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章乳粉
第一頁,共一百零三頁。1第三節配方乳粉的調制原則及生產配方乳粉(modifiedmilkpowder)是指針對不同人的營養需要,在鮮乳中或乳粉中配以各種營養素經加工干燥而成的乳制品。配方乳粉的種類包括嬰兒乳粉、老人乳粉及其它特殊人群需要的乳粉。下面以嬰兒乳粉為例加以說明。第二頁,共一百零三頁。2一、嬰兒配方乳粉的調制原則人乳是哺育嬰兒的最好食品,當母乳不足時,才不得不依靠人工喂養。牛乳被認為是最好的代乳品,但人乳和牛乳無論是感官上還是組成上都有很大區別,見表10-6。故需要將牛乳中的各種成分進行調整,使之近似于母乳,并加工成方便食用的粉狀乳產品。第三頁,共一百零三頁。3
表10-6每100mL乳中營養物質含量(g)
第四頁,共一百零三頁。41.蛋白質人乳與牛乳中蛋白質的量質有著明顯的不同。牛乳中總蛋白含量高于人乳尤其是酪蛋白的含量大大超過人乳,乳清蛋白含量卻低于人乳。所以,必須調低牛乳中蛋白質的含量,并使酪蛋白比例與人乳基本一致。一般用脫鹽乳清粉、大豆分離蛋白調整。第五頁,共一百零三頁。52.脂肪牛乳與人乳的脂肪含量隨接近,但構成不同,其中牛乳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低而飽和脂肪酸高,且缺乏亞油酸。調整時可采用植物油脂替換牛乳脂肪的方法,以增加亞油酸的含量。亞油酸的量不宜過多,規定的上限用量為:n-6亞油酸不應超過總脂肪量的2%,n-3長鏈脂肪酸不得超過總脂肪的1%。第六頁,共一百零三頁。6富含油酸、亞油酸的植物油有橄欖油、玉米油、大豆油、棉子油、紅花油等,調整脂肪時須考慮這些脂肪的穩定性、風味等,以確定混合油脂的比例。第七頁,共一百零三頁。73.碳水化合物牛乳中乳糖含量比人乳少得多,牛乳中主要是α-型,人乳中主要是β-型。調制乳粉中通過加可溶性多糖類,如葡萄糖、麥芽糖、糊精等或平衡乳糖,來調整乳糖和蛋白質之間的比例,平衡α-和β-型的比例,使其接近于人乳(α:β=4:6)。較高含量的乳糖能促進鈣、鋅和其他一些營養素的吸收。麥芽糊精可用于保持有利的滲透壓,并可改善配方食品的性能。一般嬰兒乳粉含有7%的碳水化合物,其中6%是乳糖,1%是麥芽糊精。第八頁,共一百零三頁。84.無機鹽牛乳中的無機鹽量較人乳高3倍多。攝入過多的微量元素會加重嬰兒腎臟的負擔。調制乳粉中采用脫鹽辦法除掉一部分無機鹽。但人乳中含鐵比牛乳高,所以要根據嬰兒需要補充一部分鐵。添加微量元素時應慎重,因為微量元素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微量元素與牛乳中的酶蛋白、豆類中植酸之間的相互作用對食品的營養性影響很大。第九頁,共一百零三頁。95.維生素嬰兒用調制乳粉應充分強化維生素,特別是A、C、D、K、煙酸、B1、B2、葉酸等。其中,水溶性維生素過量攝入時不會引起中毒,所以沒有規定其上限。脂溶性維生素A、D長時間過量攝入時會引起中毒,因此須按規定加入。第十頁,共一百零三頁。10二、配方乳粉的生產工藝(一)工藝流程,見圖10-7。(二)配方及營養成分我國的嬰兒乳粉品種很多,但經過輕工部鑒定并在全國推廣的嬰兒乳粉主要是配方Ⅰ、配方Ⅱ和配方Ⅲ。第十一頁,共一百零三頁。11圖10-7配方乳粉生產工藝流程
熱不穩定維生素穩定性水溶性維生素蔗糖乳糖乳糖分解物乳清粉胱氨酸鐵鹽脂溶性維生素、植物油原料乳驗收預處理標準化配料殺菌均質濃縮冷卻篩分噴霧干燥包裝混合第十二頁,共一百零三頁。121.嬰兒配方乳粉Ⅰ
