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診斷課件_第1頁
心理診斷課件_第2頁
心理診斷課件_第3頁
心理診斷課件_第4頁
心理診斷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心理診斷課件第一頁,共二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1、找癥狀(生理、心理、社會)2、下診斷(明確、具體、詳細)3、立依據(定性、定量分析)4、作鑒別(相近、相似、同類)5、覓原因(生理、心理、社會)心理診斷思路第二頁,共二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神經癥的評定方法心理沖突的特點:變形沖突和現實處境沒有直接關系, 或者涉及的是生活中的雞毛蒜皮的事情 或者不懂精神病學的人很難理解,很容易解決的問題為什么病人解決不了不帶有明顯的道德色彩第三頁,共二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許又新神經癥評定方法

1分2分3分病程小于3個月3個月-1年(必要)1年以上精神痛苦程度可以主動擺脫靠別人幫助或處境的改變才能擺脫幾乎無法擺脫社會功能輕微妨礙工作交往顯著下降不能工作學習完全回避社交4-5分:可疑神經癥 >=6分:診斷為神經癥P288-289第四頁,共二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不同類型的神經癥焦慮性神經癥(焦慮癥)恐怖性神經癥(恐怖癥)強迫性神經癥(強迫癥)疑病性神經癥(疑病癥)神經衰弱抑郁性神經癥第五頁,共二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神經衰弱精神:易興奮/易疲勞情緒:煩惱、易激惹、心情緊張感到痛苦,常常向別人傾訴,尋求幫助或治療感到控制不了或者擺脫不了情緒的強烈程度和持續時間之久與生活事件和處境不相稱生理:睡眠障礙、頭部不適感、個別內臟功能輕度或者中度障礙第六頁,共二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焦慮性神經癥廣泛性焦慮有焦慮的情緒體驗:對未來的擔心和害怕,并且沒有事實的依據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癥狀:出汗、口干、嗓子發堵、胸悶氣短、呼吸困難、豎毛、心悸、臉上發紅發白、惡心嘔吐、尿急尿頻、頭暈、全身無力感有精神運動性不安:坐立不安、走來走去符合癥狀標準至少已3個月

驚恐障礙難以解釋的焦慮或恐懼發作突然出現,發展迅速,可能僅持續數分鐘發作經常出現一些軀體癥狀諸如心悸,胸痛,窒息感,胃部不適,頭暈,非現實感,或是害怕遭遇災難(失去控制或發瘋,心臟病發作,突然死去)一次發作經常會導致對再次發作的恐懼并且會回避曾經發作的場所在1個月內至少有3次驚恐發作,或在首次發作后繼發害怕再發作的焦慮持續1個月第七頁,共二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恐怖性神經癥害怕與處境不相稱感到痛苦,往往伴有顯著的植物性神經功能障礙對所怕處境的回避,直接造成社會功能受損害(存在恐怖情緒及回避行為)第八頁,共二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強迫性神經癥強迫癥的特點:

1.存在強迫的癥狀(思維及行為有其一)

2.強迫與反強迫同時存在(雖。。但。。)

3.存在自知力,主動求治(神經癥共同點)強迫癥人格的特點:不能容忍自己不完美,過分苛求嚴格強迫動作的三大特點:

1.條理化2.程序化3.儀式化第九頁,共二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疑病性神經癥對健康過分的疑慮對身體的過分注意感覺過敏疑病觀念追求的診斷而不是治療第十頁,共二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抑郁性神經癥-惡劣心境興趣的減退甚至喪失對前途悲觀、無助感精神疲憊自我評價低感到生活或生命本身沒有意義病程長,至少兩年并非抑郁癥第十一頁,共二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診斷的整體思路和方法(等級診斷)1、沒有器質性病變做基礎2、根據三原則,求治動機、自知力、精神病性癥狀判斷是否屬于精神病性障礙,如果是,大致確認為何種精神疾病3、根據心理沖突性質,判斷是否為神經癥4、根據神經癥簡易評定標準,判斷是否可以確診神經癥5、根據主導癥狀,確認神經癥亞型6、得出診斷定性第十二頁,共二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鑒別診斷神經癥鑒別診斷:1、定性鑒別:與重性精神病鑒別2、亞型鑒別:與神經癥其他亞型進行鑒別

