōng)糧(30);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31)!
小知不及大知(32),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shuò)(33),蟪蛄不知春秋(34),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35),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36),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37),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38),眾人匹之(39),不亦悲乎?
湯之問棘也是已(40):“窮發之北,有冥海者(41),天池也。有魚焉,其廣數千里,未有知其修者(42),其名為鯤。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泰山(43),翼若垂天之云,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44),絕云氣(45),負青天,然后圖南,且適南冥也。斥鴳笑之曰(46):‘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47),飛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48)。而彼且奚適也?’”此小大之辯也(49)。
故夫知效一官(50)、行比一鄉(51)、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52),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而宋榮子猶然笑之(53)。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54),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55),定乎內外之分(56),辯乎榮辱之境(57),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數數然也(58)。雖然,猶有未樹也。夫列子御風而行(59),泠然善也(60),旬有五日而后反(61)。彼于致福者(62),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63)。若夫乘天地之正(64),而御六氣之辯(65),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66)?故曰:至人無己(67),神人無功(68),圣人無名(69)。
《逍遙游》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問與技能:初步了解莊子其人,整體感知課文的基本內容;探討文章的思想內涵和說理方法;總結文中的語言學問。
2、過程與方法:通過誦讀了解文章的整體內容,通過質疑、爭論理解文中“肯定自由”的思想,鑒賞作品中豐富的想象和借用寓言說理的寫作技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習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抱負,批判其虛無主義和肯定自由的不合理因素。教學重點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的主旨和說理方式。
教學難點
對文章主旨的理解,材料和觀點之間關系的整理。教學方法誦讀、爭論
教具預備
板書設計
逍遙游《莊子》
一、課文感知
二、課文鑒賞萬物有所待:鯤鵬、野馬和塵埃
1、借用寓言說理↓(引申)—蜩和學鳩
2、想象豐富,意境開闊小大有區分:朝菌和蟪蛄、冥靈和大椿、
3、氣概博大,汪洋辟闔↓(類比)彭祖、鯤鵬—斥鴳修辭方法:比方、夸張、擬人等明確觀點:四種人→宋榮子→列子—論證方法:比方論證、對比論證、類比論證、至人、神人、圣人引用論證教學過程第一教時一、談話導入什么是“逍遙”?“逍遙”是個聯綿詞,表達一種難以言傳的行動和悠遠舒長的意境。逍遙就是徜徉、閑逛、飛翔,那種安適得意優游歲月的情景,就是逍遙。《逍遙游》是《莊子》第一篇,是莊子的代表作。表達的是“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傲倪于物,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天下》)即“游心于談,合氣于漠,順物自然,而無容私焉,而天下治矣。”《莊子》的“無為”主義,也可以叫做“逍遙”主義。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逍遙”主義的詳細內涵。
二、簡介解釋
①莊子名周,戰國時期宋國蒙(今河南商丘縣)人。生活年月與孟軻相仿,可能年齡略小。他誕生于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一生大都從事講學著述,但從游者不多。在諸子百家中,他繼承了老子的思想,成為戰國中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世有“老莊”之稱。在《讀本》里有關于他生活的演義。
三、誦讀課文
1、老師范讀課文,強調字音、停頓。
2、同學自由誦讀課文,標出難解語句。
3、提讀課文,進行朗讀指導:
⑴“大鵬怒飛”:讀出氣概和力氣。
⑵“蜩與學鳩”:讀出其渺小。
⑶“大年小年”:讀出鮮亮的對比。
⑷“湯之問棘”:讀出對鯤鵬的贊美,對斥鴳的鄙視。⑸結尾一節:讀出對幾種人的不屑以及結論的確定。
四、師生質疑
1、同學自由閱讀課文,提出難解語句,師生爭論解決。
2、老師以第1節為基礎,引導同學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⑴大鵬飛往南冥需要什么條件?(海運)
⑵野馬、塵埃在空中浮游需要什么條件?(生物以息相吹)
⑶蜩與學鳩不能遠飛,是由于什么?(槍榆枋而止)
◆小結:在這一小節里通過三個事例、一個比方和一組對比,為我們揭示了一個道理,就是大至鯤鵬小到塵埃,它們的運行都必需有所依托,即后文所說的“有所待”。
五、指導探究
1、是不是認為大鵬和蜩、學鳩之類就沒有區分呢?從哪里能看出來?(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2、選用了哪些事例來證明這個觀點?