(infantformulaⅠ)是一個初級的嬰兒配方乳粉,產品以乳為基礎,添加了大豆蛋白,強化了部分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營養成分的調整存在著不完善之處。但該產品價格低廉,易于加工,對于貧困地區缺乏母乳的嬰兒仍具有很大的實際意義。配方Ⅰ的配方組成及成分標準見表10-7和表10-8。第十三頁,共一百零三頁。13
表7-8嬰兒配方乳粉I配方組成
第十四頁,共一百零三頁。14
表7-9嬰兒配方乳粉Ⅰ營養成分含量指標
第十五頁,共一百零三頁。152.嬰兒配方乳粉Ⅱ
(infantformulaⅡ)過去稱“母乳化乳粉”,是1982年由黑龍江省乳品工業研究所和內蒙古輕工業科學研究所共同研制的。產品用脫鹽乳清粉調整酪蛋白與乳清蛋白的比例(酪蛋白/乳清蛋白為40:60),同時增加了乳糖的含量(乳糖占總糖量的90%以上,其復原乳中乳糖含量與母乳接近),添加植物油以增加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再加入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使產品中各種成分與母乳相近。配方Ⅱ的配方組成及成分標準見表10-10。第十六頁,共一百零三頁。16
表10-10嬰兒配方乳粉Ⅱ配方組成
第十七頁,共一百零三頁。17由于嬰兒配方乳粉Ⅱ近1/2的原料來自乳清粉,要依賴于進口,耗費了大量的外匯,因而研制了不使用脫鹽乳清粉的嬰兒配方乳粉Ⅲ(infantformulaⅢ)。嬰兒配方乳粉Ⅲ是以精制飴糖為主要添加料的嬰兒配方乳粉。第十八頁,共一百零三頁。18
奶油的加工
第十一章第十九頁,共一百零三頁。19第二十頁,共一百零三頁。20第一節奶油的種類及性質一、奶油的種類和特性乳經分離后所得的稀奶油,經殺菌、成熟、攪拌、壓煉而制成的乳制品成為奶油。跟據制造方法、所用原料、生產的地區不同,而分成不同種類。第二十一頁,共一百零三頁。21按原料一般分為兩類:1、新鮮奶油用甜性稀奶油(新鮮稀奶油)制成的。
2、發酵奶油用酸性稀奶油(發酵稀奶油)制成的奶油。根據加鹽與否奶油又可分為:無鹽、加鹽和特殊加鹽的奶油;根據脂肪含量分為一般奶油和無水奶油(及黃油);以植物油替代乳脂肪的人造奶油。第二十二頁,共一百零三頁。22一般加鹽奶油的主要成分為脂肪(80%~82%)、水分(15.6%~l7.6%)、鹽(約1.2%)以及蛋白質、鈣和磷(約1.2%)。奶油還含有脂溶性的維生素A、D和E。奶油應呈均勻一致的顏色、稠密而味純。水分應分散成細滴,從而使奶油外觀干燥。硬度應均勻,這樣奶油就易于涂沫,并且到舌頭上即時融化。第二十三頁,共一百零三頁。23酸性奶油應有丁二酮氣味,而甜性奶油則應有稀奶油味,也可具有輕微的“蒸煮”味;用發酵稀奶油比用新鮮稀奶油做的奶油具有某些優點,如:芳香味更濃,奶油得率較高,并且由于細菌發酵劑抑制了不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長,因此,在熱處理后,再次感染雜菌的危險性較小。第二十四頁,共一百零三頁。24酸性稀奶油缺點是:1、酪乳和稀奶油都發酵,酸酪乳要比甜性奶油所得的鮮酪乳難處理,2、它更容易被氧化,從而產生一種金屬味,有微量的銅或其他重金屬存在,這一趨勢就加重;奶油的保藏性差。第二十五頁,共一百零三頁。25在酸性奶油的生產中,大部分金屬離子進入脂肪相,從而使得奶油易于氧化。但在加工甜性奶油時,大部分金屬離子隨著酪乳排走了,因此這種奶油被氧化的危險性極小。第二十六頁,共一百零三頁。26二、影響奶油性質的因素1.脂肪性質與乳牛品種、泌乳期季節的關系
