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年安全教育應急管理救援工作方案 文檔(合集)10篇大全_第1頁
2023-2024年安全教育應急管理救援工作方案 文檔(合集)10篇大全_第2頁
2023-2024年安全教育應急管理救援工作方案 文檔(合集)10篇大全_第3頁
2023-2024年安全教育應急管理救援工作方案 文檔(合集)10篇大全_第4頁
2023-2024年安全教育應急管理救援工作方案 文檔(合集)10篇大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業文檔,word格式可自由下載編輯,歡迎下載! 2023-2024年安全教育應急管理救援工作方案文檔(合集)10篇大全職業健康安全應急預案濟南城建工程公司

職業身心健康安全應急預案

基本建設部門:勞動人事部

審查人:

核準人:

基本建設日期:2004年9月27日

職業身心健康安全應急預案

為確保公司、社會及職工生命財產安全,在事故、事件出現時,能夠快速作出積極響應,時能在事故出現后快速有效率掌控、處置,最大限度地增加對人身危害的程度或減少可能將導致的經濟損失,本著“預防為主、打火居多、統一指揮、分工負責”的原則,特制訂本預案。

一、應急非政府機構

公司設立應急救援指揮中心,負責管理公司應急救援工作的非政府和統一指揮。

應急救援指揮中心

握:

湯繼沂

公司總經理

吳安山

公司書記

副總指揮:

張明生

公司副總經理

閆家明

公司副書記

王廣昌

公司副總經理

徐寶星

公司副總經理

公司副總經理

李少成

公司副總經理并任工程部部長

員:

鐘永軍

辦公室主任

材料設備管理部部長

王傳凱

勞工部部長

賀寶泉

工會主席

保衛部部長

(梁紅兵)

一分公司經理(書記)

劉向華(王維峰)

二分公司經理(書記)

孫杰

(吳玉璞)

三分公司經理(書記)

許庚

(楊進)

四分公司經理(書記)

房玉新(尹守明)

五分公司經理(書記)

郭來耀

(畢來寧)

六分公司經理(書記)

劉洪波

(李新華)

七分公司經理(書記)

馬茂山

(王立強)

八分公司經理(書記)

孫萬臣

(麻峰)

九分公司經理(書記)

朱相波

(隋安平)

十分公司經理(書記)

指揮中心內設辦公,辦公室設于勞工部。

二、職責分工

1

、總指揮職責天津市供水突發事件應急預案1總則

1.1基本建設目的

指導和應付可能將出現的供水安全事故,及時、有序、高效率地積極開展事故搶修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增加事故可能將導致的損失,維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保護公共安全和社會平衡。

1.2基本建設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付法》、《城市供水系統重大事故應急預案》、《天津市城市供水用水條例》、《天津市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津政發〔2013〕3號)、《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等法律法規、有關預案及標準,融合我市實際情況,制訂本預案。

1.3事件分級

按照供水突發事件可能將導致或已經導致的影響范圍、危害程度以及人員傷亡等情況,分割為Ⅰ級(特別關鍵性)、Ⅱ級(關鍵性)、Ⅲ級(很大)、Ⅳ級(通常)四個等級。

1.3.1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為Ⅰ級(特別關鍵性)事件

(1)城市供水水源遭遇輕微污染或引水工程出現突發事件,影響城市供水40天以上;

(2)受到供水突發性事件影響,導致3萬戶以上居民已連續中斷供水24小時以上;

(3)出現特別關鍵性安全事故,導致一次性喪生30人以上;

(4)供水水質污染,導致群體腸道疾病300人以上。

1.3.2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為Ⅱ級(關鍵性)事件

(1)城市供水水源遭遇輕微污染或引水工程出現突發事件,影響城市供水20天以上、40天一下;

(2)受到供水突發性事件影響,導致2萬戶以上、3萬戶以下居民已連續中斷供水24小時以上;

(3)出現關鍵性安全事故,導致一次性喪生10人以上、30人以下;

(4)供水水質污染,導致群體腸道疾病200人以上、300人以下。

1.3.3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為Ⅲ級(很大)事件

(1)受到供水突發性事件影響,導致1萬戶以上、2萬戶以下居民已連續中斷供水24小時以上;

(2)出現很大安全事故,導致一次性喪生3人以上、10人以下;

(3)供水水質污染,導致群體腸道疾病100人以上、200人以下。

1.3.4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為Ⅳ級(通常)事件

(1)受到供水突發性事件影響,導致5000戶以上、1萬戶以下居民已連續中斷供水24小時以上;

(2)出現通常安全事故,導致一次性喪生3人以下;

(3)供水水質污染,導致群體腸道疾病50人以上、100人以下。

本預案所表示“以上”含本數,“以下”不含本數。

1.4適用范圍本預案就是天津市應付供水突發事件的專項應急預案,適用于于本市行政區域內因供水水源遭遇輕微污染、引水工程出現事故或者城市供水、村鎮供水、二次供水出現事故,影響供水系統和供水水質、水量的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

供水水源遭遇輕微污染或引水工程出現事故,還應當同時按照天津城市供水水源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有關規定處理。

1.5工作原則

(1)依法管理,健全機制。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強化應急管理,二要履行職責政府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建立健全我市供水行業應急工作機制,并使供水行業的事故應急工作法制化、規范化、制度化。

(2)居安思危,預防為主。高度重視公共安全工作,進一步增強憂患意識,秉持防治與應急結合,搞好應付供水行業關鍵性突發性事故的各項準備工作工作,最小程度地增加供水行業事故。

(3)快速反應,協同應付。在市人民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強化以屬地管理居多的應急處理隊伍建設,創建協同協同制度,充份動員和充分發揮各級人民政府及其部門、行業協會、供水單位的促進作用,并靠社會力量,構成統一指揮、反應靈敏、功能齊全、協同有序、運轉高效率的應急管理機制。(4)平戰結合,科學處理。使用一流的監測、預警、防治和應急處理技術,充分發揮專業人員促進作用,健全供水安全監控體系,進一步增強處理突發性事故的能力;強化突發事件應急演練,提升應急搶修人員的應急搶修能力,提升公眾打火、脫離險境意識。

1.6應急預案體系

天津市供水突發事件應急預案體系由市專項應急預案、區縣供水應急預案和供水單位應急預案共同組成。

(1)市專項應急預案,即為天津市供水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天津城市供水水源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為本預案的子預案。

