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安徽馬鞍山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所屬事業單位招考聘用編外聘用人員筆試題庫含答案解析_第1頁
2023年03月安徽馬鞍山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所屬事業單位招考聘用編外聘用人員筆試題庫含答案解析_第2頁
2023年03月安徽馬鞍山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所屬事業單位招考聘用編外聘用人員筆試題庫含答案解析_第3頁
2023年03月安徽馬鞍山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所屬事業單位招考聘用編外聘用人員筆試題庫含答案解析_第4頁
2023年03月安徽馬鞍山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所屬事業單位招考聘用編外聘用人員筆試題庫含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3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2023年03月安徽馬鞍山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所屬事業單位招考聘用編外聘用人員筆試題庫含答案解析一.參考題庫(共1000題)1.張某在百貨商場購買一臺彩電,使用三個月后出現故障。在“三包”有效期內,經兩次修理仍無法正常使用。此時市場上已無同類型號彩電。依照有關法律規定:A.張某只能要求再次維修B.按照銷售者單方意見執行C.如果張某要求,百貨商場應無條件退貨D.百貨商場應予以退貨,但可以抵消折舊費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經濟法知識。第二步,根據《家用電器國家三包規定》第十一條,在三包有效期內,修理兩次,仍不能正常使用的產品,憑修理者提供的維修記錄和證明,由銷售者負責為消費者免費調換同型號同規格的產品或者按本規定第十三條的規定退貨,然后依法向生產者、供貨者追償或者按購銷合同辦理。根據《家用電器國家三包規定》第十三條,在三包有效期內,符合換貨條件的,銷售者無同型號同規格產品,消費者不愿調換其他型號、規格產品而要求退貨的,銷售者應當予以退貨;有同型號同規格產品,消費者不愿調換而要求退貨的,銷售者應當予以退貨,對已使用過的商品按本規定收取折舊費。折舊費計算自開具發票之日起退貨之日止,其中應當扣除修理占用和待修的時間。題干已經說明在三包有效期內,修理兩次,仍不能正常使用,且商場無同型號產品,當張某提出退貨時,按照《家用電器國家三包規定》相關內容,銷售者應無條件退貨。因此,選擇C選項。A項:商場應無條件退貨。A項錯誤。B項:應按照消費者單方意見執行,而非銷售者。B項錯誤。D項:按照《家用電器國家三包規定》相關內容,只有在“有同型號同規格產品,消費者不愿調換而要求退貨”的條件下,才可以“對已使用過的商品收取折舊費”。D項錯誤2.廢紙∶垃圾A.職業∶道德B.空調∶溫度C.房屋∶財產D.發票∶憑證參考答案:CD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干邏輯關系。“廢紙”是“垃圾”的一種,二者屬于包容關系中的種屬關系。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職業”與“道德”,二者屬于偏正關系,排除;B項:“空調”能調節“溫度”,二者屬于對應關系,排除;C項:“房屋”是“財產”的一種,二者屬于包容關系中的種屬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符合;D項:“發票”是“憑證”的一種,二者屬于包容關系中的種屬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符合。因此,選擇CD選項。3.從古至今,由“床”引申而來的意象有很多,如像床的器具:琴床、機床、車床、筆床、櫓床等。下列選項中,“床”的涵義相同的是:A.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B.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C.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D.藤床紙帳朝眠起,說不盡無佳思參考答案:ACD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文學常識。第二步,A項:“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出自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意為下雨屋頂漏水,屋內沒有一點兒干燥的地方,房頂的雨水像麻線一樣不停地往下漏。其中“床”是指供人睡覺休息的家具。C項:“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李白《靜夜思》,意為明亮的月光灑在床前的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白霜。其中“床”存在兩種說法,一種取臥具之意,另一種取井欄之意。本項擇優選擇臥具之意。D項:“藤床紙帳朝眠起,說不盡無佳思”出自李清照《孤雁兒》,意為初春的早晨,在藤床紙帳這樣清雅的環境中醒來,卻并沒有好興致,反而有一種說不盡的傷感、惆悵。本項藤床為臥具之意。因此,選擇ACD選項。B項:“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出自李白《長干行二首》,意為男孩跨騎竹馬而來,圍繞井欄旋轉奔跑,小姑娘用手把玩著剛才從門前折回的青梅花枝。其中“床”是指井欄,即后院水井的圍欄。B項排除。4.下列構成貪污罪的是:A.甲被委托管理國家財務,以盜竊的手法非法占有集體資產20萬B.乙作為機關一把手,讓二級負責人為其購買價值30萬的車C.丙作為村主任,偽造合同非法占有集體財產15萬D.丁作為科技局局長,未嚴格把關,為不符合條件的企業提供便利致使其公司獲利300萬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刑法分則知識。第二步,根據2021年版《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條,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侵吞、竊取、騙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財物的,是貪污罪。受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委托管理、經營國有財產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侵吞、竊取、騙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國有財物的,以貪污論。與前兩款所列人員勾結,伙同貪污的,以共犯論處。丙屬于“受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委托管理、經營國有財產的人員”,利用職務之便非法占有集體財產,則是貪污的性質,即構成貪污罪。因此,選擇C選項。根據2021年版《刑法》第九十三條,本法所稱國家工作人員,是指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和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從事公務的人員,以及其他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以國家工作人員論。A項:根據2021年版《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條第一款,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A項并未說明甲是被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委派,且甲是以盜竊手法,并不確定是否符合“利用職務之便”的情形。不構成貪污罪。A項排除。B項:根據2021年版《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條,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的,是受賄罪。國家工作人員在經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定,收受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歸個人所有的,以受賄論處。根據2021年版《刑法》第三百八十八條,國家工作人員利用本人職權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通過其他國家工作人員職務上的行為,為請托人謀取不正當利益,索取請托人財物或者收受請托人財物的,以受賄論處。乙的行為構成受賄罪。B項排除。D項:丁作為科技局局長,未嚴格把關,為不符合條件的企業提供便利,構成玩忽職守罪。D項排除。5.對于公司單方面與張曉解除勞動合同的做法,下列評價正確的是:A.符合法律規定,因為張曉生病耽誤了工作,影響了公司運作B.符合法律規定,因為張曉病情反復且身體狀況差,無法再勝任公司安排的工作C.不符合法律規定,因為張曉正在規定醫療期內,公司無權單方面解除合同D.不符合法律規定,公司應當提前至少一個月書面通知張曉,方可解除合同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合同法知識。第二步,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二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條

、第四十一條

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一)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的;(二)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并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根據《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一)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三個月;五年以上的為六個月。張曉2004年大學畢業后就職于某外貿公司,2012年月初張曉因腰疼難忍去醫院糾正,經檢查確診為腰椎間盤突出,需住院治療。故張曉應有六個月的醫療期。故張曉在醫療期內,因此公司與她解除勞動合同不符合法律規定。因此C項正確,符合題意,當選。因此,選擇C選項。6.為加強治安防控,現計劃在一段L形的圍墻(如下圖)上安裝治安攝像頭,其中A點到B點長度為750米,B點到C點長度為1350米。按要求ABC三個位置必須安裝一個攝像頭,且相鄰兩個攝像頭之間的距離要保持一致,則整段圍墻至少需要安裝(

)個攝像頭。A.14B.15C.16D.17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根據“ABC三個位置必須安裝一個攝像頭”可知為兩端植樹問題。根據公式:。根據“相鄰兩個攝像頭之間的距離要保持一致”可得,間隔距離需為AB、BC長度的公約數。總長一定,間隔距離越大,攝像頭的個數就越少,則間隔距離最大為AB(750米)、BC(1350米)的最大公約數,即150米,則至少需要安裝個攝像頭。故正確答案為B。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植樹問題。第二步,要想安裝的攝像頭少則間距盡可能大,因為要求間距相等,則間距應為750和1350的最大公約數,即150,故選擇150米作為間距。道路總長750+1350=2100(米),根據直線單側植樹公式,棵數=總長÷間距+1,可知需要安裝攝像頭2100÷150+1=15(個)。因此,選擇B選項。解題思路:題干要求兩段圍墻上攝像頭的數量盡可能少,所以相鄰兩個攝像頭的間距應盡可能大。相鄰兩個攝像頭之間的距離保持一致,說明兩個攝像頭的間距應是AB長度和BC長度的最大公因數,直接求出兩個攝像頭之間的距離,就可得到需要安裝的攝像頭數量。要想使安裝攝像頭的數量最少,則攝像頭之間的距離應盡可能大。已知相鄰兩個攝像頭之間的距離要保持一致,所以攝像頭之間的距離應是兩段圍墻長度的最大公因數。750和1350的最大公因數為150,則相鄰兩個攝像頭相距150米,至少需要安裝(750+1350)÷150+1=15個攝像頭。故本題選B。7.商務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開展小店經濟推進行動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培育小店經濟試點城市(區)100個,賦能服務企業100家,形成人氣旺、“煙火氣”濃的小店集聚區1000個,達到“百城千區億店”目標。發展小店經濟是促消費、惠民生、穩就業的重大舉措,要通過發揮(