有些乳牛(如荷蘭牛、愛爾夏牛)的乳脂肪中,由于油酸含量高,因此制成的奶油比較軟。娟姍牛的乳脂肪由于油酸含量比較低,而熔點高的脂肪酸含量高,因此制成的奶油比較硬。在泌乳初期,揮發性脂肪酸多,而油酸比較少,隨著泌乳時間的延長,這種性質變得相反。第二十七頁,共一百零三頁。27季節的影響,春夏季由于青飼料多,因此油酸的含量高,奶油也比較軟,熔點也比較低。由于這種關系,夏季的奶油很容易變軟。為了要得到較硬的奶油,在稀奶油成熟、攪拌、水洗及壓煉過程中,應盡可能降低溫度。第二十八頁,共一百零三頁。282.奶油的色澤奶油的顏色從白色到淡黃色,深淺各有不同。顏色是由于胡蘿卜素的關系。通常冬季的的奶油為淡黃色或白色。使奶油的顏色全年一致,秋冬之間往往加入色素以增加其顏色。奶油長期曝曬于日光下時,自行褪色。第二十九頁,共一百零三頁。293.奶油的芳香味奶油有一種特殊的芳香味,這種芳香味主要由于丁二酮、甘油及游離脂肪酸等綜合而成。其中丁二酮主要來自發酵時細菌的作用。因此,酸性奶油比新鮮奶油芳香味更濃。第三十頁,共一百零三頁。304.奶油的物理結構奶油的物理結構為水在油中的分散系(固體系)。即在脂肪中分散有游離脂肪球(脂肪球膜未破壞的一部分脂肪球)與細微水滴,此外還含有氣泡,見圖11-1。水滴中溶有乳中除脂肪以外的其他物質及食鹽,因此也稱為乳漿小滴。圖11-1脂肪在室溫條件下的微觀結構第三十一頁,共一百零三頁。31第二節 奶油的生產加工生產工藝流程如下:第三十二頁,共一百零三頁。32一、奶油生產1、傳統的奶油生產方式起初在農場生產的奶油是為了家庭使用,那時用手工操作的奶油攪拌器生產奶油,如下圖。隨著攪拌和排除酪乳得到的奶油被收集在一個淺槽中,手工壓練直到達到所要求的干燥度和組織。第三十三頁,共一百零三頁。33
圖.11.1曾用于家庭奶油生產的傳統的
手工攪拌桶
第三十四頁,共一百零三頁。342、工業化生產奶油的方式工業化的奶油制造過程包括許多步驟.原料稀奶油可以由液態奶加工廠提供或者由奶油廠從全脂乳中分離。稀奶油貯存及運輸到奶油廠時,應預防二次污染、充氣或產生泡沫。收到產品后,稱重和分析檢測以后,把稀奶油貯存在罐中。第三十五頁,共一百零三頁。35直到十九世紀,發酵奶油仍用自然發酵的稀奶油來生產,那時稀奶油從牛乳的上層撇出,并倒入一個木桶中,在奶油桶中通過手工攪拌生產奶油。自然發酵的過程是非常敏感的,外界微生物的感染常常導致無法生產出奶油。第三十六頁,共一百零三頁。36隨著人們對冷藏知識的增長,使稀奶油能夠在牛乳變酸之前被撇出,而由甜性稀奶油制成奶油。奶油的生產方法不斷得到完善,產品質量和經濟效益逐漸提高,最后發現鮮奶油可通過添加酸酪乳或自然酸化的乳來使稀奶油發酵,在可控條件下生產酸性奶油成為可能。第三十七頁,共一百零三頁。37
