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T 816-2009保護地黃瓜豐產栽培技術規范_第1頁
DB63T 816-2009保護地黃瓜豐產栽培技術規范_第2頁
DB63T 816-2009保護地黃瓜豐產栽培技術規范_第3頁
DB63T 816-2009保護地黃瓜豐產栽培技術規范_第4頁
DB63T 816-2009保護地黃瓜豐產栽培技術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備案號:25696-2009青海DB63省地方標準DBT0909-07-27發布實施青海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DB63/T816—2009前言本規范附錄A為資料性附錄。本規范由青海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并歸口。本規范起草單位:樂都縣蔬菜技術推廣中心。本規范主要起草人:謝冬梅、劉海平、李存業、馬國業、張淑貞、陳海梅、魏文祥、唐小蘭、何多1DB63/T816—2009保護地黃瓜豐產栽培技術規范1范圍本規范規定了保護地黃瓜豐產栽培的產量指標、品種選擇、育苗、定植、田間管理等技術要求。本規范適用于河湟谷地保護地黃瓜的種植。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GB5084-1992農田灌溉水質標準DB63/T815-2009保護地黃瓜霜霉病防治技術規程DB63/T817-2009保護地黃瓜病蟲害防治技術規程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規范3.1保護地在不適于植物生長發育的寒冷、高溫、多雨季節,人為創造適于植物生長發育的微環境所采用的定型設施。3.2由采光和保溫維護結構組成,以塑料棚膜為透明覆蓋材料,東西向延長,在寒冷季節主要依靠獲取和積蓄太陽輻射能進行蔬菜生產的單棟溫室。3.3塑料大棚采用塑料棚膜覆蓋的拱圓形棚,其骨架由竹竿、水泥立柱、木頭、鋼材或復合材料建造而成。3.4溫床依靠生物能、電能或其它熱源提高床土溫度進行育苗的設施。3.5嫁接將植物體的芽或枝(稱接穗)接到另一植物體(稱砧木)的適當部位,使兩者接合成一個新植物體。4產量指標每公頃77.250噸-90.000噸(5150.00千克/畝-6000.00千克/畝)。5產地條件5.1前茬前茬為非瓜類作物,與非瓜類作物輪作3年以上。2DB63/T816—20095.2土壤條件土壤耕層深厚,地勢平坦,排灌方便,土壤結構適宜,理化性狀良好,選中等以上肥力水平的土壤,土壤pH值6.00-7.50。5.3灌溉條件用于保護地黃瓜種植的水質要符合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5084-1992。水源要充足。6栽培時間7品種選擇選用優質、高產、抗病的黃瓜品種。在不同的栽培時間選擇相應品種,見附錄A。8育苗8.1播種前的準備8.1.1苗床準備根據季節不同選用溫床或育苗床等育苗設施,有條件的可選用穴盤、營養體、紙袋,并對育苗設施進行消毒處理,創造適宜秧苗生長發育的環境條件。8.1.2營養土配制用近3年-5年內未種過瓜類蔬菜的田園土與優質有機肥混合,有機肥比例不低于30%。普通苗床或營養缽育苗營養土配方:園土1/3+腐熟馬糞2/3+過磷酸鈣2.00千克/立方米+尿素0.30千克/立方米+硫酸鉀1.00千克/立方米。8.1.3藥土配制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與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按1:1比例混合,每平方米苗床用藥0.008千克-0.010千克與15.00千克-30.00千克細土混合,播種時2/3鋪苗床,1/3覆蓋在種子上。8.2種子處理8.2.1種子消毒防治黃瓜病毒病、細菌性角斑病,用70℃恒溫處理種子72小時?;蚍乐吸S瓜黑星病、炭疽病、病毒病、菌核病,用55℃溫水浸泡種子15分鐘,不斷攪動至水溫30℃,再繼續浸種4小時-5小時,沖凈晾干后催芽?;蚍乐吸S瓜枯萎病、黑星病,用50%多菌靈500倍液浸種1小時,撈出沖洗干凈后催芽。