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第三節 生物學的探究方法教學課件設計_第1頁
初中生物-第三節 生物學的探究方法教學課件設計_第2頁
初中生物-第三節 生物學的探究方法教學課件設計_第3頁
初中生物-第三節 生物學的探究方法教學課件設計_第4頁
初中生物-第三節 生物學的探究方法教學課件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生物學的探究方法生物七年級上冊第一章小貓種魚知識目標:1、通過分析和討論“巴斯德實驗”過程,概述科學探究的大致過程。2、通過判斷不同的實驗方法,理解運用常見的實驗方法。能力目標:通過嘗試完成一個科學探究過程,學會運用科學探究解決問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小貓種魚的故事、巴斯德的探究過程、李時珍的故事體驗科學探究是人們獲取科學知識、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之一。學習目標探究點一探究的基本過程這是法國生物學家巴斯德,他發現……巴斯德的探究過程裝在敞口瓶里煮沸的肉湯沒過多久就變質了!這些細菌從哪里來的呢?巴斯德經過觀察后發現,肉湯里出現了細菌!細菌我認為:細菌是從空氣中跑到肉湯里去的!不對!肉湯會自動生出細菌!我該怎樣證實我的想法呢?自主探究閱讀課本P10分析與討論,回答以下問題:1、巴斯德的研究是為了解決什么問題?根據提出的問題,他做出了怎樣的假設?2、在巴斯德實驗中,曲頸瓶的設計妙處何在?3、在巴斯德的實驗中,設置A瓶的作用是什么?4、根據實驗結果,巴斯德可以得出什么結論?做對照,空氣中的微生物沒有收到任何阻擋而進入瓶內。彎曲的瓶頸能使外界空氣進入,而其中的微生物不能進入瓶內的肉湯內。使肉湯變質的微生物是肉湯自身產生的,還是來自空氣呢?使肉湯變質的微生物來自空氣。使肉湯變質的微生物來自空氣。

巴斯德的探究活動中,他是怎么做的?

1提出問題:

2做出假設:

3制定計劃:

4實施計劃:

5得出結論:

6表達交流:這些細菌從哪里來的呢?我認為:細菌是從空氣中跑到肉湯里去的!所以,是細菌從空氣中進入肉湯,使它變質的!合作交流為了進一步證實自己的結論,巴斯德在四年后,打破了曲頸瓶。幾天后,肉湯就開始變質了!合作交流1、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有哪些?2、科學探究成功的前提是什么?3、科學探究成功的關鍵是什么?4、探究計劃包括哪些?5、什么是變量?對照實驗中變量符合什么原則?巴斯德實驗中,變量是什么?是不是直頸瓶、曲頸瓶?①提出問題、②做出假設、③制定計劃、④實施計劃、⑤得出結論、⑥表達和交流能夠提出有研究價值的問題,并作出符合科學事實的假設制定出恰當的科學探究計劃包括方法、步驟,以及所需要的材料、器具等。科學實驗中,可以變化的量。微生物的有無單一變量原則

小明在地上發現了蚯蚓。請你與小明一起探究一下,蚯蚓到底是喜歡明亮還是喜歡黑暗?

1提出問題:

2做出假設:

3制定計劃:

4實施計劃:

5得出結論:

6表達交流:拓展提升李時珍觀察曼陀羅花

有人說,北方有一種藥物,名叫蔓陀羅花,吃了以后會使人手舞足蹈,嚴重的還會麻醉。李時珍為了尋找曼陀羅花,離開了家鄉,來到北方。終于發現了獨莖直上高有四、五尺,葉象茄子葉,花象牽牛花,早開夜合的蔓陀羅花,他又為了掌握蔓陀羅花的性能,親自嘗試“乃驗也。”并記下了“割瘡灸火,宜先服此,則不覺苦也”。據現代藥理分析,蔓陀羅花含有東莨菪堿,對中樞神經有興奮大腦和延髓作用,對末梢都有對抗或麻痹副交感神經作用。嚴謹求實鍥而不舍探究點二探究的常用方法閱讀課本P11-P12,思考問題科學探究的常用方法有哪些?(1)觀察法(2)實驗法(3)測量法(4)調查法

