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熱影響區的組織與性能演示文稿_第1頁
焊接熱影響區的組織與性能演示文稿_第2頁
焊接熱影響區的組織與性能演示文稿_第3頁
焊接熱影響區的組織與性能演示文稿_第4頁
焊接熱影響區的組織與性能演示文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焊接熱影響區的組織與性能演示文稿1當前第1頁\共有51頁\編于星期三\6點焊接熱影響區的組織與性能當前第2頁\共有51頁\編于星期三\6點3第一節焊接熱循環第二節焊接熱循環下的金屬組織轉變特點第三節焊接熱影響區的組織與性能當前第3頁\共有51頁\編于星期三\6點4第一節焊接熱循環一、研究焊接熱循環的意義二、焊接熱循環的參數及特征三、焊接熱循環參數的計算當前第4頁\共有51頁\編于星期三\6點5一、研究焊接熱循環的意義在焊接熱源的作用下,焊件上某點的溫度隨時間的變化過程稱為焊接熱循環。

焊接熱循環反映了熱源對焊件金屬的熱作用。焊件上距熱源遠近不同的位置,所受到熱循環的加熱參數不同,從而會發生不同的組織與性能變化。研究焊接熱循環的意義為:

①找出最佳的焊接熱循環;②用工藝手段改善焊接熱循環;

③預測焊接應力分布及改善熱影響區組織與性能。當前第5頁\共有51頁\編于星期三\6點6二、焊接熱循環的參數及特征加熱速度ωH

最高加熱溫度Tm

相變溫度以上的停留時間tH

冷卻速度Ωc(或冷卻時間t8

/5)晶粒大小相變組織當前第6頁\共有51頁\編于星期三\6點7三、焊接熱循環參數的計算

主要介紹焊接熱源高速運動時厚板和薄板的熱循環參數的計算(推導過程略):

峰值溫度Tm的計算

相變溫度以上的停留時間tH

的計算

冷卻速度ωC和冷卻時間的計算

當前第7頁\共有51頁\編于星期三\6點8點熱源(厚板)線熱源(薄板)由兩式可以看出,當焊接線能量E(單位長度上的焊接熱輸入量,E=IU/v

)

一定,焊件上某點離開熱源軸心距離越遠,最高溫度Tm越低;而對焊件上某一定點,隨著線能量E

的提高,其Tm增高,焊接熱影響區的寬度增大。峰值溫度的高低還受預熱溫度與焊件熱物理性質的影響。當前第8頁\共有51頁\編于星期三\6點9點熱源(厚板)線熱源(薄板)由公式可以看出,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提高線能量E,高溫停留時間tH延長,也就是說發生粗晶脆化的可能性增大。提高初始溫度T0(預熱溫度),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延長高溫停留時間tH。當前第9頁\共有51頁\編于星期三\6點10冷卻速度:厚板薄板冷卻時間:厚板薄板

冷卻速度ωc隨著線能量E和初始溫度T0的提高而降低,冷卻時間隨著線能量E和初始溫度T0的提高而延長。母材的熱物理性質、焊件的形狀、尺寸、接頭型式、焊道的長度及層數都會影響焊接熱循環參數,當前第10頁\共有51頁\編于星期三\6點11第二節焊接熱循環條件下的

金屬組織轉變特點與熱處理條件下的組織轉變相比,其基本原理相同,又具有與熱處理不同的特點。

焊接過程的特殊性

焊接加熱過程的組織轉變

焊接時冷卻過程的組織轉變

當前第11頁\共有51頁\編于星期三\6點12一、焊接過程的特殊性五個特點(以低合金鋼為例):加熱溫度高

在熔合線附近溫度可達l350~l400℃;加熱速度快

加熱速度比熱處理時快幾十倍甚至幾百倍;高溫停留時間短

在AC3以上保溫的時間很短(一般手工電弧焊約為4~20s,埋弧焊時30~l00s);在自然條件下連續冷卻(個別情況下進行焊后保溫緩冷);有熱應力作用狀態下進行的組織轉變。當前第12頁\共有51頁\編于星期三\6點13二、焊接加熱過程的組織轉變焊接過程的快速加熱,將使各種金屬的相變溫度比起等溫轉變時大有提高。當鋼中含有較多的碳化物形成元素(Cr、W、Mo、V、Ti、Nb等)時,這一影響更為明顯。這是因為碳化物形成元素的擴散速度很小(比碳小1000~10000倍),同時它們本身還阻礙碳的擴散,因而大大地減慢了奧氏體轉變過程。當前第13頁\共有51頁\編于星期三\6點14圖10-4焊接快速加熱對Ac1、Ac3和晶粒長大的影響(CCT圖)d—晶粒的平均直徑;A—奧氏體;P—珠光體;F—鐵素體;K—碳化物45鋼40CrωH:1—1400℃/s;2—270℃/s;3—35℃/s;4—7.5℃/s)ωH

