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生殖系統的結構與功能演示文稿_第1頁
第十四章生殖系統的結構與功能演示文稿_第2頁
第十四章生殖系統的結構與功能演示文稿_第3頁
第十四章生殖系統的結構與功能演示文稿_第4頁
第十四章生殖系統的結構與功能演示文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四章生殖系統的結構與功能演示文稿當前第1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概述生殖:指生物體生長發育成熟后,能夠產生與自己相似子代個體的功能。生殖過程:生殖細胞(精子和卵子)的形成過程交配、受精過程胚胎發育當前第2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主要性器官:睪丸和卵巢功能:產生配子和分泌激素附屬性器官:輔助性的活動,將配子運送到受精位置及保障其正常發育的各種器官。第二性征:兩性在達到性成熟時所表現出的與性相關的特征,又稱為副性征。男:喉結、胡子、體格健壯、肌肉發達、聲音低沉女:乳房發育、皮下脂肪增厚、聲音高尖當前第3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內生殖器外生殖器:男:陰莖、陰囊;女:女陰生殖腺生殖管道附屬腺功能:繁殖后代和形成并保持第二性征第一節生殖系統的結構生殖系統:包括男性生殖系統和女性生殖系統,兩者均由內生殖器(包括生殖腺、生殖管道和附屬腺)和外生殖器構成。當前第4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男性內生殖器女性內生殖器生殖腺輸送管道附屬腺體內生殖器當前第5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一、男性生殖系統

當前第6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外生殖器陰囊

陰莖:排尿和射精內生殖器

1.生殖腺睪丸產生精子,分泌男性激素

2.輸精管道

附睪、輸精管、射精管、尿道等運輸精子,附睪還有暫時貯存精子、營養和促進精子成熟等功能

3.附屬腺前列腺、精囊、尿道球腺等附屬腺的分泌物連同精子及生殖管道分泌物構成精液當前第7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一)內生殖器1.睪丸testis

為男性生殖腺,產生精子與雄性激素位置:位于陰囊內、左右各一形態:微扁的橢圓形,上下兩端→上端附睪頭遮蓋,下端游離前后兩緣→后緣有血管、神經、淋巴管與附睪、輸精管睪丸部相連;前緣游離內外兩側面→外側面隆凸,與陰囊壁相貼;內側面平坦,與陰囊中隔相依表面光滑當前第8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睪丸的構造白膜:為表面一層堅厚的纖維膜睪丸縱隔:白膜在睪丸后緣增厚進入睪丸睪丸小葉:睪丸小隔呈扇形伸入睪丸實質并與白膜相連,將睪丸實質分成200個睪丸小葉,含1-4條盤曲的精曲小管睪丸網:由精直小管進入睪丸縱隔后交織形成睪丸輸出小管:由睪丸網發出,約12-15條,經睪丸后緣上部進入附睪頭當前第9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QUESTION精子從產生到輸出睪丸的過程附睪頭精曲小管精直小管睪丸網睪丸輸出小管當前第10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2.附睪epididymis位置:緊貼睪丸的上端和后緣而略偏外側形態附睪頭→由睪丸輸出小管彎曲盤繞附睪體附睪尾→向上彎曲移行為輸精管功能:儲存并促進精子的成熟附睪為臨床好發結核的器官當前第11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3.輸精管ductusdeferens和射精管輸精管睪丸部:起附睪尾,最短,迂曲,沿睪丸后緣、附睪內側上行至睪丸上端精索部:睪丸上端與腹股溝管皮下環,輸精管結扎部位腹股溝部:腹股溝的精索內盆部:經腹股溝管腹環出腹股溝管,越髂外動、靜脈,沿盆側壁向后下,跨輸尿管末端前內方至膀胱底的后面,兩側輸精管在此逐漸接近并膨大成輸精管壺腹輸精管壺腹與精囊的排泄管匯合成射精管,開口于尿道的前列腺部,止于尿道前列腺部。臨床要點輸精管結扎術常在精索部進行。當前第12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4.精囊seminalvesicle又稱精囊腺,位于膀胱底后方,輸精管壺腹外側,參與組成精液5.前列腺prostate腺組織和纖維平滑肌組織構成的實質性器官,形似栗子,上端寬大為底,鄰接膀胱頸;下端尖細為尖;底與尖之間為體;體的后面有一縱行的淺溝為前列腺溝,前列腺肥大時,此溝消失6.尿道球腺bulbourethral豌豆大的球形腺體,位于外陰深橫肌內。腺的排泄管開口于尿道球部,其分泌物參與精液的形成,有利于精子的活動當前第13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二)外生殖器包括陰囊和陰經陰囊壁:皮膚和肉膜肉膜:為淺筋膜,含平滑肌纖維隨外界溫度變化而舒縮,調節陰囊的溫度,有利于精子的發育與生存當前第14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陰莖分頭、體、根陰莖海綿體2尿道海綿體1:前端膨大為陰莖頭尿道球:尿道海綿體后端膨大陰莖包皮包皮系帶當前第15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二、女性生殖系統當前第16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女性生殖系統卵巢——生殖腺輸卵管子宮陰道生殖管道外生殖器:陰阜、大陰唇、小陰唇、陰蒂、前庭球、前庭大腺和陰道前庭。前庭大腺—附屬腺體內生殖器當前第17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一)內生殖器1.卵巢

