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專題-急救CPCI描述_第1頁
醫學專題-急救CPCI描述_第2頁
醫學專題-急救CPCI描述_第3頁
醫學專題-急救CPCI描述_第4頁
醫學專題-急救CPCI描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七章心肺(xīnfèi)腦復蘇平涼醫專第一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學習目標】掌握:心搏、呼吸停止的判斷、開放氣道、人工呼吸的方法;胸外心臟(xīnzàng)按壓方法及注意事項;電除顫的方法;心肺復蘇的有效表現和無效指征。熟悉:進一步復蘇中呼吸、循環支持方法、常用復蘇藥物、腦復蘇的護理措施。了解:心臟停搏類型;腦缺血缺氧的病理生理。第二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CPCR是通過機械、生理和藥物學方法使心搏和呼吸(hūxī)停止患者恢復生命體征的急救醫療措施。第三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第一節概述(ɡàishù)心臟驟停指病人的心臟在正?;驘o重大病變的情況下,受到嚴重的打擊,致使心臟突然(tūrán)停搏,有效泵血功能消失,引起全身嚴重缺血、缺氧。臨床判斷為無意識、無脈搏、無呼吸(三無征)第四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一、心搏(xīnbó)驟停的原因

(一)心源性心搏(xīnbó)驟停1.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2.心肌病變3.主動脈疾病心臟病突發第五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

(二)非心源性原因1.呼吸(hūxī)停止2.嚴重的電解質與酸堿平衡失調3.藥物中毒或過敏第六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

4.電擊、雷擊5.麻醉和手術意外(yìwài)6.其他第七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二、心搏(xīnbó)驟停的類型

1.心室顫動2.心臟(xīnzàng)停搏3.心電——機械分離第八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心室顫動心肌纖維快速不規則顫動(chàndòng)(不同步快速收縮)ECG:QRS波群消失,代之以振幅與頻率極不規則的顫動波,頻率200~400次/分第九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心室(xīnshì)靜止心室完全無收縮(shōusuō),ECG無心室激動波,偶見P波第十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心電-機械(jīxiè)分離緩慢無效(wúxiào)的心室自主節律,QRS波群寬而畸形,低振幅,20~30次/分以下第十一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心跳(xīntiào)驟停結局三種類型的血流動力學結局(jiéjú)相同:心室有效循環停止全身性缺血缺氧心室顫動值得高度重視:心室發病率最高復蘇成功率最高第十二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三、心臟(xīnzàng)驟停的臨床表現與診斷(一)表現:1.意識突然喪失(常伴短陣抽搐)2.大動脈(頸動脈、肱動脈、股動脈)搏動消失,脈搏捫不到,血壓測不出。3.心音消失。4.呼吸斷續,呈嘆息(tànxī)樣,后即停止,多發生在心搏驟停后30秒內。5.瞳孔散大、眼球固定。6.面色蒼白兼有青紫、發紺等。

第十三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二)診斷:①意識突然喪失②有大動脈搏動消失。

一旦(yīdàn)發現患(傷)者心跳停止,應立即開始心肺復蘇,切記不要等待醫務人員或其他人員的到來,也不要等待作什么檢查,否則將喪失搶救時機。第十四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救命(jiùmìng)黃金時間4-6分鐘10秒——意識喪失突然倒地(dǎodì)30秒——全身抽搐60秒——自主呼吸逐漸停止3分鐘——開始出現腦水腫6分鐘——開始出現腦細胞死亡8分鐘——“腦死亡”“植物狀態”10分鐘—發生不可恢復的損害四、心搏(xīnbó)驟停的嚴重后果以秒計算第十五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第十六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第二節心肺(xīnfèi)腦復蘇包括:基礎生命支持進一步生命支持延續生命支持目的是迅速恢復有效通氣和循環、維持腦組織灌注(guànzhù),最終完全恢復腦功能。第十七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意義心跳、呼吸驟停是臨床上最危急的事件(shìjiàn)。CPR是CPCR重要措施,瞬間決定病人生死。CPR是每個醫務工作者必需掌握的基本技能?!八幕?程序化、規范化、社會化、專業化第十八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

喀麥隆國腳(ɡuójiǎo)維維安?福在聯合會杯比賽中猝死球場第十九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大學生猝死(cùsǐ)北京國際馬拉松比賽現場無人救治第二十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現代(xiàndài)CPR三大要素閉式胸外心臟按壓體表電除顫口對口人工(réngōng)通氣

