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部編版八年級上冊語文全冊復習知識梳理(解析版)課內古詩詞賞析班級姓名完成情況庭中有奇樹《古詩十九首》庭中有奇樹,綠葉發華滋。攀條折其榮,將以遺所思。
馨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此物何足貴,但感別經時。前人在評價此詩時說有一詩句非常有“新意”,表現了詩人的創造性,你能斷定是哪一句嗎?簡單說明一下理由。“馨香盈懷袖”。香氣本來是看不到、摸不著的東西,但作者卻能把它寫得像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很生動形象。分析最后一句“此物何足貴,但感別經進”在全詩結構上起的作用。卒章顯志,點明詩旨;升華情感(詩人在前面著重渲染之后,情感逆轉,眼前物不再是那么重要,更令人傷感的是別離那么久的時間,至此全詩的情感突然得到升華)。分析本詩寫景抒情的藝術特色。①在寫景上層層推進,由樹到葉,由葉到花(榮),由花到香,而情感也在寫景過程中不斷醞釀升華;②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眼前的樹、眼前的花,誰來欣賞誰來贊?一個獨守閨房幽怨憔悴的思婦形象躍然紙上;③以樂景寫哀情,通過“奇樹”“綠葉”“榮”“馨香”等一組繁榮旺盛的意象,來突出自己的孤單寂寞,抒寫心中的哀怨傷感。龜雖壽東漢:曹操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1.賞析“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边@句詩用比喻修辭寫出曹操雖然到了晚年,但有志干一番事業,一種對宏偉理想的追求的豪情壯志。2.人們常說“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詩人是如何看待暮年的?一個人精神狀態是最重要的,不應因年暮而消沉,而要“壯心不已”————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積極進取精神,永遠樂觀奮發,自強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3.《龜雖壽》表達了詩人何種思想感情?體觀作者達觀、積極的人生態度和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曹操所說的“養怡之?!敝甘裁??一個人的精神狀態最重要,不應因年高而消沉,而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積極進取的精神。5.表現作者對待生命的自然規律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的積極態度的句子是哪幾句?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6.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表達了曹操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積極進取的精神,體現出一種老當益壯、樂觀奮發、自強不息,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態。7.這首詩表現出一種怎樣的風格?慷慨,豪邁,激昂。贈從弟魏晉:劉楨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
冰霜正慘凄,終歲常端正。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詩中描寫“風聲”“冰霜”有什么作用?這是環境描寫。渲染了風之凜冽和冬之嚴寒,烘托了松柏的堅韌不拔?!八砂赜斜拘浴钡摹氨拘浴笔鞘裁?詩人希望堂弟做一個什么樣的人?挺立風中不倒,歷經嚴寒不凋(或剛正堅貞、不屈不撓)。詩人希望堂弟要像松柏一樣堅強不屈,不要因環境的壓迫而改變操守?!耙缓巍笔鞘裁匆馑迹績蓚€“一何”各突出了風聲和松枝的什么特點?多么。第一個突谷中風的迅疾兇猛,第二個突出青松的雄健挺拔。這是一首詠物詩,標題是《贈從弟》,內容卻寫“松”,請簡要分析作者的用意。本詩以松柏為喻,贊揚松柏挺立風中而不倒,歷經嚴寒而不凋的頑強生命力,表現作者堅貞自守的品格,也有對從弟的勸勉之意。5.全詩主要運用了什么寫作手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懷?(3分)象征手法。全詩借松柏挺立風中而不倒、歷經嚴寒而不凋,自喻高潔、堅貞的情懷,在自勉中也勉勵堂弟做一個堅強不屈的人。6.作者在本詩中塑造了一個怎樣的形象?作者筆下的松柏是一種立寒風而不倒,經嚴寒而不凋的強者形象。作者寫詩的目的是想勉勵堂弟,但全詩沒有一句勉勵的話,卻描寫了風霜中的松柏。這里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好處?運用了比喻(或象征)的手法。作者用高山勁松的不畏狂風霜雪比喻人也要像它一樣不怕困難,勇敢地面對艱難險阻,勸勉堂弟做一個堅強的人。這樣寫使得人生道理的闡述形象生動而富有震撼力,絲毫不顯生硬呆板。這首詩運用哪些技巧來寫松樹?結合全詩簡要分析。對比、反襯,把青松與寒風放在一起對比,以寒風的凜冽反襯出青松的堅韌不拔。梁甫行魏/曹植
