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初中生觀滄海教案4篇教學目標:
1、體會詩人寬闊的胸襟、豪邁的氣慨。
2、體會雄偉壯美的景象。
3、寫實與想象。
教學重點:
目標1、目標2。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由寫作背景導入
該詩寫于東漢建安十二年(207)秋。當年的夏五月,詩人率軍北征烏桓,七月出盧龍塞,九月大獲全勝。班師途中經過碣石山,詩人登高望海,留下了這千古傳頌的名篇。
二、簡介,提醒目標
曹操,字孟德,譙(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曾歷任
大將軍、丞相,封魏王,建安二十五年卒。子曹丕稱帝,追尊為武帝。
曹操是一位出色的詩人。
三、新授內容
1、師范讀,生跟讀。
2、生自由朗讀,查字典解決生字詞。
3、生齊讀。
4、分析課文內容
⑴分析字義
臨,登上,有巡游的意思。滄,通“蒼”,青綠色。
海,渤海。觀,看,統領全篇。
蕭瑟,樹木被秋風吹動的聲音。洪,大。
行,運行。若,猶如。
星漢,銀河。志,抱負。
⑵內容
A、詩的前兩句寫什么?最終兩句是寫什么?中間十句寫了什么?
敘事合樂時所加,與正文內容無關寫景
B、寫景局部采納手法,勾畫了洶涌的,屹立海中的,島上繁茂的,給人以如畫的感覺。
C、“日月之行”四句采納了什么手法?(想象、夸大)寫出了觀滄海時的什么感受?
D、寫景表達了怎樣的情懷?
借景抒情,表達詩人博大的胸襟。
四、總結課文,用自己的話說說詩的內容。
先突出寫大海的碣石山高高屹立,季節雖是晚秋,山上卻生氣盎然,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吹來,林呼山喚,草木共鳴;海中的波濤咆哮翻騰,上欲接天,風助浪勢,浪壯風色。從“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寥寥數語,便勾畫出一幅壯麗的海山秋色圖,敏銳的觀看,開闊的視野,,統攬全局的謀篇,顯示出超人的才智和非凡的學識。
寫完眼前的山海,詩人虛走一筆,把不同時空段內滄海托舉日月星漢的壯美景象切換過來,使這海山秋色圖平添出一股浩蕩磅礴的氣概。這是詩人英武壯闊胸懷的進一步拓展。太陽、月亮給人類送來暖和和光明,是詩人挽救蒼生于水深熾熱之中、一統天下宏大政治理想的真實比較;絢爛的銀河則是詩人文武兼備、雄才大概的生動寫照。
五、作業:
⑴完成書后習題;
⑵背誦默寫課文。
六、預習下一課。
《觀滄海》教學設計篇二
教學目標:
1、熟讀并背誦詩歌。
2、理解詩歌內容。
3、品嘗語言,體會詩中描繪的雄偉壯美景象。
4、體會詩人寬闊的胸襟、豪邁的氣慨。
教學重點:
理解詩歌內容,背誦詩歌。
教學難點:
體會詩人寬闊的胸襟、豪邁的氣慨。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一代梟雄曹操成為人們熱議的焦點話題,這一切都緣于河南省文物局的高調宣布——該省文物考古討論所在安陽縣安豐鄉西高穴村搶救性開掘的一座東漢大墓被確定為文獻中記載的魏武王曹操高陵。
曹操是一位備受爭議的歷史人物,在老百姓的眼里,他是陰險狡詐的白臉奸雄;在讀書人眼里,他是文才卓異的文壇巨擘;在政治家的眼里,他是叱咤風云的亂世梟雄;在歷史家的眼里,他是雄才偉略的蓋世英豪,真實的曹操是一位怎樣的人呢?
