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廠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_第1頁
電廠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_第2頁
電廠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_第3頁
電廠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_第4頁
電廠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年5月29日電廠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文檔僅供參考應急救援預案發布令為迅速應對可能發生的各類安全事故,積極有效地組織和實施救援,防止事故蔓延、擴大,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根據<安全生產法>、<國務院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特大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要求,按照”及時施救、統一指揮、分工負責”的原則,結合新疆科林思德瓦斯電廠實際,特制定本預案。根據新疆科林思德瓦斯電廠管理體系及電力行業特點,應急預案體系包括綜合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及支持保障預案三大類。并確定了應急工作組織原則,設立了應急組織機構,并明確其相關職責。<新疆科林思德瓦斯電廠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由廠長牽頭,組織安全監督人員、各技術員,每年年底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的變化修改和重新編制,并召集相關專業技術人員討論,經公司安全委員會審批后下發。電廠要定期組織員工學習應急預案,對事故發生時的組織程序、組織方法、自身責任要熟練把握。電廠要每年組織兩次事故應急預案的演練,由安全監督人員牽頭組織,事先制定演練的方案,演練后要做總結和考評。經過事故應急預案的學習貫徹和演練,逐步提高我廠的應急救援的能力,望各部門認真落實!本應急救援預案由新疆科林思德新能源有限電廠組織制定,經公司安全生產委員會審議經過。自12月11日起實施。總經理:(簽字、蓋章)12月11日目錄應急救援預案發布令 124797第一章科林思德瓦斯發電廠綜合應急預案 52828一、總則 5285841編制目的 5224732編制依據 5243753適用范圍 7175124應急預案體系 7126955應急工作組織原則 89782二、生產經營活動的危險性分析 873041、生產工藝流程 8253272.危險源與風險分析 9250413組織機構及職責 10174964預防與預警 13161105應急響應 17270346信息公開 19223977后期處理 20195998保障措施 21224919培訓與演練 221699110獎懲 221479211附則 2223072附件1:事故匯報及搶救程序圖 248974附件2:應急響應程序 2720821附件3:應急救援機構成員聯絡電話表 2812738第二章新疆科林思德瓦斯電廠專項應急現場處理預案 3117176一、處理人身傷害應急預案 31181351危險源和危害程度分析 31219592應急處理基本原則 32220533應急指揮機構及其職責 3267674應急通信聯系方式 33221635危機事件的預防與預警 33152496信息報告程序 36253557應急預案的啟動 36166848危急事件的應對 36249049生產、生活維持或恢復方案 3926855二、瓦斯氣泄露事故應急處理預案 4050921危險源和危害程度分析 4082762應急處理原則 4166513組織機構及職責 41149904預防與預警 42125235信息報告程序 428966應急處理 43289107應急保障準備 439870三、電氣系統事故應急處理預案 44173131總則 44193312事故處理原則 4430023組織機構及職責 4491984電氣系統事故的主要處理方式 4528538附件1.二次系統圖 4613389附件2.一次系統圖 47925四、消防安全應急預案 48163191總則 48171102應急組織機構 48128163應急處理程序 50240854基本工作方法 518605其它事項 525170附件一: 5410657應急隊伍示意圖 5429614附件二: 554079新疆科林思德瓦斯電廠重點部位滅火應急基本程序 5516288五、防汛事故應急處理預案 5720801總則 5749192概況 57226443應急預案內容 5732219六、預防治安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6178041總則 61311132適用范圍 6190253組織指揮 61246884處理原則 62309925職責任務劃分 622776處理程序及方法 62276527有關注意事項及要求 6330770第三章新疆科林思德瓦斯電廠支持保障預案 64109861目的 6447152組織機構及職責 6432303供應程序 64155664材料儲備 6436應急人員 655747附件 65第一章科林思德瓦斯發電廠綜合應急預案一、總則1編制目的為迅速應對可能發生的各類安全事故,積極有效地組織和實施救援,防止事故蔓延、擴大,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根據國家相應法律法規以及電廠<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要求,按照”及時施救、統一指揮、分工負責”的原則,結合新疆科林思德瓦斯電廠實際,特制定本預案。2編制依據2.1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12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65號,1月1日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6號,5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1995]第60號,1996年4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52號,12月31日起施行)●<電力監管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432號,5月1日起施行)●<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國務院令549號,5月1日執行)●<工傷保險條例>(國務院令586號,1月1日施行)●<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國務院令591號,12月1日施行)●<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