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學設計學習目標:1、知識與能力:通過片段訓練,學生能準確把握議論文寫作語言的深刻性。2、過程與方法:通過演示實驗、練習,掌握一定的寫作技巧。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營造濃郁的文學氛圍,激發(fā)學習文學熱情,陶冶學生心情。教學重點:1、讓論點更鮮明2、讓語言更深刻教學難點:通過片段練習,掌握議論文寫作語言的深刻性教學設想:演示—練習—分析—片段練習—方法總結(jié)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課堂導入:當前的議論文寫作,同學們在語言方面似乎陷入了新的怪圈,學生為了讓自己的語言華麗出眾,長短句或排比句式輪番上場,引用或化用名人、名言或名著滿天飛,似乎得了“優(yōu)美句子”綜合癥一般。這節(jié)課老師和同學們一起解決作文中的這個難題。二、活動一:(一)幻燈片演示:1、盈盈月光,我掬一杯最清的;落落余輝,我擁一縷最暖的;灼灼紅葉,我拾一片最熱的;萋萋芳草,我摘一束最燦的。2、飲一壺清茗,在菊花叢中吟詩作賦,種五柳,飲清酒,賞美景,誦詩書,奏流水,覓知音,生活愜意,把酒對月。3、林徽因在心中修籬種菊,川端康成凝視凌晨四點的海棠花,海子面朝大海、靜候春暖花開,梭羅在瓦爾登湖畔吟賞煙嵐霧靄,倉央嘉措在雪域白鹿踏雪,康德抬頭仰望道德的星空。(二)要求:(1)思考:以上選段,用在議論文寫作中好不好?(2)同學之間交流、分享。(3)教師點撥,通過討論分析得出結(jié)論。三、活動二:根據(jù)以上方法進行賞析評價。(一)美文賞析活動一:片段一1、是金子總會發(fā)光(升格前)“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矣。”燭之武在壯年時不被重用,被埋沒在“沙子”里中,一直到了老年,秦晉圍鄭之時,才被“挖”出,說秦伯,使其舍鄭以為東道主。奉命于危難之間,他終熠熠生輝。是金子總會發(fā)光(升格后)是金子總會閃光,是英雄就會露鋒芒。寶刀猶未老,大器晚將成。燭之武美不外現(xiàn),才不外露,他深知長纓在手,何懼蒼龍。秦晉圍鄭,千鈞一發(fā),說秦王,解重圍,救鄭國于危難,扶大廈于將傾。正可謂“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吹盡狂沙始到金,是金子就會閃金光。燭之武就是一塊金子,熠熠生輝,永恒閃耀。2、學生互動交流,分享成果。(二)美文賞析活動:片段二1、苦難是一筆豐厚的人生財富史鐵生說:“生命的苦難是一種必然。”于是他從癱瘓中挺了過來,為了深愛他的母親可以舒心,為了讓自己的生命更有意義。當奔跑的夢想禁錮于輪椅之上,當滿身的才氣禁錮于軀體之中,他給自己折了一只名為“寫作”號的船,將自己從苦難的深淵中擺渡出來,最終實現(xiàn)了人生價值。在他看來,苦難并不可怕,只要跨越它,苦難就會給你送來一筆豐厚的財富。面對人生的苦難,我們無法選擇逃避,只有把它當成人生的一筆豐厚的財富,我們才能發(fā)現(xiàn)它帶給我們的是生命的魔力。2、學生互動交流,分享成果。(三)方法總結(jié)(學生自主交流后歸納總結(jié))四、活動三:拓展延伸。(一)給學生一個展示的平臺,當小小點評家。(二)病文片段展示1、事例論據(jù)一人常道:“華為悲欣三十年。”但任正飛卻說真是三十年努力的沉積才造就了今日的華為。漫漫三十年,孜孜永不倦。從2萬元創(chuàng)辦,到以跳樓為保證安慰員工,再到把股份分到每一位員工手中;從沒有高技術(shù)人才,到三位CEO離職,再到挖來蘋果三星的高管,任正非帶著華為一步一步走過來。前三十年的積累造就了今日華為的偉大。————《努力才會成功》2、事例論據(jù)二在秦晉圍鄭、鄭知其亡矣的危難之時,說秦舍鄭已是不可能之事,然燭之武見秦伯,他闡釋秦越國以鄙遠的弊端,又利用秦晉之間的矛盾,用“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體現(xiàn)出晉國的失信,進一步說晉國會闕秦以利晉,使秦伯與鄭人盟,善于抓住秦晉的矛盾,他使秦退兵,挽救了鄭國。————《做事要講究策略》3、事例論據(jù)三分享能夠提升人生的情趣與境界,贏得人們的尊敬。