讓我們通過一首詩來初步了解一下這位備受爭議的歷史人物。
二、簡介曹操及寫作背景
1、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瞞。曾歷任大將軍、丞相,封魏王,建安二十五年卒。子曹丕稱帝,追尊為武帝。曹操是東漢末年出色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詩人。
代表詩作有《步出夏門行》《蒿里行》《短歌行》等。文學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動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為代表的建安文學,史稱“建安風骨”,他的詩以大方悲壯見稱,在文學史上留下了光芒的一筆。
2、背景:
東漢建安年間,曹操借許攸之計,以少勝多,擊退了他在北方的主要對手——大軍閥袁紹。袁紹殘部逃到烏桓(當時遼東半島上的一個少數民族政權),想得到烏桓的支持,以求東山再起。曹操乘勝追擊,征討烏桓。東漢建安12年,即公元207年,曹操揮鞭北指,所向披靡,大敗烏桓。歸途中,曹操登上碣石山(位于今河北省東亭縣西南的大碣石山。此山現已不存,相傳已沉入大海),觀看滄海壯美風光。此時,曹操躊躇滿志,意氣昂揚,揮筆疾書,便有了《觀滄海》一詩。
三、解題:
《觀滄海》是曹操《步出夏門行》的首章。《步出夏門行》是樂府舊題,又名《隴西行》。夏門,是洛陽的一個城門。曹操的《步出夏門行》是他在建安十二年北征烏桓時所作的一組詩。這組詩共分五局部,開頭是序曲“艷”,下面是《觀滄海》《冬十月》《河朔寒》《龜雖壽》四章。
漢代樂府詩一般無標題,《觀滄海》這個題目是后人加的。樂府詩原來是可以唱歌的。詩的最終兩句“幸甚至哉,歌以詠志”是合樂時加上的,是詩的附文,跟詩的內容沒有聯系。
四、朗讀課文。
1、讀準字音,讀準節奏。
古詩的節奏一般按音節劃分,但有時也要依據意義加以調整,以避開讀破詞語。四至七言句的節奏型依次是:
四言句XX/XX如:“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五言句XX/XX/X或者(XX/X/XX)
七言句XX/XX/XX/X或者(XX/XX/X/XX)
2、讀出語氣,讀出情感。
曹操以強大的優勢平定了烏桓及袁紹的剩余勢力,統一了北方,實現了人生的第一個目標,心情自然是豪情萬丈,感動萬分。此時登碣石山看到波濤洶涌的大海,更是觸景生情,堅決了他建功立業,統一中國,要做一番大事的人生信念。所以,要用“感動、豪邁、樂觀、激揚”的語氣,讀出對大海的喜愛之情和渴望建功立業的思想感情。
五、理解詩歌大意
1、學生依據解釋及教師供應的資料,分組合作,疏通文意。
2、溝通學習成果。
參考譯文;
登上高高的碣石山,來遠眺蒼茫的大海。
水波洶涌澎湃,山島高高的直立在水中。
山島上有叢生的樹木,各種各樣的奇花異草生長得很茂密。
吹起蕭瑟的秋風,水中涌起了水花波浪。
太陽和月亮,似乎在大海里升起。
銀河、太陽和月亮絢爛,似乎出自大海里。
慶幸得很,用這首詩歌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六、研讀課文
1、全詩圍繞哪個字綻開來寫的?
明確:全詩以“觀”字統領全篇,以下由“觀”字綻開,寫登山所見。
2、詩人在詩中都寫了哪些景物?
明確:浩蕩的海水、屹立的山島、繁茂的草木、掀起的洪波;海上的日月。
3、哪些是真正“觀”到的?
明確:浩蕩的海水、屹立的山島、繁茂的草木、掀起的洪波
4、為我們營造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明確:
海水蕩漾是動景,山島屹立是靜景,相互襯托之中顯示了大海的寬闊和威武;
草木叢生是靜景,洪波涌起是動景,動靜之間展現了大海的驚人力氣和雄偉氣象。
5、詩中哪幾句又是寫虛景?(想象的風光及景物)這種景象是一種什么樣意境?