1-原料貯藏罐2-板式熱交換器(預熱)3-奶油分離機4-板式熱交換器(巴氏殺菌)5-真空脫氣(機6-發酵劑制備系統7-稀奶油的成熟和發酵8-板式熱交換器(溫度處理)9-批量奶油壓煉機10-連續壓煉機11-酪乳暫存罐12-帶傳送的奶油倉13-包裝機圖11-2批量和連續生產發酵奶油的生產線乳脫脂乳稀奶油奶油酪乳發酵劑冷介質熱介質特殊工藝第三十八頁,共一百零三頁。38(一)原料乳及稀奶油的驗收及質量要求制造奶油用的原料乳必須從健康牛擠下來,而且在滋氣味、組織狀態、脂肪含量及密度等各方面都是正常的乳。含抗菌素或消毒劑的稀奶油不能用于生產酸性奶油。第三十九頁,共一百零三頁。39乳質量略差而不適于制造奶粉、煉乳時,也可用作制造奶油的原料。但凡是要生產優質的產品必須要有優質原料,這是乳品加工的基本要求。例如初乳由于含乳清蛋白較多,末乳脂肪球過小故不宜采用。第四十頁,共一百零三頁。40(二)原料奶的初步處理首先生產奶油的原料奶要經過濾、凈乳,其過程同消毒奶等乳制品,然后冷藏并進行標準化。第四十一頁,共一百零三頁。411.冷藏在冷藏初期占優勢的乳酸菌將被耐冷性強的細菌——嗜冷菌取代。嗜冷菌可在巴氏殺菌中被殺死,因此對奶油的質量沒有影響。但是一些嗜冷菌產生的脂肪分解酶,能耐受100℃以上的溫度處理,對奶油的質量有影響,因此抑制嗜冷菌的生長是極其重要的。第四十二頁,共一百零三頁。42
原料運到乳品廠以后,要立即冷卻到2-4℃,并且在此溫度下貯存到巴氏殺菌為止。另外為防止嗜冷菌繁殖,可將運到工廠的乳先預熱殺菌,一般加熱到63-65℃保持15秒,然后再冷卻2-4℃。(這也是UHT乳常采用的方法)到達乳品廠后巴氏殺菌應盡快進行,不應超過24小時。第四十三頁,共一百零三頁。432.乳脂分離及標準化生產奶油時必須將牛乳中的稀奶油分離出來,工業化生產采用離心法將牛乳中稀奶油分離。方法是:在離心機開動后,當達到穩定時(一般為4000~9000rpm),將預熱到35~40℃的牛乳輸入,控制稀奶油和脫脂乳的流量比為1:6~12。稀奶油的含脂率一般為30~40%。第四十四頁,共一百零三頁。44稀奶油的含脂率直接影響奶油的質量及產量。例如,含脂率低時,可以獲得香氣較濃的奶油,因為這種稀奶油較適于乳酸菌的發育;當稀奶油過濃時,則容易堵塞分離機,乳脂肪的損失量較多。另外,稀奶油的碘值是成品質量的決定性因素。如不校正,高碘值的乳脂肪(即含不飽和脂肪酸高)生產出奶油過軟。第四十五頁,共一百零三頁。45在加工前必須將稀奶油進行標準化,規定:用間歇方法生產新鮮奶油及酸性奶油時,稀奶油的含脂率以30%~35%為宜;以連續法生產時,規定稀奶油的含脂率40%~45%。夏季由于容易酸敗,所以用比較濃的稀奶油進行加工。第四十六頁,共一百零三頁。46可用皮爾遜法,根據標準對稀奶油含脂率進行標準化。
[例1]今有120kg含脂率為38%的稀奶油用以制造奶油。需將稀奶油的含脂率調整為34%,如用含脂率0.05%的脫脂乳來調整,則應添加多少脫脂乳?第四十七頁,共一百零三頁。47解:按皮爾遜法從上圖可以看出,33.95kg稀奶油需加脫脂乳(含脂0.05%)4kg,則120kg稀奶油需加的脫脂乳為:
120×4=14.14kg33.9538(p)r-q=33.950.05(q)p-r=434(r)第四十八頁,共一百零三頁。48(三)稀奶油的中和稀奶油的中和直接影響奶油的保存性,左右成品的質量。制造甜性奶油時,奶油的pH值應保持在中性附近(6.4~6.8)。第四十九頁,共一百零三頁。491、中和目的(1)因為酸度高的稀奶油殺菌時,其中的酪蛋白凝固而結成凝塊,使一些脂肪被包在凝塊內,攪拌時流失在酪乳里,造成脂肪損失;(2)所以稀奶油中和后,可防止脂肪貯藏時尤其是加鹽奶油水解和氧化;(3)同時改善奶油的香味。第五十頁,共一百零三頁。502、中和程度(1)稀奶油的酸度在0.5%(55oT)以下時,可中和至0.15%(16oT);(2)若稀奶油的酸度在0.5%以上時,所以中和的限度以0.15%~0.25%。