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三基評審生理學題庫及答案_第1頁
醫院三基評審生理學題庫及答案_第2頁
醫院三基評審生理學題庫及答案_第3頁
醫院三基評審生理學題庫及答案_第4頁
醫院三基評審生理學題庫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生理學[958題】

1、下列關于人體生理學的敘述,錯誤的是

A、是生物科學的一個分支

B、闡述人體及其組成部分的正常功能

C、以人體形態與結構為基礎

D、大多數資料來自人體實驗

E、為臨床實踐提供思維方法和研究手段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關于人體生理學的敘述,錯誤的是大多數資料來自人體實驗

2、分析生理學實驗研究結果的正確觀點是

A、分子水平的研究結果最準確

B、整體水平的研究結果醉不可靠

C、動物實驗結果可直接解釋人體生理功能

D、離體實驗結果可直接解釋整體生理功能

E、研究須在多個水平進行并對結果加以綜合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分析生理學實驗研究結果的正確觀點是研究須在多個水平進行并對結果加以綜合

3、下列各體液中,不屬于機體內環境范疇的是

A、血漿

B、細胞內液

C、組織間液

D、淋巴液

E、腦脊液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內環境:由細胞外液構成的液體環境。主要包括血漿、組織液和淋巴。

4、人體內環境中最活躍的部分是

A、組織間液

B、血漿

C、淋巴液

D、腦脊液

E、房水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血漿溝通四大系統與內環境,源源不斷的從消化系統中獲取糖類等有機物,從呼

吸系統獲取氧氣,排除二氧化碳,它還把細胞產生的廢物通過排泄系統排除人體。其次,它

是人體內環境穩態的主要構成部分,包括水平衡無機鹽平衡血糖平衡體溫平衡酸堿平衡

等。還有,人體的特異性免疫以及激素調節也是主要通過血漿。所以,相比較組織液與淋巴

液,它是內環境中最活躍的部分

5、下列生理功能活動的調節中,屬于神經調節的是

A、個體生長發育的調節

B、動脈血壓的長期調節

C、軀體隨意運動的調控

D、血糖維持穩定的調節

E、女性月經周期的調節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青春期出現第二性征是性激素的調節作用,軀體運動時骨骼肌的活動是受神經的

調節作用

6、下列生理功能活動的調節中,屬于體液調節的是

A、動脈血壓的短期調節

B、保持或改變身體姿勢的調節

C、寒冷時肌緊張增強的調節

D、男性睪丸功能的調節

E、強光下瞳孔縮小的調節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

7、在生理狀態下功能活動保持相對穩定的調節中,屬于自身調節的是

A、腎血流量的調節

B、血鈣水平的調節

C、動脈血壓的調節

D、血液pH調節

E、體溫調節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

8、下列關于負反饋控制的敘述,正確的是

A、對受控部分活動僅有的減弱作用

B、不一定都有一個調定點

C、在人體生理活動中極為多見

D、反饋信息經一次往返便可完成糾偏

E、常在局部和短時間內發揮作用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

9、下列生理功能的活動中,存在負反饋控制的是

A、胃蛋白酶原的激活

B、化學感受性呼吸反射

C、細胞動作電位的爆發

D、優勢卵泡的發育過程

E、生理性止血過程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

10、下列關于正反饋控制的敘述,正確的是

A、對受控部分活動僅有的加強作用

B、通常具有糾正偏差的作用

C、具有快速性和預見性

D、所控制的過程是可逆的

E、常發生在疾病的惡性循環中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

11、下列生理功能活動中,存在正反饋控制的是

A、動脈壓力感受性反射

B、胰蛋白酶原的激活

C、心房容量感受性反射

D、骨鈣的動員和沉積

E、下腦丘-胰垂體-甲狀腺軸系調控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

12、下列生理功能活動中,存在前饋控制的是

A、熟練的動作操作

B、膝反射

C、球-管平衡

D、肺牽張反射

E、微循環血流量的調節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

13、患者,男性,18歲,患有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因周身不適一日余而入急診室觀察治療。入