(2)區縣供水應急預案。各區縣人民政府為應付轄區供水突發事件制訂的應急預案,并列入區縣突發事件應急預案體系。

(3)供水單位應急預案。城市供水單位、二次供水單位、村鎮供水單位為應付本單位供水突發事件制訂的應急預案。

2非政府體系

2.1領導機構

2.1.1設立天津市供水突發事件應付工作指揮部(以下縮寫市指揮部)。市指揮部總指揮由市人民政府分管水務工作的副市長出任,副總指揮由市人民政府分管副秘書長、市水務局局長出任。

2.1.2市指揮部的主要職責就是:研究全面落實本市應付供水突發事件的政策措施和指導意見;非政府統一指揮很大以上級別供水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工作,指導區縣積極開展通常或很大供水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指導全市供水突發事件應急隊伍、應急物資裝備的全面落實和管理工作。

2.2辦事機構

2.2.1市指揮部內設天津市供水突發事件應付工作指揮部辦公室(以下縮寫市指揮部辦公室),做為市指揮部辦事機構。市指揮部辦公室設于市水務局,由市水務局辦公室、水資源管理處、水源調度處和市供水管理處共同組成。辦公室主任由市水務局分管調水、供水工作的副局長出任。

2.2.2市指揮部辦公室的主要職責就是:負責管理督促檢查市指揮部決策命令的全面落實情況,協同市指揮部成員單位積極開展應付供水突發事件的準備工作和處理工作;非政府修改市供水突發事件應急預案;負責管理聯絡應急專家組,搜集、呈報供水突發事件處理情況;非政府積極開展供水應急演練;幫助市指揮部,積極開展市內六區、環城四區很大、通常供水突發事件處理工作,指導濱海新區、兩區三縣積極開展很大、通常供水突發事件處理工作。

2.3成員單位

市水務局:分擔市指揮部辦公室職責,負責管理指導、協同全市供水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非政府積極開展供水突發事件調查及處理情況的呈報工作;負責管理市供水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的修改;非政府和督導各區縣、各供水單位供水應急預案的演練。

市發展改革委:參予協同現場救援處理工作,按照市指揮部明確提出的供水應急物資儲備品種和數量,搞好有關供水應急物資的非政府生產、儲備和轉派工作;強化應急期間的市場物價監督檢查,實行必要措施維持市場價格基本平衡;負責管理渭河濟津、城市應急采礦地下水、修理自備井等城市應急引水、供水工程項目的審核工作。

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參予現場救援應急物資組織協調工作,掌控應急物資、應急醫藥用品生產企業的生產狀況、生產能力和儲備情況。

市商務委:參予協同現場救援處理工作,負責管理指導協同本系統商業場所等部位的供水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工作;強化市場監管監測,搞好市場調控以及關鍵生活必需品的供應,搞好桶裝水、瓶裝水等的轉派供應。

市財政局:負責管理為供水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工作提供更多資金確保,搞好應急處理資金的分配、劃撥、管理和監督等工作。

市民政局:參予協同現場救援處理工作,按照市人民政府建議,須要民政部門積極開展救助的,參考《天津市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指導事發地區縣人民政府搞好災情群眾的臨時征用和基本生活救助工作,搞好傷殘人員和喪生人員的善后處理工作。

市安全監管局:參予協同現場救援處理工作,在供水突發事件中牽涉危險化學品的,按照危險化學品影響范圍、影響人數等,啟動《天津市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預案》的適當積極響應程序,明確提出危險化學品的處理措施建議;負責管理指導、協同、監督供水突發事件應急救援和善后處理處理工作;參予事故調查處置工作。

市建設交通委:參予協同現場救援處理工作,負責管理因供水突發事件導致損毀的施工道路、尚未轉交道路以及供熱、燃氣等設施的搶險和恢復正常工作。

市市政公路局:參予協同現場救援處理工作,負責管理供水突發事件導致損毀的道路橋梁等市政公路設施的搶修和恢復正常擴建工作。

市交通港口局:參予協同現場救援處理工作,搞好有關應急物資運輸確保工作。

市氣象局:參予協同現場救援處理工作,負責管理供水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過程中的氣象監測和氣象預報等,搞好氣象服務工作。

市通信管理局:參予協同現場救援處理工作,負責管理非政府電信運營企業搞好應急通訊確保和電信系統的恢復正常工作。

市電力公司:參予協同現場救援處理工作,負責管理供水突發事件區域的電力供應及搶修工作。

市環保局:參予協同現場救援處理工作,負責管理非政府實行環境監測,對環境恢復正常明確提出建議措施。

市公安交管局:參予協同現場救援處理工作,負責管理供水突發事件現場交通勸導,根據道路和交通流量變化,對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實行勸導、管制通行、禁止通行等措施,幫助非政府群眾安全撤走。

市衛生局:參予協同現場救援處理工作,根據情況對供水水質展開監測,明確提出應付措施及建議;非政府和指導區縣衛生部門搞好醫療搶救工作,并根據須要非政府專家和專業隊伍展開支持。

市維穩籌辦:參予協同現場救援處理工作,負責管理解決因供水突發事件產生的矛盾糾紛,保護社會平衡,確保應急搶修的順利開展。

市政府新聞辦:負責管理指導有關部門公布供水突發事件有關信息,及時鼓勵輿論;協同有關新聞單位搞好對外宣傳工作。

2.4現場指揮部

根據工作須要,由市指揮部辦公室會同非政府有關成員單位、事發地區縣人民政府、有關供水單位共同組成現場指揮部。工作職責就是:非政府傷員搶救、人員撤離遷移和群眾安置工作,保護現場治安和交通秩序,避免事態進一步不斷擴大;對突發事件展開綜合分析、快速研判,確認現場應急處理方案;調動應急救援隊伍和物資裝備,積極開展應急處理;及時報告事件處理進展情況,一旦辨認出事態可能將遠遠超過自身處理能力,立即呈報市指揮部協同處理。

2.5區縣應急指揮機構

2.5.1市內六區、環城四區出現供水突發事件,由市指揮部或市指揮部辦公室非政府積極開展供水設施應急搶修工作。各區人民政府在市指揮部的統一領導下,負責管理轄區內傷員搶救、交通勸導、群眾征用、保護平衡、桶裝水瓶裝水供應和排洪等工作。

2.5.2濱海新區、兩區三縣人民政府充分利用水務部門成立本區縣供水突發事件應付工作指揮部,統一負責管理本行政區域內供水突發事件的應急嚴防工作;負責管理很大、通常供水突發事件處理工作;在市指揮部的領導下,搞好關鍵性以上級別供水突發事件有關處理工作。