因為將高酸度的稀奶油急速使其變成低酸度,則容易產生特殊氣味,而且稀奶油變成濃厚狀態。第五十一頁,共一百零三頁。513、中和的方法中和劑為石灰或碳酸鈉。石灰價格低廉,并且鈣殘留于奶油中可以提高營養價值。但石灰難溶于水,必須調成20%的乳劑加入,同時還需要均勻攪拌,碳酸鈉易溶于水,中和可以很快進行,同時不易使酪蛋白凝固,但中和時產生二氧化碳。第五十二頁,共一百零三頁。52(四)真空脫氣真空脫氣可除掉具有揮發性異常風味物質,首先將稀奶油加熱到78℃,然后輸送至真空機,其真空室的真空度可以使稀奶油在62℃時沸騰。脫氣會引起揮發性成分和芳香物質逸出,稀奶油通過沸騰而冷卻下來。然后回到熱交換器進行巴氏殺菌、冷卻、并打到成熟罐。第五十三頁,共一百零三頁。53在夏季,草原上各種蔥類植物生長繁延,蔥味是一種常見的缺陷。為避免強烈的氣味,有必要對收購的原料進行某種形式的分類。第五十四頁,共一百零三頁。54(五)稀奶油的殺菌由于脂肪的導熱性很低,能阻礙溫度對微生物的作用;同時為了使脂肪酶完全破壞,有必要進行高溫巴氏殺菌。
稀奶油在高溫,通常為95℃或者更高一些的溫度下進行巴氏殺菌。一般不需要保持時間,熱處理的程度應達到使過氧化物酶試驗結果呈陰性。
第五十五頁,共一百零三頁。55熱處理不應過分強烈,以免引起蒸煮味之類的缺陷。一般采用85~90℃的巴氏殺菌。如果有特異氣味時,應將溫度提高到93~95℃,以減輕其缺陷。經殺菌后冷卻至發酵溫度或成熟溫度。第五十六頁,共一百零三頁。56(六)稀奶油的細菌發酵在生產酸性奶油時要進行細菌發酵。發酵劑菌種為丁二酮鏈球菌、乳脂鏈球菌、乳酸鏈球菌和檸檬明串珠菌。發酵劑的添加量為1%~5%,一般隨碘值的增加而增加。當稀奶油的非脂部分的酸度達到90oT時發酵結束。細菌產生的芳香物質中,乳酸、二氧化碳、檸檬酸、丁二酮和醋酸是最重要的。發酵與物理成熟同時在成熟罐內完成。第五十七頁,共一百零三頁。57發酵劑必須具有較強活力(每ml成熟的發酵劑約有10億個細菌)。在發酵劑接種量為1%時,20℃,在7hr后產酸12°SH,10hr應產酸18-20°SH。另外發酵劑必須平衡,最重要的是產酸、產香和隨后的丁二酮分解之間有適當的比例關系。第五十八頁,共一百零三頁。58稀奶油發酵和稀奶油的物理成熟都是在成熟罐中自動進行。成熟罐通常是三層的絕熱的不銹鋼罐,加熱和冷卻介質在罐壁之間循環,罐內裝有可雙向轉動的刮板攪拌器,攪拌器在奶油已凝結時,也能進行有效地攪拌。(類似酸奶發酵罐)第五十九頁,共一百零三頁。59(七)稀奶油的物理成熟1.稀奶油的物理成熟稀奶油中的脂肪經加熱殺菌融化后,為使攪拌操作能順利進行,保證奶油質量(不致過軟及含水量過多)以及防止乳脂肪損失,須要冷卻至奶油脂肪的凝固點,以使部分脂肪變為固體結晶狀態,這一過程稱之為稀奶油物理成熟。第六十頁,共一百零三頁。60制造新鮮奶油時,在稀奶油冷卻后,立即進行成熟;制造酸性奶油時,則在發酵前或后,或與發酵同時進行。成熟通常需要12~15h。第六十一頁,共一百零三頁。61脂肪變硬的程度決定于物理成熟的溫度和時間,隨著成熟溫度的降低和保持時間的延長,大量脂肪變成結晶狀態(固化)。成熟溫度應與脂肪的最大可能變成固體狀態的程度相適應。夏季3℃時脂肪最大可能的硬化程度為60%~70%;而6℃時為45%~55%。第六十二頁,共一百零三頁。62例如:在3℃時經過3~4h即可達到平衡狀態;6℃時要經過6~8h;而在8℃時要經過8~12h。臨界溫度:13~16℃時,即使保持很長時間也不會使脂肪發生明顯變硬現象,這個溫度稱為臨界溫度。第六十三頁,共一百零三頁。63