竹林七賢徜徉在山水之間,他們因志趣相同而升華了各自的情誼;蘇軾與王安石雖然政見不同,卻喜歡互相探討詩詞,因而他們的友情堅如磐石;居里夫婦毫不吝嗇自己的一點一滴,無論是財富抑或是科研成果,他們都奉獻給了世人,所以他們成為了我們畢生愛戴尊敬的對象。(三)學生小組討論交流,分享成果(四)教師點撥五、【讀寫鏈接】要求:結(jié)合人物生平事跡,自選話題,精心打造一個“觀點鮮明”“語言深刻”的事例論據(jù)。(一)學生誦讀賞析【人物簡介】李叔同弘一法師,俗名李叔同,清光緒六年(1880年)陰歷九月二十生于天津官宦富商之家,1942年九月初四圓寂于泉州。是“二十文章驚海內(nèi)”的大師,集詩、詞、書畫、篆刻、音樂、戲劇、文學于一身,在多個領域,開創(chuàng)中華燦爛文化藝術(shù)之先河。他把中國古代的書法藝術(shù)推向了極致,“樸拙圓滿,渾若天成”,魯迅、郭沫若等現(xiàn)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師一幅字為無上榮耀。他是第一個向中國傳播西方音樂的先驅(qū)者,所創(chuàng)作的《送別歌》,歷經(jīng)幾十年傳唱經(jīng)久不衰,成為經(jīng)典名曲。同時,他也是中國第一個開創(chuàng)裸體寫生的教師。卓越的藝術(shù)造詣,先后培養(yǎng)出了名畫家豐子愷、音樂家劉質(zhì)平等一些文化名人。他苦心向佛,過午不食,精研律學,弘揚佛法,普渡眾生出苦海,被佛門弟子奉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他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盡的精神財富,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是中國絢麗至極歸于平淡的典型人物。太虛大師曾為贈偈:以教印心,以律嚴身,內(nèi)外清凈,菩提之因。趙樸初先生評價大師的一生為:“無盡奇珍供世眼,一輪圓月耀天心。”他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前驅(qū),卓越的藝術(shù)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佛教文化相結(jié)合的優(yōu)秀代表,是中國近現(xiàn)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高僧,又是國際上聲譽甚高的知名人士。他在音樂、美術(shù)、詩詞、篆刻、金石、書法、教育、哲學、法學、漢字學、社會學、廣告學、出版學、環(huán)境與動植物保護、人體斷食實驗諸方面均有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作為高僧書法,弘一與歷史上的一些僧人藝術(shù)家存有差異,如智永和懷素,盡管身披袈裟,但似乎他們的一生并未以堅定的佛教信仰和懇切實際的佛教修行為目的,他們不過是寄身于禪院的藝術(shù)家,“狂來輕世界,醉里得真知”,這完全是藝術(shù)家的氣質(zhì)與浪漫。八大山人筆下的白眼八哥形象,諷刺的意味是顯而易見的,他的畫作實在是一種發(fā)泄,是入世的,并未超然。比之他們,弘一逃禪來得徹底,他皈依自心,超然塵外,要為律宗的即修為佛而獻身,是一名純粹的佛教大家。李叔同的《送別》: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人物評價】林語堂:“李叔同是我們時代里最有才華的幾位天才之一,也是最奇特的一個人,最遺世而獨立的一個人。”“他曾經(jīng)屬于我們的時代,卻終于拋棄了這個時代,跳到紅塵之外去了。”張愛玲:“不要認為我是個高傲的人,我從來不是的,至少,在弘一法師寺院圍墻的外面,我是如此的謙卑。”夏丏尊:“綜師一生,為翩翩之佳公子,為激昂之志士,為多才之藝人,為嚴肅之教育者,為戒律精嚴之頭陀,而以傾心西極,吉祥善逝。”李叔同先生生當亂世,在他歷盡百劫之后,終于在1918年8月19日,在杭州虎跑定慧寺出家當了和尚,時年三十九歲。從此進入了他人生的第三階段,就是豐子愷先生所說的“爬上三層樓”的階段。他一出家即告別塵世的一切繁文縟節(jié),并發(fā)誓:“非佛經(jīng)不書,非佛事不做,非佛語不說”。李叔同受戒后持律極嚴,完全按照南山律宗的戒規(guī):不作主持,不開大座,謝絕一切名聞利養(yǎng),以戒為師,粗茶淡飯,過午不食,過起了孤云野鶴般的云水生涯。