八方各異氣,千里殊風雨。劇哉邊海民,寄身于草墅。
妻子象禽獸,行止依林阻。柴門何蕭條,狐兔翔我宇?!安耖T何蕭條,狐兔翔我宇”這兩句是什么意思?在詩歌中有什么作用?柴門簡陋凄清,在海風中搖蕩,狐貍、兔子在屋檐下飛來竄去。這些環境描寫襯托出邊海人們生活環境的荒蠻以及邊海人們的恐懼與凄楚。本詩主要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表達了作者的什么情感?本詩主要運用了白描的手法,全方位描寫了邊海人們的貧困生活,反映了邊海農村的殘破荒涼景象,表達了作者對下層人民的深切同情。《野望》(王績)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1.試分析首聯在全詩中的作用。
第一句的“東皋”點明地點,“薄暮”點明時間,“望”字領起中間兩聯的寫景。第二句呼應起尾聯,表現出哀傷的情感,為全詩奠定了感情基調,表現了在現實中找不到知音、得不到賞識的苦悶、悵惘的心情。2.首聯“望”字意蘊豐富,請簡析它的雙重意蘊?!巴奔葘懺娙颂魍?,又暗指詩人內心的期望,希望覓得知音,得到理解、賞識和重用。3.(1)請從動靜和寫景順序的角度賞析中間兩聯。
頷聯寫總寫秋色,是靜景、遠景,頸聯寫牧人與獵馬,是動景、近景。這四句詩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圖,光與色,遠景與近景,靜態與動態,搭配得恰到好處。(2)簡析頷聯和頸聯在寫景方面的特點。兩聯運用動靜結合(或“遠近相映”、“光色相融”)的表現手法,頷聯寫作者舉目四望,山、樹一片秋色,在夕陽余輝中越發顯得蕭瑟;頸聯表現牧歌式的田園氣氛,牧人與獵馬的出現,使靜謐的畫面活動了起來。這四句宛如一幅山林秋晚圖,在閑逸的基調中,透露出幾分憂郁和苦悶。
4.請從“景”與“情”關系的角度,賞析本詩的頷聯。(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詩歌頷聯妙在融情于景。詩中描寫了漫山遍野,樹葉枯黃,更兼殘陽盡染的蕭瑟衰敗景象,景中寄寓了詩人孤獨、落寞的情懷。
5.結合全詩內容,簡析詩人“長歌懷采薇”的原因。(了解)
詩人在現實生活中輾轉漂泊,彷徨苦悶,找不到精神歸宿,又沒有真正的知己,所以只得“長歌懷采薇”,即放聲高歌,追懷伯夷、叔齊那樣的隱逸高士,引為神交密友。
6.這首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這首五言律詩通過描寫山野秋景,在蕭瑟恬靜的景色氛圍中,流露出詩人孤獨抑郁的心緒,抒發了惆悵、孤寂的情懷。
《黃鶴樓》(崔顥)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崔顥在《黃鶴樓》中融情于景,表達物是人非感慨的詩句是: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表達吊古思鄉情懷的詩句是: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2.以寫景出名的詩句是: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3.表現游子的悲苦心情的詩句是: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與此詩句有相同意境的《天凈沙·秋思》中的句子是: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4.詩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個字?在對全詩整體感悟的基礎上,請簡要分析詩人在尾聯中是如何表達這種感情的。詩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愁”字。全詩意境開闊,吊古傷今,虛實相映,情景交融。尾聯將“鄉愁”之情與“日暮”“煙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達了詩人縈回無盡、百感茫茫的憂思之情。5.“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抒發了怎樣的感慨?抒寫了人去樓空、世事滄桑的感慨。6.用自己的語言描繪一下“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所展現的景象。明麗的陽光下,從黃鶴樓遙望對岸,漢陽的綠樹掩映,看上去歷歷在目;鸚鵡洲上芳草蔥蘢茂盛,生機盎然。7.體會尾聯蘊涵的詩人的情感。