稀奶油在過低溫下進行成熟會造成不良結果,會使稀奶油的攪拌時間延長,獲得的奶油團粒過硬,有油污,而且保水性差,同時組織狀態不良。成熟條件對以后的全部工藝過程有很大影響,如果成熟的程度不足時,就會縮短稀奶油的攪拌時間,獲得的奶油團粒松軟,油脂損失于酪乳中的數量顯著增加,并在奶油壓煉時會使水的分散造成很大的困難。第六十四頁,共一百零三頁。642.稀奶油物理成熟的熱處理程序在稀奶油攪拌之前,為了控制脂肪結晶,稀奶油必須經溫度處理程序,使成品的奶油具有合適的硬度。奶油的硬度是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因為它直接和間接地影響著其他的特性—主要是滋味和香味,硬度是一個復雜的概念,包括諸如硬度、粘度、彈性和涂布性等特性。第六十五頁,共一百零三頁。65乳脂中不同熔點脂肪酸的相對含量,決定奶油硬或軟。軟脂肪將生產出軟而滑膩的奶油,而用硬乳脂生產的奶油,則又硬又濃稠。但是如果采用適當熱處理程序,使之與脂肪的碘值相適應,那么奶油的硬度可達到最佳狀態。這是因為冷熱處理調整了脂肪結晶的大小、固體和連續相脂肪的相對數量。第六十六頁,共一百零三頁。66(1)乳脂結晶化巴氏殺菌引起脂肪球中的脂肪液化,當稀奶油被冷卻到40℃以下時,脂肪開始結晶。如果冷卻迅速,晶體將多而小;如果是逐漸地冷卻晶體數量少,但顆粒大,另外如果冷卻過程越劇烈,結晶成固體相的脂肪就越多,在攪拌和壓煉過程中,能從脂肪球中擠出的液體脂肪就越少。第六十七頁,共一百零三頁。67通過脂肪結晶體的吸附,可將液體脂肪結合在它們的表面。如果結晶體多而小,總表面積就大得多,所以可吸附更多的液體脂肪。因此如果冷卻迅速,晶體將多而小,通過攪拌和壓煉后,從脂肪球中壓出少量的液體脂肪,這樣連續脂肪相就小,奶油就結實。第六十八頁,共一百零三頁。68如果是逐漸地冷卻晶體數量少,但顆粒大,大量的液體脂肪將被壓出;連續相就大,奶油就軟。所以,通過調整該稀奶油的冷卻程序,有可能使脂肪球中晶體的大小規格化,從而影響連續脂肪相的數量和性質。第六十九頁,共一百零三頁。69(2)冷熱處理程序編制如果要得到均勻一致的奶油硬度,必須調整物理成熟的條件,使之與乳脂的碘值相適應。
第七十頁,共一百零三頁。70表11.1給出了不同碘值下溫度程序的例子。第一段是巴氏殺菌后冷卻稀奶油的溫度,第二段是加熱/酸化時的溫度值,第三段是成熟期的溫度值。第七十一頁,共一百零三頁。71
①含硬脂肪多的稀奶油
(碘值在29以下)的處理為得到理想的硬度,應將硬脂肪轉化成盡可能小的結晶,所采用的處理程序是8-21-16℃:迅速冷卻到約8℃,并在此溫度下保持約2h;用27~29℃的水徐徐加熱到20~21℃,并在此溫度下至少保持2h;冷卻到約16℃。第七十二頁,共一百零三頁。72②含中等硬度脂肪稀奶油的處理隨著碘值的增加,熱處理溫度從20~21℃相應地降低。結果將形成大量的脂肪結晶,并吸附更多的液體脂肪。對于高達39的碘值,加熱溫度可降至l5℃。但是在較低的溫度下,發酵時間也延長。第七十三頁,共一百零三頁。73③含軟肪脂很多的稀奶油的處理當碘值大于39~40時,在巴氏殺菌后稀奶油冷卻到20℃,并在此溫度下酸化約5h。當酸度約為33oT時冷卻到約8℃;如果是41或者更高,則冷卻到6℃。一般認為,酸化溫度低于20℃,就生成軟奶油。第七十四頁,共一百零三頁。74(八)添加色素為了使奶油顏色全年一致,當顏色太淡時,即需添加色素。最常用的一種色素叫安那妥(Annatto),它是天然的植物色素。