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屆山東省濟寧市高三(上)期末物理試題(解析版)_第1頁
2022屆山東省濟寧市高三(上)期末物理試題(解析版)_第2頁
2022屆山東省濟寧市高三(上)期末物理試題(解析版)_第3頁
2022屆山東省濟寧市高三(上)期末物理試題(解析版)_第4頁
2022屆山東省濟寧市高三(上)期末物理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三第一學期質量檢測

物理試題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等填寫在答題卡和試卷指定位置。認真核對條形碼

上的姓名、考生號和座號,并將條形碼粘貼在指定位置上。

2.選擇題答案必須使用2B鉛筆(按填涂樣例)正確填涂;非選擇題答案必須使用0.5mm黑色

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

3.請按照題號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答題,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

答題無效;保持卡面清潔,不折疊、不破損。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8小題,每小題3分,共2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

1.質點甲、乙沿同一直線同方向運動,甲的位置-時間圖像如圖甲所示,乙的速度-時間圖像如圖乙所示,

若2s末兩質點相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的加速度為2m/s2

B.Is末,甲、乙的間距最大

C.1s末,甲在乙的前方

D.f=0時刻,甲、乙的間距為1m

【答案】D

【解析】

【詳解】A.根據圖像可知,甲做勻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為零,故A錯誤;

BC.根據圖像可知甲做勻速直線運動

x8—4,

就甲=—=2=2m/s

乙做勻加速運動%=lm/s,v=2m/s,若2s末兩質點相遇,且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所以剛開始乙在

甲的前面,f=0甲、乙的間距最大,故BC錯誤;

D.根據圖像可知

x甲=4m

Ax=4-3=Im

故D正確。

故選D。

2.如圖所示,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分別為E和r,在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由。向6緩慢移動的過程中,下

列說法正確的是()

R】

——1~~----------

p

R

Er

A.電路的總電阻先減小后增大

B.電源的總功率先增大后減小

C.電容器所帶電荷量先減少后增多

D.電源的效率先減小后增大

【答案】C

【解析】

【詳解】A.滑動變阻器Pa段與Pb段并聯,然后與凡和電源串聯,滑片從“向b緩慢移動的過程中,電

路的總電阻先增大后減小,故A錯誤;

B.由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可知干路中的電流先減小后增大,因此電源總功率

P=EI

先減小后增大,故B錯誤;

C.4兩端的電壓先減小后增大,它與電容器并聯,根據Q=cu可知電容器所帶電荷量先減少后增多,

故C正確;

D.電源的效率

=—xlOO%—X100%

nEIE

滑片從。向匕緩慢移動的過程中,路端電壓為

U=E-Ir

由于/先減小后增大,因此U先增大后減小,可知電源效率先增大后減小,故D錯誤。

故選C。

3.2021年10月16日,中國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升空,與天和核心艙成功對接,將中國三名航天

員送入“太空家園”飛船與核心艙對接過程的示意圖如圖所示,天和核心艙處于半徑為小的圓軌道HI上,

神舟十三號飛船先被發送至半徑為。的圓軌道I上,運行周期為力,通過變軌操作后,沿橢圓軌道II運動

到遠地點8處與天和核心艙對接。關于神舟十三號飛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三i

軌道q

天和總1心艙

A.沿軌道II從近地點A運動到遠地點8的過程中,速度不斷增大

B.沿軌道I運行時的機械能等于沿軌道II運行時的機械能

c.沿軌道n運行的周期為工^^7

D.沿軌道I運動到A點時的加速度小于沿軌道II運動到A點時的加速度

【答案】C

【解析】

【詳解】A.由開普勒第二定律知,飛船沿軌道II從近地點A運動到遠地點8的過程中,速度不斷減小,

故A錯誤;

B.飛船在軌道I上的A點加速后才能進入橢圓軌道,此過程中燃料內能轉化為機械能,故B錯誤;

C.設飛船在軌道H運行的周期為4,由開普勒第三定律可知

3

4+G

12

可解得

0=T\

故C正確;

D.飛船沿軌道I運動到A點時和沿軌道n運動到A點時受到的萬有引力相同,因此加速度相同,故D錯

誤。

故選Co

4.黑板擦在手施加的恒定推力尸作用下勻速擦拭黑板,已知黑板擦與豎直黑板間的動摩擦因數為〃,不計

黑板擦的重力。則黑板擦所受的摩擦力大小是()