——含有相似癥狀。3、癥狀鑒別:抑郁癥,應激相關障礙,生理心理障礙障——含有相似癥狀。第十三頁,共二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四、引發心理行為問題的因素三大因素(題18):生物學因素:強調生理心理的相互作用對心理行為的影響社會因素;強調社會文化和生活事件對心理行為的影響心理因素:強調認知因素對心理行為的影響第十四頁,共二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一)引發心理行為問題的生物學因素尋找生物性原因的診斷思路檢查是否有軀體疾病軀體疾病與心理疾病是否有因果關系生理年齡對心理問題有無影響性別問題對心理問題有無影響第十五頁,共二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

生理功能與心理活動改變的相互關系多見于心身疾病。心理因素會導致軀體疾病,軀體疾病會引起心理活動改變,生物、心理相互作用,互為因果軀體疾病可引起心理行為異常各種疾病在患病的不同階段均可發生不同程度的心理行為異常。主要表現為意識障礙、認知障礙、情緒障礙、行為異常。特點隨疾病好轉,心理行為問題減輕或消失第十六頁,共二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重點掌握HIV感染者的五期心理變化特征(題19)否認期:不接受陽性結果,多次復查怨恨期:遷怒使之受感染人,實施報復妥協期:向現實妥協,四處求醫抑郁期:對預后喪失信心,陷于抑郁、絕望接受期:接受與病毒共存現實,理智處事第十七頁,共二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年齡對心理行為的影響兒童心理發展和神經系統發育不成熟,認知能力差,心理障礙多以行為為主生物年齡對心理行為活動的影響特點:兒童心理障礙多以行為障礙為主復雜的人際關系對兒童構不成直接威脅;兒童的心理問題很容易轉化為心理障礙;不同年齡對同一件事的心理反應不同;第十八頁,共二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老年人各器官功能退化,與多種疾病相隨,對老年人更應重視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性別因素對心理行為影響不同性別的心理反應是不同;女性容易遭受較重的心靈創傷;男性更年期綜合征不如女性明顯和嚴重第十九頁,共二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注意事項了解兒童發展心理學指標,對兒童心理行為做出正確判斷,避免對其行為給予過分夸張描述,亂貼診斷標簽,給兒童帶來心理傷害以心理行為障礙為第一癥狀的來訪者,注意排查生物因素,及時會診,以免貽誤病情第二十頁,共二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二)引發心理問題的社會因素尋找社會原因的診斷思路有無相關的生活事件、人際關系、生存環境求助者臨床表現與生活事件的關系社會文化因素與心理障礙的因素有無相關心理障礙與社會支持系統有無相關第二十一頁,共二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社會因素包括:生活事件(正負性)、人際關系、生存環境、社會文化背景(宗教、信仰、道德、風俗、習慣)等需重點查詢的問題:確定引起心理障礙的社會因素,判斷生活事件、社會支持與心理問題的因果關系注意事項:注意生活事件的性質、發生頻率、對個體的影響程度及個體對事件的認知評價方式和風俗習慣等第二十二頁,共二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三)引發心理行為問題的心理因素需重點查詢的問題:個體認知能力和成長中形成的錯誤觀念對現實問題有無錯誤評價、新舊觀念沖突和持久的負性情緒記憶個體思維傾向、風俗習慣,有無不良歸因個體的價值觀,判斷有無以往經驗的不利因素和心理發育遲滯現象第二十三頁,共二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認知因素致病的臨床分類:知識性的認知偏差:如錯誤使用概念,對事物缺乏深刻了解個性認知偏差:表現為邏輯使用失誤或固執的思維方式認知因素致病的原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