或如好友夏丐尊所形容的,從“翩翩濁世佳公子”,一變而為“戒律精嚴之頭陀”。這種變化,在常人看來覺得不可思議,甚至在心理上難以承受,而李叔同卻以平常心澹定自然地完成轉(zhuǎn)化,成了弘一法師。所以,對于李叔同的出家,正如豐子愷在《我的老師李叔同》一文中所說“李先生的放棄教育與藝術(shù)而修佛法,好比出于幽谷,遷于喬木,不是可惜的,正是可慶的。”因為,無論他是所在。他自己就是一叢菊,一片霞,一輪月。一月當空,千潭齊印,澄淆定蕩,各應其機,他的一生行誼,就是一部哲學大書,無字之經(jīng),不刊之典。他給后世留下的詩文、藝術(shù)、思想和佛典,就如藍田之玉和苧羅之紗,越是經(jīng)過時間的磨礪越堅實,越是經(jīng)過污水的沖刷越潔白。雖然李叔同與弘一法師,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形象,但兩個形象并不是截然斷開。他值得我們尊敬和學習的,是他的多才多藝和認真的精神。他一生做人確是凡事認真而嚴肅的。他要學一樣就要像一樣,要做什么就要像什么。古人有話說:“出家乃大丈夫事,非將相之所能為”。馬一浮曾有詩挽他說:“苦行頭陀重,遺風藝苑思。自知心是佛,常以戒為師”,讀此可謂如見其人。先生走了,他的人格魅力還在,如風常拂,如月明澈。(二)學生思考練筆(三)運用投影儀展示,學生交流分享六、總結(jié):文似看山不喜平。所以除了引人眼球的標題,一錘定音的開頭,回頭百媚生的結(jié)尾外,還要做到讓論點更鮮明,讓語言更深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在生活中運用語文,在生活中學會語文。七、課后練筆于敏(氫彈之父)生平事跡:在中國核物理的幾位開創(chuàng)者中,于敏是唯一一位沒有留學背景的人。在氫彈的理論探索中,于敏幾乎從一張白紙開始,依靠自己的勤奮,舉一反三。克服重重困難,自主研發(fā),解決了氫彈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礎問題。1967年,中國完成了氫彈核爆實驗。從原子彈到氫彈,中國只用了兩年零八個月,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在氫彈研制過程中,于敏提出了從原理到構(gòu)形基本完整的設想,成為中國氫彈研制中的關鍵人物。從60年代開始,于敏放棄了個人熱愛的基礎物理專業(yè),此后30年一直隱姓埋名,于敏一生只有兩次公開露面,一次是1999年,國家為兩彈一星元勛授獎,另外一次是2015年1月9日,國家科技獎頒獎,于敏成為最高科技獎的唯一獲得者。頒獎詞:離亂中尋覓一張安靜的書桌,未曾向洋已經(jīng)礪就了鋒鍔,受命之日,寢不安席,當年吳鉤,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囑托,許下了一生,一聲巨響,驚詫了世界,一個名字,蕩滌了人心。要求:結(jié)合人物生平事跡,以“淡泊”“專注”“責任”為觀點,靈活運用上頒獎詞,精心打造一個“觀點鮮明”“語言深刻”的事例論據(jù)。學情分析(一) 缺少獨立思考,沒有立場。不少考生缺乏自己的獨立見解,照搬既定的觀點或者不知所云,缺少思考的分量。考生的思維帶有明顯的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把自己的思維模式作為正確的思維模式,而不是科學理性的思維。比如有的考生寫屈原極端純粹忠君愛民,寫居里夫人修女般“圣潔”投身科學研究,這種極端化的思維模式,讓考生作文沒有思辨性,容易走向偏激和僵化。(二)邏輯混亂,不辨概念。學生的作文,不少出現(xiàn)前后邏輯不通,甚至混亂的狀況,導致說理不通,寫作內(nèi)容與中心游離。(三)語言華麗而空洞。當前的議論文寫作,在語言方面似乎陷入了新的怪圈,學生為了讓自己的語言華麗出眾,長短句或排比句式輪番上場,引用或化用名人、名言或名著滿天飛,但讀了之后,不少都是空洞無力,毫無文章的表現(xiàn)力可言,涂脂抹粉,味同嚼蠟。表面上似乎考生的語言功底了得,博覽群書,實際上語段優(yōu)美但不貼切,與主題無關、跟中心脫節(jié),讀了讓人厭煩。問題的癥結(jié)在于,不少考生認為只要語言優(yōu)美出彩,就屬于“發(fā)展等級”的范疇,似乎能拿高分,于是得了“優(yōu)美句子”綜合癥一般,拼命羅列、大段背誦復制,不管是否是文章需要的,不管自己運用語句是否恰當自然,往往弄巧成拙,顯得無病呻吟,難以得到理想的分數(shù)。效果分析學生在以后整理素材時,能夠做到以下三點:1、針對不同論題,有目的地,重點地突出已知材料中的某個方面。每個材料,事實論據(jù)牽涉到方方面面,可以同時證明各種不同的論點。學生在引用的時候針對不同的論點可以有意識地選取材料中有用部分,適當?shù)丶右凿秩緮U充,其它部分就可忽略不計。這樣同樣可以達到一材多用的目的。譬如文章要論述時間的重要,那末就可以在馬克思一早就等圖書館開門,有時連午飯都不吃這方面多敘述一點;