)作用,激發小店經濟活力,暢通城市經濟活動的毛細血管。A.貨幣政策B.財政政策C.宏觀調控D.市場主體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時事熱點知識。第二步,商務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開展小店經濟推進行動的通知》,通知提出:堅持市場主導。發揮市場主體作用,以服務消費為導向,以業態創新為動力,以市場化運作推動轉型升級、激發小店經濟活力,暢通城市經濟活動的“毛細血管”。因此,選擇D選項。8.RERTTREA.FDFGGFDB.DASDDSAC.QWEEQWQD.FGFHGHG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干字符間的關系。從左往右,部分位置存在字符相同的特點,其中1號、3號和6號位置上的字符相同,2號和7號位置上的字符相同,4號和5號位置上的字符相同。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1號、3號和6號位置上的字符相同,2號和7號位置上的字符相同,4號和5號位置上的字符相同,與題干字符的邏輯關系一致,符合;B項:1號和3號位置上的字符不同,排除;C項:1號和3號位置上的字符不同,排除;D項:1號和6號位置上的字符不同,排除。因此,選擇A選項。9.甲、乙兩人同時從東西兩鎮相向騎行,在距西鎮20千米處兩人相遇,相遇后兩人又繼續前進;甲至西鎮、乙至東鎮后都各自立即返回,兩人又在距東鎮15千米處相遇。求東西兩鎮相距多少千米?A.45B.50C.55D.60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行程問題,屬于相遇追及類。第二步,結合題意畫圖如下:實線代表甲所走路線,虛線代表乙所走路線,BC=20,AD=15。整個過程乙所走的總路程是第一次相遇時乙所走路程的3倍,所以整個虛線的長度為20×3=60,則甲乙兩地距離為60-AD=60-15=45(km)。因此,選擇A選項。10.甲乙為親姐弟,父母雙亡,甲23歲,在某學校任教,乙13歲精神病人,乙在父母去世后的2年中,一直居住在叔父丙家,由丙照顧。按照民法的規定,乙的監護人應當是(

)。A.甲B.丙C.甲和丙D.乙戶口所在地的居民委員會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本題考查民法常識。《民法典》第二十七條規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A項正確,甲和乙為親姐弟,在父母雙亡的情況下,甲有監護能力,可按順序擔任監護人。BC項錯誤,丙是乙的叔父,雖然兩年內一直由丙照顧,但是未經過村委會、居委會或民政部門的同意,不能作為監護人。D項錯誤,乙戶口所在地的居民委員會不能擔任乙的監護人。故正確答案為A。11.下列說法符合文意的是:A.地震極震區的人首先必定感受到上下跳動B.山區發生地震就會造成掩埋村鎮的慘劇C.地震造成地形的改變既有隆起也有下降D.地震崩塌的山石往往在山下形成地震湖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本題為細節判斷題。根據文中第二段“大地震能使局部地形改觀,或隆起,或沉降”一句。可知C項表述正確。根據文段第一段第二句“極震區的人在感到大的晃動之前,有時首先感到上下跳動”可知A項表述過于絕對,是“有時”而并非“必定”;根據文中最后一句“常造成掩埋村鎮的慘劇”可知B項表述過于絕對;根據文中最后一句“在上游形成地震湖”可知D項表述有誤,并非“山下”而是“上游”。故正確答案為C。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將選項與文段一一對應。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對應第一段第二句“極震區的人……有時首先感到上下跳動”,將原文“有時”偷換成“必定”,屬于偷換語氣,錯誤。B項對應第二段倒數第二句“在山區……常造成掩埋村鎮的慘劇”,將原文“常造成”偷換成“就會”,屬于偷換語氣,錯誤。C項對應第二段倒數第四句“大地震能使局部地形改觀,或隆起,或沉降”符合文意,正確。D項對應第二段尾句“崩塌的山石堵塞江河,在上游形成地震湖”,地震湖形成位置為“在上游形成”而非“在山下形成”,屬于偷換概念,錯誤。因此,選擇C選項。12.張某發現自己被許多網民惡意“人肉搜索”,立刻通知相關網絡服務提供者,要求其采取刪除、屏蔽等措施,但網絡服務提供者沒有及時采取必要的措施,對于張某遭受損害的賠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由參與“人肉搜索”的網民承擔賠償責任B.由未采取措施的網絡服務提供者承擔賠償責任C.參與“人肉搜索”的網民和未采取措施的網絡服務提供者按份承擔賠償責任D.由參與“人肉搜索”的網民和未采取措施的網絡服務提供者對擴大的損失承擔連帶責任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民事責任知識。第二步,根據《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六條,網絡用戶利用網絡服務實施侵權行為的,被侵權人有權通知網絡服務提供者采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網絡服務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時采取必要措施的,對損害的擴大部分與該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網絡服務提供者知道網絡用戶利用其網絡服務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與該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同時,侵權行為指的是侵犯他人的人身財產或知識產權,依法應承擔民事責任的違法行為。根據《侵權責任法》第二條,未經公民許可,公開其姓名、肖像、住址和電話號碼等行為,屬于侵犯公民隱私權的行為。本題當中,“人肉搜索”的行為屬于違法行為,侵犯了張某的隱私權,而網絡服務提供者并沒有及時采取必要的措施,停止侵權行為的繼續,給張某造成了損失,就應該對損害的擴大部分與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因此,選擇D選項。13.反壟斷調查能夠為市場活動提供公平競爭的環境,降低企業生產成本。(

)0.正確1.錯誤參考答案:1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微觀經濟。壟斷行為是指若干個企業通過協議,采取聯合行動,保持一致態度,以限制競爭的行為。是不正當競爭的一種具體表現。反壟斷調查是指針對某些企業的市場壟斷行為進行調查。反壟斷調查有利于維護市場秩序和市場體系,為市場競爭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但是企業的生產成本和壟斷無關,故反壟斷調查不能降低企業成本。故表述錯誤。14.控制是管理的基本職能,控制幾乎包括了管理人員為保證實際工作與計劃的一致所采取的一切活動。(

