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歌鑒賞_第1頁
古代詩歌鑒賞_第2頁
古代詩歌鑒賞_第3頁
古代詩歌鑒賞_第4頁
古代詩歌鑒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考點1鑒賞古代詩歌的形象古詩文閱讀復習鑒賞古代詩歌的景物形象秋杪miǎo江亭有作唐代

劉長卿寂寞江亭下,江楓秋氣斑。世情何處澹,湘水向人閑。

寒渚一孤雁,夕陽千萬山。扁舟如落葉,此去未知還。問:詩的頸聯為什么要寫“孤雁”和“千萬山”?請簡要分析。(6分)參考答案:(1)“孤雁”和“千山”是詩人在江亭所見的景物。這兩種景物勾起了作者的聯想,景中寓情。(2分)(2)“孤雁”表現了此時詩人的真實處境是孤獨無依的。(2分)(3)“千萬山”寫出了詩人此去前路險遠,也寫出了人生之路前途迷茫。(2分)減字木蘭花競渡[宋]黃裳紅旗高舉,飛出深深楊柳渚。鼓擊春雷,直破煙波遠遠回。歡聲震地,驚退萬人爭戰氣。金碧樓西,銜得錦標第一歸。減字木蘭花秦觀天涯舊恨,獨自凄涼人不問。欲見回腸,斷盡金爐小篆香。黛蛾長斂,任是東風吹不展。困倚危樓,過盡飛鴻字字愁。問:結合全詞,簡要分析兩首詞營造的意境有什么不同。(6分)參考答案:①秦觀詞用金爐、篆香、黛蛾、危樓、飛鴻等意象,營造出冷落凄清的意境,表達出女主人公獨處懷人的孤寂苦悶情緒。②黃裳詞描寫紅旗高舉,鼓聲如雷,歡聲如潮,龍舟破浪飛出、銜標而歸的壯闊場景,營造出緊張熱烈的氛圍,表達出積極豪邁的情懷。知識拓展:古代詩歌中意象的常見作用1、渲染氣氛,營造意境。意境的產生離不開意象,當眾多的意象組合在一起,就會創造出與之特征相符的氣氛、意境。2、借景抒情,為情鋪墊。詩歌中的意象可為抒情蓄勢或做鋪墊,使情感的表達水到渠。3、抒情載體,寄托情感。意象在詩歌中浸染的詩人的感情,是詩人用來興寄思想感情的物、景,是詩人抒懷的一種載體。4、貫串全詩,成為線索。意象作為詩歌的線索,把詩人的所見所聞所感貫串在一起,融情于景,渾然天成。方法總結:鑒賞古代詩歌的景物形象的步驟1、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應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描述時一要忠實于原詩,二要自己的聯想和想象加以創造,語言力求簡練優美。2、概括詩中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節詞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靜優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等,注意要能準確地體現景物的特點和情調。3、分析景物營造氛圍、表情達意等方面的作用。回答要具體,切忌空洞,比如只答“表達了作者的傷感之情”是不行的,應答出為什么傷感。鑒賞古代詩歌的人物形象奉陪封大夫①九日登高岑參九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霜威逐亞相,殺氣傍中軍②。橫笛驚征雁,嬌歌落塞云。邊頭幸無事,醉舞荷吾君。【注】①封大夫即封常清,詩中“亞相”“吾君”都是對他的尊稱。②中軍:此處指代主帥。問:與范仲淹《漁家傲?秋思》中的將軍形象相比,本詩中的封大夫有什么不同?請簡要分析。(6分)參考答案:①本詩描寫了封大夫特有的“霜威”“殺氣”,突出了他能征善戰、聲威遠震的特點;②將士們的縱情醉舞、感荷“吾君”,表現了他治軍有方、深受愛戴的特點;③而登高飲酒、聆賞笛歌,也暗示了他高雅的情趣和苦中作樂的灑脫境界。(每答出一點給2分,答出3點即可。)渡黃河_作者:范云(南朝)河流迅且濁,湯湯不可陵。

檜楫難為榜,松舟才自勝。

空庭偃舊木,荒疇余故塍chéng

不睹行人跡,但見狐兔興。

寄言河上老,此水何當澄?注:公元398-493年,北魏定都平城,439年,太武帝拓跋燾統一北方,占領整個黃河流域。此詩作于公元492年,詩人以南朝使者的身份出使北魏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須渡河北上。