院前未進食,未使用胰島素。入院時體虛、惡心、口渴、排尿頻繁。查體見呼吸深而快,呼出

有爛蘋果樣的氣味。實驗室檢查結果:血液pH6.99,血HC03-降低,血鈉、血氯減低,血鉀升

高,動脈血C02分壓降低,血糖升高。該患者內環境穩態失衡的主要問題是

A、嚴重脫水

B、低鈉血癥

C、高鉀血癥

D、酮癥酸中毒

E、呼吸性酸中毒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胰島素依賴的糖尿病患者未使用胰島素,故血糖升高。由于脂肪的%氧化加速而

生成大量酮體,故患者呼出氣有爛蘋果樣氣味。酮體中的乙酰乙酸和小羥丁酸系酸性物質,將

消耗體內堿儲備,患者血液PH6.99,并出現酸中毒特征性的深快呼吸,說明體內堿儲備已不足

以平衡大量產生的酸性物質,從而產生失代償的酮癥酸中毒。由于患者血糖升高,血漿滲透壓

也升高,可使細胞內K+釋出至細胞外液,酸中毒也有同樣作用,結果導致高鉀血癥,?但頻繁排

尿和腎小管液中溶質(糖和酮體)濃度增高,可促進Na+、K+、Cl-等隨尿排出,又可緩解高

鉀血癥,所以該患者內環境穩態失衡主要是酮癥酸中毒。

14、患者,男性,35歲,有慢性十二指腸潰瘍病史,近半個月來反復嘔吐,嘔吐量大,多為12小時

前的宿食,嘔吐后自覺胃部舒適。查體見舌干苔厚,皮膚干燥松弛。X線鋼餐檢查診斷為十二

指腸潰瘍并發幽門梗阻。實驗室檢查結果:血液pH>7.50(正常7.35~7.45),標準碳酸鹽

(SB),實際碳酸氫鈉鹽(AB)和緩沖堿(BB),升高AB>SB,剩余堿(BE)正值增大,血

鉀、血鈉和血氯水平均降低,尤以血氧減低為著。對該患者首要的處理是

A、進流質食物

B、藥物止吐

C、治療潰瘍病

D、手術解除梗塞

E、糾正水、電解質和酸堿舞L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該患者所患十二指腸潰瘍并發幽門梗阻是由慢性潰瘍愈合形成瘢痕導致幽門縮窄

而引起的。反復嘔吐可使機體丟失大量水、H+和CI-等,引起水、電解質和酸堿紊亂,使機體

內環境穩態遭受破壞。患者有脫水貌(舌干苔厚,皮膚干燥松弛),血檢結果顯示pH值大于

正常值上限,血液HC03-水平升高(SB、AB、BB升高,AB>SB,BE正值增大均說明此問題),

還有血鉀、鈉、氯等電解質水平降低,尤其是血氯水平降低,說明患者存在低氯低鉀性(代謝

性)堿中毒。對該患者的治療首先需要糾正水、電解質和酸堿紊亂,改善其內環境失衡狀態,

然后考慮手術解除梗阻。

15、在神經調節中,由效應細胞發出的能影響相應神經中樞活動的信息是

A、偏差信息

B、參考信息

C、控制指令

D、反饋信息經一次往返便可完成糾偏

E、前饋信息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

16、在體液調節中,由內分泌細胞發出的能影響相應靶細胞活動的信息是

A、偏差信息

B、參考信息

C、控制指令

D、反饋信息經一次往返便可完成糾偏

E、前饋信息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

17、在食物尚未人口前,能引起唾液分泌的有關食物的外觀、氣味等信息是

A、偏差信息

B、參考信息

C、控制指令

D、反饋信息經一次往返便可完成糾偏

E、前饋信息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在食物尚未人口前,能引起唾液分泌的有關食物的外觀、氣味等信息是前饋信息

