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高一必修二歷史教案5篇_第1頁
有關高一必修二歷史教案5篇_第2頁
有關高一必修二歷史教案5篇_第3頁
有關高一必修二歷史教案5篇_第4頁
有關高一必修二歷史教案5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有關高一必修二歷史教案5篇有關高一必修二歷史教案5篇

在編寫教案的過程中老師要熟知教材,寫教案的過程也是思維連貫發散的過程。下面是小編為你準備的高一必修二歷史教案,快來借鑒一下并自己寫一篇與我們分享吧!

高一必修二歷史教案(篇1)

《中國古代水利工程》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知道中國古代重要的水利工程,掌握其修建的重要意義。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小組討論,分析古代水利設施修建的重要意義,提高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中國古代水利設施的修建的學習,體會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中國古代水利設施的代表和治黃的措施。

【難點】

認識到水利工程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的結晶。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教師播放大禹治水的影視片段,提問學生:視頻當中,大禹治理的是哪個地方

學生回答:黃河。

教師引導:大禹治水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以后的歷朝歷代也在為興修水利工程而努力。中國古代的水利工程還有哪些這些水利工程的修建又具有怎樣的意義呢順勢導入新課。

環節二:新課講授

(一)春秋戰國時期的水利設施

教師引導:農業生產的發展離不開水利設施的興建。大禹治水的傳說,反映了上古時代先民為戰勝自然災害、發展生產而興修水利的艱苦歷程。

教師展示都江堰、芍陂、鄭國渠等的圖片,并引導:春秋戰國時期生產力的發展,推動了水利工程建設的發展,在這一時期有哪些主要的水利工程呢

學生結合圖片,回答問題:都江堰、芍坡、鄭國渠等。

教師出示都江堰的結構示意圖,并引導:春秋戰國時期最為著名的水利工程是都江堰,那它位于哪里是由誰修建的由哪幾部分構成各部分分別有什么作用呢

學生回答:都江堰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在今四川省都江堰市。公元前3世紀,秦國蜀郡守李冰父子率領民眾完成了這項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工程包括魚嘴、飛沙堰和寶瓶口三個主要組成部分。魚嘴是修建在江心的分水堤壩,它把洶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內江,既利排洪,又利灌溉。飛沙堰起到泄洪、排沙和調節水量的作用。寶瓶口控制進水流量,內江水經過寶瓶口流入川西平原,灌溉廣袤農田。

高一必修二歷史教案(篇2)

[教材分析]

《第一次工業革命》是高中歷史人民版必修二第五單元第三課內容,本課在資本主義市場的形成過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教材首先分析了英國工業革命發生的政治前提和條件,并介紹了工業革命中的一些成就。課文以工業革命的發生和擴展,講述了工業革命對人類社會的影響,以及工業革命后生產力發展推動世界市場發展演進的過程。

[設計理念]

1.學情分析:現在高二年級的歷史已進入復習階段,對于工業革命的相關史事,學生經過新課的學習有所掌握,現在進行復習,總體上說應該會比第一次學習好。課上通過情境創設、問題設置,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他們大膽進行質疑、動口,培養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良好習慣。

2.設計思路:在新課標中要求:教師在課堂中要創設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給學生創造實踐的機會,引導學生在合作中有效學習,使課堂真正成為學生展示才華的舞臺,發表觀點的論壇。因此我在設計和構思本課時,利用多媒體輔助手段,著力于使學生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教學方法]

通過創設情景,指導學生合作學習,教師通過制作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學生學習的能力。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理解工業革命的概念,識記工業革命首先開始的國家和時間,各領域取得的成就等基本史實。

(2)認識蒸汽機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巨大影響。分析英國首先發生工業革命的原因以及工業革命對人類社會發展進程的重大影響。

(3)歸納工業革命對資本主義市場形成的影響。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英國最早發生工業革命的原因和工業革命對人類社會發展進程的重大影響的學習分析,學生不斷提高分析、歸納、概括歷史問題的能力。

(2)學生運用比較、判斷、聯系等方法,對工業革命中各部門間相互促進的認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了解工業革命中的一系列發明創造,學生能逐步樹立起創新精神和科學態度。

(2)啟發學生認識:偉大發明創造來源于親手實驗、刻苦鉆研、大膽探索和不懈努力。感悟工業文明對人們生產生活方式的巨大影響,感悟工業文明存在的問題與困境。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工業革命發生的條件以及對人類社會發展的影響。

難點:如何理解工業革命的影響。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教師設問引導)同學們,你們乘坐過火車和輪船嗎你們知道它們發明于什么時候誰為它們的發明做出了重要貢獻