問:本詩中刻畫了一個怎樣的詩人形象?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6分)參考答案:詩歌刻畫了一個關心國家命運、憂國憂民的詩人形象。詩人以渡河危險與艱難喻國家之危局與世事的艱難,以環境的荒涼蕭條喻國家民族的衰落,以一句詢問表達了對國家、人民命運的憂慮。方法總結:鑒賞古代詩歌的人物形象的方法

1、審讀題目,明確鑒賞的對象和要求。2、了解背景,知人論世,聯系作者的際遇和所處時代進行分析。3、從細節入手,抓住人物的外貌、動作、語言、神態、心理等進行分析。4、分析人物所處環境,包括時間、地點、周圍景物,注意意境的襯托作用。5、理解詩中出現的意象所承載的思想感情,注意意象的烘托作用。6、抓詩中關鍵用語,分析形象特點和塑造作用。答題模式:①用概括性詞語總括形象特征。②結合詩歌,多角度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③知人論世,從作者的目的出發,分析形象的意義。知識拓展:古代詩歌中常見的人物形象類型1、傲視權貴、傲岸不羈的形象2、心憂天下、憂國憂民的形象3、寄情山水、歸隱田園的隱士形象4、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形象5、矢志報國、慷慨憤世的形象6、友人送別、思念故鄉的形象7、歷經磨難、堅持追求的形象8、胸懷寬廣、豪放灑脫的形象9、寂寞愁苦、身世飄零的形象10、孤傲高潔、堅持操守的形象11、重情重義、兒女情長的形象考點2鑒賞古代詩歌的語言輞川別業王維不到東山向一年,歸來才及種春田。雨中草色綠堪染,水上桃花紅欲然。優婁比丘經論學,傴僂丈人鄉里賢。披衣倒屣且相見,相歡語笑衡門前。【注釋】輞川別業:王維在輞川山谷中園林舊址上營建的山莊,既富自然之趣,又有詩情畫意,以供其母參禪禮佛及詩人自身隱居。別業:別墅。東山:指輞川別業所在的藍田山。問:宋人胡仔《苕溪漁隱叢話》有“詩以一字為工,自然穎異不凡,如靈丹一粒,點石成金也”的論斷,本詩頷聯中有兩字亦有“點石成金”的效果,請指出并加以分析。參考答案:①“染”與“然”,青草綠得好似可以用作染料,桃花紅得幾乎要燃燒起來;②以動寫靜,賦予畫面動態的美感,以夸張的筆法寫出顏色的艷麗;③描繪出一幅絢麗的雨中郊野春景圖。方法總結:解答古代詩歌煉字題的步驟1、釋字義,明手法。先看該字是什么詞性,結合詞性,解釋該字的含義,明確所運用的手法。2、描景象,摹情態。結合該字所在具體詩句進行分析,寫出景物具有什么特點或者在描摹情態時有何效果。3、點作用,表情感。結合詩歌分析該字在詩歌情感角度起到什么作用,并且表達的是什么情感。黃山道中

【金】趙

沨[fēng]

小榖gǔ城荒路屈盤,石根寒碧漲秋灣。

千章秀木黃公廟,一點飛雪白塔山。

好景落誰詩句里?蹇Jiǎn驢馱我畫圖間。

膏肓huāng泉石真吾事,莫厭乘興數往還。

【注】黃山:一名毅城山,在山東東阿。小毅城:即東阿縣銅城鎮。章:大材。詩的頸聯歷來為人稱道,請賞析這一聯的精妙之處。(6分)參考答案:①運用設問,回答時不說景在詩中,卻說人在景中,構思新奇。②用畫圖比喻黃山美景,生動賠切;而詩人騎著蹇驢緩緩前行,更顯面卷之長之美。③充分地表達了詩人對黃山道中所見景色由衷喜愛之情。方法總結:解答古代詩歌煉句題的技巧1、找意象。從某種意義上說,詩歌鑒賞的重點就是詩歌所描寫的意象,即詩歌中所描寫的形象(人、物、景、事)。2、定感情。意象找到之后,全詩感情自然顯現。能夠表現詩歌感情色彩的詞語有:愉悅、歡快、激憤、沉痛、悲憤、哀傷、悲涼、豪邁、閑適、寂寞、孤獨、煩悶等。3、找技巧。一首詩歌的好壞,與它所采用的表達技巧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而表達技巧又要從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等方面分析。4、下結論。詩歌所表現的思想內容是詩歌創作的核心,同時也是詩歌鑒賞的核心。詩歌所表現的思想內容不外乎以下幾個方面:熱愛祖國大好河山、憂國憂民、懷古傷今、反對戰爭、追求和平、蔑視權貴、憤世嫉俗、懷才不遇、寄情山水、歸隱田園、登高覽勝、惜春悲秋、憶友懷舊、思鄉念親、別恨離愁等。5、品風格。語言風格的相關術語有:剛健、雄奇、悲壯、曠達、蒼涼、沉郁、飄逸、含蓄、纏綿、清新、明麗、秀麗、恬淡、凄美、明快等。語言表達效果的相關術語有:真摯感人、動人心魄、催人淚下、意境高遠、耐人尋味、言有盡而意無窮等。詠懷古跡①?其一杜甫支離東北風塵②際,飄泊西南天地間。三峽樓臺淹日月,五溪衣服③共云山④。羯[jié]

