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二級公路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工藝與質量控制_第1頁
德二級公路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工藝與質量控制_第2頁
德二級公路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工藝與質量控制_第3頁
德二級公路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工藝與質量控制_第4頁
德二級公路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工藝與質量控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土木工程?國道214線香德二級公路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工藝與質量控制西北工業大學網絡教育學院國道214線香德二級公路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工藝與質量控制面水泥穩定碎石基層的施工工藝與質量控制,介紹了水泥穩定碎石基層的材料、配合比、攤鋪、碾壓和養生等施工工藝,并總結了控制要點.原材料、配合比設計、攤鋪及相應的補救措施、碾壓、養生。答辯五、主要參考書及參考資料:[1]張超鄭南翔王建設:路基路面試驗檢測技術[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2]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范(JTJ034-2000),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3]公路土工試驗規程(JTGE40—2007),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9[4]公路工程無機結合料穩定材料試驗規程(JTGE51—2009),北京:人民交[5]胡長順,黃輝華。高等級公路路基路面施工技術.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6]論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中的質量檢查,韓以謙,2004年江蘇省高速[7]孫忠義王建華申愛琴:公路工程試驗工程師手冊[M].北京:人民交通[8]公路路基路面現場測試規程(JTGE60-2008),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8[9]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JTGF10-2006),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F80/1—2004),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11專業:土木工程學生:指導教師:要路面基層是瀝青面層結構的主要承重層.在路面基層施工過程中,必須層層把關,嚴格要求,優化施工工藝,而確保基層施工質量。為了防止級配碎石基層在施工中出現原材料質量不合格、配合比不準確、拌和不均勻、攤鋪不平整、粗集料離析、碾壓不密實、接縫不平整等質量問題,避免形成起皮、松散、裂縫、彈簧、離析、強度不合格等質量缺陷,以確保路面基層的質.量II253.1。1水泥......................錯誤!未定義書簽。3.1。2機制碎石?錯誤!未定義書簽。3.3。1試驗室初步配合比的確定.....錯誤!未定義書簽。3.3.3水泥穩定碎石施工配合比的確定?錯誤!未定義書.....6III/25。四、路基施工中的施工工藝和流程以及監控、補救措施?錯誤!未定cm錯誤!未定簽。4。2.1攤鋪方式?124.2。2攤鋪過程中的厚度調整與質量檢測?錯誤!未定義書4.3碾壓.............................錯誤!未定義書簽。IV25國道214線香德二級公路項目起點樁號K106+700起于德欽縣升平鎮,順接在建項目隔界河至德欽公路,項目總體呈南北走向,沿途經白茫雪山海拔4000m以上則常年降雪,氣候多變.路面設計為:瀝青上面層采用4cmAC-16C厚中粒式瀝青混凝土,下面層采用7cmAC—25C厚粗粒式瀝青混凝土,基層采用35cm厚水泥穩定碎石,底基層采用15cm厚級配碎石,下封層采用0.6cm厚稀漿封層。