)0.正確1.錯誤參考答案:0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管理學基本原理知識。第二步,控制是管理的基本職能,是檢查工作是否按既定的計劃、標準和方法進行,發現偏差分析原因,進行糾正,以確保組織目標的實現。由此可見,控制職能幾乎包括了管理人員為確保實際工作與組織計劃相一致所采取的一切活動。因此,本題正確。15.對抗,在生態學中指生活在一起的兩種不同種類的生物,一方或雙方遭受損害的關系。對抗通常是不同生物為占據同一生態位而產生的結果。可分為侵害、抗生和競爭,一種生物受益而另一種生物遭受損害的屬于侵害;一種生物遭受損害而另一種生物不受影響的屬于抗生;兩種生物相互施加不利影響的屬于競爭。以下屬于競爭的是:A.小菜蛾的天敵蜂把卵產在小菜蛾的幼蟲體內。當蜂卵孵化成幼蜂時,幼蜂便會吃掉小菜蛾的幼蟲B.有種鳥兒常在鱷魚身上尋找寄生蟲,而由于掠食者不敢在鱷魚身邊攻擊這些鳥類,使得鳥兒更安全C.池塘中如果蝌蚪的密度過大,蝌蚪會分泌一種毒物,限制其他蝌蚪的生長發育,甚至增加其死亡率D.蘿卜蚜和桃蚜混合飼養達一定密度時,產蚜量均顯著下降,但桃蚜產蚜量顯著高于蘿卜蚜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題干定義競爭是一種對抗狀態,分析其特點,再結合選項比較即可解題。競爭定義的關鍵信息:兩種生物相互施加不利影響。A項,幼蜂會吃掉小菜蛾的幼蟲,只體現出幼蜂對小菜蛾施加不利影響,不符合定義的關鍵信息。B項,鳥兒常在鱷魚身上尋找寄生蟲,而鱷魚間接的保護了這種鳥兒,二者之間未體現出相互施加不利影響,不符合定義的關鍵信息。C項,蝌蚪會分泌一種毒物,限制其他蝌蚪的生長發育,甚至增加其死亡率,屬于同種生物之間的不利影響,不符合定義的關鍵信息。D項,蘿卜蚜和桃蚜混合飼養,產蚜量均顯著下降,體現了兩種生物相互施加不利影響,符合定義。故本題選D。解題思路:第一步,看提問方式,本題屬于選是題。第二步,找關鍵信息。多定義,考查“競爭”,其關鍵信息如下:①兩種生物;②相互施加不利影響。第三步,辨析選項。A項:幼蜂受益而小菜蛾遭受損害,并非“兩種生物相互施加不利影響”,不符合定義;B項:鳥獲得食物和安全,鱷魚減少身上寄生蟲,兩者互相受益,并非“相互施加不利影響”,不符合定義;C項:僅提到蝌蚪這一種生物,不滿足“兩種生物”,不符合定義;D項:達一定密度時,蘿卜蚜和桃蚜相互競爭空間、食物等,產蚜量均顯著下降,滿足“兩種生物相互施加不利影響”,符合定義。因此,選擇D選項。解題思路:題干只針對競爭提問,因此只須分析這一定義即可。第一步: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定義中強調“兩種生物”“相互施加不利影響”等。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A項中僅有幼蜂對小菜蛾的不利影響,B項中不存在任何不利影響,C項中不涉及兩種生物,因此均不符合定義。D項是蘿卜蚜和桃蚜的產蚜量均顯著下降,體現了兩種生物的相互不利影響,符合定義。故正確答案為D。16.①螃蟹養殖戶到環保部門投訴②某化工企業偷偷將污水直接排放③企業營業執照被吊銷④螃蟹養殖戶損失慘重⑤企業負責人也受到相關部門嚴厲處分將以上五個句子重新排列,語序正確的一項是:A.②④①③⑤B.①③②④⑤C.②①③⑤④D.③①②⑤④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觀察選項特征,確定首句。②句“偷偷排放污水”是①句“投訴”的原因,③句“營業執照吊銷”是①句“投訴處理”的結果,所以①③不適合做首句,排除B項和D項。第二步,對比A項和C項。判斷②后邊是④還是①。④句是①句投訴的原因,所以④在①之前,排除C項。因此,選擇A選項。17.濟南∶泉城A.涪陵∶楠竹之鄉B.曲阜∶金嶺銀灘C.永康∶五金城D.武漢∶桂花之鄉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干邏輯關系。“泉城”是“濟南”的別稱,二者屬于全同關系。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楠竹之鄉”是桃江的別稱,與“涪陵”無明顯邏輯關系,排除;B項:“金嶺銀灘”是乳山的別稱,與“曲阜”無明顯邏輯關系,排除;C項:“五金城”是“永康”的別稱,二者屬于全同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符合;D項:“桂花之鄉”是咸安區桂花鎮的別稱,與“武漢”無明顯邏輯關系,排除。因此,選擇C選項。18.-27,-7,1,3,5,13,(

)A.33B.31C.27D.25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解法一:第一步,觀察數列,每項數據皆在冪次數附近波動,考慮冪次修正數列。第二步,冪次化指數形式如下:底數數列是公差為1的等差數列,所求項底數為2+1=3,指數數列是3的常數數列,修正數列是公差為1的等差數列,下一項為5+1=6,則所求項為33+6=33。因此,選擇A選項。解法二:考慮對稱數列,數列共7項,觀察發現1+5=-7+13=6,規律為以3為對稱軸,兩項加和為6,則所求項為6-(-27)=33。因此,選擇A選項。解法三:數列變化較緩,考慮做差,做差如圖所示:二次差數列是公差為6的等差數列,下一項為6+6=12,一次差數列下一項為8+12=20,所求項為13+20=33。因此,選擇A選項。19.法國歷史上一位著名的美食家有一個有趣的觀點:天生的美食家一般是中等身材、方圓臉、眼睛明亮、額頭小、鼻子低、嘴唇豐滿、四方下巴;而天生沒有口福的人一般是瘦長臉型,眼睛和鼻子都較大,不管他身高如何,他總是給人一種瘦長的感覺。這一關于“美食面相”的觀點也是如今大多數人對“美食家”的直觀印象。可是,貪食與肥胖雖然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卻不是必然的因果關系,懂吃又善吃的瘦子比比皆是。根據以上的陳述,可以推出的是:A.美食家一般都很肥胖B.肥胖的人一般都很貪食C.有的瘦子既不懂吃又不善吃D.有些瘦子既懂吃又善吃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依據題干特征和提問方式,確定為歸納推理。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題干未提及“美食家身材肥胖與否”,排除;B項:由“貪食與肥胖雖然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卻不是必然的因果關系”,可知肥胖與貪食之間沒有必然因果關系,排除;C項:根據“懂吃又善吃的瘦子比比皆是”可知該項表述無由猜測,排除;D項:結合“懂吃又善吃的瘦子比比皆是”,該項可以推出。因此,選擇D選項。解題思路:逐一分析比較選項。A項:由題干“天生的美食家一般是中等身材”以及“貪食與肥胖雖然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卻不是必然的因果關系”可知,題干中并未提及美食家一般都很肥胖,故A項無法推出,排除;B項:由題干“貪食與肥胖雖然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卻不是必然的因果關系”可知肥胖與貪食之間無必然因果關系,故B選項無法推出,排除;C項:由最后一句“懂吃又善吃的瘦子比比皆是”,推知有些瘦子既懂吃又善吃,無法推出C選項,排除;D項:由最后一句“懂吃又善吃的瘦子比比皆是”可推之D選項正確,當選。故正確答案為D。解題思路:本題要求選擇能夠由題干內容推出的一項,需準確理解和把握題干的細節信息,不要擴大或縮小題干的范圍。A項,由題干中對天生的美食家的身材和相貌的描述,不能推出美食家一般都很肥胖,排除。B項,題干中說貪食與肥胖并不是必然的因果關系,該項無法推出,排除。C項,題干中說懂吃又善吃的瘦子比比皆是,即有些瘦子既懂吃又善吃,但無法推出有些瘦子既不懂吃又不善吃,排除。D項,可以由題干最后一句話推出,正確。故本題選D。20.填入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在已破壞的丹霞地貌核心地區設立有效的隔離裝置并加大巡邏力度,是當下