ovary位置:盆腔卵巢窩,相當于髂內、外動脈夾角處形態:扁卵圓形內側面:朝盆腔,與小腸相鄰外側面:靠盆側壁的卵巢窩上端:與輸卵管末端接觸,稱輸卵管端下端:借卵巢固有韌帶連子宮,為子宮端前緣:借卵巢細膜連闊韌帶,為卵巢細膜緣,中部有血管神經出入為卵巢門后緣:游離,為獨立緣當前第18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卵巢

ovary固定裝置卵巢懸韌帶:骨盆漏斗韌帶,起小骨盆側緣,向內下至卵巢輸卵管端的腹膜皺襞,含有血管、神經叢、淋巴管、結締組織和平滑肌纖維,是尋找卵巢血管的標志卵巢固有韌帶:卵巢子宮索,卵巢下端至輸卵管與子宮結合處的后下方當前第19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兩口:子宮口、腹腔口四部子宮部:峽部:輸卵管結扎部位壺腹部:卵子受精部位漏斗部:輸卵管末端膨大部分,漏斗末端中央有輸卵管腹腔口,開口于腹膜腔。卵巢排卵→腹膜腔→輸卵管腹腔口→輸卵管輸卵管傘:輸卵管腹腔口周圍,輸卵管末端的邊緣形成許多細長的突起卵巢傘:輸卵管傘中有一較大的突起連與卵巢2.輸卵管

uterinetube當前第20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3.子宮uterus形態:倒置梨形。底、體、頸陰道上部陰道部子宮峽:子宮頸陰道上部的上端與子宮體相接狹細的部分子宮內腔子宮腔子宮頸管子宮口子宮頸當前第21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子宮壁WallofUterus外層——

漿膜中層——

平滑肌內層——

粘膜子宮內膜當前第22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位置Position盆腔中央,坐骨棘平面以上,前下方鄰膀胱,后方鄰直腸,下端接陰道,兩側有輸卵管和卵巢(子宮附件)前傾前屈位前傾:子宮長軸與陰道長軸之間向前形成一個向前開放的鈍角前屈:子宮體與子宮頸不在一直線上,兩者形成一個向前開放的鈍角直腸子宮陷凹,膀胱子宮陷凹當前第23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子宮闊韌帶---限制側方移動子宮圓韌帶---維持子宮前傾子宮主韌帶---防止子宮下垂子宮骶韌帶---維持子宮前屈子宮的韌帶LigamentsofUterus當前第24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4.陰道vagina陰道口:陰道下部狹窄,開口于陰道前庭陰道穹:陰道上端寬闊,包繞子宮頸陰道部,二者之間形成一個環形凹陷,分前部、后部及兩側部陰道后穹穿刺陰道:月經排出和胎兒娩出的管道當前第25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

卵子排出和胎兒分娩途徑卵巢排卵以破潰的方式突破卵巢表面排至腹膜腔進入輸卵管在輸卵管壺受精,形成受精卵移行至子宮腔植入子宮內膜著床發育成為胎兒通過子宮口經陰道娩出當前第26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陰阜monspubis大陰唇greaterlipsofpudendum小陰唇lesserlipspudendum陰道前庭vaginalvestibule

位于兩側小陰唇之間的裂隙,有四個開口。陰蒂clitoris分頭、體、腳三部前庭球bulbofvestibule前庭大腺greatervestibulargland(二)外生殖器當前第27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前庭大腺greatervestibulargland形如碗豆,位于前庭球后端的深面,開口于陰道前庭,陰道口兩側,分泌液潤滑陰道臨床多見因導管阻塞而致囊腫。女外陰當前第28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腺垂體FSHLH性腺卵巢睪丸卵子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精子性激素促進附性器官發育第二性征出現產生性欲月經周期出現具備生殖能力小結當前第29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第二節男性生殖功能當前第30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一、睪丸的功能(一)睪丸的生精功能1.曲細精管的結構當前第31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2.精子的發生過程精原細胞橢圓形,核明顯,緊貼于生精上皮基膜,多次分裂后一部分分化為初級精母細胞,另一部分作為精原干細胞初級精母細胞細胞體積增大,發生減數第一次分裂,形成

2個次級精母細胞次級精母細胞細胞移近管腔,體積較小,發生減數第二次分裂,形成4個精子細胞精子細胞細胞形態逐漸由圓形向蝌蚪形鏡子轉變精子一個精原細胞發育成精子需要64-72天當前第32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精原細胞

