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移動的輔助器具和自助器具_第1頁
個人移動的輔助器具和自助器具_第2頁
個人移動的輔助器具和自助器具_第3頁
個人移動的輔助器具和自助器具_第4頁
個人移動的輔助器具和自助器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個人移動的康復輔助

器具和自助器具當前第1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康復輔助器具是指能幫助殘疾人恢復獨立生活、學習、工作、回歸社會和參與社會活動的能力而開發、設計、制作或者改制的特殊產品。1996年,我國通過的國家標準GB/T16432《殘疾人輔助器具分類》第一次明確提出和使用了康復輔助器具的概念,將殘疾人輔助器具分為11個主類、135個次類和741個支類,個人移動的輔助器具屬于11個主類中的一類。當前第2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助行器當前第3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助行器(walkingaids)是一種能夠輔助人體支撐體重、保持平衡和行走的康復輔助器具,也可稱為步行器、步行架或步行輔助器。一、定義當前第4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根據結構和功能,可將其分為杖類助行器助行架二、分類當前第5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二、種類助行器杖類助行器助行架手杖肘杖前臂支撐拐腋杖多腳拐杖帶座拐杖標準型助行架輪式助行架助行椅助行臺當前第6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三、作用保持身體平衡支持體重增加肌力輔助行走其它當前第7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四、選用原則明確應用助行器的目的。全面了解患者情況。應對患者平衡能力等進行全面評估。符合患者所處環境要求?;颊咝杈哂幸欢ǖ恼J知能力??紤]患者個人生活方式及個人愛好。當前第8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杖類助行器手杖腋杖肘杖前臂支撐拐當前第9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一、手杖canes

當前第10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一)種類與結構標準可調杖鵝頸型杖鉤形杖長度不可調杖當前第11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三足手杖四足手杖當前第12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腋杖(axillarycrutch)金屬可調節腋杖當前第13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肘杖(elbowcrutch)金屬可調節肘杖當前第14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前臂支撐杖(forearmsupportcrutch)當前第15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二)適應證偏癱下肢肌力減退(脊髓灰質炎或下肢神經損傷)平衡障礙(顱腦外傷或多發性硬化)下肢骨與關節病變(骨性關節炎、下肢骨折、骨質疏松或半月板切除)老年人單側下肢截肢或配戴假肢偏盲或全盲等當前第16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單足手杖適用于握力好、上肢支撐力強的患者,如偏癱患者、老年人等。當前第17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三足手杖適用于平衡能力稍欠佳、使用單足手杖不安全的患者。當前第18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四足手杖適用于平衡能力欠佳、臂力較弱或上肢患有震顫麻痹、用三足手杖不夠安全的患者。當前第19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三)測量與使用

無直立困難患者單足手杖長度測量直立困難患者四足手杖長度測量當前第20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單足手杖長度測量:無直立困難患者

站立大轉子的高度手杖的長度及把手的位置當前第21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直立困難患者

可在仰臥位測量

當前第22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使用方法手杖兩點步行

2利用單只手杖和樓梯扶手上下樓梯

3利用雙手杖上、下樓梯

4手杖三點步行1當前第23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三點步先出杖,再邁出患足,然后再邁健足的步行方式。雙側杖只作為一點。常用于下肢骨折患者開始部分負重訓練時,以及脊髓損傷患者。當前第24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兩點步先出杖和患足,然后再邁出健足,杖和患足作為一點,健足作為另一點,交替步行。這種方法在下肢骨折患者早期下地步行時運用,患肢不能負重者應用較多。當前第25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按照健足邁出的位置可分為擺至步和擺過步兩種。擺至步:先出杖,邁出健足時足尖與杖水平,這種步行方式步幅較小,也相對安全,多用于剛開始步行訓練者。當前第26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擺過步:先出杖,邁出健足時足尖越過雙側杖水平線,此種方式步幅較大,速度較快,患者的上肢和軀干要有較好的控制力,否則容易摔倒。當前第27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四點步先出左側腋杖,邁出右足,然后出右側腋杖,最后邁出左足,共四步,所以稱為四點步。常用于雙下肢運動功能障礙者,如:脊髓損傷患者。當前第28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上樓梯健手扶樓梯扶手,手杖或肘杖放在患側下肢側,健手先向前向上移動;將健側下肢邁上一級樓梯,最后邁上患側下肢應用雙側肘杖時,先將健足邁上一級樓梯,身體前傾,然后將肘杖和患足邁上樓梯。上下樓梯當前第29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下樓梯健手先向前向下移,手杖或肘杖下移至下一級樓梯,患側下肢下移,然后健側下肢下移。當前第30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二、腋杖axillarycrutches

當前第31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一)種類與結構當前第32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

