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遼寧省鞍山市統招專升本語文第二次模擬卷含答案_第1頁
2022-2023學年遼寧省鞍山市統招專升本語文第二次模擬卷含答案_第2頁
2022-2023學年遼寧省鞍山市統招專升本語文第二次模擬卷含答案_第3頁
2022-2023學年遼寧省鞍山市統招專升本語文第二次模擬卷含答案_第4頁
2022-2023學年遼寧省鞍山市統招專升本語文第二次模擬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2023學年遼寧省鞍山市統招專升本語文第二次模擬卷(含答案)學校:________班級: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號:________

一、單選題(30題)1.詩風飄逸自然、詞彩瑰偉絢麗的詩人是()

A.高適B.杜甫C.李白D.白居易

2.組織損傷后,由結締組織增生來修補恢復的過程,稱()

A.再生性修復B.纖維性修復C.增生性修復D.化生性修復

3.用于對某一項行政工作做比較具體規定的規范性文件,稱作()

A.條例B.規定C.辦法D.決定

4.下列詩作屬于長篇敘事詩的是()

A.《長恨歌》B.《春江花月夜》C.《燕歌行》D.《關山月》

5.在談到學習態度時,顧炎武在《與友人論學書》中提出()

A.誨人不倦B.空言心情C.惟陳言之務去D.博學于文

6.膝語蛇行,不敢舉頭中蛇字的用法是()

A.使動用法B.名詞作狀語C.意動用法D.名詞作動詞

7.為了證明中國是一個人肉筵宴的廚房,魯迅在《燈下漫筆》中說:有吃燒烤的身價不資的闊人,也有餓得垂死的每斤八文的孩子。這里所運用的兩種論證方法是()

A.對比與例證B.類比與對比C.演繹與類比D.例證與演繹

8.元代著名雜劇家、散曲家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有很高的藝術性和審美價值,本曲中直抒胸臆的句子是()

A.枯藤老樹昏鴉B.小橋流水人家C.古道西風瘦馬D.斷腸人在天涯

9.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出自()

A.柳宗元之手B.蘇軾之手C.劉禹錫之手D.韓愈之手

10.下列作品中,反映了愛國情懷和民族意識的是()

A.《聽聽那冷雨》B.《故都的秋》C.《我與地壇》D.《圍城》

11.我國最長的樂府敘事詩是()

A.《孔雀東南飛》B.《陌上桑》C.《木蘭詩》D.《采薇》

12.陶淵明《飲酒》(其五)是一首()

A.山水詩B.田園詩C.詠史詩D.詠物詩

13.結核結節中不包括下列哪項()

A.上皮樣細胞B.淋巴細胞、成纖維細胞C.朗漢斯巨細胞D.嗜酸性粒細胞

14.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一語出自()

A.《墨子》B.《論語》C.《孟子》D.《老子》

15.王昌齡《出塞》中運用互文手法的詩句是()

A.秦時明月漢時關B.往里長征人未還C.但使龍城飛將在D.不教胡馬度陰山

16.下列說法中,對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冠族指的是當地最有勢力,人口最多的豪門世族

B.大夫是古代官職名稱,各朝代大夫的職能和級別多有不同

C.輜重是指行軍時由運輸部隊攜帶的軍械、糧草、被服等物資

D.社稷原指君主祈求國泰民安所祭祀的土谷之神,后也指國家

17.《情僧錄》《風月寶鑒》《金陵十二釵》是同一部名著的名字,這部名著是()

A.《西廂記》B.《紅樓夢》C.《金陵春夢》D.《鏡花緣》

18.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一詞最突出的語言技巧是()

A.擬人B.疊字C.比喻D.夸張

19.《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相傳其刪定者是()

A.老子B.孔子C.左丘明D.劉向

20.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作者是()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屈原

21.書生蔡伯喈是()中的人物

A.《桃花扇》B.《紅樓夢》C.《琵琶記》D.《西廂記》

22.《大同》中大同社會的最主要的特征是()

A.選賢與能B.天下為公C.講信修睦D.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23.五四以來,最擅長用自敘傳方式寫作的是()

A.郁達夫B.老舍C.戴望舒D.郭沫若

24.李白《古風》(其十九)的詩歌體裁是()

A.游仙體B.騷體C.樂府體D.宮體

25.曲這種文學樣式興盛的時期是()

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

26.曾經榮獲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是()

A.茅盾B.巴金C.老舍D.冰心

27.下列作品,屬于漢樂府民歌的是()

A.《蒹葭》B.《哀郢》C.《飲酒》(其五)D.《陌上桑》

28.警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

A.《史記·李將軍列傳》B.《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C.《左傳·鄭伯克段于鄢》D.《國語·召公諫厲王弭謗》

