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第1頁,課件共63頁,創作于2023年2月前言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臨床常見的消化系統癥候群,發病率各個國家報道不一,西方國家大體在10.3%~41%,國內為18%~45%。目前對該病的病因病機尚無統一認識,治療上缺乏特效藥物,復發率高,對羅馬Ⅲ的臨床分型也頗多爭議。現對近年FD病因病機及診療手段的研究進展做一綜述。第2頁,課件共63頁,創作于2023年2月前言1991年3月在英國倫敦舉行的關于消化不良的研討會上,將消化不良分為器質性消化不良和功能性消化不良。前者是指消化不良癥狀的背后存在潰瘍病、活動性胃炎或十二指腸炎、胃癌等基礎病變,后者則無明顯的器質性的病因,應用胃鏡、上消化道鋇餐造影、腹部B超以及各種化驗檢查,除可能有輕度胃炎外,常無異常發現。會議還認為非潰瘍性消化不良等的提法容易引起混淆,命名應以“功能性消化不良”為宜。第3頁,課件共63頁,創作于2023年2月前言FD有較高發病率。多見于青壯年,以女性居多,約占消化不良的40%~60%。估計約20%~30%的人在其一生中曾有消化不良的癥狀。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對消化不良進行了多次專題研究,諸如芝加哥1988年,倫敦1991年,雅典1992年,巴塞羅那1993年,洛杉機1994年,日內瓦1998年等專題會議,加之新的胃腸動力藥的出現,大大促進了對消化不良的研究工作。第4頁,課件共63頁,創作于2023年2月前言
本病屬于中醫“郁證”、“臟躁”、“百合病”范疇,由于臨床癥狀各異,又可見于“嘔吐”、“噯氣”、“納呆”,及“反胃”、“吞酸”、“嘈雜”、“腹脹”、“胃痞”、“胃脘痛”等病證范圍。本癥常因情志內傷,肝郁失卻條達,脾胃氣機受阻,升降失調所致,除胃脘癥狀外,多伴有精神渙散、失眠多夢、恐慌焦慮等精神癥狀。臨床上除藥物治療外常配合精神療法和其他療法治療。第5頁,課件共63頁,創作于2023年2月病因病機
FD的中醫病因病機文獻報道:總以氣機升降失常為主關于FD的病因病機,多數學者認為本病病位在胃,涉及肝脾,多因飲食不節,損傷脾胃;或憂思傷脾,惱怒傷肝,肝木乘土;或中氣不足,外邪內侵等,使脾失健運,胃失和降導致中焦氣機阻滯,脾胃升降失常,胃腸運動功能紊亂而發病,總屬本虛標實,虛實夾雜之證。尚氏認為本病是以脾胃虛寒為本,寒熱錯雜為標的功能性失調病癥。潘氏等則認為肝失疏泄、肝氣犯胃、肝胃不和是FD的基本病機,強調了“實痞”。李氏等認為基本病機是脾胃氣陰不足,肝臟疏泄失常,致肝脾胃功能失調。周氏等分析了運動障礙型FD,認為病機特點主要為脾胃虛弱、氣機阻滯、升降失司。第6頁,課件共63頁,創作于2023年2月病因
飲食不節:過食辛辣炙煿,肥甘厚味,嗜好煙酒,積濕生熱;或恣食生冷,或饑飽不一,損傷中陽;或暴飲暴食,貪食過量,食滯內停,影響脾之健運,胃之和降,以致氣機升降失常。七情失和:憂思、郁怒、驚恐均可導致氣機逆亂,升降失調,引發FD,尤其是惱怒傷肝,肝氣郁結,橫逆犯胃;或憂思傷脾,脾運蹇澀,肝脾氣機失調,胃氣滯而不行,最為多見。如《類證治裁》云:“暴怒傷肝,氣逆而痞。”脾胃虛弱:素體虛弱,飲食不節,勞倦內傷,或久病纏綿,或過用寒涼,致中氣更虧,脾失健運,胃納呆鈍,氣滯不行。若脾陽不足,中焦虛寒,脈絡失于溫養;或者胃陰虧虛,腸腑失于濡潤,均可導致功能性消化不良。第7頁,課件共63頁,創作于2023年2月FD的病機變化