的必要舉措。A.痛定思痛B.江心補漏C.亡羊補牢D.立竿見影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語境。根據“已破壞”、“設立有效的隔離裝置并加大巡邏力度”可知,橫線位置體現的是對出現問題的丹霞地貌加以“補救措施”是必要的。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痛定思痛”指吸取教訓,警惕未來,不是“警惕”而是馬上進行措施的補救,不符合文意,排除A項。B項“江心補漏”比喻失去了時機,已無法補救,文段表達的是已補救,與文意相悖,排除B項。C項“亡羊補牢”比喻出了問題以后,想辦法補救,免得再受損失,符合文意。D項“立竿見影”多用于描述某種具體措施能立刻見效,文段體現的是馬上就行補救措施的必要性,而非措施的效果,不符合文意,排除D項。因此,選擇C選項。21.下列詩句中,畫線詞語所指對象不同于其他三項的是:A.天上分金鏡,人間望玉鉤B.桂魄十分滿,暮容千里晴C.萬松圍坐石,大海浴金輪D.絳河冰鑒朗,黃道玉輪巍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本題可用常識法和聯想法解答。在四個詞語中,A項的“玉鉤”是生活中最常見的意象,指的是月亮。B項的“桂魄”可聯想到古代傳說月中有桂,指代的應該是月亮。由此可大概猜測四個詞語中三個詞語形容的應是月亮。C項的“金輪”表現為金色,與太陽的形象相符。D項的冰鑒與月亮的清涼相符。由此推測C項入選的可能性最大。A項出自李賀的《七夕》,B項出自鄭作肅的《中秋登青原臺》,C項出自薛嵎的《本無師住甸陽山庵》,D項出自元稹的《月三十韻》。A項中的“玉鉤”,B項中的“桂魄”,D項中的“冰鑒”,指的都是月亮。C項中的“金輪”,指的是太陽。故本題選C。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人文并選錯誤項。第二步,A選項:出自宋朝薛嵎《本無師住甸陽山庵》。金輪指代太陽。B選項劃線部分“冰鑒”指的月亮。本句詩意思是:銀河之上有一輪明朗的月亮猶如冰鑒,黃道天空中有一輪巍巍明月好像玉盤。C選項玉鉤:此喻上弦月。望玉鉤,謂未及七夕,月彎之時,民間即望牛女相會。D選項“桂魄十分滿,暮容千里晴”寫的中秋十五的月亮。BCD選項都所指月亮。因此,選擇A選項。解題思路:本題考查人文常識。A項錯誤,詩句出自宋代薛嵎的《本無師住甸陽山庵》,詩句中的“金輪”所指對象是太陽。B項正確,詩句出自宋代鄭作肅的《中秋登青原臺》,詩句中的“桂魄”所指的對象是月亮。C項正確,詩句出自唐代李賀的《七夕》,詩句中的“玉鉤”所指的對象是月亮,狀新月、缺月,望月而冀其復圓,寓人間別而重逢意。D項正確,詩句出自唐代元稹的《月三十韻》,詩句中將月亮比作“冰鑒”,意思是銀河之上有一輪明朗的月亮猶如冰鑒,黃道天空中有一輪巍巍明月好像玉盤。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A。22.①小王利用網絡聯系客戶②小王主動學習運用互聯網做業務③客戶夸小王信譽好,要建立長期合作關系④客戶收到貨物后,發現有受潮問題⑤小王及時更換產品A.③④⑤②①B.②①④⑤③C.⑤③①④②D.①②③⑤④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觀察選項,確定首句應從①②③⑤中選擇。結合實際可知,小王必須要先學會用互聯網做業務,才能夠利用網絡聯系客戶并開展業務,而⑤是小王使用互聯網做業務過程中出現的問題,③是解決問題后產生的結果,即首句為②,排除A、C、D項。因此,選擇B選項。23.“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這句話說明(

)。A.事物的存在和發展,同一定的條件相關,因此,辦事情、想問題必須顧及這些條件,從實際出發B.外在的環境和條件直接影響著事物的存在與發展,因此,外因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根本原因C.事物發展變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內部的矛盾,但外因也是事物發展變化不可缺少的條件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參考答案:AC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哲學常識。主要涉及辯證法相關內容。“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意思是淮河以南的橘樹,移植到淮河以北就變成枳樹,比喻環境變了,事物也變了。體現的哲學原理是外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必要條件,它對事物的變化發展起著加速或延緩的作用,所以在辦事情、想問題的時候也要注意這些條件的變化,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A項正確,橘樹的生長環境發生了改變,使得橘樹也變成了枳樹,就告訴我們事物的發展與環境、與一定的條件是緊密相關的,所以在辦事情、想問題的時候也要注意這些條件的變化,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B項錯誤,選項說法錯誤,內因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條件。C項正確,淮河以南的橘樹,移植到淮河以北就變成枳樹,比喻環境變了,事物也變了,體現了外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必要條件。D項錯誤,選項本身的表述是正確的,但是在題干中無從體現。故正確答案為AC。24.(2016浙江寧波市慈溪)下列西方樂器中不屬于銅管樂器的是(

)。A.大號B.小號C.圓號D.單簧管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本題考查文化常識,主要涉及西方管弦樂器的分類。管弦樂器主要分為木管樂器、銅管樂器、打擊樂器和弦樂器。A項:正確,大號(或低音大號)是管樂、管弦樂隊中音域最低的銅管樂器,1835年由德國人魏普萊西特發明。B項:正確,小號,俗稱小喇叭,常負責旋律部分或高亢節奏的演奏,也是銅管樂器家族中音域最高的樂器。C項:正確,圓號,又稱法國號,銅管樂器,其不僅能吹出銅管嘹亮的聲音,還能吹出木管柔和的聲音。D項:錯誤,單簧管,又稱黑管或克拉管,有管弦樂隊中的“演說家”和木管樂器中的“戲劇女高音”之稱,是木管樂器家族中應用最廣泛的樂器之一。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D。25.觀察下列圖形,填入問號處最合適的一項是(

)。A.如上圖所示B.如上圖所示C.如上圖所示D.如上圖所示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觀察特征。組成元素部分相同,相同元素方向不同,考慮旋轉和翻轉。第二步,九宮格,橫、豎向觀察,沒有明顯規律,且對角線方位圖形組成元素相同,考慮“米”字型式規律。觀察題干圖形,“米”字型兩端圖形均為同一圖形,但是方向不同,第一行圖2順時針旋轉180°后得到第三行圖2,第二行圖1順時針旋轉180°后得到第二行圖3,第一行圖3順時針旋轉180°后得到第三行圖1,依此規律,第一行圖1順時針旋轉180°后得到問號處圖形,只有C項符合。因此,選擇C選項。26.蠟燭:電燈A.椅子:寫字臺B.茶杯:飲水機C.拖把:吸塵器D.電視:計算機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判斷題干詞語間邏輯關系。蠟燭和電燈兩者功能相同,都是照明,且蠟燭是非電力驅動,電燈是電力驅動。