國家安監局令第17號,5月1日施行)●<生產經營單位安全培訓規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第3號令)●<安全生產培訓管理辦法>(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44號.3.1施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安全生產條例>(9月28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三次會議經過)●<國家電網電廠電力安全工作規程>2.2技術標準規范●<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工業企業總平面設計規范>GB50187-1993●<輸氣管道工程設計規范>GB50251-●<城鎮燃氣設計規范>GB50028-●<燃氣-蒸汽循環電廠設計規范>DL5174-●<火力發電廠與變電廠設計防火規范>GB50229-●<火力發電廠職業安全衛生設計規程>DL5053-●<火力發電企業安全性綜合評價標準>()●<電力行業緊急救護技術規范>DL/T692-●<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爆炸和火災危險場所電力裝置設計規范>GB50058-1992●<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GB50140-●<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安全色>GB2893-●<安全標志及其使用導則>GB2894-●<消防安全標志設置要求>GB15630-1995●<作業場所危害程度分級>GB/T5817-●<職業性接觸毒物危害程度分級>GB230-●<有毒作業分級>GB12331-1990●<粉塵防爆安全規程>GB15577-●<工業企業噪聲控制設計規范>GBJ87-1985●<低壓配電設計規范>GB50054-1995●<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GB50052-●<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GBZ1-●<危險或物品名表>GB12268-●<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化學有害因素>(GBZ1-)●<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GB/T29639-)3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指導、預防和處理發生在電廠范圍內的各種重大人身、瓦斯氣泄露、電氣系統、設備、火災事故和自然災害(”三防”)等。4應急預案體系根據電廠管理體系及瓦斯氣發電行業特點,應急預案體系包括事故應急組織預案、專項應急預案及支持保障預案三大類。4.1綜合預案從總體上明確處理事故的應急方針、政策、應急組織機構及相關應急職責、應急行動、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作為應急救援工作的基礎、”底線”和總綱,對沒有預料的緊急情況,起到應急指導作用。4.2專項預案是針對具體的事故類別或危險源的應急計劃或方案,是明確的救援程序和具體的應急救援措施,是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組成部分,結合<發供電分電廠事故救援應急預案>的專項預案內容,新疆科林思德瓦斯發電廠專項應急處理預案有:(1)處理人身傷害應急預案(2)瓦斯氣泄露事故應急處理預案(3)電氣系統事故應急處理預案(4)消防應急處理預案(5)防汛事故應急處理預案(6)預防治安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預案4.3現場處理保障預案為保障綜合預案、專項預案或搶救方案的實現,在搶救隊伍、物資設備、醫療救護、通訊聯絡、治安警戒、新聞發布等方面,針對某種具體的應急要求而預先制定的支持性保障措施或應急行動方案。5應急工作組織原則受困人員和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優先;防止事故擴大優先;統一指揮、分級負責、區域為主、單位自救與外部救援相結合的原則;保護環境優先。二、生產經營活動的危險性分析1、生產工藝流程本項目一期工藝為單循環發電工藝即利用管道將瓦斯輸送至燃氣發電機組進行發電。整個瓦斯發電系統分為:瓦斯輸送系統、瓦斯存儲系統、瓦斯預處理系統、燃氣機發電系統、電氣并網系統、電能輸送系統。整個工藝流程如下圖所示:圖2.3.4-1科林思德發電項目一期工藝流程圖2.危險源與風險分析2.1新疆科林思德瓦斯電廠生產運行過程中存在著發生火災、爆炸、電氣傷害、機械傷害、起重傷害、高處墜落、物體打擊、振動傷害等多種事故危險。其中突出危險源為礦井瓦斯氣,供電的危險源主要是變壓器、電纜、配電線路、直流系統、電氣設備等。2.2發電廠重點危險區域及部位主要包括:水環真空泵房、2萬升氣柜、氣體預處理區、主廠房區、油泵房區(油庫、油管路)、配電裝置區(主變壓器、廠用變壓器)、廠區電纜溝道、變配電室、空壓機房、主控室等。根據重大危險源辨識,結合新疆科林思德瓦斯電廠實際情況,主要存在的風險如下:2.2.1發電廠瓦斯泄露爆炸水環真空泵車間、氣體預處理車間、主廠房、瓦斯管路等存在瓦斯流通區域,通風系統出現問題,管道出現泄露,存在瓦斯泄露爆炸隱患。2.2.2火災事故潤滑油管路及機組設備發生漏油,主變壓器、廠變以及高、低壓配電裝置技術狀況不符合要求或非正常運行,未進行電纜巡查、采取耐火措施等,電纜敷設不符合安全要求等,避雷措施不符合規定等,均可能引發火災事故。2.2.3發電機事故風險發電機組冷卻系統、潤滑系統、點火系統、傳動系統、控制系統出現技術狀況或異常,均可能導致發電機組發生拉缸、拉瓦等事故。2.2.4其它各類安全事故在進行運輸裝卸作業、電氣作業、高處作業、起重作業、焊接作業等時,生產設備不符合安全要求或工作人員違章操作,會引發各類安全事故。2.2.5供電系統易發生的安全生產事故主要有:變壓器事故:出口線路和輸配電線錯標或標記不明、匝間線圈短路或高壓擊穿等易導致變壓器事故。電纜事故:未按規定進行電纜預防試驗,未按規定周期進行電纜巡查,電纜終端頭有放電、發熱等現象,電纜敷設不符合要求,電纜主隧道及架空電纜主通道分段阻燃措施不符合要求等,會導致電纜事故。直流系統事故:直流母線電壓超出規定范圍,直流系統對地絕緣不好,各級保護定值無專人管理,未定期檢查核對,直流設備未定期維修、直流屏通風不良等,易造成直流系統事故。其它各類安全事故:在進行電氣作業、高處作業等時,生產設備不符合安全要求,或工作人員違章操作,會引發各類安全事故。3組織機構及職責3.1應急組織體系新疆科林思德瓦斯電廠應急組織體系依據電廠應急組織體系,同樣由應急指揮部和專業響應小組兩大部分組成,其中應急指揮部由新疆科林思德瓦斯電廠主要領導組成,應急指揮辦公室設立在廠集中控制室。專業小組由現場救援組、技術專家組、后勤保障組等組成。