Fj.tFFRF

【答案】B

【解析】

【詳解】設板擦與黑板間的彈力為M摩擦力為了,由勾股定理可得

F2=臚+產

滑動摩擦力公式為

聯立可得

Ji+Y

故ACD錯誤,B正確。

故選Bo

5.某同學設計了測定磁場的磁感應強度8大小的實驗,他用兩根不可伸長的絕緣細線將質量為,小長為L

的導體棒水平懸掛在方向豎直向下的勻強磁場中。當突然給導體棒通入大小為/的恒定電流,棒沿弧線”彈

起”到最高點時,懸線與豎直方向的夾角剛好為53。,整個過程導體棒一直處于水平狀態,其側視圖如圖所

示,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山53。=0.8,cos53°=0.6,則()

A.B=%電流方向為側視圖中垂直紙面向外

2IL

B.8=幽,電流方向為側視圖中垂直紙面向外

3IL

C.B="理,電流方向為側視圖中垂直紙面向里

2IL

D.8=皿,電流方向為側視圖中垂直紙面向里

3/L

【答案】A

【解析】

【詳解】導體棒受到的安培力向右,由左手定則可知電流方向為側視圖中垂直紙面向外。在導體棒由最低

點運動到最高點的過程中,由動能定理可知

-mgL(1-cos53°)+BZL-Lsin53°=0

可解得

8=圾

2IL

故A正確,BCD錯誤。

故選A。

6.如圖甲所示,戰國時期開始出現的撥浪鼓現在為一種小型兒童玩具,其簡化模型如圖乙所示,撥浪鼓邊

緣上與圓心等高處關于轉軸對稱的位置固定有長度分別為人、LH的兩根不可伸長的細繩,兩根細繩另一端

分別系著質量不同的小球A、3,其中人>Lp。現勻速轉動手柄使兩小球均在水平面內勻速轉動,連接A、

3的細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分別為a和£,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圖甲

A.一定有a>/?B.一定有a

C.一定有D.。和£的大小關系與懸球質量有關

【答案】A

【解析】

【分析】

【詳解】設撥浪鼓半徑為R,細繩長為/,小球在水平面內做勻速圓周運動,設細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

mgtan8=加(E+/sin8)ar

解得

gR

l-OJ2tan0

COS0

可知細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與小球的質量無關,根據題述可知兩小球做圓周運動的角速度相同,由于

LA>LH,根據公式可判斷出a>£。

故選Ao

7.如圖所示,理想變壓器原線圈接有一阻值為R的電阻,理想電壓表Vi的示數為110V,副線圈匝數為1100

匝,接有一個阻值恒為心的燈泡。繞過鐵芯的單匝線圈接有一理想電壓表V2,其示數為0.20V。已知??『

R=4:1,則原線圈的匝數為()

■一8

■8

■加

■2H

0■

■,

A.225B.550C,1100D.2200

【答案】B

【解析】

【詳解】設副線圈兩端電壓為。3,根據理想變壓器線圈兩端電壓之比為線圈匝數之比可知,副線圈與單匝

線圈之間滿足

U,1100

解得副線圈輸入電壓為

IT110(),,1100

U3=-Y-xU2=-J-X0.20V=220V

設副線圈中電流為4,則

RL

原線圈電流

/|=7

根據電流與匝數的比例關系,有

/,1100

,3"l

代入RL:R=4:1,可解得原線圈匝數為

勺=550

故B正確,ACD錯誤。

故選Bo

8.如圖甲所示,傾角為。的傳送帶以恒定的速率血沿逆時針方向運行。r=0時,將質量m=lkg的物體(可

視為質點)輕放在傳送帶上,物體相對地面的片圖像如圖乙所示,2s末滑離傳送帶。設沿傳送帶向下為正

方向,重力加速度g=10m/s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Mv/(m-s')

12.0-------------------

100-尸

色00.51.01.52.02.53.0〃s

甲乙

A.物體所受摩擦力方向一直沿傳送帶向上

B.傳送帶的傾角6=30。

C.物體在傳送帶上留下的痕跡為6m

D.物體在傳送帶上運動過程中產生的熱量為24J

【答案】D

【解析】

【詳解】A.由圖知,物體先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摩擦力沿斜面向下,速度達到傳送帶速度后,

由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大于摩擦力,物塊繼續向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摩擦力沿斜面向上,故A錯誤,