18、下列哪種脂質成分幾乎全部分布在膜的靠近的胞質的內層并與第二信使使DG和IP3

的產出有關

A、磷脂酰脂醇

B、磷脂酰膽醇

C、磷脂酰乙醇胺

D、磷脂酰絲氨酸

E、糖脂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

19、葡萄糖或氨基酸逆濃度梯度跨膜運轉的方式屬于

A、單純擴散

B、經載體易化擴散

C、經通道易化擴散

D、原發性主體運轉

E、繼發性主體運轉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葡萄糖或氨基酸逆濃度梯度跨膜運轉的方式屬于繼發性主體運轉

20、在膜蛋白的幫助下,某些胞外的蛋白質分子選擇性地進入胞內的跨膜轉運方式屬于

A、原發性主體運轉

B、繼發性主體運轉

C、經載體易化擴散

D、受體介導入胞

E、液相入胞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在膜蛋白的幫助下,某些胞外的蛋白質分子選擇性地進入胞內的跨膜轉運方式屬

于受體介導入胞

21、在心肌、平滑肌的同步性收縮中起重要作用的結構是

A、化學性突觸

B、緊密連接

C、縫隙連接

D、橋粒

E、曲張體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在心肌、平滑肌的同步性收縮中起重要作用的結構是縫隙連接

22、水分子快速通過細胞膜主要是借助

A、水泵

B、載體蛋白

C、水通道

D、單純擴散

E、離子通道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水分子通過細胞膜的方式可以是自由擴散,也可以是通過水通道.

23、單純擴散、易化擴散和主動轉運的共同特點是

A、要消耗能量

B、順濃度梯度

C、需要膜蛋白幫助

D、轉運的物質都是小分子

E、有飽和性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單純擴散、易化擴散和主動轉運的共同特點是轉運的物質都是小分子

24、下列關于Na+泵功能的敘述,哪一項是正確的

A、將細胞內K+轉運出去

B、將細胞外Na+轉運入細胞

C、轉運等量的Na+和K+

D、維持細胞內外的Na+、K+離子濃度梯度

E、活動增強導致細胞膜發生去極化反應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

25、內分泌細胞分泌激素到組織液的過程屬于

A、入胞

B、易化擴散

C、出胞

D、主動運轉

E、單純擴散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內分泌細胞分泌激素到組織液的過程屬于出胞

26、下列哪一項屬于主動轉運

A、安靜時K+由細胞內向細胞外轉運

B、興奮時Na+由細胞外進入細胞內

C、葡萄糖由細胞外液進入一般細胞

D、Na+由細胞內像細胞外運轉

E、肌質網終池內的Ca2+流入胞質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

27、帶電離子被動跨膜轉運的動力是

A、電位梯度

B、濃度梯度

C、電-化學梯度

D、鈉泵供能

E、自由運動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帶電離子被動跨膜轉運的動力是電-化學梯度

28、完全由膜固有電學性質決定而沒有離子通道激活的膜電位是

A、動作電位

B、局部反應

C、終板電位

D、電緊張電位

E、突觸后電位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完全由膜固有電學性質決定而沒有離子通道激活的膜電位是電緊張電位

29、靜息電位的實測值小于K+平衡電位的理論值,主要是由于靜息時膜對

A、Na+有小量的通透性

B、Ca2+有小量的通透性

C、Mg2+有小量的通透性

D、CI2■■有小量的通透性

E、其余選項都不是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細胞膜對NA+也有一定通透性

30、神經細胞處于靜息狀態時

A、僅有少量K+外流

B、沒有K+外流也沒有Na+內流

C、有少量K+和Na+同向流動

D、僅有少量Na+內流

E、既有少量K+外流也有少量Na+內流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靜息電位狀態時,電位差表現為外正內負,膜內的K離子通過協助運輸作用外

