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水的沸騰實驗》專題練習(含答案)_第1頁
《觀察水的沸騰實驗》專題練習(含答案)_第2頁
《觀察水的沸騰實驗》專題練習(含答案)_第3頁
《觀察水的沸騰實驗》專題練習(含答案)_第4頁
《觀察水的沸騰實驗》專題練習(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觀察水的沸騰實驗》專題練習一.選擇題1.如圖所示,在“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的實驗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水的沸騰是一種緩慢的汽化現象B.水沸騰時溫度保持不變,卻需要不斷吸收熱量C.水的溫度必須達到100℃時,水才會沸騰 D.水沸騰時出現大量的“白氣”是水蒸氣2.在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特點”的實驗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燒杯底部墊石棉網的目的是縮短加熱時間B.溫度計不可以接觸到燒杯底部但可以接觸燒杯壁C.判斷水是否沸騰的依據是溫度計示數是否變化D.記錄溫度時間間隔相同比不相同好3.在家中用電熱水壺燒水,第一次燒了一壺水直到沸騰,第二次仍用該壺燒了半壺水直到沸騰,則兩次水溫隨時間變化關系正確的是(第一次為細線,第二次為粗線)()A. B. C. D.4.下表是某同學做《觀察水的沸騰》實驗記錄的數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時間/min01234567水溫/℃909294.596.899999999A.水的沸點為99℃B.水的沸點為100℃C.水在4min以后已停止加熱D.此處的大氣壓強高于一個標準大氣壓5.如圖所示是“探究水的沸騰”的實驗圖象,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在第4min時,水開始沸騰B.在第4﹣6min的過程中,水不吸熱C.在第6min后繼續加熱,水溫仍是100℃D.在實驗中,水的沸點是100℃6.如圖所示是“探究水的沸騰實驗”裝置和水溫隨時間變化的圖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水的沸點是100℃B.水面上方的氣壓大于1標準大氣壓C.水沸騰時繼續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D.水沸騰時溫度不變,說明沸騰不需要吸熱7.關于水沸騰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水量的多少影響著水沸騰時的溫度B.加熱時要充分利用酒精燈火焰的內焰C.沸騰時大量氣泡上升、變大,至水面破裂釋放出里面的水蒸氣D.沸騰時,繼續吸熱,溫度會升高8.在“水的沸騰實驗”中,關于燒杯上加蓋子說法不正確的是()A.燒杯上加蓋可以縮短加熱的時間B.加蓋可以防止水蒸氣在溫度計上液化看示數不方便C.加蓋測得的沸點可能比實際沸點偏高D.溫度計可以直接從蓋子中間插入,不用懸掛,很安全9.同學們在觀察“水的沸騰”實驗時,得到下列結論,其中正確的是()A.加熱過程中,冷水與熱水相比,熱水的內能更大B.水沸騰時吸熱,但溫度不變,內能不變C.水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升溫的,熱量總是從內能大的物體向內能小的物體傳遞D.水的沸騰是一種劇烈的汽化現象,發生在液體的內部,沸騰時吸熱二.填空題10.如圖甲所示,是小宇設計的“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實驗裝置,根據實驗數據,描繪出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圖象,如圖乙.(1)水的沸點是℃.(2)實驗時大氣壓(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個標準大氣壓.(3)為了縮短把水加熱到沸騰的時間,請提出一條可行的措施.11.在“觀察水的沸騰”實驗中,沸騰前對水加熱,水的溫度(不變/變大/變小),水的內能變大,這是通過方式改變水的內能的;當水沸騰時,水中氣泡在上升時(由大變小/由小變大).12.在做“觀察水的沸騰”實驗時,甲、乙、丙三個實驗小組的同學用相同規格的實驗器材如圖1裝置進行實驗.三組同學都根據自己的實驗數據描繪了圖象(如圖2),不計能量損耗,則三燒杯中的水的質量ma、mb、mc的大小關系是.由圖象還可以判斷水面上方的氣壓(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一個標準大氣壓.13.小明同學在做“觀察水的沸騰”實驗中,圖甲所示某時刻溫度計的示數為℃;繼續加熱,當水溫上升到80℃時,每隔1min記錄一次溫度計的示數,直到水沸騰4min后停止讀數,根據記錄的數據畫出了圖乙所示的“溫度﹣﹣時間”圖象,根據圖象可知此次實驗中水的沸點是℃.14.圖甲是“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的實驗裝置及實驗現象.(1)在圖甲裝置中,存在的錯誤是.(2)糾正錯誤后繼續進行實驗,根據實驗數據作出了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由圖可知,水的沸點為℃.水在沸騰的過程中,要不斷(選填“吸熱”或“放熱”),溫度(選填“變低”、“不變”或“變高”).15.在“探究水的沸騰”實驗時,小敏一邊觀察水中發生的現象,一邊從水溫91℃開始,每隔1min記錄一次溫度計的示數,數據見如下記錄表格.時間/min01234567溫度/℃9193959799999999(1)在此過程中,小敏觀察到水中氣泡有兩種情況,分別如圖甲、乙所示,圖是水沸騰時的情況(選填“甲”或“乙”)(2)分析數據可知,水的沸點是℃,在4min到7min這段時間內,水的溫度沒有變化,但酒精燈要持續進行加熱,這說明水在沸騰時需要.三.實驗探究題16.小明“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的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1)當水溫上升到90℃后,小明每隔0.5min記錄一次溫度,然后繪制了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從圖象中可知水的沸點是℃.停止加熱,小明發現水不能繼續沸騰,說明水在沸騰過程中不斷.(2)結合甲、乙兩圖,請你對本實驗提出一條改進建議:,改進后的好處是:.(寫出一條即可)17.在“探究水沸騰時的溫度變化的特點”的實驗中,兩組同學在相同的環境中,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分別進行實驗,并根據實驗數據繪制如圖乙所示的a、b兩個圖象,由圖象可知:(1)水的沸點為℃,在沸騰過程中水的溫度;(2)兩組同學的實驗中,水從開始加熱到沸騰所用的時間相同,則他們所用水的質量的大小關系為mamb.18.小晴和小雨分別用甲、乙兩套裝置做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的實驗.(1)組裝器材時,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了燒杯底,應適當將(選填“A處向上”或“B處向下”)調整.(2)調整后器材,用完全相同的酒精燈加熱,當水溫為90℃時,每隔1分鐘記錄一次水溫,直到水沸騰后持續幾分鐘為止,根據記錄數據繪制出如圖丙所示的水溫與時間關系圖象,實驗中,是通過(選填“熱傳遞”或“做功”)方式增加水的內能.當水沸騰時,水中產生大量的氣泡,氣泡內是(選填“空氣”或“水蒸氣”).(3)a為小晴根據實驗數據繪制的溫度與時間圖象,分析可知她是選用圖中裝置做的實驗,由小雨所繪制的b圖象可知,此時周圍環境的大氣壓(選填“低于”或“高于”)一標準大氣壓.0﹣6分鐘a和b圖象重合可以判斷她們實驗所用水的質量(選填“相同”或“不相同”)19.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1)如圖1所示,是某小組安裝的實驗裝置,合理的安裝順序是(填序號)①燒杯和水②酒精燈③鐵桿A和溫度計(含紙蓋)④鐵圈B和石棉網(2)如表是小燕記錄的實驗數據:時間/min01234567溫度/℃8890929496989898實驗過程中,她發現在第3min時,水中的氣泡在上升的過程中逐漸.(選填“變大”或“變小”).(3)請將圖2中的坐標系補充完整,并根據上表數據繪出水溫與時間的關系圖象.(4)由數據及圖象可知,水沸騰時,繼續加熱,水的溫度.(5)通過學習,小燕終于明白媽媽用爐火燉湯時,在湯沸騰后總是的道理(選填“保持大火”或“調為小火”).20.小明做“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的實驗,實驗裝置如圖所示.