2.6應急專家組

市指揮部聘用國家及本市供水行業、有關專業部門、大專院校的專家共同組成供水突發事件應急專家組,主要負責管理出席供水突發事件搶修、救援等方案的研究;研究分析事故信息和有關情況,為應急決策、事故處置提供更多咨詢及建議。

2.7供水單位應急非政府

2.7.1城市供水單位

各城市供水單位按照本預案制訂本單位應急預案,健全應急管理機構,明晰應急管理責任人;搞好突發事件的監測、預警和處理;全面落實救援隊伍和應急物資器材,積極開展應急演練。供水突發事件出現后,按照市指揮部和區縣應急指揮機構的部署,啟動應急積極響應,積極開展應急處理工作。

2.7.2二次供水單位

本市各二次供水單位按照本預案制訂適當應急預案,健全應急管理機構,明晰應急管理責任人,積極開展應急培訓、演練;強化二次供水設施的安全巡查,防治水質污染事件出現;與設備生產單位建立聯系,搞好應急處理確保工作。供水突發事件出現后,按照市指揮部和區縣應急指揮機構的建議,啟動應急積極響應,積極開展應急處理工作。

2.7.3村鎮供水單位

村鎮供水單位按照本預案制訂本單位應急方案,健全應急管理機構,明晰應急管理責任人,創建向鄉鎮人民政府、區縣應急指揮機構的應急報告機制,強化風險防控;強化對供水水質的檢測,根據須要儲備應急物資、積極開展應急演練。供水突發事件出現后,按照市指揮部和區縣應急指揮機構的建議,啟動應急積極響應,積極開展應急處理工作。

3監測與預警

3.1監測

為有效率防控供水突發事件,搞好風險評估,創建健全日常水質監控機制。

(1)市水務局搞好水源地、引水工程的安全防水,防治和增加城市供水水源突發事件的出現。

(2)市環保局、市水務局強化對城市供水水源水質和水量的監測,為城市供水提供更多確保。

(3)供水單位化驗室對供水水質展開日常監測和監控,隨時掌控水質動態,防治水質突發事件的出現。

(4)供水單位實行人防、技防、物防等措施,搞好重點部位的安全防控,確保設施設備運轉安全。

(5)供水單位嚴苛化學危險品管理,水廠氯、氨等化學危險品推行雙人、雙鎖管理;加氯系統設置氯外泄稀釋、報警裝置。

(6)供水單位強化對供水調度、自動控制等計算機系統安全嚴防,防止遭遇侵略、失控和損壞,保證系統的安全平衡運轉。

(7)市指揮部充分利用天津市城市供水水質監測網各監測站,積極開展供水水質監測,加強供水行業水質稽查,并為水質突發事件的早期預警提供更多水質信息。

(8)市指揮部定期積極開展隱患排查。對揭發的隱患,全面落實自查責任部門和責任人。短期內能自查的,立即消除隱患;情況繁雜、短期內難以完成自查的,制訂自查方案,限期自查。

3.2預警

3.2.1市水務局、區縣水務局創建全市統一的供水突發事件綜合信息管理系統,對城市供水水源、城市供水、二次供水及村鎮供水突發事件展開預警信息公布。

3.2.2預警公布和中止

當可以預警的供水突發事件即將出現或者出現的可能性減小時,市指揮部或區縣應急指揮機構根據供水突發事件的管理權限、危害性和應急程度,及時公布適當級別的預警,同意正式宣布步入預警期,同時向市人民政府報告。

當確認突發事件不能出現或危險已經中止時,由市指揮部或區縣應急指揮機構正式宣布中止預警,中止預警期并中止已經實行的措施。

預警信息的公布、中止通過公告、廣播、電視、報刊、通信、信息網絡、手機、警報器等方式展開。

3.2.3實行應付措施

公布預警信息后,市指揮部或區縣應急指揮機構根據分級負責管理的原則,實行以下措施:

(1)市指揮部向有關部門公布城市供水水源遭遇輕微污染或引水工程出現突發事件預警信息,成員單位應當及時實行預警積極響應措施;

(2)市指揮部或區縣應急指揮機構及時搜集、報告有關信息,強化對供水突發事件情況的監測和預警;

(3)市指揮部或區縣應急指揮機構及有關供水單位步入戰備狀態,并按照各自職責進行工作;

(4)市指揮部或區縣應急指揮機構非政府有關部門和專家,對供水突發事件信息展開綜合分析評估,科學預測供水突發事件出現的可能性、影響范圍和強度,確認突發事件積極響應的級別;

(5)應急救援隊伍步入待命狀態,搞好供水救援裝備、物資器材的準備工作,保證隨時實行救援行動;

(6)采取有效措施保證供水設施的安全正常運轉;

(7)遷移、撤離或撤走易受供水突發事件危害的人員;

(8)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必要的嚴防性、保護性措施。

4應急處理

4.1信息報告

4.1.1市內六區、環城四區出現供水突發事件或即將出現供水突發事件時,牽涉的供水單位必須立即向市指揮部辦公室和所在區縣人民政府報告事件信息和先期處理情況。

濱海新區、兩區三縣出現供水突發事件或即將出現供水突發事件時,牽涉的供水單位必須立即向區縣供水突發事件應付工作指揮部報告事件信息和先期處理情況。區縣供水突發事件應付工作指揮部按照突發事件信息報告規定,及時、精確地向市指揮部辦公室報告。出現特別關鍵性、關鍵性供水突發事件,市指揮部辦公室必須在1小時內向市應急指揮中心電話報告,書面報告嚴禁遲于事發后2小時。

4.1.2信息報告的內容主要包含:信息來源、時間、地點、事件性質、侵害程度、已實行的措施、可能將發展的趨勢等。暫時無法查知等級的突發事件,應當根據事件可能將達至或進化的級別和影響程度,及時續報事件發展情況。

4.2先期處理

4.2.1供水突發事件出現后,城市供水單位、二次供水單位和村鎮供水單位應立即啟動應急預案,迅速開展搶修救援;掌控危險源,封鎖危險場所,防范危害蔓延。

4.2.2市指揮部辦公室、區縣應急指揮機構事發后,快速核實突發事件基本情況,對事態發展展開科學研判,根據危害程度啟動適當級別應急預案,非政府應急力量參予搶修救援,并向市指揮部報告。

4.3分級積極響應

根據供水突發事件的可控性、輕微程度和影響范圍,本市供水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推行三級積極響應:

Ⅰ級積極響應:出現特別關鍵性、關鍵性供水突發事件時,由市指揮部啟動本預案。市指揮部全面非政府、指導各方面應急力量和資源,非政府應急處理行動。成立現場指揮部,由市指揮部總指揮擔任現場總指揮。遠遠超過市指揮部處理能力時,立即呈報市人民政府非政府、調動有關應急力量實行撤退。