B.在0-1.0s內,物體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勻加速運動的加速度為

=gsin6+〃gcos。=10m/s2

在1.0-2.0s,物體的加速度為

2

a2=gsin6-4gcos0-2m/s

聯立解得

6=37°

〃=0.5

故B錯誤;

C.根據“面積”表示位移、可知0~1.0s物體相對地面的位移

X.=」x10x1=5m

'2

傳送帶的位移

x2==10x1=10m

Ax,=x2-xt=5m

可知0.1-2.Os物體相對地面的位移

傳送帶的位移

%==10x1=10m

物體相對傳送帶的位移

AX2=x4-x3=-lm

物體在傳送帶上留下的痕跡為5m,故C錯誤;

D.物體在傳送帶上運動過程中產生的熱量為

Q=fs0=/dingcos6xs。=24J

故D正確。

故選D。

二、多項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每小題有多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

全部選對得4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的得0分。

9.如圖所示,真空中有一勻強電場(圖中未畫出),電場方向與圓周在同一平面內,是圓內接直

角三角形,/BAC=63.5。,。為圓心,半徑R=5cm。位于A處的粒子源向平面內各個方向發射初動能均為

8eV、電荷量+e的粒子,有些粒子會經過圓周上不同的點,其中到達3點的粒子動能為12eV,達到C點的

粒子電勢能為-4eV(取。點電勢為零)。忽略粒子的重力和粒子間的相互作用,sin53°=O.8=下列說法正確

的是()

A.8點電勢高于。點電勢

B.圓周上4點的電勢最高

C.圓周上4、B兩點的電勢差為4V

D.勻強電場的場強大小為100V/m

【答案】CD

【解析】

【詳解】AC.根據電勢的定義可知C點的電勢

上Er=-4…eV=TV

(Pc

q

所以

=4V

根據勻強電場的特點,結合AOC是直徑可知

UAO=U℃=4V

所以

%=%+力。=4V

粒子由力-8,根據動能定理得

=—J=4eV

所以

%=以=生=4丫

qe

所以

AB=0

%=%=0

UAC=%-*C=8V

8點電勢等于。點電勢,故A錯誤,故C正確;

BD.由于/=%=0,所以。與B是等勢點,連接08,則08為勻強電場的等勢面,過A點作08的垂

線交0B于。點,則A。的方向就是該電場的電場強度方向,如圖所示

。點是圓心,由幾何關系可知

ZABO=ABAC=63.5°

所以

ZAOB=1800-ZABO-ABAC=53°

所以

AO=Rsin530=0.04m

由于等勢面,所以

U4

E=3=——V/m=100V/m

AD0.04

D正確;

沿電場線方向電勢逐漸降低,圓周上。'點的電勢最高,故B錯誤;

故選CD。

10.“娛樂風洞”是一項新型娛樂項目,在一個特定的空間內通過風機制造的氣流把人''吹”起來,使人產

生在天空翱翔的感覺。其簡化模型如圖所示,一質量為機的游客恰好靜止在直徑為d的圓柱形豎直風洞內,

已知氣流密度為「,游客受風面積(游客在垂直風力方向的投影面積)為5,風洞內氣流豎直向上“吹”出

且速度恒定,重力加速度為g。假設氣流吹到人身上后速度變為零,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氣流速度大小為

單位時間內流過風洞內某橫截面的氣體體積為

,2

單位時間內風機做的功為絲

8

D.若風速變為原來的游客開始運動時的加速度大小為gg

【答案】AC

【解析】

【詳解】A.對加時間內吹向游客的氣體,設氣體質量為△〃?,由動量定理可得

FAZ=Amv

由于游客處于靜止狀態,故滿足

A/n=p-vAr-S

聯立可得

\mg

7s

A正確:

B.單位時間內流過風洞某橫截面的氣體體積為

V-V7L

聯立解得

B錯誤;

C.風洞單位時間流出的氣體質量為M

單位時間內風機做的功為

C正確;

D.若風速變為原來的設風力為由動量定理可得

..v

Fkt=—

2

另外

.■vpvSkt

△m=pA--\et-S=--------

22

聯立可得

F=_mg

’4-4

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

mg-F=ma

解得

3g

an=—

4

D錯誤。

故選ACo

H.如圖所示,水平面上足夠長的光滑平行金屬導軌,左側接定值電阻,整個裝置處于豎直向下的勻強磁場

中。金屬桿MN從圖示位置以某一初速度沿導軌向右滑行,且與導軌始終垂直并接觸良好,導軌電阻不計。

則金屬桿在運動過程中,穿過閉合電路的磁通量①、金屬桿的速度大小V、金屬桿的加速度大小。、流過電

阻R的電荷量4與位移x的關系圖像正確的是()

A0

A.