(1)①實驗中小明發現,水在沸騰的過程中,(填“吸收”或“放出”)熱量,溫度保持不變;②實驗結束后,同學們進行了交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填字母)A.溫度計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并接觸容器底B.讀數時,視線要與溫度計中液柱的液面相平C.使用中間有孔的硬紙板可以減少熱量的散失,縮短實驗時間D.如果測得水的沸點不是100℃,一定是操作中出現了錯誤(2)小明想繼續探究水和食用油的吸熱能力是否存在差異,他的實驗設想是:選取相同、初溫相同的水和食用油,放在相同的燒杯里,用相同的熱源加熱相同的時間(水和食用油均未沸騰),它們吸收的熱量(填“相同”或“不同”),通過比較它們升高的溫度來判斷水和食用油的吸熱能力.21.在做“研究水的沸騰”分組實驗時,各實驗小組使用的器材規格完全相同.蘭蘭同學所在的小組由實驗數據描繪出的水的沸騰圖象如圖中A所示;梅梅同學所在實驗小組由實驗數據描繪出的水的沸騰圖象如圖中B所示.兩個實驗小組從同一時刻開始對水加熱,從圖象可知,蘭蘭同學所在的實驗小組的水(選填“先”或“后”)沸騰,造成沸騰有先后的原因之一是.從圖象還能看出,兩個實驗小組測得的水的點不同,這與蘭蘭小組同學用紙板蓋嚴燒杯口使燒杯內氣壓(選填“增大”或“減小”)有關.22.小芳同學利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來探究“水的沸騰”的實驗.(1)小芳同學觀察了水在加熱過程中,溫度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并記錄了有關數據,如下表:時間/min012345678…溫度/℃909294969797.5989898…分析表中數據可知,沸騰前水溫變化快慢的特點是.(2)圖乙中,(選填“a”或“b”)是水沸騰時的情景,氣泡里的主要成份是.(選填正確選項前的字母)A.氧氣B.水蒸氣C.二氧化碳(3)加熱時,燒杯上方會出現“白氣”,下列現象與“白氣”形成過程不同的是.(選填正確選項前的字母)A.深秋的清晨河面上出現的“白氣”B.雨過天晴后形成的大霧C.濕衣服晾曬時形成的水蒸氣D.煮飯時形成的“霧氣”23.小明用圖甲的裝置,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實驗數據記錄如下.時間/min00.511.522.533.5溫度/℃9092.494.495.696.8989898(1)分折實驗數據可知水在沸騰時溫度的特點是;(2)分析實驗數據可知水的沸點為℃,低于l00℃.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可能是當地大氣壓強(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個標準大氣壓.(3)圖(填“乙”或“丙”)內能反映水沸騰前產生氣泡的情形.24.在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與時間的關系”實驗中,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1)組裝下列實驗器材時,其合理的先、后順序是(填序號).①溫度計②石棉網③裝水的燒杯④酒精燈(2)溫度計放置在水中的要求是.(3)記錄的實驗數據如下表,實驗觀察到第2分鐘水開始沸騰.實驗次數12345678時間t/min00.511.522.533.5溫度t/℃9094979899999999請在圖2方格紙上畫出水的溫度與時間的關系圖象.(4)分析圖象,可以得出的探究結論是.25.小凡同學做“觀察水的沸騰”實驗(1)他的操作如圖甲所示,其中錯誤之處是(2)糾正錯誤后,加熱過程中,某一時刻溫度計示數如圖乙所示,為℃;(3)分析圖丙所示圖象,可知水沸騰過程中,不斷吸熱,但溫度;(4)實驗中運用了轉換法,即用加熱時間的長短來表示水吸收的多少;(5)水沸騰時,燒杯上方出現了大量的“白氣”,“白氣”形成的物態變化名稱是.26.小明所在的小組用圖甲所示的裝置“探究水的沸騰”實驗.(1)當水剛好沸騰,小明便撤掉酒精燈停止加熱.正當他們整理器材時,卻發現其他組的同學在水沸騰后仍在觀察和記錄,小明立即明白了他們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探究水在沸騰過程中雖然繼續吸熱,但溫度的特點.(2)小明繼續實驗,根據記錄的數據繪制了如圖乙所示的“溫度﹣﹣時間”圖象,由圖象可知,他們得的水的沸點是℃.27.某小組做“探究水的沸騰”實驗,實驗裝置如圖所示(1)要完成該探究實驗,除了圖中所示的器材外,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是;(2)如表是加熱過程中不同時刻水的溫度記錄,其中有一個記錄錯誤的實驗數據,請指出該錯誤的數據是,這樣判斷的理論依據是.時間/min012345678溫度/℃909294969898959898(3)若燒杯中水的質量為100g,則水溫升高10℃吸收的熱量是J;若酒精完全燃燒釋放的熱量50%被水吸收,則至少要消耗g酒精.[已知水的比熱容為4.2×l03J/(kg?℃),酒精的熱值為3.0×107J/kg].28.在圖1“觀察水的沸騰”的實驗中:(1)請指出實驗中錯誤之處:(寫一個).(2)實驗過程中主要觀察水沸騰時的現象和水沸騰時的溫度.如圖3(甲)(乙)所示,圖是水沸騰時的情況.(3)表是本實驗過程中不同時刻溫度記錄,則該地水的沸點為℃,可能的原因是當地的大氣壓1標準大氣壓(填“大于、等于”或“小于”).t/min…8910111213…t溫/℃…969798989898…(4)如圖3所示,是三位同學作出水的沸騰圖象,其中正確的是.(5)水在沸騰過程中需要熱,如果繼續給沸騰的水加熱,水的溫度(選填“升高”、“不變”或“降低”).(6)如果要適當縮短加熱時間,可采取的措施是.29.如圖甲是小彬同學在實驗室里探究“水的沸騰”實驗.(1)小彬加熱一段時間后溫度計示數如圖乙所示為℃.(2)小彬用相同的火力,做了兩次實驗,繪制成a、b兩條圖象,如圖丙所示.則水的沸點是℃,當時的大氣壓(選填“<”、“=”或“>”)l標準大氣壓,造成a、b圖象不同的原因是兩次實驗所用水的不同.(3)為了受熱均勻,另一位同學采用隔水加熱的方法來研究試管內水的沸騰,如圖丁所示.你認為試管內的水(填“會”或“不會”)沸騰,這個裝置(填“更完善”或“不合理”).30.在“觀察水的沸騰”的實驗中,某個實驗小組得到下列的實驗記錄表格:時間/mim…6789101112131415溫度/℃…95969798989598989898(1)從記錄數據看,第min的數據有明顯錯誤,此時水的沸點應為℃.(2)停止加熱后,水(”能”或”不能”)繼續沸騰.(3)圖1所示的是甲、乙兩杯水被加熱時水中氣泡上升的情形,其中最可能是水沸騰前的情形.(4)如圖2所示,先不接兩用氣筒,將三角燒瓶中的水加熱到沸騰時,溫度計的示數為100℃;此時,通過直角管用兩用氣筒向燒瓶內打氣,見到的現象是①水將沸騰(“停止”或“繼續”);②溫度計的示數(“升高”或“不變”);由以上實驗現象得出的物理規律在家庭中的上得到應用.(5)如圖3所示,在盛水的燒杯內放入一裝水的試管,用酒精燈對燒杯緩慢加熱,當燒杯中的水沸騰后,繼續加熱.則試管中的水(“會”或“不會”)沸騰.31.在“觀察水的沸騰”實驗中,小微觀察到的現象及所記錄的數據如下:(1)當水沸騰時,她觀察到溫度計的示數如圖(甲)所示.根據讀數可知,水的沸點為.這可能是由于造成的.(2)小微根據實驗數據繪制了水的溫度與時間的關系圖象如圖(乙)中a所示.若其它條件不變,實驗開始時,僅將水的質量增加,則水的溫度與時間的關系圖象是圖(乙)中的.A.aB.bC.cD.d(3)停止加熱后,小微同學又進一步探究了沸水自然冷卻過程中水溫隨時間變化的情況,并將實驗數據記錄在表中:時間/min051015253545556575水溫/℃98705444342723222222分析表中數據可知:①隨著時間的推移,水溫越低,溫度下降得(越快/越慢).②當時實驗室的溫度大約是℃.(4)如果有一天你要喝一杯奶茶,可以有兩種冷卻奶茶的方案供你選擇:方案A:先將滾燙的熱茶冷卻5min,然后加一匙冷牛奶.方案B:先將一匙冷牛奶加在滾燙的熱茶中,然后冷卻5min.結合本次實驗探究,你認為方案的冷卻效果更好.32.某小組在探究“水的沸騰”實驗中:(1)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在組裝過程中需要先調整的是(選填“A”或“B”)部分.(2)當水溫升高到90℃時,每隔1min記錄一次溫度,直到水沸騰后幾分鐘為止,記錄的數據如表:時間/min12345678溫度/℃9092949698989898分析表中數據可知,水的沸點是℃.水沸騰時需要熱,水沸騰時的溫度特點是.(3)水沸騰時燒杯上方出現了大量“白氣”,“白氣”形成的物態變化是.(4)某組同學在相同條件下,用不同質量的水進行兩次實驗得到如圖乙所示的溫度﹣﹣時間圖象,根據圖象可知,質量較大的是(選填“a”或“b”).33.