城市供水水源遭遇輕微污染或引水工程出現突發事件時,啟動天津城市供水水源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Ⅱ級積極響應:出現很大供水突發事件時,區縣應急指揮機構啟動預案,并報市指揮部。在市指揮部指導下,區縣應急指揮機構非政府有關部門、專業救援力量實行應急救援行動。成立現場指揮部,由區縣人民政府主要領導任現場總指揮。遠遠超過區縣處理能力時,立即向市指揮部報告,市指揮部啟動本預案,非政府、調動有關救援力量實行撤退,統一組織積極開展應急處理工作。視情況,市指揮部副總指揮(市水務局局長)趕赴現場,協同應急處理工作。

Ⅲ級積極響應:出現通常供水突發事件時,由事發單位啟動應急預案,非政府實行現場搶修救援。遠遠超過事發單位處理能力時,立即向所在區縣應急指揮機構報告,由區縣人民政府或應急指揮機構積極開展應急處理工作。視情況,市指揮部辦公室主任趕赴現場,協同有關工作。

4.4處理措施

4.4.1市指揮部、區縣應急指揮機構處理措施

當供水突發事件出現后,市指揮部、區縣應急指揮機構根據實際情況實行以下措施:

(1)城市供水水源遭遇輕微污染或引水工程出現突發事件,按天津城市供水水源突發事件應急預案處理措施處理;

(2)搞好應急積極響應期間城市供水水源、供水水質的監測;

(3)非政府解救和搶救氯、氨外泄引致的傷勢人員以及撤離、撤走、安置工作;

(4)非政府有關單位快速掌控危險源,封鎖危險場所,推行交通管制,保護社會治安;

(5)非政府供水單位快速搶險被損毀的供水設施,短時間難以恢復正常的,非政府實行臨時過渡階段方案,盡快恢復供水;

(6)投入使用供水應急救援儲備物資,必要時調用其他應急救援物資、設備、設施、工具;

(7)協調有關部門依法打擊捏造、傳播有關供水突發事件事態發展或者應急處理工作不實信息的犯罪行為;

(8)市指揮部、區縣應急指揮機構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規章規定,指出必要的其他應急處理措施。

4.4.2城市供水單位處理措施

當供水突發事件出現后,城市供水單位根據實際情況實行以下措施:

(1)按照應急積極響應報告程序呈報上級主管部門、市指揮部辦公室或區縣應急指揮機構。

(2)當城市供水水源或供水水質遭遇生物、化學、毒劑、病毒、油污、放射性等物質輕微污染時,立即暫停供水,并

搞好有關水廠水量、水壓的調度;協調有關部門搜尋污染源和影響范圍并搞好人員的搶救工作。

(3)當于橋水庫藍藻肆虐,須要轉換惹來江水或投入使用應急水泵水源前,搞好水源轉換方案的制訂和措施全面落實,并根據市指揮部的調度指令展開水源轉換。

(4)當城市供水水源設施出現坍塌、損毀以致水源耗竭,嚴重影響城市供水,須要限量供水時,根據市指揮部的調度指令展開生產,并搞好非政府調度。

(5)當主要供配電系統出現重大事故中斷供水時,快速搶險被損毀的供電設施,盡快恢復供水;外部供電系統出現重大事故中斷供水時,立即呈報市指揮部辦公室和電力部門,并搞好應付措施的全面落實。

(6)當氯、氨出現輕微外泄損害生產及人身安全時,立即啟動稀釋裝置,快速掌控危險源;根據危害程度設置安全防護區,實行噴淋水解,并搞好搶修人員的安全防水;協調有關部門搞好人員撤離等工作。

(7)當主要輸配水管道滲漏、脫落,中斷供水時,快速搶險被損毀的供水設施,盡快恢復供水。

(8)因地震、洪澇、戰爭、毀壞或恐怖活動等引致生產設施設備輕微損毀時,快速搶險被損毀的供水設施,短時間難以恢復正常的,非政府實行臨時過渡階段方案,盡快恢復供水。

(9)當生產調度、自動控制、營業等計算機系統遭遇侵略、失控、燒毀時,立即阻斷信息地下通道,搜尋原因,阻塞漏洞,強化嚴防。

4.4.3二次供水單位處理措施

當供水突發事件出現后,二次供水單位根據實際情況實行以下措施:

(1)按照應急積極響應報告程序呈報上級主管部門、市指揮部辦公室或區縣應急指揮機構。

(2)協調有關部門搜尋污染源并搞好人員的搶救工作。

(3)當供水水質遭遇生物、化學、毒劑、病毒、油污、放射性等物質輕微污染時,立即暫停供水,維護現場,快速掌控危險源,預防事態進一步不斷擴大,并通告有關用戶。

(4)對被污染的設施、管道展開沖洗消毒,經水質檢測機構監測合格后,恢復正常供水。

4.4.4村鎮供水單位處理措施

當供水突發事件出現后,村鎮供水單位根據實際情況實行以下措施:

(1)按照應急積極響應報告程序呈報上級主管部門、市指揮部辦公室或區縣應急指揮機構。

(2)協調有關部門搜尋污染源,并搞好人員的搶救工作。

(3)當供水水源或供水水質遭遇生物、化學、毒劑、病毒、油污、放射性等物質輕微污染時,立即暫停供水,查明污染源和影響范圍;污染危害中止和對供水設施展開沖洗消毒后,恢復正常供水。

(4)當主要供配電系統出現重大事故中斷供水時,快速搶險被損毀的供電設施,盡快恢復供水;外部供電系統出現重大事故中斷供水時,立即呈報區縣應急指揮機構和電力部門,并搞好應付措施的全面落實。

(5)因地震、洪澇、戰爭、毀壞或恐怖活動等引致生產設施設備輕微損毀時,快速搶險被損毀的供水設施,短時間難以恢復正常的,制訂和實行臨時過渡階段方案,盡快恢復供水。

(6)當主要輸配水管道滲漏、脫落,中斷供水時,快速搶險被損毀的供水設施,盡快恢復供水。

4.5新聞報道與公布

4.5.1市政府新聞辦負責管理特別關鍵性、關鍵性供水突發事件新聞報道和信息公布工作;市指揮部辦公室或區縣應急指揮機構負責管理很大供水突發事件新聞報道和信息公布工作;區縣應急指揮機構負責管理通常供水突發事件新聞報道和信息公布工作。