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A項:椅子的功能是供人坐著工作和休息,而寫字臺的功能是供人伏案寫作,兩者功能不一樣,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B項:茶杯是盛茶水的用具,飲水機是升溫或降溫并方便人們飲用的裝置,兩者功能不一樣,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C項:拖把的功能是擦除地面灰塵,吸塵器的功能也是清除地面灰塵,且拖把是非電力驅動,吸塵器是電力驅動,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D項:電視機的功能是播放節目,而計算機的功能不僅僅是播放節目,還可以用于辦公、研究等方面,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確答案為C。27.布利丹效應源自法國哲學家布利丹講述的一個寓言故事:一頭驢子外出覓食,發現兩堆相距不遠的草料。東邊是一大堆干草料,西邊是一小堆新鮮的嫩草。驢子很高興,跑到大堆干草料處,剛要吃,突然想西邊草料那么新鮮,肯定好吃,不去可能會被別的驢子吃掉。于是它就跑到嫩草堆前,剛要吃又想,這堆草雖然很嫩,可別的驢子把那一大堆干草料吃光的話自己就要餓肚子了,還是回去吃干草吧!就這樣來來回回,這只可憐的驢子,最后餓死在草堆旁。根據上述定義,下列不符合布利丹效應的是:A.弈者舉棋不定,終之敗矣B.一山望著一山高C.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D.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本題要求選擇不符合布利丹效應的一項。分析題干定義,發現其關鍵點為“猶豫不決產生嚴重后果”,在解題時應嚴格依據定義的關鍵點分析選項。布利丹效應指猶豫不決、難做決定的現象,也體現出欲望是無限的,總也無法滿足。A項,“弈者舉棋不定,終之敗矣”的意思是下棋如果猶豫不決就會失敗,體現了猶豫不決、難做決定,符合定義。B項,“一山望著一山高”是指不知足,得到了還指望另外更好的,永遠沒有滿足的一天,體現了欲望是無限的,符合定義。C項,“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是指不論做什么事,事先有準備就能成功,不然就會失敗,并未體現猶豫不決或欲望,明顯不符合定義。D項,“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的意思的魚是我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體現了欲望是無限的,總也無法滿足,符合定義。故本題選C。解題思路:第一步,看提問方式,本題屬于選非題。第二步,找關鍵信息。寓言故事講述了毛驢在干草和嫩草之間來回,左右都不想放棄,不懂得如何決策,最后餓死。即:在決策中猶豫不決、難做決定并因此導致失敗。第三步,辨析選項。A項:拿著棋子,不知下哪才好,屬于“在決策中猶豫不決、難做決定”,符合定義;B項:一山望著一山高,說明不知足,得到了還指望另外更好的,屬于“在決策中猶豫不決、難做決定”,符合定義;C項: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強調提前制定計劃的重要性,不屬于“在決策中猶豫不決、難做決定”,不符合定義;D項:魚和熊掌都想要,取舍不定,屬于“在決策中猶豫不決、難做決定”,符合定義。因此,選擇C選項。解題思路:第一步:理解文段。定義通過一個寓言故事來闡述,應先閱讀理清故事的寓意。寓言故事通過“驢選草”實質反映:“人們在做決策時猶豫不決、難以取舍并因此遭遇失敗的現象”。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A項,說的是下棋落子猶豫不決則輸;B項,指站在這山頭覺得那山頭更高更好;D項,魚也想要,熊掌也想要,同樣難以取舍。A、B、D三項明顯皆符合寓言實質,即布利丹效應。C項,說的是做事要有準備才能成功,與定義不符。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C。28.教師:教師法:尊重教師A.企業:勞動法:招聘童工B.會計:會計法:虛報賬目C.司機:交通法:肇事逃逸D.夫妻:婚姻法:婚姻自主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判斷題干詞語間邏輯關系。教師法是針對教師的法律,教師法規定要尊重教師。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間詞語的邏輯關系。A項:勞動法的針對對象之一是企業,勞動法規定不得招聘童工,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B項:會計法是針對會計的法律,會計法規定不得虛報賬目,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C項:交通法的針對對象之一是司機,交通法規定不得肇事逃逸,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D項:婚姻法是針對夫妻的法律,婚姻法規定要婚姻自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當選。故正確答案為D。29.高油價時代,如何節油成為車主們關注的焦點,于是各種節能產品_____,汽油清凈劑、節油貼、節油丸、省油精等等_____。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A.應運而生層出不窮B.供不應求五花八門C.應接不暇舉不勝舉D.琳瑯滿目屢見不鮮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本題考查成語辨析,都是常見常考的成語。A項“應運而生”是指順應時機而產生,符合文中提到的“節油成為關注的焦點”這一個時機,保留;B項“供不應求”即供應不能滿足需求,文中沒有表明供求之間的關系,可排除;C項“應接不暇”是形容來人或事情太多,應付不過來,放在此處搭配不當,可排除;D項“琳瑯滿目”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不符合語境,排除。故基本確定正確答案為A項。以第二空做驗證,“層出不窮”體現出不斷出現的動態發展過程,符合文意。故正確答案為A。【出處】東方網:《汽車穩壓節油器:是高科技還是大忽悠?》解題思路:第一步,快速閱讀文段,辨析第一空詞語的含義,選擇與文意相符的詞語。第二步,驗證第二空。第一空,句中說的是為滿足車主們節油的需求,出現了各種節能產品。所填詞語應含有“出現”義。“應運而生”舊指應天命而產生,現指適應時機而產生。“供不應求”指供應不能滿足需求。“應接不暇”原形容景物繁多,來不及觀賞。后多形容來人或事情太多,應付不過來。“琳瑯滿目”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與文意相符的只有“應運而生”。第二空,文段中列舉汽油清凈劑、節油貼等,是為了說明各種節能產品種類之多、出新之快,用“層出不窮”恰當。故本題選A。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據“于是”的因果關系可知,原文表達的是由于節油被關注,所以節能產品產生了。A項“應運而生”指順應時機而產生,符合語境。B項“供不應求”指供給不足以滿足需求,文段未體現供給與需求的關系,與語境不符,排除B項。C項“應接不暇”形容人或事繁多,應付不過來,主語多數情況下是人,與“節能產品”搭配不當,排除C項。D項“琳瑯滿目”指美好的事物很多,常與商品搭配,在此處不能與前文形成因果關系,不符合語境,排除D項。答案鎖定A項。第二步,驗證第二空。汽油清凈劑等產品層出不窮,表示不斷出現,符合語境。因此,選擇A選項。30.農民∶土地∶耕種

A.學生∶閱讀∶考試

B.工人∶工廠∶生產

C.教師∶備課∶授課

D.醫生∶診斷∶手術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干邏輯關系。

“農民”在“土地”上“耕種”,“農民”和“土地”是人物和地點的對應關系。

第二步,辨析選項。

A項:“學生”與“閱讀”屬于主謂關系,二者不屬于人物和地點的對應關系,排除;

B項:“工人”在“工廠”中“生產”,“工廠”是“工人”的工作地點,二者屬于人物和地點的對應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符合;

C項:“教師”與“備課”屬于主謂賓關系,二者不屬于人物和地點的對應關系,排除;

D項:“醫生”與“診斷”屬于主謂關系,二者不屬于人物和地點的對應關系,排除。

因此,選擇B選項。31.下列圖形按照能否一筆畫出可分為:A.①⑤⑥,②③④B.①④⑥,②③⑤C.①②⑤,③④⑥D.①②③,④⑤⑥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觀察特征。組成元素不同,優先考慮數量類或屬性類。設問為按照一筆畫分組,考慮筆畫數。第二步,根據規律進行分組。圖①⑤⑥均為一筆畫,圖②③④均為兩筆畫。據此分為兩組。因此,選擇A選項。32.輪船:大海(

)。A.汽車:公路B.橋梁:河流C.飛機:機場D.火車:鐵路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判斷題干詞語間邏輯關系本題考查非唯一的對應關系,輪船在大海中航行,也可以在其他水域中航行。第二步:判斷選項詞語間邏輯關系A項:汽車在公路上行駛,也可以在其他路面上行駛,兩者是非唯一的對應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當選;B項:橋梁建在河流上,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C項:飛機飛行的主要空間是天空,而不是機場,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D項:火車只能在鐵路上行駛,是唯一對應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確答案為A。33.所有權內容的核心和擁有所有權的根本標志的一項權能是(

