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結合外科學》教學大綱-供五年制中西醫結合外科學專業使用_第1頁
《中西醫結合外科學》教學大綱-供五年制中西醫結合外科學專業使用_第2頁
《中西醫結合外科學》教學大綱-供五年制中西醫結合外科學專業使用_第3頁
《中西醫結合外科學》教學大綱-供五年制中西醫結合外科學專業使用_第4頁
《中西醫結合外科學》教學大綱-供五年制中西醫結合外科學專業使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西醫結合外科學教學大綱SurgeryofIntegratedTraditionalandWesternMedicine(供五年制中西醫結合外科學專業使用)一、課程目標1、課程的性質和目的課程性質:《中西醫結合外科學》是運用中醫基礎理論與方法,結合現代科技手段,認識和研究外科疾病的一門臨床學科。中西醫結合外科學課程是中西醫結合臨床專業本科的專業主干課程。目的:《中西醫結合外科學》是通過課堂講授、試驗教學及臨床見習和實習,使學生系統掌握中、西醫的基本理論;掌握外科常見病的中、西醫診斷和治療方法。2、本課程與其它課程的聯系說明本課程的先修課程與后續課程,提出本課程在教學內容及教學環節等方面與相關課程的聯系。二、課程學時分配總學時144,其中理論130學時,實踐教學見習14學時。課程主要內容和學時分配見課程學時分配表。課程學時分配表(宋體五號,加黑)教學環節時數課程內容理論實踐教學習題及討論小計實驗實訓見習其他第一章緒論22第二章中醫外科證治概要88第三章無菌術44第四章麻醉55第五章體液與營養代謝88第六章輸血22第七章休克66第八章圍手術期處理33第九章重癥救治與監測33第十章疼痛與治療00第十一章內鏡腔鏡及顯微移植技術00第十二章感染66第十三章損傷1414第十四章腫瘤1212第十五章急腹癥14216第十六章甲狀腺疾病628第十七章乳房疾病628第十八章胃十二指腸潰瘍的外科治療44第十九章門靜脈高壓癥325第二十章腸道炎癥疾病的外科治療00第二十一章腹外疝426第二十二章消化道大出血的診斷與處理原則00第二十三章泌尿、男生殖系疾病77第二十四章肛門直腸疾病729第二十五章周圍血管病426總結答疑22總計13014144三、建議教材和教學參考書目1.教材李乃卿.《中西醫結合外科學》(供中西醫結合專業用)/新世紀全國高等醫藥院校規劃教材.第1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5年8月2.主要參考書于萬杰.《中西醫結合外科學習題集》(供中西醫結合等專業用).第1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年10月四、課程考核閉卷考試五、課程教學內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緒論【目的要求】熟悉明清中醫外科學三大學術流派及主要成就。了解外科學范疇、簡史、中西醫結合外科的學習方法。【教學內容】1.了解外科學范疇:損傷、感染、腫瘤、畸形、其它性質的疾病。

2.了解外科學簡史:華佗的麻沸散、我國現存的第一部外科專著——《劉涓子鬼遺方》我國第一部病原病理學專著——隋朝巢元方的《諸病源候論》唐朝孫思邈的《千金方》記載用蔥管導尿薛己的《外科樞要》第一次詳細地記述了新生兒破傷風的診治和預防;《疬瘍機要》是中醫學第一部麻風病專著汪機《外科理例》提出了“治外必本諸內”的思想。

3.了解中西醫結合外科的學習方法:牢固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思想;堅持正確的學習方向、練就扎實的中醫學與現代醫學基本功;重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建立正確的手術觀,勇于創新中西醫結合外科的理論,正確運用手術這一扶正祛邪的重要手段。

4.熟悉明清中醫外科學三大學術流派及主要成就:正宗派——陳實功《外科正宗》;全生派——王維德《外科證治全生集》;心得派——高錦庭《瘍科心得集》。【教學方法和時數】講授法1學時第一章緒論【目的要求】熟悉明清中醫外科學三大學術流派及主要成就。了解外科學范疇、簡史、中西醫結合外科的學習方法。【教學內容】1.了解外科學范疇:損傷、感染、腫瘤、畸形、其它性質的疾病。2.了解外科學簡史:華佗的麻沸散、我國現存的第一部外科專著——《劉涓子鬼遺方》我國第一部病原病理學專著——隋朝巢元方的《諸病源候論》唐朝孫思邈的《千金方》記載用蔥管導尿薛己的《外科樞要》第一次詳細地記述了新生兒破傷風的診治和預防;《疬瘍機要》是中醫學第一部麻風病專著汪機《外科理例》提出了“治外必本諸內”的思想。3.了解中西醫結合外科的學習方法:牢固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思想;堅持正確的學習方向、練就扎實的中醫學與現代醫學基本功;重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建立正確的手術觀,勇于創新中西醫結合外科的理論,正確運用手術這一扶正祛邪的重要手段。4.熟悉明清中醫外科學三大學術流派及主要成就:正宗派——陳實功《外科正宗》;全生派——王維德《外科證治全生集》;心得派——高錦庭《瘍科心得集》。【教學方法和時數】講授法1學時第二章中醫外科中醫外科證治概要第一節傳統中醫外科的范圍、疾病命名與分類釋義【目的要求】掌握外科疾病的分類釋義了解傳統中醫外科的范圍、特點、疾病命名原則【教學內容】一、了解歷代外科代表著作、作者及主要成就,例如:元朝危亦林著《世醫得效方》逐漸分立外科與傷科;明代汪機著《外科理例》,明確肯定外科的含義。二、了解傳統中醫外科與現代外科的區別。現代外科一般以需要手術或手法為主要療法的疾病為對象,而內科一般以應用藥物為主要療法的疾病為對象。傳統中醫外科的范圍以病位區分于內科,而現代外科的范圍以治療方法(是否以手術療法或手法治療為主)區分于內科。