4.5.2現場指揮部應當設立宣傳工作組,負責管理供水突發事件新聞公布的非政府,及時、精確、客觀、全面公布突發事件信息,正確引導輿論導向。

4.6應急完結

4.6.1供水突發事件處理工作基本順利完成,經有關機構、專家評估,事件危害基本消解,次生、派生事件獲得有效率掌控,應急處理工作終告完結。

4.6.2通常、很大供水突發事件由負責管理處理的市指揮部或區縣應急指揮機構正式宣布應急完結。關鍵性、特別關鍵性供水突發事件經市委、市政府研究批準后,由市人民政府正式宣布應急完結。

4.6.3應急完結后,將情況及時通告參予處理的有關部門和單位。必要時,通過新聞媒體向社會公布應急完結信息。

5善后處理處理

5.1復原擴建

應急完結后,在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市水務局等有關部門及有關區縣人民政府負責管理非政府有關單位復原被損毀的供水設施,確保企業及居民正常生產生活用水。

5.2調查評估

市指揮部辦公室非政府參予處理的各部門對應急預案的啟動、決策、統一指揮和后勤保障等全過程展開評估,分析總結應急救援經驗教訓,明確提出改良的意見和建議,并在應急救援完結后1個月內呈報。通常、很大供水突發事件的總結評估報告,由區縣人民政府報市指揮部辦公室;關鍵性、特別關鍵性供水突發事件的總結評估報告,由市指揮部辦公室報市人民政府。

5.3善后處理處理

5.3.1事發地區縣人民政府負責管理死傷人員的善后處理工作。民政部門積極主動非政府救濟救助,保證災情用戶的基本生活,盡快消解事件影響,保護社會平衡。

5.3.2事件調查完結后,有關供水單位必須積極主動協調,搞好被害家庭的安撫、索賠工作。

6應急確保

6.1應急隊伍確保

6.1.1由市指揮部會同,協同有關部門,充分利用天津市自來水集團有限公司、天津津濱威立雅水業有限公司、天津市濱海水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泰達自來水公司等單位成立天津市供水突發事件應急搶修隊伍。區縣應急指揮機構創建轄區供水突發事件應急搶修隊伍。各供水單位根據供水設備設施的類型和供應規模,創建供水單位供水突發事件應急搶修隊伍。

6.1.2各級應急搶修隊伍必須維持工作狀態,順從市指揮部的統一指揮、調度。

6.2物資確保

6.2.1各供水單位搭載應急裝備和器材,為應付供水突發事件提供更多物資確保。

6.2.2各供水單位必須創建健全的搶修物資管理制度和定期檢查、維修保養、更新制度;每年向市指揮部辦公室備案應急物資確保情況。

6.2.3各供水單位儲備的應急搶修物資應當順從市指揮部、區縣應急指揮機構的統一調配。市指揮部、區縣應急指揮機構所調用的搶修物資,由市或區縣財政給與補償。

6.3設施確保

強化對供水設施安全嚴防,對重點設施、關鍵部位全面落實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定期展開供水設施設備巡查保潔,確保設施設備安全平衡運轉。

6.4科技確保

創建由國家城市供水水質監測網天津監測站、濱海監測站,天津市水文水資源勘測管理中心和天津市濱水水質檢測中心、天津潤沃水質監測站共同組成的天津市城市供水水質監測網。定期對城市供水水源、城市供水、二次供水、村鎮供水展開監測、分析和評估,為預警和搶修提供更多技術和數據提振。

6.5通訊確保

創建和健全通訊聯絡網,繼續執行適當的通訊保障制度,確保應急積極響應期間各部門、各單位通訊聯系通暢。按照應急確保建議非政府通信試聯試通。應急積極響應期間,應急指揮機構成員、供水單位負責人和搶修人員24小時維持通訊通暢,保證信息傳達便捷、反應快速。

6.6資金確保

處理供水突發事件所須要財政肩負的經費,按照現行事權、財權分割原則,分級經濟負擔。

各區縣人民政府采取措施,確保供水突發事件應急準備工作和應急處理所須要經費,由分擔突發事件應付工作的部門明確提出,列為區縣人民政府財政預算。

7培訓和演練

7.1技術培訓

7.1.1市指揮部和區縣應急指揮機構定期非政府積極開展對水質檢測、水廠運轉、管網搶險、特種設備操作方式等關鍵崗位人員的業務技能培訓,不斷提升應付突發事件的處理能力和水平。

7.1.2各供水單位必須將本單位供水突發事件的應急非政府體系、應急積極響應程序、應急處理等有關內容列入全年培訓計劃,并狠抓非政府和全面落實。

7.2應急演練

各供水單位定期非政府對水源污染、氯氣外泄、火災、滲漏等突發事件的應急演練,每年不少于2次。演練完結后,必須及時總結評估,根據演練情況及時調整、修改應急預案。

8附則

8.1名詞解釋

市內六區:指和平區、河西區、南開區、河東區、河北區、紅橋區。

環城四區:指東麗區、津南區、西青區、北辰區。

兩區三縣:指武清區、寶坻區、薊縣、寧河縣、靜海縣。

8.2責任與獎懲

8.2.1供水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工作推行行政領導負責制和責任追究制,將應急管理工作列入對區縣水務局和供水單位的年度工作考核。

8.2.2市指揮部會同市有關部門,對各區縣和供水單位應急預案的全面落實情況展開檢查,鹽務問題自查。

8.2.3對在供水應急管理工作中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按照有關規定不予表揚和獎勵。對在工作中違背應急管理有關規定、導致嚴重后果的單位和個人,依法不予嚴懲。

8.3預案管理

8.3.1本預案由市供水突發事件應付工作指揮部辦公室負責管理表述。

8.3.2各區縣人民政府、各成員單位及供水單位按照本預案確認的職責,制訂本區縣、本部門、本單位應急預案和應急確保預案,并報市指揮部辦公室備案。

8.3.3市指揮部辦公室應當融合應急管理工作課堂教學,及時非政府修改預案。突遇存有特定情況可以隨時修改。修改后的應急預案應當再次辦理審查、論證、備案等各項程序。

8.3.4本預案自公布之日起實行。承德市建設工程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第一章總則

1.1目的

提升我市建設工程生產安全事故應急的快速反應能力,科學、高效率、有序地非政府事故應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增加人員傷亡、經濟損失和社會影響。

1.2基本建設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河北省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預案》。

1.3應急救援工作原則

事故出現后,各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各建筑施工企業需為事故情況逐級啟動應急救援預案。事故應急救援工作應秉持

