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浙江省慈溪市高一第二學期學業水平適應性測試歷史試題_第1頁
2021-2022學年浙江省慈溪市高一第二學期學業水平適應性測試歷史試題_第2頁
2021-2022學年浙江省慈溪市高一第二學期學業水平適應性測試歷史試題_第3頁
2021-2022學年浙江省慈溪市高一第二學期學業水平適應性測試歷史試題_第4頁
2021-2022學年浙江省慈溪市高一第二學期學業水平適應性測試歷史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浙江省慈溪市2021-2022學年度高一第二學期學業水平適應性測試

歷史試題

2022.7

選擇題1: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在每小題所列的四個

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

1.商王仲丁去世后,商朝連續發生了爭奪王位的斗爭導致王朝衰落。而周朝在王位繼承方

面卻相對穩定,這主要得益于

A.禪讓制B.禮樂制C.宗法制D.井田制

2.據史書記載:“玄宗之末,版籍浸壞,多非事實。及至德兵起,所在賦斂,迫趣取辦。

無復常準”,進而開始實行兩稅法。材料所述導致這一變化的主要史實是

A.均田制開始推行B.租庸調制的實施

C.安史之亂D.商品經濟的發展

3.錢穆曾評價說:“(它)就是一個行動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駐在這個地方

來管事,如是則地方絕無權,權只在中央",“……實際上并不是為了行政方便,而是

為了軍事控制”。文中的“它”是指

A.秦朝的郡縣B.元朝的行省

C.西漢的刺史D.隋唐的三省六部

4.15世紀前期,鄭和先后七次率領船隊出海,訪問了亞非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

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史稱“鄭和下西洋”。下列對“鄭和下西洋”評價正確的是

①推動了中外交往②傳播了中華文化

③增加了政府財政負擔④抵御了西方的殖民侵略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以下是晚清時期部分有識之士的代表作及主要內容,其共同點是

代表人物林則徐魏源徐繼畬

代表作及主要內容《四洲志》《海國圖志》《瀛寰志略》

是西洋各國的消息情提出了“師夷長技以系統介紹了當時世界

報和國家知識的匯制夷”的思想,介紹上近80個國家和地

編。各國歷史、地理、社區的地理位置、歷史

會現狀和外國軍事與變遷、經濟文化、風

科技。土人情。

①啟迪國人開始“開眼看世界”②沖擊了天朝上國的觀念

③為洋務運動開展奠定了基礎④推崇西方民主政治制度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6.在革命和建設道路上,中國共產黨始終保持著不懈探索的精神。在某次會議上,毛澤東

指出:從1927年大革命失敗到如今,由于敵強我弱,黨的工作重心一直在鄉村。歷史

已經證明這個方針是完全必要和完全正確的,并且是完全成功的。……(但是當前)敵

我力量,發生了根本變化,黨的工作重心應該由鄉村轉向城市,實行由城市領導鄉村的

工作方式。該會議是

A.八七會議B.中共七大C.七屆二中全會D.一屆政協會議

7.下表為1988?2018年中國部分經濟指標數據表(單位:億元)對表格信息解讀正確的

年份國內生產總值工業增加值進出口總值

198815180.45814.03821.79

199885195.534133.926849.68

2008319244.6131724.0179921.47

2018919281.1301089.3305008.13

A.中國對外貿易長期處于順差地位B.市場經濟體制推動中國經濟快速發展

C.中國實現了國內外市場協調發展D.工業生產對中國國民經濟貢獻率最大

8.下列文化成就中,屬于古代西亞的是

A.象形文字B.楔形文字C.太陽歷D.干支紀日法

9.斯賓格勒在《西方的沒落》中這樣評價拿破侖:“拿破侖一生含辛茹苦,不是為了他自

己,不是為了法國,而是為了未來。”這里評價的著眼點是

A.拿破侖的人格魅力B.拿破侖的遠見卓識

C.拿破侖的民族意識D.拿破侖活動的進步性

10.西方國家既是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又是反全球化的主陣地。西方國家反全球化的主要

