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南平圩發電有限責任公司三期2×1000MW機組工程環境文檔_第1頁
安徽淮南平圩發電有限責任公司三期2×1000MW機組工程環境文檔_第2頁
安徽淮南平圩發電有限責任公司三期2×1000MW機組工程環境文檔_第3頁
安徽淮南平圩發電有限責任公司三期2×1000MW機組工程環境文檔_第4頁
安徽淮南平圩發電有限責任公司三期2×1000MW機組工程環境文檔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安徽淮南平圩發電有限責任公司三期2×1000MW機組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簡本)前言安徽淮南平圩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平電公司)位于安徽省淮南市以西約17km淮河北岸的平圩鎮。平電公司一期工程為引進國外技術、國內制造的2×600MW燃煤亞臨界發電機組,已分別于1990年和1992年建成投產。1994年通過環保驗收,作為國產首臺600MW機組,投產至今安全穩定運行良好,已為華東電網供電區域及安徽省的國民經濟發展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二期工程擴建2×600MW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并配套建設煙氣脫硫設施,2004年經國家發改委核準,目前工程項目正在建設中,計劃于2006年底及2007年初各投產一臺機組。本期(三期)工程緊鄰二期工程西側的擴建場地,擬建設2×1000MW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并按4×1000MW機組進行總體規劃。擬建項目在“十二五”期間投產2000MW機組,有利于滿足華東負荷增長的需要,有利于華東地區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增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和《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253號)以及國家環保總局公布的《建設項目環境保護分類管理名錄》(國家環保總局令第14號)的規定,該項目為一類項目,需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并報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批復。安徽淮南平圩發電有限責任公司于2006年7月委托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編制《安徽淮南平圩發電有限責任公司三期2×1000MW機組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在接受委托后,組織環評隊伍,認真聽取有關專家、建設單位對項目的情況介紹,研究安徽淮南平圩發電有限責任公司三期2×1000MW機組工程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研究報告等技術文件,進行現場考察、收集資料,按照《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HJ/T2.1~2.3-93和HJ/T2.4~1995)及《火電廠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編制規范》(HJ/T13-1996)的要求,在各級環保部門的指導和協作單位淮南市環境監測站、設計單位華東電力設計院、建設單位的大力支持下,系統地進行了現場踏勘、環境監測、資料分析、模型計算、專家咨詢等工作,并編制了本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書,將呈報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審批。