如圖所示:應急救援總指揮應急救援總指揮現場指揮黨委書記、生產副總經理、黨委副書記、經營副總經理應急指揮機構副總指揮應急指揮機構副總指揮應急救援辦公室應急救援辦公室專業響應小組專業響應小組后勤保障組現場救援組后勤保障組現場救援組技術專家組3.2應急組織機構3.2.1新疆科林思德瓦斯電廠設立應急救援指揮部總指揮:宋憲廣(廠長)副總指揮:聶新虎(廠長助理)、衣海東(電氣主管)成員:陳繼強(技術員)王明輝(技術員)、靳強強(技術員)祁丹(行政文員)、王飛(庫管)、曾強(司機)3.2.2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設在廠集中控制室,在事故狀態下開展工作,事故處理過程中調度指揮嚴格按照電廠電力調度規定的指揮。3.2.3新疆科林思德瓦斯電廠應急救援指揮部,統一領導廠內事故應急管理工作。為確保發生事故時,做到分工明確,各司其責,快速有效,設立三個專業組:(1)現場救援組組長:宋憲廣副組長:聶新虎成員:陳繼強(2)技術專家組組長:衣海東成員:王明輝、靳強強(3)后勤保障組組長:祁丹成員:王飛、曾強各小組組長不在時,副組長代替其履行職責,兼任小組成員的,各項承擔工作都不得耽誤。在電廠相應預案啟動后,同時接受各應急預案組的領導。3.3應急組織各級人員職責3.3.1應急救援指揮部職責:分析判斷事故、事件或災情的受影響區域、危害程度,確定相應警報級別、應急救援級別決定啟動應急救援預案,組織、指揮、協調各應急反應組織進行應急救援行動委派現場搶險指揮人員,批準現場搶救方案;報告公司及上級機關,與上級機關應急組織機構進行聯系,通報事故、事件或災害情況;評估事態發展程度,決定升高或降低警報級別、應急救援級別;根據事態發展,決定請求外部援救;監察應急反應組織的行動,保證現場搶救和現場外其它人員的安全;決定職工、救援人員從事故區域撤離。協調物資、設備、醫療、通訊、后勤等方面以支持反應組織;宣布應急恢復、應急結束;批準電廠各類事故應急救援演練計劃,監督各電廠事故應急演練;聽從電廠應急救援指揮部的指揮。3.3.2應急救援總指揮的職責接到事故報告后,迅速了解現場情況,決定是否啟動本應急救援預案和救援等級,適時調整救援方案。做好事故的處理指揮工作,3.3.3應急救援副總指揮的職責主動接受總指揮的應急救援命令,按分工組織好分管專業小組的救援工作和正常時的組織管理工作。因故外出時,由副組長負責其分管工作。3.3.4應急救援指揮組成員的職責落實事故應急救援命令,協助事故應急各小組的處理工作,積極收集現場信息并反饋,為領導決策提供處理意見。3.3.5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的職責(1)定期組織修訂應急預案,督促檢查預案演習工作。(2)組織協調有關應對事故的宣傳教育和培訓工作。(3)協助上級或組織有關人員進行事故調查,并上報相關資料。3.3.6現場救援組的職責接到事故發生通知后,立即迅速趕赴事發現場,指揮現場救援和事故處理工作,對受傷人員分類搶救,控制事故的擴大和蔓延,及時恢復救援需要而被事故損壞的供水、供電、供氣等設施,協調與其它應急小組的關系。3.3.7技術專家組的職責為應急指揮部提供技術支持,提出相應的安全生產事故應急處理意見,協助現場指揮組開展工作。3.3.8后勤保障組的職責接到應急救援命令后,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要求采取對應的措施,組織車輛和人員到位。并趕赴現場,根據事故應急處理需要,組織調撥、配送、補充各類應急設備、設施和救援物資,負責護送傷員到醫院救治,并隨時掌握應急物資的配備數量儲存位置情況,配合做好傷亡人員的運送和安撫工作。4預防與預警4.1危險源監控4.1.1危險源監控原則4.1.1.1閉環控制原則危險源的監控必須從源頭抓起,實行過程控制,在設計、制造、基建階段就不斷改進消除,防止危險源重復發生,形成閉環管理。4.1.1.2動態控制原則危險源具有復雜多變性,舊的危險源消除,新的危險源會不斷出現,而且隨著條件的變化,危險源的危害程度也在變化,因此危險源的控制是動態的。要充分認識其變化規律,適時調整監控思路和方法,爭取收到預期的效果。4.1.1.3多層次分級控制原則多層次分級控制能夠增加監控系統的可靠度。危險源監控工作要根據危險源分類規律,采取分級控制的原則,部門、班組、個人分別明確監控重點和責任,落實作業現場各類人員的安全生產責任制,達到各有側重,層層把關,形成立體安全防護網絡。4.1.2危險源的監控辦法4.1.2.1瓦斯區域監控措施堅持日常瓦斯巡檢工作,保證瓦斯監督的技術措施有:新疆科林思德瓦斯電廠瓦斯監督管理標準、巡回檢查管理標準。4.1.2.2電氣設備工作控制室監控措施A.在電氣設備上工作,保證安全的組織措施有:工作票制度;工作許可制度;工作監護制度;工作間斷、轉移和終結制度。B.保證安全的技術措施有:在全部停電或部分停電的電氣設備上工作,必須完成下列措施:停電、驗電、裝設接地線、懸掛標示牌和裝設遮攔。4.1.2.3易燃易爆物品監控措施A.生產工作場所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品,運行中有少量潤滑油,必須存放在指定地點的儲藏室內。B.易燃、易爆物品應放置專門場所,設置”嚴禁煙火”標志,并有專人負責管理。管理人員應熟知易燃、易爆物品火災危險性和管理儲藏方法,以及發生事故處理方法。C.易燃、易爆物品不應設在建筑物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內,應有隔熱降溫及通風措施,并設防爆型通風排氣裝置。D.不得在易燃、易爆物品的倉庫內進行動火工作,若要動火必須執行動火工作票制度。E.易燃、易爆危險品倉庫的一切電氣設施應符合安全規程防爆要求,每天下班應切斷電源,方可離開。F.對易燃、易爆物品必須執行”五雙”制度(即雙人保管、雙鎖、雙人領、雙人用、雙帳)。在領用時需經有關領導批準。G.油泵房應裝置通風排氣裝置,動火工作必須辦理動火工作票。H.油泵房管理執行<油泵房管理制度>、<新疆克林斯的瓦斯發電廠消防管理規定>。4.1.2.4電力線路控制措施A.電纜及電纜構筑物要符合技術要求,運行單位需備有全部電力和控制電纜清冊,以及電纜線路路徑圖或電纜布線圖。B.電力電纜預防性試驗不得超標或超期,應按規定周期對電纜進行巡查,并做好記錄。C.電力電纜最大負荷電流不得超過電纜在環境溫度、土壤熱阻數值、多根電纜并行等校正系數后的允許載流量。D.電力電纜斷頭保持完整清潔,不得有放電、發熱(含接頭)等現象。E.地下電纜或直埋電纜的地面標志要齊全,符合有關要求。F.電纜防火措施要符合要求。G.電力電纜室內外終端頭和溝道中電纜及中間接頭的標示牌要符合要求。H.電纜夾層、電纜隧道照明要齊全良好,高度低于2.5米的隧道使用安全電壓供電。4.1.2.5調度控制措施A.系統一次主接線圖、廠二次線圖及主要設備參數齊全并與實際一致。B.新建、擴建及更改設備需有投運管理資料,投運申報資料、審批資料、投運方案、審批手續齊全無差錯。C.有繼電保護和自動裝置調度管理規定,包括:繼電保護運行,新設備投運繼電保護管理規定及特殊保護、重合閘的具體規定。4.2預警行動4.2.1預警級別根據可能發生的安全生產事故的嚴重性和緊急程度,將安全生產事故預警級別分為Ⅲ級、Ⅱ級和Ⅰ級,并分別用黃色、橙色和紅色表示。(1)Ⅲ級預警適用于威脅程度較高,可能發生或即將發生人員傷害和造成電廠機組全部停運等安全生產事故。(2)Ⅱ級預警適用于威脅程度很高,可能發生或者即將發生造成多人人身傷害和瓦斯泄漏或35kv變電廠內較大安全隱患等安全生產事故。(3)Ⅰ級預警適用于威脅程度很嚴重,可能發生或者即將發生造成人身重傷以上和瓦斯爆炸等廠內嚴重安全隱患的安全生產事故。4.2.2預警措施(1)發生或即將發生事故的區域,首先在確保安全前提下采取力所能及的處理措施,將事故點隔離,并同時向上級匯報可能受到安全生產事故危害的警告或者勸告。