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在地球邊上放號》 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1頁
《立在地球邊上放號》 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2頁
《立在地球邊上放號》 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3頁
《立在地球邊上放號》 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4頁
《立在地球邊上放號》 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郭沫若立在地球邊上放號關于作者

郭沫若,原名郭開貞,字鼎堂,四川樂山人,詩人、學者。1914年留學日本,1921年與成仿吾、郁達夫等人成立創造社;1923年于日本帝國大學畢業回國后,編輯《創作周報》《洪水》,提出“革命文學”主張;1928年2月因被國民黨政府通緝,流亡日本,埋頭研究中國古代社會,直到抗日戰爭爆發后秘密回國。他是我國新詩的奠基人,是繼魯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認的領袖,浪漫主義的天才詩人。作品簡介

代表詩集有《女神》《星空》等。第一部詩集《女神》擺脫了中國傳統詩歌的束縛,充分反映了“五四”時代精神,喊出了時代的真聲音,震醒了一代青年。在形式上突破了舊格套的束縛,創造了雄渾奔放的自由詩體,為“五四”以后自由詩的發展開拓了新的天地,成為中國新詩的奠基之作。

《立在地球邊上放號》:寫于1919年9到10月間。當時郭沫若受五四運動影響,決然從日本渡海回國。當他置身于日本橫濱的海岸,面對浩渺無邊的大海,那驚天的激浪和著時代的洪流一起撞擊著他的胸懷。于是,在詩人的筆下出現了一幅雄奇壯偉、流動奔突的畫面。詩人寫下的這首對于力的贊歌,正是那種向舊世界、舊文化、舊傳統猛烈沖擊的時代精神的象征。寫作背景

五四運動,是1919年5月4日發生在北京的一場以青年學生為主,廣大群眾、市民、工商人士等階層共同參與的,通過示威游行、請愿、罷工、暴力對抗政府等多種形式進行的愛國運動,是中國人民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又稱“五四風雷”。起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洲列強無暇東顧,日本乘機加強對中國的侵略,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中國人民的反日情緒日漸增長。1919年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引發了偉大的五四運動。

1919年,五四運動給中國社會帶來了嶄新的氣象。舊道德、舊禮教、專制政治與一切封建偶像受到猛烈抨擊和批判,新事物、新思想、新文化與一切進步要求則得到熱烈的崇尚與贊揚。倡導科學與民主,爭取獨立與自由,張揚個性意識,追求個性解放,要求改造舊的社會、建設新社會,成為時代的強音。文學常識:現代詩歌

現代詩歌是指“五四運動”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詩歌。中國近現代詩歌的主體新詩,誕生于“五四”新文化運動。

現代詩歌特點主要有:1.形式自由;2.內涵開放;3.意象經營重于修辭;4.有高度的概括性、鮮明的形象性、濃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諧的音樂性,形式上分行排列。1920年胡適《嘗試集》出版,是第一部白話新詩集。代表初期新詩最高成就的是浪漫主義詩人郭沫若。賞析詩歌自讀詩歌,思考以下問題:1.如何理解詩歌標題的含義?2.全詩7節,都涉及哪些意象?這些意象具有怎樣的特點?這些意象都是寫實的嗎?3.這首詩的主體形象是什么?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4.“滾滾洪濤”在詩歌中有什么深刻含義嗎?

1.如何理解詩歌標題的含義?“在地球邊上”點明地點,“放號”是吹響號角。標題表面意思是站在地球的邊上吹響號角,直接發出呼喚。詩人站在地球邊上,站在“全方位”俯瞰地球的立足點上,以浪漫主義者的激越情懷,把整個世界都當作自己的呼喚對象,吹響一聲聲響徹寰宇的號角。

意象所謂意象,就是客觀物象經過創作主體獨特的情感活動而創造出來的一種藝術形象。簡單地說,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來寄托主觀情思的客觀物象,也就是融入詩人思想感情的“物象”,簡單地說就是借物抒情。

2:這首詩的意象有哪些?什么特點?這些意象都是寫實的嗎?意象:北冰洋、太平洋、洪濤、白云、我、力特點:宏大、闊遠、雄奇、氣勢磅礴這首詩一方面通過對自然景觀的客觀描寫,展示了大自然萬物壯麗的特征,以寫景為基礎,再展開想象北冰洋、太平洋。

3:這首詩的主體形象是什么?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這首詩的主體形象是一個巨人的形象。他站在地球邊上“全方位”俯瞰地球。他的號角聲歡呼在怒涌的白云、壯麗的北冰洋,也歡呼在要把地球推倒的太平洋——歡呼來自空間各個方向。排山倒海般的洪濤既具有巨大的破壞力,又蘊藏著同樣巨大的創造力,那就看人們能否掌握它、駕馭它。表達了青年詩人渴望摧毀舊世界、創造新生活的熱情和決心,也是對革命者的頌揚。“放號”是歡呼、是吶喊、也是贊歌。

4:“我眼前來了的滾滾洪濤喲!”“滾滾洪濤”在詩歌中有什么深刻含義嗎?“不斷的毀壞,不斷的創造,不斷的努力”的含意是什么?“滾滾洪濤”既是詩人回國途中所見之景,也具有象征意義。象征“五四”運動所產生的巨大聲勢,越過太平洋,直接震動了時刻感應著時代脈搏的年青詩人的郭沫若。毀壞,指打爛一個舊世界,推翻束縛人們的舊思想、舊道德;創造,指建設新的世界,創造新的宇宙,呼喚自由、民主與科學;努力,呼喚青年要堅持,有理想,有擔當與責任,改變弱國愚民的狀態。。思考4:怎樣理解“力的繪畫,力的舞蹈,力的音樂,力的詩歌,力的律呂喲”的深刻含義?這樣寫有什么作用?這是對“力”的歌頌和贊美。詩人從多角度描繪了力的內涵,強調色彩,突出形態,體現其神韻,反映其節奏,多層面感受力和美。詩人盡情歌頌的“力”,其實正是五四時期的那種時代精神的特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