3%的安那妥溶液(溶于食用植物油中)叫做奶油黃。通常用量為稀奶油的0.01%~0.05%。添加色素通常在攪拌前直接加到攪拌器中的稀奶油中。第七十五頁,共一百零三頁。75(九)奶油的攪拌將稀奶油置于攪拌器中,利用機械的沖擊力使脂肪球膜破壞而形成脂肪團粒,這一過程稱為“攪拌”(Churning),攪拌時分離出來的液體稱為酪乳。稀奶油從成熟罐泵入奶油攪拌機或連續式奶油制造機。第七十六頁,共一百零三頁。76奶油攪拌器有圓柱形、錐形、方型或長方型的,轉速可調節,在攪拌器中有軸帶和檔板,檔板的形狀、安裝位置和尺寸與攪拌器速度有關,擋板對最終產品有重要影響。近年來攪拌器的容積已大大增加。在大的集中化的奶油生產廠中,攪拌器的使用能力可達到8000-12,000升或者更大。稀奶油一般在攪拌器中占40-50%的空間,以留出攪打起泡的空間。第七十七頁,共一百零三頁。771.奶油顆粒的形成成熟的稀奶油中脂肪球既含有結晶的脂肪,又含有液態的脂肪。脂肪結晶向外拓展并形成構架,最終形成一層軟外殼,這層外殼離脂肪球膜很近。第七十八頁,共一百零三頁。78當稀奶油攪拌時,會形成蛋白質泡沫層。因為表面活性作用,脂肪球的膜被吸到氣——水界面,脂肪球被集中到泡沫中。繼續攪拌時,蛋白質脫水,泡沫變小,使得泡沫更為緊湊,因為對脂肪球施加了壓力,這樣引起一定比例的液態脂肪從脂肪球中被壓出,并使一些膜破裂。第七十九頁,共一百零三頁。79液體脂肪也含有脂肪結晶,以一薄層分散在泡沫的表面和脂肪球上。當泡沫變得相當稠密時,更多的液體脂肪被壓出,這種泡沫因不穩定而破裂。脂肪球凝結形成奶油團粒,見圖11-4。開始時,這些是肉眼看不見的,但當壓煉繼續時,它們變得越來越大。第八十頁,共一百零三頁。80
這樣,稀奶油被分成為奶油粒和酪乳兩部分。在傳統的攪拌中,當奶油粒達到一定大小時,攪拌機停止并排走酪乳。在連續式奶油制造機中,酪乳的排出也是連續的。第八十一頁,共一百零三頁。81圖.11.3間歇式生產中的奶油攪拌1控制板2緊急停止3角開擋板第八十二頁,共一百零三頁。822.攪拌的回收率攪拌回收率(產量)是測定稀奶油中有多少脂肪已轉化成奶油的標志。它以酪乳中剩余的脂肪占稀奶油中總脂肪的百分數來表示。例如,0.5%的攪拌回收率表示稀奶油脂肪的0.5%留在酪乳中,99.5%已變成了奶油。如果該值低于0.70,則被認為攪拌回收率是合格的。第八十三頁,共一百零三頁。83
圖一年中攪拌回收率的變化(瑞典)
圖中的曲線,表示一年中攪拌回收率的變化。酪乳的含脂率在夏季期間是最高的。
第八十四頁,共一百零三頁。84(十)壓煉(Working)與洗滌、加鹽攪拌產生的奶油晶粒通過壓煉形成脂肪連續相而使水呈細微分散的狀態。當酪乳被排走后開始壓煉,以此擠壓出去奶油顆粒之間的水分。脂肪球受到高壓,液體脂肪和結晶被壓出在最終脂肪團塊(最終的連續相)中,水分經壓煉呈細微地分散狀態。直到獲得所需要的水分含量。第八十五頁,共一百零三頁。85在壓煉過程中,要定期檢查水分含量,并按照成品奶油所要求的進行調整,直至獲得所需要的水分才可終止壓煉。
第八十六頁,共一百零三頁。86奶油連續化生產的方法是在十九世紀末采用的,但當時它們的采用是非常有限的。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末這種方法得到了發展,從而導致產生三種不同的工藝,它們都以傳統方法——攪拌,離心分離濃縮或酸化為基礎。第八十七頁,共一百零三頁。87
圖.11.4一臺連續奶油制造機
1攪拌筒2壓煉區3榨干區4第二壓煉區