(2)撤離或者疏散容易受到事故危害的人員和重要財產,并妥善安置。(3)各類應急救援隊伍和人員進入待命狀態。(4)調集所需應急物資和設備。(5)確保通信、交通、水、電、氣、暖等公用設施的安全和正常運行。4.3信息報告與處理4.3.1信息報告與處理信息的報告和處理堅持第一時間原則、允許越級原則、限定時間原則和及時核查的原則。當發生生產重大事故,如電力設施大范圍破壞,人身傷亡、嚴重自然災害、瓦斯泄漏等,立即啟動事故處理預案,事故發現人員或現場人員應及時將停電范圍、停電負荷、發展趨勢等有關情況盡快匯報電廠電力調度。4.3.2信息上報(1)當發生人身事故時,當班班長或其它人員必須立即向廠應急救援指揮部匯報所發生事故的時間、地點、事故簡單經過;受傷者姓名、年齡、受傷部位、嚴重程度、匯報人姓名。廠應急救援指揮部在果斷指揮救護的同時及時向電力調度匯報相應情況,必要時向”120”求救。(2)發生重大設備事故時,現場救援組在果斷指揮救援的同時及時向電力調度匯報所發生事故的時間、地點、事故簡單經過、設備損傷范圍和程度、匯報人姓名。(3)發生火災事故時,現場人員要立即向廠應急救援指揮部匯報所發生事故的時間、地點、現場簡單情況、匯報人姓名。廠應急救援指揮部要立即向電力調度匯報相應情況,必要時向”119”求救。(4)當發生地震、雷電等重大自然災害事故時,廠應急救援指揮部要根據實際情況安排機組緊急降負荷或停運,并及時向電力調度匯報災情。(5)接到發生安全生產事故的報告后,根據應急指揮部指示,應急救援專業小組立即組織有關人員對報告事項調查核實、確證,并及時向應急指揮部報告調查情況。(6)任何部門和個人對重大安全事故,不得隱瞞、緩報、謊報或者授意她人隱瞞、緩報、謊報。(7)建立重大安全生產事故舉報制度。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向新疆科林思德瓦斯電廠報告重大安全生產事故隱患,舉報有關單位和個人不履行或者不按照規定履行重大安全生產事故應急處理職責的情況。應急救援指揮部接到報告、舉報后,立即組織對重大安全生產事故隱患、不履行或者不按照規定履行應急處理職責的情況進行調查處理。4.3.3信息傳遞各專業小組負責人,在應急救援過程中要始終保持通信網絡暢通,以及與外部救援機構之間,建立完善的應急通信網絡。一旦應急總指揮決定啟動應急預案,通信協調和聯絡部門就要負責保持各應急組織之間及企業與外部應急機構高效的通信能力,應急人員要保障通訊聯系暢通。5應急響應5.1響應分級針對緊急發生的事故、事件或災難嚴重程度不同,采用的應急救援響應級別也不同,把應急救援響應的級別分為三級:Ⅲ級緊急事件:發生影響到電廠正常運行的緊急事故、事件或災難,能被一個廠應急響應處理的事故、事件或災難。Ⅱ級緊急事件:發生影響到電廠、造成人身輕傷等緊急事故、事件或災難,廠應急響應后處理不了,需要新疆科林思德瓦斯電廠調動廠級響應救援才能處理的事故、事件或災難。Ⅰ級緊急事件:發生影響到電廠、人身重傷及以上、傷害情況不明的人身傷害等緊急事故、事件或災難,啟動新疆科林思德瓦斯電廠應急救援仍不能處理,需要請求發供電分電廠進行應急響應增援才能處理的事故、事件或災難。5.2響應程序5.2.1應急級別確定應急救援總指揮接到匯報后,迅速作出判斷,確定預警和響應級別,并就有關重大應急問題做出決策和部署,啟動相應應急預案。5.2.2應急啟動應急救援辦公室在接到應急救援總指揮命令后,立即按照<事故匯報及搶救程序圖>(見附件),通知指揮部成員和各專業組人員趕赴指定地點集中,通知有關搶險隊伍(消防大隊或總醫院急救小組),立即趕赴事故現場。5.2.3應急指揮事故發生后或即將發生時,啟動應急預案,廠長要立即召集本廠有關人員,迅速組成現場救護指揮部,對事故情況認真分析研究,制定搶救方案和安全措施。在電廠應急指揮部領導未到之前,先按照本廠應急預案積極搶險,防止事態擴大。新疆科林思德瓦斯電廠應急救援指揮部成員在接到通知后迅速趕到指定地點或事故發生地點,聽取事故簡單情況介紹,接受總指揮命令,分頭開始行動。現場一切救援事宜由現場指揮組指揮。各單位部門按職責分工,立即組織開展應急處理工作。并無條件服從應急救援指揮部命令,所有參加救援人員,必須積極主動,服從指揮,遵守紀律,不得推諉扯皮。5.2.4資源調配應急啟動后,應急指揮部要協調指派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專家趕赴事故現場,調配救援所需各種資源。5.2.5應急行動發生電力生產事故、電力設施大范圍破壞時,應急救援指揮部應迅速調度各專業應急響應小組組成應急事故搶險隊伍和物資儲備,組織搶險,排除險情,修復事故設備。各應急組織機構成員應當迅速到位,履行職責,及時組織實施相應事故應急預案,并做好以下工作:(1)現場指揮救援組按照生產現場運行規程和安全生產管理有關規定,積極救助傷員,控制事故的發展事態,防止事故蔓延、擴大、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和影響。(2)技術專家組協同現場指揮救援組,共同研究制訂救援方案,為救援工作提供可靠技術支持。(3)應急救援其它小組在應急指揮部的指揮下,按照各自的工作職責認真做好搶險救災工作。5.2.6擴大應急在事故搶險救災過程中,若事態擴大,搶救力量不足,事故、事件或災情一時無法得到有效控制,現場救援指揮組要立即向電廠匯報。5.3應急結束搶險救援行動完成后,現場指揮部要組織現場清理、人員清點。當事故現場得以控制,環境符合有關標準,各種事故隱患得以消除或控制,現場清理、人員清點也已完成,應急救援指揮部總指揮宣布應急響應結束,應急救援人員撤回原單位,現場應急結束。應急結束后,事故單位、廠安全技術員等部門根據上級要求有關規定,將事故簡要經過、搶救過程、所造成的財產損失、人員傷亡基本情況、初步原因分析、已采取的防范措施及需吸取的教訓等情況寫出書面材料,經應急救援總指揮審核批準后,上報上級有關部門。應急結束后,廠安全技術監督人員、以及有關參與搶救搶險的部門要及時填寫事故警情匯報、搶險救援的記錄;廠安全生產部將事故單位的規程、措施、圖紙、檢修記錄、瓦斯監測記錄、班前會記錄、安全活動記錄、職工培訓資料、個人檔案等資料進行保護性收集封存。事故應急結束后,要將以上事故原始資料、搶救資料、人員傷亡資料及其它資料及時移交事故調查組。應急救援指揮部應認真做好記錄,準確、完整地記錄救援工作中的事宜。6信息公開6.1信息發布的部門及形式總指揮負責信息的發布。應急處理過程中,現場聯絡組應不斷地收集信息,掌握最新事態發展。信息發布形式主要包括授權發布、散發新聞稿、組織報道、接受記者采訪、舉行新聞發布會等。6.2應急信息發布的原則在新聞發布過程中,遵守國家法律法規,遵守”準確適當、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及時準確”的原則。與媒體溝通時,應為公眾輿論建立正確的信息渠道,提供能夠降低潛在危機和能夠鞏固電廠形象的話題。6.3信息發布辦法對于較為復雜的事件,可分階段發布,先簡要發布基本事實。對于一般性事件,主動配合新聞宣傳部門;對事故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數據的發布,應征求評估部門的意見。對影響重大的突發事件處理結果,根據需要及時發布。7后期處理7.1污染物處理事故單位和參加搶險的隊伍配合,對事故現場的污染物按照環保標準的要求收集處理和現場清理。7.2事故后果影響消除應急救援工作結束后,要及時召開管理人員干部大會,向廣大職工家屬如實通報事故情況,并要求各級管理人員起帶頭作用,不信謠,不傳謠,帶頭搞好安全穩定工作。消除事故帶來的消極或負面影響。