胡⑤事主終無賴,詞客哀時且未還,庾信⑥平生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

注:①《詠懷古跡》是杜甫于大歷元年(766)在夔州寫成的。②風塵:指“安史之亂”以來的兵荒馬亂。③五溪衣服:這里指居住在五溪的少數民族。④共云山:共居處。⑤羯胡:古代北方少數民族,這里指安祿山。⑥庾信:南北朝詩人。侯景之亂,庾信長期羈留北朝,到了暮年詩風由原來的綺靡變為沉郁蒼勁。問:“沉郁頓挫”是杜甫詩歌重要的風格特色。何謂“沉郁頓挫”?清人吳瞻泰說:“沉郁者,意也;頓挫者,法也。”(《杜詩提要》)一般認為,所謂“沉郁”,主要指詩歌內容深廣,意境雄渾,感情深沉。請你說說本詩是如何體現“沉郁”的特點的。(6分)參考答案:①本詩不但敘寫了“安史之亂”之時國家蒙難,自己漂泊流落三峽、五溪與夷人雜處的事實,還指出了安祿山的狡詐反復的特點,最后以庾信的經歷照應“詞客”應有“哀時”之心,心念國家,內容博大深廣。②寫背景時,“天地間”“淹明月”意境雄渾,低回起伏,境界深沉闊大。③整首詩,感傷時亂,悲愴沉郁,表現了詩人對自身坎坷遭遇滿懷悲憤。知識拓展:古代詩歌常見的語言風格1、平實質樸。選用確切的字眼直接陳述,常用白描,不加修飾,顯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如賈島的《尋隱者不遇》。2、含蓄雋永。字里行間總是留著啟人聯想、開人悟性的“空白”。如李商隱的《夜雨寄北》。3、清新雅致。用語新穎別致,不落俗套,給人一種清新的美的愉悅。如楊萬里的《小池》。4、絢麗飄逸。如李白的《望廬山瀑布》。5、簡潔明快。語言簡練利落,明白如話,不加修飾。如馬致遠的散曲。6、雄渾壯麗。骨力挺健,氣壯山河。如曹操的《觀滄海》。7、粗獷豪放。如李白詩,情感激蕩,格調昂揚,想象奇特,風格豪放。8、沉郁頓挫。如杜甫詩。9、悲壯慷慨。大凡詩人,慨嘆風云變幻之疾,痛惜韶光流逝之速,目擊人民災難之重,身受命運坎坷之苦,郁積壯志未酬之憤,其詩大都悲慨。如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10、纏綿哀怨。語言婉曲,感情細膩。如柳永、李清照的詞。考點3鑒賞古代詩歌的表達技巧正宮·小梁州·九日渡江①作者:湯式秋風江上棹②孤舟,煙水悠悠,傷心無句賦登樓③。山容瘦,老樹替人愁。樽前醉把茱萸④嗅,問相知幾個白頭。樂可酬,人非舊。黃花時候,難比舊風流。注釋:①原作二首,此處選第一首。九日:重陽。江:指長江。②棹:劃船。③漢末王粲南投劉表,未受重用,寓居襄陽十余年。建安九年秋,王粲偶登襄陽城樓,縱目四望,百感交集,作《登樓賦》以抒心志。④茱萸:植物名,有濃香。問:本曲的下片使用了哪些表現手法?請結合句子分析。(6分)參考答案:①虛實結合:作者懸想遠方的親友知己如今白頭的境況,回憶舊日重陽節。勸酒酬詩的歡樂情形,是虛寫;如今自己羈旅漂泊,獨在異鄉,人事全非,是實寫。虛實結合,強化了作者的羈旅之愁。②對比:昔聚今散,昔樂今悲,黃花依舊應時開放,但物是人非,突出表達了作者的漂泊之愁、思親之情、韶華流逝之悲。方法總結:鑒賞古代詩歌的表達技巧的步驟1、明確說出表達技巧(藝術手法)是什么。2、分析該技巧(手法)在詩歌中的體現。3、分析詩人選用該種技巧(手法)的妙處。4、指出該種技巧(手法)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感情,傳達了怎樣的旨趣。潤州⑴二首(其一)杜牧向吳亭東千里秋,放歌曾作舊年游。青苔寺里無馬跡,綠水橋邊多酒樓。大抵南朝皆曠達,可憐⑵東晉最風流。月明更想桓伊⑶在,一笛聞吹出塞愁。注釋:⑴潤州:今江蘇鎮江。這首詩是詩人游覽江南再次到潤州時所寫。⑵可憐:可羨慕。⑶桓伊:東晉吹笛好手。本詩頷聯、頸聯的手法歷來為人所稱道,請結合詩句進行賞析。(6分)參考答案:①頷聯對比:一寫先朝遺寺的荒涼清冷,一寫河邊酒樓盛景依然,突出一衰一盛的對比,形象地反映了潤州一帶風物人情的滄桑變遷。②頸聯互文:東晉、南朝的士人,曠達風流曾為一時美談,為后人所傾羨。③兩聯采用聯想、想像(或虛實結合)手法:詩人由眼前的遺寺想到東晉、南朝,又由酒樓想到曾在這里嬉游過的先朝人士,覽物而思古,充滿著物是人非的哀惋之情。詠懷二首(其一)①李賀長卿②懷茂陵,綠草垂石井。彈琴看文君,春風吹鬢影。梁王與武帝,棄之如斷梗。惟留一簡書,金泥③泰山頂。注釋:①此詩是李賀因不得舉進士,賦閑在昌谷家在所作。②長卿:司馬相如的字。他曾經事漢景帝劉啟,為武騎常侍。因病罷免。后因《子虛賦》為漢武帝賞識,用為孝文園令,后因病居茂陵③金泥:水銀和金子攪拌用于涂封封口。此處指的是涂封封禪時用的封禪書。相如死后,他的《封禪書》被漢武帝奉為至寶。本詩在抒發詩人的情感時主要運用了哪些表現手法?請簡要賞析。(6分)參考答案:①借史抒懷。詩人借司馬相如不被重用的遭遇,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苦悶。②欲抑先揚。本詩旨在抒發怨憤之情,卻從描寫司馬相如的閑適生活入手,前后表達的感情不同,先揚后抑。塞下曲六首(其三)李白