小華利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1)在水溫升高到90℃后,每隔1min記錄一次溫度計的示數,直到水沸騰并持續幾分鐘后停止讀數,圖乙為第3min時溫度計的示數,請你幫她讀出示數并填入表格中.時間/min01234567溫度/℃90939597989898(2)根據表格中數據,小華實驗時,水的沸點是℃.此時的大氣壓可能是(大于/小于/等于)1個標準大氣壓.(3)如圖丙中A、B所示,其中圖是在第6min的氣泡的變化情況.(4)用酒精燈給水加熱是利用的方式改變水的內能,水沸騰時溫度(升高/不變/降低),水的內能(增大/不變/減小).(5)在這次實驗中,小華發現從開始加熱到沸騰的這段時間水升高的溫度逐漸變慢,在水溫升高時水的比熱容(增大/不變/減小).34.在“觀察水的沸騰”實驗中,(1)某實驗小組觀察到水沸騰前和沸騰時水中氣泡的上升情況如圖甲、乙所示,圖中是水沸騰時的情況,實驗過程中記錄的數據如表所示:時間(min)…45678910111213…溫度(℃)…90919397989898989898…(2)從記錄的數據可得出的實驗結論是:水沸騰時的溫度是℃.(3)根據實驗數據可知水的沸點與水在標準大氣壓下的沸點100℃相比有明顯的差異,如果測量方法正確,你認為造成差異的原因可能是:.35.如圖甲所示是探究“水的沸騰”的實驗:(1)實驗前,某同學用溫度計測量室內氣溫,如圖乙所示,此時室內氣溫是℃.(2)實驗時觀察到水沸騰前和沸騰時水中氣泡的上升情況不同,如圖丙(a)、(b)所示.則圖(填“a”或“b”)是水在沸騰時的情況.水沸騰后繼續給水加熱,溫度計的示數將(選填“升高”“不變”或“下降”).(3)現有甲、乙兩組同學在某實驗室里做“水的沸騰”實驗,選用的實驗裝置相同,他們繪制的沸騰圖象如圖丁所示.則a、b圖象不同的原因是.36.小宇同學參加了學校“研究性學習小組”,探究了“水沸騰時的現象和溫度的關系”的課題.他做的實驗如下:如圖所示.(1)圖a是該實驗的裝置圖,在安裝、調整實驗器材時,科學合理的順序是:先調整固定的位置,再調整固定的位置.(選填“A”或“B”)(2)實驗中他們觀察到水沸騰前和沸騰時,水中氣泡上升過程如圖b、c,則圖中是沸騰前的情況,是水沸騰后的情況.(3)當水沸騰時,移去酒精燈,水就停止沸騰,從中你可以得到的結論是:接著就將燒瓶倒立安放到如圖d所示的鐵架臺上,再用冷水澆,會觀察到燒瓶內的水重新沸騰,這個現象說明重新沸騰氣壓減少,沸點降低(4)如圖e是實驗過程某一時刻的溫度,此時水溫是℃.如圖f是三位同學作出的水的沸騰圖象,其中正確的是圖.37.王明同學在做“水的沸騰”實驗時,用酒精燈給燒杯中的冷水均勻加熱時,看見溫度的示數漸漸上升.他突然想到這樣一個問題,在水沸騰前,溫度計示數上升速度是否是均勻的呢?由此他提出了下列幾種猜想:【猜想1】溫度計示數上升速度先快后慢;【猜想2】溫度計示數上升速度先慢后快;【猜想3】溫度計示數上升速度先慢后快再慢;【猜想4】溫度計示數上升速度是均勻的.(1)如圖甲,他在操作過程中有何不妥之處.(2)根據甲圖中氣泡變化情況可以推知此時水(填“正在”或“將要”)沸騰.(3)他糾正錯誤后認真進行了實驗,并根據實驗數據,并作出了如圖乙所示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由此驗證了猜想,你認為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A.整個過程酒精燈火焰忽大忽小,放熱不均勻B.可能開始加熱時有紙蓋減少了熱量的損失C.水開始汽化較慢,帶走的熱量少D.開始要加熱石棉網和燒杯,后來水溫較高時散熱變快(4)若王明同學做此實驗時,發現無論加熱多長時間,水始終都不能沸騰,你認為原因可能是(寫出一條即可).38.圖甲是“觀察水沸騰”的實驗裝置圖(1)安裝該實驗裝置時,應該先固定A、B兩鐵圈中的鐵圈.(2)水沸騰時溫度計示數如圖甲所示,由此可知,水的沸點是℃.這說明現在的氣壓(選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1標準大氣壓.(3)兩組同學雖然選用的實驗裝置相同,但水開始沸騰的時刻不同,他們繪制的沸騰圖象如圖乙所示,a、b兩種圖象不同的原因是水的不同.(4)通過圖象可知水沸騰過程的特點是繼續吸熱,.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1.(2019?濱州)如圖所示,在“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的實驗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水的沸騰是一種緩慢的汽化現象B.水沸騰時溫度保持不變,卻需要不斷吸收熱量C.水的溫度必須達到100℃時,水才會沸騰D.水沸騰時出現大量的“白氣”是水蒸氣【分析】(1)蒸發和沸騰時汽化的兩種方式;(2)水沸騰時溫度不變,持續吸熱;(3)水沸騰的條件是到達沸點,持續吸熱;(4)“白氣”是液化現象.【解答】解:A、水的沸騰是一種劇烈的汽化現象,故A錯誤;B、水沸騰時溫度保持不變,需要不斷吸收熱量,故B正確;C、水沸騰的條件是到達沸點,持續吸熱,故C錯誤;D、水沸騰時出現大量的“白氣”是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故D錯誤.故選B.2.在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特點”的實驗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燒杯底部墊石棉網的目的是縮短加熱時間B.溫度計不可以接觸到燒杯底部但可以接觸燒杯壁C.判斷水是否沸騰的依據是溫度計示數是否變化D.記錄溫度時間間隔相同比不相同好【分析】在使用溫度計測量液體溫度時,正確的方法是:①觀察溫度計,明確其量程和分度值,估計被測物體溫度,選擇合適的溫度計;被測溫度不能超過溫度計的最大測量值;②測量過程中溫度計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③溫度計玻璃泡浸入被測液體后要稍候一會兒,待溫度計的示數穩定后再讀數;④讀數時玻璃泡要繼續留在被測液體中,視線與溫度計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解答】解:A、燒杯底部墊石棉網的目的受熱均勻,防止炸裂,故A錯誤;B、溫度計的玻璃泡不能接觸容器底或容器壁,故B錯誤;C、水的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變大,實驗中根據燒杯中中氣泡的變化判斷水是否沸騰,故C錯誤;D、記錄溫度時間間隔相同比不相同好,相同可以找出規律,故D正確.故選:D.3.在家中用電熱水壺燒水,第一次燒了一壺水直到沸騰,第二次仍用該壺燒了半壺水直到沸騰,則兩次水溫隨時間變化關系正確的是(第一次為細線,第二次為粗線)()A. B. C. D.【分析】(1)知道在相同條件下水的沸點應相同,與水的質量多少沒有關系;(2)根據Q吸=cm△t,燒開不同質量同溫度的水所吸收的熱量不同.【解答】解:因為是在家中先后用電熱壺燒水,則水的沸點應相同;第一次燒的水質量比第二次燒的水的質量多,根據根據Q吸=cm△t可知:第一次燒水吸收的熱量多,加熱時間就長;綜合分析可知圖象B正確.故選B.4.下表是某同學做《觀察水的沸騰》實驗記錄的數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時間/min01234567水溫/℃909294.596.899999999A.水的沸點為99℃B.水的沸點為100℃C.水在4min以后已停止加熱D.此處的大氣壓強高于一個標準大氣壓【分析】(1)液體沸騰時,不斷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這個不變的溫度是液體的沸點.(2)1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沸點跟氣壓有關,氣壓越高,沸點越高.【解答】解:A、B、由表格數據知,水在第4min開始沸騰,沸騰時不斷吸收熱量,溫度保持99℃不變,這個不變的溫度是水的沸點,所以水的沸點是99℃.故A符合題意,B不符合題意.C、液體沸騰時,一定要不斷吸收熱量,所以水在4min以后還是繼續吸收熱量的.不符合題意.D、1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此時水的沸點是99℃,根據氣壓越高,沸點越高,所以此時小于1標準大氣壓.不符合題意.故選A.5.如圖所示是“探究水的沸騰”的實驗圖象,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在第4min時,水開始沸騰B.在第4﹣6min的過程中,水不吸熱C.在第6min后繼續加熱,水溫仍是100℃D.在實驗中,水的沸點是100℃【分析】分析圖象,確定圖象反應的物理量間的關系,然后根據圖象反應的物理量間的關系作出判斷.【解答】解:A、由圖象可知,水達到沸點,能夠吸熱,故水開始沸騰,A正確,要求選錯誤的,不符合題意;B、在在第4﹣6min的過程中,由圖象知水已沸騰,沸騰的條件,達到沸點,繼續吸熱,故水不吸熱,錯誤,故B符合題意;C、在第6min后繼續加熱,由圖象知水已沸騰,水在沸騰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水溫仍是100℃,C正確,要求選錯誤的故不符合題意;D、由圖象知,固定的溫度就是水的沸點,可知為100℃,D正確,要求選錯誤的,故不符合題意;故選B.6.