7.3恢復生產秩序迅速組織開展生產自救,恢復生產、生活、工作秩序;組織專家科學評估重建能力和可利用資源以及造成的損失情況,制定恢復重建計劃,落實資金、物資和技術保障,做好后期重建工作。7.4善后處理由廠長牽頭,協同各級人員配合,迅速組成善后賠償接待組,接待和安撫傷亡職工家屬,進行傷亡賠償(包括保險賠償),安葬工亡職工。7.5調查和總結發生安全生產事故后,依照電廠和上級有關<安全事故責任追究的規定>,組成聯合調查組開展調查工作。屬于上級部門調查的事故,有關部門要積極協同調查組開展調查工作。事故調查處理應按照實事求是、尊重科學的原則,客觀、公正、準確、及時地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質,總結事故教訓,提出防范措施,并按照”四不放過”原則對事故責任者提出處理意見。應急救援指揮部應根據事故的性質、影響程度和事故調查相關制度的要求,協助或組織事故的調查工作,及時對事故的起因、性質、影響、責任和經驗教訓進行調查評估,將調查結果上報上級有關部門。8保障措施8.1通信與信息保障新疆科林思德瓦斯電廠建立統一的應急指揮電子信息技術平臺,實現安全事故的數據傳輸、視頻監控、應急指揮等功能。完善電廠的固定電話和手機通訊系統,保證在各種緊急情況下的通訊暢通,信息傳遞及時。為安全事故應急響應與處理的指揮調度、輔助決策提供支持。應急救援指揮部成員要配備完好的通訊工具,并始終保持在工作狀態。發生事故后,事故單位應立即通知所有指揮部成員。8.2應急隊伍保障廠成立應急救援分隊,由身體素質良好的人員組成,其中部分人員具備一定創傷急救技能和現場專業處理經驗。明確分隊隊長必須由班長擔任;聯絡方式必須向外公布,確保事故救援力量及時到位。預案下發15日內要技術室存檔,當發生人員變動時,要及時修訂并上報。8.3應急物資裝備保障根據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響應與處理工作的需要,儲備必要的應急救援物資,確定應急裝備的類型、數量、性能和存放位置,建立相應的維護、保養和檢查制度,確保在應急響應行動期間的正常使用。交通運輸。為保證合理有效使用交通工具,使交通工具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事故救援所需的交通運輸車輛由電廠應急指揮部統一調度指揮。物資準備。搶險所需的各類物資、油料由事故單位和廠行政后勤公室聯系電廠物資供應部負責提供。8.4經費保障公司為應急救援工作提供物質、資金保障。電廠將安全費用的一部分作為應急救援經費,保證專款專用,并能隨時取出。9培訓與演練9.1培訓新疆科林思德瓦斯電廠應急救援指揮部成員及廠、各級人員都必須認真貫徹學習新疆科林思德瓦斯電廠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知道應急指揮和常規應急救援常識,知道自己應急職責和在緊急情況下應采取的措施。廠安全培訓負責人要把應急救援知識的培訓作為職工安全技能培訓的主要內容之一,要協調聯系電廠培訓中心采用模擬演示、放錄像、講事故案例等多種形式對職工進行應急知識培訓,特別是要加強對職工自救互救知識的培訓,使職工知道各種災害發生的預兆、避災方法、逃生路線。9.2演練新疆科林思德瓦斯電廠每年要編制年度演練計劃,規定演練的規模、方式、頻次、范圍、內容等,新疆科林思德瓦斯電廠應急預案的演練和實施工作由廠安全技術管理員負責,各專業專工具體負責分管專業預案的演練工作。演練采用全面演練、桌面演練或功能演練相結合的辦法,但必須保證演練質量,讓所有職工知道在緊急情況下應當采取的應急措施和逃生路線、方法。10獎懲廠安全技術員負責監督檢查廠貫徹執行應急預案情況,要將廠的事故救援日常準備工作進行檢查和落實,對執行不好地方進行月度考核并監督整改。應急組織機構中各級組織和人員,要嚴格履行相應職責,確保事故處理指揮統一、反應快速,將事故損失降到最小。對在事故處理中責任不到位的人員將按照職責進行嚴肅考核,對于存在嚴重失職和瀆職的人員還將給予處分,直至追究其法律責任。11附則11.1應急預案備案應急救援預案編制完畢后,經新疆科林斯的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安全委員會成員會審,安委會主任批準后發布實施。本預案經批準發布后,裝訂備案。11.2維護和更新新疆科林思德瓦斯電廠安全技術員負責本預案的管理工作,電廠事故應急救援行動或演練結束后,安全技術員要對行動或演練效果進行總結評估,提出修改意見,由安全技術員組織修訂。根據每次預案實施和演練評估情況,每兩年組織一次修訂完善,必要時及時修訂。11.3制定與解釋本預案由新疆科林思德瓦斯電廠安全技術員依據<發供電分電廠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制定,本預案解釋權歸新疆科林思德瓦斯電廠。11.4應急預案解釋本預案新的版本下發之日起執行,舊的版本同時廢止。11.5附件1事故匯報及搶救程序圖2應急救援體系響應程序3應急救援機構成員及有關單位聯絡電話表4消防器材布置圖5逃生路線示意圖附件1、事故匯報及搶救程序圖事故單位匯報事故單位匯報應急救援總指揮部辦公室應急救援總指揮部辦公室各專業組組長及成員總指揮部領導和成員各專業組組長及成員總指揮部領導和成員到指定地點集中到指定地點集中了解情況下達指令了解情況下達指令有關人員及專業組成員抵達現場有關人員及專業組成員抵達現場現場聽取事故匯報現場聽取事故匯報現場指揮部制定方案現場指揮部制定方案與總指揮建立聯系,及時匯報現場情況,接受總指揮指示各專業組進入現場工作指揮救援與總指揮建立聯系,及時匯報現場情況,接受總指揮指示各專業組進入現場工作指揮救援事故發生接警警情判斷響應級別應急啟動救援行動事態控制應急恢復應急結束(關閉)事故發生接警警情判斷響應級別應急啟動救援行動事態控制應急恢復應急結束(關閉)報警中心人員到位信息網絡開通應急資源調配現場指揮到位擴大應急申請增援現場清理解除警戒善后處理事故調查Y信息反饋人員救助工程搶險警戒與交通管制醫療救護人群疏散環境保護現場監測專家支持總結評審應急救援體系響應程序NYNY關閉附件3:應急救援機構成員聯絡電話表應急救援指揮部職務職務姓名聯系電話總指揮廠長宋憲廣副總指揮廠長助理聶新虎成員電氣專工衣海東成員技術員王明輝成員技術員陳繼強成員技術員靳強強成員文員祁丹成員庫管王飛電廠總經理郜琳阜康市消防大隊119阜康市急救中心120第二章新疆科林思德瓦斯電廠專項應急現場處理預案一、處理人身傷害應急預案1危險源和危害程度分析1.1危險源類型根據瓦斯氣發電行業生產特點,結合實際,人身傷害類型分為:高空墜落、觸電、機械傷害、爆炸傷害、窒息中毒、燙傷、群死群傷等。1.2危險源分析1.2.1高空墜落:凡在離地面2米及以上的地點進行的工作,都應視作高處作業。如:在機組上、腳手架上、線桿上、房屋頂、主變上等工作地點。1.2.2觸電:是指電流流經人體,造成生理傷害的事故。包括觸電、雷擊傷害。如人體接觸帶電的設備金屬外殼,裸露的臨時線,手持漏電的電動工具;起重設備誤觸高壓線或感應帶電;雷擊傷害;觸電墜落等事故。1.2.3機械傷害:在機組檢修、設備改造,日常生產維護,對外承接檢修工程及機械加工工作中,執行制度不嚴,安全技術措施不認真落實,少數員工安全意識談薄、自我保護能力不強,習慣性違章時有發生等,均有可能造成機械傷害。1.2.4爆炸傷害:瓦斯泄露到一定程度,發生爆炸引起的人身傷亡。1.2.5窒息中毒:瓦斯發生大規模泄露,導致人員窒息;燃燒不完全所產生的一氧化碳等有毒氣體對人體形成中毒危害。1.2.6燙傷:機組運行過程中的高溫潤滑油、液、尾氣對人產生的傷害。