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漫談語文教學論文的寫作
《語文教學通訊》編輯部劉遠
被誤解了的“論文”教學論文寫作應有的心態老師們的論文普遍存在三個方面的不足論文選題的幾種實用性策略論文的擬題技巧論文的結構要求被誤解了的“論文”誤解一:論文是學者名家的“專利”
教學論文是一種實踐性研究,是專門研究教師工作的,重心在“解決實踐問題”,這里,我們教師的感受最真切,最有發言權。誤解二:論文是職稱評審的“催生品”
論文研究和論文寫作應伴隨我們的一生,成為我們教育生活的重要部分。她會使我們智慧地生存,享受到意想不到的幸福和快樂。
誤解三:論文就是長篇大論,就要論點、論據、論證要素齊備。
論文有多種形式。就教學論文而言有:教學評論、教學隨筆、教材分析、調查報告、教學設計、教學實錄、圖書評論、經驗總結、文獻述評等。教學評論針對:擺事實發現:提問題評論:講道理見解:給結論例文:《我們為什么要朗讀》我們為什么要朗讀袁源
語文課堂,自當書聲朗朗,所以朗讀教學備受語文教師青睞,對朗讀教學意義和策略的研究,更可謂“前人之述備矣”。第八屆“語文報杯”課堂教學大賽初中組的各位選手也幾乎不約而同的運用了朗讀教學法,有學生自由讀、集體讀、個人讀以及教師或錄音范讀?;仡櫴喙澱n中的朗讀教學,在為精彩處拍案的同時,也不覺為生澀處嘆惋。你看,那些一開頭就讓大家朗讀課文,然后糾正朗讀中讀錯的字音的環節,使朗讀教學成了識字的鋪墊;那些一再強調古詩文停頓規律的朗讀指導,讓學生們把動人的名句念成了節奏分明的快板;還有那些在學生們一片無味的齊讀聲后,教師忽然出現的聲情并茂的范讀,似欲與學生對比而顯出自己的才華。這些現象都給人一個深深的感受:這不是真正的朗讀教學,真正的朗讀教學要好得多了。但倘要我說出她的美麗佳處來,卻又沒有言辭了。倒不如換個角色,想想作為讀者,我們為什么要朗讀吧。作為讀者。我們為什么要朗讀呢?一篇讀物在手中,我們的眼睛就可以告知其中的一切,何須勞動嘴巴?這個問題依然讓我“卑之無甚高論”。還是做個文抄公,摘幾句古人的見解:
1.手披目視,口詠其言,心惟其義?!?韓愈《上襄陽于相公書》2.大抵學古文者,必要放聲疾讀,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終身作外行也。——清?姚鼐《與陳碩士書》3.學者求神氣而得之音節,求音節而得之字句,思過半矣。——清?劉大櫆《論文偶記》原來朗讀有益有助于深入領會文章,感受文章的魅力(這里的朗讀是廣義的,它包含了古人的吟、詠、誦和今人對口語化作品的“說”),難怪古人講究“因聲求氣”,強調“聲音證入”。其實,當一篇錦繡文字展現在眼前,你是忍不住想讀出聲來的,因為那些文字已經撥動了你的心弦,蕩起了你的心聲,對,就像課文《心聲》里的李京京一定要讀小說《萬卡》一樣,哪怕自己的音色不好,哪怕只能躲在小樹林里讀,哪怕根本沒有人聽。當然,“內明于心”的時候,我們也希望“外達于人”,讓大家分享我們以朗讀品嘗到的文章滋味,所以李京京還是想在公開課上朗讀,而且他的朗讀很成功,盡管事先老師并不看好他,也沒有對他進行專門的朗讀指導。
可見,朗讀作為閱讀的一種方式,同樣是主觀化、個性化的體驗行為,其獲得的體驗往往比無聲的分析、推斷等閱讀方式顯得更感性,更講究意會而難以言傳,所以也更需要尊重與呵護。我們固然要學習并掌握一些基本的朗讀本領,如重音、氣息、停頓、節奏、語速、語調、語氣、情感等方面的處理技巧,但這不是朗讀教學的根本目的,就像《紅樓夢》里林黛玉對香菱所說“若是果有了奇句,連平仄虛實不對都使得的”,學生但凡有了好的會意,朗讀技法“竟是末事”的。因為我們并不需要把學生都培養成朗誦家,而是希望他們在課內、課外,乃至成人之后,遇到好的作品,能運用朗讀,更主動、更直接、更深入地走進文本的世界,與作者傾心交流,獲得更大的精神滿足。