基層是路面的主要承重層,應具有足夠的強度和穩定,基層選用整體強度高、板體性強、水穩性好的水泥穩定碎石基層。力的形成原理壓后形成的一種半剛性結構層。由于水泥穩定碎石是按一定的級配組合進行設計的,大小顆粒互相填充。在外力的作用下,級配碎石相互之間的嵌擠形成了內使其具有一定的承載力。水泥礦物質與集料上的水分發生水化反應,產生了硅酸鈣、鋁酸鈣和氫氧化鈣三種主要水化物.硅酸鈣和鋁酸鈣是主要的膠結成分,而氫氧化鈣則從溶液中分離出來參與各種反應并形成其他水化物,各種水化物產生后有的自身繼續進行反應硬化,形成水泥石料骨架,有的則與碎石中的其它礦物質發生硬凝反應層施工工藝流程廠拌和→機械攤鋪→平地機配合輕型壓路機整型→振動碾壓→重型碾壓→輕型穩壓→接縫處理→養護及交通管制。以上每道工序完成后,應報請監理工程師批準后才能進行下道工序施工。三、施工前的準備工作水泥作為集合料的一種穩定劑,其質量對集料的質量是至關重要的,施工時選用終凝時間較長,標號較低的水泥。為使穩定碎石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拌和、及受潮變質水泥.按合同要求本標段使用由業主指定的水泥廠家提供的優質免檢水泥。進場過程中每批次或者每500t檢測一個樣品,進行水泥抗折、抗壓的強度、初凝時間、終凝時間、稠度、安定性和細度指標的檢驗.本項目采用云南31。5mm,集料壓碎值不應大于30%。水泥穩定碎石基層壓實度不小于98%,7d3。1.3砂3.1.4水水應清潔不含有害雜質。凡是飲用水(含牲畜飲用水)均可用于水泥穩定碎3.2施工前測量測量放樣是保證施工質量的關鍵,本工程項目在具體施工時,每個攤鋪隊必須配制一個測量組,以保證施工放樣及時,平面位置、標高隨時得到控制.放樣時,首先是在已鋪筑的底基層恢復中線,直線段每10m設一樁,曲線段加密至側指示樁上方根據設計標高及試驗段確定的松鋪厚度設置攤鋪機水平傳感導大于200m,并用白灰設置方向導線,應在每次攤鋪前和攤鋪過程中對導線和指制的水泥穩定碎石基層的配合比設計情況,大合比試驗時,首先要把水、水泥和原材料的各項指標進行相關的試驗,待原材料都合格后在進行各號材料的摻配,在得知摻配比例后,就用不同的水泥劑量做相應的擊實試驗,得到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確定水料=28%:23%:21%:28%,可滿足規范級配要求.規范級配要求范圍0.07568~8638~5822~3231.5%、4.0%、5。0%、5.5%、6.0%五種水泥劑量進行標準擊實試驗,用重型法確定每種劑量混合料的最大干2.328g/cm3和最佳含水量5。3%.無側限抗壓強度值,為3.6MPa、4.4MPa、4.9MPa。10m間隔錠入地面,并用鋼絲繩拉緊,起到攤鋪機行走控制方向和高程的作用.3。3.2.6根據現場獲取的數據和驗收檢測結果,以及試驗段施工過程,總結分析確定大面積施工配合比和施工方案.壓實設備類型和最佳組合方式:試驗得知,攤鋪平整后的混合料應先用輪機碾壓2~3遍,最后用振動碾壓2遍結束(先強后微)。另外,碾壓過程中,準如果水泥用量過少,水泥分布不均相對偏差較大,強度難以滿足要求;反數增大,出現裂縫的機率也就愈大。同時過多的水泥用量,其基層過高的強度和剛度與瀝青面層的強度相差過大,對面層結構不利.實踐證明,含水量小于最佳含水量2%以上,基層表面松散,容易起皮,混和料難以成型;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2%以上,碾壓有明顯輪跡,混和料粘彈,成型后會有明顯的干縮裂縫。根據試驗結果,最佳含水量應控制在5%~7%之間,考慮到混和料在運輸、碾壓過程中的水分散失,.3.3。3.3碾壓遍數的確定:在試驗中,通過試驗室人員現場灌砂法試驗跟蹤檢測壓實度并記錄可得出3.4下承層的準備(路基的檢查與驗收)路基表面應平整、堅實、具有規定的路拱、寬度、平整度和壓實度,沒有任何松散的材料和軟弱地點。土基不論路堤或路塹,必須用18—20T壓路機進行碾壓檢驗(壓3—4遍)。在碾壓過中,如發現土過干、表層松散,應適當灑水;如土過濕,發生“彈簧”現象,應采用挖開晾曬、換土、摻石灰或粒料等措施進行處.理據具體情況。分別采用補充碾壓、換填好的材料,挖開晾曬等措施,使達到規3.4.2。1應逐個斷面檢查下承層標高是否符合設計要求,路基上的低洼和坑洞應仔細填補和壓實;路基上的搓板和轍槽,應刮除,松散處,應杷松、灑格的路段必須采取措施.使其達到設計規范要求后,才能在其上鋪筑基層.5。2進行水平測量時,在兩側指示樁上用明顯標記標出基層邊緣的設計要求,是準備工作中的關鍵環節,必須確保路緣石埋置牢固.3。7拌合采用廠拌法施工。拌和站場地應寬闊,交通便利.碎石分類分倉堆放,并做好標示.在正式生產混合料之前,先調試好所用的設備,使混合料的顆粒組成和含水量都達到規定的要求,原集料的顆粒組成發生變化時,則重新調試設備。拌和時應做到配料準確,拌和均勻。