1.2.7發生群死、群傷事故的主要原因有高溫、高壓以及高空和有毒有害場所作業造成的爆炸、燙傷、觸電、高空墜落以及中毒等傷害。按照國家規定,群死、群傷事故分為以下幾個級別;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傷一般人身事故;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為較大人身事故;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為重大人身事故;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為特大人身事故。2應急處理基本原則2.1救死扶傷,人員安全優先;2.2防止和控制事故擴大優先;2.3保護環境優先。3應急指揮機構及其職責3.1應急救援指揮部(1)現場救援組組長:宋憲廣副組長:聶新虎成員:陳繼強(2)技術專家組組長:衣海東成員:王明輝、靳強強(3)后勤保障組組長:祁丹成員:王飛、曾強3.2指揮部職責3.2.1事故發生后,總指揮或總指揮委托副總指揮趕赴現場進行現場指揮,成立現場指揮部,批準現場救援方案,組織現場搶救。負責組織有關部室定期進行事故應急救援演練。3.2.2事件發生后,根據事故報告立即按本預案規定的程序,迅速組織力量趕赴現場進行事故處理。3.2.3預案的主管人員:廠安全技術員。3.2.4預案的修訂日期為兩年,視情況每年進行一次演練。3.2.5負責向發供電分電廠匯報事故情況和事故處理進展情況。3.2.6組織和提供在搶險過程中善后處理工作的物資和車輛供應。3.2.7發生事故(原因、處理經過、人員傷亡情況及及經濟損失情況)調查報告的編寫和上報工作。3.2.8危急狀態消除后,宣布應急行動結束。3.3各成員職責3.3.1廠行政后勤部:接到命令后,要迅速組織力量,趕赴現場,執行事故處理中人員、設備和物資的運送任務。同時,要為救護人員提供必要的生活用品及食物,確保后勤供給能夠滿足事故搶險的需要。3.3.2廠安全技術員:接到報告后,請示總指揮啟動救援方案,及時通知指揮部成員立即趕赴事故現場,協調各成員的現場救援工作,必要時請求上級單位援助。負責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的日常工作。第一時間內到達事故現場取證,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事故簡況,向總指揮及時傳達上級部門對事故搶險救援的指示和批示。在事故調查組的領導下開展事故調查處理。4應急通信聯系方式應急救援指揮部職務職務姓名聯系電話總指揮廠長宋憲廣副總指揮廠長助理聶新虎成員電氣專工衣海東成員技術員王明輝成員技術員陳繼強成員技術員靳強強成員文員祁丹成員庫管王飛電廠總經理郜琳阜康市消防大隊119阜康市急救中心120.5危機事件的預防與預警5.1完善各級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強化責任追究制度。認真落實各級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使每位職工明確自己工作中所負的安全責任。嚴格執行<安全生產工作獎懲規定>,強化責任追究、落實安全責任。5.2開展職工安全教育培訓,加強職工安全意識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識。制定切實可行的安全教育培訓計劃。不斷教育職工提高安全意識,自覺遵守規章制度的責任意識和法制意識,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做到”四不傷害”(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她人、不被她人傷害、自己不被傷害),切實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和規避事故風險能力。組織職工年度<電業安全工作規程>學習、考試,使職工掌握必須的安全技術,熟悉、了解并自覺執行安全規程。5.3積極開展危險源點分析預控工作。各專業建立、健全危險源點分析與預控措施數據庫,推行標準危險作業預控分析卡,采取運行重要操作、檢修工作有危險點分析預控措施。加強工作現場的動態管理,讓職工工作前充分了解作業風險并及時化解風險,創造安全可靠的工作條件,采取預控措施,從而有效預防設備、人身事故的發生。5.4加強生產現場安全監督。加強生產現場安全管理,做到安全措施落實、安全監督到位。特別是重要運行操作、重要檢修項目現場安全監督到位。日常瓦斯巡檢、定期檢漏工作到位。開展班組安全互保活動,做到工作中互相提醒、互相保護。5.5狠抓習慣性違章。制定并落實反違章行動計劃,各級領導、管理人員要帶頭嚴格執行規章制度,正確制定有關技術、安全措施,完善審批手續;現場的設備、各類安全設施符合安全規定;不斷完善防止誤操作事故措施,提高運行人員操作水平,杜絕誤操作事故;檢修、試驗人員加強作業現場防護措施,作業行為符合安全規定。繼續實施不定期反違章檢查,對違章現象曝光,對違章人員進行教育、考核,讓違章者無立足之地。切實做到無管理性違章,消除裝置性違章,杜絕因人員違章造成的人身傷害事故。5.6完善生產現場安全設施。加強對生產現場安全設施檢查,按電廠<安全設施規范>統一要求,進一步完善現場安全設施和標志。定期檢查樓梯、平臺、欄桿、井、坑、孔洞是否完整;安全用器具、各類起重機械、各類監測裝置是否符合安全要求;生產廠房是否照明充分完善;生產設備是否存在漏氣、漏油、漏液、漏電等不安全隱患,不斷消除隱患,改進勞動作業環境。5.7針對性具體預防措施5.7.1高空墜落(1)高空作業系好安全帶。(2)高空作業的平臺或架子應檢查牢固可靠,架板堅固且穩固可靠。(3)高空作業人員應體檢合格,身體不適應高空作業的人員嚴禁作業。5.7.2觸電(1)嚴格執行工作票制度和操作票制度。(2)未經驗電且工作地段兩端未掛接地線,不準在高壓設備上作業;(3)不準在無人監護情況下,單人在高壓設備上工作,施工前懸掛標示牌和裝設遮攔。(4)嚴禁約時停送電。(5)加強員工的緊急救護意識培訓,進行預防觸電緊急救護法培訓。(6)使用相應合格的安全工具進行操作。5.7.3機械傷害(1)機械加工工作中操作人員必須熟悉加工設備的性能和正確的操作方法,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2)使用工具前應進行檢查,不準使用不完整的工具。(3)大錘和手錘的錘頭必須完整,且表面光滑,不得有歪斜、缺口、裂紋等情形。大錘及手錘的手柄必須裝設牢固。(4)不準戴手套或單手掄大錘,掄大錘時周圍不準有人靠近。(5)用鑿子鑿堅硬物體時(如各種金屬、水泥等),必須配戴防護眼鏡,必要時裝設臨時安全遮攔,以防止碎片打傷人。(6)銼刀、手鋸、螺絲刀等工具手柄應安裝牢固,沒有手柄的不準使用。(7)砂輪必須進行定期檢查。砂輪應無裂紋及其它不良情況。砂輪機必須裝有鋼板制成的防護罩。禁止使用無防護罩的砂輪機。(8)使用砂輪機研磨時,應戴防護眼鏡。用砂輪機磨工具時應使火星向下,不準用砂輪側面研磨工具。(9)使用時操作人員應廠在鋸片的側面,鋸片應緩慢靠近被加工物體,不準用力過猛。(10)使用鉆床時,必須把鉆孔的物件安裝牢固,不準戴手套操作。(11)各種加工機械附近要設有明確的操作注意事項。5.7.4爆炸傷害(1)嚴格執行瓦斯定期巡檢標準,認真履行瓦斯監測職能,保證監測結果及時有效。(2)嚴禁攜帶手機、明火等違禁物品進入生產區域。(3)發現漏氣情況及時處理,避免大規模泄露。(4)保證生產區域通風設施正常運行,備用設備能夠正常投運。