(二)適應證1.單側下肢無力而不能部分或完全負重的情況,如小兒麻痹后遺癥、脛腓骨骨折,或骨折后因骨不連而植骨后。2.雙下肢功能不全、不能用左、右腿交替邁步的情況,如截癱、雙髖用石膏固定或用其他方法制動時。當前第33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三)測量與使用1.測量最簡單的方法是用身長減去41cm即為腋杖的長度。站立時大轉子的高度為把手的位置,也是手杖的長度及把手的位置。測量時患者應著常穿的鞋站立。當前第34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如果患者下肢或上肢有短縮畸形:穿上鞋或配戴下肢矯形器仰臥位測量。

當前第35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使用

擺至步擺過步四點步行三點步行兩點步行部分負重步態免負荷步態當前第36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擺至步swingtogait

同時伸出兩支腋杖(1,1)支撐并向前擺身體使雙足同時拖地向前,到達腋杖落地點附近(2,2)。當前第37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擺過步swingthroughgait雙側腋杖同時向前方伸出(1,1)再將雙側腋杖向前伸出取得平衡(3,3)患者支撐把手,使身體重心前移,利用上肢支撐力使雙足離地,下肢向前擺動,雙足在腋杖著地點前方位置著地(2,2)當前第38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四點步行(fourpointgait)先伸出左側腋杖邁出右足再伸出右側腋杖最后邁出左足當前第39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三點步行(threepointgait)

先將兩側腋杖同時伸出,雙側腋杖先落地。

后邁出患足或不能負重的足。

最后再將對側足伸出。當前第40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兩點步行(twopointgait)

一側腋杖和對側足同時伸出作為第一著地點

另一側腋杖和另一側足再向前伸出作為第二著地點當前第41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部分負重步態

將腋杖與部分負重下肢同時向前移動

健側下肢邁越腋杖的足當前第42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免負荷步態先將腋杖向前負重下肢向前當前第43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三、肘杖elbowcrutch

當前第44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一)種類與結構當前第45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二)適應證雙側下肢無力或不協調,如脊髓損傷、小兒麻痹、某些脊柱裂;單側下肢無力且不允許該側肢體負重時,如踝骨折或半月板切除的早期;累及全身的雙側嚴重無力或不協調,或雙上肢無使用手杖的足夠力量的情況,如進行性肌營養不良或顱外傷后。當前第46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三)使用恢復早期使用肘杖步態模式(四點步)恢復后期使用肘杖步態模式(四點步)部分負重步態當前第47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恢復早期使用肘杖步態模式(四點步)將一側肘杖向前移邁對側下肢移對側肘杖移另一側下肢當前第48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恢復后期使用肘杖步態模式(四點步)一側肘杖及其對側下肢向前移動另一側肘杖及其對側下肢向前移動當前第49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部分負重步態將肘杖與部分負重下肢同時向前移動健側下肢邁越腋杖的足當前第50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四、前臂支撐拐

forearmsupportcrutch

當前第51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一)種類與結構當前第52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二)適應證常用于單側或雙側下肢無力而腕、手又不能負重的患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上下肢均有損傷等。當前第53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三)測量與使用測量測量方法有兩種:

立位測量臥位測量當前第54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立位測量患者站直,肩與上肢放松,目視正前方,體重均勻分布于雙足,測量自地面到尺骨鷹嘴的距離。當前第55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臥位測量足底到尺骨鷹嘴的距離再加2.5cm。當前第56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使用患者將手從托槽上方穿過,握住把手,前臂水平支撐在托槽上,此時的承重點為前臂。當前第57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恢復早期使用前臂支撐拐步態模式(四點步)將一側前臂支撐拐向前移邁對側下肢移對側前臂支撐拐移另一側下肢當前第58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1.標準型助行架2.輪式助行架3.助行椅4.助行臺第三節助行架walkingframe

當前第59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一、標準型助行架又稱講壇架(pulpitframe)或Zimmer架,是一種三邊形(前面或后面和左右兩側)的金屬框架,沒有輪子,手柄和支腳提供支撐的步行輔助用具。當前第60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一)種類與結構當前第61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二)適應證單側下肢無力或截肢,需要比單臂操作助行器更大支持,如老年性骨關節炎或股骨骨折愈合后。全身或雙下肢肌力降低或協調性差,需要獨立、穩定站立者,如多發性硬化癥或帕金森病。需要廣泛支持,以幫助活動和建立自信心,如用于長期臥床或患病的老年人。當前第62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三)測量與使用與測量手杖高度的方法相同。當前第63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助行架基本步態模式