病位在脾胃,與肺、肝關系密切脾胃正常的生理功能是納和化、升和降、燥和潤等的矛盾統一。所謂“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脾胃氣機郁滯,則失其升降之職,胃氣不降則糟粕不得下傳,在上則為胸悶梗噎,在中則脘腹脹痛,在下則大便秘結;不降反升則可致噯氣、呃逆、嘔吐、反酸、反胃等。脾氣不升則不能運化精微和益氣生血,可致食后脘悶,食后思睡、腹脹、腹瀉;飲食不為肌肉而消瘦,四肢無力,精神倦怠等;不升反降,中氣下陷,可見腹部墜脹,肛門作墜,大便滑脫不禁等。第8頁,課件共63頁,創作于2023年2月FD的病機變化
病位在脾胃,與肺、肝關系密切
FD病位雖在脾胃,然亦涉及肺與肝。古人明訓“諸氣噴郁,皆屬于肺”,“諸痿喘嘔,皆屬于上”,上焦不行,則下脘不通。“肺主一身之氣化,天氣降,斯云霧清,而諸竅皆為之通利”。朱丹溪認為冷氣、滯氣、逆氣皆為肺受火邪,氣得炎上之化,有升無降,熏蒸清道,甚而轉成本病。況脾胃的納化亦有賴于肺之宣發肅降。因此,胃脘脹滿等證亦與肺金能否得行其令有關。同時,肝木侮土,土虛木乘亦可致脾胃氣機升降失常。
第9頁,課件共63頁,創作于2023年2月FD的病機變化
病機主要為氣機升降失常
FD病機病證雖有氣滯、熱郁、濕熱、寒凝、中虛多端,或夾痰、夾食,但其基本病機總屬胃氣壅滯為病。邪氣阻滯中焦固能影響脾胃之升降,中氣不旺,脾胃亦失其轉樞。脾胃受病則水濕內停,聚而成痰,痰濕阻于中脘,化熱傷津,食濁停聚,復又蘊阻氣機,貽害無窮。由此可見,氣郁、氣虛或中虛氣滯皆能導致脾胃升降失常,清無所歸而不升,濁無所納而不降,氣機壅塞,胃氣上逆,故見痞、脹、噯氣、嘔惡等。第10頁,課件共63頁,創作于2023年2月FD的病機變化
病理性質有虛有實或虛實夾雜
本病可分虛實兩類。初病多實,久則耗氣傷陰,由實轉虛。FD之虛證,又多有邪實存在,形成虛實兼見,本虛標實。虛痞一般病程較長,反復發作,時輕時重,或寬或急。多為脾氣虛、胃陰虛。實痞發病則較為迅速,癥狀略重,多因傷寒表邪未解,邪氣內陷,或因食積無度,積谷難消,或因情志不遂,氣機郁滯,升降失調而成。第11頁,課件共63頁,創作于2023年2月現代醫學病因發病機制認識
胃腸動力障礙:FD中約50%的病人有某類動力紊亂,常見為:胃排空遲緩;胃竇動力低下;下食管括約肌壓力(LESP)減低;食管清除能力下降;胃張力過低或張力過高;胃肌電異常;幽門機能障礙;腸道動力障礙;膽道運動障礙。第12頁,課件共63頁,創作于2023年2月現代醫學病因發病機制認識
胃腸動力障礙:胃消化間期動力異常是消化不良的病因之一。不僅存在消化期的動力異常,而且還存在著消化間期移行性復合運動(MMC)的異常,表現為MMC周期的延長、MMC時相的紊亂以及MMCⅢ相的缺失。有人認為激素的異常與FD有關,FD多見于女性,現已表明孕酮、雌三醇及催乳素能影響平滑肌的收縮。FD患者血中胃動素水平和胃動素峰值數均明顯下降,血中胃動素水平影響MMC的產生。第13頁,課件共63頁,創作于2023年2月現代醫學病因發病機制認識
內臟感覺敏感性改變內臟感覺的敏感性增高可以出現FD的癥狀,正常人進食時胃出現容納性舒張,胃的順應性增高使胃內壓力或胃壁張力無明顯的升高,胃張力調節使胃對擴張有不同敏感性。FD患者較少的胃內容積改變即可產生上腹部不適和疼痛,現認為主要是由中樞機制引起了內臟感覺的高敏感性。第14頁,課件共63頁,創作于2023年2月現代醫學病因發病機制認識
幽門螺桿菌(Hp)感染
FD病人Hp陽性率可達43%~87%。Hp感染的癥狀可有燒心,餐后飽脹或潰瘍樣癥狀。這些癥狀可能是由于炎癥時中性白細胞的活動及被破壞的炎癥組織釋放出多種炎性介質,刺激痛覺神經末梢,并引起平滑肌功能失調。另外,Hp可產生大量高活性尿素酶,水解胃內的尿素,在正常體溫下每天可產生約280mlCO2,可能與部分患者的腹脹、噯氣等癥狀有關。但也有資料報導根除Hp對改善FD患者癥狀的效果并不優于安慰劑,Hp陽性和Hp陰性FD患者的胃腸運動和胃排空也無明顯差異,因此Hp感染在FD發病中的作用仍需進一步仔細研究。第15頁,課件共63頁,創作于2023年2月現代醫學病因發病機制認識