如圖所示是“探究水的沸騰實驗”裝置和水溫隨時間變化的圖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水的沸點是100℃B.水面上方的氣壓大于1標準大氣壓C.水沸騰時繼續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D.水沸騰時溫度不變,說明沸騰不需要吸熱【分析】(1)液體沸騰時,不斷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這個不變的溫度是液體的沸點;(2)1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沸點跟氣壓有關,氣壓越高,沸點越高【解答】解:A.由圖象知,水在第5min開始沸騰,沸騰時,不斷吸收熱量,溫度保持98℃不變,所以此時水的沸點是98℃,故A錯誤;B.沸點跟氣壓有關,氣壓越高,沸點越高,1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而實驗中水的沸點是98℃,則水面上方的氣壓小于1標準大氣壓,故B錯誤;C.由圖象知,水在第5min開始沸騰,沸騰時,不斷吸收熱量,但溫度保持不變,故C正確;D.由圖象知,水在第5min開始沸騰,沸騰時,不斷吸收熱量,故D錯誤.故選C.7.關于水沸騰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水量的多少影響著水沸騰時的溫度B.加熱時要充分利用酒精燈火焰的內焰C.沸騰時大量氣泡上升、變大,至水面破裂釋放出里面的水蒸氣D.沸騰時,繼續吸熱,溫度會升高【分析】A、水的沸點與氣壓有關;B、加熱時要充分利用酒精燈火焰的外焰;C、掌握水沸騰時的現象:有大量氣泡產生,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增大,到達水面處破裂;D、根據水沸騰時的特點: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進行判斷.【解答】解:A、水的沸點與氣壓有關,水量的多少只是影響著水沸騰時的時間長短,所以A錯誤;B、酒精燈火焰的外焰溫度較高,加熱時要充分利用酒精燈火焰的外焰,因此B說法錯誤;C、水沸騰時由于水劇烈汽化,產生大量的水蒸氣,以氣泡的形式在水中上升、變大,至水面破裂,所以C說法正確;D、水在沸騰時,繼續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所以D錯誤.故選C.8.在“水的沸騰實驗”中,關于燒杯上加蓋子說法不正確的是()A.燒杯上加蓋可以縮短加熱的時間B.加蓋可以防止水蒸氣在溫度計上液化看示數不方便C.加蓋測得的沸點可能比實際沸點偏高D.溫度計可以直接從蓋子中間插入,不用懸掛,很安全【分析】解答此題從以下知識點入手:①加蓋是為了減少蒸發,減慢熱量的散失,縮短加熱的時間;②水蒸氣液化成的小水珠屬于液化現象;③液體的沸點與氣壓有關,氣壓越高,沸點越高.【解答】解:A、燒杯上加蓋是為了減少蒸發,減慢熱量的散失,縮短加熱的時間,故A正確;B、在“水的沸騰實驗”中,有大量水蒸氣,加蓋可以防止水蒸氣在溫度計上液化看示數不方便,故正確;C、燒杯上加蓋這樣增大了杯子中的氣壓,水的沸點比實際的要偏高.故C正確;D、溫度計如果不懸掛,直接從蓋子中間插入,這樣溫度計的玻璃泡就容易與燒杯底接觸,這是不允許的,故D錯誤.故選D.9.同學們在觀察“水的沸騰”實驗時,得到下列結論,其中正確的是()A.加熱過程中,冷水與熱水相比,熱水的內能更大B.水沸騰時吸熱,但溫度不變,內能不變C.水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升溫的,熱量總是從內能大的物體向內能小的物體傳遞D.水的沸騰是一種劇烈的汽化現象,發生在液體的內部,沸騰時吸熱【分析】(1)內能的大小跟質量、溫度、狀態有關.(2)液體沸騰時吸熱溫度不變,內能增加.(2)發生熱傳遞的條件是存在溫度差,熱量從高溫物體傳向低溫物體;(2)沸騰是在液體表面和內部同時發生的一種劇烈的汽化現象,需要在一定的溫度下進行,沸騰吸熱.【解答】解:A、加熱過程中,冷水與熱水相比,熱水的溫度更高,熱水的內能更大,故A正確;B、水沸騰時吸熱,但溫度不變,內能增大,故B錯誤;C、水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升溫的,熱量總是從溫度高的物體向溫度低的物體傳遞,故C錯誤;D、沸騰是在液體表面和內部同時發生的一種劇烈的汽化現象,沸騰時吸熱,故D錯誤.故選A.二.填空題10.(2019?宿遷)如圖甲所示,是小宇設計的“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實驗裝置,根據實驗數據,描繪出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圖象,如圖乙.(1)水的沸點是98℃.(2)實驗時大氣壓小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個標準大氣壓.(3)為了縮短把水加熱到沸騰的時間,請提出一條可行的措施減少水的質量.【分析】(1)水在沸騰是溫度不變;(2)了解水的沸點與氣壓之間的關系,知道氣壓越高水的沸點越高.(3)在此實驗中,為了減少熱量的損失,減少加熱所用的時間,需要給燒杯加蓋,適當減少水量,適當提高水溫等.【解答】解:(1)由圖可知,水在98℃時吸熱但溫度不變,故水的沸點為98℃;(2)水的沸點是98℃,低于標準大氣壓下的沸點100℃,所以當時大氣壓小于標準大氣壓.(3)為減少加熱時間,可以給燒杯加蓋或適當減少水的質量或適當提高水的初溫.故答案為:(1)98;(2)小于;(3)減少水的質量.11.在“觀察水的沸騰”實驗中,沸騰前對水加熱,水的溫度變大(不變/變大/變小),水的內能變大,這是通過熱傳遞方式改變水的內能的;當水沸騰時,水中氣泡在上升時由小變大(由大變小/由小變大).【分析】(1)水沸騰前吸收大量的熱,溫度升高;(2)改變物體內能的方式有兩種:做功和熱傳遞;(3)水的沸騰是在表面和內部同時進行的劇烈的汽化現象,大量氣泡在冒出的過程中會逐漸變大.【解答】解:沸騰前對水加熱,水的溫度升高,水的內能變大;加熱使水升溫,這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水的內能的.水沸騰時各處的水溫相同,水中氣泡在上升時,受到水的壓強減小,所以氣泡會不斷變大,升到水面處破裂.故答案為:變大;熱傳遞;由小變大.12.在做“觀察水的沸騰”實驗時,甲、乙、丙三個實驗小組的同學用相同規格的實驗器材如圖1裝置進行實驗.三組同學都根據自己的實驗數據描繪了圖象(如圖2),不計能量損耗,則三燒杯中的水的質量ma、mb、mc的大小關系是ma=mc<mb.由圖象還可以判斷水面上方的氣壓小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一個標準大氣壓.【分析】水加熱時的初溫可由圖象直接讀出;1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液體的沸點跟氣壓有關,氣壓越小,沸點越低.【解答】解:由圖2可以看出,a、b、c的沸點相同,其中a、b初溫相同,加熱到沸騰所用的時間不同,則兩條圖線描繪的是“初溫相同質量不同的水”的加熱情況;初溫相同,b的加熱時間比a的長,故b的質量大與a的質量;a、c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是平行的,在相同時間內升高的溫度相同,故a的質量等于c的質量,所以可得:ma=mc<mb;由圖象還可以得出,此時水的沸點是98℃,由液體的沸點跟氣壓的關系可知,此時水面上方的氣壓小于一個標準大氣壓.故答案為:ma=mc<mb;小于.13.(2019?無錫一模)小明同學在做“觀察水的沸騰”實驗中,圖甲所示某時刻溫度計的示數為78℃;繼續加熱,當水溫上升到80℃時,每隔1min記錄一次溫度計的示數,直到水沸騰4min后停止讀數,根據記錄的數據畫出了圖乙所示的“溫度﹣﹣時間”圖象,根據圖象可知此次實驗中水的沸點是96℃.【分析】(1)溫度計的讀數方法(溫度計讀數時要看清其量程和分度值,根據液柱上面對應的刻度讀數,讀數時視線要與液柱上表面相平,并注意分清零上還是零下.)來作答.(2)由圖象確定水的沸點,分析得出結論.【解答】解:由圖知:此溫度計的分度值為2℃,溫度從下向上增大,所以物體溫度為零上,是78℃.從圖象可以看出水在沸騰過程中保持96℃不變,所以沸點為96℃.故答案為:78;96.14.圖甲是“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的實驗裝置及實驗現象.(1)在圖甲裝置中,存在的錯誤是溫度計玻璃泡碰到了燒杯壁.(2)糾正錯誤后繼續進行實驗,根據實驗數據作出了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由圖可知,水的沸點為98℃.