拌和含水量比最佳含水量大約多0。5%~1.0%,以補償施工過程中水分蒸發的損失,并根據集料含水量的大小、氣候及氣溫變化的實際情況(如早、中、晚不同)以及運輸和運距情況及時調整加水量、確保施工時處于最佳含水量。實際施工中采用的水泥劑量比現場室內試驗確定的劑量多0。5%,并根據拌和混合料水泥劑量的穩定情況,適量增加水泥用量,以保證混合料的質量。從拌和機內加水拌和到完成壓實工作的時間一般不超過2h,嚴禁超過初凝時間,為了防止裝料過程中集料的離析現象,采取嚴格控制推料高度的措施,一般情況控制在4~6m高度以下,并且分層堆放。四、路基施工中的施工工藝和流程以及監控、補救措施4。1攤鋪攤鋪,級配碎石采用攤鋪由于級配碎石層一般較厚,采用兩臺攤鋪機梯隊形作業,全幅同時攤鋪的方式效果更好。采用平地機攤鋪機械設備臺班費較低,具有一但操作手必須有熟練的技術水平,以滿足平整度、坡度、高程及橫必須滿足質量要求.攤鋪作業是級配碎石施工的關鍵的一道工序,質量好壞直接是三層均用攤鋪機,各施工段在試驗段,在此試驗段上確定各層松鋪系數大干密度作為各層實際壓實度的控制指粗集料帶則添加細集料并人工拌和均勻后整平,對細集后整平.整平后用灑水車來回灑一點是減少了縱向接縫,提高了路面的平整混合料應重疊在前臺攤鋪機攤鋪的混合既不能下凹也不能凸出,并要設置樣樁控制厚度。這是一種適合施工企業裝備能力的施工方法,能達到較高的鋪筑質量.業,全幅同時攤鋪的方式;受條件限定長度的試驗段,在試驗段上得到本原因,如施工車輛通行、下雨等,會使其表面發生、泥濘、浮塵等,需要對表面進行維修;在橋頭、在全寬及一定長度和深度范圍內重新分層填筑并壓實.路建設施工中常用的基準,本路段級配碎石施工采用固定弦線基準.特別是人為因素和環境因素,如水準儀讀數誤差、立桿安裝誤差、弦線張緊力、施工過程中立桿不穩和碰、刮線情況引起的誤差,有時其系統誤差比較大,達30mm。采用直徑2。5mm鋼絲繩的基準線,一次架設長度150~200m為宜,相鄰立桿的間距一般在5~10m,在彎道或施工復雜地段應適當加密。測量與立桿安裝調整系統誤差應控制在2mm以內。樣包括平面控制和標高控制兩項內容。平面控制是的目的是確定下承層表面高程與設計高程高糾正到設計標高或者以保證面層的厚度與原設計標高的差值、下承層的厚度。4.1。2。3.2攤鋪機螺旋分料器的調態器和4。1.2.3。5攤鋪機作業速度的選擇和攤鋪質量影響極大.正確選擇作業度,更應避免中途停頓.應盡量使攤鋪機勻速、不停機中斷處安排在構造物一端預定做接收的寬度、配套機械、施工技術要求等有關。一個重要的前提,就是要保證攤鋪質量和符合施工技術規范要求.不準隨意調節熨平板厚度調節手柄;厚度較大變化時,應查明原因,按坡度標準進行調節.超出正常范圍時,應查明原因,進行修正。4.2自卸汽車卸料應十分注意,后退的料車不得撞擊攤鋪機,料車停在攤鋪機前待卸料和卸料增加攤鋪機的牽引負荷,另外卸料不得過猛。否則,攤鋪至形成波浪或“搓板”等面層缺陷。在攤鋪程中應及時調整攤鋪寬度,特別在預制塊路緣石的情況下應避免路緣石內側混4.2.2攤鋪過程中的厚度調整與質量檢測①松鋪厚度的調整(初始階段)和檢測。由于施工過程中級配碎石需經二次搬運(拌合機至悶料場、悶料場至施工現場)和攤鋪整平,因此離析現象均有不同程度的發生,其產生的原因有(針側施工水平將直接決定離析現象發生的頻率,在施工時嚴禁使用“米字格”掛線整平,人工輔助整平時,將路基左、右線和中線掛出,并保證隨時外露,隨時保證平地機機手看見兩條線,。現象,對粗集料窩、粗集料帶則添集料窩、細集料帶則添加粗集料并人保證細料均勻分布.層水不易排除,導致發生“彈簧”現象.級配碎石挖出,換填最佳含水量的級配碎最佳含實,達到級配碎石基層彈簧處理的目的!大將該處做標記,在碾壓過程中處理;當個別峰值較壓實量增大(松鋪系數增大)新鋪層壓實后仍有較大凹陷,嚴重影響路面平整。●對于凹陷量在10~20mm以下的下承面,采用預先補填方式,用混合料先行攤鋪作業.m式,將凹陷挖出,然后用下承層混合料補填,保證平整和●對于局部較小的凹陷量(在5mm以下)下承層可以不采用補救措施,但必須●下承層的凸出缺陷,應用銑刨機銑刨、磨光機磨削處理至用3m直尺測量最留下的坑洞最佳含水量的相同級配碎石按5-8cm厚分層人4。3碾壓④微振、震動壓路機微振2遍表2施工工藝4。4壓實過程中的質量監測進行修補碾壓.4。4。2碾壓密實度的監測指標之一,應及時進行密實度監測.壓實為指標,各施工段在正式鋪筑之試驗段,以試驗段所測得的平均最大干密度為指標.正4。5橫、縱縫設置每當通過橋涵,特別是明涵、明通,在其兩邊需要設置橫縫,基層的橫縫最率符合要求及水泥初終凝時間在延遲時間范圍內,他集料混合后鋪筑.4.6排水設計修筑盲溝利用堆置路肩的大粒徑碎石料在非級配碎石基層兩側路肩范圍內每隔25m修筑1m寬的橫向盲溝,盲溝采用人工鋪筑碎石于路肩的滿鋪式斷度相對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