明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絢爛,若出其里。”
的主觀感受,可從兩個“若”看出。主要描寫了太陽、月亮、星辰銀河都似乎從海里升起又落入海里,這些運行都離不開大海的懷抱,都包蘊在這滄海之中。借助奇怪的想象來表現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狀觀景象。是一種極其開闊博大的意境。
6、為什么曹操會產生這樣的想像?聯系寫這首詩的背景,我們想一想,這里集中反映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詩人當時正處在自己事業的最頂峰,他已經削平了北方群雄,現在又打垮了烏桓和袁紹殘部,消退了后患;假如再以優勢兵力去毀滅南方的割據勢力,他就可以蕩平宇內,一統天下了。大戰之前,身為主帥的曹操,登上當年秦皇漢武也曾登過的碣石山,撫今追昔,他的心情和滄海的浪濤一樣洶涌澎湃。所以才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絢爛,若出其里”這樣的想像,表達博大的胸懷和豪邁的氣概。
小結:
這首詩虛實結合,借景抒情,描寫滄海的壯美風光,表現博大的胸懷,抒發統一天下的雄偉理想。
七、拓展閱讀
毛澤東的《浪淘沙北戴河》
八、作業:
1、背誦全詩。
2、課外閱讀曹操的其他詩歌。
觀滄海教案篇三
練習目標
了解肯定的古詩詞常識及作家、作品的背景材料。
通過解釋、學生順通詩句,理解大意。
通過教師的試范賞析,體會詩中蘊含的情感。
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
練習內容
引入、朗讀(可讓學生朗讀)。
教師補充古詩詞常識及作家、作品、背景材料。
學生順通詩句,理解大意,教師作點撥。
教師試析,學生評論。激發學生的寫作熱忱。
作改寫練習。
練習過程
(一)引入
古代詩詞是我國代文學寶庫中一顆燦爛的明珠。其中有許多佳作,不僅語言雋美,而且意境深遠。它們有的布滿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來廣為傳誦,成了流傳千古的名篇。我們中學生學一點優秀的古代詩詞,不僅有助于提高我們的語言水平,而且能陶冶我們的思想情操。所以我們要仔細學習和努力把握肯定數量的古代詩詞。今日,我們要學習的一首古代詩歌,主要是領悟古人融情于景表達胸懷和講究煉字煉句的手法。
播放《三國演義》片頭曲“滾滾長江東逝水”,教師提問,讓學生答復,說出里面的主要人物(曹操,政治家、軍事家、詩人),把他的作品背出來,默寫下來,并講出大意。
(二)簡介古詩詞常識、作家、作品、背景
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古體詩亦稱“古詩”“古風”,古體詩是依照古代的詩體來寫的。詩體名,為近代詩詞形成以前,除楚辭體外各種詩體的統稱。在唐人看來,從《詩經》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因此,所謂依照古代的詩體,也就沒有肯定的標準。但是,詩人們所寫的古體詩,有一點是全都的,那就是不受近體詩的格律的束縛。唐初開頭形成的、在字數、聲韻、對仗方面都有嚴格規定的一種格律詩,就是我們所說的近體詩。近體詩是同古體詩相對而言的。唐代以及其后的詩人仍有寫古體詩的。我們可以說。凡不受近體格律的束縛的,都是古體詩,古體詩分為四言古詩、五言古詩、七言古詩。近體詩分為絕句、律詩。這是一首四言古詩;從表達方式看,這是一首寫景抒情詩。《觀滄海》是后人加的,原是《步出夏門行》的第一章。當作于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北征烏桓得勝回師途中。
賞析(以練代析,詳見習題)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這兩句話點明“觀滄海”的位置:詩人登上碣石山頂,居高臨海,視野寥廓,大海的壯闊景象盡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寫,概由此拓展而來。“觀”字起到統領全篇的作用,表達了這首詩意境開闊,氣概雄渾的特點。
前四行詩句描寫滄海景象,有動有靜,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與“水何澹澹”寫的是動景,“樹木叢生,百草豐茂”與“山島竦峙”寫的是靜景。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在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簾的是那突兀屹立的山島,它們點綴在平闊的海面上,使大海顯得奇妙壯麗。這兩句寫出了大海遠景的一般輪廓,下面再層層深入描寫。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前二句詳細寫竦峙的山島:雖然已到秋風蕭瑟,草木搖落的季節,但島上樹木繁茂,百草豐美,給人詩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則是對“水何澹澹”一句的進一層描寫:定神細看,在秋風蕭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瀾,洶涌起伏。這兒,雖是秋天的典型環境,卻無半點蕭瑟凄涼的悲秋意緒。面對蕭瑟秋風,極寫大作海的寬闊壯麗:在秋風蕭瑟中,大海洶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島高聳挺立,草木繁茂,沒有絲毫凋衰感傷的情調。這種新的境地,新的風格,正反映了他“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壯志”胸懷。