水在沸騰的過程中,要不斷吸熱(選填“吸熱”或“放熱”),溫度不變(選填“變低”、“不變”或“變高”).【分析】(1)溫度計測量溫度時,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2)水沸騰時不變的溫度為沸點,沸騰過程中不斷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解答】解:(1)觀察甲圖可知,圖中有的錯誤是溫度計玻璃泡碰到了燒杯壁;(2)由圖可知,水在沸騰時溫度保持98℃不變,故沸點為98℃;水沸騰的特點是吸收熱量,但溫度不變.故答案為:(1)溫度計玻璃泡碰到了燒杯壁;(2)98;吸熱;不變.15.在“探究水的沸騰”實驗時,小敏一邊觀察水中發生的現象,一邊從水溫91℃開始,每隔1min記錄一次溫度計的示數,數據見如下記錄表格.時間/min01234567溫度/℃9193959799999999(1)在此過程中,小敏觀察到水中氣泡有兩種情況,分別如圖甲、乙所示,圖甲是水沸騰時的情況(選填“甲”或“乙”)(2)分析數據可知,水的沸點是99℃,在4min到7min這段時間內,水的溫度沒有變化,但酒精燈要持續進行加熱,這說明水在沸騰時需要吸熱.【分析】(1)要解決此題,需要掌握沸騰時和沸騰前的現象:沸騰前,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減小,到水面消失.沸騰時,有大量氣泡產生,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增大,最后破裂.(2)水沸騰時的特點是吸收熱量,但溫度不變.【解答】解:(1)甲圖氣泡在上升過程中氣泡體積增大,所以是沸騰時的情況,乙圖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減小,所以是沸騰前的情況.(2)分析數據可知,水的沸點是99℃,水沸騰時吸收熱量,但溫度保持不變,因此在5min到7min這段時間內,水的溫度沒有變化,但酒精燈要持續進行加熱.故答案為:(1)甲;(2)99;吸熱.三.實驗探究題16.(2019?山西)小明“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的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1)當水溫上升到90℃后,小明每隔0.5min記錄一次溫度,然后繪制了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從圖象中可知水的沸點是96℃.停止加熱,小明發現水不能繼續沸騰,說明水在沸騰過程中不斷吸熱.(2)結合甲、乙兩圖,請你對本實驗提出一條改進建議:減小水的質量,改進后的好處是:縮短加熱時間.(寫出一條即可)【分析】(1)水中沸騰的過程中,吸熱,但溫度不變;(2)根據圖象中實驗的時間分析.【解答】解:(1)由圖可知,當水的溫度到了96℃后就不再升高,說明此時水是沸騰的;停止加熱,小明發現水不能繼續沸騰,說明水在沸騰過程中不斷吸熱;(2)由圖象中可知,水從90℃升高到96℃的時間有點長,實驗中可以通過減小水的質量、給燒杯加蓋來縮短加熱時間.故答案為:(1)96;吸熱;(2)減小水的質量;縮短加熱時間.17.(2019?長春)在“探究水沸騰時的溫度變化的特點”的實驗中,兩組同學在相同的環境中,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分別進行實驗,并根據實驗數據繪制如圖乙所示的a、b兩個圖象,由圖象可知:(1)水的沸點為98℃,在沸騰過程中水的溫度不變;(2)兩組同學的實驗中,水從開始加熱到沸騰所用的時間相同,則他們所用水的質量的大小關系為ma>mb.【分析】(1)液體沸騰時不斷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這個不變的溫度是液體的沸點;(2)通過ab初溫不相同,但到達沸騰的時間相同,根據Q=cm△t判斷水的質量.【解答】解:(1)液體沸騰時不斷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這個不變的溫度是液體的沸點,圖中所示水的沸點是98℃,水沸騰的特點是吸收熱量,但溫度不變;(2)由圖乙知a的初溫比b的初溫高,ab同時沸騰,說明吸收的熱量相同,a升高的溫度低,根據Q=cm△t知,說明a的質量大.故答案為:(1)98;不變;(2)>.18.(2019?遼陽)小晴和小雨分別用甲、乙兩套裝置做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的實驗.(1)組裝器材時,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了燒杯底,應適當將A處向上(選填“A處向上”或“B處向下”)調整.(2)調整后器材,用完全相同的酒精燈加熱,當水溫為90℃時,每隔1分鐘記錄一次水溫,直到水沸騰后持續幾分鐘為止,根據記錄數據繪制出如圖丙所示的水溫與時間關系圖象,實驗中,是通過熱傳遞(選填“熱傳遞”或“做功”)方式增加水的內能.當水沸騰時,水中產生大量的氣泡,氣泡內是水蒸氣(選填“空氣”或“水蒸氣”).(3)a為小晴根據實驗數據繪制的溫度與時間圖象,分析可知她是選用乙圖中裝置做的實驗,由小雨所繪制的b圖象可知,此時周圍環境的大氣壓低于(選填“低于”或“高于”)一標準大氣壓.0﹣6分鐘a和b圖象重合可以判斷她們實驗所用水的質量相同(選填“相同”或“不相同”)【分析】(1)本實驗的實驗器材的組裝要考慮兩方面,一是要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二是溫度計的玻璃泡要放在被測液體中;(2)改變物體內能的方法,一是做功,二是熱傳遞;沸騰時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生的汽化現象,在沸騰時產生大量的氣泡,上升、變大,到水面破裂開來,發出大量的水蒸氣;(3)液體的沸點與氣壓有關,液體表面的氣壓越大、沸點越高;相同質量的水,吸收相同的熱量,溫度變化相同.【解答】解:(1)甲圖中,酒精燈使用外焰加熱,B的位置合適,需要調節A處,使溫度計向上移動,使溫度計的玻璃泡浸在被測液體中,所以應適當將A處向上調整;(2)實驗中,水從火吸收熱量、內能增加、溫度升高,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增加水的內能.當水沸騰時,水中產生大量的氣泡,氣泡上升、變大,到水面破裂開來,發出大量的水蒸氣;所以氣泡內是水蒸氣.(3)由圖知,a圖象說明水的沸點高于100℃,水面上方的氣壓大于標準大氣壓,可能是因為加蓋引起的,她是選用乙圖中裝置做的實驗;由小雨所繪制的b圖象可知,水的沸點低于100℃,此時周圍環境的大氣壓低于一標準大氣壓;0﹣6分鐘a和b圖象重合,水吸收相同的熱量,溫度變化相同,可以判斷她們實驗所用水的質量相同.故答案為:(1)A處向上;(2)熱傳遞;水蒸氣;(3)乙;低于;相同.19.(2019?江西)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1)如圖1所示,是某小組安裝的實驗裝置,合理的安裝順序是②④①③(填序號)①燒杯和水②酒精燈③鐵桿A和溫度計(含紙蓋)④鐵圈B和石棉網(2)如表是小燕記錄的實驗數據:時間/min01234567溫度/℃8890929496989898實驗過程中,她發現在第3min時,水中的氣泡在上升的過程中逐漸變小.(選填“變大”或“變小”).(3)請將圖2中的坐標系補充完整,并根據上表數據繪出水溫與時間的關系圖象.(4)由數據及圖象可知,水沸騰時,繼續加熱,水的溫度不變.(5)通過學習,小燕終于明白媽媽用爐火燉湯時,在湯沸騰后總是調為小火的道理(選填“保持大火”或“調為小火”).【分析】(1)實驗器材裝配要根據酒精燈來確定鐵圈及石棉網的高度;溫度計測量液體溫度時,玻璃泡要浸沒在液體中,不能接觸容器底和壁,由此分析解答;(2)水為沸騰時,氣泡在上升過程中會變小;(3)根據表格中的數據描點連線;(4)根據圖象分析溫度的變化特點;(5)液體沸騰時雖然要繼續吸熱,但是溫度保持不變.燉湯時,湯燒開后,不論是大火還是小火,湯的溫度都保持不變,所以燉湯時總是大火燒開后改用小火燉.【解答】解:(1)酒精燈要使用外焰加熱,所以合理順序應先放好酒精燈,由其外焰高度確定鐵圈及石棉網的高度;溫度計測量液體溫度時,玻璃泡要浸沒在液體中,不能接觸容器底和壁,所以接著應放置燒杯,最后安裝溫度計.即順序為:②④①③;(2)水沸騰前,底部的溫度高于上部的溫度,根據熱脹冷縮可知,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逐漸變小;(3)由表格中的數據描點連線得:(4)由圖象可知,水沸騰后,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5)湯處于沸騰狀態,而水沸騰時的溫度不變,即使加大火力,也不能提高水溫和使食物煮熟得快,只是加快了水的汽化,浪費了燃料.所以先用大火將食物燒開,就改用小火燉,保持鍋內的水一直沸騰就行了.故答案為:(1)②④①③;(2)變小;(3)如圖;(4)不變;(5)調為小火.20.