流。但是如果說從動作電位恢復到靜息電位的過程,那就是Na離子通過主動運輸內流,直

到電位從外負內正變為0。也就是說膜內外的電壓相等時。這時也就是進入了靜息電位狀

態,此時K離子也開始外流

31、逐漸增加細胞外液中的K+濃度,靜息電位將

A、逐漸減小

B、逐漸增大

C、不變

D、先增大后減小

E、先減小后增大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因為靜息電位主要是由于鉀離子的外流而形成的,其值就是細胞膜內外鉀離子

移動到平衡時的電位值,所以又把靜息電位稱為鉀離子的平衡電位,,不難理解,鉀離子平衡電

位的大小是由細胞內外鉀離子的濃度差決定的,當增加細胞外液鉀離子時細胞外的鉀離子

就會向細胞內移動,使細胞內由于帶正電的鉀離子增多而電位上升,即細胞內電位絕對值減

32、降低離體神經纖維浸浴液中的Na+濃度,則單根神經纖維動作電位的超射值將

A、增大

B、減小

C、不變

D、先增大后減小

E、先減小后增大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動作電位是鈉離子的平衡電位。是由于受到刺激,鈉離子內流引起的,減少離體

神經纖維浸浴液中的Na+濃度,,則膜內外離子濃度差變小,要達到其平衡時,內流量減少,

則其峰值就會變小。

33、細胞膜對Na+通透性增加時,靜息電位將

A、增大

B、減小

C、不變

D、先增大后減小

E、先減小后增大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因為細胞內的K離子濃度大,如果通透性增加,K向外移動的趨勢增加,細胞膜

內的負電荷增加,靜息電位(內負外正)就增加。而鈉離子正好相反,細胞外的多,向胞內

轉移導致靜息電位下降。

34、質膜上的電壓門控Na+通道或Ca2+通道打開后,肌細胞的膜電位

A、將向該離子的平衡電位移動

B、胞內負值將減小

C、將遠離鉀離子的平衡電位

D、將發生去極化

E、其余選項都有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離子電化學驅動力可以用膜電位和離子平衡電位的差值表示。在靜息狀態下,膜

電位總是接近而略小于K+的平衡電位,同時遠離Na+和Ca2+的平衡電位,故安靜時Na+和

Ca2+的電化學驅動力明顯大于K+;當質膜上的電壓門控Na+通道或Ca2+通道打開

后,Na+或Ca2+會在各自的驅動力推動下出現內流,引起胞內負電位的減小,即去極化,膜電

位向Na+或Ca2+的平衡電位移動,而遠離K+的平衡電位。

35、可興奮組織受刺激后產生興奮的共同表現形式是出現

A、動作電位

B、局部電位

C、收縮

D、分泌

E、收縮和分泌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動作電位的產生是細胞興奮的標志

36、將一對刺激電極置于神經軸突外表面,當通以直流電進行刺激時興奮將發生在

A、刺激電極正極處

B、刺激電極負極處

C、兩個刺激電極處同時發生

D、兩處均不發生

E、先正極后負極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直流電刺激神經軸突時,興奮將發生在刺激電極負極處。因為刺激電極負極處的

細胞膜受到流過細胞膜的刺激電流的影響,細胞內負值將減小,即細胞膜在此處發生去極化,

達到閾電位后即可發生興奮;相反,流過正極處細胞膜的刺激電流將使細胞內負值增大,細胞

膜發生超極化。

37、將神經纖維的膜電位由靜息水平突然上升并固定到OmV水平時

A、先出現內向電流,而后逐漸變為外向電流

B、先出現外向電流,而后逐漸變為內向電流

C、僅出現內向電流

D、僅出現外向電流

E、不出現任何J電流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根據電壓門控離子通道的電壓依賴性和時間依賴性特征,當神經纖維的膜電位由