1項目基本情況1.1項目概況平圩電廠位于安徽省淮南市。淮南1952年建市,現轄五區一縣,占地面積2121km2,人口193萬,是我國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目前華東電網開展前期工作的電源點較多,按國家發改委2005~2007年火電預開工項目評優工作的初步結果,從華東電網的電力平衡看,華東電網在“十一五”末有約8000MW的電力富余,“十二五”期間,隨著負荷的增長,電力缺口比較大,2010年開始缺電3600MW以上。安徽省已經決定,以淮南為主,制定并實施面向華東電力市場的“皖電東送”計劃。安徽省計委委托中國電力規劃院、華東電力設計院編制的淮南煤電一體化基地總體規劃已上報國家發改委,擬在2010年以前,同步建設裝機總規模為540萬千瓦的電廠,2020年以前,同步建設裝機總規模為1020萬千瓦的電廠。首期田集電廠(裝機2×60萬千瓦)和鳳臺電廠(裝機2×60萬千瓦)的項目已獲國家批準并已開工建設。據平圩電廠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分析,平圩電廠三期工程充分發揮能源基地的優勢,實現華東區域資源優化配置,是環保型技術先進的坑口電站,對緩解華東電力的緊張狀況,促進淮南市經濟發展,減輕煤炭運輸造成交通擁擠,將起到積極作用。這也是華東地區區域間揚長避短,優勢互補的雙贏工程。淮南礦區是中國東部和南部地區煤炭資源最好、儲量最大的整裝煤田,煤質優良,具有低硫、低磷的特點。2005年,淮南礦業集團的產量已達3000×104t,根據規劃,到2010年礦區生產規模將達8000×104t,到2020年礦區的實際生產規模將達1×108t。淮南從水資源角度也具有一定的優勢,既有淮河干流較豐富的來水量,又有蚌埠閘樞紐工程做調節,遇特殊干旱年份,只要做好水源規劃,處理好經濟發展與水資源利用的關系,就可以滿足平圩電廠的用水要求。礦區因采煤而形成的大面積塌陷區,現已無法耕種,非常適合作為電廠的貯灰渣場,待充滿灰渣后還可覆土還耕,變廢為寶,可謂是一舉兩得。礦區有發達的自營鐵路專用線和公路網,具有較好的運輸通道和運輸能力。豐富的煤炭資源和可靠的水源,便捷的鐵路和公路網以及可用作灰渣堆放場地的煤礦塌陷區,都為擴建淮南平圩電廠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本工程為擴建工程,工程規劃容量為4×600MW+4×1000MW,本期將建設2×1000MW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計劃在2011年底、2012年底各投產一臺機組。該工程項目總資金773577萬元,其中靜態投資715696萬元,其中環保設施投資為81769萬元,占工程靜態總投資額的11.4%。工程建設資金將由中國電力國際有限公司和淮南市投資公司共同組建的安徽淮南平圩第三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投資建設,雙方的投資比例為98%和2%。公司注冊資本金應占投資總額的25%,其余資金由銀行貸款。經分析可知,本工程的經濟效益是好的。平圩電廠廠址位于淮南市以西約17km淮河北岸的平圩鎮,所在地區為淮河以北的農村平原,地勢平坦開闊,擴建場地位于二期工程西側擴建端的場地上,地面標高23.2~30.84m,廠區占地面積48hm2(其中利用二期11hm2,新征37hm2)。廠址北側有阜(陽)合(肥)鐵路通過,沿鐵路向東2km為鐵路、公路淮河大橋,向西7km為潘集火車站,平電公司隔淮河向東11.0~15.0km與淮南田家庵電廠、洛河電廠相望。廠址不在基本農田保護區內,為一般耕地。貯灰場利用采空塌陷地。廠址不在淮南市城市規劃區內,符合《淮南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5-2020年)。