胃酸分泌及胃十二指腸粘膜對酸敏感性改變多數學者認為FD患者泌酸功能基本正常,但也有部分學者認為,FD患者泌酸功能增高,尤其是潰瘍樣FD患者可有胃酸增高的表現。某些FD患者有潰瘍樣消化不良的癥狀,但內鏡等檢查并無消化性潰瘍或十二指腸球炎,考慮這些癥狀與十二指腸粘膜酸負荷的敏感程度增加有關,這類患者的胃排空(包括酸的排空)比正常人快。十二指腸球部粘膜表面H+濃度增加與癥狀出現有關,當十二指腸粘膜出現炎癥時,癥狀更明顯。同時酸負荷也可能引起幽門-十二指腸的運動失調,而產生潰瘍樣消化不良癥狀。第16頁,課件共63頁,創作于2023年2月現代醫學病因發病機制認識
身心因素:精神情緒的變化、應激狀態等也是引起FD癥狀的原因。Richter等研究認為,FD癥狀與精神狀態,應激和環境因素有關,與性格類型關系不大。Drossman認為身心因素與功能性疾病有關:一方面作為易感因素(如遺傳、環境)構成了功能性疾病的病理基礎,另一方面社會心理變化(如文化、生活、應激、精神狀況、適應能力等)決定了臨床表現和轉歸。故應用常規手段糾正特異性胃腸功能紊亂對部分患者無效時應調節其身心因素,如抗焦慮藥、鎮靜藥可能會緩解部分患者的癥狀。第17頁,課件共63頁,創作于2023年2月臨床表現
本病起病大多緩慢,病程可積年累月,發病呈持續性或反復發作。臨床表現以胃部癥狀為主,患者常有反酸、噯氣、厭食、惡心、嘔吐、燒心感、食后飽脹、上腹不適或疼痛,可同時伴有神經官能癥的其他常見癥狀如倦怠、健忘、頭痛、心悸、胸悶、盜汗、遺精和憂慮等。臨床主要根據不同的癥狀,結合可能的發病原理,分成以下幾種類型:第18頁,課件共63頁,創作于2023年2月臨床表現
反流樣消化不良:通常存在胃、食管反流樣癥狀,如燒心、反酸,特別是在餐后,胸骨后不適或疼痛,仰臥或彎腰前傾時尤為明顯,抗酸藥可緩解癥狀,但有周期性加劇的表現。在內鏡證實無反流性食管炎并除外心、肺原因引起的胸骨后疼痛后,應高度考慮此病。潰瘍樣消化不良:上腹痛為主,可表現為“典型的消化性潰瘍”癥狀,如夜間痛,空腹痛,間歇性上腹痛,周期發作,進食后或服抗酸劑后可減輕癥狀,但內鏡證實無消化性潰瘍的存在。第19頁,課件共63頁,創作于2023年2月臨床表現
動力障礙樣消化不良:表現為胃腸運動功能紊亂的癥狀,包括上腹部飽脹、重壓感、早飽及惡心,無固定位置的上腹痛,夜間可以緩解,常常合并有腸道易激綜合征。吞氣癥:也稱為神經性噯氣,以反復發作的連續性噯氣為主,頻繁干吞,吞咽時頸部向前移動,伴有惡心或餐后上腹脹等癥狀,患者企圖通過噯氣來解除胃腸充氣所造成的腹部不適或飽脹。事實上是由于不自覺地反復吞入大量空氣才噯氣不盡。此病與精神因素關系密切,也有癔病表現,多在有人場合發作或加重。非特異性消化不良(特發性或原發性):不能歸類于以上四類的消化不良,約占25%~30%,治療困難,尚待進一步研究。第20頁,課件共63頁,創作于2023年2月臨床表現FD的臨床分型:是想通過概括FD的臨床表現特點,來區分各型特有的病理生理改變并指導臨床治療,但到目前為止很難實現這一目的,各型FD在癥狀上有很大重疊,如難以區分潰瘍性消化不良和動力障礙樣消化不良;約有10%~30%FD的病人有腸易激綜合征(IBS)的癥狀,二者有時同時存在反流樣消化不良,與胃食管反流病容易引起混亂,建議放棄使用等等。也有人主張根據臨床表現,將FD分為兩型:典型組:以周期發作的空腹痛,夜間痛、反酸等潰瘍樣癥狀為主。不典型組:以上腹脹滿,早飽等癥狀為主。第21頁,課件共63頁,創作于2023年2月診斷與鑒別診斷
診斷
FD的診斷首先需要除外器質性消化不良。器質性消化不良的常見病因有:消化性潰瘍、胃食管反流病、胃炎、十二指腸炎、膽道疾病、胰腺炎、癌、藥物、代謝紊亂(如糖尿病)、膠原血管性疾病(硬皮病)等。第22頁,課件共63頁,創作于2023年2月診斷