第二十一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存活(cúnhuó)鏈核心思想:Timeislife快!爭分奪秒(zhēngfēnduómiǎo)!!時間就是生命!!!心跳停止后,4分鐘內開始第一階段的CAB8分鐘內開始第二階段的進一步心臟生命支持第二十二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復蘇程序—三階段(jiēduàn)九步驟第一階段:基本(jīběn)生命支持(BLS)第二階段:進一步心臟生命支持(ACLS)第三階段:延續生命支持(PLS)第二十三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九步驟(bùzhòu)

C建立有效循環A暢通(chàngtōng)氣道B人工呼吸D電除顫E藥物的應用F心電圖監測G病情評估H低溫療法I加強治療第二十四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一、基礎(jīchǔ)生命支持㈠判斷(pànduàn)并啟動EMSS㈡患者體位㈢循環支持㈣開放氣道㈤呼吸支持㈥電擊除顫第二十五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一)判斷并啟動EMS

1.判斷病人(bìngrén)反應—大聲(dàshēnɡ)呼喚拍打肩膀!10秒內完成不得隨意(suíyì)晃動或搬動病患,無應答為無意識第二十六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嬰兒判斷意識(yìshí)方法:拍打(pāida)足跟或捏掐上臂,觀察其反應。第二十七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2.判斷有無循環觸摸頸總動脈(dòngmài)搏動時間不超過10秒鐘!

第二十八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嬰兒(yīngér)肱動脈脈搏檢查法中、食指嬰兒上臂中點內側部位(bùwèi)觸摸檢查肱動脈。第二十九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3.啟動(qǐdòng)EMSS

尋求(xúnqiú)他人幫忙,撥打急救電話…明示他人正在進行緊急搶救…告訴他人你的身份…第三十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撥打(bōdǎ)呼救電話需告之……報告人、傷員的電話(diànhuà)、姓名、性別、年齡。意外發生地點;發生意外原因及患病、受傷者數目;傷員情況;現場所采取的救護的措施切記(qièjì)不要先掛斷電話!第三十一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二)安置(ānzhì)體位將患者仰臥位,雙臂置于軀干兩側,置于硬板床或平地上進行CPR。如患者面部朝下時,應將患者整體翻轉。如有頭頸部外傷,應避免患者移動,以防脊髓損傷。如果患者僅有意識消失,呼吸心跳存在時,可采取(cǎiqǔ)恢復體位。第三十二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病人復蘇(fùsū)體位

單側上臂伸直(shēnzhí)

雙側上臂伸直

保護頸部翻身

上肢平防于身體(shēntǐ)兩側

心肺復蘇體位第三十三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三)循環(xúnhuán)支持第三十四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

1.心前區捶擊方法:右手松握空心拳,小魚際肌側朝向患者胸壁,以距離胸壁20~25cm高度,垂直向下捶擊心前區。注意事項1)捶擊不宜反復進行,最多不超過兩次。2)捶擊時用力(yònglì)不宜過猛。3)嬰幼兒禁用。第三十五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2.胸外心臟(xīnzàng)按壓

評估循環體征:病人(bìngrén)無意識,無動脈搏動,瞳孔散大或對光的反映消失。沒有正常呼吸、咳嗽、運動,立即置于復蘇體位,開始心肺復蘇。

胸外心臟擠壓位置

中指(zhōngzhǐ)定位掌根重合胸骨長軸雙手掌根重疊第三十六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兩乳頭(rǔtóu)間手掌(shǒuzhǎng)根第三十七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胸外心臟(xīnzàng)按壓姿勢地上采用跪姿,床旁應站立于踏腳板,雙膝平病人軀干(qūgàn)保持雙臂伸直,雙肩在患者胸骨正上方,肘關節伸直,以髖關節為支點,腰部挺直(tǐnɡzhí),用上半身重量垂直往下壓、按壓后必須完全解除壓力、使胸部彈回原位手掌根部始終緊貼胸骨,保持正常位第三十八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胸外心臟(xīnzàng)按壓法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處姿勢:掌根平行胸骨,肘固定、臂伸,垂直向下按壓深度:嬰兒2cm,兒童3cm,

≥成人5cm。時間:按壓與放松相等(xiāngděng)頻率:≥100次/min按壓呼吸比:30:2(一人)有效標準:能觸摸到頸或肱動脈搏動第三十九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第四十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第四十一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胸外按壓用力(yònglì)方式按壓應平穩,有規律地進行,不能間斷不能沖擊式的猛壓,下壓及向上放松的時間大致相等垂直用力向下不要左右擺動,放松時定位的手掌根部不要離開胸骨定位點.應根據年齡(niánlíng)和胸部彈性施加按壓力量第四十二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胸外心臟(xīnzàng)按壓