駿馬似風飆,鳴鞭出渭橋①。彎弓辭漢月②,插羽破天驕③。陣解星芒盡④,營空海霧⑤消。功成畫麟閣⑥,獨有霍嫖姚⑦。注:①渭橋:位于唐代長安西北渭水上。②辭漢月:指離開京城民。③“天驕”,匈奴曾自稱“天之驕子”,這里指敵人。④星芒盡:指戰爭結束。星芒:古人認為客星呈現白色的光芒,就是戰爭的征兆。⑤海霧:沙漠上的霧氣,指戰爭的氣氛。⑥麟閣:即麒麟閣。在未央宮中。漢宣帝時曾繪十一位功臣像于其上。⑦霍嫖姚:即霍去病,漢武帝時名將,曾做過嫖姚校尉。作者采用了哪些藝術手法塑造了將士們什么樣的形象?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6分)參考答案:①側面烘托。首聯寫奔馳的駿馬、催馬前進的鞭聲,從側面襯托將士們斗志昂揚、殺敵心切的形象特點。②細節描寫(動作描寫)。頷聯勇冠彎弓搭箭的細節描寫(動作描寫),表現將士們的神勇無比、英勇矯健。③巧妙用典。尾聯霍去病建功立業的典故突出將士們報效國家的英雄主義氣概和獻身精神。關山月