(學生回答后教師過渡)這兩種重要交通工具誕生于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

那么,工業革命指什么

一、工業革命興起

師:工業革命,又叫產業革命,它是社會生產從手工勞動到機器生產的飛躍,即發明、使用機器并用機器生產取代手工生產的過程。

第一次工業革命最先發生在哪個國家其間有哪些重要發明創造工業革命給人類帶來了哪些影響本節課我們一起探討。

【合作探究】工業革命為什么首先發生在英國

教師作如下總結:

1.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英國的前提和條件

(1)政治前提:資產階級政權的確立,政局較穩定;

(2)條件:

①資本:通過海外貿易和殖民掠奪等,擴大了資本的原始積累;

②勞動力:圈地運動,大量農民進入城市和工場;

教師講述圈地運動:最早進行圈地運動的是地主。圈地養羊對英國農業從小農經濟到農業大生產起了推動作用,同時種草養羊也許更適應英國的自然環境。圈地運動促進了英國的近代化歷程,推動了資本主義的發展。資本主義的發展又要解決市場和生產的問題,又進一步推動了圈地運動。

③市場條件:18世紀中期,英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國家,市場需求擴大;

④技術條件:蓬勃發展的工場手工業為資本主義的發展積累了豐富的生產技術;

⑤資本條件:海外貿易、殖民掠奪為資本主義的發展積聚了豐厚的資本。

(多媒體展示)

(提問)工業革命什么時候最先發生于哪個部門

2.最先部門:新興的棉紡織業。

珍妮機的發明——工業革命的開始:(18世紀60年代)

二、工業革命的過程(成就)

1.棉紡織業技術的發明和使用

(學生)依據教材例舉,了解紡織機械的發明情況,并認識紡紗與織布不斷相互促進。

(教師)媒體展示棉紡織行業的機器發明

高一必修二歷史教案(篇3)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記住工業革命首先開始的國家和時間;記住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紡紗機”,瓦特改進蒸汽機,富爾敦建造第一艘汽船,史蒂芬孫發明蒸汽機車的基本史實;認識蒸汽機在大工廠生產中的作用和鐵路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巨大影響。

理解工業革命的概念和英國首先發生了業革命的原因以及工業革命對人類社會發展進程的重大影響。

能力目標:

1、通過對英國最早發生工業革命的原因和工業革命對人類社會發展進程的重大影響的分析,培養學生分析、歸納、概括歷史問題的能力。

2、通過對工業革命中一系列工作機相互作用以及各部門間相互促進的認識,培養學生運用比較、判斷、聯系、推理分析歷史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了解工業革命中的一系列發明創造,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科學態度;

2、通過工業革命中一系列國家的科學家在發明創造中相互學習,相互促進的史實,讓學生樹立互相學習、互相促進的開放性觀點;

3、通過工業革命對人類社會帶來的巨大變化,使學生認識到社會發展需要技術革命,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重難點】

重點:英國最早進行丁業革命的原因;工業革命中的重要發明創造及工業革命的影響。

難點:工業革命中各環節的相互促進和工業革命的影響。

【教學方法】

講述為主,輔以討論法、列表法、圖示法、問題探究法。

【教具】

多媒體,黑板,粉筆

(五)【教學過程】(30分鐘)

導入新課(3分鐘)

【教師提問】:同學們,你們乘坐過火車和輪船嗎你們知道它們發明于什么時候誰為它們的發明做出了重要貢獻

【學生回答】:

【教師解答】:這兩種重要交通工具誕生于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那么,第一次工業革命最先發生在哪個國家其間有哪些重要發明創造工業革命給人類帶來了哪些影響本節課我們一起探討。(板書課題,引入新課)

教學環節:(27分鐘)

何為工業革命(2分鐘)

【教師講述】:工業革命,又叫產業革命。是資本主義由工場手工業階段過渡到機器大生產階段的一個飛躍。它是生產領域的一次大變革,又是社會關系方面的一場革命。

首先發生在英國,從18世紀60年代開始到19世紀中期基本結束。

從珍妮機到蒸汽機(10分鐘)

1、為什么“工業革命”會首先從英國開始

【教師提問】:為什么“工業革命”會首先從英國開始

【學生回答】:

【教師解答】:英國率先進行工業革命的前提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后,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另外還有四個條件:

①勞動力條件:通過圈地運動,大批農民被從土地上趕走,不得不去手工工場做工。

②資本條件:通過殖民貿易和殖民地掠奪獲得財富。

③技術條件:工場手工業的迅速發展。

④市場條件:18世紀以后,英國海外擴張的步伐加快,海外市場日益擴大,商品出口急劇增加,工場手工業已無法滿足市場的需要。

其中市場條件是必要條件,市場的擴大,對商品的需求增加,使工業革命的進行成為必要,這也是促使工業革命進行的直接原因。

引用一段話加以佐證說明:

“市場總是在擴大,需求總是在增加。工場手工業也不能再滿足這種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機器就引起了工業中的革命。

——《共產黨宣言》

【教師提問】:工業革命首先是在什么行業之中進行的為什么

【學生回答】:

【教師解答】:棉紡織業。

原因:棉紡織業作為新興的工業部門,沒有舊傳統和行會的束縛,容易進行技術革新和開展競爭;

棉紡織品較便宜,市場需求量較大

2、工業革命的概況

【教師講述】:

工業革命開始的標志是18世紀60年代“珍妮機”的發明

首先是紡織領域的技術革新,介紹棉紡織機器的主要發明:珍妮紡紗機、水力紡紗機、騾機、水力織布機,并向學生展示相關圖片。

【教師提問】:工廠利用河流里的水力作為動力,有哪些不足的地方

【學生回答】:

【教師解答】:交通不便,而且遠離原料產地和銷售市場,限制了工廠的發展

【教師講述】:其次是機器動力的革新——蒸汽機的改良和運用(瓦特、1785)

影響是大大推動了機器的發明和使用,工業革命進入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蒸汽時代”

再次是交通運輸業的革新:輪船、火車的出現

用圖片向同學們展示1807美國人富爾敦制造的第一艘汽船和英國史蒂芬孫1826制造的蒸汽機車已經英國早期的蒸汽火車。

3、工業革命的擴展

【教師講述】:

工業革命由英國擴展到歐美國家:

1840年前后,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標志是:機器生產基本取代手工勞動,工廠取代手工工場

19世紀中期,法、美等國也相繼完成工業革命

【教師總結】:1840年前后,英國的大機器生產已基本取代了工場手工業,工業革命基本完成。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

從工場到工廠(8分鐘)

【教師】:向同學們展示兩幅圖片,分別是16世紀紡織業手工工場和工業革命后的紡織工廠

【教師講述】:請同學們認真觀察下面兩圖,從圖片中你得到什么信息(待學生思考片刻)

【教師】:向同學們展示一個表格《手工工場與工廠制比較表》,讓學生更明了地理解手工工場與工廠制的區別,表格如下:

【教師講述】:工業革命從英國擴展到法國、美國等后,世界面貌隨之發生了巨大變化。請閱讀教材“從工場到工廠”和“世界市場的基本形成”,思考第一次工業革命產生了哪些重大影響

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影響

(1)生產方式:工廠取代手工工場,成為工業生產的主要組織形式

(2)經濟結構:農業比重減少,工業發揮重要作用

(3)生活方式:工業城市形成,地位日益重要,城市化進程加快

(4)社會關系:資產階級、無產階級成為社會的兩大對立階級

(5)政治:工業資產階級獲得更多的政治權利,鞏固了資產階級的統治。

(6)思想意識:要求自由經營、自由競爭和自由貿易

(7)國際格局:加快殖民擴張和掠奪,推動了世界市場的基本形成

世界市場的基本形成(6分鐘)

【教師講述】:

原因

經濟:機器大工業生產的客觀需要(市場和原料)

政治:資產階級的拓展、搶占使世界貿易范圍和規模擴大

高一必修二歷史教案(篇4)

美國的建立

第六節美國的建立和拉丁美洲的獨立運動

重點:美國獨立戰爭的歷史背景、1787年憲法

難點:對美國1787年憲法的評價

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輔助課件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教師可通過美國國旗導入本節的教學,“請同學介紹一下美國國旗的含義”。美國國旗記載著美國由13個州擴張演變為50個州的歷史,也紀念著最初英國殖民統治下的13個州參加獨立戰爭并最終為贏得獨立做出的貢獻。由此導入新課的學習。

2.北美獨立戰爭的原因和背景,教師可按教材中提到的幾個方面內容請學生歸納,也可換一種方法,例如給出幾段原始材料,通過學生分析理解,歸納出獨立戰爭爆發的深刻根源。

材料一北部殖民地,資本主義工商業發達。中部殖民地,以農業為主,土地肥沃,被稱為“面包殖民地”。南部殖民地,盛行資本主義種植園奴隸制經濟,主要作物是煙草、藍靛,有一批“藍靛百萬富翁”

材料二1660年的《航海條例》規定,北美殖民地所有的輸入和輸出商品都要使用英國船只運輸,一切物品只能運往英國。1765年的《印花稅法》規定,所有的印刷品、商業單據、法律證件等都要繳納印花稅。

教師提問學生,這兩段材料說明什么問題同學們能否從中分析英屬北美殖民地人民要求獨立的原因與英、法資產階級革命相比較,歸納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共同原因。在學生思考、回答的基礎上,總結北美獨立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不可調和的矛盾—殖民地經濟的發展要求擺脫英國的盤剝和束縛,雙方矛盾激化致使戰爭一觸即發。