三、掌握瘍、瘡瘍、腫瘍、潰瘍的定義與鑒別;掌握癰、有頭疽、發的定義與鑒別;掌握癤、疔的定義與鑒別;掌握無頭疽、流注的定義與鑒別;掌握丹毒的定義;掌握走黃、內陷的定義與鑒別,有頭疽的不同階段,又分別稱為“火陷”、“干陷”、“虛陷”;掌握痔、漏、肛裂、脫肛、鎖肛痔的定義;掌握癭、瘤、巖、失榮的定義;四、熟悉瘰疬、流痰、結核的定義;熟悉疫疔、爛疔指現代醫學烈性傳染病;五、了解肛門周圍癰疽的定義;了解以風、毒、痰命名的疾病的特點。第二節病因病理【目的要求】掌握外科疾病的總病機了解外科病因與致病特點【教學內容】一、外科病因有外感六淫、感受特殊之毒、外來傷害、情志內傷、飲食不節、房室損傷與勞倦損傷、痰飲瘀血等方面。六淫致病,有季節性,即春溫,夏熱,秋燥,冬寒;并體現出各自的致病特性;更多時候是合邪致病。毒是中醫外科常見的致病因素。在外科疾病中七情致病以肝氣郁結致病居多。飲食不節,恣食膏粱厚味,易生瘡癤疔腫。痰飲和瘀血既是病理產物,也是致病的常見因素。二、外科疾病的總病機是氣血凝滯,營氣不從,經絡阻塞,臟腑失和。第三節外科辯證【目的要求】掌握外科四診的方法。外科陰陽辨證總綱,局部癥狀,微觀辨證的辨證方法,及經絡部位、特殊體征、善惡預后等辨證特點熟悉外科辨病與辨證的關系【教學內容】一、熟悉外科辨病與辨證的關系:先辨病后辨證,辨病與辨證相結合是現代中醫外科診療疾病的特點。辨病為確定治療原則與判斷預后奠定基礎,辨證為論治方案提供前提。二、熟悉外科辨證方法:整體辨證、局部辨證、微觀辨證及三者的關系。三、掌握望診的內容:望局部、望精神、望形態、望舌象;掌握聞診的內容:聽聲音,嗅氣味,以及特定疾病的典型表現;掌握問診的內容:現病史、過去史、個人史等;掌握脈診的8種臨床常見脈象;掌握觸診應該包括的7方面內容:部位、大小、形態、質地、壓痛、搏動、移動度;掌握清音、濁音、鼓音、實音、過清音的臨床意義。四、掌握外科陰陽辨證總綱的12個方面;掌握腫痛癢膿麻木辨證的方法;掌握經絡部位、特殊體征、善惡預后等辨證特點第四節治法【目的要求】掌握外科內治法的三個總則和代表方。外治法的局部用藥及手術治療了解外科治法的源流【教學內容】一、外科內治法的三個總則和代表方:消法即運用各種治法方藥,使腫瘍病證在初起階段得以消散吸收的治法。是一切腫瘍初起的治法總則。代表方:五味消毒飲。托法:即用補益氣血和活血透膿的藥物,扶助正氣,托毒外出的治療方法。適用于腫瘍中期(成膿期)。代表方:透膿散、托里消毒散、薏苡附子敗醬散。補法:用補養的藥物恢復正氣,助養新生,使瘡口早日愈合的治法稱為補法。適用于潰瘍的后期。代表方:八珍湯。二、掌握外治法的局部用藥:膏藥的定義、適應癥、代表藥物;油膏的定義、適應癥、代表藥物;箍圍藥的定義、適應癥、代表藥物;摻藥的定義、適應癥、代表藥物;酊劑的定義、適應癥;洗劑的定義、適應癥。三、掌握手術治療中切開法的適應癥及特殊部位的切口原則;引流法的分類及各自適應癥。【教學方法和時數】講授法8學時第三章無菌術第一節無菌術與抗菌術【目的要求】掌握手術人員的準備、刷手、消毒、穿無菌衣及戴手套方法。手術中的無菌操作原則。熟悉無菌術與抗菌術的概念及滅菌與消毒的同異。常用化學消毒劑及其方法。了解高壓滅菌和煮沸滅菌方法。常用手術器材、敷料的清潔、消毒滅菌及保管方法。病人手術區皮膚準備、消毒及鋪無菌巾方法。【教學內容】一、無菌技術概念及其分類。二、化學消毒及物理滅菌方法及注意事項三、物理滅菌的方法:高壓蒸氣、煮沸。四、化學消毒的方法:藥物浸泡、氣體熏蒸。五、常用化學消毒劑:酒精、戊二醛溶液、甲醛、環氧乙烷。六、病人手術區準備:皮膚準備、消毒及鋪無菌巾。七、手術人員的準備:更鞋、更衣、刷手消毒、穿手術衣、戴手套。八、手術中的無菌操作原則。第二節手術室的設置和管理原則了解手術室的基本設置、布局要求及清潔消毒。手術室的管理要求。【教學內容】一、手術室的基本布局與設置。二、手術室的清潔消毒和無菌要求。【教學方法和時數】講授法2學時第四章麻醉【目的要求】掌握粘膜表面麻醉、局部浸潤麻醉、區域阻滯麻醉。麻醉前病情分級:asa病情分級。熟悉麻醉前用藥的種類及常用藥物。氣管內插管術。頸叢、臂叢神經阻滯麻醉。了解麻醉的概念。麻醉方法的分類。麻醉方法選擇的原則。常用吸入及靜脈全身麻醉藥。常用肌肉松弛藥。常用全麻方法。氣管內插管適應癥和并發癥。常規麻醉監測方法。局麻藥的藥理及不良反應。椎管的解剖及生理。椎管內麻醉的方法及對機體的影響。椎管內麻醉并發癥與防治。針刺麻醉的特點。穴位的選擇需遵循理論根據。【教學內容】一、祖國醫學和現代醫學麻醉發展史。二、麻醉的概念及麻醉方法的分類。三、麻醉學的重要內容:臨床麻醉、重癥監測、急救復蘇,疼痛診療、無痛技術。四、麻醉前評估:asa病情分級。五、病人及麻醉藥品和器材的準備。六、麻醉前用藥(1)麻醉前用藥目的,常用藥種類及常用藥物。(2)咪唑安定、嗎啡、哌替定、阿托品的藥理作用。(3)麻醉方法選擇的原則。七、常用全麻藥藥理。八、麻醉機的基本結構。九、.全身麻醉實施(1)吸入麻醉方法。(2)靜脈麻醉方法。(3)復合麻醉方法。十、氣管內插管術。十一、局部麻醉(1)粘膜表面麻醉。(2)局部浸潤麻醉。(3)區域阻滯麻醉。十二、神經阻滯麻醉(1)頸叢神經阻滯。(2)臂叢神經阻滯。十三、局麻藥的藥理及不良反應。十四、椎管內麻醉的有關解剖生理。十五、椎管內麻醉的實施(1)蛛網膜下腔麻醉。(2)硬膜外麻醉。(3)椎管內麻醉管理及并發癥的處理。十六、針刺麻醉(1)針刺麻醉的特點。(2)針麻的術前準備。(3)針麻穴位的選擇。(4)針刺麻醉的實施方法。【教學方法和時數】講授法5學時第五章體液與營養代謝第一節水、電解質和酸堿的平衡與失調【目的要求】掌握1各類型缺水的病理生理、臨床表現、診斷和治療;2低血鉀癥和高鉀血癥的病因、臨床表現、診斷和治療;③代謝性酸、堿平衡失調的代償機制、病理生理、診斷和治療原則。熟悉體液、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的生理學基礎知識。水中毒、鈣代謝異常、呼吸性酸堿失調的病理生理和治療原則。了解磷、鎂異常磷代謝。中醫對津液代謝的認識,津液及相關臟腑的關系,津液的重要性。【教學內容】水電解質代謝和酸堿平衡的概念。體液平衡的調節和酸堿平衡的維持。缺水的類型(等滲性、低滲性、高滲性)各型缺水、缺鈉的病因、病理生理、臨床表現、診斷和治療。低血鉀的病因、病理生理、臨床表現、診斷和治療。代謝性酸中毒和代謝性堿中毒的病因、病理生理、臨床表現、診斷和治療。水電解質代謝和酸堿平衡失調的防治原則、具體方法。第二節外科營養【目的要求】掌握營養狀態的評定和營養不良的分型與測定。