:1—1600℃/s;2—300℃/s;4—42℃/s;5—7.2℃/s當前第14頁\共有51頁\編于星期三\6點15鋼種相變點平衡狀態加熱速度ωH/(℃·S-1)AC1與AC3的溫差/℃/℃6~840~50250~3001400~170040~50250~3001400~170045鋼AC17307707757908404560110AC3770820835860950659018040CrAC17407357507708401535105AC3780775800850940257516523MnAC1735750770785830355095AC3830810850890940408013030CrMnSiAC17407407758259203585180AC38207908358909804510019018Cr2WVAC1710800860930100060130200AC38108609301020112070160260表10-1加熱速度對相變點Ac1和Ac3及其溫差的影響當前第15頁\共有51頁\編于星期三\6點16三、焊接冷卻過程中的組織轉變焊接條件下的組織轉變不僅與等溫轉變不同,也與熱處理條件下的連續冷卻組織轉變不同。隨冷卻速度增大,平衡狀態圖上各相變點和溫度線均發生偏移。共析成分成為一個成分范圍當前第16頁\共有51頁\編于星期三\6點17通過進行焊接熱模擬試驗,研究各種材料熱影響區的組織轉變,建立“模擬焊接熱影響區連續冷卻組織轉變圖SH-CCT”技術資料數據庫,它可以比較方便地預測焊接熱影響區的組織和性能,同時也能作為選擇焊接線能量、預熱溫度和制定焊接工藝的依據。有關典型鋼種的CCT圖及組織的變化可參閱有關焊接手冊。當前第17頁\共有51頁\編于星期三\6點18第三節焊接熱影響區的

組織與性能

焊接熱影響區的組織分布

焊接熱影響區的性能當前第18頁\共有51頁\編于星期三\6點19一、焊接熱影響區的組織分布接頭不同部位,經歷的焊接熱循環不同,便有不同的組織特點。按照熱循環過程特點,將接頭進行分區研究。當前第19頁\共有51頁\編于星期三\6點20不易淬火鋼焊接熱影響區的組織分布熔合區:又稱半熔化區,是焊縫與母材的交界區。加熱溫度:1490~1530℃(固、液相線之間)組織:(未熔化但因過熱而長大的)粗晶組織和(部分新凝固的)鑄態組織。特點:該區很窄,組織不均勻,強度下降,塑性很差,是裂紋及局部脆斷的發源地。過熱區:緊靠熔合區加熱溫度:1100℃~1490℃(1100℃~固相線)組織:粗大的過熱組織。特點:寬度為1~3mm,塑性和韌性下降。相變重結晶區(正火區):緊靠著過熱區加熱溫度:850℃~1100℃(AC3至1100℃)組織:均勻細小的鐵素體和珠光體組織(近似于正火組織)特點:寬度約1.2~4.0mm,力學性能優于母材。不完全重結晶區:加熱溫度:AC1~AC3之間組織:F+P(F粗、細不均)特點:部分組織發生相變,晶粒不均勻,力學性能差。當前第20頁\共有51頁\編于星期三\6點211-熔合區;2-過熱區;3-相變重結晶區;4-不完全重結晶區;5-母材;6-完全淬火區;7-不完全淬火區;8-回火軟化區焊接熱影響區的組織分布特征不易淬火鋼易淬火鋼當前第21頁\共有51頁\編于星期三\6點221、完全淬火區焊接時處于Ac3以上的區域,與不易淬火鋼的過熱區、正火區對應。加熱時鐵素體、珠光體全部轉變為奧氏體,冷卻時很容易得到淬火組織。在緊靠焊縫相當于低碳鋼過熱區的部位,得到粗大的馬氏體,而相當于正火區的部位則得到細小的馬氏體。當焊件母材的淬硬性不是太高時,還會出現貝氏體、索氏體等正火組織與馬氏體共存的混合組織。當前第22頁\共有51頁\編于星期三\6點232、不完全淬火區母材被加熱到Ac1~Ac3溫度之間的熱影響區,相當于不易淬火鋼的不完全重結晶區。在快速加熱條件下,鐵素體很少溶入奧氏體,而珠光體、貝氏體、索氏體等轉變為奧氏體。在隨后快冷時,奧氏體轉變為馬氏體,原鐵素體保持不變,并有不同程度的長大,最后形成馬氏體加鐵素體的混合組織。如含碳量和合金元素含量不高或冷卻速度較小時,奧氏體也可能轉變成索氏體或珠光體。當前第23頁\共有51頁\編于星期三\6點243、回火軟化區如母材焊前是調質狀態,焊接熱影響區的組織分布除存在完全淬火區和不完全淬火區外,還存在一個回火軟化區。在回火區內組織和性能發生變化的程度決定于焊前調質的回火溫度Tt:熱循環溫度低于Tt的部位,其組織性能不發生變化,而高于Tt的部位,將發生軟化現象;若焊前為淬火態,則可獲得不同的回火組織。緊靠Ac1的部位,相當于瞬時高溫回火,得到回火索氏體;離焊縫較遠的區域,獲得回火馬氏體。當前第24頁\共有51頁\編于星期三\6點25二、焊接熱影響區的性能