“日月行,若出之其中;星漢絢爛,若出其里。”前面的描寫,是從海的平面去觀看的,這四句則聯系廓落無垠的宇宙,縱意宕開大筆,將大海的氣概和威力凸顯在讀者面前:茫茫大海與天相接,空蒙渾融;在這雄奇壯美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漢(銀河)都顯得渺小了,它們的運行,好像都由大海自由吐納。詩人在這里描寫的大海,既是眼前實景,又融進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大,呈現出一派吞吐宇宙的雄偉氣象,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勢態。這種“籠蓋吞吐氣象”是詩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藝術境地。言為心聲,假如詩人沒有雄偉的政治理想,沒有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沒有對前途布滿信念的樂觀氣度,那是無論如何也寫不出這樣壯美的詩境來的。過去有人說曹操詩歌“時露霸氣”(沈德潛語),指的就是《觀滄海》這類作品。全詩語言質樸,想象豐富,氣概磅礴,蒼涼悲壯,為歷代讀者所激賞。沈德潛在《古詩源》中評論此詩“有吞吐宇宙氣象”。這是很精當的。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這是合樂時的套語,與詩的內容無關。也指出這是樂府唱過的。
學生評論。教師引導學生進展改寫練習(內容詳見練習題)。
譯文
東行登上碣石山,來觀賞大海。
海水多么寬敞浩蕩,山島高高地直立在海邊。
和百草郁郁蔥蔥的,非常繁茂。
秋風吹動樹木發出悲涼的聲音,海中翻騰著巨大的波浪。
太陽和月亮的運行,似乎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動身的。
銀河星光絢爛,似乎是從這浩淼的海洋中產生出來的。
太值得慶幸了!就用詩歌來表達心志吧
改寫散文
我北伐三郡烏桓,凱旋而歸,登上碣石山,大海的壯闊景象盡收眼底。最先映入眼簾的是那高高屹立在海邊的山島,使大海顯得寬敞浩蕩、奇妙壯麗。四周是蔥郁的樹木,豐茂的花草。叢生的草木在秋風中搖曳。在秋風中,海面洪波巨瀾,洶涌起伏。茫茫大海與天相接,空蒙渾融。在這雄奇壯美的大海面前,太陽、月亮、星辰、銀河都顯得渺小了。它們的運行,好像都由大海自由吐納。旭日被海浪拋出地面,明月被海濤拋向天空,耿耿繁星映入海面,日月星辰似乎都在大海的胸中運行,大海簡直可以包涵一切!真是雄偉無比,博大無比島上蕭瑟的秋風掀起洶涌的波濤,洶涌喧騰,海面是多么浩瀚無際。真是幸運極了,讓我們盡情唱歌,暢抒心中的情懷,用詩歌來詠嘆自己遠大的志向!
《觀滄海》教學設計篇四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反復朗讀詩歌,背誦詩歌。
2、了解詩歌有關學問,理解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品嘗詩歌語言,體會詩歌的意境;培育賞讀詩歌的力量,提高古詩文修養。
4、培育喜愛祖國古代文化學問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觀滄海
一、新課導入
大家知道曹操吧?說起曹操,經常聽到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有人說他是英雄,有人說他是奸雄,今日我們閱讀他的《觀滄海》,或許你對這樣一個歷史人物會有更客觀的熟悉。
1、依據拼音寫出恰當的詞語。
cāng(滄)海jié(碣)石sǒngzhì(竦峙)
水何dàndàn(澹澹)xiāosè(蕭瑟)
2、借助課下解釋或工具書解釋以下各詞的意思。
澹澹:(水波)蕩漾的樣子。
竦峙:高高地直立。竦,高聳。峙,直立。
星漢:銀河。
蕭瑟:樹木被秋風吹動的聲音。
至:極點。
何:多么。
若:似乎。
臨:登上。
3、文體學問
通常所說的古代詩歌包括古體詩、樂府詩、律詩、絕句、詞、曲等。
唐代以前消失的較少格律限制的詩體叫古體詩。如本課的《觀滄海》。而把唐朝新消失的絕句、律詩叫近體詩。如本課的《次北固山下》和《錢塘湖春行》。
律詩,因格律要求嚴格而得名,有五言律詩、七言律詩兩種;律詩的格律有規定,限制了對仗,八句可分為四聯。
曲是一種與詞相近的韻文形式,消失于南宋和金代,盛于元代,是受民間歌曲的影響而形成的,句法較詞更為敏捷,多用口語,用韻也更接近口語。如本課的《天凈沙·秋思》。
4、簡介