0

c.

0

【答案】BD

【解析】

【詳解】A.設金屬桿長為3它從圖示位置以某一初速度沿導軌向右滑行,穿過閉合電路的磁通量為

①=①0+BLx

由題圖知①故A錯誤;

B.取向右為正方向,則金屬桿向右滑行過程中,加速度為

F安a=--B---IJ=V--------

mmR

兩邊同乘極短時間△/,結合△v=a加,可知

mRmR

因此整個過程中,有

v-v=-?-X---

m()R

可解得

故B正確;

C.金屬棒向右運動過程中,加速度不斷減小,由于速度減小,因此加速度減小的越來越慢,故C錯誤;

D.根據電荷量計算公式可得

故D正確。

故選BD。

12.如圖所示,一頂角為直角的“八”形光滑細桿豎直放置,質量均為m的兩金屬環套在細桿上,高度相

同,用一勁度系數為鼠原長為/o的輕質彈簧相連,彈簧處于原長狀態。兩金屬環同時由靜止釋放,運動過

程中彈簧始終處于彈性限度內。若彈簧的長度為/時彈性勢能耳ng-/-/。)?、重力加速度為g。下列說

法正確的是()

A.釋放時金屬環的加速度為等gB.金屬環的最大速度為g后

C.兩金屬環之間的最大距離為詈+D.金屬環達到最大速度時重力的功率為;優g2

【答案】AD

【解析】

【詳解】A.開始釋放瞬間,金屬環受到重力和桿的彈力,沿桿方向根據牛頓第二定律

mgsin45°=m。

故A正確;

B.當金屬環的加速度為0時,速度最大,受力分析如圖

設彈簧長度為人時彈簧對圓環的拉力等于重力,則有

此時有

kkl=mg

圓環沿桿方向合力為零,加速度為零,有最大速度。

由幾何關系可得

A/?=—A/

2

對系統只有重力、彈力做功,對兩個金屬環和彈簧,根據機械能守恒有

1,1-

2mgM=]《(△/)-+—x2mv2

解得

故B錯誤;

C.當金屬環下落到最低點時,金屬環速度為0,彈簧的伸長量最大。設此時彈簧的伸長量為x,由機械能

守恒定律得

2mg-—=—kx1

22

解得

2mg

x=------

k

因此兩金屬環之間的最大距離為

T+/。

K

故C錯誤;

D.金屬環達到最大速度時重力的功率為

P-mgvcos45°=mgx

故D正確。

故選AD。

三、非選擇題:本題共6小題,共60分。

13.實驗小組做“探究在質量不變的情況下物體的加速度與所受合外力關系”的實驗。如圖甲所示為實驗裝

置示意圖。

小車打點計時器

定滑輪拉白磐駕

(1)關于該實驗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安裝實驗器材時,要調節定滑輪的高度,使細線與長木板平行

B.平衡摩擦力時,撤去砂桶,接通打點計時器的電源,輕推小車,從打出的紙帶判斷小車是否做勻速運動

C.實驗過程中,向砂桶內加砂時,必須保證砂和砂桶的總質量,“遠小于小車的總質量M

D.準確地平衡摩擦力后,實驗過程中讀出拉力傳感器的示數即為小車受到的合外力

(2)如圖乙是實驗中選擇的一條合適的紙帶(紙帶上相鄰的兩個計數點之間還有4個計時點沒有畫出),

相關的測量數據已標在紙帶上,已知打點計時器的打點頻率為50Hz,則小車的加速度a=m/s2,

_ABCDEF-T

411.40l11(單位:cm)[G

(3)保持小車的質量不變,改變砂桶中砂的質量,記錄多組傳感器的讀數下和對應紙帶的加速度。的數值,

并根據這些數據,繪制出如圖丙所示的圖像,實驗小組仔細分析圖像,得出了實驗所用小車的質量為

kg(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答案】?.AB?.0.750.67

【解析】

【詳解】安裝實驗器材時,要調節滑輪的高度,使細線與長木板平行,這樣才能保證拉力方向與

運動方向一致,故A正確;

