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愛輝區中學信息技術教師基本功大賽理論復習范圍及參考答案愛輝區中學信息技術教師基本功大賽理論復習范圍及參考答案優秀
2009-04-2519:37
閱讀288
評論1
字號:大
中
小愛輝區中學信息技術教師基本功大賽理論復習范圍及參考答案雙擊自動滾屏發布者:電教信息發布時間:2008-5-20閱讀:437次一、信息技術教學理論(信息技術學科教學問題)1、信息技術教育的主要任務是什么?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了解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通過信息技術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倫理和社會等問題,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2、任務驅動教學中,設置任務要考慮哪些因素?(1)任務設置的趣味性原則:創設任務情境,激發學生求知欲望。(2)任務設置的適宜性原則:要突出學習者的主體性,任務的設置要適宜學生的原有知識能力,增強成功感。(3)任務實施過程中的互動性原則:注重自主學習和合作性學習,整體教學和個別化教學相結合,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創新精神和合任意識。3、在信息技術教學,如何使用教材?信息技術教學應處理好下面兩方面的情況:(1)克服在課堂教學中完全拋棄教材。(2)克服在課堂教學中照搬教材進行教學。4、在信息技術學科教學中,要培養學生哪些方面的能力?(1)通過信息技術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2)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學習的能力,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5、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如何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1)改變單純以傳授計算機技術為目的的教學方式,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以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為主要目的。(2)提倡任務驅動教學方式,學習中采用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方式。(3)提倡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的整合。(4)在信息技術課上利用信息技術知識開展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綜合處理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6、在信息技術教學中,采用哪幾種教學評價策略?(1)課前的診斷性的評價(2)教學過程中采取表現性的評價,開展學生間的自評、互評,提倡參與性的評價。(3)課后的教師或學生的總結性評價(如作品展示、研究性課題成果的評價)(4)長期性的評價(如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長期開展電子檔案袋的方式)。7、網上教學資源有哪幾種類型?網絡課件、網絡課程、專題學習網站、資源網站、門戶網站(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問題)8、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概念?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指在學科教學中廣泛應用信息技術手段,把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的認知工具和教師變革教學行為的工具,為課程提供資源,創設教學環境,使得信息技術與課程內容、課程結構、課程資源以及課程實施等因素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構成一個和諧互動的整體。9、在網絡和信息技術及大發展的今天,要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在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中,信息技術手段所起的作用是什么?答案要點:(1)現代科學技術、網絡技術、信息技術不斷的發展,信息技術環境已經深入到教育教學過程中每一個環節。(2)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手段豐富的教學資源,拓展了教學和學習的空間。(3)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展改變了原有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10、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目標是什么?(1)通過整合可促進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2)通過整合可以有效地改善學習,培養學生的自我生存能力、實踐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2)在整合中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信息技術學科中的研究性學習問題)11、綜合實踐活動的主要內容是什么?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信息技術教育、勞動與技術教育12、在信息技術課中的研究性問題,教學目標應該重點放到什么方面?“研究性學習”應滲透于學生的所有學科、所有的學習活動之中。“研究性的學習”是指教師不把現成結論告訴學生,而是學生自己在教師指導下自主地發現問題、探究問題、獲得結論的過程。強調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研究精神和創新精神。13、請分析說明在研究性學習中,師生的角色定位是什么?答案要點:師生是平等的研究者,學習研究活動的共同參與者。教師是研究課題引導者、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幫助者、促進者。(新課程理論)14、我國現行的課程體系中有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其中信息技術學科課程作為必修課程,屬于地方課程范疇。請你結合當地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分析一下信息技術學科作為地方課程的合理性。答案要點:(1)地方課程是以省為單位的課程設置。(2)每個省、每個地區的硬件環境不同使信息技術課成為地方課程具有其合理性。(3)在課程內容設置上也要結合每省的實際情況而定。結合本地區、本校說明15、如何理解新課程中的三維目標?新課程倡導課堂教學要實現三維目標: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知識與能力:既是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又是課堂教學的歸宿。教與學,都是通過知識與能力來體現的。知識與能力是傳統教學合理的內核,是我們應該從傳統教學中繼承的東西。過程與方法:既是課堂教學的目標之一,又是課堂教學的操作系統。新課程倡導對學與教的過程的體驗、方法的選擇,是在知識與能力目標基礎上對教學目標的進一步開發。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既是課堂教學的目標之一,又是課堂教學的動力系統。新課程倡導對學與教的情感體驗、態度形成、價值觀的體現,是在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目標基礎上對教學目標深層次的開拓。知識與能力是教學目標的核心,它通過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實現過程而最終實現;過程與方法是教學目標的組成部分和課堂教學的操作系統,它滲透在知識與能力目標的實現中而實現;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是教學目標的組成部分和課堂教學的動力系統,它伴隨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目標的實現而實現。三維目標緊密聯系在一起,只能作為一個整體來達成,不能分割。16、用新課程的思想,闡述教學結構諸要素(教師、學生、教材、媒體)之間關系?(1)教師與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是平等的關系。教師教會學生學習知識,更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2)教材是教學過程中一種重要的學習資源,但不是唯一的教學資源。(3)教學媒體不再是幫助教師向學生灌輸知識的工具,而是幫助教師創設情境、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工具。17、請你說一說傳統教學中與新課程教學中,媒體在教學中所扮演的角色有什么不同?(1)在傳統教學中,媒體是幫助教師傳授知識的輔助教學工具。(2)在新課程中,媒體除了具有幫助教師傳授知識的工具外,更是創設情境的工具。(3)在新課程中,媒體更是幫助學生自主學習的工具和數字化相互交流、合作學習的工具。二、信息技術教學實踐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羅湖招聘考試題及答案
- 探索扶持政策帶來的新機遇試題及答案
- 復習素材大學化學考試試題及答案
- 熱學與氣體定律試題及答案闡述
- 小兒驚厥考試題及答案
- 政策對地方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試題及答案
- 社交媒體優化的試題及答案
- 系統學習土木工程師試題及答案
- 智能家居知識試題及答案
- 強化2025年樂理考試知識點運用的實戰模型與技巧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小學勞動技能大賽實施方案
- 2025年春《形勢與政策》大作業:怎樣正確理解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歷史邏輯、實踐邏輯與理論邏輯?與國家開放大學形勢與政策章節測試題【附答案】
- 中藥炮制技藝與藥效關系
- 甘肅民族師范學院招聘工作人員考試真題2024
- 藥學創新創業項目
- 大數據在汽車行業的創新應用研究
- 西安特教面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河南省商丘市柘城縣中考一模英語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2025年安全培訓考核試題及答案
- 2025年醫保知識考試題庫:醫保基金監管案例及答案解析試卷
- 第5課《妙想逐飛天》課件- 2024-2025學年嶺南美版(2024) 初中美術七年級下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