在實際工作中,往往多種方法并用。自主探究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計劃,通過感官和輔助工具,在自然狀態下對客觀事物進行系統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發現或驗證科學結論觀察法珍.古道爾在《和黑猩猩在一起》一書中回憶,她4歲半時,很想知道母雞身上哪有一個可以讓雞蛋鉆出來的洞。有一天,他藏在雞窩里,等著母雞下蛋。忽然,它慢慢從草窩上站起來,背向我,身子向前彎曲。我看見一個又白又圓的東西從她的兩腿間慢慢露出來,越來越大。忽然,它扭動了一下,噗!我清清楚楚看見一個雞蛋落到了草窩上。1、這個實例中,運用了那種研究方法?2、她的目的和計劃是什么?她通過什么感官和輔助手段完成?她是在哪描述的?實驗法巴斯德的探究過程運用了什么方法?運用特定的材料和用具,在一定條件下,通過有目的、有步驟的操作和觀察、記錄、分析,發現或驗證科學結論。材料用具目的步驟觀察記錄分析測量法運用尺子、秒表、溫度計等工具對確定對象的高度、速度、溫度等進行測量,用數據對事物作出量化描述。調查法為達到設想的目的,制訂計劃,收集研究對象的相關信息,然后進行分析、綜合,得出結論。實地調查是生物學研究常用的方法調查校園動植物記錄表

觀察法實驗法測量法調查法他們在用哪種方法呢?現在我手中有一朵花:1、我想知道它的顏色用什么方法?2、我想知道它的產地用什么方法?3、我想知道它的內部結構是什么?4、我想知道它的大小,直徑如何呢?5、我想知道它的大小、顏色、產地、內部結構所有信息呢?拓展提升合作交流1、生物學探究過程中常用的方法有哪些?2、是不是每一個科學探究只需要一種方法?觀察法、實驗法、測量法、調查法實際工作中,往往需要多種探究方法并用。我學會了1、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是什么?2、生物學探究過程中常用的方法有哪些?觀察法、實驗法、測量法、調查法①提出問題、②做出假設、③制定計劃、④實施計劃、⑤得出結論、⑥表達和交流當堂訓練1.在巴斯德實驗中,曲頸瓶的作用是()。A.多裝肉湯B.讓空氣進入瓶內而把微生物擋在肉湯之外C.便于手持D.曲頸瓶有自潔作用2.如果要設計“探究光對蟑螂生活的影響”實驗,你認為除了下列哪項,其他條件的選擇都應相同?()A.溫度B.濕度C.食物D.光照3.某生物研究小組的同學要為環保部門提供當地的有關環境污染報告,他們應采取下列哪種方法來了解當地的環保質量情況?A.觀察法B.調查法C.實驗法D.模擬法4.在調查學校的生物種類時,下列四位同學的做法正確的是A.看到自己喜歡的花就摘B.邊觀察邊記錄C.只觀察,不記錄D.爬到樹上掏鳥窩BDBB5.為了探究廢電池對水體的污染,某同學設計了以下實驗步驟:(1)將一節5號電池破碎,浸泡在1000毫升的清水中2—3天;(2)在四只魚缸上分別貼上標簽A、B、C、D;(3)在4只魚缸中分別放入等量的清潔無污染的河水;(4)在4只魚缸中分別加入50毫升、100毫升、200毫升、400毫升電池浸出液;(5)向各魚缸中分別放入三條金魚,定時喂養同種飼料,觀察并記錄情況。結果見下表:ABCD所加浸出液體積50、100、200、400金魚成活天數151271該同學提出的假設▁▁▁▁▁▁▁▁▁▁▁▁▁▁▁▁▁▁▁▁。該實驗第五步中,放入魚缸的金魚必須是▁▁▁▁▁▁▁▁▁。通過實驗,該同學得出的結論是▁▁▁▁▁▁▁▁▁▁▁▁▁。實驗時是否需要設置對照組?▁▁▁▁▁▁。該如何設置?▁▁▁▁▁▁▁▁▁▁▁▁▁▁▁▁▁▁▁▁▁▁▁▁。廢電池對水體有污染。大小相似,活力相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