B.平衡摩擦力時要撤去砂桶,讓小車連著已經穿過打點計時器的紙帶,輕推小車,從打出的紙帶相鄰計時

點間隔是否均勻來判斷小車是否做勻速運動,故B正確;

C.由于有拉力傳感器,所以不用保證砂和砂桶的總質量,〃遠小于小車的總質量故C錯誤;

D.實驗中有兩根繩子,所以小車受到的合外力為拉力傳感器示數的2倍,故D錯誤。

故選AB。

(2)⑵根據逐差法可得,小車的加速度為

a=也*=(及65—)><爐西=0.75mzs2

9T29x0.12

(3)[3]對小車,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

2F-f=Ma

整理得

八2」

MM

可得

kd

M

由圖像計算可得

6-0

=3.0

2.5—0.5

解得

M“0.67kg

14.某實驗小組用如圖甲所示的電路測量某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電阻,其中R為電阻箱。

(1)進行了如下的實驗操作:

①按圖示電路進行連接,閉合開關之前,調節電阻箱的阻值為(選填“最大”或“最小”);

②閉合開關,,把S2與1連接,調節電阻箱的阻值,記錄對應的電壓表示數U和電流表示數/;

③以U為縱坐標,/為橫坐標,作U-/圖線,如圖乙所示。則待測電源的電動勢E=V,內阻尸Q。

(結果均保留2位有效數字)。

0.20.40.60.87/A

(2)上述操作測得電源內阻的系統誤差主要來源于,為了消除這個系統誤差,進行了

如下的操作:閉合開關S”把開關S2與2連接,當電阻箱的阻值為1.5。時,電壓表的示數為1.0V,電流

表的示數為0.4A?可求得電源內阻的精確值r'=C。

【答案】①.最大②.2.0③.2.5④.電流表的分壓⑤.1.5

【解析】

【詳解】(1)口]閉合開關之前,為了保護電路,調節電阻箱的阻值為最大值。

[2][3]根據閉合電路歐姆定律,有

U=E-Ir

由圖像可知

/|=O.2A,q=1.5V,/2=0.8A,。2=0

可解得

F=2.0V

r=2.5。

(2)[4]實驗中,系統誤差主要來源于電流表的分壓作用。

⑸閉合開關Si,把開關S2與2連接時,有

手=舄+&

/()

可得

R.=必-4=^^-1.5Q=L0Q

八Io0.4A

在題圖乙中,根據閉合電路歐姆定律,有

U=£-g&)

圖線的斜率為

%=尸+&=|

聯立,可得

r'=k—R1=1.5。

15.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將于2022年在中國北京和張家口舉行。如圖所示為簡化后的雪道示意圖,

運動員以一定的初速度從半徑R=20m的圓弧軌道AB末端水平飛出,落在傾角為Q37。的斜坡上,已知運動

員到B點時對軌道的壓力是其重力的3倍,重力加速度g=10m/s2,$山37。=0.6,COS37W0.8,不計空氣阻力。

求:

(1)運動員飛出圓弧軌道時的速度大小;

(2)運動過程中運動員距斜坡的最大距離d及從B點到距斜坡距離最大時所用的時間%

【答案】(1)20m/s;(2)9m,1.5s

【解析】

【詳解】(1)由題意,根據牛頓第三定律可知運動員運動到B點時受軌道的支持力大小為

N=3mg

設運動員飛出圓弧軌道時的速度大小為VB,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7

V

31ng-mg=mB

R

解得

vB=20m/s

(2)運動員從B點飛出時,將其速度和加速度分別沿斜坡方向和垂直斜坡方向分解,如圖所示,則

片=Upsin37°

gi=gcos37°

當運動員在垂直斜面方向上的速度減為零時,運動員距斜坡最遠,根據運動學公式有

一片--2gId

i=_g/

解得

d=9m

t—1.5s

16.在芯片制造過程中,離子注入是其中一道重要的工序。如圖所示是離子注入工作原理示意圖,離子經加

速后沿水平方向進入速度選擇器,然后通過磁分析器,選擇出特定比荷的離子,經偏轉系統后注入處在水

平面內的晶圓(硅片)?速度選擇器和磁分析器中的勻強磁場的磁感應強度大小均為8,方向均垂直紙面向

外;速度選擇器和偏轉系統中的勻強電場場強大小均為E,方向分別為豎直向上和垂直紙面向外。磁分析器

截面是內外半徑分別為品和R2的四分之一圓環,其兩端中心位置M和N處各有一個小孔;偏轉系統中電

場的分布區域是一邊長為L的正方體,其底面與晶圓所在水平面平行,間距為2心當偏轉系統不加電場時,

離子恰好豎直注入到晶圓上的0點。整個系統置于真空中,不計離子重力。求:

(1)離子通過速度選擇器的速度大小V和磁分析器選擇出來離子的比荷幺;

m

(2)偏轉系統加電場時,離子從偏轉系統底面飛出,注入到晶圓所在水平面的位置到。點的距離心

EJ2E51}

【答案】(1)u=—m~(R+R)B2;(2)“一旦+R?

B]2

【解析】

【詳解】離子通過速度選擇器時,有

qE-qvB

解得速度為

E

v--

B

離子在磁分析器中,有

V2

qvB=m—

由幾何關系可得

7?i+7?2

12

聯立解得

q_2E

2

m(/?(+R2)B

在偏轉系統中,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qE-ma

垂直電場方向

L=vt

偏移的距離

12

玉丁-

偏轉角度

tan^=—

V

離開偏轉系統后,偏移的距離

x2=2Ltan0

注入晶圓的位置到。點的距離

元=X1+%2

聯立解得

5尸

x=

R[+R,

17.如圖甲所示,水平面內的直角坐標系的第一象限有磁場分布,方向垂直于水平面向下,磁感應強度沿

軸方向沒有變化,沿x軸方向B與x成反比,如圖乙所示。頂角由53。的光滑金屬長導軌MON固定在水平

面內,ON與x軸重合,一根與ON垂直的長導體棒在水平向右的外力作用下沿導軌向右滑動,導體棒在滑

動過程中始終與導軌垂直并接觸良好。已知f=0時,導體棒位于頂點。處,導體棒的質量為,"=LOkg,OM

與ON接觸點的總電阻恒為R=1.0C,其余電阻不計。回路電流,?與時間/的關系如圖丙所示,圖線是過原點

(1)f=2s時,回路的電動勢E;

(2)0~2s時間內,導體棒的位移s;

(3)0~2s時間內,水平外力的沖量/的大小;

(4)導體棒滑動過程中,水平外力的瞬時功率P(單位:W)與時間f(單位:s)的關系式。

【答案】(1)4V;(2)2m;(3)10N-S;(4)P=(4/+/)W

【解析】

詳解】(1)由歐姆定律

E=譚

將彳=4A代入得

£=4V

(2)由歐姆定律和丙圖斜率含義得

BLv

2t

R

其中

L=xtan53°,Bx=1.5Tm

聯立解得

v—t

所以導體棒做初速度為0的勻加速直線運動,且

V2

a=—=lm/s-

t

0~2s時間內導體棒的位移為

1,2。

s=—att=2m

(3)由動量定理得

I-BiLt}-mvy-0

I-Bqxtan53°=mvt

由圖丙知

4=:緒=4C

由圖乙知

fix=1.5Tm

2s末的速度

W=a八=2m/s

解得

/=10N-s

(4)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可得

F-Bixtan53°=ina

由圖丙可知

i=2t

解得外力

F=4t+1

瞬時功率

P=FV

速度

v=at

解得

F=(4產+2

18.如圖所示,在水平直軌道上靜止放置平板車A和長木板B,兩者上表面齊平,可視為質點的物塊C以

初速度W從A的左端開始向右運動,當C和A的速度相等時,A和B恰好發生了第一次碰撞,B運動一段

22

距離后停止并鎖定。已知A、B、C的質量分別為m、2m、3m,A的長度乙=一由一,B的長度。二乎一,

4〃g10〃g

不計A與軌道間的摩擦,B與軌道間的動摩擦因數為2〃,C與A、B上表面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每次碰

撞時間極短,均為彈性碰撞,重力加速度為g,忽略空氣阻力。求:

(1)A和C第一次速度相等時的速度大小;

(2)第一次碰撞前A運動的距離x和第一次碰撞后A的速度大小;

(3)A和C第二次共速時,A、B之間的距離;

(4)C在B上滑行的距離乩

99

【答案】Q)v,=-v;(2)x=方向反向;(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