外科營養的中醫辨證論治。了解正常能量代謝及禁食、及應激時的代謝改變。三大營養物質及維生素、電解質、微量元素的作用。外科營養支持的適應證。胃腸內與維持外營養的方法、適應證與禁忌證。【教學內容】一、能量代謝的計算與評估。禁食及創傷、感染時的代謝改變。二、外科營養支持的適應癥。(1)胃腸道梗阻。(2)胃腸道皮膚瘺及短腸綜合癥。(3)腸道廣泛炎癥性疾病。(4)高代謝狀態。(5)腫瘤病人接受化療和大面積放療。(6)大手術病人圍手術期。三、胃腸內營養的優點、方法、適應癥、并發癥及防治、腸內營養制劑。四、胃腸外營養:營養液組成、輸入途徑、并發癥及防治。五、外科營養的中醫辯證論證。【教學方法和時數】講授法5學時第六章輸血【目的要求】掌握血型及交叉配血。熟悉輸血的目的。血液保存方法、輸血適應證和并發癥。了解自體輸血、血液成分和成分輸血。常用代血漿的特性及應用。【教學內容】一、輸血的目的。二、人類血型、血型鑒定及交叉配血方法。三、血液保存方法、輸血適應證。四、輸血并發癥:一般輸血并發癥、大量輸血并發癥及輸血傳播疾病。五、自體輸血:血液回收、血液稀釋、自體儲血。六、血液成分制品:紅細胞、血小板、新鮮冰凍血漿、冷沉淀。七、血液成分應用指征。八、輸血指征與血液保護問題。九、代血漿的應用:明膠、羥乙基淀粉。【教學方法和時數】講授法2學時第七章休克屬危急重證,根據病期不同,分別屬于中醫“厥證”,“脫證”,“血證”,“昏迷”等病證范疇。根據辨證,分別采用大補元氣、益氣固脫、回陽救逆或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等措施。【目的要求】掌握低血容量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的一般急救措施及中西醫結合治療要點。熟悉休克的病理生理,休克時微循環及體液代謝的改變,休克時組織器官的繼發性損害。休克的臨床表現,治療措施;如何判斷休克的發生、發展和休克的程度。了解休克的病因分類。【教學內容】休克的病因及其分類。各類休克在病理生理改變上的共同點。休克病人的臨床表現,診斷依據,治療原則及綜合治療措施(包括一般急救措施、去除病因、補充血容量、糾正酸堿平衡失調、血管活性存物的使用,改善心功能和微循環、皮責類固醇及其他藥物的應用)。休克病人動態觀察(包括一般與特殊監測)的必要性和臨床意義,休克的預防重點。【教學方法和時數】講授法5學時第八章圍手術期處理【目的要求】掌握圍手術期定義、手術前準備(包括特殊準備及一般準備)、切口分類及愈合等級。熟悉術后的一般護理以及術后的病情觀察及處理。了解術后的監護。熟悉手術后常見并發癥的預防和中西醫結合治療。了解手術前準備和手術后處理在外科治療中的重要性。手術后的中醫辨證論治原則。【教學內容】一、圍手術期定義:指從明確診斷并確定手術治療時起,到執行手術,直至術后康復的整個過程。二、急癥手術、限期手術、擇期手術的定義。三、耐受力的評估。四、特殊準備:營養不良、高血壓、心臟病、呼吸功能障礙、肝臟疾病、腎臟疾病、糖尿病等的評價標準及處理措施。五、掌握切口分類及愈合等級、拆線時間。六、手術前的中醫辨證論治原則:針對患者現有的癥狀或不適進行辨證論治;努力增強患者體質、以提高其對手術耐受力為目的。七、熟悉術后的一般護理原則:首先是要嚴密觀察生命體征;加強支持療法,及時通過補液或進食提供營養。熟悉術后的病情觀察及處理。八、熟悉手術后常見并發癥的預防和中西醫結合治療:疼痛、發熱、惡心、嘔吐、腹脹、呃逆、術后出血、尿潴留與尿路感染、切口感染、切口裂開、肺不張與肺部感染、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等的處理原則及常用方法。九、了解手術后的中醫辨證論治原則:扶正祛邪,減少并發癥,提高生命質量,促使病人盡快康復。【教學方法和時數】講授法2學時第九章重癥救治與監測第一節重癥病人的評估與監測第二節重癥患者的治療第三節幾種常見外科重癥一、急性肺水腫二、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三、圍手術期心功能不全四、急性腎功能衰竭第四節心肺腦復蘇在圍手術期,對重癥患者及時有效的監測、評估及治療可大大改善此類患者的預后,中西醫結合治療已取得了良好的療效。【目的要求】掌握急性肺水腫、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圍手術期心功能不全、急性腎功能衰竭等幾種常見外科重癥的病因病機、臨床表現、診斷與鑒別診斷、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法。熟悉重癥患者的評估與監測方法。重癥患者的治療手段。心跳呼吸驟停的病因病機,掌握心跳呼吸驟停的臨床表現及早期診斷。心肺復蘇后的中西醫結合處理原則。初期心肺復蘇及高級心肺復蘇的操作方法及處理原則。了解心肺腦復蘇的概念。心跳呼吸驟停患者的預后評估。【教學內容】重癥患者的病情評估與系統監測,重癥患者的一般治療手段。急性肺水腫的概念、病因病機、臨床表現與診斷、治療原則;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概念、病因病機、臨床表現、診斷與鑒別診斷、監測與評估、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法;圍手術期心功能不全的概念、病因病機、臨床表現與診斷、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法;急性腎功能不全的概念、病因病機、臨床表現、診斷、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法及預防。心肺腦復蘇的概念。心跳呼吸驟停的病因病機、臨床表現與早起診斷。心肺腦復蘇包括初級心肺復蘇、高級心肺復蘇、心臟復蘇后處理和腦復蘇等幾個環節。初級心肺復蘇包括開放氣道、進行人工呼吸、建立人工循環等;高級心肺復蘇包括供氧、補充血容量,心肺復蘇藥物應用,電除顫等措施綜合交錯進行;心臟復蘇后處理和腦復蘇應采取中西醫結合治療措施,重點是維持循環和呼吸功能穩定,防止重要器官特別是神經中樞發生損害和并發癥,最終達到腦復蘇和患者康復的目的。