提起助行架放在前方——上肢遠方

向前邁一步,落在助行架兩后足連線水平附近,如一側下肢較弱則先邁弱側下肢邁另一側下肢當前第64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助行架免負荷步態行走時先將助行架向前,然后負重下肢向前當前第65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助行架部分負重步態將助行架與部分負重下肢同時向前移動健側下肢邁至助行架兩后足的連線上當前第66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助行架擺至步將助行架的兩側同時前移將雙足同時邁至前移后的助行架雙足連線處當前第67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恢復早期使用交互式助行架步態模式(四點步)將一側助行架向前移邁對側下肢移對側助行架移另一側下肢當前第68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恢復后期交互式助行架步態模式(四點步)一側助行架及其對側下肢向前移動另一側助行架及其對側下肢向前移動當前第69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二、輪式助行架wheeledframe

有輪子、手柄和支腳提供支撐的雙臂操作助行器。當前第70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一)種類與結構當前第71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當前第72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二)適應證

適用于下肢功能障礙,且不能抬起助行架步行的患者。前輪輪式型助行架三輪型輪式助行架當前第73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三)測量與使用測量與手杖測量方法相同。當前第74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四、助行臺walkingtables

當前第75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助行臺基本步態當前第76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第二節輪椅當前第77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輪椅(wheelchair,W/C)是康復的重要工具之一,它不僅是肢體傷殘者的代步工具,更重要的是借助于輪椅進行身體鍛煉和參與社會活動。根據我國國家標準(GB/Tl6432—2004/IS09999:2002),除非特別說明,輪椅是指由使用者操作的輪椅,包括站立輪椅(使人站在有輪子的平臺上的框架里的移動輔助具)和站起輪椅(將人從坐姿移動到站姿的輔助裝置)。一、定義當前第78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一)按驅動方式分為手動輪椅和電動輪椅。(二)按構造分為折疊式輪椅和固定式輪椅。(三)按使用的對象分為成人輪椅、兒童輪椅、幼兒輪椅。(四)按用途分為普通輪椅、偏癱用輪椅、截癱用輪椅、競技輪椅等。二、常用輪椅種類當前第79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輪椅架車輪剎車座椅靠背腳托及腿托扶手三、普通輪椅的基本結構當前第80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當前第81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當前第82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當前第83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當前第84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普通輪椅的適用范圍偏癱患者:選擇單手驅動的輪椅,方便患者轉移盡量選擇椅座側板可以拆卸的低靠背的輪椅選用座椅較低的輪椅,以便于單手驅動輪椅時,由足來控制行進的方向可增配置合適的手托或小腿綁帶以維持患者較好的坐姿裝配輪椅小桌板的兩側輪椅扶手上面,這樣有利于患者進食、手功能訓練,同時上肢坐位時良姿位的擺放從而減少肩關節半脫位的發生率四、臨床應用當前第85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加用輪椅小桌板偏癱患者輪椅當前第86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脊髓損傷患者截癱選擇輪椅要注重質輕、驅動和活動性能好的輪椅輪椅側板需要能夠拆卸對于損傷節段較低的患者(如:胸以下截癱者)輪椅靠背能夠向后折疊,以便降低靠背高度,增加轉身的活動范圍可裝配腳踝綁帶和腳跟環以

解決下肢痙攣帶來的不穩定

問題當前第87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四肢癱C4以上的患者需要頜控或氣控輪椅C5以下患者選擇手控輪椅選擇高靠背或加裝頭托、

可傾斜式的輪椅手圈具有較大的摩擦力,

如手圈帶有突出物等骶尾部減壓困難,需要

選擇很好的防壓瘡墊當前第88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下肢傷殘需要根據患者的病情安裝腿架,選擇屈膝角度,特別是膝關節交叉韌帶修復術后的患者,屈膝角度的調適顯得尤為重要。截肢患者乘坐輪椅時的重心會相對靠后,因此在選擇輪椅時,要考慮輪椅的穩定性,如加裝傾翻輪、后輪后置,以及將座高降低等,對于膝下截肢者,使用帶有上抬腿靠的輪椅,以預防膝關節攣縮。當前第89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年老體弱行動不便者年老體弱者一般只需使用普通標準輪椅用來代步轉移及增加活動范圍、鍛煉其體能。在靠背后面配置一個購物袋或拐杖存儲器便于日常生活需要。當前第90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腦癱患兒根據患兒的年齡、體形選擇合適的兒童輪椅腦癱患兒輪椅除了轉移的功能外,還需考慮維持患兒在輪椅中的正