FD的診斷標準間斷或持續上腹不適或疼痛等上腹部癥狀群(上腹脹痛、早飽、餐后腹脹、曖氣、惡心、嘔吐、反酸等)4周以上;常規實驗室檢查、B超、X線、內鏡等檢查排除食道、胃、肝、膽、胰及腸道器質性病變;無腹部手術病史;無糖尿病,結締組織疾病,精神病等全身性疾病;隨訪2年,二次以上胃鏡檢查未發現新的器質性病變;除外有腸易激綜合征(IBS)表現者。第23頁,課件共63頁,創作于2023年2月
診斷
有關檢查對年齡大于45歲的消化不良病人及有警報癥狀,如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咽下困難、胃腸道出血、貧血、黃疸、發熱等的患者應立即進行檢查;對年齡較輕的患者如癥狀不減應作內鏡檢查。第24頁,課件共63頁,創作于2023年2月診斷
第一線的檢查:血、尿、便及生化檢查
血尿便三大常規的檢查,大便潛血試驗,尿淀粉酶,尿膽紅素的檢查,肝功能、胰腺功能的檢查,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項檢查。可除外因肝、膽、胰等器質性疾病引起的消化不良。第25頁,課件共63頁,創作于2023年2月診斷
鋇餐造影和內鏡檢查:消化道造影和胃鏡檢查,在有上消化道癥狀者常常應用,兩者各有利弊。我們認為,根據目前國內技術水平,內鏡檢查對FD的診斷有一定幫助,不僅能排除消化道潰瘍、腫瘤等疾病,同時還可對胃腸粘膜進行檢查,了解粘膜炎癥輕重,類型及部位及Hp感染情況,了解胃腸蠕動情況及胃——食管反流情況。十二指腸粘膜活檢還可發現乳糜瀉或腸源性脂肪代謝障礙。上消化道鋇餐造影除可發現潰瘍及腫瘤等病變,還可對胃腸排空,特別對非消化性固體物的排空情況有所了解。
第26頁,課件共63頁,創作于2023年2月診斷B型超聲檢查:
B超可除外膽、胰、肝等引起的消化不良,B超可發現90%以上的膽囊結石病人,結合CT檢查可發現胰腺及肝臟病變。目前超聲檢查也開始應用于對胃排空情況檢查;特別對液體排空方面有一定幫助,但尚待進一步研究。第27頁,課件共63頁,創作于2023年2月診斷
可供選擇的檢查
CT掃描:
24小時食管PH測定:對反流性食管炎及反流樣FD有診斷意義。其他:精神和心理學方面的檢查,食物耐受性的檢查,對FD的診斷和治療有一定幫助。第28頁,課件共63頁,創作于2023年2月可供選擇的檢查
有關胃排空和運動的檢查:鹽水負荷試驗:將0.9%氯化鈉750ml注入胃內,如果30分鐘后能抽出400ml,說明胃排空延遲。該法準確性較差。放射學法:用不透X線鋇劑制成鋇膠條,與一定量營養物混合餐后,在不同時間內進行拍片,了解鋇條排空情況。一般用直徑0.1cm長1cm鋇條10個,吞服后每1/小時拍片1次,如果6小時后仍有鋇條存留胃內,說明排空減慢。放射性核素檢查:可用雙標記同位素法。應用核素锝(99Tcm)標記固體食物,核素銦(113InmDTPA)標記液體食物,以分別測胃的固體和液體的排空。另外,用核素檢查也可發現十二指腸——胃反流和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第29頁,課件共63頁,創作于2023年2月有關胃排空和運動的檢查
腔內壓力測定:可通過末端開放導管灌注系統或微型壓力傳感器來檢查胃腔內壓力,還可檢查食管末端壓力,以觀察胃、食管運動情況。同時食管壓力測定也是食管pH值檢查方法的基礎。胃電圖和阻抗測定:在某些地區已經開展,其對疾病的診斷意義,有待臨床進一步觀察,但至少可發現一些胃節律紊亂性疾病。其他檢查方法如:吸收試驗、胃竇壁運動記錄,幽門壓力測定,恒壓器法,腔內電極胃肌電圖等方法也在實驗中應用。第30頁,課件共63頁,創作于2023年2月鑒別診斷