靜息水平突然上升并固定到OmV水平時,這種強烈的去極化可以有效地激活電壓門控鈉通

道和電壓門控鉀通道。由于電壓門控鈉通道激活較快,故首先出現Na+介導的內向電流。隨

之,電壓門控鈉通道進入失活狀態,內向電流減小,而同時電壓門控鉀通道逐漸激活并持續保

持開放,故全細胞電流由Na+介導的內向電流逐漸轉為由K+介導的外向電流。

38、神經細胞在發生一次動作電位的全過程中,Na+的電化學驅動力

A、持續增大

B、持續減小

C、由大變小而后恢復

D、由小變大而后恢復

E、沒有變化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Na+的電化學驅動力是由膜兩側Na+濃度差和電位差決定的,可以用膜電位(Em)

和Na+平衡電位(ENa)的差值即Em-ENa表示,差值愈大則驅動力愈大。在動作電位發生期

間,Em經歷了從靜息電位(如-70mV)去極化到超射水平(如+30mV)而后又復極化回到

靜息電位的變化過程,而ENNa(如+60mV)則基本不變(每次進入胞內的Na+只占總量

的幾萬分之一,基本不改變膜兩側的Na+濃度差)。因此,在動作電位剛發生

時,Em-ENa=-70mV-(+60mV)=-130mV,Na+驅動力較大;當動作電位去極化到+30mV

的超射水平時,Em-ENa=+30mV-(+60mV)=-30mV,Na+驅動力明顯減小;當膜電位復極

化完全回到靜息電位水平后,Na+驅動力則又回復到原先較大的水平,即

Em-ENa=-70mV-(+60mV)=-130mVo

39、神經纖維動作電位去極化過程中,膜電位值超過OmV的部分稱為

A、去極化

B、超極化

C、復極化

D、超射

E、極化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神經纖維動作電位去極化過程中,膜電位值超過OmV的部分稱為超射

40、下列關于神經纖維動作電位復極相形成機制的描述,正確的是

A、Na+通道失活

B、K+通道激活

C、Na+通道失活和K+通道激活

D、CI-通道激活

E、K+通道和CI-通道激活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

41、用河豚毒素(TTX)處理神經軸突后,其生物電的改變為

A、靜息電位值減小,動作電位幅度減小

B、靜息電位值減小,動作電位幅度加大

C、靜息電位值不變,動作電位幅度減小

D、靜息電位值加大,動作電位幅度加大

E、靜息電位值加大,動作電位幅度減小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因為河豚毒素阻斷的是鈉離子通道,而靜息電位的形成與鈉離子沒多大關系,就

算阻斷了鈉離子通道對靜息電位也構不成什么影響。而動作電位的上升支正是因為鈉離子內

流形成的,所以阻斷鈉離子通道后會使動作電位幅度減小。

42、下列哪項不是動作電位的特征

A、由電壓門控通道開放引起

B、去極化過程中膜電位可以逆轉

C、幅度不會隨傳導距離而衰減

D、幅度不會隨刺激強度增大而加大

E、Na+通道和K+通道同時開放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

43、低溫、缺氧或代謝抑制劑影響細胞的Na+-K+泵活動時,將導致

A、靜息電位增大,動作電位幅度減小

B、靜息電位減小,動作電位幅度增大

C、靜息電位增大,動作電位幅度增大

D、靜息電位減小,動作電位幅度減小

E、靜息電位和動作電位均不受影響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一般來說,靜息電位的大小主要與K+的平衡電位有關,動作電位的大小則與Na+

的平衡電位有關。正常生理情況下,Na+-K+泵活動維持了正常的細胞膜兩側K+和Na+的

濃度差,從而使各自的平衡電位保持正常,使靜息電位大小和動作電位幅度大小保持在正常水

平。當Na+-K+泵受到低溫、缺氧或代謝抑制劑影響而活動減弱時,膜兩側K+濃度差的逐漸

減小,將使K+平衡電位隨之下降,從而使靜息電位下降;膜兩側Na+濃度差的逐漸減小,將使

Na+平衡電位減小,從而使動作電位幅度減小。同時,Na+泵活動受到抑制,其生電作用也立即

消失,可直接使靜息電位水平下降。

44、神經元的絕對不應期

A、僅出現在去極化期間

B、僅出現在復極化期間

C、僅出現在發生超射時

D、出現在鋒電位期間

E、出現在后電位期間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絕對不應期指在細胞興奮后的一段時期,不論再受到多大的刺激,都不能再引起