明于此,我們自然能曉得有些作品是可以齊讀的,像《黃河頌》;有些作品是不宜齊讀的,如《浪之歌》。尤其“曾有多少次……”一段,語速不可以太慢,因為詩人用排比的方式幫助海浪表達其愈發迫切的追求。海浪在海岸面前努力地表現著自己,不停做著真善美的好事,以期海岸的眷顧。過于舒緩,則只顯得哀怨,沒有在情人面前熱切表白的意味了。即便是朗讀技巧,也是可以變通的。比如《陋室銘》里“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則既可以“212”拍,也可以“221”拍,注解“苔痕碧綠,長到階上;草色青蔥,映入簾里”,強調了動詞,顯出陋室環境幽靜而不失生機,似乎應取“212”拍,但如果我們這樣理解:“苔痕蔓上了臺階,一片碧綠;草色映入了簾攏,滿目青蔥?!边@便強調了形容詞,讓陋室平添了畫意,就可以用“221”拍。倘若我們讓學生自主體會,相互探討并選擇朗讀的節奏,可能更容易喚起學生的共鳴,讓學生更理解作者真正的寫作意圖和文人情趣,而不是憑著教師的資料鏈接,誤以為劉禹錫借“銘”發牢騷,表達對領導分房方案的不滿了。這就不得不說到教師的范讀了。范讀在朗讀指導中的作用極大,這毋庸置疑,本屆大賽多數年輕老師都為學生做了示范??傮w來說,效果好的是口語化的現代作品,如:《泥人張》、《最苦與最樂》等,這些要比古詩文和外國文學作品占優勢,這是為什么呢?因為在時間和空間上離我們近呀,容易溝通呀。但雖是近,雖是容易溝通,也還是需要沉潛進去,悉心體會的。余映潮老師說:“朗讀是為了表情達意的?!北碚l的情,達誰的意呢?能表達作者的情意當然好了,但這很難,因為我們與作者的思想認識水平是存在差距的。那就表達我們對作品和作者的情意吧,只要這份情意是真純的,一樣可以打動聽者。不信,請看參賽的藏族姑娘達珍老師,她全文朗讀了《最苦與最樂》。五分鐘左右,全場千余人鴉雀無聲。達珍老師以親切柔和的語氣,舒緩平靜的語調,表現出一種娓娓道來的韻致,仿佛鄰家姐姐在語重心長地聊著一些生活的經驗和生命的道理。這朗讀不可能是作者梁啟超先生當時演講的樣貌,從梁實秋先生《記梁任公的一次演講》中,我們可以窺見梁啟超先生演講是很性情的,情緒化的,不會像達珍老師這樣柔聲細語,可為什么在場的評委、老師和同學們,都很喜歡她的朗讀呢?原來,達珍老師以自己的識見,對文本有了深切的體會。例如,她從文成公主和保護藏羚羊的勇士身上,感悟到作者對盡責任享至樂的觀點,真切而貼切,像一條淺淺的小溪,雖無波瀾,卻很清澈。倘若對文本沒有情意,而只在聲、音、調上下功夫,其朗讀就會像不大的水面,不深的水體,卻要扯過大風,吹皺水皮,弄得喧響不已了。教學評論針對:擺事實發現:提問題評論:講道理見解:給結論教學隨筆隨想——思想個性——風格思索——追求例文:
《陽光語文》
《通過封鎖線》語文有如陽光
海門市東洲中學俞玉萍
(一)
我不知道語文是什么,但我敢說語文像什么。語文有如陽光,無處不在。書本中有語文,因為有文字,有思想,有感情。自然中有語文,因為有色彩,有聲音,有形象。藝術中有語文,因為有靈感,有智慧,有啟示。生活中有語文,因為有真誠,有善良,有美好。心靈中有語文,因為有想象,有思維,有創造。
……語文的內容不僅僅是文字,還可以是自然,藝術,生活。只要你熱愛這一切,那么,你就擁有了學好語文的稟賦。語文有如陽光,無時不在。你聽到了鄰人的一句妙語,滿心愉悅,你是在學習語文;你透過同學的一句“你好”讀懂了他的友善,你是在學習語文;你悟出了“單純是一種幸?!?,你也是在學習語文;甚至,在聽到枝頭小鳥的啁啾之后,心弦的稍稍波動,這也是語文。閱讀的方式不僅僅是看“看”。“看”是閱讀,“聽”是閱讀,“感覺”也是閱讀,只要伴隨著思考,只要伴隨著感動,那么,你就是在閱讀,你就是在學習語文。在你說出了一句讓父母感動的悄悄話的時候,在你小心翼翼地為螞蟻安置一個新家的時候,在你把一束野花插上老師案頭的時候,你就是在表達,你就是在運用語文。