譬如要證明不斷積累對事業(yè)上的作用時,我們就可以在馬克思近十年時間里幾乎讀遍了圖書館所有的經(jīng)濟學參考書,做了大量的卡片這一點上多敘述一點,等等。2、對事例,進行深挖掘,巧挖掘或是稍微調(diào)整角度。從新的視角、新的方位審察和思索客觀事物,見人所未見,獲得新的意蘊。它打破單向、一元的思維定勢,不拘于一孔之見,或一隅所感,盡可能尋找新的突破口,從新的側(cè)面切入,使立意別具一格。有時反彈琵琶,反求其意,別出心裁。3、見微知著,小處落筆
從小處立意,把意義引申發(fā)揮到成為大問題,揭示具有普通意義的主旨。這不僅要求作者具備比較深刻的思考能力,而且還要求作者有敏銳的聯(lián)想拓展能力,使主旨顯出特色。教材分析新課程標準表述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書面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作性表述的過程。”《中國大百科全書心理卷》說:“作文是學生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jīng)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是從內(nèi)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jīng)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guī)范語法結(jié)構(gòu)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zhuǎn)化。”寫作是語文知識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的集中體現(xiàn)。語文總分150分,而作文就占60分,占了五分之二,學生作文大體在45、46分,但是好的作文可以55分以上,甚至滿分。高校自主招生為作文尖子生敞開大門。葉圣陶說:“作文是各科學習成績、各項課外活動的經(jīng)驗以及平時思想品德的綜合表現(xiàn)。”作文與各門功課的學習,確實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然此一規(guī)律經(jīng)常是“百姓日用而不知”,不為家長學生老師所注意,這是萬萬不應該的。美國未來學家約翰?奈斯比特在其著作《大趨勢》中曾斷言:“在這個文字愈來愈密集的社會,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讀寫技巧。”現(xiàn)代人才必須具備較高的寫作能力,才能從容應對日常工作生活中的諸多問題。對中學生而言,寫作是聽、說、讀、寫這些最基本的技能中需要掌握的一項。在語言教學中,聽與讀是對信息的吸納;說與寫是對信息的表述。相較于隨意性更大的“說”,“寫”是整理思維、組織思路、進行分析和比較的過程,更嚴密全面,它不單體現(xiàn)了作者的語言素養(yǎng),也體現(xiàn)了作者的思想及文化素質(zhì)、邏輯思維能力、思想深度等。可以說寫作能力是一個人知識水平、思想認識水平、思維判斷能力和綜合表達能力等綜合素養(yǎng)的體現(xiàn)。通過寫作,他們可以訓練思維方法,提高對客觀事物的觀察能力、認識能力和把握能力,加強思維的嚴密性和邏輯性,并為創(chuàng)新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打下良好的基礎。學好作文,有過硬的文筆,是未來就業(yè)的基礎和法寶(1)從專業(yè)角度講,有過硬的文筆,會大大便利就業(yè),為自己爭取更多發(fā)展機會,助推成就事業(yè)。