興奮,興奮性降低到0,時間相當于動作電位的峰電位時期。

45、通常用作衡量組織興奮性高低的指標是

A、動作電位幅度

B、組織反應強度

C、動作電位頻率

D、閾值

E、刺激持續時間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閾值也叫:閾刺激,它是表示的是:組織剛好產生一次動作電位的最小刺激,,

閾值越小興奮性越高,興奮性比較高的組織有神經組織,肌肉組織,腺體

46、神經纖維的閾電位是

A、Na+通道大量開放的膜電位臨界值

B、Na+通道開始關閉的膜電位臨界值

C、K+通道開始關閉的膜電位臨界值

D、K+通道大量開放的膜電位臨界值

E、Na+通道少量開放的膜電位值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

47、神經纖維中相鄰兩個鋒電位,其中后一個鋒電位最早見于前一次興奮的

A、絕對不應期

B、相對不應期

C、超常期

D、低常期

E、興奮性恢復正常后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神經纖維中相鄰兩個鋒電位,其中后一個鋒電位最早見于前一次興奮的相對不應

48、即使給予非常強大的刺激,神經元也不能產生動作電位的時期是

A、絕對不應期

B、相對不應期

C、超常期

D、低常期

E、絕對不應期和相對不應期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即使給予非常強大的刺激,神經元也不能產生動作電位的時期是絕對不應期

49、實驗中,如果同時刺激神經纖維的兩端,產生的兩個動作電位

A、將各自通過中點后傳導到另一端

B、將在中點相遇,然后傳回到起始點

C、將在中點相遇后停止傳導

D、只有較強的動作電位通過中點而到達另一端

E、到達中點后將復合成一個更大的動作電位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同時刺激神經纖維的兩端,產生的兩個動作電位將在中點相遇后停止傳導而消失。

因為動作電位的傳導是興奮部位和鄰近安靜部位之間產生局部電流,在此局部電流作用下,使

鄰近安靜部位不斷進入興奮的結果。局部電流的產生需要兩個部位存在電位差;鄰近安靜部

位細胞膜進入興奮必須保持正常的興奮性,才能在膜電位達到閾電位時發生動作電位。同時

刺激神經纖維兩端產生的兩個動作電位向中點傳導的結果,將使兩個鄰近部位同時出現興奮,

由于兩者之間電位差相等,不會出現局部電流;而且一個部位興奮后,其具有的絕對不應期也

將使另一個興奮不能通過。

50、神經細胞發生的局部興奮和動作電位的共同點是

A、反應幅度隨刺激強度增大而增大

B、反應幅度隨傳播距離增大而減小

C、可以疊加或總和

D、都有不應期

E、都有Na+通道的開放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

51、局部反應的時間總和是指

A、同一部位連續的閾下刺激引起的去極化反應的疊加

B、同一部位連續的閾上刺激引起的去極化反應的疊加

C、同一時間不同部位的閾下刺激引起的去極化反應的疊加

D、同一時間不同部位的閾上刺激引起的去極化反應的疊加

E、同一部位一個足夠大的刺激引起的去極化反應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如果在細胞膜的同一部位先后給予兩個閾下刺激,當第一個閾下刺激引起的局部

反應尚未消失前,緊接著給予第二個閾下刺激,所引起的局部反應可與第一個局部反應疊加

起來,這種局部反應的總和,稱為時間總和

52、具有局部興奮特征的電信號是

A、神經纖維的動作電位

B、神經干的動作電位

C、鋒電位

D、終板電位

E、后電位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具有局部興奮特征的電信號是終板電位

53、神經軸突喪失髓鞘后,其空間常數將

A、增加

B、減小

C、不變

D、先增大后減小

E、先減小后增大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空間常數是描述電緊張電位空間分布特征即擴布范圍的參數,是指膜電位衰減至