1.2項目組成主體工程1、鍋爐:2×1000MW超超臨界燃煤機組、一次中間再熱2、汽輪機:一次中間再熱,四缸四排汽汽輪機,單軸凝汽式3、發電機:2×1000MW,冷卻方式:水-氫-氫(QFSN-1000-2-22)配套工程1、輸煤系統:利用一、二期工程已建鐵路專用線(依托一、二期工程)。三期需新建一座底開車卸煤溝以及一套上煤系統(新建)。2、水源:以一期工程溫排水作為三期冷卻補充水和工業用水水源。生活用水取自一期工程循環水排水(澄清過慮處理)。生活用水來源于淮河水(地下水作補充)。3、循環冷卻水系統:用二次循環,自然通風冷卻塔位于廠址北側(新建)。4、補給水系統:一期工程一次循環冷卻水取自淮河;二期、三期補給水取自一期工程的循環水排水;補給水系統將充分利用二期補給水設施;循環水補充水及其它工業用水等采用澄清水;化水補充水、生活水、消防水采用過濾水;補給水引水管沿用二期2×DN1200mm鋼管(依托二期工程)。5、排水系統:包括生活污水處理、煤泥水處理、雨水排放三部分,采用分流制;獨立的生活污水管網,本期工程擬設置處理能力為2×15m3/h的生活污水處理站一座(新增)。設獨立的雨水管網,建設一座雨水泵房(新增)。6、除灰渣系統:包括飛灰輸送、貯存和卸料裝置、爐底渣輸送系統,渣水處理系統等三個部分(新增)。灰場利用一期工程現有的青年閘灰場(加高堤壩),不需要另行征地;渣場利用一期工程現有的謝大郢子渣場,不需要另行征地。7、廠外鐵路及運灰專用道路:三期工程利用一期的運煤鐵路專用線、進廠公路與運灰道路(依托一期工程)。8、施工生產、生活區:三期工程施工場地布置在廠區擴建端側(新增)。生辦樓、夜班宿舍、食堂、浴室等輔助生活設施,考慮利用一期原有設施(依托一期工程)。環保工程1、脫硫系統:三期工程采用石灰石-石膏濕法脫硫工藝,主要包括:煙氣系統、石灰石漿液制備系統、石灰石反應吸收系統、密封風系統、GGH再熱系統、空壓機系統、工業水系統及就地控制系統等(新增)。2、脫硝系統:同步安裝一套排煙脫硝裝置,采用選擇性催化還原(SCR)脫硝技術。包括:SCR反應器、催化劑、液氨貯存和供應系統(新增)。3、煙氣除塵:每臺鍋爐配兩臺三室四電場靜電除塵器,除塵效率≥99.8%。4、安裝煙氣連續監測系統:根據《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223-2003)的規定,本工程將安裝符合HJ/T75要求的煙氣排放連續監測裝置,主要監測項目包括煙塵、SO2、NOx的排放濃度和排放量、煙氣含氧量、溫度、濕度、煙氣量等。5、固廢綜合利用:電場灰渣及石膏綜合利用率為100%。6、污廢水處理裝置:包括工業廢水處理系統、鍋爐補給水精處理系統、凝結水處理系統、脫硫廢水處理裝置、獨立的雨水管網、化學水處理系統、污泥沉淀池、生活污水處理裝置等。7、噪聲治理:在鍋爐排氣口須安裝高效消音器,并采用減振、防振等措施從聲源上控制噪聲水平。汽機房的噪聲控制主要依賴于設備本身的消音和隔聲罩殼的處理。冷卻塔朝向廠外環境敏感目標的方向設置有效的隔聲屏障。各生產車間的集中控制室、值班室均須采用密閉門窗結構。1.3排放總量本期工程建成后,電廠污染物排放情況見表1。表1電廠污染物排放總量情況一覽表(設計煤種)20004400468.61007.40.971.9050.5310.9990.1800.7050.0990.36170.6974.10710.3832.0880000000000498.76261.02128.0449.737.626.730.7012環境質量現狀評價和環境保護目標2.1環境空氣質量現狀評價平圩鎮、高皇、祁集、古溝回族鄉、碼頭村、山王鎮、陸郢子小學、黑泥洼小學平圩電廠三期大氣監測點位圖。SO2、NO2、PM10、TSP項目評價區的空氣環境質量基本達標。評價區域內SO2一小時平均濃度的Pi值為0.014~0.298,日平均濃度的Pi值為0.053~0.413;NO2一小時平均濃度的Pi值為0.063~0.163,日平均濃度的Pi值為0.125~0.208;PM10日均濃度的Pi值為0.100~1.000;TSP日均濃度的Pi值為0.123~2.430。