群體是擔心失業、擔心喪失福利,害怕在全球化進程中成為經濟利益受損的弱勢群體。

導致上述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A.國家的經濟主權讓渡困難B.人口遷移引發文化沖突

C.經濟全球化造成利益失衡D.社會福利制度難以為繼

二、選擇題2: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所列的四個

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

II.自古以來,中華大地就存在一個“三皇五帝”的古史系統。“三皇五帝”說法不一,其

事跡也多由神話傳說構成,但《周禮》《史記》等古代史書均有記載。這一古史系統

A.證實了三皇五帝確有其人B.象征著我國早期國家的出現

C.說明君權神授觀念源遠流長D.反映了先民創造歷史的軌跡

12.制作圖示是學習歷史的一種方法。下面是關于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權更迭的圖示,其

中①②③④處應填寫的是

C.吳——蜀——西晉——東晉D.吳——蜀——東晉——西晉

13.康雍乾時期,清朝版圖在前代王朝的基礎上得到進一步開拓。清朝政府為鞏固疆域采取

的措施有

①設置澎湖巡檢司以經略臺灣②設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務

③設置安西都護府以管理西域④在邊疆設若干將軍轄區和辦事大臣轄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4.曾國藩說:“購買外洋器物,……購成之后,訪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習,繼

而試造,……可以剿發逆,可以勤遠略。”這反映清政府掀起洋務運動的根本目的是

A.實現工業生產B.抵制西方列強的殖民擴張

C.發展資本主義D.用西方技術維護清朝統治

15.有學者認為辛亥革命的特點是“低烈度、大業績”,以下能作為證據的有

①未發生全國性的大規模內戰②在較短時間內結束清朝統治

③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④建立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6.地圖是學習歷史的必備工具之一,蘊含著豐富的歷史信息。從如圖能得出的歷史結論是

A.土地革命的推行B.北伐的勝利進軍

C.抗日戰爭的勝利D.解放戰爭的進行

17.“此戰役的勝利,沉重地打擊了敵人,粉碎了日軍的‘囚籠政策';拖住了敵軍進攻西

北、西南的后腿,配合了正面戰場上的友軍作戰,……堅定了全國軍民抗戰到底、抗戰

必勝的信心,成為中國抗戰史中最光輝的篇章”。此戰役是

A.百團大戰B.徐州會戰C.淞滬會戰D.平型關大捷

18.在我國傳統的干支紀年中1851年、1911年、1971年為舊歷辛亥年。串聯這三年中國發

生的某些重大歷史事件,可以找到一條主線是

A.以推翻舊統治為目標B.以均貧富為最高理想

C.實現中華民族復興之路D.完成中國民主革命任務

19.2019年,我國舉行了三場主場外交活動。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引發

國際社會廣泛關注: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向世界發出共建美好未來的“綠色邀請”;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飽含對促進亞洲文明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深邃思考和責