(2019?沈陽)小明做“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的實驗,實驗裝置如圖所示.(1)①實驗中小明發現,水在沸騰的過程中,吸收(填“吸收”或“放出”)熱量,溫度保持不變;②實驗結束后,同學們進行了交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C(填字母)A.溫度計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并接觸容器底B.讀數時,視線要與溫度計中液柱的液面相平C.使用中間有孔的硬紙板可以減少熱量的散失,縮短實驗時間D.如果測得水的沸點不是100℃,一定是操作中出現了錯誤(2)小明想繼續探究水和食用油的吸熱能力是否存在差異,他的實驗設想是:選取質量相同、初溫相同的水和食用油,放在相同的燒杯里,用相同的熱源加熱相同的時間(水和食用油均未沸騰),它們吸收的熱量相同(填“相同”或“不同”),通過比較它們升高的溫度來判斷水和食用油的吸熱能力.【分析】(1)液體沸騰的條件:溫度達到沸點并不斷吸收熱量,溫度保持沸點不變;(2)溫度計正確的使用方法是:①溫度計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②溫度計玻璃泡浸入被測液體后要稍候一會兒,待溫度計的示數穩定后再讀數;③讀數時玻璃泡要繼續留在被測液體中,視線與溫度計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④體溫計使用前應先甩一甩使水銀回到玻璃泡;(3)在探究水的沸騰實驗中,要縮短實驗所用的時間,可以給燒杯加蓋,減少熱量的損失;或適當減少水量;或適當提高水的初溫;由于酒精燈的外焰溫度最高,所以用外焰加熱,也可以縮短加熱時間;(4)液體的沸點與氣壓有關,氣壓越高,沸點越高,氣壓越低,沸點越低;(5)用相同的熱源加熱,相等時間內吸收的熱量相等.【解答】解:(1)①水在沸騰時,吸收熱量,保持在沸點不變;②A.溫度計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并且不能接觸容器底,故A錯誤.B.使用溫度計讀數時,視線應于溫度計液柱上表面相平,故B正確.C.使用中間有孔的硬紙板可以減少熱量的散失,縮短實驗時間,故C正確.D.測得水的沸點不是100℃,可能是外界氣壓低于1個標準大氣壓,故D錯誤.故選BC.(2)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需要加熱的物質質量相同,因為是通過比較升高的溫度來判斷,所以吸收的熱量保證相同.故答案為:(1)①吸收;②BC;(2)質量,相同.21.(2019?西寧)在做“研究水的沸騰”分組實驗時,各實驗小組使用的器材規格完全相同.蘭蘭同學所在的小組由實驗數據描繪出的水的沸騰圖象如圖中A所示;梅梅同學所在實驗小組由實驗數據描繪出的水的沸騰圖象如圖中B所示.兩個實驗小組從同一時刻開始對水加熱,從圖象可知,蘭蘭同學所在的實驗小組的水先(選填“先”或“后”)沸騰,造成沸騰有先后的原因之一是水的質量不同.從圖象還能看出,兩個實驗小組測得的水的沸點不同,這與蘭蘭小組同學用紙板蓋嚴燒杯口使燒杯內氣壓增大(選填“增大”或“減小”)有關.【分析】(1)通過圖象中加熱時間來判斷沸騰的先后;(2)根據水的比熱容相同,根據m=,實驗中溫度變化快慢與質量的大小有關;(3)由于測量的工具和測量的人不同,可能造成測量數據的不同.【解答】解:由圖知,A先沸騰,即蘭蘭組的水先沸騰;A的溫度變化較快,說明A的質量較少,所以造成沸騰有先后的原因之一是水的質量不同;A、B沸騰時的溫度不同,可能是與蘭蘭小組同學用紙板蓋嚴燒杯口使燒杯內氣壓增大,沸點升高.故答案為:先;水的質量不同;沸;增大.22.(2019?鄂爾多斯)小芳同學利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來探究“水的沸騰”的實驗.(1)小芳同學觀察了水在加熱過程中,溫度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并記錄了有關數據,如下表:時間/min012345678…溫度/℃909294969797.5989898…分析表中數據可知,沸騰前水溫變化快慢的特點是先快后慢.(2)圖乙中,a(選填“a”或“b”)是水沸騰時的情景,氣泡里的主要成份是B.(選填正確選項前的字母)A.氧氣B.水蒸氣C.二氧化碳(3)加熱時,燒杯上方會出現“白氣”,下列現象與“白氣”形成過程不同的是C.(選填正確選項前的字母)A.深秋的清晨河面上出現的“白氣”B.雨過天晴后形成的大霧C.濕衣服晾曬時形成的水蒸氣D.煮飯時形成的“霧氣”【分析】(1)了解沸騰前和沸騰時的特點:沸騰前吸熱,溫度不斷升高,但開始升高得快,后來升高得慢;沸騰時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2)沸騰前,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減小,到水面消失.沸騰時,有大量氣泡產生,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增大,最后破裂;(3)水蒸氣遇冷會凝結成小水珠;物體由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液化.【解答】解:(1)從表中可以看出,溫度較低時,水吸熱溫度升高得快,快到沸點時,溫度升高得慢,沸騰前水溫變化快慢的特點是先快后慢;(2)a圖氣泡在上升過程中氣泡體積增大,所以是沸騰時的情況.b圖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減小,所以是沸騰前的情況;水沸騰時氣泡里主要的成分是水蒸氣;(3)水燒開后壺嘴處噴出的“白氣”,是燒杯中高溫的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氣,噴出燒杯后遇到溫度較低的空氣液化形成的,深秋的清晨河面上出現的“白氣”、雨過天晴后形成的大霧、煮飯時形成的“霧氣”都是液化現象,濕衣服晾曬時形成的水蒸氣屬于汽化現象,故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1)先快后慢;(2)a;B;(3)C.23.(2019?郴州)小明用圖甲的裝置,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實驗數據記錄如下.時間/min00.511.522.533.5溫度/℃9092.494.495.696.8989898(1)分折實驗數據可知水在沸騰時溫度的特點是溫度不變;(2)分析實驗數據可知水的沸點為98℃,低于l00℃.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可能是當地大氣壓強低于(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個標準大氣壓.(3)圖乙(填“乙”或“丙”)內能反映水沸騰前產生氣泡的情形.【分析】(1)液體沸騰時的溫度叫沸點,水沸騰時繼續吸熱溫度不變;(2)液體的沸點跟氣壓的大小有關,氣壓增大,沸點升高;氣壓減小,沸點降低.(3)水沸騰前和沸騰時的現象區別:沸騰前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減小;沸騰時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增大.【解答】解:(1)由表格知水從2.5min開始沸騰,繼續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2)由表格知水的沸點98℃,小于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則當地大氣壓強低于1個標準大氣壓.(3)丙圖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增大,所以是沸騰時的現象.乙圖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減小,所以是沸騰前的現象.故答案為:(1)溫度不變;(2)98;低于;(3)乙.24.(2019?大連)在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與時間的關系”實驗中,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1)組裝下列實驗器材時,其合理的先、后順序是④②③①(填序號).①溫度計②石棉網③裝水的燒杯④酒精燈(2)溫度計放置在水中的要求是溫度計的玻璃泡要浸沒在水中,不能接觸容器底和壁.(3)記錄的實驗數據如下表,實驗觀察到第2分鐘水開始沸騰.實驗次數12345678時間t/min00.511.522.533.5溫度t/℃9094979899999999請在圖2方格紙上畫出水的溫度與時間的關系圖象.