⑴“不知晦朔的朝菌”、“不知春秋的蟪蛄”及“大壽的冥靈、大椿”、“眾人匹之的彭祖”來喻證“小年不如大年”的觀點。
《逍遙游》教學反思
一、教學思路設計反思:
在背本課內容時,大體分為如下步驟:
1、學習目標制定為
(1)同學能流暢誦讀課文,讀準字音、句讀;
(2)疏通課文1—2節內容,分析課文1—2節內容。
從教學過程來看,教學基本圍繞學習目標綻開,也基本完成教學預設。
2、教學步驟制定:
(1)通過學案,了解《逍遙游》寫作背景及《逍遙游》的內涵(每班找一位同學朗讀指定內容);
(2)指名(每班7位同學)分節朗讀課文并留意準時訂正;
(3)疏通課文1—2節內容,每班指名4位到黑板書寫1—2節重點文言現象。
師生作準時補充與訂正。教學思路需進一步細化,參加課堂的同學面可以更廣一些,教學容量也可再加大一些。
二、教學效果反思:
本課教學中能立足于文本又不局限于文本。亮點課堂氣氛輕松,同學接收得比較好。同時在于把莊子的寫作背景與文章能有機的連接起來,讓同學對莊子“逍遙游”思想有了直接生動的感受和理解。并且用新時代的眼光解讀了莊子,探尋了他對現實世界的指導價值。教學達到了預期目的。同學很好的理解了“逍遙游”的境界,落實了課文一二節重點文言學問,并對莊子有了新的熟悉。既增加了學問,又陶冶了情操。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應當保證更多一些課堂溝通時間,同學與同學之間,同學與老師之間,這樣課堂教學效果會更加顯著。對于這個問題我將在以后的課堂教學中樂觀探尋,努力實踐,避開再消失以上問題。
新理念下的語文教學不僅僅是學問的傳播,更重要的是指導和組織同學自主地參加學習。“教”是為“學”服務的,因而,有效的教與學雙邊活動的設計成為重要課題。也就是說,如何讓每一個同學最大限度地參加學習,并取得最大化的學習效果,這才是備課最關鍵之處。并不是每個同學都肯定會跟著老師的教學設計走,稍不留意,甚至會消失與老師意愿相反的狀況。這種狀況一旦消失,假如缺乏課堂的掌控和應變力量,將很難應對。因此,在設計教學活動時,不光要吃透教材,建構教學流程,還必需盡可能從多方面為同學設想,考慮同學在課堂上消失的種種狀況,力爭保證教學過程的萬無一失。
初上該課文,我就消失了這方面的問題。當時,我在反復研習教材的基礎上,備了《逍遙游》的詳案。教案設計了兩個問題,我自認為比較簡潔。可我忽視了自己是在反復研習課文的基礎上,吃透了教材,可同學不一樣,他們是第一次接觸課文,完全是一個生疏的情景,不能也不行能上升到我想的那個高度。因此,同學對于我的教學設計,對于我提出的問題不知所措。課后,我深深地思索:盡管我是備了詳案,可我是根據我的思維去設計教學,但完全是以我為主體,忽視了同學的主導性,同學并不行能完全根據我的思維走,因此,我必需以同學為主體,從同學的角度來思索問題。而后再次上該課文,我從同學的角度設計了《逍遙游》的詳案,效果特別的好,整個教學過程完整而流暢。
對于文言學問這一板塊的教學,實行了讓同學在利用學案結合解釋自我口述課文的基礎上,各組展現成果,同時提出譯不通的地方,交予全班爭論解決,這一方案得到較好的落實。在課堂上,同學樂觀主動,敢于提出問題,敢于發表自己的看法。
同學提出問題,同學解決,同學無法做到的,老師首先引導,共同探討解決,但絕不把結論直接告知他們。例如,有的同學問到“彼且奚適也?”怎么理解。同學一時語塞,這時我說:“這個句子不好翻譯,我們可以化整為零,各個擊破,大家看‘彼’作何解釋?”,有生答“是‘他’吧?”我說“對,‘彼’可以作第三人稱代詞,此處可作‘他’講,‘且’呢?”有生說:“表‘將要’”我確定了他的回答,連續追問:“實際上最關鍵的是‘奚適’的理解,‘奚’是什么意思?”有生小聲說:“哪里”“‘適’呢?”“到”我說:“這位同學說得很對,哪該怎樣翻譯?這是什么句式?”“倒裝”“精確?????講,這是賓語前置,疑問代詞‘奚’前置,它做‘適’的賓語,所以可翻譯為……”齊聲說:“到哪里去”。這樣的生生互動,師生互動,才有和諧的課堂。這時我結合文中消失的幾個同類的例子“之二蟲又何知”等將賓語前置句的這一類型講透,從而將生硬的語法學問詳細化。這種教學方式,我感覺能較好地體現同學的主體地位,調動他們課堂的參加欲望。
《逍遙游》之難,不在文言詞語、文言現象,而在理解那種“至人”“神人”“圣人”的境界。我從“三笑”入手,而第三笑是全文的關鍵。宋榮子笑“知、行、德、而(能)”者,宋榮子達到的境界是“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怎么理解這一句?讓同學結合語言環境來思索,不難找到“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這句話。經過爭論和引導,同學都能夠得出較為合理的結論。這個時候,引導同學思索,在生活中查找這樣的例子,便可以開拓他們的思路,樂觀思索道家的“逍遙”境界。我們可以結合現今的從眾心理、凡事做表面文章不實事求是的風氣,讓同學體會到,大家都贊揚你,并不肯定你就做得是對的;大家都誹謗你,并不肯定你便要否定自己。我們可以舉出許多的例子來證明這個觀點,當然,先讓同學來舉這些例子。
達到了這樣的境界,就是認定自己和外物的區分,辨清光榮和恥辱的界限了。那么莊子認為,宋榮子達到了“逍遙游”境界了嗎?明顯不是。同學能夠找到一句話——“雖然,猶有未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影視播放器硬件構成考核試卷
- 電子運動比賽現場設備考核試卷
- 窄軌機車車輛基礎知識考核試卷
- 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的護理技術
- 河北省邢臺市2023~2024學年高一數學下學期第三次月考試題含答案
- 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外科學實踐》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廈門安防科技職業學院《醫學實驗技術導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藏藏醫藥大學《中小學舞蹈創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藝術學院《普通物理專題研究》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連云港市贛榆區2024-2025學年小升初總復習數學精練含解析
- 圓周率1000000位 完整版
- 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醫院耳鼻喉進修匯報
- DB33-1036-2021《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
- 巖芯鑒定手冊
- 快速排序算法高校試講PPT
- 甘肅歷史與甘肅文化
- 工程勘察設計收費標準
- 高邊坡施工危險源辨識及分析
- 江蘇工業企業較大以上風險目錄
- 監理質量評估報告(主體分部)
- 鍋爐爆炸事故演練方案(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