29.有萬中無一之稱的散曲是()

A.《夜行船·秋思》B.《綠玄遍·自述》C.《落梅風·人初靜》D.《天凈沙·秋思》

30.被后人奉為婉約派正宗的著名詞人是()

A.蘇軾B.陸游C.秦觀D.張孝祥

二、填空題(20題)31.話劇《日出》是我國現代杰出____的劇作家的代表作

32.是處紅衰翠減,____

33.心嬋媛而傷懷兮,____。《哀郢》

34.哀吾生之須臾,____

35.魯迅發表的第一篇白話文小說是《____》

36.____,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

37.馬致遠【雙調】《夜行船·秋思》:紅塵不向門前惹,____

38.柳永《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____

39.雖之夷狄,____。《樊遲、仲弓問仁》

40.憂心烈烈,____

41.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棄我去者,____

42.《夜行船·秋思》:曉來清鏡添白雪,____

43.白居易《長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____

44.辛棄疾《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千金縱買相如賦,____?

45.《荷馬史詩》包括《伊利亞特》和《____》

46.老舍被授予人民藝術家的稱號,是因為創作了《____》

47.白居易《長恨歌》:遂令天下父母心,____

48.王實甫《長亭送別》:下西風黃葉紛飛,____

49.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被王闿運譽為____

50.生命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和____

三、判斷題(10題)51.《爐中煤》詩中年青的女郎比喻的是五四后的祖國()

A.否B.是

52.秦韜玉《貧女》的結尾兩句是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

A.否B.是

53.孟郊的詩多為七言絕句,大部分是傾訴窮愁憂戚之作()

A.否B.是

54.《詩經》收錄的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詩歌()

A.否B.是

55.兼容并收這一著名教育主張的提出者是胡適()

A.否B.是

56.《詩經》中的雅是宗廟祭祀時的樂歌()

A.否B.是

57.《氓》中桑之未落,其葉沃若的比興義是女子的年輕貌美()

A.否B.是

58.陶淵明的詩歌風格是質樸自然,沖淡平和()

A.否B.是

59.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是按描寫角度分類()

A.否B.是

60.莫泊桑是法國19世紀著名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有世界短篇小說之王之稱()

A.否B.是

四、詞語解釋題(5題)61.兵刃既接。

62.數與虜敵戰,恐亡之。

63.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

64.廣家世世受射。

65.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蔓。

滋蔓

五、古文閱讀題(2題)66.

本文表達了作者什么觀點?用原文中的語句作答

67.解釋文中加點字詞的含義

六、作文題(1題)68.故畫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夫既心識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內外不一,心手不相應,不學之過也。故凡有見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視了然,而臨事忽焉喪之,豈獨竹乎?

請根據以上材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詩歌除外,文體不限

參考答案

1.C

2.BB各種疾病或造成組織損傷,其周圍細胞在再生、修復時,除缺損小且受損組織的再生能力很強,可以完全再生外,大都屬于不完全再生,即由肉芽組織填補缺損,以后肉芽組織逐漸轉化成以膠原纖維為主的瘢痕組織,這種修復過程稱纖維性修復,也稱瘢痕性修復

3.CC辦法是國家行政主管部門對貫徹執行某一法令、條例或進行某項工作的方法、步驟、措施等,提出具體規定的法規、規章性文書

4.A白居易的《長恨歌》是一首長篇敘事詩,全詩形象地敘述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

5.D

6.BB蛇,像蛇一樣,名詞作狀語

7.AA有吃燒烤的身價不資的闊人,也有餓得垂死的每斤八文的孩子是作者用來論證中國是一個‘人肉筵宴的廚房’的例子,這兩個例子之間又構成了鮮明的對比

8.DD斷腸人在天涯一句,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現了一個飄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鄉、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9.DD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出自韓愈的《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韓愈一生,以辟佛為己任,晚年上《論佛骨表》,力諫憲宗迎佛骨入大內,觸犯人主之怒,由刑部侍郎貶為潮州刺史。《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便寫于這一時期

10.A《聽聽那冷雨》是著名詩人余光中的散文作品。這篇散文抒寫的是深深的思鄉情緒,這種鄉情主要是通過雨聲的描寫流淌而出的,借冷雨抒情,將自己身處臺灣,不能回大陸團聚的思鄉情緒娓娓傾訴,反映了其愛國情懷和民族意識