)。A.占有B.處分C.收益D.使用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本題考查民法。占有、使用、收益、處分一起構成了所有權的內容。處分權是所有權內容的核心,是所有權最基本、最核心的權能,是擁有所有權的根本標志。因此,在通常情況下,處分權均由所有人來行使,但在特殊情況下,處分權可以基于法律的規定和所有人的意志而與所有權分離。A項錯誤,占有指人對不動產或者動產的實際控制。B項正確,處分是財產所有人對其財產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最終處理的權利,即決定財產在事實上或法律上命運的權利。C項錯誤,收益是指通過對財產的占有、使用而取得經濟效益。D項錯誤,使用指不改變財產的本質而依法加以利用的權利。故正確答案為B。34.現在人們認識到,極光一方面與地球高空大氣和地磁場的大規模相互作用有關,另一方面又與太陽噴發出來的高速帶電粒子流有關,這種粒子流通常被稱為太陽風。由此可見,形成極光必不可少的條件是大氣、磁場和太陽風,缺一不可。具備這三個條件的太陽系其他行星,如木星和水星,它們的周圍也會產生極光,這已被實際觀察到的事實所證明。這段文字主要介紹的是:A.太陽在極光形成中的作用B.形成極光的必備要素C.存在極光現象的行星D.人們對極光的觀察和認識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的是對文段主旨的提煉和把握。解答這類題目,需要首先分析文段結構,提煉文段關鍵信息,從而得出文段的主旨。文段由人們的認識引出了形成極光的必不可少的條件,因此正確答案應與此相關。文段由極光的形成“一方面與地球高空大氣和地磁場的大規模相互作用有關,另一方面又與太陽風有關”,得出形成極光的必不可少的條件,并以具備這三個條件的其他行星周圍也會產生極光來佐證。由此可知,文段主要介紹了形成極光的條件。A項是在介紹極光形成條件之一中提到的,并非文段主要內容。C項是為了佐證極光形成的條件。D項是為了引出極光形成的條件。故本題選B。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通過兩個方面介紹了極光形成必不可少的條件是什么,接著通過“由此可見”引出重點,即“形成極光必不可少的條件是大氣、磁場和太陽風,缺一不可”,最后通過木星和水星對觀點進行舉例論證。文段為“分—總—分”結構,主旨句為“由此可見”引導的內容,主要講的是形成極光必不可少的條件。第二步,對比選項。B項是對文段主旨句的同義替換。因此,選擇B選項。解題思路:據提問知此題屬于中心理解題。第一句話是論據,第二句話是根據第一句的論據所得出的結論,即形成極光必不可少的條件是大氣、磁場和太陽風。最后一句又通過事實加強了結論。所以這段文字主要介紹形成極光的必不可少的條件,本題選B。A項錯誤,太陽風只是其中一個條件,文章也沒有詳細說這個作用;C項錯誤,文中舉例說其他行星的極光也具備這三個條件,說的還是極光;D項錯誤,人們的觀察和認知過于寬泛。故正確答案為B。35.瓦盆,是舊時常見的日用品,因為燒制時要將大小瓦盆一套一套摞起來,運輸和店家賣時也是一套一套摞著,故而有句歇后語,說某人講起話來滔滔不絕,是“賣瓦盆的出身——一套一套的”。“賣瓦盆”式的干部并不少見,這些人說起話來________,講起道理________。表面看很熱鬧,但仔細想想都是一些喊口號、使虛勁的嘴上功夫,根本就是“假大空”。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A.舌燦蓮花聞一知十B.旁征博引舉一反三C.妙語連珠聲情并茂D.口若懸河引經據典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快速閱讀文段,明確空缺處詞語含義。第二步,分析選項。第一空備選詞語辨析難度大,可以選擇從第二空入手,排除與干部講道理熱衷于喊口號語境不符的A、B、C。第三步,驗證第一空。從第二空入手,所填詞語用來形容有些干部講道理一套一套的,卻都是在喊口號。“聞一知十”指聽到一點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類推。“舉一反三”比喻從一件事情類推而知道其他許多事情。兩者填入均與語境不符,排除A、B。“聲情并茂”指(演唱、朗誦等)聲音優美,感情豐富。與“喊口號”不能構成呼應,排除C。驗證第一空,“口若懸河”指講起話來滔滔不絕,像瀑布不停地奔流傾瀉。形容能說會辯,說起話來沒完沒了。對應前文“滔滔不絕”和關于瓦盆的歇后語可知,“口若懸河”恰當。故本題選D。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賣瓦盆’式的干部”呼應前文,空格應與“滔滔不絕”含義相近,且根據后文“喊口號、使虛勁的嘴上功夫,根本就是‘假大空’”可知,空格應表達消極色彩。A項“舌燦蓮花”形容人口才好,口齒伶俐,能言善道,有如蓮花般地美妙。D項“口若懸河”形容口才好,說起話來滔滔不絕。兩詞側重“口才好”,均為中性色彩,符合語境。B項“旁征博引”指(寫文章、說話)為了證明論點正確可靠而大量地引用材料。側重能引用材料,與“滔滔不絕”語義不符,排除B項。C項“妙語連珠”指巧妙風趣的話一個接一個,為積極色彩,不符合語境,排除C項。第二步,分析第二空。空格修飾“講起道理”,且呼應“使虛勁”“假大空”。A項“聞一知十”指聽到一點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類推。與“講起道理”搭配不當,排除A項。D項“引經據典”指引用經典中的話作為立論的根據,搭配恰當,且符合“假大空”特點,符合語境。因此,選擇D選項。解題思路:本題從第二空入手,搭配講道理。“引經據典”指用經典書籍作為論證的依據,用經典書籍作為自己道理的依據,搭配講道理恰當,鎖定D項。A項“聞一知十”指聽到一點就能理解很多,強調是聽,而文段強調講道理,也就是說,不符合文意,排除;B項“舉一反三”比喻從一件事情類推而知道其他許多事情,強調做事,與講道理無關,排除;C項“聲情并茂”指演唱的音色、唱腔和表達的感情都很動人。可搭配講故事,朗讀,但與道理對應,D項更好,鎖定D項。第一空代入驗證,“口若懸河”講起話來滔滔不絕,像瀑布不停地奔流傾瀉,形容能說會辯,說起來沒個完。搭配說話恰當。故正確答案為D。【文段出處】《讓滿口大話空話的"賣瓦盆"式干部沒市場》36.從0,1,2,7,9五個數字中任選四個不重復的數字,組成最大數與最小數的差值是多少?A.8142B.8356C.8694D.8740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基礎計算問題。第二步,需要求差值為多少,構造最大數的四位數只需依次選擇最大的四個數字:9,7,2,1,組成9721;構造最小的四位數選擇最小的四個數字:0,1,2,7,但由于首位不能為0,因此組成的最小數是1027,則最大數和最小數的差值為9721-1027=8694。因此,選擇C選項。找到最大數和最小數后,觀察選項可知尾數都不相同,直接找尾數為4的C選項即可。37.從下列四個選項中,選擇最合適的一個填入問號處,使之呈現一定的規律性(

)A.如上圖所示B.如上圖所示C.如上圖所示D.如上圖所示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觀察特征。組成元素不同,優先考慮數量類或屬性類。曲線特征明顯,考慮數曲線。第二步,九宮格,橫向規律較為常見,優先考慮。第一行中曲線數依次為1、2、3,呈等差規律;第二行驗證,符合規律;第三行應用規律,前兩幅圖曲線數依次為1、2,應選擇曲線為3的圖形,只有B項符合。因此,選擇B選項。38.在政治、經濟多元和一體化的時代,文化語境也呈現多元,出現________的情感價值取向實屬正常現象,我們充分尊重個人的情感選擇。但是,過度________情感的極端自由、極端物欲,其實會給個人的幸福帶來許多內傷。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A.林林總總鼓吹B.琳瑯滿目渲染C.紛繁蕪雜追逐D.標新立異強調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快速閱讀文段,明確空缺處所填詞語的含義。第二步,先看第一空,備選詞語含義差異較大,排除不能修飾“情感價值取向”的B、C和與句意不符的D。第三步,驗證第二空。第一空,所填詞語修飾的是“情感價值取向”。“琳瑯滿目”多形容美好的東西很多;“紛繁蕪雜”多形容文章內容蕪雜,沒有條理。兩者均不能修飾“情感價值取向”,排除B、C。“林林總總”形容眾多紛繁。“標新立異”多指提出新的主張或見解。前者更能對應“在多元文化語境下”這一前提,排除D。驗證第二空,“鼓吹”也符合文段批評的態度。故本題選A。解題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據“過度”“極端自由、極端物欲”“……帶來許多內傷”可知,此處感情傾向偏消極,該空應填入消極傾向的詞語。A項“渲染”、C項“強調”和D項“追逐”是中性詞,排除A項、C項和D項。B項“鼓吹”帶有消極的感情色彩,符合文意。答案鎖定B選項。第二步,驗證第一空。根據“在多元文化語境下”可知,出現的情感價值取向也應該是多元的。“林林總總”指繁多,符合文意。因此,選擇B選項。解題思路:直接從第一空就可得到答案:“多元化語境”只能對應“林林總總”。“琳瑯滿目”形容各種美好的事物很多(多指書籍或工藝品多),“紛繁蕪雜”是形容文章或事情雜而多,“標新立異”多形容主張和見解,均不符合語境。驗證第二空,文段第二句說到“極端自由”“極端物欲”可見偏消極,“鼓吹”符合語境。故正確答案為A。39.關于肌肉疲勞引起慢性腰背痛的說法錯誤的是(