(2)從廣泛意義上講,有過硬的文筆,就業(yè)渠道更寬泛。寫作能力是社會就業(yè)需求最普遍的一種能力。如律師業(yè)、廣告業(yè)、策劃業(yè)、公務員、教育業(yè),甚至是我們的作文指導培訓。(3)從方便生活角度來講,有良好的文筆功底,無論在任何單位,從事任何職業(yè),都會受重視。觀評紀錄王老師:鄒老師的課,指導是有針對性的。我看鄒老師的教案設計這一點做得不錯,可能今天上課又作了一些調(diào)整。她的課堂充滿青春活力,評價富有人情味。楊老師:整堂課中,學生用自己的耳朵去傾聽,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用自己的心靈去體驗。讓學生“心動”、“口動”、“筆動”,解決了“作文難”的問題。仝老師:學生的習作內(nèi)容具體、生動,有文采,有個性化,這取決于教師點拔的技巧與藝術(shù)。這次作文前導之所以能如此成功,我想首先得益于韓老師潤物細無聲的指點。鄭老師:她的課處處以人為本,充滿生命活力,令苦思有效作文教學而未得的我豁然開朗,是一堂難得的好課。【評測練習】學以致用,讀寫鏈接于敏(氫彈之父)生平事跡:在中國核物理的幾位開創(chuàng)者中,于敏是唯一一位沒有留學背景的人。在氫彈的理論探索中,于敏幾乎從一張白紙開始,依靠自己的勤奮,舉一反三。克服重重困難,自主研發(fā),解決了氫彈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礎問題。1967年,中國完成了氫彈核爆實驗。從原子彈到氫彈,中國只用了兩年零八個月,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在氫彈研制過程中,于敏提出了從原理到構(gòu)形基本完整的設想,成為中國氫彈研制中的關鍵人物。從60年代開始,于敏放棄了個人熱愛的基礎物理專業(yè),此后30年一直隱姓埋名,于敏一生只有兩次公開露面,一次是1999年,國家為兩彈一星元勛授獎,另外一次是2015年1月9日,國家科技獎頒獎,于敏成為最高科技獎的唯一獲得者。頒獎詞:離亂中尋覓一張安靜的書桌,未曾向洋已經(jīng)礪就了鋒鍔,受命之日,寢不安席,當年吳鉤,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囑托,許下了一生,一聲巨響,驚詫了世界,一個名字,蕩滌了人心。要求:結(jié)合人物生平事跡,以“淡泊”“專注”“責任”為觀點,靈活運用上頒獎詞,精心打造一個“觀點鮮明”“語言深刻”的事例論據(jù)。課后反思作文要想提高,首先要抓學生閱讀,多讀書,多感悟,多模仿,才能如源頭活水,給作文教學以生機和活力。可給學生定期推薦好文章,引導學生欣賞評價,既給學生提供寫作素材,又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第二,緊扣生活,多給學生啟發(fā)引導,交流教育,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水平,來加強作文的思想性和個性表達,來提高作文的深度和新意。第三,平日注重對學生進行就材料提煉觀點、概括故事內(nèi)容的訓練,提高學生的提煉概括能力。第四,增加作文批閱的次數(shù)和激勵性的批語,激發(fā)學生寫作的積極性。第五,增加作文面批指導的次數(shù),有針對性地指導寫作,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第六,增加訓練次數(shù)讓學生多寫多練,以提高寫作速度。總之,只要在主觀上重視學生的作文教學,多思考,多學習,多實踐,學生的寫作能力定會有提高的!課標分析高中語文課程要充分發(fā)揮其促進學生發(fā)展的獨特功能,使全體高中學生獲得應該具備的語文素養(yǎng),并為學生的不同發(fā)展傾向提供更大的學習空間;要為造就時代所需要的多方面人才,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創(chuàng)造力和凝聚力發(fā)揮發(fā)揮應有的作用。一、課程性質(zhì)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高中語文課程應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和一定的語文審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zhì)和科學文化素質(zhì),為終身學習和有個性的發(fā)展奠定基礎。