【教學方法和時數】講授法3學時第十章疼痛與治療【教學方法和時數】自學0學時第十一章內鏡腔鏡及顯微移植技術【教學方法和時數】自學0學時第十二章感染第一節概論【目的要求】掌握外科感染的診斷與治療。熟悉外科感染的定義、特點、分類、病因病理、臨床表現。了解外科感染的發展史、現狀和對策。【教學內容】1.外科感染的定義、特點、分類。外科感染與內科感染的區別。2.病因病理:西醫病因和發病機制,重要的致病菌。中醫病因和發病機制。3.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診斷、鑒別診斷。4.治療。辨證論治:消、托、補,消法中以清熱解毒法最常見。外治分陰證、陽證按不同時期治療。西藥治療。其他治療:包括局部、全身治療和手術治療。強調手切開引流是外科感染性疾病最常用的手段。【教學方法和時數】課堂教學第二節皮膚和皮下的急性化膿性感染一、癤【目的要求】掌握有頭癤、無頭癤、癤病的診斷和治療。熟悉癤的定義、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診斷、鑒別診斷及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思路。了解癤的古代文獻及中醫臨床研究。了解螻蛄癤的預防。【教學內容】1.癤的定義、特點。2.病因病理。3.臨床表現、診斷,鑒別診斷:分別與皮下膿腫、癰、粉瘤感染、囊腫型粉刺,瀝青皮炎相鑒別。4.治療原則及中西醫結合思路。(1)外治初起小者用千捶膏,大者用金黃散調敷;膿成切排,摻九一丹蓋太乙膏,螻蛄癤宜作十字形切開;膿盡改用生肌散,可用墊棉法。若有死骨,松動時用鑷子鉗出。或外涂魚石脂軟膏。(2)辨證論治:內治分熱毒蘊結、暑熱浸淫、體虛毒戀(陰虛內熱、脾胃虛弱)等證型。(3)西藥治療。【教學方法和時數】課堂教學二、癰【目的要求】掌握癰的診斷與治療。熟悉癰的定義、了解癰的中醫命名、古代文獻、中醫臨床研究。癰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老人及消渴患者癰容易引起內陷癥的防治,中西醫結合治療癰的思路。【教學內容】1.癰的定義、特點,不同部位中醫命名。2.病因病理。3.臨床表現、診斷、鑒別診斷。4.治療:外治、辨證論治、西藥治療、切開引流。中西醫結合思路。【教學方法和時數】課堂教學結合參閱圖譜第三節淺部急性淋巴結炎和淋巴管炎【目的要求】掌握癰如頸癰、腋癰、胯腹癰,紅絲疔的診斷、鑒別診斷、治療。熟悉癰的定義、特點、病因病理、臨床表現。治療的中西醫結合思路。了解中醫“癰”與西醫“癰”內涵的不同、古代文獻、中醫臨床研究。【教學內容】1.中醫“癰”與西醫“癰”內涵的不同,定義、特點。2.病因病理。3.臨床表現、診斷、鑒別診斷。4.治療。外治、辨證論治(頸癰、腋癰、胯腹癰、紅絲疔)、西藥治療、其他治療。中西醫結合思路。【教學方法和時數】課堂教學第四節丹毒【目的要求】掌握丹毒的診斷、鑒別診斷及治療。熟悉丹毒的定義、特點,了解對不同部位中醫命名、古代文獻、中醫臨床研究。丹毒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思路。了解丹毒的預防。【教學內容】1.丹毒的定義、特點、不同部位中醫命名。2.病因病理。3.臨床表現、診斷、鑒別診斷。4.治療。外治、應用抗生素、辨證論治。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思路。5.預防。【教學方法和時數】課堂教學結合參閱圖譜第五節手部急性化膿性感染【目的要求】掌握手部化膿性感染的定義,了解不同部位感染的名稱及中醫命名、古代文獻、中醫臨床研究。手部化膿性感染的臨床特點、治療。熟悉手部急性化膿性感染的病因病理特點。【教學內容】1.定義,不同部位感染的名稱及中醫命名。2.病因病理3.臨床表現、診斷、鑒別診斷4.治療。外治、辨證論治、西藥治療及切開引流注意事項。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思路。【教學方法和時數】課堂教學結合參閱圖譜第六節急性蜂窩織炎【目的要求】掌握急性蜂窩織炎的診斷、鑒別診斷和治療。熟悉急性蜂窩織炎的定義、特點,了解屬中醫“發”的范疇及不同部位的中醫命名,古代文獻、中醫臨床研究。急性蜂窩織炎的病因病理、不同類型的臨床表現及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思路。了解急性蜂窩織炎的預防。【教學內容】1.定義,特點,屬中醫“發”的范疇及不同部位的中醫命名。2.病因病理。3.臨床分類、診斷、鑒別診斷。4.治療。辨證論治、抗感染、外治法。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思路。5.預防。【教學方法和時數】課堂教學結合參閱圖譜第七節全身性外科感染【目的要求】掌握全身性外科感染的診斷和治療。熟悉走黃和內陷的定義、特點、病因病理及常見致病菌、臨床表現、鑒別診斷及膿毒癥的分類、預防,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思路。了解古代文獻、中醫臨床研究。相當于中醫“走黃”和“內陷”。【教學內容】1.定義、特點。相當于中醫“走黃”和“內陷”。2.病因病理:常見致病菌的致病機理。3.臨床表現、診斷、鑒別診斷,膿毒癥的分類。4.治療:原發感染灶的處理、西藥治療、辨證論治。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思路。【教學方法和時數】課堂教學結合參閱圖譜第八節特異性感染一、氣性壞疽【目的要求】掌握氣性壞疽的診斷和治療。熟悉氣性壞疽的定義、特點,相當于中醫“爛疔”。了解古代文獻、中醫臨床研究。氣性壞疽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鑒別診斷、預防,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思路。【教學內容】1.定義、特點,相當于中醫“爛疔”。2.病因病理。3.臨床表現、診斷、鑒別診斷。4.治療:急救處理,西藥治療,辨證論治。