“預防為主、常備不懈、以人為本、救人第一”的方水廠、泵站突發斷電應急處置預案為有效率、快速、安全地處理水廠、泵站突發性斷電事件,保證生產正常運轉,根據《浙江省處理大面積停水事件應急預案》、《杭州市水業集團有限公司重特大安全事故處理應急預案》,融合集團水廠、泵站用電特點,特制訂本應急處理預案。

1.適用范圍

集團直屬各水廠、設計供水規模≧3萬m3/d區域性泵站(不含原水)。

2.工作原則

2.1突發性斷電后,應當保證突發性斷電處理、恢復正常供電、制水供水生產期間人身、設備、設施的用電安全;

2.2突發性斷電后,應當采取相應措施,把制水、供水損失降至最輕;

2.3突發性斷電后,應當果斷、有序地展開內外部斷電故障處理,在最為短時間內恢復正常制水、供水。

3.處理突發性斷電非政府領導機構

3.1處理突發性斷電應急領導小組

副組長由集團分管領導出任,副組長由集團副總工程師出任,組員由生產部、各水廠、泵站負責人出任。

3.2處理突發性斷電應急專業小組

副組長由集團副總工程師出任,組員由集團安全用電小組和處理突發性斷電技術小組有關成員共同組成。

3.3集團機構、人員若發生變化,集團處理突發性斷電領導小組、應急專業小組成員應當及時擴充和調整。

4.集團處理突發性斷電應急預案體系

直屬各水廠、泵站運營分公司、下沙、上泗分公司根據《集團水廠、泵站突發性斷電應急處理預案》,并融合部門實際,制訂能夠體現規范性、可操作性和安全性的應急處理預案。

5.突發性斷電的級別

5.1電源通常斷電

突發性一路進戶電源斷電,除了一路或一路以上電源能夠分擔水廠、泵站運轉的,應立即啟動部門應急處理預案,由部門非政府實行,生產部給與指導、幫助。

5.2電源輕微斷電

同時突發性兩路進戶電源斷電,導致水廠、泵站停駛的,應立即啟動集團應急處理預案,由集團統一指揮并實行。

6.突發性斷電報告與處理

突發性斷電事故推行分級積極響應程序。

6.1電源通常斷電

6.1.1報告

運轉值班人員應立即向部門負責人、集團生產調度中心和有關電力部門報告(集團生產調度中心值班人員向生產部負責人報告)。

部門負責人快速招集部門電氣負責人等有關人員深入細致檢查所統轄電氣設備,若就是內部原因引發上一級變電所饋線柜控制器停水或水廠低分體式一二段母分后控制器須解合操作方式(調度戶)的,可向向區域供電部門、或市電力局配調科報告。若就是外部原因引發的突發性斷電,應當向區域供電部門介紹突發性斷電原因以及恢復正常供電時間(創建電力調度關系的低分體式,可以與市電力配調科聯系),并向生產部負責人報告。

生產部負責人應當及時向集團分管領導、副總工程師報告故障電源的處理和復原情況。

6.1.2處理

在斷電原因未查明之前,嚴禁再次對故障線路展開合閘操作方式,具備水泵電源的低配和開合東站,嚴禁啟動水泵電源。不論是內部還是外部原因導致的突發性斷電,事發部門應當按照本部門突發性斷電應急預案處理,全面落實各項安全用電確保措施、保證人員安全、防止事故范圍不斷擴大。若就是內部原因引發的,事發部門電氣負責人應當查明原因后展開處置。

6.2電源輕微斷電

6.2.1報告

6.2.1.1電源輕微斷電時,運轉值班人員應立即向部門負責人、集團生產中心調度室和有關電力部門報告(集團生產調度中心值班人員向生產部負責人報告);

部門負責人、生產部負責人在收到報告后立即向集團分管領導、副總工程師報告。

6.2.1.2集團分管領導在收到電源輕微斷電報告后,應立即向集團總經理、市城投集團分管領導報告,并立即收到指令,啟動本預案。

6.2.2處理

6.2.2.1事發部門負責人收到值班人員斷電事故報告后,按建議呈報的同時應當快速啟動部門應急處理預案,并立即招集部門電氣負責人等有關人員,深入細致檢查內部所劃歸電氣設備,盡快查知斷電原因。

6.2.2.2集團斷電應急處理領導小組、專業小組有關成員收到報告后,應當在一小時內趕往事發部門,并立即介紹第一手情況,視斷電原因、可能將恢復正常供電時間等情況作出適當處理:

6.2.2.2.1生產部應搞好統一調度工作,及時調整各水廠負荷,盡最大努力確保城區正常供水。

6.2.2.2.2牽涉區域升壓供水或停電的,由集團分管領導按集團有關升壓供水預案建議處置。

6.2.2.2.3及時調用集團柴油發電機移動電站至事發部門,做為附屬設備電源等,應當不懈努力增加對制水、供水的影響和損失。

6.2.2.3故障電氣設備搶險與命令電力部門積極支持:

6.2.2.3.1若系內部原因引發突發性斷電及內部設備故障,集團處理突發性斷電應急處理專業小組非政府有關人員制訂搶險方案,集團處理突發性斷電應急處理領導小組調動集團電氣設備專業應急搶險隊伍,調派各部門有關設備、器材,統一指揮、構成合力。必要時,懇請電力局等有關單位幫助,積極支持事發部門快速排除故障,恢復正常制水、供水正常運轉。

6.2.2.3.2若系外部原因引發突發性斷電(包含進線電纜打穿故障),及時向區域供電部門介紹突發性斷電原因以及可能將恢復正常供電的時間,并懇請電力局等有關部門幫助快速查明原因、排除故障,盡快恢復供電。

6.2.3珊九水廠開合東站的四路電源應急轉換操作方式

九溪水廠與珊瑚沙抗炎淡出來水泵房若發生外部兩路電源(專線電纜)同時斷電,生產部應快速與供電有關部門取得聯系,在獲得電力調度許可并在用電監察的監護下,快速再分上珊九水廠開合站內的聯絡控制器,向水廠、水庫出入水的三個低分體式提供更多應急電源,快速恢復正常生產,將影響正常供水的損失降至最高。

6.2.4清泰水廠的第三路電源轉換操作方式

清泰水廠低配若發生外部兩路電源(專線電纜)同時斷電,生產部應快速與供電有關部門取得聯系,建議將一路水泵公用電源10kV牛搬線(原管制用電容量為2000kVA的限容線)適度壓縮用電容量,并在請示其同意和積極支持下,懇請電力局對部分用戶推行斷電和拉電,天下最小可能將把對城市供水的影響降至最高。