二、課程的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充分發(fā)揮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高中語文課程應幫助學生獲得較為全面的語文素養(yǎng),在繼續(xù)發(fā)展和不斷提高的過程中有效地發(fā)揮作用,以適應未來學習、生活和工作的需要。(二)注重語文應用、審美與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促進學生均衡而有個性地發(fā)展。(三)遵循共同基礎與多樣選擇相統(tǒng)一的原則,構(gòu)建開放、有序的語文課程。三、課程目標通過高中語文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的學習,學生應該在以下六個方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新疆工業(yè)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中國現(xiàn)代文學二》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蘇州健雄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數(shù)學文化與歷史》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縣達標名校2025年初三下學期第二次診斷性測驗化學試題試卷含解析
- 江西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現(xiàn)代產(chǎn)業(yè)技術(shù)導論》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洛陽理工學院《摩登》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萍鄉(xiāng)學院《實變函數(shù)B》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湖南城建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傳統(tǒng)中國畫研習》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重慶對外經(jīng)貿(mào)學院《高分子物理(新創(chuàng)碳谷)》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新疆維吾爾醫(yī)學專科學校《和聲1》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福建體育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土木法規(guī)》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醫(yī)療廢物的處理》課件
- 教育培訓合作分成協(xié)議書
- 2024年4月27日浙江省事業(yè)單位招聘《職業(yè)能力傾向測驗》試題
- 煤礦防治水細則解讀
- 2022塔式太陽能熱發(fā)電站吸熱系統(tǒng)施工規(guī)范
- 溺水的預防與急救 課件 2024-2025學年人教版(2024)初中體育與健康七年級全一冊
- 勤務輔警合同模板
- 年獸來了課件
- JT-T-524-2019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用纖維
- DL-T5501-2015凍土地區(qū)架空輸電線路基礎設計技術(shù)規(guī)程
- DZ∕T 0173-2022 大地電磁測深法技術(shù)規(guī)程(正式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