曹操,字孟德,東漢末年政治家、軍事家、詩人。在鎮壓黃巾起義中,漸漸擴大軍事力氣。“挾天子以令諸侯”后,先后滅呂布、袁術,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戰勝兵強地廣的袁紹,漸漸統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207年)北征烏桓,大勝。次年率軍南下,被孫權、劉備的聯軍擊敗于赤壁。他善詩歌,常借詩篇抒發自己的政治理想。其詩氣勢宏偉、大方悲壯,是文學史上建安文學的開創者。《步出夏門行》《蒿里行》均用樂府舊題抒發自己的政治理想,氣勢宏偉、大方悲壯。
5、背景鏈接
《觀滄海》是曹操的名篇,他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烏桓的途中。烏桓是當時東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206年),烏桓攻破幽州,俘虜了漢民十余萬戶。同年,袁紹的兒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結遼西烏桓首領蹋頓,屢次騷擾邊疆,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毅然北上征伐烏桓。在這年八月的一次大戰中,曹操最終取得打算性的成功。這次成功穩固了曹操的前方,所以其次年他才能揮戈南下,以期實現統一中國的宏愿。把前后的大事聯系起來,我們就可以看出,北征烏桓對曹操來說是一次多么重要的戰斗了。而《觀滄海》正是曹操在北征烏桓途中經過碣石山時寫下的。大戰之前,身為主帥的曹操,登上當年秦皇、漢武也曾登過的碣石,又當秋風蕭瑟之際,他的心情肯定會像滄海一樣難以安靜。他將自己這種昂揚奮勉的精神融會到詩里,借著大海的形象表現出來,使這首詩具有一種雄渾蒼勁的風格,因而成為一篇優秀的作品。
二、新授
(一)詩歌朗讀
1、自由朗讀詩歌,實行各種形式把詩歌讀通讀順,留意讀準字音、節奏。
溝通點撥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絢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2、結合解釋解讀詩意。
溝通點撥
向東進發登上碣石山,得以欣賞大海的奇景。
海水多么寬敞浩蕩,海中山島高聳陡立。
碣石山上樹木叢生,各種草長得很繁茂。
秋風颯颯,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濤。
日月的運行,似乎是從這浩渺的海洋中動身的。
銀河星光絢爛,似乎是從這浩渺的海洋中產生出來的。
真是幸運極了,就用唱歌來暢抒心中的情懷吧!
(二)整體感知
在理解詩意的根底上,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并思索以下問題。
1、全詩是以哪個字綻開來寫的?
溝通點撥
全詩以“觀”字統領全篇,下文由“觀”字綻開,寫登山所見。
2、這首詩寫了幾層意思?哪些詩句是寫現實的?哪些詩句是想象的?
溝通點撥
這首詩寫出了3層意思。
第1層(1~2句):交代觀海的地點。
第2層(3~8句):描寫海水與山島。(實景)
第3層(9~12句):表現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氣概。(想象)
最終兩句是附文,是為和樂而加,與詩的內容無關。
3、哪些詩句最能表達博大的胸懷?詩人是懷著怎樣的感情描繪大海形象的?
溝通點撥
(1)“日月之行”四句寫大海,全用虛寫,卻表現了大海有包涵天地的氣概,更顯示了詩人的博大胸懷。
(2)大海的形象正是詩人形象的化身。詩人已經削平了北方群雄,現在又將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證券從業資格證考試的疑難解析與答疑試題及答案
- 樣本處理中的常見問題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證券從業資格證考試中重要詞匯分析試題及答案
- 理財師的投資理念與實踐試題及答案
- 注會考試復習策略探討試題及答案
-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專題三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三新民主主義革命學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
- 注冊會計師考試復習注意事項試題及答案
- 注冊會計師智力測試的相關試題與答案
- 行政管理師必考內容及答案
- 微生物導致的疾病傳播途徑試題及答案
- 某地產項目紅線廣告圍擋工程投標文件
- 建筑勞務公司簡介范文6篇
- 山東司法警官職業學院教師招聘考試真題2022
- 災害風險分析與風險管理
- 機動車維修竣工出廠合格證樣式
- 中考數學復習備考-幾何專題突破與拓展訓練題
- 衛生院B超、心電圖室危急值報告制度及流程
- 腫瘤化療-課件
- 第三節鋼筋混凝土排架結構單層工業廠房結構吊裝課件
- 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檔案
- 產品路標規劃-綜述2.1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