)。A.腰背肌肌力下降,是產生慢性腰背痛的先兆B.肌肉疲勞在慢性腰背痛的發病過程中有著重要影響C.肌肉在長時間、低負荷刺激下收縮運動一段時間能較快得到恢復D.腰背部肌肉一直處于工作狀態,久而久之出現慢性腰肌勞損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A項,根據⑤段“腰背肌肌力下降,是產生慢性腰背痛的先兆,此時肌肉很容易疲勞,并可能導致嚴重的創傷或累積性損傷。”可知,表述正確,排除;B項,根據⑤段“腰背肌長時間疲勞是引發腰背痛的高危因素”可知,表述正確,排除;C項,根據⑤段“肌肉在長時間、低負荷刺激下收縮達到一段時間之后,肌肉力量恢復正常需要很長時間,有時甚至需要幾天。”可知,表述錯誤,當選。D項,根據⑤段“腰背部肌肉一直處于工作狀態,久而久之出現慢性腰肌勞損,稍一勞累便會腰痛,嚴重時甚至會出現腰椎間盤突出。”可知,表述正確,排除。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C。【文段出處】《謹防肌肉疲勞引起的腰背痛》40.曾某和左某的院子一墻之隔,曾某在自家院子中種石榴,石榴樹枝伸展到左某院內左某摘石榴吃,因而和曾某發生爭執,曾某和左某爭執的問題在民法中稱為:A.共同共有B.相鄰關系C.按份共有D.區分所有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民法知識。第二步,根據《民事案件案由規定》相鄰關系糾紛包含以下七種:①相鄰用水、排水糾紛;②相鄰通行糾紛;③相鄰土地、建筑物利用關系糾紛;④相鄰通風糾紛;⑤相鄰采光、日照糾紛;⑥相鄰污染侵害糾紛;⑦相鄰損害防免關系糾紛。本題中曾某和左某是基于宅基地相鄰產生的地上附著物的天然孳息的所有權爭議。屬于相鄰關系糾紛。因此,選擇B選項。相鄰關系和地役權的區別:①概念不同,地役權是指在他人的土地之上設立的以供自己的土地便利使用的他物權。相鄰權是指相互毗鄰的不動產所有人或使用人之間。一方行使使用權或所有權時,享有要求另一方提供便利或接受限制的權利;②性質不同,地役權是獨立的物權,性質屬于用益物權。相鄰權是由法律直接規定產生的,其實質是對所有權的限制和延伸,不是獨立的物權;③適用原則不同,地役權不要求土地相鄰;相鄰權要基于相鄰的土地。地役權的權利行使只限于對土地;相鄰權包括土地和地上的建筑物。41.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法制建設一直平穩前進。自1979年頒布《刑事訴訟法》開始,法律對“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情況都指明應作“無罪判決”或“宣告無罪”,可以說,在涉及人身權利的案件中,疑罪從無是正確的原則,然而在經濟活動中,由于參與的雙方或各方不可避免的存在信息不對稱。一些處心積慮,鉆法律空子的人掌握了逃避法律約束的旁門左道,由此侵害廣大人民群眾的財產利益,由于犯罪分子的反偵察能力不低,掌握其犯罪證據異常艱難。即使依法懲處,也不得不依較輕罪名判罰。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有:A.我國刑事法律對于經濟活動中的犯罪行為缺乏震懾力B.“疑罪從無”的法律原則只適用于涉及人身權利的案件C.對于“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情況,作“無罪判決”,這一法律規定不合理D.經濟犯罪行為比人身犯罪行為更復雜,在司法實踐中應采取不同的認定原則參考答案:BC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將選項與原文一一對應。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對應“然而在經濟活動中……一些處心積慮,鉆法律空子的人掌握了逃避法律約束的旁門左道,由此侵害廣大人民群眾的財產利益”,可知A符合文意。B項對應文段“然而”之后的內容,可知文段只是表達用在經濟領域不太合適,用在涉及人身權利的案件比較合適,但是除了這兩類還有其他類案件,“只適用”無從得知,B項不符合文意。C項中“無罪判決”,這一法律規定不合理,表述過于絕對,在涉及人身權利的案件中,疑罪從無是正確的原則,C項不符合文意;D項對應“然而”之后的內容,可知“疑罪從無”用于經濟犯罪行為不能起到法律應有的作用,故選項“應采取不同的認定原則”,表述是正確的,符合文意。因此,選擇B選項和C選項。42.下載:使用:卸載(

)A.創新:試點:推廣B.復習:考試:錄取C.污染:治理:舉報D.簽約:執行:違約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判斷題干詞語間邏輯關系。先下載,再使用,最后卸載,三者是時間的先后順序。第二步:判斷選項詞語間邏輯關系。A項:先創新,再建立試點,最后推廣,三者是時間的先后順序,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保留;。B項:先復習,再考試,最后錄取,三者是時間的先后順序,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保留;C項:治理是污染之后的處理措施,但舉報不是污染之后的處理方式,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D項:先簽約,再執行,最后違約,三者是時間的先后順序,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保留。比較ABD三項,題干中卸載是一個不好的結果,而只有D項的違約也是一個不好的結果,所以D項當選。故正確答案為D。43.在一項關于網絡游戲王者榮耀的玩家身份調查活動中,參與調查的受訪者中,00后占28.1%,90后占44.2%,80后占22.5%,70后占5.2%,初中及以下學歷占10.2%,高中學歷占19.6%,大專及本科學歷占57.7%,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占12.5%,由此可以推出受訪者中必然有:

A.大專及本科學歷的90后

B.大專及本科學歷的80后

C.初中及以下學歷的00后

D.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70后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

依據題干特征和提問方式,確定為歸納推理。

第二步,分析題干信息。

從題干中可得出,調查中的受訪者的分類依據有兩種:年齡和學歷。在調查數據中,90后(44.2%)和大專及本科學歷(57.7%)占比最大,假設90后人群和大專及本科學歷人群無交叉,即90后人群中沒有大專及本科學歷的人,那么二者的占比之和應≤100%,但44.2%+57.7%>100%。因此90后人群與大專及本科學歷人群一定有交叉,即必然有學歷為大專及本科學歷的90后。

因此,選擇A選項。

44.從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擇最合適的一個填入問號處,使之呈現一定的規律性。

A.A

B.B

C.C

D.D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題干圖形均為漢字,且明顯都包含封閉區域,考慮封閉區域數和筆畫數方面的規律。圖形的封閉區域數依次為2、4、6、(8),選項中只有C項符合。故本題選C。45.鉛筆芯主要成分是石墨,其為絕緣體。(

)0.正確1.錯誤參考答案:1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科技。鉛筆芯大多數都是石墨和粘土制得的石墨,即為碳元素構成。按性質和用途可分為石墨鉛筆、顏色鉛筆、特種鉛筆三類。由于鉛筆的主要成分是石墨,而石墨是導體,所以鉛筆芯是可以導電的。因為石墨的原子結構排布,決定了它只能二維導電,即在同一平面的兩點間是導電的,而平面的上下兩面間是不導電的。鉛筆芯中的石墨是被碾碎后于黏土混合而成,所以原子結構被打亂,因此導電性能并不十分出眾。故表述錯誤。46.1,4,4,7,10,16,25,(

)A.36B.49C.40D.42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數列變化趨勢不大,考慮遞推數列。第二步,觀察數列發現,1+4-1=4,4+4-1=7,4+7-1=10,7+10-1=16,10+16-1=25,規律為第一項+第二項-1=第三項,所求項為16+25-1=40。因此,選擇C選項。47.下列選項中,不屬于階級社會中關于法律與道德的共同點的是:A.都是社會規范B.都具有階級性C.約束范圍都相同D.都是治國途徑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法律約束的范圍與道德約束范圍不同。48.八十八歲有個雅稱,叫“期頤”。(

)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人文知識。第二步,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八十歲至九十歲為“耄耋之年”,八十八歲稱為“米壽”,一百歲被稱為“期頤”。因此,本題錯誤。49.在天空中運動的水汽要形成降雪必須具備的兩個條件是空氣中有凝結核和水汽飽和。(

)0.正確1.錯誤參考答案:0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物理化學知識。第二步,水汽想要結晶,形成降雪必須具備兩個條件:①空氣里必須有凝結核。沒有凝結核的話,地球上就很難能見到雨雪。凝結核是一些懸浮在空中的很微小的固體微粒。最理想的凝結核是那些吸收水分最強的物質微粒。比如說海鹽、硫酸、氮和其它一些化學物質的微粒。②水汽飽和。空氣在某一個溫度下所能包含的最大水汽量,叫做飽和水汽量。空氣達到飽和時的溫度,叫做露點。飽和的空氣冷卻到露點以下的溫度時,空氣里就有多余的水汽變成水滴或冰晶。因此,本題正確。50.海水經過海水淡化技術的處理可變成淡水,而海水的量是極其巨大的。因此,無須節約使用淡水資源。