日近黃昏,長江上煙波浩淼,自然勾起詩人濃濃的思鄉愁緒。
8.“此地空余黃鶴樓”和“白云千載空悠悠”中都有一個“空”字,試比較這兩個“空”字的意義、作用有何不同。第一個“空”可理解為“空空蕩蕩”,強調空間上的虛無。仙人駕鶴離去之后,兀立于蒼茫宇宙之下的黃鶴樓似乎已無所憑依,這個“空”字傳達的是詩人內心的孤獨感。第二個“空”可理解為“空自”“徒然”,強調時間上的渺遠。、千載白云,空自飄蕩,這個“空”字傳達的是詩人內心的失落與惆悵。
9.從情景關系的角度簡要賞析第三、第四聯。頸聯寫到的樓上所見之景有晴空下奔涌的大河,漢陽一帶清晰可見的樹木,鸚鵡洲上茂盛的芳草。眼前的“樹木”“芳草”勾起對家鄉“一草一木”的回想,由景生情,強烈的思鄉之念也就油然而生。尾聯情景水乳交融,那彌漫在長江之上的浩浩煙波,正是詩人無邊鄉愁的形象化表達,那越來越深的暮色,也不斷強化著詩人揮之不去的思鄉之情
使至塞上(王維)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侯騎,都護在燕然。1.本詩敘述了詩人出使邊塞的艱難行程,描繪了邊塞奇美壯麗的景象。全詩以大漠、秋天為背景,選取了征蓬、歸雁、孤煙、長河、落日(組成了一幅塞外風光圖)意象來敘事寫景。
2.本詩從體裁上看是五言律詩,從內容上看是邊塞詩:從詩題“使至塞上”,詩句“邊、居延、漢塞、胡天、大漠、蕭關、燕然、屬國、都戶”等詞語可知。
3.譯文:(我)輕車簡從要視察邊疆,要去的地方遠過居延。(我)像蓬草飄出了漢塞,像歸雁飛入了北方的天空。大沙漠中孤煙直上,黃河邊上落日正圓。走到蕭關恰好遇見騎馬的偵察兵,前敵統帥正在燕然前線。
4.首聯交待此行的目的和到達地點,詩緣何而作,以及寫作的地點并說明邊塞的遙遠遼闊。“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運用比喻和對偶,詩人以“征蓬”“歸雁”自比,暗寫了作者內心的抑郁和激憤。5.頸聯中的“直”“圓”兩字用得十分傳神,請說說它們的好處?!爸薄弊直憩F了大漠孤煙的勁拔、堅毅之美;“圓”字給人以親切溫暖而又蒼茫的感覺。通過“直”“圓”二字,以簡潔的線條配合,描繪出了雄奇蒼茫的塞外風光,也流露出了作者孤寂惆悵的心緒。6.“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以傳神的筆墨刻畫了奇特壯美的塞外風光,筆力蒼勁,意境雄渾,視野開闊,被王國維贊為千古壯觀的名句。7.賞析“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兩句詩充分表現了“詩中有畫”的特色,非常講究詩的畫面感。首先,它有畫一樣的構圖,從天邊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煙到地下的“長河”,從近處的烽煙到遠處的夕陽到綿延無邊的“大漠”,畫面上的景物雖不多,但是空間闊大,層次豐富。其次,它有畫一樣的線條美,廣闊的大漠上,縱的是煙,橫的是河,圓的是落日,寥寥幾筆,就用簡約的線條勾畫出景物的基本形態,概括性極強,仿佛抽象派的作品。第三,在色彩上也很豐富。黃色的大漠、渾黃的“長河”、白色的烽煙、紅色的“落日”,雄渾遼闊的邊塞風光如在眼前。第四,圖畫的意境美?!按竽北尘跋?,有緩緩升起的烽煙,有波瀾不驚的“長河”,有即將西下的“落日”,動靜結合,意境雄渾。渡荊門送別唐代:李白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一聯,歷來被人們稱道。請任選一個角度進行賞析。①繪意境:蒼莽起伏的山巒隨著平原曠野的延伸。漸漸消失得無影無蹤,一瀉千里的長江水奔赴茫茫無際的遼闊平原。作者為我們展示了一幅氣勢磅礴的萬里長江圖。②賞字詞:“隨”表現出群山與平野的位置逐漸變換、推移,寫出空間感和流動感:“入”渲染出江水奔流的磅礴氣勢,展示了詩人的廣闊胸襟。④品技巧:運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抒發了作者初出荊門時的喜悅、激動的心情。更是詩人開闊的胸懷,開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氣的形象寫照。展開想象,寫出“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所展示的意境。俯視江面,月亮照在江水里,就像天上飛下來一面鏡子,明亮耀眼;仰望天空、云氣簇擁而來,就像海上結成了一座座樓閣,新奇美妙。