(百合班:得益于孩子們每日美好的讀書生活。百合班孩子們的健康成長向世界證明了:書香不斷的地方就是智慧不斷的地方,書香不斷的所在就是美德不斷的所在。)通過封鎖線吳非
某月某日,有教授和我談作文教學。教授對我說的“自由狀態下的寫作”感興趣,問,到高三,你怎么教作文?--這個問題只有內行才問得出來。我就說了具體措施,無非是正路子與野路子,例舉十來條俗招,比如最好如何開頭、如何結尾,中心段落放在什么位置為宜,怎樣寫好一段漂亮話,哪些修辭方法容易引起注意,引用什么人的話比較有量……教授皺著眉頭邊聽邊搖頭,像是看到了假惡丑。他搖頭搖得我很不高興,于是對他說,我們換一換位置,你來教高三,我來教大學,皺眉頭搖頭誰不會?你來嘗嘗滋味兒,保證你也會覺冤屈。
——是啊,皺眉頭搖頭誰不會?可是如果我的學生半夜里要通敵人的封鎖線,我能教他大聲咳嗽嗎?我能教他邊走邊唱嗎?高考的規矩那么多,是很難大搖大擺地通過的。批評高考作文,誰都能說幾句閑話,可是只要他到閱卷現場看一看,就會受到教育,就像上了一回前線的演員,一下子想得開了。
我平時倡導學生"自由地寫",可是到了高三,我不能不教他們一些應試技巧,不得不教他們一些俗招,以幫助他們通過"封鎖線"。我看不起高考,但是我的學生要上大學,我的任務之一是幫助他們獲得進大學的門票(這個說法很俗氣,但是如果要把這個問題說得鄭重其事,也未免太沒見識了)。能通過"封鎖線",到了"解放區",就是成功。既然我沒法阻止你造鐵絲網建碉堡挖壕溝,那你憑什么要求我拿著"良民證"通過?
我何嘗愛寫作的"規矩"?用那樣的規矩是教不出好學生的,可是那樣能幫學生混過高考關!文無定法,考試作文卻要"有法可依"。把千百萬人全束縛在陳規陋習之中,難道是我們的"寫作教學"?每年看到高考作文,都很難過,——那些作文,真的代表了全國五六百萬考生的最高水平?代表了五六萬高三語文教師的智慧?代表了語文教改的成就?可憐傳媒沒有見識,每年都不遺余力,吹捧高考"佳作",全社會推波助瀾,簡直像個沒有文化的國家。一篇《赤兔之死》被吹得死去活來,婦孺皆知,教授立捧,老板賞錢,海外華文報紙稱"這是大陸恢復高考以來惟一的一篇滿分作文",結果美國的報紙立刻以訛傳訛?!黄呖甲魑母愠鲞@么大的動靜,這是教育的進步呢,還是教育的衰?。?/p>
社會一方面抨擊高考作文,另一方面,不斷地有作家名人出來參加"高考作文秀",有的是鬧著玩兒,有的卻十分在意。2002年我按游戲規則給某作家花了10小時寫出的作文打了個30分,他到處喊冤,把他的作文登在報上,發在網上,要討公道,試圖引起社會的注意。可是值得注意的是,后來又給打他不及格的包括當地幾位優秀的考生?!@就是說,高三學生都知道考試的"規矩",而社會未必了解。一位作家過不了高考作文關,在教師看來,一點也不奇怪。高考作文全卷是150分,他才選做了試卷中能對付一下的作文(因為不可能得零分),如果他敢做做其他90分的選擇題和主觀題,我估計他就不敢吱聲了。有誰不怕封鎖線?演員,——他是來做戲的,知道不會真的挨槍子兒,又想引起觀眾的注意,所以大聲咳嗽打噴嚏,弄出動靜,姿態夸張。但是對考生而言,高考不能做戲。
因為選拔方式是考試,學生不得不受這樣的訓練。只要經過一年有效的訓練,一面就知道要審題,知道要看清要求,就知道要估計字數,知道字要寫端正,知道自己并沒有多少自由,知道不要寫犯忌的話,知道段落不能碎雜......他們并不指望寫出傳世文章,他們要的是"分",只要過了這一關,新的天地就出現了,他何必要拿出自己的前途去冒險呢?作為教師,何嘗希望自己的學生平庸?不得已也!這些,是批評界能想到的嗎?