2n初級精母細胞2n次級精母細胞1n精子1n精子細胞1n精子產生的減數分裂462323當前第33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精子產生的形態變化當前第34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精液的組成10%精子,90%精液其中含果糖、前列腺素、凝固因子、去能因子等糖和蛋白組分,為精子提供營養,利于受精精液分泌精囊腺:60%前列腺:20%尿道球腺:正常精液呈乳白色,弱堿性,適于精子的生存和活動。正常成年男性一次射精約1.5~5ml,含精子約2億~5億個。當前第35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3.支持細胞的功能1、為生精細胞提供營養。2、吞噬死亡和受損的細胞。3、分泌曲細精管液,有利于精子運輸。4、形成“血睪屏障”,提供精子發育的微環境。5、分泌雄激素結合蛋白(ABP),ABP可與雄激素結合,以保持生精小管內雄激素的水平,促進精子發生。當前第36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血睪屏障:相鄰的支持細胞基底部、血管內皮基膜、結締組織和曲精細管基膜牢固緊密連接組成的屏障結構,可防止精子與免疫系統接觸。支持細胞的緊密連接是構成血睪屏障的主要結構功能維持精子發生的微環境防止發生自身免疫反應當前第37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正常的睪丸溫度:32℃睪丸下降:胎兒期睪丸位于腹腔中,在出生前或者出生后不久,睪丸才由腹腔通過腹股溝管進入位于腹壁的陰囊內。隱睪癥:睪丸在出生前未降入陰囊,則統稱為隱睪癥,包括下降不全和異位睪丸。新生男嬰中,隱睪癥的發生率約為4%,而早產兒中約有30%。隱睪疝氣當前第38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睪丸間質細胞分泌雄激素,主要包括睪酮(testosterone,T)和雄烯二酮。支持細胞分泌抑制素,參與睪丸功能調節。

1.雄激素的合成、運輸和代謝:睪酮是C-19類固醇激素。在間質細胞內,膽固醇經羥體、側鏈裂解形成孕烯醇酮,再經17-羥化并脫去側鏈,形成睪酮。睪酮在其靶器官(如附睪和前列腺)內,被5α-還原酶還為為雙氫睪酮,再與靶細胞內的受體結合而發揮作用。睪酮也可以芳香化酶作用下轉變為雌二醇。

正常男性在20-50歲,睪丸每日約分泌4-9mg睪酮,血漿睪酮濃度為22.7±4.3nmol/L。50歲以上隨年齡增長,睪酮的分泌量逐漸減少。

血液中97%-99%的睪酮與血漿蛋白結合,只有1%-3%睪酮是游離的。在血漿中存在一種與睪酮有很高親和力的蛋白質,β球蛋白。約有30%睪酮與這種球蛋白結合,它也可結合雌激素,故將這種球蛋白稱為性激素結合球蛋白(sexhormone-bindingglobulin,SHBG)約68%睪酮與血漿白蛋白結合。睪酮主要在肝被滅活,以17-氧類固醇結合型由尿排出,少量經糞便排出。(二)睪丸的內分泌功能當前第39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2.雄激素(睪酮)的生理功能(1)對胎兒性別分化的影響(2)刺激生殖器官的發育及男性副性征的出現(3)促進生精過程(4)對骨骼生長的影響(5)對代謝的影響(6)其他作用:維持正常的性欲;影響脂肪代謝,對男性性格和行為等也有影響。腎上腺皮質網狀帶次要睪丸間質細胞主要當前第40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雄激素的靶器官及其功能大腦性欲,進取,主動皮膚毛發生長,皮脂腺的分泌肌肉增加肌肉強度和肌肉量肝臟合成血清蛋白腎臟刺激紅細胞生成素的生成骨髓刺激骨髓干細胞,促進造血骨骼加速骨骼長長和骨骺閉合男性生殖器官陰莖發育精子生成維護前列腺功能當前第41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雄激素

胚胎期性分化Y染色體短臂決定胚胎性別當前第42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延伸:假兩性畸形

早孕期外源性雄激素過多:本例患者染色體為46,XX,因母親盼男嬰心切而在早孕期服用大劑量雄激素[2]。表現為陰莖短小,陰唇融合,陰囊內無性腺。外生殖器男性化程度與孕期用藥時間、種類、劑量及持續時間有關。在胎兒外生殖器分化前將使外生殖器男性化,雄激素作用強、劑量大,男性化亦嚴重。早孕期外源性雄激素過多的外陰,陰蒂增大,會陰融合雄激素不足或受體缺陷:核型為46,XY,雙側性腺為睪丸,睪酮分泌正常,由于雄激素受體異常導致雄激素的正常效應全部或部分喪失。雄激素功能全部喪失表現為女性外生殖器但無子宮當前第43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延伸:前列腺增生當前第44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二、睪丸功能的調節1.下丘腦-腺垂體-睪丸軸下丘腦: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GnRH)GnRH經垂體門脈系統至腺垂體,引起腺垂體的促性腺激素(FSH和LH)的釋放。①黃體生成素(LH)主要作用于間質細胞,又稱間質細胞刺激素,促進睪酮合成。②卵泡刺激素(FSH)主要作用于生精和支持細胞,促進支持細胞發育及產生雄激素結合蛋白。激素負反饋調節作用:抑制GnRH、FSH和LH的產生支持細胞產生的抑制素間質細胞產生的雄激素2.睪丸的旁分泌或自分泌調節睪丸以旁分泌自分泌的形式進行局部調節,參與精子發生。下丘腦GnRH腺垂體FSH、LH睪丸間質細胞支持細胞曲細精管雄激素抑制素精子當前第45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總結FSH啟動生精;睪酮維持生精;LH通過促進睪酮分泌,間接影響生精;抑制素反饋抑制FSH,穩定生精的正常進行。當前第46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三、男性的性興奮與性行為勃起射精當前第47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第三節女性生殖功能當前第48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女性一生經歷胎兒期,新生兒期,兒童期,青春期,性成熟期,圍絕經期及絕經后期。生殖功能變化最明顯:青春期,圍絕經期青春期標志:第一次月經,13-14歲,出現女性第二性征圍絕經期:卵巢功能開始衰退,40歲。當前第49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胎兒期由父系和母系來源的23對(46條)組成的新的個體。X和Y是決定胎兒性別的染色體。無Y染色體的干預,孕8~10周出現卵巢結構。無雄性激素,無副中腎管抑制因子,中腎管退化,兩條附中神官發育成為女性生殖器。當前第50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新生兒期出生后4周內女性新生兒外陰較豐滿,乳房略隆起或少許泌乳,可出現少量陰道出血當前第51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兒童期從出生后4周到12歲左右早期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功能處于抑制狀態,無雌激素分泌,生殖器官為幼稚型后期(10歲以后),抑制狀態解除,生殖器官開始略有發育當前第52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青春期