對于本詩,清人沈德潛曾評價說:“詩中無送別意,題中‘送別’二字可刪?!睆娜妬砜?,你同意他這種說法嗎?為什么?沈德潛的說法是有道理的。詩中確實無送別朋友的意思。從詩的內容來看,“送別”應該是作者告別家鄉的意思,所以刪去“送別”二字更為合適。這首詩的結尾運用了擬人手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作者移情于物,表面寫江水送自己,實則是自己思念故鄉。詩句“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給我們描繪了怎樣的景象?請加以描繪(100字內)。詩人乘舟順江而下,兩岸連綿起伏的群山像畫卷一樣伴隨小舟而行,它們在廣闊的原野處消失了;浩浩蕩蕩的長江水,奔涌向前,流入了廣闊無際的原野,他的視野頓時變得開闊了。6.品味該詩尾聯中“送”字的妙處?!八汀弊种苯狱c題(扣題),“送”的主體是故鄉的山水,用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而含蓄地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依戀之情。錢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新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1.展開聯想和想象,用簡明形象的語言描繪出“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現的畫面。
鶯是春的歌手,在明媚的春光中,幾只早鶯爭先恐后地飛到向陽的樹上歌唱;燕是春的信使,不知誰家的新燕已開始啄泥銜草,筑建新巢。
2.試描繪“水面初平云腳低”所展現的西湖早春的美景。
春水初漲,水面與堤岸齊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的波瀾連成一片。3.“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边@兩句是如何表現初春特點的?①這句話選取了“早鶯、暖樹、新燕、春泥”等富有代表性的景物。②抓住了“爭”“啄”兩個極具表現力的詞語,勾畫并渲染了一幅早鶯爭向暖樹、新燕啄泥銜草的動態畫面。
4.此詩通過描寫哪些景物來展現錢塘湖生機勃勃的早春景象?(寫兩個以上)“水面初平”“爭暖樹”“啄春泥”“沒馬蹄”“淺草”“幾處”“新燕”“早鶯”
5.這首詩通過描寫西湖初春的明媚風光,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抒發了作者對西湖早春美好風光的喜愛與贊美之情。
6.賞析詩的頷聯“幾處早鶯爭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一個“爭”字,讓人感到春光的難得與寶貴。一個“啄”字,來描寫燕子那忙碌而興奮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寫活了。這兩句著意描繪出鶯鶯燕燕的動態,從而使得全詩洋溢著春的活力與生機。
7.賞析“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示例:“亂花”“淺草”寫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突出了春的嫵媚動人;又以
“漸”“才”寫出了花漸開漸多、草漸漸長成的情態,描繪了春的發展變化,突出了春的勃勃生機。
8.(1)這首詩以(行)為線索,緊扣(早春)的特點,抒發了詩人(喜悅)的心情。
(2)詩人選取了最能代表春天的哪兩種鳥?(鶯、燕);抓住了初春的景物特點,選取了極富典型性的景物是什么?(亂花、淺草)
(3)詩人寫了三處地方,分別是(孤山寺、賈亭西、白沙堤);最吸引作者是(白沙堤)。
(4)詩人采用(移步換景)的表現手法,隨著作者的腳步,景物也發生了變化?!讹嬀啤罚ㄆ湮澹ㄌ諟Y明)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從煉字的角度賞析“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見”寫出了詩人無意看山,南山撲入眼簾的情景。表現了詩人悠然恬淡的心境,超然物外的曠達心胸。
2.描繪“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的畫面,說說表現了詩人怎樣的人生理想?
傍晚之際,南山之地,山間的云氣繚繞,顯得很美。夕陽已經快落山了,美麗的鳥兒呼朋喚友結伴歡快回巢。表現了作者棄官歸隱的人生理想。3.“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此”指作者怎樣的生活?“真意”指的是什么?