各監測點的SO2、NO2一小時平均濃度和日平均濃度均符合《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二級標準要求;各監測點PM10日均濃度達到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黑泥洼小學、碼頭村監測點TSP日均濃度有不同程度的超標現象,其余各監測點TSP日均濃度達到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黑泥洼小學監測點的超標情況最為嚴重,最大超標倍數為1.43倍。2.2地表水環境質量現狀評價平圩電廠三期地表水監測點位圖。各監測點中除平圩大橋斷面氨氮的Si指數外,其他監測項目單因子污染指數均<1,說明除該斷面外,本項目所涉及的其他斷面水體水質可達到GB3838-2002《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中的III類標準;而平圩大橋斷面氨氮的Si指數僅為1.02,說明該斷面污染濃度超標幅度較小。溶解氧濃度除石頭埠斷面略小于標準值外,其余各斷面均達到GB3838-2002《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中的III類標準。2.3地下水環境質量現狀評價本期工程對青年閘灰場及戴廟上下游河段水質進行監測,淮南市環境監測站本次水質現狀監測共布設了六個監測點,平圩電廠三期地下水監測點位圖。監測項目為PH、總硬度、CODMN、氰化物、氟化物、氨氮、揮發酚、砷、六價鉻、鉛、CL-、鎘、Zn、NO3—N、SO42-、細菌總數、總大腸菌群數共十七項指標。青年閘灰場下游2#監測點氨氮、細菌總數、總大腸菌群數三項指標有不同程度的超標現象,其中總大腸菌群數超標嚴重;細菌總數略有超標;各監測點總大腸菌群數不同程度超標。各監測點其余各項指標Si指數均小于1,均可達到《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93)III類標準。評價區內污染特征表現為農業面源、生活污染源和煤礦開采加工業的污染特征,為有機物和氟化物污染,淺層地下水未受重金屬元素污染。中深層地下水的監測結果中大腸菌群和氨氮兩項指標超標,有可能是存在混合開采,也可能是淺層地下水污染到中深層地下水。2.4聲環境質量現狀評價本次監測沿廠界圍墻每隔200m布設1個點,共設置23個點,監測點位設置見附圖4平圩電廠三期工程廠界噪聲監測點位圖。廠界聲環境質量晝間、夜間均可達到《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標準》(GB12348-90)II類標準,聲環境質量良好。平圩電廠周圍無重點風景名勝區,主要的保護目標及其聲環境質量現狀監測結果詳見表2及附圖5表2三期工程敏感點聲環境質量現狀監測結果序號測點名稱到電廠距離(km)噪聲監測值晝間dB(A)夜間dB(A)1電廠生活區約30056.8448.572鄧郢孜約1057.6048.413店集村約7051.9648.804陶郢孜約3055.8148.065魏郢孜約8055.0348.966汪郢孜約30054.1347.777陳家湖約300058.0848.668店集小學約35053.6948.74(GB3096-93)2類標準6050超標率00由表2可以看出,生活區及廠界周圍敏感點聲環境質量晝間、夜間均可達到《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GB3096-93)2類區標準。3環境影響預測及評價3.1環境空氣影響預測與評價本項目采用效率為90%的石灰石-石膏濕法脫硫工藝和效率為75%的選擇性催化還原(SCR)脫硝技術以及除塵效率≥99.8%的三室四電場靜電除塵器,有效地控制NO2和SO2以及煙塵的產生和排放,環境影響較小,項目建成投產后區域環境質量仍能滿足《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二級標準要求。因此,從大氣環境影響的角度分析,本項目的建設是可行的。3.2噪聲環境影響預測評價1、本項目各廠界噪聲晝間、夜間均達到《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標準》中III類標準要求。