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生活方式與健康課件_第1頁
行為、生活方式與健康課件_第2頁
行為、生活方式與健康課件_第3頁
行為、生活方式與健康課件_第4頁
行為、生活方式與健康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五章行為、生活方式與健康教學內容概述1危害健康的行為23促進健康的行為34行為改變干預43減少行為危險因素的社會衛生措施51.行為(behavior)定義:是個體或群體對環境刺激做出的反應。廣義:內在行為—人的心理活動過程外顯行為—可以直接觀察到的行為分類:(1)產生:先天性的定型行為后天習得的各種行為(2)環境適應:適應不良行為(3)健康:健康相關行為危害健康的行為(危險行為)一、行為、生活方式的內涵2.生活方式(lifestyle)廣義:指人們在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領域所從事的一切活動方式,包括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資料的生產和消費方式。狹義:指包括物質和精神生活資料的消費方式。物質生活資料的消費方式精神生活方式閑暇生活方式一、行為、生活方式的內涵意義:滿足人類生存的基本需要,食物、水、保暖、安全等需要等。組成:(1)消費水平:人均收入水平、人均支出水平。(2)消費結構:恩格爾系數(一個家庭中食品支出占總支出的比例)(3)消費觀念:對待物質消費的認識和態度。物質資料的生活方式影響因素: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社會文化觀念,個人價值觀對精神生活方式的評價。主要內容:(1)通過各種媒體獲得信息。(2)家庭成員之間的交往。(3)建立和保持社會交往網絡。(4)參與宗教活動,獲得心理慰籍。(5)從事業余愛好和創作。(6)參與或觀看文藝、體育、旅游活動等。精神生活方式閑暇時間:可以由各人自由支配的時間。作用:起著補償勞動消耗,恢復腦力和體力,增進身體健康,滿足精神生活的需要。判斷標準:(1)是否有利于社會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2)是否有利于個人的全面發展,特別是有利于健康。閑暇生活方式二、行為、生活方式與疾病(一)生活方式改變對疾病構成的影響生活地點工作飲食性行為物質使用緊張程度身體活動農村體力勞動、戶外傳統飲食保守性觀念、性禁錮較少的吸煙、飲酒較少的緊張充足城市腦力勞動、室內方便食物,高脂肪,高膽固醇開放的性觀念、不安全的性行為大量吸煙、酗酒、使用藥物和毒物高度的緊張缺乏改變不良行為生活方式已成為醫學面臨的重要任務主要疾病和死亡與行為生活方式變化有密切的聯系可預防的十大危險:低體重、不安全的性行為、煙草、酒精、不安全飲水、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高膽固醇、高血壓、固體燃料導致的室內污染、鐵缺乏、超重/肥胖不可改變危險因素●年齡●性別●遺傳可改變危險因素Ⅰ(不健康生活習慣和心理)●吸煙●過量飲酒●缺乏運動●不合理膳食●不健康心理●血壓升高(高血壓)●血糖升高(糖尿病)●血脂紊亂(血脂異常)●體重增加(超重肥胖)●癌前病變或更早期變化慢性病(器質性病變)●冠心病●腦卒中●腫瘤●慢阻肺●周圍血管病死亡可改變危險因素Ⅱ(生物學指標的異常)社會經濟文化環境慢性病發生發展模式圖(二)不良行為、生活方式與疾病的關系1.