問題的嚴重性:焊縫可以通過化學成分的調整再配合適當的焊接工藝來保證性能的要求,而熱影響區性能只能通過控制焊接熱循環作用來改善。焊接熱影響區的硬化焊接熱影響區的脆化焊接熱影響區的軟化焊接熱影響區的性能控制當前第25頁\共有51頁\編于星期三\6點261、焊接熱影響區的硬化HAZ的硬度高低取決于母材的淬硬傾向(內因)HAZ的冷卻速度(外因)化學成分焊接規范焊接熱影響區的最高硬度Hmax:

Hmax(HV10)=140+1089Pcm-8.2t8

/5當前第26頁\共有51頁\編于星期三\6點27材料淬硬傾向的評價指標—

碳當量鋼中含碳量顯著影響奧氏體的穩定性,對淬硬傾向影響最大。含碳量越高,越容易得到馬氏體組織,且馬氏體的硬度隨含碳量的增高而增大。合金元素的影響與其所處的形態有關。溶于奧氏體時提高淬硬性(和淬透性);而形成不溶碳化物、氮化物時,則可成為非馬氏體相變形核的核心,促進細化晶粒,使淬硬性下降。碳當量(CarbonEquivalent)是反映鋼中化學成分對硬化程度的影響,它是把鋼中合金元素(包括碳)按其對淬硬(包括冷裂、脆化等)的影響程度折合成碳的相當含量。當前第27頁\共有51頁\編于星期三\6點28國際焊接學會推薦的CE(IIW),用于中等強度的非調質低合金鋼(b=400~700MPa):20世紀60年代以后,發展了低碳微量多合金元素的低合金高強鋼。日本的伊藤等人采用Y形坡口對接裂紋試驗對200多個低合金鋼進行研究,建立了Pcm公式:當前第28頁\共有51頁\編于星期三\6點29焊接熱影響區Hmax與t8/5的關系板厚20mm,成分:C=0.12%,Mn=1.4%,Si=0.48%,Cu=0.15%當前第29頁\共有51頁\編于星期三\6點302、焊接熱影響區的脆化