與其他胃部疾病相鑒別
FD需在除外其他胃的器質性疾病的基礎上才能診斷,故本病的診斷過程就是與其他疾病相鑒別的過程。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等大多可通過纖維胃鏡診斷;胃癌常有食欲不振,消瘦,晚期出現惡病質,嘔吐物中可發現壞死組織,胃鏡下一般可見到癌瘤,組織活檢可以確診。胃食管反流病(GERD)
胃食管反流病典型癥狀有反酸、反食、燒心、胸痛;不典型癥狀有非心源性胸痛、咳嗽、哮喘等,同時也可伴有腹脹、反胃等消化不良癥狀,胃鏡檢查有反流性食管炎的表現。第31頁,課件共63頁,創作于2023年2月鑒別診斷
腸易激綜合征(IBS)約有30%的患者的癥狀與FD的癥狀相重疊,尤其是上腹痛或不適,FD與IBS的主要鑒別要點是:僅有上腹痛,痛時腸道的運動不增加,無稀便或水樣便,不因為腸道癥狀而就診。膽道疾病膽道疾病也可以表現為上腹部不適或疼痛,但常有一過性轉氨酶、胰淀粉酶上升或膽道擴張等,部分病人可伴有黃疸。第32頁,課件共63頁,創作于2023年2月
治療
辨證施治辨證要點辨證需強調抓住主癥,結合病史、病程,辨其屬虛屬實,在氣在血,偏寒偏熱,以及病與何臟有關,以確定治療方藥。治療要點本病表現多為肝氣犯胃,胃氣壅滯,逆氣上沖;或肝氣乘脾,脾虛不運,精微不化,造成脾胃虛弱。前者屬實,后者屬虛。實宜疏理,從肝、胃論治;虛當補益,從脾論治。用藥宜輕靈,苦辛涼潤宣通,勿投斂澀呆補、重濁滋膩之品。第33頁,課件共63頁,創作于2023年2月
辨證施治
臨床報道辨證分型較多國內多數學者將FD分為⑴肝胃不和型,以柴胡疏肝散合金鈴子散加減;⑵脾胃濕熱型,用半夏瀉心湯合左金丸加減;⑶脾胃虛弱型,香砂六君子湯合良附九加減;⑷胃陰不足型,益胃湯加減。
第34頁,課件共63頁,創作于2023年2月分證治療
氣機郁滯證胃脘脹痛,攻竄兩脅,噯氣頻頻,大便不暢,常因情志不遂而發作或致病情加重,苔薄,脈弦。治以疏肝理氣,和胃消脹。方用四逆散、柴胡疏肝散加減。藥物常選柴胡、枳實、枳殼、炒白芍、香附、川芎、青陳皮、佛手、木香、元胡、郁金、甘草、麥芽、雞內金等。肝火犯胃證胃脘灼痛,痛勢急迫,心煩易怒,嘈雜泛酸,口干苦,舌紅、苔黃,脈弦或滑數。治以疏肝泄熱,清中和胃。方用化肝煎合左金丸加減。藥如黃連、黃芩、丹皮、山梔、青陳皮、白芍、貝母、吳茱萸、川楝子、生甘草等。第35頁,課件共63頁,創作于2023年2月分證治療
痰濁中阻證胃脘痞滿隱痛,泛惡嘔吐清水痰涎,不思納谷,或心悸目眩,苔膩,脈滑。治以燥濕化痰,健脾和中。方用二陳湯合平胃散加減。藥用陳皮、姜半夏、茯苓、厚樸、白術、薏苡仁、生黃芪、炙甘草等。瘀阻胃絡證
脘痛遷延日久不愈,痛如針刺,偏于一處,舌質紫或見瘀斑瘀點,脈澀。治以化瘀通絡。方用丹參飲合愈痛散加減。常用丹參、檀香、砂仁、五靈脂、玄胡索、莪術、當歸、芍藥、桃仁、紅花、川芎、川楝子、九香蟲、徐長卿、炙刺猬皮等藥。第36頁,課件共63頁,創作于2023年2月分證治療
脾胃虛寒證胃脘隱痛喜按,得溫得食則緩,納谷不香,面色少華,乏力,口不渴,泛吐清水,甚則四肢不溫,舌淡苔白,脈細弱或遲緩。溫中健脾。附子理中湯、小建中湯、黃芪建中湯。附子、桂枝、干姜、黃芪、黨參、白術、白芍、炙甘草、茯苓、陳皮、半夏、木香。胃陰虧虛證
胃脘隱痛,嘈雜善饑,口干唇燥,大便干結,舌紅少苔,中有裂紋或光剝無苔,脈細數。養陰益胃。麥門冬湯、益胃湯、一貫煎。生地、沙參、麥冬、玉竹、石斛、百合、杞子、川楝、山藥、黃芪、知母、葛根、天花粉。第37頁,課件共63頁,創作于2023年2月專方專藥研究
補瀉兼施寒溫并用辛開苦降—半夏瀉心湯類方半夏瀉心湯出自《傷寒論》,功用在于調理胃腸寒熱,燮理中焦氣機,開達上下升降之路,從而達到和胃降逆,開結散痞,平調寒熱之目的。組方特點為寒熱并用,辛開苦降,補瀉同施。臨床用于邪在胃腸,寒熱互結,心下痞滿,嘔吐及腸鳴下利。第38頁,課件共63頁,創作于2023年2月半夏瀉心湯類方