最大值的37%時所擴布的空間距離。空間常數主要受膜電阻和軸向電阻的影響,增大膜電阻

(如有髓纖維)或減小軸向電阻(如加大直徑)可使空間常數加大,這有利于動作電位傳導

速度的加快。當神經軸突喪失髓鞘后,膜電阻減小,因而空間常數減小,這將使動作電位傳導速

度大大下降。

54、葡萄糖在小腸黏膜上皮處的吸收是通過繼發性主動轉運實現的,抑制下列哪種功能活動

可以影響該葡萄糖的吸收

A、鈉泵

B、鈣泵

C、質子泵

D、鈉鈣交換體

E、鈉氫交換體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

55、體外實驗中,用葡萄糖逐漸替代浸浴液中的Na+,神經元或神經纖維動作電位的幅度將

A、逐漸增大

B、逐漸減小

C、不發生改變

D、先增大后減小

E、先減小后增大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

56、用間隔時間較長的兩個脈沖刺激可誘發蟾蛛坐骨神經干先后產生兩個幅度基本一致的

動作電位,若逐漸減小兩個刺激的間隔時間,后一個動作電位的幅度將

A、逐漸增大

B、逐漸減小

C、先增大后減小

D、先減小后增大

E、不變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可興奮細胞發生興奮后,有一段時間無論施加多強的刺激也不能使細胞再次興奮,

這段時間稱為絕對不應期。神經干由許多神經纖維組成,各自的興奮性不同,不應期長短也不

同:當逐漸減小兩個刺激的間隔時間時,后一個刺激就有可能落在前一個刺激引起的部分神

經纖維動作電位的絕對不應期中,從而使這部分神經纖維動作電位消失,神經干動作電位幅度

也就隨之而降低;當兩個刺激的刺激間隔越來越小時,后一個刺激將落在更多神經纖維的不

應期內,因而神經干動作電位幅度將越來越低;直到后一個刺激落在所有神經纖維的不應期

內時,第二個刺激引起的神經干動作電位便會完全消失。

57、神經纖維動作電位發生去極化的過程中,Na+的驅動力和K+的驅動力將發生怎樣的

A、Na+的內向驅動力將逐漸減小,K+的外向驅動力則逐漸增大

B、Na+的內向驅動力將逐漸增大,K+的外向驅動力則逐漸減小

C、Na+的內向驅動力和K+的外向驅動力都會逐漸減小

D、Na+的內向驅動力和K+的外向驅動力都會逐漸增大

E、兩者都不變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離子的電化學驅動力可以用實際膜電位與離子平衡電位的差值(Em-Ex)表示,

差值愈大,電化學驅動力就愈大,差值的正負則決定離子跨膜流動的方向。在動作電位的去極

化過程中,隨著細胞內負值的減小(如從-70mV改變為+30mV),膜電位與Na+平衡電位(如

ENa=+60mV)的差值將逐漸變小,與K+平衡電位(如Ek=-90mV)的差值將逐漸增大。因

此神經纖維動作電位發生去極化的過程中,Na+的內向驅動力將逐漸減小,K+的外向驅動力

則逐漸增大。

58、用毒毛花苗G抑制鈉泵活動后,細胞的靜息電位將會

A、逐漸增大

B、逐漸減小

C、基本不變

D、先增大后減小

E、先減小后增大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

59、如果絕對不應期為2毫秒,理論上每秒內所能產生和傳導的動作電位數不可能超過

A、5次

B、50次

C、400次

D、100次

E、500次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

60、02和C02跨膜轉運屬于

A、單純擴散

B、易化擴散

C、人胞作用

D、原發性主動轉運

E、繼發性主動轉運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質從細胞膜的高濃度一側向低濃度T則移動的過程,稱為單純