語文教師的任務是什么?我認為,高中語文教學完成兩個任務就很好:一是在培養語文素養的同時給他一粒人文精神的種子,一是設法幫他搞到一張進大學的門票?!u家或許回站在一邊說,你們干嘛不去炸碉堡堵槍眼呀,這么消極?我只好回問批評家一句:“你告訴我:鬼子在哪里?"
教材分析單篇課文的分析
1.課文字、詞、句、段、意、法等的分析
《“冥誕”究竟是哪天》(賈桂滿《語文教學通訊》2011.10)
《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說》課前提示:1778年,“教導人們走向自由”的“法蘭西思想之王”伏爾泰與世長辭了。一百年后,另一位偉大的人道主義斗士——維克多.雨果站在紀念伏爾泰百年冥誕的講壇上,發表了這篇激情澎湃的演講。
《面對時間鐵律,精神可以說“不”——〈人生〉的精神解讀》(滕之先《語文教學通訊》2013.3)
2.課文教學意義的分析
《〈諾曼底號遇難記〉不換還何妨》(潘軍《語文教學通訊》2011.6)
《<江南的冬景>教學內容的優化》(袁夫石《語文教學通訊》2010.9)教材分析整本或整套教材的分析
教材的編排體例研究教材的編輯理念研究教材選文的標準研究教材的練習設計研究教材的變革研究教材的比較研究
調查報告調查的緣起調查的內容調查的對象與方法調查的結果與分析原因與對策例:《新教材,愛你有幾分?》(《語文學習》2004.1)
一、愛與不愛,學生如是說。二、喜歡的理由都是相同的。三、不喜歡的最大理由:就是不喜歡。四、蘿卜咸菜,各有所愛。五、我們希望的語文課本。六、如何對待學生的語文課本教學設計、實錄教學設計
規范、清楚、操作性強、有創意教學實錄
劇本式實錄敘述式實錄
經驗總結事——果——法
毛榮富:《寫作“感言”的嘗試與體會》
一、寫作“感言”的幾個角度
1、贊賞2、解析3、矯正4、寬慰5、引申6、深化二、寫“感言”的幾點想法
1、作文評語重形式、輕內容的傾向需要扭轉2、教學寫作評語不能總是一副裁判員才有的冷漠權威的面孔3、語言要幽默風趣
教學論文寫作應有的心態
面向自己面向問題面向事實老師們的論文普遍存在三個方面的不足:一、“大”而“高”;二、“小”而“低”;三、“散”而“亂”。如:有一位老師寫了這樣一篇論文,內容寫了三個方面:《論魯迅雜文的教學價值》1.魯迅的立人觀與青少年的成長2.審視中學語文教材魯迅雜文的選編3.中學魯迅雜文教學的現狀及對策
再舉一個例子。題目是“審美體驗:古典詩詞教學的價值追求”,文章列了三個小標題:一、教材:社會主流價值的載體二、接受:古典詩詞審美價值的發現三、審美體驗:古典詩詞教學的價值追求回到目錄論文選題的幾種實用性策略一、在雜志中找論題。1.熱點參與。2.感悟提升。3.異議陳述。4.資料述評。二、在任務中找論題。如開設校本課程,可分解出的論題:校本課程內容研制的基本方法校本課程內容研制的要考慮的幾個問題教師的專長與校本課程的個性化特征校本課程與常規課教學方法的差異探究校本課程的評價模式探索校本課程的開放性與學生的個性發展……三、在矛盾中找論題。1.在理論與實踐的矛盾中找。2.在預設和實踐的矛盾中找。3.在他人的經驗和自己的實踐的矛盾中找。四、在成功(失?。┲姓艺擃}。
關注案例,研究案例
1.課后反思這往往是教師個人對自己教學案例的思考行為。教學案例反思的重點內容有:(1)教學理念的問題;(2)教學創意的問題;(3)教材處理的問題;(4)教學藝術的問題;(5)課堂活動的問題;(6)課堂效率的問題。課后反思要抓大放小,要在理論的指導下深刻剖析一兩個主要問題。
2.案例歸納案例歸納是將多個案例放在一起進行綜合的分析評議。運用“案例歸納”的方法進行研究,收獲往往會更大:一方面積累了眾多的案例,一方面加深了思考的深度,一方面提高了自己宏觀分析的理論水平。
3.案例跟蹤
“案例跟蹤”表現于案例分析,是創新探索過程中一系列案例的連貫分析。如某一篇課文在創新教法時需要進行多次的教學實驗,那么就可以形成對這一系列案例的跟蹤研究,又如完成某一個研究課題需要運用課堂教學實驗的手段,那么也有可能出現若干個案例,從而形成案例的跟蹤研究。
4.特例評說所謂“特例”,就是特別出新的案例,特別出奇的案例,特別出格的案例,特別出界的案例。這些特例特別能引發人們的議論,特別能激發人們探討研究的熱情。分析評說這些“特例”,一是要將其置于當前的課改背景之下,二是要注重其個性化的成分,三是不說過頭話,不論是褒是貶,都要適可而止。
5.美例欣賞好的案例如同好的文章,值得品評欣賞。安全欣賞要重在品味其立意之美,構思之美,手法之美與細節之美,重在欣賞的過程要實在,要有力,要善于用新的視點來透析案例,善于用新的理念來評說案例。五、在“移用”中找論題。