5.7.5窒息中毒(1)保證生產區域的通風系統能夠正常運行。(2)及時監測環境瓦斯濃度。(3)當需進入懷疑有瓦斯或有毒氣體的區域時,應當佩戴符合標準要求的自救呼吸器方可進入。(4)避免單人獨自進入危險區域。5.7.6燙傷(1)定期檢查各管路的連接部位,避免發生因墊片老化,緊固松動情況。(2)定期維護完善各種系統的保溫措施,彌補保溫破損部位。(3)緊急檢修、搶修時,要先對起溫部位進行測溫,確認符合施工要求后方可開工。6信息報告程序6.1當發生傷害事故時,現場人員應立即向當日值班人員匯報,值班人員立即向廠應急救援總指揮匯報,同時向昌吉州電力調度匯報。6.2事故報告內容包括以下內容:事故發生地點、時間;簡要經過、事故部位的簡要描述;事故原因的初步判斷和已采取的措施;事故搶救情況及需要協調事故搶救和處理的有關事項。7應急預案的啟動7.1發生群死、群傷事故后或死亡事故時,指揮部應當按照本應急救援預案,立即啟動本預案,并立即通知各成員及時趕赴事故現場,組織事故救援。7.2領導小組接到其它事故報告后,根據情況,確定是否啟動本預案。8危急事件的應對8.1應對原則各成員接到事故報告后,立即按照事故應急預案,做好本職工作。按照應急救援預案要求組織實施救援,不得拖延、推諉。8.2高空墜落8.2.1在接到事故現場有關人員報告后,凡在現場的應急指揮機構的領導小組成員(包括組長、成員)必須立即奔赴事故現場組織搶救,作好現場保衛工作,保護好現場并負責調查事故。在現場采取積極措施保護傷員生命,減輕傷情,減少痛苦,并根據傷情需要,迅速聯系醫療部門救治。8.2.2認真觀察、檢查傷員全身狀況,防止傷情惡化。發現受傷人員有呼吸、心跳停止時,應立即在現場就地搶救。對傷員進行止血、包扎、轉移搬運傷員、處理急救外傷等。現場救護辦法按<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發電廠和變電所電氣部分)>附錄七緊急救護法執行。8.2.3救護人員到達現場時,首先立即與負責人取得聯系并交代現場有關情況,然后協助救護人員進行搶救。8.2.4停止傷者的工作。8.2.5實施簡易處理。8.2.6傷情難以確定時,電話通知120趕赴現場,或采取其它措施迅速將傷者送就近醫療部門治療。8.3觸電8.3.1發現有人觸電,應立即斷開有關電源,使觸電者在脫離電源后在沒有搬移、不急于處理外傷的情況下,立即進行心肺復蘇急救,并根據傷情迅速聯系醫療部門救治。發現觸電者呼吸、心跳停止時,應立即在現場就地搶救,用心肺復蘇法支持呼吸循環,對腦、心重要臟器供氧。8.3.2觸電者未脫離電源前,救護人員不準用手觸及傷員。脫離電源要把觸電者接觸的那部分帶電設備的開關、刀開關斷開,或設法將觸電者與帶電設備脫離。在脫離電源的過程中,救護人員也要注意保護自己。8.3.4如果觸電者處于高處,為防止解脫電源后墜落應采取預防措施。8.3.5觸電者觸及低壓帶電設備,救護人員應設法迅速切斷電源,如拉開電源開關、刀開關,拔除電源插頭等;或使用絕緣工具、干燥的木棒、木板、絕緣繩子等不導電的材料解脫觸電者;也可抓住觸電者干燥而不貼身的衣服,將其拖開,切記要避免碰到金屬物體和觸電者的裸露身體;也可用絕緣手套或將手用干燥衣物等包起絕緣后解脫觸電者;救護人員也可廠在絕緣墊上或干木板上進行救護。8.3.6觸電者觸及高壓帶電設備,救護人員應迅速切斷電源,或用適合該電壓等級的絕緣工具(絕緣手套、穿絕緣鞋、并使用絕緣棒)解脫觸電者,救護人員在搶救過程中應注意保持自身與周圍帶電部分必要的安全距離。8.3.7高處觸電緊急救護救護人員應在確認觸電者已與電源隔離,且救護人員本身所涉及及環境安全距離危險電源時,方能接觸傷員進行搶救,并應注意防止發生高空墜落的可能性。高處發生觸電,為使搶救更為有效,應及時設法將傷員送至地面。在完成上述措施后,應立即用繩索迅速將傷員送至地面,或采取可能的、迅速有效措施送至平臺上。觸電傷員送至地面后,應立即繼續按心肺復蘇法堅持搶救。8.3.8雷擊觸電應盡快遠離接地極和避雷針,大樹等。8.4機械傷害8.4.1工作人員發生機械傷害后,救援人員應立即采取必要措施對受傷部位進行止血包扎等簡易處理。8.4.2如懷疑發生骨折等情況時,避免傷者移動,并及時對受傷部位固定。8.4.3及時通知專業救援隊伍進行救援。8.5爆炸傷害8.5.1在現場不存在危險的情況下及時搶救受傷人員脫離事故區域。8.5.2及時通知專業救援機構進行救援。8.6窒息中毒8.6.1立即啟動現場通風設施。8.6.2在配備安全呼吸裝置基礎上,開啟事故區域的通風窗、門等出口。8.6.3對窒息中毒人員開展”心肺復蘇”等緊急搶救。8.6.4及時通知專業救援機構。8.7燙傷8.7.1立即給傷者受傷部位涂抹防燙傷藥膏。8.7.2及時通知專業救援機構。8.8群死群傷8.8.1按救援需要及時通知專業救援隊伍施救或解除救援應急狀態。8.8.2建立現場救援專業組。應急救援指揮部根據實際情況,成立下列救援專業組:(1)危險源控制組:負責在緊急狀態下的現場搶險作業,及時控制危險源,并根據危險源的性質組織專用防護用品及專用工具,立即切斷電源、熱源、水源以及有毒有害源等,該組由廠安全技術管理人員組成,由廠長負責。(2)傷員搶救組:負責在現場附近的安全區域內設立臨時醫療點,對受傷人員進行現場緊急救治并護送重傷人員至醫院進一步治療。該組由綜合辦、事故責任電廠組成,由副廠長負責。(3)針對不同類型的傷亡事故,應采取不同的應急措施,其中主要措施包括燙傷急救措施、創傷急救措施、觸電急救措施以及中毒急救措施等。中毒急救時,首先使傷者離開中毒區域放置在通風場所,及時聯系120中心急救中心將傷者送專業醫療部門救治。(4)其余工作由電廠相關應急小組組織。9生產、生活維持或恢復方案9.1現場作業人員應配合醫療人員做好受傷人員的緊急救護工作,廠安全技術管理人員人員應做好現場的保護、拍照、事故調查等善后工作。9.2現場的事故處理工作完畢后,應急行動也隨之結束。

二、瓦斯氣泄露事故應急處理預案1危險源和危害程度分析1.1基本情況新疆科林思德瓦斯發電廠,容量為3×3.044MW,機組為GE顏巴赫設備。1.2危險源類型瓦斯氣體的主要成份為:甲烷、氮氣、氧氣,其主要特點:無色、無毒、無味、比空氣輕、易燃、易爆。一旦出現大量泄漏,極易造成重大事故。新疆科林思德瓦斯電廠瓦斯泄漏重點危險區域主要包括:水環真空泵房、氣體預處理間、主機房、氣柜等。易發生瓦斯泄漏的原因主要有:1.2.1燃氣管路及其附屬設施密封件老化(包括圈、墊及閥門壓蘭),導致瓦斯泄漏;1.2.2燃氣閥門長期使用,質量下降,關閉不嚴,造成瓦斯泄漏;1.2.3由于運行過程中的振動等原因,造成管道設施連接部位螺栓松動導致瓦斯泄漏;1.2.4由于瓦斯系統的安全閥動作,造成瓦斯泄漏;1.2.5由于燃氣中的雜質以及管道內壁上的鐵銹造成閥門關閉不嚴,從而使得檢修部位瓦斯泄漏或超標;1.2.6臨近區域瓦斯放散造成空間瓦斯超標;1.2.7野蠻施工,違章操作,引起室內外燃氣管線損壞,造成瓦斯泄漏。1.3危害程度分析1.3.1瓦斯泄漏根據泄漏范圍、空間濃度不同造成的危害程度也各不相同,其危害程度主要分為如下幾個等級:1.3.2當發生瓦斯泄漏時,如濃度在0.5%以下時,無危害;1.3.3當發生瓦斯泄漏時,如濃度在5%——16%時,且遇到著火源會發生瓦斯爆炸,濃度在9.5%爆炸威力最大。瓦斯爆炸產生的高溫高壓,促使爆源附近的氣體以極大的速度向外沖擊,造成人員傷亡,破壞廠房和設備設施引燃附近可燃物。另外,爆炸后氧氣濃度的降低及產生的有害氣體,會造成人員的窒息或中毒,危害性極大;1.3.4當發生瓦斯泄漏時,如濃度在16%以上時,失去其爆炸性,但遇到著火源會發生瓦斯燃燒,會造成人員的傷害、設備的損壞。