7.應急確保

7.1應急搶險小組

由生產部會同,創建集團電氣設備應急搶險小組,人員由集團安全用電小組各新制水廠、泵站的電氣技術人員、修理骨干共同組成。

7.2應急設備與器材

營業公司75KW移動電站做為整個集團應急輔助電源,應當強化日常運轉保護,保證關鍵時刻,扎得出結論,用得上;各水廠、泵站管理部門必須搞好電氣設備備品備件儲備;綜合管理部搞好應急器材的儲備。

7.3外部救援

若突發性斷電引起設備設施被淹、人員葬身傷勢、液氯液氨外泄等須要外援力量積極開展救助的,在啟動集團適當應急預案的同時,撥通119、120等,向社會專業搶修單位求助,盡全力救助生命,減低財產損失。

8.建議和紀律

8.1為了提升集團突發性斷電處理能力和大力推進響應速度,由生產部會同并聯系供電部門,演示突發性斷電,非政府本預案的演練,每年不少于一次。各水廠、泵站非政府本部門突發性斷電應急處理預案演練,每年不少于一次,并逐步不予修正健全。

8.2對繼續執行集團應急預案不力者,視對集團和社會導致的影響程度和損失大小給與黨紀、政紀處分,直到追責法律責任。

8.3各應急處理小組成員須維持通訊通暢。生產性急性中毒應急預案1

總則

1.1基本建設目的

防治和增加、掌控生產性急性中毒事件及其導致的危害,確保職工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確保企業生產、生活秩序的平衡。

1.2基本建設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采用有害物品作業場所勞動保護條例》、《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電業安全工作規程》以及《中國化工集團公司關鍵性突發事件(事故)應急管理辦法》等,制訂本預案。

1.3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并指導淄博昌明熱電有限公司生產性急性中毒事件的應付工作。

2

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2.1生產性急性中毒的定義

生產性急性中毒就是指職工在生產區域內由于設備系統外泄、防護裝置壞死、個人防水不當或人員違章操作以及缺少現場安全工作規定的指導等原因,在短時間內導致大量毒性很大的物質忽然碰觸至人體體表或步入人體內,引致發生頭痛頭昏、全身無力、惡心、咳嗽、嘔吐、多痰、胸悶、胸悶、昏迷不醒甚至喪生的事故。

2.2生產性急性中毒事件分類

生產性急性中毒事件主要存有以下三類:

1)刺激性氣體中毒。主要存有鹽酸、硫酸、氯、氨等,多發生于不幸外泄或飛濺事故,短時間高濃度排出或碰觸引發。

2)窒息而死性化合物中毒。主要存有一氧化碳、硫化氫等,多發生于違背安全操作規程與個人不善防水,步入可能將產生窒息而死性氣體作業區域引發。

3)有機化合物中毒。主要存有汽油、甲醇以及其他有機化學溶劑,由于人員違章操作,引致呼吸道和皮膚、粘膜稀釋引發。

2.3中毒因素與物質

根據常用的吸入性、食入性、接觸性中毒原因和類型,以及企業生產工藝流程和設備系統特點等,生產性急性中毒事件主要出現在以下情況下:

1)在通風條件高、缺硫酸泄露應急預案一目的

為了防治、掌控和處置硫酸外泄事故,快速、有序、高效率地積極開展應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增加人員傷亡,減低環境污染事故和減少財產損失,快速恢復正常的生產,制訂本預案。

二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于化驗室的硫酸泄漏

三工作原則

事故應急處理秉持如下原則:

1)以人為本,最大限度確保員工生命安全。

2)先救治人員、掌控險情,再消解污染、救治設備。

四硫酸的危險性分析

1、分子式:H2SO4。

2、分子量:98.08。

3、CAS號:7664-93-9。

4、熔點(℃):10.5。

5、沸點(℃):330.0。

6、相對密度(水=1):1.83。

7、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3.4。

8、飽和狀態蒸氣甩(kPa):0.13(145.8℃)。

9、辛醇/水分配系數的對數值:并無資料。

10、燃燒熱:并無意義。

11、臨界溫度(℃):并無資料。

12、臨界壓力:并無資料。

13、閃點(℃):并無意義。

14、點燃溫度(℃):并無意義。

15、核爆下限%(V/V):并無意義。

16、核爆上限%(V/V):并無意義。

17、溶解性:與水混溶。

18、穩定性:平衡

19、禁配物:堿類、堿金屬、水、強還原劑、易燃或可燃物。

20、防止碰觸的條件:干燥空氣

21、生成危害:無法出現

22、水解產物:不水解

23、急性毒性:LD50:2140mg/kg(大鼠經口);LC50:510mg/m3,2小時(大鼠排出);320mg/m3,2小時(小鼠排出)

24、亞急性和慢性毒性:并無資料

25、刺激性:1380μg,重度提振。

26、并致酸性:并無資料

27、致突變性:并無資料

28、致畸性:并無資料

29、致癌性:并無資料

30、生態毒理毒性:并無資料

31、生物降解性:并無資料

32、非生物降解性:并無資料

33、其它有毒促進作用:并無。

34、主要用途:水質化驗用。

35、外觀與性狀:純品為無色透明化油狀液體,并無臭味。

36、危險性類別:第8.1類酸性腐蝕品。

37、危險貨物編號:81007

38、UN編號:1830

39、外包裝標志:腐蝕品

40、外包裝類別:I類外包裝

41、外包裝方法:罐裝

42、運輸注意事項:運達時外包裝必須完備,裝載應當科學合理。運輸過程中要保證容器不外泄、不坍塌、不掉落、不損毀。不得與易燃物或可燃物、還原劑、堿類、堿金屬、食用化學品等混裝混運。運輸車輛應當搭載外泄處置設備。運輸時勿在居民區和人口稠密區逗留。

43、廢棄物性質:危險廢物

44、棄置處理方法:集中管理,統一處置

45、棄置注意事項:特別注意避免出現環境污染。

46、入侵途徑:排出、食入、皮膚碰觸

47、身心健康危害:對皮膚、粘膜等非政府存有猛烈的提振和銹蝕促進作用。蒸氣或霧可以引發結膜炎、結膜水腫、角膜渾濁,以致失聰;引發呼吸道提振,重者出現呼吸困難和肺水腫;高濃度引發喉痙攣或聲門水腫而窒息而死喪生。口服后引發消化道灼傷以致潰瘍構成;嚴重者可能將存有胃穿孔、腹膜炎、腎損害、休克等。皮膚燒傷輕者發生紅斑、重者構成潰瘍,愈后癍痕膨脹影響功能。飛濺C8016A內可以導致燒傷,甚至角膜穿孔、全系列眼炎以至失聰。慢性影響:牙齒酸蝕癥、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和肺硬化。