任擔當。三場主場外交共同體現了中國

A.開放發展,構建合作共贏的國際關系

B.和平合作,完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C.獨立自主,堅持原則與靈活并舉的外交

D.多邊外交,打破了超級大國稱霸的局面

20.據記載,13世紀英國諾福克郡的Fomcett莊園有地2700余畝。生產的糧食中,燕麥主

要用來養馬,幾乎不出售,大麥自用的也不少,只有小麥才是全部出售,而且使用的手

工業品大多自制,另外還出售水果和酒。這一現象表明當時該莊園

A.仍以自給自足經濟為主B.經濟來源依賴副業收入

C.以市場為日的進行生產D.供求關系處于緊張狀態

21.“那時的西歐是無可匹敵的,它擁有向外猛沖的推動力——宗教動力、思想騷動、經濟

活力、技術進步和有效動員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國。”該材料可用于研究

A.全球航路開辟的動因B.商業革命帶來的影響

C.工業革命開展的背景D.世界市場確立的途徑

22.自有文字記載以來,“社會主義”成為人類使用頻率最高的詞匯。把社會主義作為一個

歷史進程考察,我們概括為六個階段。下面示意圖中的“口”中應填入

上會主義發展的歷史進程

_______!-----------------------------|--------------->

室g會上i?產生和發展蘇聯模步形成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作出

中國共產先對進行改革開放的

社會主義的探歷史校決策■并開

術和實踐創和發展中國將

色社會主義

①《共產黨宣言》《資本論》的相繼發表

②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③建立巴黎公社,向社會主義邁出第一步

④列寧領導十月革命勝利并實踐社會主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3.下表為1914年英、法、德、意四國占有的殖民地情況,其中①是

國家占有的殖民地數量(個)殖民地人口(人)

553.9億

①296235萬

101307萬

4139萬

24.丘吉爾在他的《二戰回憶錄》中說:“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悲劇本來是很容易避免的,善

良的軟弱強化了邪惡的刻毒。”丘吉爾這句話的意思是

A.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沒有必然性B.二戰的發生綏靖政策有重大責任

C.小國的軟弱助長了希特勒的野心D.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罪魁是法西斯

25.二戰后,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試圖對舊體制進行改革。其共同點在于

A.改變了農業、輕工業落后的局面B.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C.對計劃經濟體制進行了一定調整D.導致了局勢失控和國家的解體

三、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題,其中第26小題18分,第27題17分,共35分)。

2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8分)

材料一

很多王國即被撤銷,余存的不僅面積減縮,而且內部的行政權也被中央政府接收,至漢

武帝在位期間達到極點。漢武帝公布了帝制意識形態的立場,將所謂的“儒術”擴展之后又

延長。向商人抽資產稅,政府專利于鹽、酒及鐵……使中央集權之趨勢有進無退。

——摘編自黃仁宇的《中國大歷史》

材料二

唐代的兩大重要政治制度具備了現在“民主”的因素。一個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皇權,

折射了現代三權分立和內部民主的影子;另一個和當今的公務員制度相似,為國家選拔了人

才,實現了社會的有效流動。盡管受時代的制約,唐代的“民主”制度終沒能有效地繼續運

行,只能稱其為“閃落的民主”,可歷史見證了古人在追求民主的路上進行過的不懈努力。

——摘編自楊春莉《封建制度下閃落的民主》

(1)根據材料一,概括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6分)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唐朝兩大“閃落的民主”制度的名稱,并分別說明

它們被稱為“民主”的理由。(12分)

2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7分)

材料一

1763至1914年這一時期是歐洲直接或間接地成為全球主人的時期,在世界歷史上居有

突出地位。歐洲的霸權不僅在政治領域——以大殖民帝國的形式——表現得很明顯,而且在

經濟和文化領域也表現得很明顯。到1914年時,歐洲已稱霸全球。這是一個漫長過程的頂

峰,這一漫長過程從葡萄牙船長開始沿非洲海岸摸索前進時就開始了。隨著權利的史無前例

的集中,歐亞大陸的一個半島已成為世界的中心。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戰使歐洲大傷元氣,無論戰勝國英、法,還是戰敗國德、意都嚴重損耗,

經濟破敗凋敝,政治局勢動蕩不穩,國際地位顯著下降。二戰后美蘇關系發生了重大的變化,

美蘇之間的戰略目標、戰略構想和戰略利益形成了根本沖突,以美蘇為首的東西方兩大集團

之間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領域形成了全面的對峙和對抗。二戰重創了英法等殖民帝

國,原來的殖民體系土崩瓦解,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運動蓬勃興起,改寫了世界政治

地圖。

——王斯德《世界通史》

(1)根據材料一,概括18世紀中期到20世紀初國際格局的特點,并結合所學知識從經濟

角度加以說明。(8分)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二戰后國際格局變化的表現。(9分)

浙江省慈溪市2021-2022學年度高一第二學期學業水平適應性測試

歷史試題參考答案

2022.7

選擇題1: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在每小題所列的四個

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

題號12345678910

答案CCBAACBBDC

二、選擇題2: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