注意事項:1)按壓部位要準確。2)按壓力要均勻適度(shìdù)。3)按壓姿勢要正確。4)患者的頭部應適當放低。5)心臟按壓必須同時配合人工呼吸。6)復蘇搶救過程中斷時間不得超過5秒。7)按壓期間應密切觀察病情,評價按壓效果。第四十三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胸外按壓不正確(zhèngquè)的示例

選位置(wèizhi)不正確,過于靠上

選位置不正確(zhèngquè),過于靠下

按壓時雙臂沒有垂直操作者上身沒有前傾第四十四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成人心肺(xīnfèi)復蘇流程圖第四十五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

相位性胸腹(xiōnɡfù)加壓減壓

插入式壓腹CPR+主動(zhǔdòng)加壓減壓CPR第四十六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插入式腹部按壓心肺(xīnfèi)復蘇(一)第四十七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插入式腹部(fùbù)按壓心肺復蘇(二)第四十八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開胸CPR有創性CPR一度棄用,近年來又有提倡方法:開胸,用手直擠壓心臟80次/分特點:心肌和腦血流量明顯增高(zēnggāo)動物實驗證明可提高存活率須在醫院內進行,停跳25分以上也無效院內一般先行胸外按壓,效果不佳時,可盡快開胸胸部嚴重創傷、胸廓畸形心包填塞不宜胸外按壓時早開胸按壓宜8~10min,最遲20min第四十九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成人(chéngrén)、兒童、嬰兒實施CPR比較表項目成人兒童嬰兒判斷意識呼喊、輕拍呼喊、輕拍拍打足底檢查脈搏頸動脈頸動脈肱動脈按壓部位胸部正中乳頭連線胸部正中乳頭連線胸部正中緊貼乳頭(胸骨中下1/2處)(胸骨中下1/2處)連線下方水平按壓方式雙手掌根重疊單手掌根中指和無名指按壓深度≥5cm3cm2cm按壓頻率≥100/min≥100/min≥100/min開放氣道頭部后仰呈90°頭部后仰呈60°頭部后仰30°吹氣方式口對口、口對鼻口對口、口對鼻口對口鼻吹氣量胸廓隆起胸廓隆起胸廓隆起吹氣頻率10-12/min12-20/min12-20/min按壓與吹氣30:230:230:2比例第五十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四)開放(kāifàng)氣道1.清除(qīngchú)氣道異物或污物(1)口咽部異物清除(2)腹部推按法 第五十一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第五十二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

氣道異物(yìwù)梗阻的處理

腹部沖擊(chōngjī)法(坐位、立位或臥位)或膈肌下腹部壓舉法,5次后用手清除異物。第五十三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第五十四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第五十五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第五十六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第五十七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氣道異物(yìwù)梗阻的處理胸部沖擊(chōngjī)法(用于妊娠末期或過度肥胖者)或扣打背部法,5次后用手清除異物。第五十八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2.手法開放(kāifàng)氣道(1)仰面抬頸法(2)仰面舉頦法(3)托下頜法第五十九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傷病員下頦經耳垂連線(liánxiàn)與地面呈90度鼻孔朝天(bíkǒngcháotiān)仰頭舉頦法第六十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

雙手托頜法

(脊椎(jǐzhuī)損傷時采用)兒童(értóng)頭部后仰60度嬰兒30度第六十一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仰頭抬頸第六十二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五)人工呼吸(réngōnghūxī)第六十三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如何(rúhé)檢查呼吸?在保持氣道通暢的條件下1.耳聽病人口(rénkǒu)鼻的呼吸氣流聲音;2.觀察胸和上腹部呼吸活動3.以救助者面部感覺檢測口鼻進出的呼吸氣流第六十四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2.人工呼吸方法(1)口對口/口對鼻(2)口對氣管導管(3)口對防護罩/口對面罩(miànzhào)(4)面罩呼吸球人工呼吸暫停心臟按壓,30:2氣道通暢,夾閉鼻孔第六十五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不能施行人工呼吸原因

口面有嚴重創傷口面沾上有毒物質持續嘔吐面部朝下不能反轉口對口口對口、鼻口對鼻急救面罩人工呼吸(réngōnghūxī)第六十六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面罩(miànzhào)呼吸球人工通氣潮氣量:無O2供,10ml/kg(約700~1000ml)。有O2供,7ml/kg(約400~600ml)。第六十七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