“此”指恬淡閑適的生活?!罢嬉狻敝笍淖匀痪拔镏蓄I略到的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諦。
4.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作者通過對田園生活的描寫,表現了詩人淡泊名利、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和對田園生活的熱愛。《春望》(杜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1.主旨: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憂國傷時、念家悲己的感情。2.結合全詩內容,體會詩題中的“望”字包含哪兩層意思?一方面是看到了“國破山河在”的慘景,另一方面是對于親人團聚的守望和期盼。3.首聯中“破”、“深”字煉得極好,試分析其表達作用。一個“破”字,寫出了國都淪陷,山河破碎的景象,使人觸目驚心。一個“深”字,寫出了亂草遍地、林木蒼蒼的景象,令人滿目凄然。4.賞析千古名句“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彼谩暗秩f金”來形容家書的珍貴,表達了他對妻子兒女的強烈思念。5.請展開想象,描述“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所展現的畫面,并揭示詩句的含義。面對淪陷的山河,一位滿頭白發的老人因焦慮憂愁不停地撓頭嘆息。老人昔日那長長的頭發如今紛紛斷落,已經短得無法梳髻插簪。詩句所描寫的這一細節,含蓄而深刻地表現了詩人憂國思家的情懷。(“搔”,搔首,是解愁的動作,是對詩人想解愁而不得解的細節描寫,傳神地表達出詩人內心難以排遣的憂國思家之情。)《雁門太守行》(李賀)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1.“黑云壓城城欲摧”一句中“黑云”暗喻什么?“壓”字和“開”字有什么表達作用?這一句有什么表達效果?“黑云”暗喻敵軍的囂張氣焰。一個“壓”字,把敵軍人馬眾多,來勢兇猛,以及交戰雙方力量懸殊、守軍將士處境艱難等,淋漓盡致地揭示出來。
“開”寫出了守軍披堅執銳,嚴陣以待,雄姿英發,士氣高昂和敵軍形成鮮明對比。這一句用比喻和夸張的手法,渲染了敵軍兵臨城下的緊張氣氛和危急形勢。描繪“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所展示的畫面。
黑云翻滾之下,兇猛的敵軍向我孤城撲來,大有城傾郭摧之勢;然而,我方將士泰然不懼,整裝披甲;在日光照射下,金甲閃金光,氣宇軒昂,正準備出擊。
3.“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描繪了什么景象?有何作用?(展開聯想與想象,描繪頷聯所展現的畫面)
示例:時值深秋,萬木搖落,在一片死寂之中,那角聲嗚嗚咽咽地鳴響起來。戰斗從白晝持續到黃昏,晚霞映照著戰場,那大塊大塊的胭脂般鮮紅的血跡,透過夜霧凝結在大地上呈現出一片紫色。
這兩句描繪了激戰中壯美的邊塞風光,分別從聽覺和視覺兩方面來寫戰爭的激烈和悲壯,渲染了蒼涼、悲壯的戰地氣氛。
4.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兩句中“易水”二字讓人聯想到什么典故?“臨易水”有什么表達作用?
“易水”讓人聯想到荊軻刺秦王的典故?!芭R易水”既表明交戰的地點,又暗示將士們具有“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那樣一種壯懷激烈的豪情。
5.“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引用了什么典故?引用這一典故的作用?
引用了戰國時燕昭王黃金臺以重金招攬天下士的典故。詩人引用這個典故,既與戰爭地點相吻合,又是對天子和將士的稱頌,表現了將士們誓死殺敵、報效朝廷的決心。6.概括這首詩的主旨。這首詩借用樂府舊題,描繪了一場邊關戰爭,歌頌了守邊將士浴血奮戰、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
7.尾聯運用了什么典故?表達了將士們怎樣的思想感情?
引用了戰國時燕昭王筑黃金臺、置千金于臺上、延請天下奇才的典故,表現了將士們感激天子重用賢才的美德、以死報君的決心和愛國情懷。
8.詩中以色彩斑斕的詞語描繪了悲壯的戰爭風云,構成了奇特的意境,請舉例闡述。如:黑云之黑寫出了敵軍兵臨城下的緊張;甲光向日之光,寫出了將士們嚴陣以待的氣勢;燕脂紫寫出了邊塞夕陽下的肅穆氣氛,也突出了將士們血流成河、染紫泥土的悲壯?!冻啾凇罚ǘ拍粒┱坳辽宠F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詩中評述的是哪一歷史事件?(赤壁之戰)周郎指(周瑜),二喬分別是(孫策、周瑜的妻子大喬、小喬)。
2.本詩構思別出心裁,請結合詩句內容作具體分析。(最后兩句詩的妙處?)