從月經初潮至生殖器官逐漸發育成熟這段時間稱為青春期。(WTO規定為10-19歲)1、體格發育2、生殖器官發育(第一性征)3、第二性征:乳房發育是重要標志4、月經來潮——青春期開始的重要標志當前第53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性成熟期

性成熟期又稱為生育期,18歲左右開始,歷時約30年。建立周期性排卵,生殖器官發生周期性變化

當前第54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絕經過渡期

指從開始出現絕經趨勢至絕經后1年。(歷時約1~2年,也可長約10~20年)雌激素水平下降無排卵性月經絕經:約44~54歲(平均年齡49.5歲)圍絕經期綜合征當前第55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絕經后期60歲以后卵巢功能完全衰退,雌激素水平低落,生殖器官萎縮,脂代謝失調,骨代謝失調當前第56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一、卵巢的功能及其調控卵巢有產生成熟卵泡與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兩大生理功能當前第57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基本構成:卵母細胞+卵泡細胞發生:出生前(胚胎時期)已形成數量:5個月胎兒:700萬新生兒期:100萬~200萬兒童期:30萬青春期:4萬成年:幾百~幾千發育:青春期開始,通常每28天一群卵泡發育,一個成熟并排出,其它退化。排卵前完成第一次成熟分裂。左、右卵巢交替排卵。一生約排出400個成熟卵子,99.9%卵細胞皆退化單胎動物在一個性周期中一般只有一個卵泡成熟;而多胎動物則有多個卵泡同時成熟并排出多個卵子。大多數動物,卵巢周期性自發排出成熟卵子(稱為自發排卵)。有些動物(如駱駝、兔、貓、雪貂等)必需通過交配刺激才能排卵(稱誘發排卵)。

當前第58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

原始卵泡(15~20個)↓初級卵泡(15~20)↓次級卵泡(15~20)

閉鎖卵泡成熟卵泡(1個)排卵

月經黃體妊娠黃體(未受精)(未受精)白體靜息期可達幾十年(FSH閾值最低的卵泡)(一)卵巢的生殖功能當前第59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超排卵(superovulation):以藥物在可控范圍內誘發多卵泡發育、成熟。藥物:氯菧酚胺,卵泡刺激素(FSH)等當前第60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卵巢的生卵作用

原始卵泡→初級卵泡→次級卵泡→成熟卵泡→成熟卵泡壁破裂→排卵排卵后,卵泡的顆粒細胞和內膜細胞轉變為黃體,維持兩周即萎縮為白體,如受精則繼續維持,成為妊娠黃體當前第61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2.卵泡的發育(1)各類卵泡的結構及功能特點:卵泡是由中央一個卵母細胞和周圍許多卵泡細胞組成。卵泡的發育過程大致可分為4個階段:①原始卵泡:原始卵泡位于皮質淺部,數量很多。卵泡中有一個初級卵母細胞,周圍是單層扁平卵泡細胞。初級卵母細胞較大。在胚胎初期卵母細胞由卵原細胞分化而成,此后進入第一次減數分裂并長期停留于分裂前期,直到排卵前才完成第一次分裂或退化。②初級卵泡:初級卵泡由原始卵泡發育而來,又稱竇前卵泡。③次級卵泡:次級卵泡由初級卵泡發育而來,又稱竇狀卵泡。④成熟卵泡:成熟卵泡是卵泡發育的最后階段,進一步成熟后從卵巢中排出。當前第62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2)卵泡發育的調控卵泡的發育始于胚胎時期,新生兒大約有200萬卵泡,青春期前大量原始卵泡閉鎖、退化使卵泡數量明顯減少,到青春期僅剩40萬個。卵泡的自主發育和閉鎖不依賴促性腺激素;卵泡的自主發育推進至發育成熟的過程依賴促性腺激素。卵泡閉鎖:指卵泡發育到一定程度通過細胞凋亡機制自行退化的過程。青春期前卵泡生長速度緩慢,青春期后期卵泡生長為非促性腺激素依賴及促性腺激素依賴的兩個生長階段。當前第63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1)非促性腺激素依賴的生長期2)促性腺激素依賴的生長期①卵泡的募集:卵泡從靜置池分離出來開始生長,獲得一組可進一步生長的竇狀卵泡的過程。激素的特點:短暫的FSH升高次級卵泡周圍的顆粒細胞出現FSH受體約10-20個卵泡進入募集②卵泡的選擇對次要卵泡進行積極選擇,以及對將要確立優勢地位的卵泡進行積極的選擇。被募捐的發育卵泡群中,FSH閾值最低的卵泡優先發育成為優勢卵泡。激素特點:雌二醇E2增加,負反饋使FSH下降FSH受體含量高或閾值低的卵泡進階發育當前第64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3.排卵