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心腦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流行病學的轉變可預防的行為危險因素:不健康的飲食、缺乏運動、吸煙(高血壓、高膽固醇、水果和蔬菜攝入量不足、超重/肥胖、缺乏身體活動、使用煙草)人類已掌握預防和控制慢性病的方法二、行為、生活方式與疾病(二)不良行為、生活方式與疾病的關系2.傳染性疾病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一直是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的主要措施;社會環境的改變、人口流動增加、人們的遵醫行為降低,導致結核病的重新流行;預防新出現的傳染性疾病,行為和生活方式起關鍵作用。二、行為、生活方式與疾病不良的行為和生活方式是導致惡性腫瘤發病率升高,影響惡性腫瘤結局的主要因素。占人類前三位的主要死亡原因。“哈佛癌癥預防報告”:美國2/3的癌癥死亡與吸煙、飲食、肥胖、缺乏運動有關。惡性腫瘤行為、生活方式可能與之相關的惡性腫瘤吸煙肺癌、膀胱癌、口腔癌、胰腺癌、腎癌、胃癌、喉癌、食管癌、結腸癌飲酒口腔癌、咽癌、喉癌、直腸癌、肝癌過多進食動物脂肪和肉類乳腺癌、結腸癌、前列腺癌缺乏微量元素和維生素C胃癌、食管癌食用霉變食品肝癌、食管癌過多進食煙熏、腌制食品胃癌食物中缺乏纖維素結腸癌過渡緊張與應激各種惡性腫瘤性行為紊亂生殖系統惡性腫瘤惡性腫瘤的部分行為、生活方式危險因素心血管系統疾病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和發展與很多因素相關,但行為和生活方式起著最為嚴重的作用。主要包括:吸煙、進食高膽固醇食物、攝入過多的鈉鹽、缺乏運動與心理緊張。肥胖癥、糖尿病、高血壓病、慢性酒精中毒等疾病與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關系密切。疾病主要危險因素高血壓低鉀與高鈉攝入、超重與肥胖、遺傳因素、飲酒、缺乏運動、心理緊張與應激冠心病高血壓、高膽固醇、吸煙、糖尿病、肥胖、缺乏運動、A型行為類型與應激腦卒中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各種心臟病高血壓、冠心病與腦卒中主要危險因素位居非傳染性疾病的第三位。是一種全身慢性代謝性疾病。胰島素依賴型(IDDM):遺傳因素、病毒感染、自身免疫等生物學因素有關。非胰島素依賴型(NIDDM):除上述生物學因素以外,還與行為、生活方式有密切關系,如肥胖或超體重、體力活動(僅限高危人群)、高能飲食。糖尿病(1)與維持正常生理需要的行為的偏離;(2)與正常生理需要沒有密切關系的各種消閑行為;(3)對健康的忽視;(4)不正確的保健行為;(5)致病性行為模式;(6)蓄意自傷和自殺行為。危害健康的行為共同點:對自己和別人的健康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危害;對健康的危害需要有一定的強度和時間;這些都是后天習得的行為,即“自我創造的危險因素”一、不健康的飲食行為進食過多:高血脂癥、冠心病、高血壓病、糖尿病、某些惡性腫瘤。進食過少:慢性疲勞、內分泌紊亂、低血糖、神經性厭食癥等。偏食、挑食:追求滋味、進食過剩、過精。進食不規律:胃腸道疾病、肥胖癥食物加工方面的問題:煙熏、油炸、腌制;不講究進食衛生。二、缺乏身體活動肥胖、高血壓、冠心病等都與缺乏運動鍛煉有關。經常運動的好處:(1)保持全身肌肉的正常張力;(2)有利于心血管系統的功能;(3)對精神氣良好影響;(4)改善消化功能;(5)能夠控制體重;(6)可以促進呼吸系統功能。三、吸煙我國15歲以上人群中吸煙者超過3億。