最能質疑上述結論的一項是:

A.近海海水的污染比較嚴重

B.海水淡化成本高昂

C.冰川水儲量巨大,可替代海水淡化

D.地球上的水資源總量是恒定的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本題要求選擇最能質疑題干結論的一項,需首先明確題干的論證結構,找到論據和論點。題干論據為第一句話,題干結論為“因此”后面的內容。要質疑該結論,可以指出將海水淡化處理變為淡水的方法不可行。題干的論述:因為海水可以處理成淡水,而海水量巨大,所以不用節約使用淡水。

A項,指出近海海水的污染比較嚴重,但仍可以取遠海海水進行淡化處理獲得淡水,不能說明題干的方法不可行,無法質疑題干結論。

B項,指出海水淡化成本高昂,說明該方法的可行性較低,未必能進行推廣使用,因此仍需節約使用淡水資源,質疑了題干結論。

C項,指出冰川水可替代海水淡化,但不能說明海水淡化的方法不可行,無法質疑題干結論。

D項,指出地球上的水資源總量是恒定的,與海水淡化的方法是否可行無關,無法質疑題干結論。

故本題選B。

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

根據提問方式中的“質疑”,確定為削弱論證。

第二步,找論點和論據。

論點:無須節約使用淡水資源。

論據:海水經過海水淡化技術的處理可變成淡水,而海水的量是極其巨大的。

第三步,辨析選項。

A項:不明確項。海水污染嚴重是否影響其被淡化為淡水是不確定的,不能說明是否必須節約用水,不具有削弱作用。

B項:增加反向論據。海水淡化成本高,說明在現實中要大量地將海水淡化并非經濟可行,因而不能依靠海水淡化來提供足夠的淡水資源,所以需要節約使用淡水資源,具有削弱作用。

C項:增加論據。冰川水儲量巨大可替代海水淡化,說明存在其他儲量巨大的淡水資源,可以不必須節約用水,具有加強作用。

D項:無關選項。整個地球是一個水循環系統,其水資源總量是恒定的,但無法體現淡水量是否是恒定的,更無法說明是否必須節約使用淡水資源,論題不一致,排除。

因此,選擇B選項。

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到論點論據。

論點:無須節約使用淡水資源。論據:海水經過海水淡化技術的處理可變成淡水,海水的量巨大。

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

A項:近海海水污染嚴重說明近海海水被淡化的可行性不大,補充反面論據進行削弱,但是只說到了近海海水污染,屬于局部削弱。B項:淡化成本高說明海水淡化有難度,通過這樣的方式轉化水資源并不現實,仍然需要節約用水,補充反面論據削弱題干。C項:冰川水可替代海水淡化,跟海水能否變成淡水及到底需不需要節約用水均沒有直接的聯系,故屬于無關選項。D項:總量恒定說明水資源的量永遠不會變少,不需要節約,通過補充新論據支持了論點。A項屬于局部削弱,削弱力度沒有B項強。

故正確答案為B。51.商場促銷,晚上八點以后全場商品在原來折扣基礎上再打九折,付款時滿400元減100元,已知某鞋柜全場八折,小紅晚上九點多去該鞋柜買了一雙鞋,花了332元,這雙鞋的原價可能為多少元?A.550B.600C.645D.705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經濟利潤問題,屬于利潤率折扣類。第二步,根據題意,花了332元,按“付款時滿400元減100元”,有可能打折后是332+100=432(元)。第三步,由“晚上九點多”可知這雙鞋打八折后還打了九折,設原價可能為x元,有:x×0.8×0.9=432,解得x=600。因此,選擇B選項。52.本文的主要內容是:

A.說明孫堅的性格特征

B.講述孫堅擒拿海賊的故事

C.描述孫堅投筆從戎的過程

D.記述孫堅的早年事跡

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段為孫堅生平簡介。第二段介紹孫堅少時與父親遭遇海賊時事跡,第三段介紹孫堅與州郡共同消滅許昌,至此之后孫堅的任命。因此,整個文段都在介紹孫堅的相關事跡。

第二步,對比選項。D項是對文段主旨句的同義替換。A項“性格特征”為無中生有,排除。B項“孫堅擒拿海賊的故事”為第一段的內容,不全面,排除。C項“孫堅投筆從戎”為無中生有,排除。

因此,選擇D選項。53.依據《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的規定,事業單位可以解除工作人員聘用合同的情況有:A.連續曠工超過15個工作日的B.1年內累計曠工超過30個工作日的C.年度考核不合格且不同意調整工作崗位,事業單位提前30日給其書面通知D.連續三年年度考核不合格,事業單位提前30日給其書面通知參考答案:ABC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事業單位人事管理知識。第二步,A、B項:根據《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第十五條,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連續曠工超過15個工作日,或者1年內累計曠工超過30個工作日的,事業單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A、B項正確,當選。C項:根據《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第十六條,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年度考核不合格且不同意調整工作崗位,或者連續兩年年度考核不合格的,事業單位提前30日書面通知,可以解除聘用合同。C項正確,當選;因此,選擇ABC選項。D項:根據《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第十六條,連續兩年年度考核不合格的,事業單位提前30日書面通知,可以解除聘用合同。D項是“連續三年”,已經超過條例規定的兩年。D項錯誤,不當選。54.“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講的是領導者應依靠骨干開展工作。(

)0.正確1.錯誤參考答案:0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管理學基本原理知識。第二步,“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的意思是一個籬笆想要穩固就需要三個樁的支撐,一個人之所以有成績成為好漢是因為有他人的幫助。在日常管理活動中,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為確保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領導者就需要授權給骨干人員,讓骨干人員協助領導者完成目標。因此,本題正確。55.①戰功卓著②扎根山區③槍林彈雨④深藏功名⑤退伍轉業A.③①④⑤②B.③①⑤②④C.③⑤①④②D.②①③⑤④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觀察選項,確定首句應從②、③中選擇。在槍林彈雨中建立戰功,而戰功與山區沒有必然聯系,因此③為首句。第二步,觀察分析剩余選項,深藏功名是最終達到的結果,應為尾句。因此,選擇B選項。56.互聯網時代最奇妙的地方就是人人可以參與,人人可以發聲。雖然存在明顯的“羊群效應”,但并不是隨便哪個“大V”就能

而去。想當領頭羊的很多,但能最后帶走羊群的不多,或許這才是網絡領域里熱鬧不斷,各路觀點

的道理所在。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A.裹挾層出不窮B.引導參差錯落C.挾持此起彼伏D.誘導良莠不齊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本題可從第二空入手,根據文段“想當領頭羊的很多”“熱鬧不斷”可知,橫線處表達各路觀點接連不斷地出現,A項“層出不窮”指接連不斷地出現,沒有窮盡,符合文意。B項“參差錯落”指各種不同的事物錯綜復雜地交織在一起,C項“此起彼伏”指這里起來,那里下去,形容接連不斷,兩者均與“觀點”搭配不當,排除B、C兩項;D項“良莠不齊”指好的、壞的都有,混雜在一起,文段并非強調好壞都有,而是各種觀點接連不斷地出現,排除。第一空,代入“裹挾”驗證,“裹挾”指把人卷進去,迫使其采取某種態度,填入文段表達不是隨便一個“大V”發表的觀點都可以讓大眾跟從,語義恰當,當選。故正確答案為A。【文段出處】《“中年危機”不要“預言自動實現”》解題思路:第一步,閱讀文段,分析句意。第二步,從第一空入手難度較大,跳過第一空。第三步,從第二空入手,結合句意及語法結構直接鎖定正確答案。第四步,驗證第一空。第一空四個詞語都含有“引導、帶著”的意思,區分度較小,較難排除,可從第二空入手。第二空,此處所填詞語的主語為“觀點”。由“網絡領域里熱鬧不斷”可知,此處所填詞語應與“不斷”語義相近,表達“各路觀點”不斷出現的意思。“層出不窮”指接連不斷地出現,填入符合句意。“參差錯落”指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