另外,燃燒后氧氣濃度的降低及產生的有害氣體,會造成人員的窒息或中毒,危害性很大;1.3.5瓦斯爆炸及燃燒界限并不固定,還會受到環境溫度、環境壓力以及空間內其它可燃性氣體、可燃性粉塵、惰性氣體的混入等因素的影響,因而要將環境瓦斯濃度嚴格控制在0.5%以下。2應急處理原則2.1基本原則2.1.1受困人員和救援人員安全優先;2.1.2防止和控制事故擴大優先;2.2技術原則2.2.1遠方立即切斷氣源;2.2.2保證現場通風正常;2.2.3空間瓦斯濃度實測在1.5%以上嚴禁任何人員進入瓦斯泄漏區域。3組織機構及職責3.1指揮機構及職責3.1.1成立瓦斯氣發電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指揮部設在廠安全技術員,負責組織實施瓦斯泄漏事故應急救援工作。(1)現場救援組組長:宋憲廣副組長:聶新虎成員:陳繼強(2)技術專家組組長:衣海東成員:王明輝、靳強強(3)后勤保障組組長:祁丹成員:王飛、曾強3.1.2應急救援指揮部職責系統性瓦斯泄漏事故發生后,啟動應急救援預案,組織制定符合現場實際情況的搶救方案,組織現場應急救援;協調、組織各專業小組工作以及各單位配合工作,確保迅速處理事故;督察電廠事故應急演練,負責同上級主管部門的聯系、請求支援等。3.2應急成員單位職責3.2.1安全技術員:負責監督應急救援中各項安全措施的落實。負責提供搶救方案,對瓦斯泄漏進行控制,組織對現場進行搶險、搶修。對事故處理進行技術業務指導。3.2.2廠后勤:負責保障搶險救災中所需材料、工具、設備的協調組織。4預防與預警4.1事故預防4.1.1根據系統運行的實際情況,制定完整全面的規章制度,編制各崗位工種的崗位責任制、操作規程;落實規程制度,保證班檢、周檢、月檢質量。4.1.2所有進廠人員以及相關作業嚴格按照<瓦斯監督管理標準>執行。4.1.3供氣管路、設施的拆檢維修作業需制定專項安全技術措施。4.1.4定期委托有資質的單位對燃氣輸配系統和發電設備進行安全評估,預測可能發生燃氣或發生燃爆事故的危險因素,研究預防事故發生的措施。4.2預警 新疆科林思德瓦斯電廠當班人員要根據控制系統所反饋的參數及時掌握現場情況,在正常運行情況下,瓦斯泄漏事故的預警主要分為如下幾個等級:Ⅰ級預警:瓦斯報警儀II段報警停機、燃氣壓力降至5KPa以下、羅茨風機頻率上升、環境瓦斯濃度達5%以上、含危險濃度瓦斯區域半徑達3m以上;Ⅱ級預警:瓦斯報警儀II段報警停機、燃氣壓力有所下降、羅茨風機頻率上升、環境瓦斯濃度達1.5~5%、1.5~5%濃度瓦斯區域半徑達1m以上;Ⅲ級預警:瓦斯報警儀I段報警、燃氣壓力正常、羅茨風機頻率正常、環境瓦斯濃度在1.5%以下。5信息報告程序當發生大量瓦斯泄漏或燃燒爆炸、人身事故,新疆科林思德瓦斯電廠現場人員應立即向電力調度匯報,同時匯報廠值班人員,廠值班人員迅速通知應急總指揮。事故匯報內容:事故發生地點、時間;簡要經過、事故管道的壓力級別和類型;事故原因的初步判斷和已采取的措施;事故搶救情況及需要協調事故搶救和處理的有關事項。6應急處理6.1應急級別確定Ⅰ級為:燃氣系統發生大量瓦斯泄漏燃燒和爆炸事故。Ⅱ級為:燃氣系統發生瓦斯泄漏但未造成后果。6.2響應程序6.2.1應急啟動6.2.1.1發生以上事故時,新疆科林思德瓦斯電廠應急救援總指揮應立即下達命令,決定啟動<新疆科林思德瓦斯電廠事故應急預案>。6.2.1.2廠安全技術管理人員接到命令后,立即通知指揮部成員和成員單位應急人員到達指定地點,參加事故搶險。6.2.2救援行動6.2.2.1事故發生后,電廠應急指揮部立即組織人員進行搶險救援。6.2.2.2現場指揮部要對事故原因做出初步判斷,制定搶險方案和符合現場搶救的各項安全技術措施,經總指揮批準后組織實施。6.2.2.3按照應急處理基本原則,應急預案、搶險方案進行搶險,并隨時向電力調度室匯報事態發展和搶險進展情況。7應急保障準備7.1每廠組建不少于5人的搶險隊伍,并定期由廠牽頭組織全員進行預案的學習貫徹和演練。7.2廠應儲備充分的救援物品和救援搶險用的工具。7.3廠要配備足夠的滅火器材、瓦斯檢測儀器、隔離警示用品、自救器、照明器材等。

三、電氣系統事故應急處理預案1、總則新疆科林思德瓦斯電廠為了保障事故發生后,縮短故障處理時間,保證對科林思德瓦斯電廠生產的穩定運行,特編制此應急預案以指導事故狀態下的各項應急工作開展。2事故處理原則2.1電氣系統故障應先匯報地調,再逐級上報,并加強和深度除濕之間的聯系,作好相關記錄。2.2事故處理防止人員傷害的原則。2.3事故處理防止事故擴大化的原則。2.4在保證人身、設備安全的前提下,應將處理時間壓縮到最短。(一般故障情況下,處理時間不允許超過10分鐘)。2.5首先檢查35KV、10KV配電室,檢查發現故障點應先隔離故障點。2.6如果35KV系統全部失電,恢復時要逐級送電,防止系統沖擊造成其它電氣設備故障。3組織機構及職責3.1事故處理應急小組(1)現場救援組組長:宋憲廣副組長:聶新虎成員:陳繼強(2)技術專家組組長:衣海東成員:王明輝、靳強強(3)后勤保障組組長:祁丹成員:王飛、曾強3.2職責分工廠長:負責事故狀態下的協調工作和指揮工作。副廠長:負責現場指揮和匯報工作,異常情況下,現場值班。技術、專工:負責事故狀態時的技術指導和分析工作,到現場解決。必要時負責現場操作,故障查找分析,異常情況下,現場值班。運行當班:負責將現場實際情況向地調、上級匯報和現場檢查、操作。4事故、一般故障的主要處理方式4.1電廠照明失電,全電廠失電,機組全部跳機,3511線路保護跳閘,造成全電廠失電。4.2判斷:35KV系統故障或線路故障沖擊全廠失電4.2.1發生全電廠失電后,立即匯報地調,檢查并3511開關在分閘位置。4.2.2檢查明確2#主變或35KV系統有明顯故障點以后,立即將故障點隔離,并匯報地調。4.2.3檢查35KV、10KV配電室其它一切正常,進行下列操作:(1)匯報地調能夠進行35KV線路的反送電。(2)接到地調操作命令并確認有電后,合上3511開關,匯報地調3511開關已合上。(3)檢查380V、預處理、水環真空泵(4)正常后,合上1#廠變低壓側401、402、403開關,恢復廠用電。4.3沁園變全廠停電,致使35KV沁科線處于失電狀態。4.3.1由于沁園變全廠停電,發生全電廠失電后,查3511斷路器在分閘位置,斷開主變低壓側1012CB、1014CB斷路器,開關401、402搖至試驗位置。4.3.2檢查400KVA的臨時變壓器,投入使用。4.3.3合上水環真空泵房配電室隔離開關40424.3.4合上預處理配電室402、403斷路器4.3.5合上10KV配電室隔離開關斷路器40324.3.6合上廠用電開關400,恢復廠用電附件1.二次系統圖附件2.一次系統圖四、消防安全應急預案1總則1.1目的:為了提高廠所屬廠對各類火災的整體應急能力,確保全廠在安全生產過程一旦發生火險事故和火災事故,能夠采取快速、有序的應急措施,有效地進行事故控制,保護員工生命和國家財產的安全,保證正常應急秩序,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制定本預案。1.2編制原則:以人為本、預防為主,統一指揮、分級負責,條塊結合、區域為主,自救和救援相結合。1.3編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公安部61號令);<新疆科林思德瓦斯電廠消防管理制度>。1.4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新疆科林思德瓦斯電廠管轄區域內能夠預見的各類重大火險及火災事故。1.5危險主要來源電力設備線路短路、過載,電火花和明火和瓦斯泄露。2應急組織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