3.獨立戰爭的經過。建議教師給學生一段時間閱讀教材關于戰爭進程的有關內容,按時間先后順序總結獨立戰爭進程中發生的重大事件,制作一張大事年表。其中包括1773年波士頓傾茶事件,1774年第一屆大陸會議,1775年來克星頓槍聲和第二屆大陸會議,組成大陸軍,1776年發表《獨立宣言》,標志著美國的誕生,1777年薩拉托加大捷,1781年約克鎮大捷,戰爭勝利結束,1783年英國正式承認美國獨立等幾個要點。

4.1787年憲法。這部分內容的講授建議教師通過原始材料的分析加深學生對1787年憲法的理解。

《美利堅合眾國憲法(1787年)》摘錄

我們合眾國人民,為了建設完善的聯邦,樹立正義,保證國內安寧,規劃共同國防,增進一般福利,使我們自己和我們后代得到自由和幸福,特為美利堅合眾國制定本憲法。

第1條

第1節本憲法所賦予一切立法權,應操于聯邦國會,國會包括參議院和眾議院。

第2節第1款眾議院應由各州人民每兩年選舉的議員組成……

第3款眾議員名額和直接稅,應按照本聯邦內各州的人口分配。這種人口

的決定,除全部自由人外,應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這種自由人中

包括必須服一定年限勞級的人口,不包括未納稅的印第安人……

第3節第1款聯邦參議院應由每州兩名參議員組成。參議員由州議會選出,其任期為六年……

第2條

第1節第1款行政權應操于美利堅合眾國總統。總統的任期定為四年……

第2節第1款總統應為聯邦的陸海軍及奉調為聯邦服階段的各州民兵的總司令……

第3條

第1節聯邦的司法權應操于法院及聯邦國會得以隨時規定并設立的各種低級法院。法院和低級法院兩者的法官,只要能忠于職守,即應繼續在職……

教師可就以上這些材料,提問學生,該憲法中規定的建國目的是什么政府的組成形式是什么有哪些權力國家職權由哪三個部門分掌如何評價這部憲法通過學生思考、討論、回答完成教學。

5.北美獨立戰爭的影響,引導學生從對美國本身的發展和對世界其他國家及地區的重大影響兩方面分析。

教學設計思想

利用現實社會生活中美國的影響入手,結合大量的圖片、文字、網上資料,創設歷史學習的情景,調動學生學習的欲望,在教師的設計、引導下,通過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完成知識的識記、能力的培養、情感的流露。

高一必修二歷史教案(篇5)

北洋軍閥統治的建

第一節北洋軍閥統治的建立

重點:袁世凱復辟帝制和護國運動

難點:袁世凱得以實現轉制獨裁統治以及其迅速垮臺的原因

教學手段:教師引導,學生討論的綜合法;運用相關的歷史圖片、視頻資料、動畫

教學過程

一、袁世凱專權

明確指出:袁世凱建立北洋軍閥政府之后,南北方只是在形式上統一,但在政治上仍處于對峙狀況。北方各省基本上處于袁世凱控制之下,南方大多省份實際上處于同盟會的控制和影響下。袁世凱建立北洋軍閥政府后,破壞《臨時約法》,控制內閣,加強北洋軍,削弱革命軍,實行專制獨裁統治,并且派人刺殺宋教仁,從而導致了反袁的二次革命。

二、二次革命

1912年8月,宋教仁把同盟會改組為國民黨,一是聯合中間力量,造成中國第一大黨,以奪取國會中多數席位,建立以國民黨為中心的內閣。二是企圖通過民主手段建立責任內閣,以保證《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實施,把中國政治納入資產階級共和制的軌道。但是這一行為,阻撓了袁世凱的獨裁。因此,袁世凱派人在上海火車站刺殺宋教仁,以阻止國民黨組閣,撲壓革命勢力,并派北洋大軍南下,從而導致二次革命。二次革命是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派維護民主共和,反對袁世凱專制獨裁的武裝斗爭,它是辛亥革命的繼續。但是由于革命黨人力量渙散,北洋軍閥力量強大而失敗。

三、袁世凱稱帝

袁世凱稱帝采取了哪些手段可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歸納:兩面派手法,唱擁護共和的高調,行獨裁專制之實。政治暗殺手段,武力鎮壓,先發制人,鎮壓二次革命。強迫國會選舉其為正式大總統。獨斷專行,解散國民黨、國會,廢《臨時約法》,頒布《中華民國約法》,使其獨裁專制披上合法外衣。

通過上述分析進而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