48、環境危害:對環境存有危害,應當特別高度關注對水體的污染。

49、系遇危險:本品助燃,與可燃物碰觸可以引發冷卻。

50、救護措施:皮膚碰觸:立即退回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至少15分鐘。看病。眼睛碰觸:立即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全盤沖洗至少15分鐘。看病。排出:快速瓦解現場至空氣新鮮處。維持呼吸道暢通。例如呼吸困難,給品軒。例如呼吸停止,立即展開人工呼吸。看病。食入:用水洗手,給飲牛奶或蛋清。看病。

51、危險特性:助燃。受熱大量吸熱,可以出現沸濺。與易燃物(例如苯)和可燃物(例如糖、纖維素等)碰觸可以出現頻繁反應,甚至引發冷卻。突遇電石、低氯酸鹽、雷酸鹽、硝酸鹽、苦味酸鹽、金屬粉末等強烈反應,出現自爆或冷卻。存有猛烈的腐蝕性和吸水性。

52、有毒冷卻產物:氧化硫。

53、救火方法及滅火劑:消防人員必須穿全身耐酸堿消防衣。滅火劑: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54、救火注意事項:防止水流沖擊物品,以免突遇水會釋出大量熱量出現飛濺而燒傷皮膚。

55、外泄應急處置:快速撤走外泄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并展開隔絕,嚴苛管制進出。建議應急處置人員穿自給自足單軸式呼吸器,穿防酸堿工作服。不要輕易碰觸外泄物。盡可能阻斷外泄源。避免流向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小量外泄:用砂土、潮濕石灰或蘇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沖洗,丁腈橡膠吸收后放進廢水系統。大量外泄: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泵遷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廢舊或運往廢物處置場所處理。

56、消解方法:出現外泄,用土圍堰或挖坑避免污染面積不斷擴大,然后用堿性物質(生石灰或電石渣等)展開中和反應。或用自來水大量地沖外泄液體將其吸收(吸收過程中應當嚴苛聞問)。處置時,現場處置人員必須佩戴不好防護用品,以免燒傷。

57、操作方式注意事項:密封操作方式,特別注意通風。操作方式盡可能機械化、自動化。操作方式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方式人員配戴自吸過濾器式防毒面具(全面艙蓋),穿橡膠耐酸堿衣,穿橡膠耐酸堿手套。靠近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靠近易燃、可燃物。避免蒸氣外泄至工作場所空氣中。防止與還原劑、堿類、堿金屬碰觸。運送時必須輕裝重滾,避免外包裝及容器損毀。搭載適當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外泄應急處置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將殘余有害物。吸收或制取溶液時,應當把酸重新加入水中,防止融化和濺。

58、儲存注意事項: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庫溫不少于35℃,相對濕度不少于85%。維持容器密封。應當與易(可以)燃物、還原劑、堿類、堿金屬、食用化學品分離放置,切勿混儲。儲區應當配有外泄應急處置設備和最合適的收容材料。

59、工程掌控:密封操作方式,特別注意通風。盡可能機械化、自動化。提供更多安全淋浴和南寨設備。

60、呼吸系統防水:可能將碰觸其煙霧時,配戴自吸過濾器式防毒面具或空氣呼吸器。應急事態救治或撤走時,建議配戴氧氣呼吸器。

61、眼睛防水:呼吸系統防水中已并作防水。

62、身體防水:穿橡膠耐酸堿衣。

63、手防水:穿橡膠耐酸堿手套。

64、其他防水:工作現場嚴禁抽煙液壓電梯應急救援預案適用范圍:

液壓電梯的應急操作方式

注意事項:

A應急救援小組成員應當所持特種設備主管部門頒授的《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

B救援人員2人以上;

C應急救援設備、工具:電梯層門鑰匙、常用五金工具、曳引鋼絲繩夾板、手動葫蘆、鋼絲繩套及鋼絲繩卡子、搬手、鐵錘、截葉等。

D在救援的同時必須確保自身安全。

0、通則(并無)

1、操作程序:

1.1阻斷電梯主電源;

1.2證實電梯轎廂門處在停用狀態;

1.3證實電梯轎廂、對輕所在的邊線,挑選電梯準備工作經停的層站;

1.4當證實轎廂距平層邊線大于±30cm時,修理人員在轎廂經停的層站,用層門收銀鑰匙打開電梯層門/轎門;

1.5當液壓梯使用了速度限制器和安全鉗,如果安全鉗動作,按照泵站上閥的標識,手動操作方式下行控制閥,電梯下行、直至安全鉗楔塊釋放出來并登位,然后登位速度限制器。

1.6當轎廂高于平層30cm時,按照泵站上閥的標識,手動操作方式下行控制閥,直至電梯轎廂平層后停用球形閥;修理人員在證實平層后,在轎廂經停的樓層,用電梯層門層門收銀鑰匙打開電梯層門/轎門;

1.7當轎廂低于平層30cm時,按照泵站上閥的標識,手動操作方式上行控制閥,直至電梯轎廂平層后停用球形閥;修理人員在證實平層后,在轎廂經停的樓層,用電梯層門層門收銀鑰匙打開電梯層門/轎門。防臺、防汛、防災害應急處置預案為提升居住保處應付洪澇臺等災害的快速反應能力,及時處置因暴雨、洪水、臺風等導致的各種關鍵性緊急情況,最大限度地防治和增加洪澇臺災害增添的損失,根據處統轄房屋實際情況,特制訂本預案。

工作原則:秉持以人為本、立足嚴防、常備不懈的方針,按照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管理、上下協同、科學調度的機制,動員全處力量參予搶險救災。

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居住保與除此統轄的金華市區所有廉租住房、直管公房、各卷直管房因暴雨、洪水、臺風等導致或可能將導致的各種關鍵性緊急情況的應急處置工作。

一、非政府統一指揮體系和職責

設立度汛防汛防災應急領導小組,統一指揮。表達上級部門對汛情、災情、工情及度汛抗汛工作指令。負責管理領導、非政府全處轄區房屋的防臺防汛災害工作。

領導小組成員

副組長:朱躍明;副組長:徐小平、黃煒、喬華海。

成員:方衛、宋新衛、樓翔、周淑英、張超、馬國彬、趙敏、仇旭東。

應急分隊成員

隊長:方衛

成員:陳金春、王夏墻(拎工人三人以上)、章衛華、周連山。

二、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