敏感保護目標噪聲預測值均達到《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GB3096-93)2類的要求。2、對廠界噪聲造成主要影響的設備是冷水塔、磨煤機、發電機組、吸送風機等,鍋爐排氣噪聲為偶發的強噪聲源.3、平圩電廠所有機組都投產后,除東、廠界靠近冷水塔處廠界噪聲晝間超標2.5dB(A),夜間超標12.8dB(A)外,其余各廠界噪聲均符合GB12348-90《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標準》中的III類標準要求。4、平圩電廠三期工程距離聲環境敏感點較遠,影響較小。5、鍋爐安全閥排氣時,在傳播距離大于300m以上時,對環境的影響值小于60dB(A),可滿足GB12348-90《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標準》晝間II類標準限值;夜間在150m范圍外滿足GBl2348-90《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標準》夜間2類偶發噪聲標準限值6、列車通過時的噪聲值符合晝間的噪聲限值,鐵路專用線50米內不宜建設居民住房。7、要采取低噪設備、降噪建筑材料、隔聲降噪設施、綠化環境、加強管理等多方面措施降低項目對環境噪聲的影響,做到廠界噪聲達標。3.3固體廢物環境影響分析電廠一期采用灰渣分除,以水力輸送方式送入灰場,灰水外排。根據電廠2002年對灰場排水水質監測統計結果,電廠灰場排水滿足電廠二、三期工程仍采用灰渣分除,以水力輸送方式送入灰場。當二、三期工程投運后,一、二、三期灰水匯入回水池進行循環利用,不外排,對泥河及淮河水域沒有影響。3.4施工期的環境影響分析淮南市常年主導風向為E風,電廠施工會使處在下風向的空氣環境受到揚塵的影響。電廠建設期間來往施工車輛增加,使運輸道路沿線兩旁約100m區域降塵量增加。因此電廠需對施工場地和施工運輸道路采取定時噴灑水的降塵措施,盡可能地減少施工和運輸揚塵對區域空氣環境的影響。施工期間應避免在大風和沙塵暴天氣施工。應將施工期建筑工地排水、設備清洗水輸送到廠內工業廢水回收池,處理后重復利用。也可以將該廢水噴灑施工場所路面,減少地面揚塵。由于該項目建筑工程量較大,建筑施工人員預計需500人左右,生活用水量約為10t/h。生活用水量按20%消耗,預計每小時排放廢水約8t/h,生活廢水應簡單處理后經管道排放,局部環境衛生應給與關注。通過上述措施,可以將建設期的廢污水對環境造成影響減小到最低程度。預計不會對周圍農田土壤造成危害性影響。建設噪聲是建設期對環境的主要污染源,但其影響將會隨著工程的完結而消失。建設期需要動用大量的車輛及施工工具,這些施工機械和運輸車輛大部分在露天狀態下作業,其噪聲強度較大,聲源較多,在一定范圍內會對周圍聲環境產生影響。噪聲隨著距離的加大衰減很快,據估算,對聲學環境影響比較大的風鉆噪聲,在打鉆期間200m外噪聲就可以衰減至65dB(A)以下,廠址周圍村莊都在300m以外,施工期間噪聲對周圍村莊的居民影響很小,主要影響施工區工人的健康。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對高噪聲的設備加裝隔音罩的方式降低噪聲強度,使工人的主要工作和休息場所遠離強聲源,并對工作人員進行噪聲防護隔離。嚴格控制高噪聲施工設備夜晚施工。通過以上措施預計噪聲影響會符合GB3096-1993二類晝夜標準,不會對周圍環境產生噪聲影響。施工期間土石方的運出及建筑材料的運進可能產生噪聲影響,但由于是間斷運輸,估計對交通噪聲貢獻量不會很大。建筑垃圾主要是一些廢棄的磚瓦沙石,水泥以及裝修廢棄物等。這些建筑垃圾應于工程完工后收集集中排放在指定地點,如任意排放,可造成將來廠區內土地土壤結構的破壞,如土壤板結等,給未來廠區綠化造成困難。在工程建設完成后,要及時進行植被恢復和綠化建設,電廠建設區可綠化面積的綠化覆蓋率要求達90%以上,以防止水土流失。3.5500kV升壓站電磁環境影響分析根據安定500KV變電所外無線電干擾類比測試結果,無線電干擾場強隨著距離的增加出現波動或遞減,最大值51.5dB出現在距圍墻512m處,因其小于標準限值55dB,可以預測,本項目投產后,在廠界距圍墻20m以外的區域,0.5MHZ頻率上的無線電干擾場強值不會大于55dB,滿足標準規定的要求。