卵細胞和它周圍的卵丘顆粒細胞一起被排出的過程稱為排卵。排卵多發生在下次月經來潮前14(12~16)天左右。當前第65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4.黃體的形成及退化黃體形成:排卵后,卵泡壁塌陷,形成許多皺襞,卵泡壁的卵泡顆粒細胞和卵泡內膜細胞向內侵入,周圍有結締組織形成的卵泡外膜包圍,這就是黃體。排卵后7~8天黃體體積和功能達到高峰,直徑1~2cm。黃體退化:若卵子未受精,黃體在排卵后9~10天開始退化。黃體細胞逐漸萎縮變小,周圍結締組織和成纖維細胞侵入,黃體逐漸被結蒂組織取代,組織纖維化,外觀色白,稱為白體。當前第66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5.卵泡閉鎖女性從胎兒時期開始,至出生后并持續于整個生殖期,絕大多數的卵泡不能發育成熟,它們在發育的各個階段停止生長并退化,退化的卵泡稱閉鎖卵泡。卵泡閉鎖是一種基因控制的細胞凋亡過程。當前第67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當前第68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卵巢及卵泡原始卵泡生長卵泡成熟卵泡白體黃體當前第69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二)卵巢的內分泌功能1.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合成與代謝雌激素:主要雌二醇(estradiol,E2)

孕激素:主要孕酮(progesterone,P)

少量雄激素、抑制素(1)雌激素與孕激素的合成排卵前:卵泡→雌激素排卵后:黃體→孕激素↘雌激素當前第70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孕烯醇酮膽固醇△5途徑△4途徑17α-羥孕烯醇酮脫氫表雄酮雄烯二酮睪酮雌二醇雌酮17α-羥孕酮孕酮當前第71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

雌激素合成兩種細胞-兩種促性腺激素學說示意圖兩種細胞:卵泡膜細胞顆粒細胞兩種促性腺激素:FSHLH當前第72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合成小結:雄激素主要為睪酮和雄烯二酮來源:腎上腺(大部分)、卵巢(小部分)作用:(1)青春期促進第一、二性征發育(2)促進蛋白合成及肌肉生長(3)性成熟后可導致骨骺關閉、生長停止(4)促進非優勢卵泡閉鎖并提高性欲當前第73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2)雌激素和孕激素的運輸與代謝肝降解→雌三醇/孕二醇→隨尿糞排出

血中70%雌二醇與性激素結合球蛋白結合,25%與血漿白蛋白結合,其余為游離型;孕酮在血中約有48%與皮質類固醇結合球蛋白結合,約有50%與血漿白蛋白結合,其余為游離型,雌二醇和孕酮主要在肝降解,雌三醇是雌二醇主要代謝產物,而孕二醇是孕酮的主要降解產物。這些代謝產物與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結合,隨尿排出體外。當前第74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2.雌激素和孕激素的的生理作用當前第75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1)雌激素的作用1)對生殖器官的作用:促進細胞分裂增殖,生長發育。促進排卵(促進卵泡發育,誘導LH高峰)。促進輸卵管上皮細胞增生,增強其分泌和運動。促進子宮發育,內膜發生增生期變化。陰道粘膜上皮細胞增生,角化,分泌物呈酸性。2)對乳腺和副性征的作用:乳腺導管和結締組織增生。第二性征:乳腺,脂肪、毛發分布具女性特征,音調較高,骨盆寬大,臀部肥厚。3)對代謝的作用:促進蛋白質合成;加速骨的生長;降低血膽固醇;水、鈉潴留。當前第76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性早熟:女孩在8歲、男孩在9歲以前呈現性發育征象性早熟的兒童,早期身體發育較同齡、同性別的正常兒童為快,身材也顯得高大。但由于過早的性發育,大量的性激素也同時促進了骨骺過早地融合。使身高增長就變得比同齡、同性別正常發育的兒童慢,至成年時反而大都矮于正常人。另外,由于提前出現的性發育使得實際年齡尚未成熟的兒童的心理負擔加重。

當前第77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2)孕激素的作用在雌激素作用的基礎上發揮作用.1)子宮:內膜進一步增厚,并呈分泌期變化著床。著床后,使基質細胞變成蛻膜細胞營養和支持。抑制子宮肌興奮性保胎。2)輸卵管:抑制增殖及運動3)對乳腺:促進乳腺腺泡發育準備泌乳。4)產熱作用:作用于體溫調節中樞,判斷排卵標志。當前第78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當前第79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雙相型基礎體溫曲線單相型基礎體溫曲線測量基礎體溫的意義指導避孕與受孕:BBT上升前后2~3天是排卵期范圍,易受孕;BBT上升4天后至月經來潮前的10日稱為安全期。