粗晶脆化

組織轉變脆化

析出脆化

熱應變時效脆化氫脆以及石墨脆化不同材料的焊接熱影響區及熱影響區的不同部位都會發生程度不同的材料脆化。當前第30頁\共有51頁\編于星期三\6點31粗晶脆化在熱循環的作用下,熔合線附近和過熱區將發生晶粒粗化。粗化程度受鋼種的化學成分、組織狀態、加熱溫度和時間的影響。如:鋼中含有碳、氮化物形成元素,就會阻礙晶界遷移,防止晶粒長大。例如18CrWV鋼,晶粒顯著長大溫度可達1140℃之高,而不含碳化物元素的23Mn和45號鋼,超過1000℃晶粒就顯著長大。當前第31頁\共有51頁\編于星期三\6點32晶粒粗大嚴重影響組織的脆性,尤其是低溫脆性。一般來講,晶粒越粗,則脆性轉變溫度越高。晶粒直徑d對脆性轉變溫度VTrs的影響當前第32頁\共有51頁\編于星期三\6點33組織轉變脆化焊接HAZ中由于出現脆硬組織而產生的脆化稱之組織脆化。對于常用的低碳低合金高強鋼,焊接HAZ的組織脆化主要是M-A組元、上貝氏體、粗大的魏氏組織等所造成。但對含碳量較高的鋼(一般C≥0.2%),則組織脆化主要是高碳馬氏體。當前第33頁\共有51頁\編于星期三\6點34M-A組元M-A組元是焊接高強鋼時在一定冷卻速度下形成的。它不僅出現在熱影響區,也出現在焊縫中。粗大的奧氏體冷卻過程中先形成鐵素體,而使殘余奧氏體的碳濃度增高,隨后這種高碳奧氏體可轉變為高碳馬氏體與殘余奧氏體的混合物,即M-A組元。

M-A組元分布在粗大鐵素體基底上的組織稱為粒狀貝氏體。M-A組元只在生成上貝氏體的冷卻條件下才能觀察到,冷速太快和太慢都不能產生M-A組元。焊縫和HAZ有M-A組元存在時,會降低接頭韌性。當前第34頁\共有51頁\編于星期三\6點35析出脆化由于焊接過程的快速加熱與冷卻,其熱影響區組織處于非平衡態。在時效或回火過程中,其過飽和固溶體中將析出碳化物、氮化物、金屬間化合物及其它亞穩定的中間相等,使材料的強度、硬度和脆性提高,這種現象稱為析出脆化。析出脆化的機理目前認為是由于析出物出現以后,阻礙了位錯運動,使塑性變形難以進行。若析出物以彌散的細顆粒分布于晶內或晶界,將有利于改善韌性。但以塊狀或沿晶界以薄膜狀分布的析出物會造成材料脆化。例:G102(12Gr2MoWVTiB)接頭在800℃加熱不同時間之后,HAZ碳元素分布狀況的面掃描結果。當前第35頁\共有51頁\編于星期三\6點36熱應變時效脆化在制造過程中要對焊接結構進行一系列冷、熱加工,如下料、剪切、彎曲成型、氣割等。若加工引起的局部應變、塑性變形的部位在隨后又經歷焊接熱循環作用(處于HAZ內)便會引起材料脆化,稱為熱應變時效脆化。冷成形靜應變時效脆化熱成形動應變時效脆化(特別是在200~400℃的預應變)HAZ焊縫封頭產生應變時效脆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應變引起位錯增殖,焊接熱循環時,碳、氮原子析集到這些位錯的周圍形成所謂Cottrell氣團,對位錯產生釘扎和阻塞作用而使材料脆化。明顯產生熱應變時效脆化的部位是HAZ的熔合區和Ar1以下的亞臨界HAZ(200~600℃)當前第36頁\共有51頁\編于星期三\6點373、焊接熱影響區的軟化經冷作強化的金屬經熱處理強化的金屬再結晶軟化過時效軟化焊接熱循環作用當前第37頁\共有51頁\編于星期三\6點38圖10-10調質鋼焊接HAZ的硬度分布焊前淬火+低溫回火;B—焊前淬火+高溫回火;C—焊前退火1—淬火區;2—部分淬火;3—回火區當前第38頁\共有51頁\編于星期三\6點39圖10-11

LD2鋁合金HAZ的軟化現象(HR為表面洛氏硬度)(自動TIG焊)當前第39頁\共有51頁\編于星期三\6點404、焊接熱影響區的性能控制控制焊接工藝過程改善母材的焊接性能當前第40頁\共有51頁\編于星期三\6點41針對不同母材焊接熱影響區的性能變化分析,合理制定焊接工藝,包括:選擇焊接線能量預熱與緩冷焊后熱處理(正火、調質、去應力退火)控制焊接熱循環控制HAZ組織當前第41頁\共有51頁\編于星期三\6點42采用低碳微合金化鋼:利用微量元素彌散強化、固溶強化,提高材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