今人治療FD,多以其為主方進行加減運用,如李秀峰等用半夏瀉心湯進行治療,研究結果表明半夏瀉心湯對胃蠕動,蠕動幅度,胃半排空及全排空等指標均有明顯改善作用。林則杰以半夏瀉心湯為主方,反胃加沉香、砂仁;氣虛加黃芪;噯氣加海螵蛸、浙貝母;嘔吐加厚樸、枳實。治療本病60例,結果治愈14例,顯效29例,有效14例,無效3例。魏瑋等以胃康寧膠囊(黃芩、干姜、黨參、醋元胡、郁金、厚樸、白芍、川軍、半夏、黃連、砂仁),治療本病100例,結果有效率達95%,顯效率為55%,與嗎叮啉對照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第39頁,課件共63頁,創作于2023年2月專方專藥研究
健脾和胃——四君子湯類益氣健脾,理氣和胃也是治療FD的常用方法。近年來的研究證實四君子湯可調節神經系統,使已紊亂的胃腸道功能恢復正常。廣州中醫藥大學研究表明,四君子湯能明顯加快脾虛小鼠的胃腸推進運動。于映謀認為FD臨床見證以脾、胃、肝為主,關鍵在于脾虛,自擬扶脾益胃湯(四君子湯加白蔻、枳殼、元胡等)治療本病75例,治愈70例,好轉5例。卓家和等用六君子湯治療FD60例,總有效率達90.0%,與嗎叮啉對照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任金剛等用香砂六君子湯合厚樸溫中湯加減,用黨參、山藥、茯苓、炙甘草、升麻、枳殼、焦楂、木香等治療60例有FD表現的胃下垂,總有效率90.0%。第40頁,課件共63頁,創作于2023年2月專方專藥研究
理氣和胃李國成等采用中藥情志舒(玄胡、川楝子、厚樸、枳殼、陳皮、香附、內金、吳茱萸、黃連、炙甘草、炒谷麥芽)疏肝和胃,調暢氣機。洪哲明等用運脾動胃湯(蒼術、枳殼、厚樸、木香、陳皮、姜半夏、姜竹茹、丁香、萊菔子、白芍、甘草)以促脾運化,脾胃受納腐熟而下降濁陰之氣。潘志恒等通過對67例FD的病例資料分析,以柴胡、枳殼、香附、郁金、佛手、法夏、陳皮、茯苓、白術、蒲公英、枇杷葉、甘草組成基本方進行治療,結果顯效率達58.21%。第41頁,課件共63頁,創作于2023年2月專方專藥研究
疏肝健脾,行氣活血張國梁以四逆散加減治療,與嗎丁啉對照,差異有顯著性。郭光業等以健脾疏肝法組成的調胃沖劑(黨參、柴胡、白術、茯苓、枳實、芍藥、半夏、陳皮、厚樸、砂仁、桂枝、炙甘草)結合辨病論治,治療FD765例。運動障礙型服原方;潰瘍樣型加服加減黃芪建中湯;反流樣型加服加味四逆散;脾胃陰虛者加服加減沙參麥冬湯;兼濕熱者加服加減半夏瀉心湯;兼血瘀者加服加味丹參飲。臨床療效,顯效568例(74.25%)、有效156例(20.39%)、無效41例(5.36%)、總有效率為94.64%。第42頁,課件共63頁,創作于2023年2月專方專藥研究
其它
趙榮萊等自制蒼脂顆粒(蒼術、補骨脂、石斛、木香、烏藥、厚樸、梭羅子、吳茱萸、干姜、黃連)治療本病148例,基本痊愈47例,顯效81例,有效17例,總有效率為97.8%,與西沙必利對照組比較有明顯差異。動物實驗表明本方有促進胃排空和保護胃粘膜的雙重作用。第43頁,課件共63頁,創作于2023年2月專方專藥研究
白長川等運用經驗方和胃湯(黨參、白術、陳皮、枳實、川厚樸、炒萊菔子、柴胡、炒白芍、姜半夏、炙甘草)治療本病67例,并用西藥對照組60例。兩組總有效率分別為89.03%、74.81%,有顯著性差異。張曉峰等以舒胃方(黨參、白術、枳實、厚樸、木香、半夏、陳皮、焦楂曲)加減,治療FD88例,并設普瑞博思對照組,結果兩組對FD患者胃動力改善情況相近,癥狀改善卻有很大差距,治療組顯著優于對照組。第44頁,課件共63頁,創作于2023年2月其它療法