(1)此詩借一件古物折戟興起對歷史的慨嘆,以兩個美女象征國家的命運,以小見大,巧妙自然。(2)3、4句,詩人未從正面去評論這次戰爭勝敗的原因,而是提出了一個與事實相反的假設,從而抒發了對歷史的感慨,角度新穎,思路奇特。
3.全詩最精彩的是久為人們傳誦的末二句,這兩句議論感慨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這兩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詩人慨嘆歷史上英雄成名的機遇,是因為他自己生不逢時,有政治軍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還有一層意思:只要有機遇,相信自己總會有作為。4.杜牧好談兵論戰,雖有用世之心,卻無用武之地。在這首詩歌中,他不以成敗論英雄,把歷史上赤壁之戰的勝利歸功于東風,把周瑜的成功歸為偶然機遇。但赤壁之勝,自然不如杜牧所說的,“出于僥幸”,那么,詩人詠史的真正用意何在呢?
借周瑜與曹操的故事,表達詩人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氣,告誡統治者不要有僥幸心理。《漁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1.本詞被評家譽為“無一毫粉釵氣”,請結合詞中寫景的語句,簡析本詞意境和風格上的特色。開頭兩句寫天、云濤、曉霧、星河、千帆,景象極為壯麗;“接”“連”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洶涌的云濤、彌漫的大霧自然地組合在一起,展現出一幅遼闊、壯美的海天相接的圖畫,描繪出一種瑰奇雄偉的境界。下闋的“九萬里風鵬正舉”三句虛實結合,形象愈益壯偉,境界愈益恢弘。詞作中對于開闊壯美的境界富于浪漫主義的想象,表現出作者內心一種剛健昂揚的氣概,詞風豪放。2.“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中“嗟”“謾”二字值得品味,請根據這兩個字的意蘊,說說這兩句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班怠弊稚鷦拥貙懗隽嗽~人彷徨憂慮的神態,表明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遠,茫然不知所措的嘆惋。“謾”字流露出心中的哀怨惆悵:一是空有詩情詩才,因知音(丈夫)早逝,而無人能會意;二是慨嘆自己身逢亂世,有著對現實無能為力的苦悶和懷才不遇的憤懣?!朵较场罚淌猓┮磺略~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1.“小園香徑獨徘徊”中的“獨”字用得極妙,請簡要賞析。“獨”字寫出了詞人獨處時的寂寞,伴著蕭條的春色和眼前時光的流逝,生出無限的悲涼,突出了詞人的悲涼寂寞之感。2.賞析“千古奇偶”“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借景抒情,蘊含哲理,美好事物的消逝往往會伴隨著新事物的出現,生活不會因消逝而變得一片虛無,抒發了作者傷春懷舊、青春易逝的感慨。采桑子歐陽修輕舟短棹西湖好,綠水逶迤,芳草長堤,隱隱笙歌處處隨。無風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微動漣漪,驚起沙禽掠岸飛。詞的上闕第一句在整首詞中的的作用是什么?上片描寫了一幅什么樣的圖景?上闕第一句總攝全篇,點明題意,直抒贊美之情。上闕從視覺和聽覺兩方面描寫了蜿蜒曲折的綠水、長滿芳草的長堤、動聽的樂聲和歌聲,描繪了西湖清麗、恬靜、淡遠的春景。詞的下闕主要是用了哪種表現手法描寫西湖春色的?抒發了詩人的什么感情?動靜結合的手法或以動襯靜。一、二句風平浪靜,把水面比作明凈平滑的琉璃,更以船的緩慢移動寫出了“靜”。三、四句寫漣漪微起,驚動了沙洲上的水鳥,水鳥掠過堤岸飛去,寫出了“動”,而西湖愈顯其幽靜。動靜相襯,動靜結合寫出了西湖春色的多姿多彩。抒發了詩人流連山水的愉快心情。這首詞上片出現了哪些意象?描繪了一幅怎樣的圖景?輕舟(短棹)、綠水、芳草、長堤等意象。描繪了一幅湖水綿延,芳草滿堤,清麗活潑的春日西湖美景。首詞下片運用了哪些表達技巧?請簡要分析比喻,把風平浪靜的水面,比作琉璃,寫出水面的晶瑩澄澈。②以動襯靜,寫漣漪微動驚動沙灘上的水鳥,使之掠過湖岸飛去,更襯托出西湖的幽靜。這首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表達了詩人對西湖的喜愛和贊美之情,抒發了詩人流連山水的愉快(或悠然自得閑適)之情。6、賞析“驚起沙禽掠岸飛”一句。以動襯靜,寫漣漪微動難免驚動沙灘上的水鳥,使之掠過湖岸飛去,愈顯西湖之幽靜。7、用生動的語言描繪“綠水逶迤,芳草長堤,隱隱笙歌處處隨”的圖景。