4污染防治對策4.1空氣污染污染防治對策安徽淮南市平圩電廠擬采用的是石灰石-石膏濕法煙氣脫硫設施,此設施的特點為:(1)工藝特點:工藝成熟,脫硫效率高,但石灰漿制備要求高,流程復雜,運行及控制較復雜,投資大。(2)Ca/S<1.05,脫硫效率>90%。(3)脫硫副產品:石膏,可利用。(4)電耗占總發電量的比例:2~2.5%。(5)占地:占地多。(6)煙氣排放:脫硫后煙溫約40~50℃(7)應用情況:全世界80%的電廠煙氣脫硫應用此法。本工程將配套安裝石灰石-石膏濕法煙氣脫硫裝置,并對工程2×1000MW機組實施脫硫。目前我國生產的電除塵器技術水平已接近國際水平,平圩電廠本期工程采用效率為99.8%的三室四電場高效靜電除塵器,再加上濕法脫硫裝置50%的除塵效率,因此煙囪出口煙塵排放濃度為25.74mg/Nm3(校核煤種為38.01mg/Nm3),都滿足《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223-2003)規定的第3時段煙塵最高允許排放濃度50mg/Nm3的要求。可以達標排放。輸煤系統由于煤場難以建設封閉煤倉,工程中考慮建設干煤棚和露天煤場,為了減少煤場對環境影響,設噴淋裝置定期灑水,保證煤表面濕度8%,周圍種樹,以減少二次揚塵;在落差較大的轉運點設有緩沖鎖氣器,以防止粉塵飛揚及保護膠帶;除煤倉間樓面考慮采用真空吸塵外,其它棧橋面及轉運站地面及樓面采用水沖洗;膠帶機加罩封閉;輸煤集控樓設閉路電視監控系統。本期工程為了降低NOx的生成量,鍋爐廠引進低氮燃燒技術,通過改善爐內空氣動力場和燃燒方式,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使煙氣中NOX排放濃度不大于450mg/Nm3標準的要求,同步建設脫硝系統(SCR技術),脫硝效率可達75%。NOx排放量為0.6971t/h(校核煤種為0.7121t/h),NOx年排放量為3834.23t/a(校核煤種為3916.49t/a)。本期工程采用煙囪排放煙氣,利用大氣的稀釋擴散能力,減少煙氣排放對環境空氣質量的影響,本設計階段煙囪高度定為240m。全廠對周圍地區SO2、NOX、煙塵地面濃度的影響滿足《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96)中二級標準要求。因此,本環評推薦采用240m高煙囪。4.2水環境污染防治對策本工程冷卻水采用二次循環,自然通風冷卻塔位于廠址北側,補給水取自一期工程的循環水排水。電廠產生的廢污水主要有化學水處理再生酸堿廢水、循環冷卻排污水、生活污水、軸承冷卻水、鍋爐化學清洗水、煤場噴淋沉淀水和場地沖洗排水等。循環冷卻系統排水中除鹽份含量相對較高外,其他指標均較好,本工程循環冷卻系統排污水一部分直接用于除灰系統制漿沖灰至灰場,其余經處理后返回循環冷卻水系統,不外排。鍋爐是燃煤電廠的核心設施,對水質的要求非常嚴格,所以需對鍋爐用水進行預處理和精處理。鍋爐補給水預處理(過濾和澄清)過程中產生的主要污染物為SS,經濃縮脫水處理后泥餅外運至干灰場貯存,水進入工業廢水處理系統,不向外排放。鍋爐補給水精處理系統化學除鹽設備所產生的廢水主要是酸堿廢水,進入工業廢水處理系統加酸或堿處理調節pH值后作為除灰系統制漿水使用。經常性廢水:有凝結水處理系統再生排水、實驗室排水及設備和場地雜排水,還包括鍋爐補給水處理系統排水,這些廢水主要是pH值超標,對其進行處理后回用。非經常性廢水:在機組啟動、酸洗和沖洗等工況下,有一些非經常性排放廢水,這些廢水除pH值不合格外,還有COD、SS等污染物。處理方法除需調節pH值外,還要進行曝氣氧化、絮凝、澄清等附加處理,合格后回收重復利用作為除灰渣系統的補給水。煤場排水過濾處理設備處理后再回用。這部分排出污水中含有大量的SO32-、SO42-等強酸性離子、SS、重金屬As,Se,Hg等多種污染物,但水量較小(約18m3電廠的生活污水主要包括生產人員生活飲用水、淋浴用水、主廠房及主控樓、生產車間沖洗廁所用水等,生活污水量約20t/h,擬采用二級生化處理達標后用于綠化用水,不外排。全廠本期設獨立的雨水管網,在廠區適當位置建二座雨水泵房,廠區雨水可自流或通過雨水泵提升至廠外。