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繪畫的區別與融合_第1頁
中西方繪畫的區別與融合_第2頁
中西方繪畫的區別與融合_第3頁
中西方繪畫的區別與融合_第4頁
中西方繪畫的區別與融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合摘要:中國油畫藝術從無到有發展到今天的繁榮局面,是經過了一百多年的艱難歷程,中西美術的融匯與論爭是中國美術發展進程中的一個重要方面。所以,對于中西方繪畫存在的區別及融合藝術,我們要辯證地去認識、理解。在繪畫中體現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的差異,同時系統地吸收西方的油畫精華,將外來藝術融入中國繪畫中,形成獨特魅力的中國畫藝術風采。這里對中西方繪畫的區別與融合進行分析簡述,認識中西方的藝術追求。一、中西繪畫理念的差異:就我們所知,中西方繪畫在發展過程中由于不同的政治、文化思想、宗教哲學、工具材料、審美趣味等因素的影響使中西方繪畫存在著明顯的區別。簡單的概括就是西洋畫重寫實,中國畫重意境。看中國畫時,重在似與非似之間,去感覺那種體現在畫中的人文精神和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意趣追求。而西洋畫則去追求人體解剖、幾何構成之類的東西,畫面類似攝影,了無意趣。而一些后現代派的東西,則融入意識流總之,兩種畫是兩種理念在主導。1、中國畫盛用線條,西洋畫線條都不顯著。線條大都不是物象所原有的,是畫家用以代表兩物象的境界。中國畫家就用,而西方就不用,所以西洋畫很象實物,中國畫不象實物。2、中國畫不注重透視法,西洋畫注重透視法。3、中國畫不注重背景,西洋畫很注重背景。4、中國畫題材以自然為主,西洋畫題材以人物為主。[1]中國畫的山水、花鳥往往含有象征性,例如梅花、松樹象征不畏嚴寒,頂風冒雪,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西洋畫風景和靜物畫主要是追求畫面上的美,講究光和色的調和,畫的內容反而居于次要地位。中國畫的景物,不重視,也不描繪物體上的光及色彩變化,而注重景物的神韻。西洋畫受科學法則的制約,即遵照透視學、解剖學和彩色學的原理進行創作。采用焦點透視法,在平面上創造出一個立體空間。而中國畫采用多點透視法,既用散點透視,也用焦點透視。西洋畫在畫面上涂滿色彩,不留空白,而中國畫講究“計白當黑”,很注意空白的經營,使沒有畫面的部位,像有畫面的部位一樣成為整個畫幅不可缺少的內容。中國畫另外一個主要特點是用線造型。線條的作用遠遠超出了塑造形體的要求,成為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西洋畫家也利用線條塑造形象,但他們更側重于表現形象質感、量感、空間感。[2]那么,對于中國古典繪畫與歐洲傳統油畫的區別來說,主要表現為:1、繪畫工具材料的不同(1)中國畫往往采用中國特制的毛筆、墨或顏料,在宣紙或絹帛上作畫。中國化的線條情趣;且以墨代色,使墨色產生豐富而細微的色度變化,也就是“墨分五彩”。(2)歐洲傳統油畫是用油質顏料在布、木板或厚紙板上畫成,其特點是油畫顏料色彩豐富、鮮艷,覆蓋力強,能夠充分表現物體的質感,使描繪對象顯得逼真可信,具有很強的藝術表現力。2、造型語言的不同 (1)中國畫以線造型,線條中充滿運動節奏美感。注重筆墨在空間處理上將不同時間、不同角度觀察對象獲得的形象特點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中國繪畫不受時間和空間的局限,將不同時間與不同的角度觀察對象獲得的形象特點,有機地組合與一起。著重表現審美感受的真實。 (2)在歐洲傳統油畫中以明暗色彩為造型手段,立體感強、光感強、質感強烈。油畫客觀性強,觀察細致表準確,給人以強烈真實感。西方是定點寫生按焦點透視法描繪所見物象,偏重于對客體的描繪和對本體畫面的構建。歐洲傳統油畫以目睹的具體形象融會于和諧整齊的形式,利用色彩的變化,明暗的層次,近大遠小的焦點透視,在二維空間產生三維真實的幻象。3、審美價值的傾向不同 (1)在審美傾向上,中國古典繪畫則更加重視物象內在精神和作者主觀情感的表現。中國繪畫尚意,重表現、重情感。中國古典繪畫根基于中國民族的基本“傳神論”的提出使中國畫從一開始就以“神”為中心,而以“形”為表現此形成超于物象之外,似真似幻的畫面。 (2)在歐洲傳統油畫中更加重視客觀物象形貌逼真的再現。歐洲傳統油畫尚形,歐洲傳統油畫重再現、重理性。歐洲傳統油畫根植于“模仿自然”與“和諧的形式”的藝術觀念,其境界淵源基礎在于古希臘的雕刻與建筑。其宇宙觀洲傳統油畫偏重在二維空間產生三維真實的幻象。場面開闊如真,人物形象具三、中西繪畫藝術的融合:中國的國畫,用筆、墨、紙、硯表現各種話題。隨著西洋畫的傳入,現代的中國畫家在繼承傳統技法的基礎上,不斷吸收外國傳入的繪畫技法——包括素描、油畫、水彩畫等多種技法,大大豐富了傳統中國畫的表現技巧,有的畫家在工具材料上也不斷革新,把西洋畫的技法巧妙地與中國畫的傳統技法融會在一起,無疑是中國畫發展的一個方向。中國傳統繪畫的寫意性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心理和審美意識,而油畫這一西方文化語境中的產物體現了西方人的審美情感。因而中國油畫作為外來藝術又是組成中國繪畫不可或缺的部分,必然受到西方文化和民族本土文化的共同影響,具有西方文化基因的油畫植入東方文化的“母體”能否存活會發生怎樣的變化能否從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和藝術精神的立場出發,結合西方油畫語言形式與現代觀念,創造獨具魅力的中國油畫,在世界油畫之林中確立自己的地位并求得新突破呢這些都是中國油畫發展所面對的問題。因而從20世紀初次向西方學習至今,美術界有識之士一直努力探索著“中西融合”的創新之中國油畫寫意性,首先緣于中國傳統文化哲學觀念,是中國意象美學觀于油畫中的體現,畫中物象之形隱顯轉換于抽象的意味中,實態與虛形的交融互生等無不體現中國傳統意象美學思維在油畫中的運用和發展。中國油畫在“融合發展”中凝聚著畫家的寫意性民族情結,使其與中國畫家和審美大眾有著更多的共同語言。其次,中國油畫寫意性因吸取了西方現代藝術中的形式美因素,增強了表達的感染力與現代意味,也自然使它在理念與趣味上與西方“表現性”繪畫產生共鳴。中國油畫在民族化、本土化的進程中,以“寫意”作為切入點,“匯中融西”,除了系統地吸收西方的油畫精華,還站在傳統文化的高起點上,把“寫意性”作為其中國元素的核心融入其中,使這一外來藝術既保持了西方文化發展“基因”又能存活于東方文化“母體”中,形成獨特魅力的中國寫意油畫。而與之相呼應的是,當印象主義將“再現性”寫實主義繪畫語言延伸發展到窮盡時,西方哲人思維的轉變和東方文明的啟示,使西方油畫走向“表現性”繪畫風格。西方油畫注重精神的“表現性”和中國繪畫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