程少堂:《從“黃山之所以為黃山”談“名課之所以為名課”》一、黃山之所以為名山之最,是因為她有自然美,她是天成的。,同樣,一節好課,她不拒絕、不反對預設,但本質上應該是生成的。二、黃山之所以為名山之最,是因為她有個性之美。同樣,一節好課也應該是有個性的,要突顯教師的特點、長處。三、黃山之所以為名山之最,是因為她有變化之美。同樣,一節好課也應該有波瀾,有風情。一個根本點,在于語文教師在課堂上要浪漫一點,要把教得爛熟的課文變得有意思、不平凡。四、黃山之所以為名山之最,是因為她有豐富之美。一流的好課也要集許多優秀名師的課的優點于一體,有厚度、有深度、有高度。五、黃山之所以為名山之最,是因為她有激情之美。同樣,一節好課教師要教得有激情,學生學得也有激情?!?、在延伸中找論題。回到目錄論文的擬題技巧三個字:實、簡、新實“實”的題目一般有以下幾種類型:1.直接以論域為題。如:論語文課中的人文精神教育也談語文的人文性語文生命課堂的構建什么是真正的語文課個性化的語文課與語文教師的個性從情與理的角度看《雷雨》中周萍的文化心理結構
“實”的題目一般有以下幾種類型:2.直接以創見為題。如:在自主中探尋文本的真味生命關懷:課堂教學的一面鏡子巧用唐詩作評語“實”的題目一般有以下幾種類型:3.直接以呼吁或警示為題。如:走出閱讀教學的封閉圈應當建立一門閱讀學封殺滿分作文,救救孩子警惕:說明文教學去語文化簡“簡”,就是題目要簡潔,在不影響表達的前提下,要進行最大限度的省略。看這樣的題目:
經典閱讀:跨越文化高原的心靈對話——高中古代文學人生進退主題作品的文化解讀因果關系分析在中學生話題作文寫作中的運用研究新“新”,就是新穎,題目本身的內容新、形式新。再看這個題目:論語文課中的人文精神教育題目的“新”還表現在形式的新穎上。幾種策略:1.辯證呈現(利用論文所涉及的內容點之間的關聯性,用“什么什么與什么什么”的形式加以呈現)。如:發揮學科優勢,強化素質教育(改為:素質教育與語文課中的素質教育)把素質教育落實到語文教學課堂上(改為:“在場”的課堂教學與“不在場”的素質教育)運用“追問”,提升課堂教學的價值(改為“追問”與“有深度”的課堂)2.術語提要(把題目中平凡的甚至是復雜的語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防汛應急搶險培訓
- 天津仁愛學院《古代文學4》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建筑工程公司目標成本預算承包合同
- 景德鎮藝術職業大學《多文體閱讀(二)》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的企業勞動合同
- 2025商場宣傳承包合同示范文本
- 濟南護理職業學院《園林植物栽培學實踐(二)》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南水北調大工程施工方案
- 逆做擋墻施工方案
- 2025年茶葉包裝設計作品版權轉讓合同書
- 河南省天一小高考2024-2025學年(下)高三第三次考試政治
- 自制結婚協議書范本
- 統編版二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自測卷(含答案)
- 湘豫名校聯考2024-2025學年高三春季學期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答案
- 2025年醫院員工滿意度提升計劃
- 新課標《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22年版)》解讀課件
- 2025年陜西榆林能源集團橫山煤電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上半年江西省水務集團限責任公司招聘60人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學會自我保護課件
- 2025年遼寧省能源控股集團所屬遼能股份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焦作大學單招職業技能測試題庫完整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