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思路。【教學方法和時數】課堂教學結合參閱圖譜二、破傷風【目的要求】掌握破傷風的典型發作特征、診斷、鑒別診斷及治療。中西醫結合治療的原則。熟悉破傷風的定義、特點,了解破傷風的發病概況及中醫命名。古代文獻、中醫臨床研究。破傷風的病因病理。【教學內容】1.破傷風的定義、特點,發病概況及中醫命名。2.病因病理。3.臨床表現,典型發作特征,診斷、鑒別診斷。4.治療:傷口處理、盡早使用破傷風抗毒素中和游離的毒素、控制和解除痙攣、抗生素、辨證論治、防治并發癥。中西醫結合治療的原則與方法。【教學方法和時數】課堂教學結合參閱圖譜第十二章感染5學時第十三章損傷第一節概述【目的要求】掌握損傷的診斷治療和清創術。熟悉損傷的定義、特點。【教學內容】1.定義2.病因分類3.損傷的修復4.臨床表現及檢查5.治療6.清創術【教學方法和時數】課堂教學結合參閱圖譜第二節顱腦損傷【目的要求】掌握各類顱腦損傷的基本診斷及治療原則、顱腦損傷的辨證分型及其治法。熟悉顱腦損傷的分類及其常見癥狀體征。了解各類顱腦損傷病因病理。【教學內容】1.頭皮損傷:病因病理、主要臨床表現與診斷,基本治療原則及其辨證論治。2.顱骨骨折:病因病理,分型及其臨床表現與診斷,基本治療原則及手術指證,中醫辨證分型及治法。3.閉合性腦損傷:發生機制及其分類,病因病理,典型臨床表現及主要檢查方法,基本治療原則及手術指證,中醫辨證分型及治法。4.外傷性顱內血腫:分類分型、病因病理,典型臨床表現及主要檢查方法,基本治療原則及手術指證,中醫辨證分型及治法。【教學方法和時數】1.大課講授重點內容。2.分析講解典型病案第三節胸部損傷【目的要求】掌握肋骨骨折、氣胸、血胸的分類、臨床表現及辯證治療。熟悉連枷胸、張力性氣胸、進行性血胸的處理方法。了解胸部損傷的分類和病理生理變化。肋骨骨折(含連枷胸)、氣胸、血胸的病因和病理生理變化。【教學內容】1.概念:復習胸部解剖和生理特點,胸部損傷的分類,臨床表現,診斷方法,急救處理的原則。2.肋骨骨折的病因,病理生理,臨床表現及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法。3.氣胸的概念、分類及各類的病理生理改變,臨床表現及其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法。4.血胸的概念,胸膜腔積血的來源,病理生理變化,臨床表現,治療中如何區分非進行性和進行性,凝固性血胸并采取相應的非手術療法或手術治療。【教學方法和時數】1.大課重點講授肋骨骨折,氣胸、血胸、連枷胸的病因、病理生理、臨床表現、診斷及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法。2.見習,通過典型病例示教,結合x線片、幻燈、錄像或參觀手術進行臨床教學,掌握胸腔穿刺、胸膜腔閉式引流術的適應癥,方法及注意事項。第四節腹部損傷【目的要求】掌握腹部閉合性損傷的急救及手術治療原則。熟悉實質性臟器和空腔性臟器損傷的臨床表現。腹部閉合性損傷的診斷步驟及輔助診斷方法。肝、脾和腸破裂的診斷及治療原則。【教學內容】腹部閉合性損傷的病因、實質性臟器與空腔臟器損傷的臨床表現及特征,早期診斷步驟和方法,腹腔穿刺術,腹部閉合性損傷的急救和治療原則,肝、脾破裂及空腔臟器損傷的處理方法,胰腺損傷及胃、十二指腸、結腸損傷的臨床表現特點及處理方法。【教學方法和時數】1.大課講授。2.病例示教或病案討論,分析外傷史:討論診斷和鑒別診斷的依據,似出治療方案。第五節泌尿系損傷【目的要求】熟悉尿道損傷的診斷要點和治療原則。了解泌尿各部位損傷的類型、病因及有關解剖、病理生理特點,熟悉其臨床表現及診斷、相關辨證論治。腎損傷非手術療法的具體措施,掌握手術治療的適應證。輸尿管損傷的治療原則。各類型膀胱損傷的治療原則。【教學內容】腎、輸尿管、膀胱、尿道損傷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診斷、治療和后期并發癥、尿瘺、尿道狹窄的處理、急性尿潴留的處理。【教學方法和時數】自學。第六節燒傷【目的要求】掌握燒傷面積的計算和深度的估計。中小面積燒傷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法。燒傷敗血癥或創面膿毒癥的早期診斷和中西醫結合防治原則。熟悉熱燒傷的病理變化。各類型燒傷的現場急救。大面積燒傷的抗休克、早期簡單清創的方法及創面的處理方法。了解燒傷嚴重性分度。【教學內容】燒傷病因、傷后的主要病理生理、燒傷面積的計算(中國新九分法和手掌法)和深度的估汁(三度四分法)、燒傷嚴重性分度(按1970年全國燒傷會議分四度)、燒傷的現場急救(包括火、熱液、電、酸、堿、磷等燒傷),小面積燒傷的治療、大面積燒傷休克期的處理、燒傷創面的治療原則和早期保痂方法、燒傷感染的防治、燒傷并發癥的防治、電燒傷和強酸、強堿、磷等化學性燒傷的特點和急救方法、燒傷預防。【教學方法和時數】1.大課講授重點內容。2.見習示教各種類型的創面(包括Ⅰ、Ⅱ、Ⅲ度、新鮮創面、感染創面、肉芽創面)及常見的創面處理方法(暴露、半暴露、包扎、持續熱風療法和定期翻身方法)、常見外用藥物(磺胺嘧啶銀、皮維碘軟膏、各種人工皮等)。結合病人復習面積計算、深度估計和大面積燒傷休克期補液方法。3.觀看幻燈片錄像或多媒體軟件—講解早期清創、削痂、切痂和各種植皮手術的方法及適應癥。第七節冷傷【目的要求】掌握凍結性冷傷的臨床表現、分度法、急救和復溫的處理原則。熟悉冷傷的定義,了解冷傷的分類。了解冷傷的病因病理。【教學內容】1.定義、分類、病因病理。2.非凍結性冷傷的臨床表現特點。3.凍結性冷傷的臨床表現:(1)局部冷傷:反應前期,反應期,反應后期,四分度法;(2)全身性冷傷。4.治療:(1)急救和復溫;(2)辨證論治;(3)局部凍傷的治療;(4)預防。【教學方法和時數】自學。第八節咬蜇傷【目的要求】掌握蛇咬傷的診斷、鑒別診斷、處理原則及治療。熟悉毒蛇咬傷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了解毒蛇咬傷的分類及毒蛇種類。【教學內容】1.毒蛇咬傷的分類及毒蛇種類2.病因病理3.臨床表現、診斷、鑒別診斷4.治療:急救處理、西藥治療、辨證論治、其他治療。