一般治療首先使病人樹立信心,配合治療,每餐前的精神狀況的好壞直接影響進食狀態和進食后上腹部的癥狀。如對吞氣癥患者,耐心解釋癥狀,解除顧慮,告誡改變生活習慣,避免進食能誘發癥狀的食物,避免進食時間過長,餐后坐位以利消化,鼓勵少量飲水,呷飲有時可能克服此種異常吞咽動作。對胃排空延遲病人囑少食多餐,減少脂肪的攝取,因脂肪可減少胃排空速率。有潰瘍樣癥狀時,對刺激性食物應盡量避免,少食甜膩和過酸食物,戒煙酒。體位對于反流樣消化不良的病人有一定幫助,需高枕臥位,減輕體重,避免彎腰及夜間過量進食。第45頁,課件共63頁,創作于2023年2月
其它療法
針灸治療體針:取穴內關、神門、期門、太沖、中脘、胃俞、足三里等,平補平瀉手法。耳針療法:神門、枕、心、腦、胃、肝、下腳端、交感、皮質下。第46頁,課件共63頁,創作于2023年2月西藥治療
促動力藥
FD的癥狀與動力障礙有關,這類藥物主要是刺激胃腸運動,加速胃排空,常用的有胃復安、嗎丁啉和西沙必利。胃復安為中樞性及外周性多巴胺受體拮抗劑,能增強延髓化學感受器閾值,增強食管下括約肌壓力,增加胃體收縮時間及幽門收縮頻率,使胃蠕動增強,加快胃排空,但對十二指腸收縮活動幾乎無影響。常用劑量為10mg,4/日。胃復安具有神經精神系統副作用,發生率20~30%。尤其是錐體外系癥狀如肌顫、運動及肌張力障礙以及男性乳房女性化、溢乳、閉經等,在一定程度上妨礙了該藥的廣泛使用。第47頁,課件共63頁,創作于2023年2月
西藥治療
嗎叮啉即多潘立酮,為外周性多巴胺受體拮抗劑,極少能通過血腦屏障,無中樞神經系統副作用。因化學感受器位于血腦屏障之外,所以仍具有中樞止嘔作用。對消化道的影響是:增強食管下括約肌壓力,抑制胃底適應性舒張,增強胃竇、十二指腸收縮,改善胃竇、十二指腸收縮協調性,從而刺激胃腸運動,加快胃排空。常用劑量:20~40mg,4/日,餐前和睡前服用。副作用發生率較低(2~7%),有口干、頭痛等,長期應用也可發生高泌乳素血癥。第48頁,課件共63頁,創作于2023年2月西藥治療
西沙必利是選擇性5-HT4受體激動劑,通過促進腸肌間神經叢膽堿能神經末稍釋放乙酰膽堿發揮其促動力作用,是唯一一種全胃腸道的促動力藥。該藥具有抗胃食管反流的作用;加速固體及液體食物的排空;增強小腸推進功能;加速結腸轉動,對近端結腸作用更明顯;提高直腸敏感性,降低其順應性;提高肛門內括約肌的抑制反射,有利于糞便排出。西沙必利由于它獨特的全胃腸道促動力效應,臨床較為廣泛。常用劑量:成人及老人5~20mg/次,3次/日,3~4次/日,餐前至少15分鐘及睡前服用,最大劑量80mg/日。同時服用西米替丁、雷尼替丁能提高西沙必利的生物利用度。第49頁,課件共63頁,創作于2023年2月西藥治療
西沙必利雖然結構上和胃復安相似,但無抗多巴胺活性,無止吐作用及相應的中樞副作用,偶有腹痛、腹瀉、頭疼。國外學者認為,對老年人而言,西沙必利是唯一合理的促動力藥。需高度注意的是服用西沙必利的患者有發生心律失常的報導。另外,西沙必利禁用于胃腸道出血、機械性阻塞、穿孔及對該藥敏感不能耐受者。第50頁,課件共63頁,創作于2023年2月西藥治療
H2受體拮抗劑
H2受體拮抗劑對有反流樣或潰瘍樣癥狀的病人較為有效。這類病人,使用H2受體拮抗劑,對癥狀的緩解明顯優于安慰劑組。且效果較制酸劑為優。目前H2受體拮抗劑種類較多,選擇何種藥物、使用多長時間、何時停藥是臨床一個很大問題。一般按病情需要進行間歇治療,可選用雷尼替丁150mg,每日2次,或法莫替丁40mg,每日1次,治療4~6周后根據癥狀緩解情況停藥或減量。第51頁,課件共63頁,創作于2023年2月西藥治療
抑酸藥:抗酸劑早已廣泛用于消化不良的治療,但可能并不比安慰劑療效優越。抗菌藥物:
Hp陽性者如經以上治療效不佳時可試用抗Hp治療。可選用滅滴靈、羥氨芐青霉素、慶大霉素,痢特靈等,膠體鉍劑可有殺滅Hp和粘膜保護作用。但迄今為止,仍無臨床和病理學證據說明抗生素治療后Hp的消失和炎癥與癥狀減輕有何關系,且抗生素有一定副作用,尚需臨床觀察。抗抑郁藥、抗焦慮藥:用于有明顯精神或情緒抑郁者。第52頁,課件共63頁,創作于2023年2月中西藥物的比較分析
西藥促動力藥與中藥比較藥物是單體有效成份;藥理作用明確;臨床效應是單相的,無綜合或多相效應,療效是快速而確切的;副作用較多,不宜長服,有時甚至迫使停藥;選用藥物的范圍較窄,兼容性差;第53頁,課件共63頁,創作于2023年2月中西藥物的比較分析
一般認為,胃腸功能紊亂的致病機制是復雜的,受神經、體液、內分泌網絡的高度協調的綜合調節,胃腸運動生理學表明,決定胃腸推進運動不單單是胃腸收縮,收縮能力的下降或增強不等于推進運動的減弱或增強。例如膽堿能激動劑的貝膽堿(Bethaneche)能直接作用于平滑肌細胞,它是一種單純的膽堿能激動劑,對全胃腸可增加收縮幅度,但無加速胃腸轉運及協調作用。因此,增強收縮并不一定就能促進蠕動,也非總能促進胃排空,也不能防止胃食管返流。另外,這類藥物,還有許多副作用,使其臨床應用受到很大限制。第54頁,課件共63頁,創作于2023年2月中西藥物的比較分析
中藥調理胃腸藥與西藥促動力藥比較藥物多為復方或單味藥,確切有效成份難以決定。藥理作用雖有初步端倪,但需進一步深入探索。臨床效應是雙向的,多相的或綜合的,療效是顯著而全面的。副作用較少,一般不至于停藥.選用藥物的范圍很寬廣,相互配伍是深入探索的源泉。第55頁,課件共63頁,創作于2023年2月中藥調理胃腸藥與西藥促動力藥比較
中醫調理胃腸藥是在中醫理論基礎上進行辨證論治的,其可應用的藥物是眾多的,如本文所述的總共有六大類,可供選擇性很大。尤其根據近年來大量的臨床和實驗研究證明,中藥能對胃腸運動起調整作用,原來處于抑制(遲緩)狀態的可使之興奮,反之,原來處于興奮狀態可使之抑制,起到雙相或協調的效應。中藥在調理胃腸的同時,還能對整個機體的其他病理生理學改變也有良好的治療作用。第56頁,課件共63頁,創作于2023年2月中藥調理胃腸藥與西藥促動力藥比較
總的來看,中西的促動力藥都有其特點,今后的方向是融中西理論于一爐,各取所長,相互促進,研制出有我國特點的高效、速效而副作用少的新的促動力藥。第57頁,課件共63頁,創作于2023年2月實驗研究
FD的動物模型研究
FD的動物模型必須符合兩點要求:一是該動物應具有消化不良的癥候,食欲不振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住人活動房租賃合同
- 廣告服務代理合同協議書
- 土石方開挖工程合同
- 建筑施工單項承包合同
- 施工合同土方工程施工合同
- 銷售秧苗合同
- 變電站工程施工合同
- 擔保補充合同協議書
- 書法培訓合同協議
- 工地勞務合同協議
- 2022-2023學年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第二冊 Unit 4 Journey Across a Vast Land Using Language-Listening課件(26張)
- 電力電纜狀態檢修實施細則
- ICD-O-3形態學編碼匯總
- 第4期一文打盡xps圖譜分析教程及在各領域的應用avantage操作指南
- APQP培訓試習題(含答案)
- 公司流程文件管理規范
- 防雷安全管理制度(責任制)
- 平原東站維修工區軌道車庫施工組織設計
- IEC61400-3海上風力發電機組設計要求-中文版
- 在教學中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 危險源風險告知卡(高清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