4.3噪聲控制噪聲問題是極為敏感的問題,本工程是新世紀的大型火電項目,首先應對噪聲從聲源上進行控制,要求設備制造廠家提供符合國家噪聲標準要求的低噪聲設備,對于聲源上無法控制的生產噪聲,要采取隔音、減振等降噪措施,對噪聲大的設備盡可能放在室內,利用廠房隔聲作用對噪聲進行衰減,同時對本工程的總平面布置進行優化,采用隔聲的建筑材料,噪聲高的設備要遠離廠界,發揮建筑物和廠區綠化的隔聲、消聲和吸聲的作用,以降低發電廠對外界的噪聲影響。對噪聲設備提出的減噪、降噪措施及管理措施有:(1)在主要設備訂貨時,應對噪聲水平有明確的要求,盡量在產品設計制造上采取措施,降低設備本身的噪聲,同時在設備安裝調試階段嚴格把關,提高安裝精度,做好機器部件的靜平衡和動平衡,以減小激發振動的動力。(2)對各大功率設備采用隔聲、隔振措施,送風機、一次風機入口裝設消聲器,鍋爐排汽采用小孔消聲器,以降低噪聲。(3)在有工作人員經常活動的車間內設置隔音值班室,并使隔音室內聲級控制在70dB(A)以下,使工作人員能有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4)在廠區道路旁、空地、辦公樓附近合理種植樹木以減少噪聲對環境的影響。在采取了積極的噪聲防治措施后,預計大部分廠界噪聲水平預計能達到《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標準》(GB12348-90)II類標準的要求,但是冷卻塔附近的廠界噪聲會超標。三期工程靠近冷水塔的廠界外200m內設為噪音隔離帶,不得建設噪音敏感設施。要采取低噪設備、降噪建筑材料、隔聲降噪設施、綠化環境、加強管理等多方面措施降低項目對環境噪聲的影響,做到其它廠界噪聲達標。鐵路專用線噪聲減噪、降噪措施及管理措施有:①距鐵路邊界在50m內不應再建設居民點。②合理安排列車運行時間,盡量在晝間運輸、避開夜間運輸的時段。③鐵路專用線建設項目應在鐵路兩側建造防護林帶,在穿越丁集村谷莊段設置聲屏障。④控制機車非技術性鳴笛。4.4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平圩電廠已同有關企業簽定了灰渣購銷協議(安徽壽春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舜岳水泥有限責任公司、長豐海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蚌埠海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淮南禹山水泥有限公司),根據供需意向書,綜合利用率達到100%。本期工程建設規模為2×1000MW機組。貯灰場水力出灰、干出渣的方式。渣場內采用碾壓堤分隔成儲渣區及儲石膏區,以便綜合利用。灰水全部綜合利用,不外排。本工程除灰系統擬定以安全可靠、經濟適用為原則,在方案設計上充分考慮節水、少占地,并對方案進行優化,達到節省初投資和運行費用的目的。灰場設計符合國家《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準》II類場設計要求。同時,系統擬定要滿足灰渣綜合利用的要求,爭取最大限度地為當地水泥廠、建材廠等提供灰渣作為建筑材料。4.5貯煤場防治對策本期工程建設折返式門式滾輪堆取料機貯煤場1座,共2塊煤堆,主要采取防塵措施,采用噴霧灑水、封閉操作、除塵和綠化相結合的辦法,其中以噴霧灑水為主。①到廠的煤炭,通過噴霧灑水提高煤堆表面含水率,控制揚塵量。在每座煤堆的兩側設置噴水管路和噴淋裝置,供卸、堆過程中水霧噴淋,以抑制起塵。②皮帶輸送機基本采用屋內布置,且在各轉接點處全部加罩密閉,并設臥式吸塵署或水噴霧裝置。③輸煤棧橋、轉運站、碎煤機室及煤倉間等處均設水力沖洗裝置,以減少煤塵污染。=4\*GB3④在卸煤溝、煤場四周設噴水裝置,噴淋面積覆蓋整個煤廠,以增加煤表層的含水率,在大風天適當增加噴淋次數,使煤堆的含水率保持在7%以上,以減少煤塵的影響。