【教學方法和時數】課堂教學與參閱圖譜第十三章損傷14學時第十四章腫瘤第一節概述【目的要求】掌握良性和惡性腫瘤臨床表現與區別。熟悉各種腫瘤的定義。了解各種腫瘤的西醫病理。【教學內容】1.定義2.西醫病理3.良性和惡性腫瘤臨床表現與區別【教學方法和時數】課堂教學與參閱圖譜第二節常見體表腫物【目的要求】掌握脂肪瘤、纖維瘤、神經纖維瘤、皮脂腺囊腫、血管瘤的概念。熟悉各種良性腫瘤的臨床表現及診斷。了解各種體表良性腫瘤的治療。【教學內容】1.脂肪瘤2.纖維瘤3.神經纖維瘤4.皮脂腺囊腫5.血管瘤【教學方法和時數】課堂教學與參閱圖譜第三節原發性支氣管肺癌【目的要求】掌握肺癌的分類、臨床表現,診斷。熟悉中西醫結合治療原則、處理方法及圍手術期中醫治療。了解肺癌的發病原因和病理變化。【教學內容】肺癌的定義,分類,病因,腫瘤轉移基本途徑,病理分期。臨床分期及臨床表現,診斷、治療原則及方法。【教學方法和時數】自學。第四節食管癌【目的要求】掌握食管癌的分類、臨床表現,診斷。熟悉食管癌的中西醫結合治療原則、處理方法及圍手術期中醫治療。了解食管癌的發病原因和病理變化。【教學內容】食管癌的定義,分類,病因,臨床分期及臨床表現,診斷、治療原則及方法。【教學方法和時數】自學。第五節胃癌【目的要求】掌握胃癌的診斷與鑒別診斷。胃癌的治療原則。熟悉熟悉胃癌的病因,主要臨床表現了解胃癌的病理變化。【教學內容】1.胃癌的病因。2.胃癌的病理特點①大體分型②組織學分型③胃癌的擴散與轉移④臨床病理分期3.胃癌的臨床表現,診斷(早期診斷)4.胃癌的治療原則5.自學內容:(1)胃迷走神經切斷術治療十二指腸潰瘍的依據。(2)胃迷走神經切斷術的三種類型。(3)胃手術療效的評定。【教學方法和時數】自學。實習內容:(1)胃大部切除的主要方式及并發癥的預防。(2)胃癌的臨床表現,胃癌的臨床分期。第六節原發性肝癌【目的要求】掌握原發性肝癌的診斷、鑒別診斷和中西結合治療原則、手術適應證。熟悉肝臟的解剖和生理概要。原發性肝癌的臨床表現、預后。了解細菌性肝膿腫的臨床表現和治療。原發性肝癌流行病學概況、病因病理及分型。繼發性肝癌、肝良性腫瘤的臨床表現、治療原則、預后。【教學內容】1.復習肝臟的解剖和生理概要。2.原發性肝癌的病因病理及分型、臨床表現、診斷、鑒別診斷、治療(中西醫結合治療原則、方法、手術適應證)、預后。3.繼發性肝癌、肝良性腫瘤的臨床表現、治療、預后。【教學方法和時數】課堂教學第七節大腸癌【目的要求】掌握大腸癌的早期診斷和治療原則。熟悉大腸的解剖、生理及檢查方法。了解直腸指診對直腸癌早期診斷的重要意義。【教學方法和時數】1.大課講授2.病例示教:大腸癌(在病房)的診斷及處理原第十四章腫瘤11學時第十五章急腹癥急腹癥的診斷與鑒別診斷【目的要求】熟悉急腹癥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檢查方法。掌握急腹癥的診斷、鑒別診斷、中西醫結合治療原則、手術適應證。了解急腹癥的定義和特點,腹膜的解剖生理概要。【教學內容】1.定義、特點、腹膜的解剖生理概要。2.病因病理。3.臨床表現(癥狀、體征、輔助檢查)、診斷、鑒別診斷(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急性膽囊炎、急性膽管炎、急性胰腺炎、急性闌尾炎、小腸急性梗阻、腹部鈍性傷后急性腹痛、婦產科疾病致急性腹痛)。4.治療。中西醫結合治療原則,手術適應證。【教學方法和時數】1.課堂教學2.見習:以病例示教為主,有腹膜炎病例則示教手術,放置腹腔引流的方法。第十五章急腹癥14學時第十六章甲狀腺疾病第一節概論【目的要求】掌握甲狀腺的檢查方法及治療。不同疾病的中醫命名。熟悉頸部疾病的病因病理、甲狀腺的解剖及生理概要。了解古代文獻、中醫臨床研究。【教學內容】1.頸部疾病的范疇,古代文獻記載,不同疾病的中醫命名。2.頸部疾病的病因病理、甲狀腺的解剖及生理概要。3.甲狀腺的檢查方法及治療。【教學方法和時數】課堂教學與參閱圖譜第二節單純甲狀腺腫【目的要求】掌握單純性甲狀腺腫的臨床表現、診斷、治療原則,辨證論治。熟悉單純性甲狀腺腫的病因了解單純性甲狀腺腫的病理變化。單純性甲狀腺腫的流行病學情況。【教學內容】1.流行病學情況,中醫命名。2.病因病理3.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診斷和鑒別診斷。4.治療:⑴非手術治療:辨證論治和西藥治療;⑵手術治療:適應證;(3)預防。【教學方法和時數】課堂教學第三節甲狀腺腺瘤【目的要求】掌握甲狀腺腺瘤的臨床表現和治療原則。了解甲狀腺腺瘤的手術指征。【教學內容】1.定義,發病情況,中醫命名。2.病因病理。3.臨床表現、診斷與鑒別診斷。4.治療。【教學方法和時數】課堂教學第四節甲狀腺癌【目的要求】掌握甲狀腺癌的癥狀特點,早期診斷,熟悉甲狀腺癌的鑒別診斷。甲狀腺癌的治療原則。甲狀腺癌的病理分型、預后。了解甲狀腺癌的發病情況。【教學內容】1.發病情況、特點、中醫命名。2.病因病理:病理分型及預后。3.臨床表現、診斷、鑒別診斷、實驗室和其他檢查。4.治療:(1)手術治療(2)內分泌治療(3)其他治療。【教學方法和時數】課堂教學第五節甲狀腺功能亢進【目的要求】掌握甲亢的診斷。非手術治療、中西結合治療,手術治療的適應證、禁忌證、術前準備、術后并發癥處理。熟悉甲亢的臨床表現、診斷方法。了解甲亢的定義,分類,發病情況及病因病理。【教學內容】1.甲亢的定義,分類,發病情況。2.病因病理。3.甲亢的臨床表現、診斷方法。4.治療。非手術治療:抗甲狀腺藥物,辨證論治;手術治療:適應證、禁忌證、術前準備、手術原則與方法、術后辨證論治、術后并發癥及處理;同位素131碘放射治療。【教學方法和時數】課堂教學第六節甲狀腺炎【目的要求】了解甲狀腺炎的類型、臨床表現、治療方法及外科治療適應證。【教學內容】急性化膿性甲狀腺炎、亞急性甲狀腺炎、慢性淋巴性甲狀腺炎的發病情況、臨床表現、診斷、治療方法及外科治療適應證。【教學方法和時數】課堂教學第七節頸部淋巴結結核【目的要求】掌握頸部淋巴結核的臨床表現,診斷和治療。熟悉頸部淋巴結核的病因病理、鑒別診斷。了解淋巴結結核的發病情況。【教學內容】1.發病情況,中醫命名。2.病因病理。3.臨床表現、實驗室和其他檢查、診斷、鑒別診斷。4.治療:(1)抗結核治療(2)辨證論治(3)外治法(4)手術治療(5)其他治療。