鮑君徽

高高秋月明,北照遼陽城。

塞迥光初滿,風多暈更生。

征人望鄉思,戰馬聞鼙pí驚。

朔風悲邊草,胡沙暗虜營。

霜凝匣中劍,風憊原上旌。

早晚謁金闕,不聞刁斗聲。

【注】遼陽城,唐時邊防要地,戍卒很多。鼙,古代軍中所擊的小鼓。詩歌的七到十句使用了哪些手法?描寫了邊地怎樣的艱辛生活狀態?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七、八句,用比擬、襯托的手法(1分)表現邊地的荒寂悲涼和戍卒戍邊的艱辛。(1分)七句,用了比擬的修辭,寫草木的悲鳴,用邊地草木的悲鳴來襯托北風的猛烈;八句,用沙暗虜營來襯托唐軍的艱辛。(1分)九、十句,用夸張、比擬的手法(1分)描述戍邊征戰的困苦(1分)。詩人寫“佩劍凝霜”用的是夸張的手法,寫“旌旗疲憊”用的是擬人的手法,生動形象地表現了戍邊生活的艱辛和困苦。(1分)考點4評價古代詩歌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古風(其二十四)李白大車揚飛塵,亭午暗阡陌。中貴①多黃金,連云開甲宅。路逢斗雞者,冠蓋何輝赫。鼻息干虹蜺ní

,行人皆怵惕。世無洗耳②翁,誰知堯與跖zhí

!③【注】①中貴:“中貴人”的省稱,指有權勢的太監。②洗耳:傳說,堯帝想讓天下給許由,許由認為這些話污了他的耳朵,就去水邊洗耳。③跖:古代傳說中造反的領袖,被誣為盜賊,詩中與“堯”對舉,分別指盜與賢。本詩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態度?請簡要分析。(6分)參考答案:①以許由自比,表明自己不慕榮利、不茍流俗的情懷,豐富了詩歌的內涵。②以議論作結,將宦官、斗雞者這些驕橫跋扈之人比作盜跖,加深了批判意味。③暗諷當時統治者不辨善惡,無德無能之徒飛黃騰達的社會現實,憤慨之情溢于言表。方法總結:評價古代詩歌的思想內容的技巧1、抓住詩題。古詩的詩題常常包含詩眼或中心事件。2、抓住關鍵詞。有些古詩,詩人會在詩中用一兩個詞語來點明詩的感情,抓住了關鍵詞,也就能快速把握該詩人感情基調。3、抓住題材類型。人們常常把古典詩歌按題材分成若干類,因此,若能判定一首詩所屬的類型,就可快速把握該詩的感情基調。4、抓住景物形象特點。景物形象可分為樂景和哀景兩類。一般來說,樂景表示樂情,哀景表示哀情。5、抓住典型意象。意象是融入了詩人的主觀情感的客觀物象,是詩人內在的思想情感與外在的客觀物象的統一。6、抓住注釋。詩歌的注釋內容一般可以給我們以暗示。介紹寫作背景,暗示該詩的思想內容;介紹相關詩句,暗示該詩的用典或意境;介紹作者,暗示該詩的寫作風格;介紹別人評價,暗示該詩的特色。和范舍人①書懷作者:陸游

年代:南宋歲月如奔不可遮,即今楊柳已藏鴉。

客中常欠尊中酒,馬上時看檐上花。

末路凄涼老巴蜀,少年豪舉動京華。

天魔久矣先成佛,多病維摩尚在家。①范舍人:范成大,曾任中書舍人。此詩抒發了詩人哪些情感?請簡要回答。

參考答案:①時光飛逝、英雄老去的傷感。②懷才不遇、報國無門的憤懣。③不隨波逐流、堅守節操的情懷。水調歌頭·落日塞垣路黃庭堅落日塞垣路,風勁戛貂裘。翩翩數騎閑獵,深入黑山頭。極目平沙千里,惟見雕弓白羽,鐵面駿驊騮huáliú。隱隱望青冢,特地起閑愁。漢天子,方鼎盛,四百州。玉顏皓齒,深鎖三十六宮秋。堂有經綸賢相,邊有縱橫謀將,不減翠蛾羞。戎虜和樂也,圣主永無憂。【注】塞垣:邊防城池。戛(jiá):敲擊。驊騮:周穆王的八鞍之一,這里代指強壯快速的駿馬。詞的下片表達了怎樣的“閑愁”?請加以分析。(6分)參考答案:①詞人的“閑愁”其實是對當朝執政者的辛辣諷刺。(2分)②詞的下片先著力渲染國力的強盛、人才的眾多,但執政者還是以一個弱女子的和親來謀求和平,貌似強大的國力與弱女子謀求和平之間形成了強烈的反差,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