(4)分析圖象,可以得出的探究結論是水沸騰時繼續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分析】(1)實驗器材裝配要根據酒精燈來確定鐵圈及石棉網的高度;溫度計測量液體溫度時,玻璃泡要浸沒在液體中,不能接觸容器底和壁,由此分析解答;(2)結合溫度計的使用規則即可得出答案;(3)將表格中的數據描點連線即可得出水的溫度與時間的關系圖象;(4)分析圖象,結合實驗目的即可得探究結論.【解答】解:(1)酒精燈要使用外焰加熱,所以合理順序應先放好酒精燈,由其外焰高度確定鐵圈及石棉網的高度;溫度計測量液體溫度時,玻璃泡要浸沒在液體中,不能接觸容器底和壁,所以接著應放置燒杯,最后安裝溫度計.其合理的先、后順序是:④②③①.(2)溫度計放置在水中的要求是:溫度計的玻璃泡要浸沒在水中,不能接觸容器底和壁,(3)將(0,90)、(0.5,94)、(1,97)、(1.5,98)、(2,99)、(2.5,99)、(3,99)、(3.5,99)在坐標紙上描點,然后用平滑的曲線將其連接起來即可,如圖所示:(4)由圖象可知,第2分鐘水開始沸騰,到第3.5分鐘水的溫度一直是99℃不變,故可以得出的探究結論是:水沸騰時繼續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故答案為:(1)④②③①;(2)溫度計的玻璃泡要浸沒在水中,不能接觸容器底和壁;(3)見上圖;(4)水沸騰時繼續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25.(2019?攀枝花)小凡同學做“觀察水的沸騰”實驗(1)他的操作如圖甲所示,其中錯誤之處是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2)糾正錯誤后,加熱過程中,某一時刻溫度計示數如圖乙所示,為92℃;(3)分析圖丙所示圖象,可知水沸騰過程中,不斷吸熱,但溫度不變;(4)實驗中運用了轉換法,即用加熱時間的長短來表示水吸收熱量的多少;(5)水沸騰時,燒杯上方出現了大量的“白氣”,“白氣”形成的物態變化名稱是液化.【分析】(1)溫度計的正確使用,①溫度計的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②溫度計放到液體中,等到液柱穩定后再讀數.③視線要與液柱的上表面相平.(2)使用體溫計測量體溫時,先要弄清楚體溫計的量程和分度值,讀數時視線與液柱最末端所對刻度相垂直.(3)液體沸騰時,不斷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這個不變的溫度是液體的沸點.(4)實驗中加熱時間的長短,表示加熱器放出熱量的多少,即水吸收熱量的多少;(5)水沸騰時產生大量水蒸氣,水蒸氣遇冷會發生液化,形成“白氣”.【解答】解:(1)溫度計的正確使用,溫度計的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2)正確讀出溫度計示數:每一個大格是10℃,每一個小格是1℃,沸點是92℃;(3)由丙圖可知,水沸騰時,不斷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4)實驗中運用了轉換法,即用加熱時間的長短來表示水吸收熱量的多少;(5)水沸騰時燒杯上方出現了大量“白氣”,這是因為水沸騰時產生大量水蒸氣,水蒸氣遇冷會發生液化,形成“白氣”.故答案為:(1)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2)92;(3)不變;(4)熱量;(5)液化.26.(2019?遵義)小明所在的小組用圖甲所示的裝置“探究水的沸騰”實驗.(1)當水剛好沸騰,小明便撤掉酒精燈停止加熱.正當他們整理器材時,卻發現其他組的同學在水沸騰后仍在觀察和記錄,小明立即明白了他們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探究水在沸騰過程中雖然繼續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的特點.(2)小明繼續實驗,根據記錄的數據繪制了如圖乙所示的“溫度﹣﹣時間”圖象,由圖象可知,他們得的水的沸點是98℃.【分析】(1)液體沸騰時不斷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2)根據液體沸騰的特點找到沸點..【解答】解:(1)水在沸騰過程中雖然繼續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2)由表格中數據知,第4分鐘時,就開始沸騰,因此第4﹣﹣10min是沸騰過程,此時溫度保持不變等于沸點,即水的沸點為98℃.故答案為:(1)保持不變;(2)98.27.某小組做“探究水的沸騰”實驗,實驗裝置如圖所示(1)要完成該探究實驗,除了圖中所示的器材外,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是秒表;(2)如表是加熱過程中不同時刻水的溫度記錄,其中有一個記錄錯誤的實驗數據,請指出該錯誤的數據是95,這樣判斷的理論依據是水沸騰時溫度保持不變.時間/min012345678溫度/℃909294969898959898(3)若燒杯中水的質量為100g,則水溫升高10℃吸收的熱量是4.2×103J;若酒精完全燃燒釋放的熱量50%被水吸收,則至少要消耗0.28g酒精.[已知水的比熱容為4.2×l03J/(kg?℃),酒精的熱值為3.0×107J/kg].【分析】(1)探究水的沸騰實驗,需要記錄時間,因此需要秒表.(2)根據水沸騰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的特點分析出表格中錯誤的數據;(3)由Q吸=cm△t,可求得水溫升高10℃吸收的熱量;已知酒精完全燃燒釋放的熱量有50%被水吸收,利用Q放=mq計算酒精質量.【解答】解:(1)“探究水的沸騰”實驗,觀察溫度隨時間的變化,需要的測量工具是度計和秒表;(2)水在沸騰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由表格中數據知,水從第4min開始沸騰,沸騰過程中的溫度是98℃,而第6分鐘的溫度為95℃,所以是此數據記錄錯誤;(3)水溫升高10℃吸收的熱量Q吸=cm△t=4.2×l03J/(kg?℃×0.1kg×10℃=4.2×l03J.Q放===8.4×103J,由Q放=mq可得m酒精===2.8×10﹣4kg=0.28g.故答案為:(1)秒表;(2)95;水沸騰時溫度保持不變;(3)4.2×103;0.28.28.在圖1“觀察水的沸騰”的實驗中:(1)請指出實驗中錯誤之處:視線沒有與溫度計液柱上表面相平(或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燒杯底部)(寫一個).(2)實驗過程中主要觀察水沸騰時的現象和水沸騰時的溫度.如圖3(甲)(乙)所示,圖乙是水沸騰時的情況.(3)表是本實驗過程中不同時刻溫度記錄,則該地水的沸點為98℃,可能的原因是當地的大氣壓小于1標準大氣壓(填“大于、等于”或“小于”).t/min…8910111213…t溫/℃…969798989898…(4)如圖3所示,是三位同學作出水的沸騰圖象,其中正確的是B.(5)水在沸騰過程中需要吸熱,如果繼續給沸騰的水加熱,水的溫度不變(選填“升高”、“不變”或“降低”).(6)如果要適當縮短加熱時間,可采取的措施是適當減少水量(或用熱水、加大酒精燈的火焰、加蓋).【分析】(1)根據液體溫度計的正確使用和讀數方法來判斷圖中操作的錯誤.(2)水沸騰之前,水下層的溫度高于上層的水溫,氣泡上升過程中,氣泡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水,氣泡變小;水沸騰時,整個容器中水溫相同,水內部不停的汽化,產生大量的水蒸氣進入氣泡,氣泡變大.(3)液體沸騰時,溫度保持不變,這個不變的溫度是液體的沸點;1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沸點跟氣壓有關,氣壓越高,沸點越高.(4)要正確地選擇沸騰圖象,需要掌握水的吸熱特點,即其在沸騰前吸熱但溫度升高,沸騰時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5)水沸騰時的特點:水沸騰過程中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6)把水加熱到沸騰所用的時間與水的多少、水的初溫、酒精燈火焰的大小、是否加蓋有關,據此分析.【解答】解:(1)由圖1可知,實驗中錯誤之處有: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同時視線沒有與溫度計液柱上表面相平.(2)乙圖中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增大,所以是沸騰時的現象;甲圖中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減小,所以是沸騰前的現象.(3)由表格中數據知,最終水的溫度保持98℃不變,所以可知該地水的沸點是98℃;此時水的沸點低于1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100℃,所以當地的氣壓小于1標準大氣壓.