【教學方法和時數】課堂教學第十六章甲狀腺疾病6學時第十七章乳房疾病【目的要求】掌握乳房的正確檢查方法。熟悉乳房腫塊的鑒別診斷要點。急性乳腺炎的診斷、預防和治療原則。乳腺癌的早期診斷和外科治療原則。【教學內容】1.講授內容:乳腺局部解剖,急性乳腺炎的病因,臨床表現及治療,乳腺癌的臨床表現,診斷及外科治療。2.自學內容:乳腺囊性增生病,乳房纖維腺瘤、乳管內乳頭狀病。【教學方法和時數】課堂教學自學、見習病例示范:急性乳腺炎臨床表現,乳房各種良、惡性腫塊的臨床表現,結合檢查進行分析,乳房正確檢查方法示教。第十七章乳房疾病7學時第十八章胃十二指腸潰瘍的外科治療【目的要求】熟悉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急性大出血,幽門梗阻的臨床表現、診斷、鑒別診斷。胃癌臨床表現、診斷和中西醫結合治療原則、手術適應證。掌握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急性大出血,幽門梗阻的中西醫結合治療原則、手術適應證,術后并發癥。了解胃、十二指腸潰瘍的病因病理,手術方法,【教學內容】1.復習胃、十二指腸的解剖和生理概要。2.胃、十二指腸潰瘍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診斷、鑒別診斷、手術適應證,手術方法,術后并發癥。3.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急性大出血,幽門梗阻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診斷,鑒別診斷,治療(中西醫結合治療原則、方法、手術適應證)。4.胃癌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診斷,鑒別診斷,中西醫結合治療原則與方法,手術適應證。【教學方法和時數】課堂教學第十八章胃十二指腸潰瘍的外科治療4學時第十九章門靜脈高壓癥【目的要求】掌握門靜脈高壓癥的病因病理和臨床表現。門靜脈高壓癥的診斷和中西醫結合治療原則。【教學內容】1.復習門靜脈的解剖和生理概要。2.定義,流行病學概況。3.病因病理、臨床表現、并發癥。4.診斷。5.治療。中西醫結合治療原則、食管胃底曲張靜脈破裂出血的緊急處理、手術適應證、手術方法。【教學方法和時數】1.課堂教學2.見習:①病例示教:門靜脈高壓癥的體征;討論診斷的依據(鑒別診斷肝內型與肝外型);示范三腔二囊管的使用及注意事項。②手術示教:斷流術或分流術。第十九章門靜脈高壓癥4學時第二十章腸道炎癥疾病的外科治療【目的要求】掌握克羅恩病、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表現,診斷和治療。【教學內容】1.臨床表現與檢查2.治療【教學方法和時數】自學第二十章腸道炎癥疾病的外科治療0學時第二十一章腹外疝【目的要求】掌握腹股溝疝的檢查方法和診斷與鑒別診斷。熟悉腹外疝的概念;了解中醫“疝”的含義。腹股溝區的解剖。腹股溝疝的治療原則和手術方法,包括無張力疝修補。了解腹外疝中醫一般證型及術后辨證施治。股疝、切口疝、臍疝、白線疝的診斷要點。嵌頓性疝和絞窄性疝的處理原則。【教學內容】腹外疝的概念(腹外疝的定義)、中醫疝的含義以及分類、病因、病理解剖及臨床類型。腹股溝區、腹股溝管、直疝三角的解剖。腹股溝斜疝和直疝的臨床表現、檢查方法和鑒別要點。腹股溝疝的治療,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的基本原則,腹外疝中醫一般證型及術后辨證施治。各種修補法的適應癥,嵌頓和絞窄疝的處理原則。股疝、切口疝、白線疝、臍疝的診斷要點、股管解剖與病理的關系、臨床表現及治療。嵌頓性疝需正確判斷疝內容物的生命力。【教學方法和時數】1.大課講授重點內容2.見習示教各種類型的腹外疝及參觀手術熟悉局部解剖和手術方法。第二十一章腹外疝6學時第二十二章消化道大出血的診斷與處理原則【目的要求】掌握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常見原因。消化道大出血的初步處理原則。中醫血證的病機和辨證施治要點。熟悉三種部位大出血的不同特點。了解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診斷方法及手術探查的特征和步驟。【教學內容】比較胃十二指腸潰瘍、胃惡性腫瘤、出血性胃炎、門靜脈高壓癥、食道下段、胃底靜脈曲張出血及膽道出血的一般規律及不同特點。三腔二囊管應用的意義、手術探查的適應癥和步驟。介入治療在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應用,中醫血證的病機和辨證施治。【教學方法和時數】自學0學時第二十三章泌尿、男生殖系疾病第一節泌尿、男生殖系統外科疾病概論【目的要求】掌握泌尿外科疾病的主要癥狀和體征,中醫辨證論治大法。泌尿、男性生殖系統的外科檢查。熟悉泌尿、男生殖系統的解剖與生理概要。【教學內容】1.泌尿、男生殖系統的病因病理。2.泌尿、男生殖系統的解剖與生理概要。(1)腎上腺、腎、輸尿管、膀胱、前列腺、精囊、輸精管、精索、尿道、陰莖、陰囊及其內容物的解剖。(2)生理概要:泌尿系生理機能、男性生殖系統生理功能。3.泌尿外科疾病的主要癥狀和體征(1)膀胱刺激征(2)尿失禁(3)排尿困難(4)尿潴留(5)尿意不盡和尿滴瀝(6)血尿(7)膿尿(8)乳糜尿(9)晶體尿(10)少尿或無尿(11)疼痛(12)腫塊3.泌尿、男生殖系統的外科檢查(1)器械檢查(2)影像學檢查:x線檢查;超聲波檢查;電子計算機x線體層掃描(ct);磁共振成像;放射性核素檢查(3)尿流動力學4.辨證論治:(1)清熱利濕法;(2)補腎法;(3)活血化瘀法;(4)健脾滲濕法【教學方法和時數】1.課堂教學2.若見習:病例示教:讓學生詢問病史、進行體格檢查,寫出一份完整的泌尿外科病歷。介紹泌尿外科常用診斷器械及各種導尿管的應用。讀片討論,見習泌尿外科常見手術(包皮環切、鞘膜翻轉、膀胱鏡檢查、腎盂或輸尿管切開取石等)、體外沖擊破碎石。第二節泌尿、男生殖系統感染一泌尿、男生殖系統結核【目的要求】掌握泌尿、男生殖系統結核的診斷、鑒別診斷及治療原則、手術適應證。