協助診斷早孕:BBT上升持續20日即可確診早孕。了解卵巢功能:如果基礎體溫呈單相曲線,表示卵巢沒有排卵功能。協助診斷月經失調:當前第80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孕激素與雌激素的協同和拮抗作用協同作用促進女性生殖器官和乳房的發育拮抗作用子宮內膜、子宮收縮、輸卵管蠕動、宮頸粘液變化、陰道上皮細胞角化和脫落、水鈉潴留與排泄當前第81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二、月經及月經周期月經:伴隨卵巢的周期性變化而出現的子宮內膜的周期性剝脫和出血。月經第一次來潮稱為初潮。兩次月經第1天的間隔時間,稱為月經周期。一般約28~30天,提前或推后3天仍屬正常。月經持續的天數稱為月經期。一般約3~7天。經血量一般約30~50ml,超過80ml為病理狀態經血特點

1.經血內含有血液、子宮內膜碎片、宮頸粘液、脫落的陰道上皮細胞;

2.經血呈暗紅色,不凝固;

3.經血呈堿性(月經期陰道酸性降低,抵抗力下降)當前第82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年齡 卵巢新生兒期出生-4周幼稚狀態,母體及胎盤性激素的影響,一周內消失兒童期4周至8-10歲幼稚狀態青春期11-15歲幼稚向成熟過渡育齡期15-45歲周期性排卵,生育分泌性激素圍絕經期45-60歲走向衰退絕經后期>60歲衰退-終止,老化當前第83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一)月經周期分期月經期(1-4天)增生期(1-14天)分泌期(15-28天)月經期:黃體退化為白體,不再分泌雌、孕激素增殖期:中樞的負反饋抑制解除,卵泡開始發育且排卵分泌期:在LH作用下,黃體分泌雌、孕激素為妊娠準備當前第84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增生期(5-14天)卵泡生長發育↓雌激素水平升高↓子宮內膜增厚子宮腺增多腺腔擴張螺旋小動脈增長并彎曲糖原積累故又稱為:卵泡期當前第85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分泌期(15-28天)黃體形成↓雌孕激素作用↓腺體更多腔更大糖原分泌故又稱為:黃體期當前第86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月經期(1-4天)黃體萎縮雌、孕激素水平下降內膜前列腺素合成活化子宮肌層收縮內膜螺旋小動脈持續痙攣組織缺血、血管通透性↑、組織壞死剝脫當前第87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排卵月經期增殖期分泌期月經期雌激素孕激素卵泡期黃體期當前第88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二)月經周期的調節下丘腦、垂體與卵巢之間相互調節、相互影響,形成一個完整而協調的神經內分泌系統。性腺軸亦受大腦皮層控制下丘腦釋放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GnRH)促卵泡生成素釋放激素促黃體生成素釋放激素腦垂體釋放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黃體生成素(LH)卵巢雌激素孕激素當前第89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月經周期的調節機制下丘腦垂體卵巢子宮正反饋負反饋負反饋雌激素孕激素FSH-RHLH-RHFSHLHEP當前第90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2.月經周期中的內分泌調節(1)卵泡期①開始時:血E2和P濃度均低

FSH表現逐漸增高的趨勢②排卵前1周左右:

E2的局部正反饋→血中E2濃度明顯↑

FSH水平有所↓③至排卵前1天左右:血中E2濃度達頂峰使LH峰出現(正反饋),引起排卵LH高峰為排卵所必須。排卵前對下丘腦正反饋調節由雌激素第一分泌峰實現下丘腦GnRH腺垂體FSHLH優勢卵泡排卵雌激素↑雌激素No.1峰當前第91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2)排卵(3)黃體期①塌陷的顆粒細胞形成黃體血中P和E2水平逐漸升高②高濃度的P和E2可抑制下丘腦GnRH和腺垂體LH及