第八十八頁,共一百零三頁。88在攪拌后洗滌奶油,以去掉任何剩余的酪乳和乳固體,并調整水分。如果奶油準備加鹽,在間歇生產的情況,鹽撒在它的表面,在連續式奶油制造機中,則在奶油中加鹽水。第八十九頁,共一百零三頁。89
加鹽以后,為了保證鹽的均勻分布,必須強有力地壓煉奶油。奶油的壓煉,也影響產品的感官特性,即香味、滋味、貯存質量、外觀和色澤。成品奶油應是干燥的,即水相必須非常細微地被分散,肉眼應當看不到水滴。第九十頁,共一百零三頁。90(十一)包裝奶油可以包裝成5kg以上的大包,也可以包裝成從10g到5kg的小包,取決于包裝類型,可以使用不同類型的灌裝機,機械通常是全自動的,分塊和包裝通常可以按不同尺寸要求進行重設調整,如250g和500g或10g
和15g。
包裝材料必須是防油的并且不透光、不泄漏滋味和氣味同時也不允許水分滲透,否則奶油表面將會干燥并且外層會變得比其余部分更黃。第九十一頁,共一百零三頁。91奶油通常包裝于鋁泊中。包裝后,小塊包裝的奶油繼續在打箱機上包裝于紙盒中,最后放在排架上運去冷藏。圖11.2所示為奶油從攪打設備到包裝機的運送過程。第九十二頁,共一百零三頁。92(十二)冷藏為保持奶油的硬度和外觀,奶油包裝后應盡快進入冷庫并冷卻到5℃,存放24~48h。如果不這樣做,脂肪結晶就非常緩慢,奶油能保持其新攪拌硬度和外觀好幾天。低溫存放也能提高其保藏質量和減少銷售中包裝變形的危險。第九十三頁,共一百零三頁。93
奶油可以在約4℃溫度下短期貯存,如果需要長期貯存,它就必須在約-25℃溫度下深凍。第九十四頁,共一百零三頁。94
三、加工貯藏過程中的奶油缺陷
和產生原因
由于原料、加工工程和貯藏不當,奶油出現一些缺陷。第九十五頁,共一百零三頁。951.風味缺陷正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東坡成就介紹課件
- 上海市奉賢區2025屆高三下學期二模試題 歷史 含解析
- 專業職業課件
- 合伙合同與終止合同
- 遼寧省沈陽市五校協作體2024-2025學年高考模擬試卷(1)語文試題含解析
- 山東理工大學《數據結構中俄》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青島市第十六中學2025年重慶一中初三4月月考物理試題含解析
- 銷售合同書范文
- 店鋪租賃合同模板
- 云南省德宏市重點中學2025屆初三5月模擬考試自選試題含解析
- 智鼎在線測評28題答案
- 青少年無人機課程:第一課-馬上起飛
- 2024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八年級心理健康考核試題
- 3班主任基本功競賽:主題班會《我本是高山》教學課件
- 《通信原理》期末考試復習題庫(含答案)
- 五年級下冊英語教案-Unit 3 Lesson 17 Danny's Email(冀教版)
- 2024建筑企業資質股權轉讓居間協議
- 大學助農直播創業計劃書
- 2024年北京市自來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興淼水務分公司招聘筆試沖刺題(帶答案解析)
- CHT 8023-2011 機載激光雷達數據處理技術規范(正式版)
- 2023-2024學年北京四中高一(下)期中物理試卷(含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