(4)因為水在沸騰前吸熱、溫度升高,沸騰時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據此可判斷B圖是水的沸騰圖象.(5)水在沸騰過程中需要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如果繼續給沸騰的水加熱,水的溫度不變.(6)要縮短加熱所用的時間,可以適當減少水量、提高水的初溫、加大酒精燈的火焰或加蓋減少熱量的散失.故答案為:(1)視線沒有與溫度計液柱上表面相平(或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燒杯底部);(2)乙;(3)98,小于;(4)B;(5)吸,不變;(6)適當減少水量(或用熱水、加大酒精燈的火焰、加蓋).29.如圖甲是小彬同學在實驗室里探究“水的沸騰”實驗.(1)小彬加熱一段時間后溫度計示數如圖乙所示為97℃.(2)小彬用相同的火力,做了兩次實驗,繪制成a、b兩條圖象,如圖丙所示.則水的沸點是98℃,當時的大氣壓<(選填“<”、“=”或“>”)l標準大氣壓,造成a、b圖象不同的原因是兩次實驗所用水的質量不同.(3)為了受熱均勻,另一位同學采用隔水加熱的方法來研究試管內水的沸騰,如圖丁所示.你認為試管內的水不會(填“會”或“不會”)沸騰,這個裝置不合理(填“更完善”或“不合理”).【分析】(1)首先判斷出乙圖溫度計的量程和分度值,再根據液柱的位置來進行讀數;(2)根據沸點的概念確定水的沸點;根據液體沸點與氣壓的關系判斷當時氣壓與標準大氣壓的關系;分析圖象中a、b的區別,利用知識在裝置相同的情況下,水的質量越大,升溫會越慢.(3)掌握液體沸騰的條件(到達沸點并且能夠繼續吸熱)及熱傳遞的條件(相互接觸的物體存在溫度差).水沸騰時的特點: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解答】解:(1)乙圖的溫度計的分度值是1℃,因此所測液體的溫度是90℃+7℃=97℃.(2)讀圖丙可以看出,液體在沸騰過程中溫度保持98℃不變,所以沸點為98℃,低于100℃,說明當時氣壓低于1標準大氣壓;在同樣加熱的情況下,b的升溫較慢,其原因應該是水的質量多于a的緣故;(3)燒杯中的水沸騰后,溫度不再升高,所以試管中的水達到沸點,但由于吸不到熱,所以不能沸騰.因此這個裝置探究“水的沸騰”不夠合理.故答案為:(1)97;(2)98;<;質量;(3)不會;不合理.30.在“觀察水的沸騰”的實驗中,某個實驗小組得到下列的實驗記錄表格:時間/mim…6789101112131415溫度/℃…95969798989598989898(1)從記錄數據看,第11min的數據有明顯錯誤,此時水的沸點應為98℃.(2)停止加熱后,水不能(”能”或”不能”)繼續沸騰.(3)圖1所示的是甲、乙兩杯水被加熱時水中氣泡上升的情形,其中甲最可能是水沸騰前的情形.(4)如圖2所示,先不接兩用氣筒,將三角燒瓶中的水加熱到沸騰時,溫度計的示數為100℃;此時,通過直角管用兩用氣筒向燒瓶內打氣,見到的現象是①水將停止沸騰(“停止”或“繼續”);②溫度計的示數升高(“升高”或“不變”);由以上實驗現象得出的物理規律在家庭中的高壓鍋上得到應用.(5)如圖3所示,在盛水的燒杯內放入一裝水的試管,用酒精燈對燒杯緩慢加熱,當燒杯中的水沸騰后,繼續加熱.則試管中的水不會(“會”或“不會”)沸騰.【分析】(1)水沸騰時溫度保持不變,當達到不變時,突然有一個數是變的,說明這個數讀錯了,很可能是不遵守溫度計的讀數規則造成的錯誤.(2)水沸騰時,溫度保持不變,這個不變的溫度即為沸點.(3)掌握沸騰前和沸騰時的現象區別:沸騰前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逐漸減小;沸騰時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變大;(4)液體的沸點與大氣壓有關,氣壓越小沸點越低;氣壓越大,沸點越高.(5)試管中的水不會沸騰,因為水要沸騰,到了100℃以后,還要繼續吸熱,但試管放進一個盛著水的燒杯里,燒杯里的水最多為100度,所以沒有熱傳遞發生,這樣,試管里的水也不能吸熱了,所以不能沸騰.【解答】解:(1)水溫達到98℃時已經保持不變了,但其中第11分鐘有一個95℃,一定是錯誤數據,讀數偏低,可能把溫度計取出后讀的數;當溫度到達98℃時就不再升高了,所以溫度不變時即為沸點;(2)水沸騰過程雖然溫度不變,但要不斷吸熱,若停止加熱,則水吸不到熱量,所以不能繼續沸騰;(3)甲圖氣泡在上升過程中不斷增大,所以是沸騰時的現象;乙圖氣泡在上升過程中不斷減小,所以是沸騰前的現象;(4)液體的沸點與大氣壓的關系:液體的沸點隨著表面氣壓的增大而升高,隨氣壓減小而降低.用兩用氣筒向燒杯內打氣,液體的沸點隨著表面氣壓的增大而升高,因此本來沸騰的水不在沸騰了;溫度計的示數繼續升高;由以上實驗現象得出的物理規律在家庭中的高壓鍋上利用;(5)當大燒杯中的水沸騰后,盡管不斷吸熱,但燒杯中的水溫度不再升高,保持水的沸點溫度不變;小試管中的水從大燒杯中吸熱,溫度達到水的沸點后,就和燒杯中的水的溫度一樣,就不能從燒杯中繼續吸熱,這時雖然達到了沸點,但不能吸收熱量,所以不會沸騰.故答案:(1)11;98;(2)不能;(3)甲;(4)停止;升高;高壓鍋;(5)不會.31.在“觀察水的沸騰”實驗中,小微觀察到的現象及所記錄的數據如下:(1)當水沸騰時,她觀察到溫度計的示數如圖(甲)所示.根據讀數可知,水的沸點為98℃.這可能是由于大氣壓小于標準氣壓造成的.(2)小微根據實驗數據繪制了水的溫度與時間的關系圖象如圖(乙)中a所示.若其它條件不變,實驗開始時,僅將水的質量增加,則水的溫度與時間的關系圖象是圖(乙)中的C.A.aB.bC.cD.d(3)停止加熱后,小微同學又進一步探究了沸水自然冷卻過程中水溫隨時間變化的情況,并將實驗數據記錄在表中:時間/min051015253545556575水溫/℃98705444342723222222分析表中數據可知:①隨著時間的推移,水溫越低,溫度下降得越慢(越快/越慢).②當時實驗室的溫度大約是22℃.(4)如果有一天你要喝一杯奶茶,可以有兩種冷卻奶茶的方案供你選擇:方案A:先將滾燙的熱茶冷卻5min,然后加一匙冷牛奶.方案B:先將一匙冷牛奶加在滾燙的熱茶中,然后冷卻5min.結合本次實驗探究,你認為方案A的冷卻效果更好.【分析】(1)讀取溫度計示數時,要看清分度值,再看液柱的位置進行讀數;水的沸點與氣壓有關,氣壓越低,沸點越低;(2)若增加水的質量,在只能增加水沸騰所需的加熱時間,水的沸點會不變;(3)①分析相同時間內溫度的變化情況得出結論;②當水的溫度與周圍溫度相同時,不再發生熱傳遞;(4)根據水在自然冷卻的過程中溫度變化的規律來判斷.【解答】解:(1)圖中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其示數為98℃.這一溫度低于一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可能是由于大氣壓低于一標準大氣壓造成的;(2)若其它條件不變,實驗開始時,僅將水的質量增加,則只是水的加熱時間變長,水的沸點不變,所以應是c圖線;(3)①由表格中數據知,隨著時間的推移,水溫越低,溫度下降得越慢;②當溫度達到22℃后不再下降,說明此時溫度與周圍溫度相同,不再發生熱傳遞,因此周圍溫度為22℃;(4)由圖象可以看出,水在自然冷卻的過程中溫度在降低,而且開始時溫度降低很快,后來溫度降低很慢,所以采用方案A辦法效果更好.故答案為:(1)98℃;大氣壓小于標準氣壓;(2)C;(3)①越慢;②22;(4)A.32.某小組在探究“水的沸騰”實驗中:(1)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在組裝過程中需要先調整的是B(選填“A”或“B”)部分.(2)當水溫升高到90℃時,每隔1min記錄一次溫度,直到水沸騰后幾分鐘為止,記錄的數據如表:時間/min12345678溫度/℃9092949698989898分析表中數據可知,水的沸點是98℃.水沸騰時需要吸熱,水沸騰時的溫度特點是保持不變.(3)水沸騰時燒杯上方出現了大量“白氣”,“白氣”形成的物態變化是液化.(4)某組同學在相同條件下,用不同質量的水進行兩次實驗得到如圖乙所示的溫度﹣﹣時間圖象,根據圖象可知,質量較大的是b(選填“a”或“b”).【分析】(1)在此實驗中,酒精燈及溫度計的使用都有特殊的規定:使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溫度計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沒在液體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底;所以要從下向上進行調節;(2)根據水在沸騰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的特點結合表格中數據得出結論;(3)要正確寫出物態變化的名稱,需了解白氣的組成;(4)質量影響水的沸騰時間,不影響水的沸點,質量大水沸騰時間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