FSH的分泌(負反饋調節)③若受孕,則黃體繼續維持④若不受孕,則黃體退化,血P和E2水平明顯↓子宮內血管痙攣性收縮子宮內膜脫落、流血→進入下次月經期排卵后一周左右雌激素達第二分泌峰。排卵后對下丘腦和腺垂體負反饋調節是由雌激素第二分泌峰和孕激素分泌峰實現的。下丘腦GnRH腺垂體FSHLH卵巢優勢卵泡排卵雌激素↑雌激素No.1峰黃體孕激素↑No.2峰當前第92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當前第93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當前第94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小結時間原因結果增殖期第1-14天卵泡發育雌激素↑↑子宮內膜增生(2-3mm)分泌期第15-28天黃體生成雌激素↑孕激素↑↑子宮內膜進一步增生(4-6mm)月經期第1-4天黃體萎縮雌激素↓孕激素↓子宮內膜脫落,出血當前第95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月經的產生進入青春期在下丘腦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的控制下卵泡漸趨成熟,雌激素的分泌逐漸增加,達到一定濃度卵泡發育成熟,并開始分泌雌激素垂體前葉分泌刺激素(FSH)和少量黃體生成素(LH)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子宮內膜發生增生性變化;對下丘腦垂體的正反饋作用,促進垂體前葉增加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且以增加LH分泌更為明顯,形成黃體生成素釋放高峰成熟的卵泡排卵當前第96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月經的產生排卵后的卵泡形成黃體,并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子宮內膜在孕激素的作用下,加速生長且機能分化轉變為分泌期內膜黃體分泌大量雌激素和孕激素,血中這兩種激素濃度增加,通過負反饋作用抑制下丘腦和垂體,使垂體分泌的卵泡刺激和黃體生成素減少,黃體隨之萎縮因而孕激素和雌激素也迅速減少,子宮內膜驟然失去這兩種性激素的支持,便崩潰出血,內膜脫落而月經來潮。當前第97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下丘腦-垂體-卵巢軸怎樣調節月經周期?在月經周期中的月經期和增殖期,血中雌二酮和孕酮水平很低,從而對腺垂體和下丘腦的負反饋作用減弱或消除,導致下丘腦對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的分泌增加,繼而導致腺垂體分泌的卵泡刺激素和黃體生成素增多,因而使卵泡發育,雌激素分泌逐漸增多。此時,雌激素又刺激子宮內膜進入增殖期。黃體生成素使孕激素分泌增多,導致排卵。其后雌激素與孕激素水平均升高。這對下丘腦和腺垂體可產生負反饋抑制加強,因而使卵泡刺激素和黃體生成素水平下降,導致黃體退化,進而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降低。子宮內膜失去這二種激素的支持而剝落、出血,即發生月經。此時,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減少,又開始了下一個月經周期。當前第98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當前第99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腹腔鏡下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當前第100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輸卵管堵塞當前第101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三、妊娠、分娩與泌乳(一)妊娠母體內新生的個體產生的過程,包括受精,著床,妊娠的維持及胎兒生長發育。當前第102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1.受精1)定義:精子進入卵子形成受精卵的過程。2)時間:排卵后12小時與射精后24小時。3)地點:輸卵管壺腹部。4)過程:配子運行---精子獲能---頂體反應---受精5)意義:①激活代謝,啟動細胞分裂;②恢復二倍體核型;③形成新個體;④決定性別。精子生成:睪丸內生成,有一定的數量和質量。精子成熟:附睪內成熟,并具有運動能力。精子量:人類每次射精量約為2-5ml,含精子3~5億。受精能力:大約維持24小時,可存活48小時。當前第103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頂體囊泡精核頸部頭部尾部配子運行:指精子由射精部位、卵子由排卵部位到達受精部位(輸卵管壺腹部)的過程。精子獲能:精子在輸卵管運行過程中,精子頭部阻止頂體酶釋放的糖蛋白被女性生殖管道分泌的酶降解,從而獲得受精能力頂體反應:是精卵相遇時,精子頂體破裂,釋放出頂體酶的過程。頂體位于精核前端,由高爾基體演化而來。頂體中含有多種水解酶,主要作用是溶解卵子的外膜。當前第104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受精過程受精開始時,精子頭側面的細胞膜與卵細胞膜融合,隨即精子的細胞核和細胞質進入卵內。精子進入卵子后,卵子淺層細胞質內的皮質顆粒立即釋放溶酶體酶樣物質,使透明帶結構發生變化,稱為透明帶反應,從而阻止其它精子穿越透明帶。在極少的情況下,兩個精子同時進入卵子形成三倍體細胞的胚胎,此種胚胎均流產或出生后很快死亡。精子入卵后,卵子迅速完成第二次成熟分裂。此時精子和卵子的細胞核分別稱為雄原核和雌原核。兩個原核逐漸在細胞中部靠攏,核膜隨即消失,染色體混合,形成二倍體的受精卵,又稱合子(zygote)。當前第105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

拓展:雙胎、多胎和聯胎雙胎雙胎(twins)又稱孿生,雙胎的發生率約占新生兒的1%。雙胎有兩種。

1.雙卵孿生一次排出兩個卵子分別受精后發育為雙卵孿生(dizygotictwins),占雙胎的大多數。它們有各自的胎膜與胎盤,性別相同或不同,相貌和生理特性的差異如同一般兄弟姐妹,僅是同齡而已。

當前第106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

2.單卵孿生由一個受精卵發育為兩個胚胎,故此種雙胎兒的遺傳基因完全一樣。它們的性別一致,而且相貌和生理特征也極相似。單卵孿生(monozygotictwins)可以是:①一個胚泡內出現兩個內細胞群,各發育為一個胚胎,這類孿生兒有各自的羊膜,但共有一個絨毛膜與胎盤;②胚盤上出現兩個原條與脊索;誘導形成兩個神經管,發育為兩個胚胎,這類攣生兒同位于一個羊膜腔內,也共有一個絨毛膜與胎盤;③卵裂球分離為兩團,它們各自發育為一個完整的胚,但人的卵裂球圍以透明帶,卵裂球分離的可能性較小當前第107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

單卵孿生和聯胎(1)一個胚泡內出現兩個內細胞群;(2)一個胚盤形成兩個原條;(3)單卵雙胎聯體畸胎當前第108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

多胎一次娩出兩個以上新生兒為多胎(multiplebirth)。多胎的原因可以是單卵性、多卵性或混合性,常為混合性多胎。多胎發生率低,三胎約萬分之一,四胎約百萬分之一;四胎以上更為罕見,多不易存活。當前第109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聯體雙胎在單卵孿生中,當一個胚盤出現兩個原條并分別發育為兩個胚胎時,若兩原條靠得較近,胚體形成時發生局部聯接,稱聯體雙胎(conjoinedtwins)。聯體雙胎有對稱型和不對稱型兩類。不對稱型指兩個胚胎一大一小,小者常發育不全,形成寄生胎或胎中胎。當前第110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