常姿勢,需減輕或不加

重其痙攣模式當前第91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輪椅處方應包括輪椅種類/類型、規格、尺寸以及個別部件的具體要求,但是目前國家沒有標準統一的輪椅處方。下列是處方舉例。輪椅處方當前第92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座位寬度:測量坐下時兩臀間或兩股之間的距離再加5cm,即坐下以后兩邊各有2.5cm的空隙。座位長度:測量坐位時后臀部至小腿腓腸肌之間的水平距離,將測量結果減6.5cm。座位高度:坐在測量用椅上,膝關節屈曲90°,足底著地,測量腘窩至地面的距離。輪椅的尺寸選擇當前第93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靠背高度:靠背越高,越穩定;靠背越低,軀干上部及上肢的活動越大。低靠背:測量坐面至腋窩的距離(一臂或兩臂向前平伸),將此結果減10cm即可。高靠背:測量坐面至肩部或后枕部的實際高度。扶手高度:坐在測量用椅上,上臂垂直,前臂平放于扶手上,測量椅面至前臂下緣的高度,再加2.5cm。輪椅的尺寸選擇當前第94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輪椅的使用當前第95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第三節

自助器具當前第96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自助器具(Selfhelpdevices)是利用患者殘存功能,無需外界能源的情況下,單憑患者自身力量即可獨立完成日常生活活動而設計的一類器具。一、定義當前第97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一)進食類自助器具1.直接操作的匙、叉、筷子類(1)加長把手的叉、匙(2)加粗把手的叉、匙(3)匙把向下彎的匙二、常用自助器具的種類和用途當前第98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4)叉、匙把向一方彎曲的成角叉(5)加裝彈簧的筷子當前第99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2.直接操作的刀類

手指力弱,不能以食指掌面下壓刀背,切物時只好借助整個手和臂的力量來進行割切。倒“T”形鋸刀“I”字形搖切刀“L”字形刀鋸刀當前第100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3.碟盤和杯類分隔凹陷式碟子配有碟檔的碟子當前第101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

(3)“C”形握把杯子

(4)帶吸管夾及吸管的杯子當前第102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二)洗澡用具

1.加環洗澡巾2.洗澡手套3.長臂洗澡刷4.洗澡椅5.防滑地膠墊當前第103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三)修飾類1.長柄發梳、長柄海綿2.帶有C型把的電動剃須刀3.改裝指甲剪當前第104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四)穿著類自助器具1.穿衣自助器具(1)穿衣鉤(2)魔術扣(3)系扣鉤當前第105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2.穿鞋襪自助器具(1)穿襪器(2)穿鞋器(3)彈性鞋帶當前第106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五)如廁類1.輪椅式便池2.加高坐墊當前第107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六)閱讀書寫類自助器具加粗筆免握筆翻書器當前第108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七)通訊交流類自助器具1.打電話自助器具為固定于電話聽筒上一“U”形物品(無繩電話),幫助抓握困難者持電話,而手功能更差者需使用免提電話,不需要拿起話筒當前第109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2.電腦輸入自助器具(1)敲鍵杖(2)改裝鍵盤(3)改裝鼠標3.溝通板當前第110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八)取物類自助器具1.拾物器2.長柄夾當前第111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九)文娛類自助器具1.持牌器2.游戲手柄當前第112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當前第113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當前第114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當前第115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可以提高個體的能力以達到使用者在環境中的功能獨立性。能很好地提高患者的學習和交流能力。須足夠的簡單,使用者或照顧者能較短時間內學會合理使用??梢园磦€體需要調節,并隨著個體的功能進展而調節。三、自助器具的制作原則當前第116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須強調在社區中的功能以及幫助其很好的融入社區,而不是突出其在社區中與其他成員之間的差異。需要美觀,如果患者不喜歡則很難達到治療目的和規范地使用。使用的材料對患者無損害,輕便、舒適、易清潔。材料價格低廉,購買方便。當前第117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第四節

坐姿系統與座墊當前第118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坐姿系統(seatingsystem)是一類用于輔助軀干保持坐姿穩定的輔助器具,主要用于嚴重的軀干控制功能障礙的患者,如四肢癱者。坐姿系統當前第119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坐姿系統的分類按身體控制部位分類軀干坐姿系統、頭軀干坐姿系統、軀干下肢坐姿系統、頭軀干下肢坐姿系統、軀干下肢足坐姿系統、頭軀干下肢坐姿系統

按照材料和結構分類普通型坐姿系統、模塑型坐姿

系統和可調節型坐姿系統當前第120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普通木制坐姿系統

金屬制的坐姿系統

模塑型坐姿

負壓微粒袋型坐姿計算機輔助設計制造坐姿常用坐姿系統當前第121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坐姿系統的選擇手自由式手依賴式手支持式

當前第122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成人坐姿系統兒童坐姿系統當前第123頁\共有133頁\編于星期二\22點座墊的作用:座墊的作用主要是增加承重面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