5相對產業政策、區域發展規劃的環境相容性分析5.1產業政策對應分析國家發改委發改能源[2004]272號文《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加強電力建設管理,促進電力工業有序健康發展的通知》規定,“有關部門要加強電力規劃的編制和審批工作,加快規劃內電力項目的評審,并且報項目順利實施,以保證適度的建設規模,滿足電力對國民經濟的需求”。國家發改委2005年40號令《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05年本)》,“鼓勵單擊60萬千瓦及以上超臨界、超超臨界機組電站建設”,“限制除西藏、新疆、海南外,單機容量30萬千瓦以下常規燃煤機組”。從產業政策要求角度分析,本建設項目符合產業政策要求。5.2電源規劃對應分析從安徽電網的電力平衡看,安徽電網在“十一五”盈余逐步增加,從2007年約2500MW增加到2010年約8000MW。“十二五”初開始盈余逐漸減少。隨著安徽電網“十一五”期間"3+1"過江通道的建設,在淮南-皖南-浙北-滬西特高壓輸變電工程升壓后,安徽電網網內和外送輸送能力越來越強,其過江輸電能力將達到12500MW。“兩淮”是華東電網的主要電力輸出地區,電力以輸送上海、浙江為主,因此本電廠作為華東電網“西電東輸”的骨干電廠,是有市場空間的,可參與華東電力市場競爭。從華東電網2006~2010年的電力平衡看,“十一五”期間的火電廠平均利用小時均在5400小時以上。參照“十一五”火電廠的平均利用小時數,考慮今后電力市場的不確定因素,本電廠火電平均利用小時可按5000-5500小時考慮。本期工程是可供選擇的電源點之一。5.3取水、用水合理性分析從水資源規劃、配置框架與原則出發,本項目地處淮河中游,取水口位于蚌埠閘以上,取用淮河地表水,采用循環冷卻水工藝,屬于節水項目,取水符合淮河流域總體水資源配置總體框架要求。本項目取水基本合理。本項目取水指標為0.701m3/s·GW,約合25.90m3/104kw·h,年設計取用水量為2700萬m3;耗水指標為0.70m3/s·GW,約合25.22m3/104kw·h;水重復利用率達97.8%,循環水利用率為99.0%,根據《火力發電廠設計技術規程》(DL5000-2000)和《火力發電廠節水導則》(DL/T783-2001)條款,該項目耗水指標、水重復利用率達、循環水利用率符合設計規范“單機容量為300MW以下新建或擴建凝汽式電廠,采用淡水循環供水系統,設計全廠發電水耗率不應超過0.90m3/(本項目的用水水平已經超過國家建設部制定的《中國城市節水2010年技術進步發展規劃》中的要求(到2010年,二次循環冷卻系統百萬裝機設計取水要小于0.92m3/s5.4本期工程建設的必要性和在系統中的作用與地位平圩電廠三期工程在“十二五”期間投產2000MW機組,有利于滿足華東負荷增長的需要,有利于華東地區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增長。“十二五”期間繼續建設安徽尤其是淮南地區的電源,以充分利用安徽在能源、環保、廠址資源、運行成本等方面的優勢,促進“皖電東送”這一戰略的實施和發展,是十分必要的。“十二五”期間繼續建設安徽尤其是淮南地區的電源,以充分利用“皖電東送”通道尤其是安徽過江通道,保證皖電持續穩定送出,是十分必要的。本工程屬于三期項目,可以充分借鑒一、二期的運行管理經驗,充分利用一、二期的公共設施,優化資源配置,節省投資,降低單位成本。在“十二五”期間擴建平圩三期工程,以利用淮南地區極為豐富的煤炭資源,是十分必要的,既有利于滿足華東“十二五”期間負荷增長的需要,又有利于促進“皖電東送”的貫徹實施和進一步發展。本工程建設規模2×1000MW,并留有擴建余地,計劃在2011、2012年投產。本工程建成后,平圩電廠裝機容量將達到4400MW,成為華東電網的最大的主力電源基地之一,為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提供重要的能源保障。5.5城市發展總體規劃對應分析安徽淮南平圩發電有限責任公司三期2×1000MW機組工程的建設和采取的工程措施符合《淮南市城市總體規劃》(2005-2020),同時本期工程的廠址位置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