聯胎的類型當前第111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胚泡形成和植入當前第112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卵裂卵裂:受精卵早期的細胞分裂稱卵裂,卵裂后形成的子細胞稱卵裂球。30小時:2細胞;45小時:4細胞;3天:16細胞,稱桑椹胚。胚泡(囊胚):體積增大,出現腔隙及細胞液。細胞第一次出現分化,內細胞團和滋養層細胞。當前第113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2.著床:胚泡逐漸埋入子宮內膜的過程

步驟:定位,粘著,穿透正常部位:胚泡的植入部位通常是在子宮體或底部,多見于后壁異常:前置胎盤,異位妊娠當前第114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異位妊娠:指受精卵種植在子宮體腔以外部位的妊娠。宮外孕:指子宮以外的妊娠。宮頸妊娠、子宮角部妊娠等不包括在內。

異位妊娠發生部位:

輸卵管,卵巢,腹腔,闊韌帶,子宮頸,子宮角部等。最常見部位是輸卵管,占95%左右。常見的婦科急腹病---異位妊娠當前第115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腹痛停經陰道異常出血暈厥和休克腹部包塊一般情況:貧血貌、面色蒼白、脈搏細弱、心率增快、血壓降低腹部:壓痛、反跳痛移動性濁音

急性闌尾炎輸卵管妊娠破裂當前第116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3.妊娠的維持1.胚胎學:受精齡受精日至胎兒娩出,共38周,約266天。2.臨床上:月經齡末次月經第一天至胎兒娩出,共40周,約280天。(末次月經第一天)妊娠的維持依靠垂體、卵巢和胎盤分泌的各種激素的相互配合。當前第117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胚胎發育的階段第一期:(1-3個月)器官分化,初具人形21天:胎盤和心臟開始形成24天:神經系統開始出現30天:開始心搏2個月:初具人形3個月:外生殖器分化,胎兒能活動第二期:(4-6個月)腦繼續發育,出現溝、回第三期:(7個月-出生)各系統逐漸完善當前第118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當前第119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三胚層分化當前第120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中胚層外胚層內胚層當前第121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胚胎de結構胚胎在子宮中繼續發育,外面具有4層膜,即羊膜、絨毛膜、卵黃囊膜和尿囊膜。其中,羊膜和絨毛膜比較重要,而卵黃囊和尿囊在人體胚胎中只是2個退化器官。羊膜和胚胎之間形成一個腔,即羊膜腔,其中充滿羊水,胚胎就處在羊水所形成的液體環境中。羊膜之外是絨毛膜,由胚泡的表層細胞發育而來,它與子宮壁緊密結合,共同構成胎盤。當前第122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妊娠的維持及激素的調節胎盤:由胎兒的叢密絨毛膜與母體基蛻膜共同構成的圓盤狀結構。胎盤屏障:胎兒血與母體血在胎盤內進行物質交換所通過的結構。1.物質交換:胎兒通過胎盤從母血中獲得營養和氧,排出代謝產物和二氧化碳。胎盤具有相當于出生后小腸、肺和腎的功能。2.內分泌功能:對維持妊娠起關鍵作用。主要激素有: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人絨毛膜生長催乳激素;雌激素和孕激素。3.免疫保護:避免母體免疫排斥4.保護胎兒避免理化因素干擾:如有害物質通過胎盤膜進入胎兒體內,可造成胎兒畸形。當前第123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當前第124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胎盤產生的主要激素及功能激素功能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刺激母體黃體繼續分泌孕酮降低淋巴細胞的活力,防止母體產生對胎兒的排斥反應,產生“安胎”效應人絨毛膜生長催乳素(hCS)促生長作用催乳作用(弱)雌激素通過產生前列腺素而增加子宮胎盤之間的血流量孕激素“安胎”維持子宮內膜及脫膜,抑制T淋巴細胞,防止母體排斥胎兒當前第125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早孕診斷:HCG可通過孕婦血液循環而排泄到尿中。當妊娠1~2.5周時,血清和尿中的HCG水平即可迅速升高。恭喜你,懷孕了!當前第126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二)分娩分娩:胎兒生長發育成熟而從母體子宮向外排出的過程分娩分為三個產程:第一產程,即宮口擴張期第二產程,即胎兒娩出期第三產程,胎盤娩出期

當前第127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祝您好孕當前第128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胎兒垂體分泌:催產素子宮內膜受體

子宮內膜

母體下丘腦前列腺素(+)子宮肌層牽張感受器子宮收縮是一個正反饋的過程(早產)蓖麻油炒雞蛋:蓖麻油加熱后可分解產生花生四烯酸,花生四烯酸是前列腺素的前身物質,產婦進食蓖麻油炒雞蛋后,花生四烯酸在體內通過酶的作用迅速合成前列腺素。前列腺素是一種較強的子宮收縮劑。此外還可引起胃腸道平滑肌收縮引起腹瀉。當前第129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當前第130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人工流產藥物流產---手術流產負壓吸引術(孕6-10周)鉗刮術(孕11-14周,胎兒成形)妊娠≤49日(孕7周)近年來大月份鉗刮已由藥物引產所替代。早期當前第131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負壓吸引術鉗刮術并發癥人工流產綜合反應吸宮不全生殖系統感染子宮穿孔宮腔粘連漏吸術中出血羊水栓塞不孕不育當前第132頁\共有147頁\編于星期六\8點藥物流產(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米非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