嬰兒人工(réngōng)吹氣方法口對口(duìkǒu)鼻呼吸第六十八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六)早除顫電除顫越早越好:室顫3min除顫,70%~80%可恢復足夠灌注心率心跳驟停后,最常見的初始節律是室顫(粗顫)室顫的唯一有效治療(zhìliáo)方法是電除顫除顫成功可能性,隨時間推移而迅速減低每延遲1min成功率下降7-10%。1min內除顫,存活達90%,5min下降到50%,7min30%,9-11min10%,超過12min只有2-5%。數分鐘內,室顫有可能轉為更惡性的心律失常(細顫、電機械分離、心室停頓)第六十九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AEDs:自動(zìdòng)體外除顫儀心律分析雙重功能電極片語音和屏幕提示釋放電流(diànliú)沖動普及推廣AED,要求所有公共場所安放AED。第七十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除顫電極(diànjí)部位

標準位:胸骨(xiōnggǔ)右緣2肋間、左側第五肋間腋前線胸骨(xiōnggǔ)右緣第二肋間左側第五肋間腋前線第七十一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除顫器類型(lèixíng)

自動體表除顫器普通非同步性體表直流電除顫器:院內常用電擊能量,成人單相波除顫首次360J,后續電擊選擇(xuǎnzé)相同的能量水平;雙相波除顫首次采用150-200J或120J,后續電擊選擇相同或遞增的能量方案。第七十二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二、進一步生命(shēngmìng)支持(一)明確診斷(二)氧療和支持通氣(tōngqì)1.面罩給氧:用于有自主呼吸的兒童和成人。2.氣囊-面罩通氣:用于有氣管內插管者或轉運途中患者的呼吸支持。3.口咽/鼻咽通氣管:可使舌與口咽后壁分開,防治舌后墜。第七十三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4.食管/氣管導管:適用于快速建立氣道的患者。5.喉罩:適用于急救和復蘇時需緊急進行人工通氣的患者。6.氣管插管及氣管切開:適用于需要較長時間控制氣道的患者。7.環甲膜穿刺:嚴重窒息(zhìxī)和插管困難者。8.呼吸機應用9.吸引裝置第七十四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第七十五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氣管(qìguǎn)插管步驟第七十六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三)進一步循環支持1.建立(jiànlì)靜脈通路2.人工輔助循環3.開胸心臟擠壓第七十七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四)復蘇用藥1.目的促進心臟復跳,恢復自主循環提高心腦灌注壓減輕酸血癥提高室顫閾值力爭(lìzhēng)呼吸心跳驟停后8分鐘內開始。第七十八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2.給藥途徑⑴靜脈給藥⑵氣管(qìguǎn)給藥⑶心內注射給藥第七十九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3.常用藥物⑴腎上腺素:適用于任何類型的心搏驟?;颊叩膹吞K(fùsū)心臟復蘇中最常用、最有效的藥物⑵阿托品:適用于治療心室靜止和心電機械分離的心搏驟?;颊叩膹吞K,或經復蘇自主循環恢復后心率慢至50/min以下的心搏驟?;颊叩膹吞K。第八十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⑶利多卡因:適用(shìyòng)于除顫和給予腎上腺素后仍表現為室顫或無脈性室速者。⑷碳酸氫鈉⑸異丙腎上腺素第八十一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六)心肺復蘇(fùsū)有效指征1.面色及口唇由發紺轉為紅潤2.按壓(ànyā)后能觸到頸動脈、股動脈搏動,上肢收縮壓60mmHg;3.自主呼吸恢復4.有眼球活動,瞳孔由大變小,對光反應恢復5.肌力恢復,患者手腳開始抽動,掙扎,出現吞咽動作。第八十二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

(七)心肺(xīnfèi)復蘇終止的指標:1.復蘇成功2.不可逆心臟停搏3.腦死亡第八十三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

三、延續生命(shēngmìng)支持

延續生命支持的重點是腦保護、腦復蘇及復蘇后疾病(jíbìng)的防治。(一)病情評估(二)腦復蘇第八十四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心肺復蘇成功的關鍵是防治腦缺氧和腦水腫。目的:不僅是心搏與呼吸恢復,還在于使患者恢復智能和有質量的生活。有效的腦復蘇措施必須盡早實施。1.維持血壓2.呼吸管理3.降溫①及早降溫②平穩降溫③深度(shēndù)降溫④持續降溫⑤緩慢升溫第八十五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第八十六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4.腦復蘇藥物的應用⑴冬眠(dōngmián)藥物⑵脫水劑⑶激素⑷促進腦代謝的藥物⑸巴比妥酸鹽⑹鈣離子通道阻滯劑5.高壓氧的治療6.轉歸第八十七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三)防治(fángzhì)復蘇后的并發癥1.維持循環功能2.維持呼吸功能3.糾正酸中毒4.防治腎衰竭5.其他⑴控制原發病⑵防治感染第八十八頁,共九十六頁。編輯ppt第三節復蘇后的監測(jiāncè)與護理一、腦缺氧監護二、循環系統(x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