目前:100萬人—死于吸煙;2025:200萬人—死于與吸煙有關疾病;2050:300萬人—死于與吸煙有關疾病。21世紀中葉,因吸煙而死亡的總人數將達1億,占總死亡人數的34%。而這些人中有一半是在35~69歲之間就死去。煙草的控制——《煙草控制框架公約》(FCTC)增加煙稅和提高煙價防止接觸煙草煙霧煙草廣告煙草制品的包裝和標簽向未成年人和由未成年人銷售對吸煙者本身的影響對被動吸煙者的影響急性影響慢性影響胎兒流產、早產、死產、低出生體重新生兒、嬰幼兒新生兒死亡、肺炎、喘息樣支氣管炎學齡兒童呼吸系統癥狀、呼吸功能障礙呼吸系統呼吸系統癥狀、呼吸功能障礙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慢性支氣管炎、呼吸功能障礙循環系統血壓↑、心率↑、末梢血管收縮、循環障礙缺血性性臟病缺血性心臟病消化系統食欲不振胃十二指腸潰瘍腫瘤各種腫瘤:肺癌、喉癌等肺癌、鼻竇癌吸煙對健康的影響社交性飲酒:正常飲酒行為問題飲酒者(1)急性酒精中毒(酗酒):對自己的飲酒行為失去控制,一次性攝入大量酒精。(2)慢性酒精成癮:經常飲酒,逐漸發展為對酒精的依賴。四、不健康的飲酒行為五、生活不規律生活不規律—生活節奏的混亂表現:(1)生活節奏明顯加快—緊迫感(2)作息時間、休息時間不規則。生活不規律是導致免疫功能低下和早衰的重要原因。A型行為:(1)行為急促,具有時間緊迫感;(2)個性好強、好勝、競爭意識強烈,事業心強,好與人爭辯,對人懷有敵意,富有攻擊性;(3)情緒激動:好發脾氣,生氣時易向外發泄。六、A型和C型行為模式C型行為—腫瘤易發行為(1)童年生活不順利,形成壓抑、克制的性格;(2)行為上過分與人合作,理智、協調、姑息、謙虛、謹慎、自信心差、過分忍耐、回避矛盾、屈服于外界權威等;(3)情緒上抑郁憤怒但不能正確地和適當地表達自己的憤怒情緒,易生悶氣、抑郁等。七、吸毒是指長期吸食鴉片、嗎啡、大麻、海洛因、可卡因等易成癮的麻醉劑的不良行為。使人產生欣快感和致幻效果,具有成癮性。毒品均有精神和軀體依賴的特點。需要藥物持續存在于體內,一旦停掉藥物,生理功能就會發生紊亂,出現一系列嚴重反應,稱為戒斷反應。全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60%~70%以上是由吸毒引起。八、冒險行為冒險行為:有意尋求危險或故意冒險的現象。特點:(1)不是人類群體或個體所必需的;(2)這些行為是否導致損失主要是由機會決定;(3)主體清楚地知道這些行為對自身造成損失的機會比較大。(4)冒險過程本身和冒險的結果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冒險者的某種心理需求,且行為的危險性越大,帶來的滿足程度越高。常見的冒險行為1.賭博行為社交性賭博:娛樂性病理性賭博2.高危體育活動:登山、挑傘、賽車、拳擊、各種“挑戰極限的”的比賽等。3.探險健康行為:一個人為了預防疾病、保持自身健康所采取的各種活動。表現:形成有利于健康的行為;放棄或減少危害健康的行為。分類:日常健康行為:合理營養、充足睡眠保健行為:定期體檢、預防接種預防性行為:系安全帶行車等改變危害健康的行為:戒煙、戒酒促進健康的行為健康行為必須滿足以下五個條件中的兩個或兩個以上,且第一個條件是必備的。(1)行為必須具備有利性;(2)行為必須具有規律性;(3)行為必需具有環境的和諧性;(4)行為必須具有一致性;(5)行為必須具有適宜性。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健康四大基石1.行為治療(behaviortherapy)2.認知療法(cognitive)3.健康信念模型(healthbeliefmodel)4.行為改變階段模型(stagesofchangemodel)行為改變干預