熟悉泌尿、男生殖系統結核病因病理及辨證論治。了解泌尿、男生殖系統結核原發病灶和發病機理。【教學內容】1.腎結核(泌尿系結核)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診斷、鑒別診斷及治療:抗結核治療,辨證論治,手術治療。2.附睪結核(男生殖系結核)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診斷、鑒別診斷及治療:抗結核治療,辨證論治,外治法。【教學方法和時數】課堂教學二附睪炎【目的要求】掌握急性附睪炎的臨床表現、診斷、鑒別診斷及中西醫結合治療原則。熟悉病因病理及辨證論治。慢性附睪炎的臨床表現、診斷、鑒別診斷及中西醫結合治療原則。了解附睪炎的發病概況和中醫命名。急性腮腺炎性睪丸炎。【教學內容】1.附睪炎的發病概況、中醫命名。2.病因病理。3.臨床表現、診斷、鑒別診斷。4.治療:辨證論治、外治法、西藥治療。【教學方法和時數】課堂教學三慢性前列腺炎【目的要求】掌握慢性前列腺炎診斷和辨證論治。熟悉前列腺炎的相關檢查方法。了解慢性前列腺炎的發病機理。慢性前列腺炎的西藥治療及預防調攝。【教學內容】慢性前列腺炎的發病機理、臨床表現、診斷、鑒別診斷、治療及預防調攝。【教學方法和時數】課堂教學第三節尿石癥【目的要求】掌握本病的臨床表現、診斷和辨證論治。了解尿石的理化性質、病因、病理生理、預防。治療原則、非手術療法和手術療法的適應證以及具體措施。體外震波碎石的注意事項。【教學內容】一、腎和輸尿管結石1.概述,定義、特點。2.病因病理:尿石的理化性質、病因、病理生理等。3.臨床表現:(1)癥狀;(2)體征;(3)常見并發癥;(4)實驗室檢查及影像學檢查。4.診斷和鑒別診斷。5.治療(1)非手術療法:①辨證論治;②總攻療法;③西藥治療;④體外震波碎石:適應證、注意事項(禁忌癥)⑤針灸治療(2)手術治療:①非開放手術:輸尿管腎鏡取石或碎石術、經皮腎鏡取石或碎石術、后腹腔鏡腎孟或輸尿管上段切開取石術、腹腔鏡腎切除術的適應證。②開放手術:適應證。③術后處理原則與方法。(3)其他療法:適當增加飲水,調節飲食。二、膀胱結石1.概述2.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x線檢查,b型超聲檢查,膀胱鏡檢查。3.診斷與鑒別診斷4.治療(1)辨證論治。(2)手術治療的適應證、方法。(3)體外震波碎石。三、尿道結石1.概述。2.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它檢查。3.診斷和鑒別診斷。4.治療。【教學方法和時數】1.課堂教學2.見習:尿石,病例示教。閱讀各種尿路結石的x線照片(包括平片、排泄性尿路造影和逆行尿路造影)。介紹尿石癥治療新進展。第四節泌尿、男生殖系統腫瘤一腎癌、腎母細胞瘤、腎盂腫瘤【目的要求】熟悉常見的腎癌、腎母細胞瘤、腎盂腫瘤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常見的腎癌、腎母細胞瘤、腎盂腫瘤的診斷,掌握其中西醫結合治療原則。了解腎腫瘤的發病概況,掌握腎腫瘤的定義。【教學內容】1.腎癌的定義、發病概況、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轉移途徑、診斷、鑒別診斷、治療原則與方法、放射治療與化學治療的評價。2.腎母細胞瘤的定義、發病概況、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轉移途徑、診斷、鑒別診斷、治療原則與方法、放射治療與化學治療的評價。3.腎盂腫瘤的定義、發病概況、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轉移途徑、診斷、鑒別診斷、治療原則與方法、放射治療與化學治療的評價。【教學方法和時數】課堂教學二膀胱癌【目的要求】掌握膀胱腫瘤的定義,了解膀胱腫瘤的病因病理。膀胱腫瘤的臨床表現。膀胱腫瘤的診斷、中西醫結合治療原則。【教學內容】1.病因病理(組織類型、分化程度、生長方式、浸潤深度)。2.臨床表現。3.診斷(尿脫落細胞檢查、膀胱鏡檢查、組織活檢、膀胱雙合診及泌尿系造影)及鑒別診斷。4.治療:各期腫瘤的治療原則、膀胱腫瘤的預防。【教學方法和時數】1.課堂教學2.見習:病例分析、x線及ct照片示教或結合病人進行臨床分析。三陰莖癌【目的要求】熟悉陰莖癌的定義,了解陰莖癌的發病概況。陰莖癌的臨床表現及中西醫結合治療原則。了解陰莖癌的病因病理。【教學內容】定義,概況,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診斷,鑒別診斷,治療原則與方法。【教學方法和時數】課堂教學四睪丸腫瘤【目的要求】熟悉睪丸腫瘤的定義,了解睪丸腫瘤的發病概況。睪丸腫瘤的臨床表現及中西醫結合治療原則。睪丸腫瘤的病因病理。【教學內容】定義,概況,病因病理,臨床表現,分期,診斷,鑒別診斷,治療原則與方法。【教學方法和時數】課堂教學五前列腺癌【目的要求】掌握前列腺癌的中西醫結合治療原則。熟悉前列腺癌的定義,了解前列腺癌的病因病理。前列腺癌的臨床表現、診斷方法。【教學內容】1.病因病理。2.臨床表現,tnm分期。3.診斷及鑒別診斷。4.治療:(1)治療原則;(2)手術治療:適應證與方法;(3)非手術療法:內分泌治療,辨證論治;(4)等待觀察:適應證及注意事項;(5)其他療法。5.預后。【教學方法和時數】1.課堂教學2.見習:病例分析、x線及ct照片示教或結合病人進行臨床分析。六良性前列腺增生【目的要求】掌握前列腺增生的診斷、治療、中醫辨證論治。熟悉前列腺增生的輔助檢查、鑒別診斷。了解前列腺增生的病因及病理。【教學內容】1.病因。2.發病機制。3.臨床表現:病史、癥狀、體征。4.實驗室和其他檢查:(1)尿流動力學檢查;(2)超聲波;(3)血清前列腺特異抗原檢查;(4)ct和mri檢查。5.鑒別診斷(1)鑒別診斷:神經源性膀胱功能障礙、前列腺癌、膀胱頸硬化癥;(2)常見并發癥6.治療(1)非手術療法:辨證論治;西藥治療;(2)手術治療:適應癥;常見手術方法;前列腺術后的中醫病機特點及圍手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