綠水蜿蜒曲折,長堤芳草青青,春風中隱隱傳來柔和的笙歌聲。相見歡朱敦儒金陵城上西樓,倚清秋。萬里夕陽垂地大江流。中原亂,簪纓散,幾時收?試倩悲風吹淚過揚州。上片的景物描寫營造出了怎樣的意境,請作分析。上片寫登樓所見的無邊秋色,夕陽流水,營造出清冷蕭條的意境,抒發了因山河殘破而悲涼抑郁的心情。詞的下片,抒情方式有什么特點?請作簡要分析。前面直抒胸臆,表達亡國之痛、收復中原的心志以及對朝廷的憤慨;后面用擬人的方法,請托“悲風”把淚吹過揚州去,含蓄深沉地表達了憂國憂民的情感。用自己的話描述“萬里夕陽垂地大江流”的畫面,并說說其表達效果。寓情于景。日薄西山,余暉黯淡,大地很快就要被淹沒在蒼茫的暮色中了。詞人用象征手法使人很自然地聯想到南宋的國事亦如詞人眼前的暮景,也將無可挽回地走向沒落、衰亡。表現了作者心情的沉重。這首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表現了作者渴望早日恢復中原,還于舊都的強烈愿望,同時也是對朝廷茍安旦夕,不圖恢復的憤慨和抗議。5、“中原亂,簪纓散,幾時收”一句中“簪纓”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指什么?此句抒發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借代。代指達官貴人。(簪和纓,古時達官貴人的冠飾,用來把冠固定在頭上。)“中原亂,簪纓散,幾時收?”,作者憶及中原淪陷,士族南逃往事,抒發了沉痛之情。抒發了對收復河山的渴望與一時又難以收復的無奈(或擔憂)之情。6、詞的下片抒發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請結合具體詞句加以分析?!爸性瓉y,簪纓散”,作者回憶中原淪陷,士族南逃的往事,抒發了亡國之痛;(2分)“幾時收?”抒發了對收復河山的渴望與一時又難以收復的無奈(或擔憂)之情?!霸囐槐L吹淚,過揚州”,作者要請悲風將自己的熱淚吹到揚州前線,抒發了對戰事的關切之情(或“作者要請悲風將自己的熱淚吹過揚州前線,灑到淪陷的故鄉,抒發了對故土的深切懷念之情”)7、詞的上片是通過哪些景色描寫來營造意境的?有何作用?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詞人獨上金陵城樓,縱目遠眺,寒秋凄清,夕陽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礦用照明與安全標識設備考核試卷
- 毛巾類制品的庫存控制與倉儲管理考核試卷
- 勞務派遣服務的客戶關系優化策略制定與執行評估考核試卷
- 石膏在輕質隔墻板制造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生態環境監測在環境教育中的重要性考核試卷
- 電視機修理操作流程考核試卷
- 堿金屬與水的反應研究考核試卷
- 紡織機械的智能工廠運營管理策略優化考核試卷
- 天津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舞蹈與健康》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吉林水利電力職業學院《清代宮廷文化史》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抗高血壓藥物研究進展頁PPT課件
- DB3212∕T 1098-2022 小微企業安全生產托管服務規范
- 診所備案申請表格(衛健委備案)
- 環境土壤學PPT課件
- 辦公生活區臨時設施施工方案
- GB∕T 40262-2021 金屬鍍膜織物 金屬層結合力的測定 膠帶法
- 視頻監控vcn3000系列技術白皮書
- 小學三年級西師大版數學下冊計算題專題練習題
- 最新獻身國防事業志愿書(士兵版)
- 基于三菱plc的電力系統無功補償設計說明
- 五金沖壓車間質量管理規范(含表格)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