主要治療方法:系統脫敏療法、沖擊療法、厭惡療法、陽性強化法、消極練習法、自我控制法、模仿法。(1)厭惡療法:原理是經典條件反射。當干預對象的不良行為或危險行為即將出現或正在出現時,附加一個令人不快的刺激,使干預對象產生厭惡的主觀體驗。如酒中加阿撲嗎啡,給吸煙者看肺標本,給酒后駕駛者看車禍造成的慘狀照片。一、行為治療(behaviortherapy)(2)陽性強化法:原理是操作條件反射,即一種行為之所以重復出現,是因為這個行為被其結果所強化。步驟:確定希望改變的行為是什么,并有專人記錄其行為出現的頻度、強度。確定這一行為的直接后果是什么。設計一個新的結果來取代原來的結果。強化實施,治療者如實記錄患者的行為表現。(3)自我控制法:鼓勵干預對象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為,他沒有一個特定的治療模式。步驟:自我監督,干預對象記錄自己的不良行為及其相關因素。自我強化,干預對象在自己控制成功時獎勵自己。(4)模仿法:通過介紹成功典型,使人們學習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1.認知重建:(1)合理情緒治療:情緒不是由某一件事情直接誘發,而是由經歷這一事件的個體對事件的解釋、評價引起的,不合理的信念導致了不合理的情緒反應和不良行為。(2)自我指導訓練:行為和情緒由自我指令語言控制,而自我指令語言在童年期間就已經內化,成人期雖認識不到,仍然控制人的行為和情緒。(3)認知治療:不良情緒和行為來源于異常的或歪曲的思維方式。2.心理應付技能3.問題解決技術二、認知療法(cognitive)認知治療不良情緒和行為來源于異常的或歪曲的思維方式,通過發掘思維方式,并加以分析、批判,然后用合理的、現實的思維方式取代之,就可以解除病人的痛苦,改變其不良行為,使其更好地適應環境。早期:讓患者熟悉認知療法,找出病人的主要問題、癥狀,并加以整理、排列,向患者展示認知和情緒的關系,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中期:引出自動思維,在現實生活中加以檢驗、修正,提高社會適應能力。后期:進一步挖掘與產生自動思維方式相關的認知方式,代替已能適應現實環境的認知方式,并加以強化、實踐,防止復發。認知療法的治療過程自動思維認知歪曲合理思維1.煙是戒不掉的先入為主盡管戒煙很難,但還是有很多人戒了。只要下定決心,堅持下去,一定能夠成功地戒除煙癮2.吸煙其實并不是那么有害,那么多人吸煙,沒有看到幾個人得肺癌,相反,很多不吸煙的人患肺癌選擇性注意吸煙不僅引起肺癌,還導致很多其他的健康問題,盡管吸煙不是導致肺癌的唯一原因,但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吸煙并不必然引起肺癌,但吸煙者比不吸煙者患肺癌的幾率要大得多3.我工作很忙,需要吸煙來緩解我的焦慮情緒推理錯誤緩解焦慮情緒可以有很多更好的方法,而吸煙本身也可能是導致焦慮的原因,如吸煙者必須承受來自家庭、工作和社交場所的巨大壓力認知療法的三欄技術一個人的行為是他或她的期望所決定,個人的價值判斷影響行為的發生。第一階段:干預對象覺察到問題的存在,并進一步覺察到問題的嚴重性,開始有行動的打算。第二階段:覺察進行某種能夠被勸告的行為可能帶來的好處,同時也知道這樣做的困難。假若得到的好處是明顯的,遇到的困難是能夠克服的,在適當的時機或事件的引發下,就會啟動健康行為。三、健康信念模型(healthbeliefmodel)人的行為變化是一個過程而不僅僅是一個事件,而且每個做出行為改變的人都有不同的需要和動機。第一階段:“無打算”階段第二階段:“打算”階段第三階段:“準備”階段第四階段:“行動”階段第五階段:“維持”階段第六階段:“終止”階段四、行為改變階段模型(stagesofchangemodel)不同行為改變階段中的心理活動無打算階段打算階段準備階段行動階段維持階段

認識問題

環境支持情緒激發自我重新評價

行為承諾

獎勵/強化

替代/抵消

環境控制

求助關系變化階段干預策略不打算改變普及對健康的危害,意識到是一個不健康的行為打算改變刺激人們盡快行動,使他們充分認識害處,覺得應該改變這種行為決定戒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