11.AA《孔雀東南飛》是我國最長的樂府敘事詩,與《陌上桑》并稱為樂府雙璧

12.BB《飲酒》(其五)是一首田園詩,全詩的宗旨是歸復自然

13.DD結核結節是由類上皮細胞、Langhans巨細胞加上外圍局部聚集的淋巴細胞和少量反應性增生的成纖維細胞構成

14.DD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出自《老子》

15.A秦時明月漢時關中秦漢互文,即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關

16.A冠族指的是當地顯貴的豪門世族,有一定的名望和影響

17.BB《紅樓夢》原名《石頭記》,中國古典長篇章回小說,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書內提及的書名,還有《情僧錄》《風月寶鑒》《金陵十二釵》,乾隆四十九年甲辰夢覺主人序本題為《紅樓夢》(甲辰夢序抄本)

18.B

19.BB《詩經》約編成于春秋中葉,相傳由孔子刪定

20.A這句詩選自李白的《月下獨酌》

21.CC蔡伯喈是傳奇《琵琶記》中的人物,《琵琶記》寫的是漢代書生蔡伯喈與趙五娘悲歡離合的故事

22.BB根據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可知,儒家向往的大同社會的最主要特征是天下為公。其他三項都是天下為公的表現

23.AA自敘傳抒情小說是中國現代抒情小說的最初體式,作者多集中于創造社,以郁達夫等人為代表。郁達夫1921年出版的《沉淪》小說集使自敘傳小說成為一種潮流。作品以第一人稱寫我,即敘述者自己,最常用的手法是直抒胸臆

24.A《古風》(其十九)是唐代詩人李白用游仙體寫的一首五言古詩

25.C元曲或稱元雜劇,是盛行于元代的戲曲藝術,為散曲或雜劇的通稱

26.C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北京人。曾因創作優秀話劇《龍須溝》而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藝術家稱號

27.D

28.D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是召公勸諫周厲王的話,讓厲王應當聽從百姓的意見,適當調整統治政策

29.AA馬致遠的《夜行船·秋思》有萬中無一之稱,指出了王侯將相和功名富貴的虛幻無常,辛辣地諷刺了守財奴,憤怒地譴責了名利場中的無恥爭奪,同時也流露出向往隱居之情,有濃厚的追求及時行樂思想

30.CC蘇軾、張孝祥、陸游都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秦觀被尊為婉約派一代詞宗

31.曹禺

32.苒苒物華休

33.眇不知其所蹠

34.羨長江之無窮

35.狂人日記

36.有三秋桂子

37.綠樹偏宜屋角遮

38.一番洗清秋

39.不可棄也

40.載饑載渴

41.昨日之日不可留

42.上床與鞋履相別

43.六宮粉黛無顏色

44.脈脈此情誰訴

45.奧德賽

46.龍須溝

47.不重生男重生女

48.染寒煙衰草萋迷

49.孤篇橫絕,竟為大家

50.新陳代謝

51.Y

52.Y

53.N孟郊詩作以五言古詩最多,寫世態炎涼,民間苦難,有詩囚之稱

54.N×《詩經》收錄的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的詩歌

55.N兼容并收的提出者是蔡元培

56.N雅是產生于王都附近的詩,頌是宗廟用于祭祀的樂歌

57.Y

58.Y

59.Y

60.Y

61.接:接觸,交鋒

62.數:不止一次,屢次

63.原:推本求原,推究

64.受:通授,傳授

65.滋蔓:這里指發展勢力

66.每見務為泛濫者,略得影響而止,稍經時日,便成枵腹,不如予之約取而實得也

67.且:將近。許:贊同。荷:扛。長息:長嘆。負:背

68.知行合一,貴于行之我聽見了就忘記了,我看見了就記住了,我做過了就理解了。華盛頓兒童博物館墻上的這一句格言,訴說著這樣一個道理——學貴于知之,更貴于行之。西漢文學家劉向說過: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千百年來,多少思想家、教育家都在為我們闡述一個亙古不變的真理: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做。即知行合一,重于實踐。其實把聽與見結合而論便是知。古人常講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如果沒有博觀或者博聞,想必無論是誰都無處取知。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主張,行知之名也正代表了他的行動—知識—再行動的教育思想,告誡我們要通過觀察、通過聽聞獲得知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講究胸中有成竹這樣一種境界。齊白石學畫蝦時,曾終日蹲坐在蝦池旁觀察蝦的動態;徐悲鴻的奔馬圖,是他常在馬廄觀馬的結果;達·芬奇為了完成《最后的晚餐》,曾用兩年半的時間到酒館、市集去搜尋人物形象,觀摩人物神態。這些名人的事例無不啟迪著我們要學有所成,就必須有知在肚里,知是行的前提和基礎。荀子曰: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孔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光是知之,而不行之,想必其所學所知會胎死腹中吧。李時珍為確保所著醫書的準確詳盡,親自到深山采取草藥,向藥農詢問情況;徐霞客為完成游記,跋山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