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角度和錐度的測量_第1頁
第三節角度和錐度的測量_第2頁
第三節角度和錐度的測量_第3頁
第三節角度和錐度的測量_第4頁
第三節角度和錐度的測量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節角度和錐度的測量第一頁,共二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本節主要內容:

角度和錐度的測量方法:比較法、平臺法坐標法各種小角度測量技術重點:平臺法測實際工件的角度難點:實際工件角度測量方法的選擇與誤差分析§3-3角度和錐度的測量第二頁,共二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一、方法概述1.依獲得結果的方式不同分為直接測量和間接測量兩類(1)直接測量:將被測角與標準角度相比較,直接測得其實際角度相對標準角度偏差的方法為直接測量方法。如:A在萬工顯上:用測角目鏡、圓分度臺、圓分度頭直接測角度—通用儀器B測角儀、光學分度頭—專用儀器C角度規—量具D角度量規、樣板:比較法(光楔法、研合法、通止規)

(2)間接測量方法:通過測量與該角度有關的長度量(線值),再利用其相互函數關系式計算求得被測角度或錐度。因線值測量可達到很高的精度,故在角度測量中間接測量方法比直接測量方法精度(同等條件下)要高。2.依比較方式不同分為絕對測量法和相對測量法。第三頁,共二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二.測量方法(一)、比較法測量:

直接測量、相對值,適用于生產車間的零件檢驗。

1、與標準角度量塊(或樣板)相比較

圖3-14所示。圖3-14與標準角度量塊相比較第四頁,共二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2、與極限樣板相比較:如圖3-15所示。3.研合法:

用圓錐量規檢定

圖3-15與極限樣板相比較

用通端檢驗零件時,小端接觸;若止通端檢驗零件時,大端接觸。則表示零件合格第五頁,共二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二)、平臺法平臺測量:指利用一般的通用量具、量儀、長度基準和其他輔助量具來測量零件的尺寸和角度的方法。一般在作為測量基準的平板上進行。方法特點:器具教易獲得,環境要求不高,適合現場測量;若器具精度足夠并使用合理,可保證相當高的精度;對某些大型復雜零件,是最佳選擇;多為間接測量,費時間,計算復雜,誤差因素多。

第六頁,共二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l、兩內表面的夾角和內錐角的測量

(l)內側角的測量:如圖3-16所示。量塊、量棒。

圖3-16內側角測量

第七頁,共二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2)V形塊的測量:量塊、量棒、刀口尺。如圖3-17所示。圖3-17V形塊的測量

當V形塊不對稱時,用下述二式分別計算V形塊的左、右半角。A、三園柱法:若V形塊是對稱的,則V形塊角度按下式計算:第八頁,共二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

B.用直徑不同的雙圓柱測量v型槽角度(小角度)

測量原理如下圖所示.

被測件置于平板上,先后把直徑為D1和D2的圓柱放入V型槽中,用量塊、刀口尺或其它手段分別測出H1和H2,由幾何關系可知,它們與被測角之間的關系為第九頁,共二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

(3)燕尾槽的測量:方法有:角度規、角度塊,或量塊加量棒測量。如圖3-18所示。(4)內錐角的測量:鋼球、測深器具。如圖3-19所示。內錐角的半角a按下式計算得到:圖3-19內錐角的測量

燕尾槽的角度a按下式計算得到:第十頁,共二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

2.兩外表面的夾角和外錐角的測量(1)用圓柱和量塊測量:如圖3-20所示。圖3-20外側角的測量

角度a按下式計算得到:第十一頁,共二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2)用正弦尺(規)測量:如圖3-21所示。由指示表讀出a、b兩點的差值Δh,當a、b兩點間的距離為l時,可按下式算出錐度誤差ΔC:圖3-21用正弦尺測量的原理圖h=Lsin(2α)測量時,根據被測圓錐角2a的大小,按下式組合量塊尺寸h,若正弦尺兩圓柱中心距為L,則:

平臺測量多屬間接測量,其測量精度可按函數誤差來分析。或第十二頁,共二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圖3-23軸切法測量(三)、坐標法多屬間接測量,其測量精度可按函數誤差求法來獲得。1.在萬能工具顯微鏡上進行測量:小工件(1)影象法測量角度(2)軸切法測量圓錐角第十三頁,共二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圖3-24三座標測量

2.在三坐標測量機上進行測量:圖3-24所示的是在三坐標測量機上測量內錐零件的錐角。以X-y平面為基準,然后在通過錐孔軸心線的X-Z平面內測出X1、X2和Z1、Z2,由下式得到坐標法測量也多屬間接測量,其測量精度可按函數誤差求法來獲得。第十四頁,共二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三、小角度測量

測量誤差一般為(1-2)”,有時可達0.1”或者更小。在角度測量中,常需要測出被測角度相對標準角度的微小偏差,實際上該角度的微小偏差便是微小角度的測量。又如在形位誤差的測量中,或是在長度的相對測量中,有時需要首先測量小角度的變化后才能換算出線值變化。所以小角度測量在角度測量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實現小角度測量有如下方法:

反射法、水準法、正弦法、干涉法、雙頻激光測角第十五頁,共二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一)反射法

光學自準直方法

當a很小時,則:

第十六頁,共二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第十七頁,共二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第十八頁,共二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SK型框式水平儀Frame-TypeSpiritLevelST型條式水平儀Ruler-TypeSpiritLevel

(二)水準法

水準法測量小角度是利用水平儀對水平或垂直的被測件,實現相對水平面或鉛垂面傾斜角的測量。常用的儀器有框式水平儀、合象水平儀和電子水平儀等。第十九頁,共二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第二十頁,共二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三)正弦法正弦法測量小角度是利用正弦原理(參見下圖),在正弦臂為一定長度的情況下,其一端轉過的小角度與其另一端的位移量成正比,利用精密測長的方法測出此位移量即可求得小角度。這些儀器常用于高精度的角度測量,如檢定自準直儀和水平儀等的示值誤差。第二十一頁,共二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

(四)干涉法1.干涉法測量小角度的原理:如圖3-26所示。

當α很小時,

圖3-26光的等厚干涉

角度α可通過高度h與邊長l來確定。用光波干涉法測量時,h可用光波波長為單位來測量。若在長度l上有n條等距干涉條紋,則:第二十二頁,共二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圖3-27干涉法測量小角度原理

測量時,先將被測的小角度試件研合在平晶上,并將平晶置于干涉儀工作臺上。如圖3-27c、d所示,圖中Ⅰ、Ⅱ為被測角度的兩個工作面,Ⅲ為參考平面的象。2.儀器測量原理:測量光路如圖3-27a。第二十三頁,共二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參考平面的象Ⅲ與平面Ⅰ、Ⅱ之間的夾角分別為α1、α2,若從儀器目鏡中讀出h1、h2、l1和l2,則:

對圖c所示情況,被測試件的角度為α1+α2;對圖d所示情況,被測試件的角度為α1-α2。3.參考平面象Ⅲ的位置判斷:測量時可用手輕按鏡筒,使參考鏡有微小角度變化。對于圖c將使角α1、α2一個增大,一個減少,因而干涉條紋一組變密,一組變疏,兩組條紋向相反方向移動。對于圖d將使角α1、α2同時增大或減少,兩組干涉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