8.2.2催芽催芽時先放在20℃條件下處理2小時-3小時,然后增溫到25℃,催芽1天-2天。冬季將浸泡萌動的種子放在0℃條件下處理1小時-2小時,再進行催芽。8.3播種量苗床播種量5.00克/平方米。種植每公頃定植用種量2.25千克-3.00千克。8.4播種方法當催芽種子70%以上露白即可播種。播種前一日澆足底水,第二日在畦面撒些藥土刮平,使畦面無凹凸之處。播種黃瓜按行距10厘米,穴距10厘米點播,一般每穴點一粒帶芽種子,點籽3行-5行后用藥土蓋種子,形成2厘米厚的小土堆。播后育苗床面上覆蓋地膜,70%幼苗頂土時撤除地膜。8.5苗期管理8.5.1溫度育苗溫度管理見表1。3DB63/T816—2009表1苗期溫度管理指標日溫(℃)夜溫(℃)8.5.2光照保持棚膜的清潔,冬春季草苫盡量早揭晚蓋,在溫度滿足的條件下,在早晨8時左右揭開草苫,下午4時左右蓋上,日照時數控制在8小時左右。陰天根據情況也要正常揭蓋草苫。還可采用反光幕等增光8.5.3水分底水要澆足,以后視育苗季節和墑情澆水。8.6嫁接8.6.1嫁接方法用云南黑籽南瓜做砧木,黃瓜做接穗進行嫁接,采用靠接法,黃瓜比南瓜早播2天-4天,在黑籽南瓜子葉完全平展,真葉初露,黃瓜有第一片真葉時進行嫁接。8.6.2嫁接苗的管理嫁接后加扣小拱棚遮陽,提高溫度,增加濕度,溫度白天為25℃-28℃,夜間為16℃-18℃,濕度為90%-95%,并噴一次75%的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4天后逐漸見光,6天后小量通風,并掐除南瓜苗二次發出的葉片,當嫁接苗經10天成活后,進行取夾、斷根,斷根后仍需適當遮陽1天-2天。8.7秧苗鍛煉定植前7天-10天,停止加溫,加大通風量,夜間的覆蓋物也要減少,白天溫度保持在20℃-25℃,夜間在不遭受凍害的前提下,最低氣溫為5℃-15℃。9定植9.1定植前準備9.1.1整地施肥定植前清除前茬殘株、雜草、雜物等,深翻土壤,結合翻地,每生產90噸黃瓜,每公頃施N(氮)0.102噸(6.80千克/畝),P2O5(五氧化二磷)0.081噸(5.40千克/畝),K2O(氧化鉀)0.1755噸(11.70千克/畝)。翻完地后整地起壟。9.1.2棚室消毒每棟溫室(333平方米)用硫磺粉0.75千克,加干鋸末分東西中3點放置,點燃密閉24小時后通風;蚜蟲和白粉虱多的溫室,每棟溫室(333平方米)用0.25千克80%敵敵畏乳劑同法熏蒸。或采用密閉溫室陽光曝曬2天-3天。9.2選苗選具有3片-5片真葉,苗齡30天-45天,子葉健全,根系發達,能見雌花瓜紐,無病蟲害的壯苗。9.3定植方法及密度采用寬窄行起壟栽培,寬行80厘米-100厘米,窄行40厘米-60厘米,株距25厘米,覆蓋地膜。根據品種特性、氣候條件及栽培方式,每公頃定植4.95萬株-7.20萬株(3300.00株/畝-4800.00株/畝)。10田間管理10.1溫濕度白天溫度25℃-30℃,夜溫10℃以上,地溫保持12℃以上,相對濕度保持85%以下。DB63/T816—200910.2光照采用透光性好的無滴長壽膜,冬春季節保持棚面清潔,白天揭開保溫覆蓋物,溫室后墻內張掛反光幕,盡量增加光照強度和時間,夏秋季節適當遮陰降溫。10.3二氧化碳冬春季節增施二氧化碳氣肥,使溫棚內濃度達到800.00毫克/千克-1200.00毫克/千克。10.4澆水定植后5天-7天緩苗時澆一次透水,中耕松土,待80%植株根瓜坐住有1厘米粗時結束蹲苗,澆一次透水,結瓜盛期4天-6天澆一次水。10.5追肥從定植到采收結束,追肥4次-5次,除根瓜坐住追一次外,其余在采收盛期施,每次每公頃施N(氮)0.0375噸-0.030噸(2.00千克/畝-2.50千克/畝),K2O(氧化鉀)0.0351噸-0.043875噸(2.34千克/畝-2.295千克/畝),隔水追施。10.6植株調整黃瓜開始跑秧倒地時進行吊秧、綁蔓。冬春季栽培,側蔓長到3厘米-4厘米時摘除。春夏季栽培,部分品種側枝結瓜性好,宜留中部以上側枝結瓜,每側蔓留1瓜-2瓜,3葉-4葉摘心。龍頭過架時及時摘去下部老葉、黃葉、病葉,進行落蔓,雄花、卷須以及過多的雌花應及時疏除。11病蟲害防治黃瓜病蟲害的防治,參見保護地黃瓜病蟲害防治技術規程DB63/T817和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