擴散。人體內脂溶性的物質為數不多,比較肯定的有氧和二氧化碳等氣體分子。

61、Na+由細胞內向細胞外轉運屬于

A、單純擴散

B、易化擴散

C、人胞作用

D、原發性主動轉運

E、繼發性主動轉運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Na+由細胞內向細胞外轉運屬于原發性主動轉運

62、腎小管對葡萄糖的重吸收屬于

A、單純擴散

B、易化擴散

C、人胞作用

D、原發性主動轉運

E、繼發性主動轉運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腎小管對葡萄糖的重吸收屬于繼發性主動轉運

63、安靜狀態下細胞膜兩側外正內負的狀態,稱為

A、去極化

B、復極化

C、反極化

D、超極化

E、極化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極化:靜息時,細胞膜內外兩側維持內負外正的穩定狀態;去極化:當細胞受刺

激后,膜內電位向負值減小方向變化;超極化:當細胞受刺激后,膜內電位向負值增大方向

變化;復極化:刺激后,先去極化,后恢復安靜時的負值

64、在靜息電位基礎上膜內電位負值增大稱為

A、去極化

B、復極化

C、反極化

D、超極化

E、極化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細胞在安靜狀態時,正電荷位于膜外T則(膜外電位為正),負電荷位于膜內一

側(膜內電位為負,)這種狀態稱為極化。如果膜內外電位差增大,即靜息電位的數值向膜

內負值加大的方向變化時,稱為超極化。

65、在靜息電位基礎上膜內電位負值減小,稱為

A、去極化

B、復極化

C、反極化

D、超極化

E、極化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細胞在安靜狀態時,正電荷位于膜外T則(膜外電位為正),負電荷位于膜內一

側(膜內電位為負,)這種狀態稱為極化。如果膜內外電位差增大,即靜息電位的數值向膜

內負值加大的方向變化時,稱為超極化。相反地,如果膜內外電位差減小,即膜內電位向負

值減小的方向變化,則稱為去極化或極化

66、膜電位突然由靜息電位改變為OmV時

A、Na+通道開放產生凈Na+內流

B、Na+通道開放,產生凈Na+外流

C、Na+通道開放,不產生凈Na+流動

D、K+通道開放,不產生凈K+流動

E、膜兩側K+濃度梯度為零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通道是否開放取決于膜電位的變化,通道開放后離子是否流動和如何流動則取決

于離子受到的電化學驅動力。當某離子的電一化學驅動力為零時,即使通道開放,也沒有離子

的跨膜凈移動,此時的跨膜電位即為該離子的平衡電位。所以,當膜電位突然由靜息電位改變

為OmV時,發生的去極化可使細胞膜上的電壓門控鈉通道大量激活,由于此時Na+受到內向

驅動力的作用,因此產生凈Na+內流;當膜電位持續保持在Na+平衡電位時,雖然Na+通道

由于去極化而開放,但由于Na+的電化學驅動力為零,因此也不產生凈Na+流動;同理,當膜

電位等于K+平衡電位時,即使這時(安靜情況)膜對K+具有通透性但由于電化學驅動力為

零,因此不產生凈K+流動。

67、膜電位等于K+平衡電位時

A、Na+通道開放產生凈Na+內流

B、Na+通道開放產生凈Na+外流

C、Na+通道開放,不產生凈Na+流動

D、K+通道開放,不產生凈K+流動

E、膜兩側K+濃度梯度為零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通道是否開放取決于膜電位的變化,通道開放后離子是否流動和如何流動則取決

于離子受到的電化學驅動力。當某離子的電一化學驅動力為零時,即使通道開放,也沒有離子

的跨膜凈移動,此時的跨膜電位即為該離子的平衡電位。所以,當膜電位突然由靜息電位改變

為OmV時,發生的去極化可使細胞膜上的電壓門控鈉通道大量激活,由于此時Na+受到內向

驅動力的作用,因此產生凈Na+內流;當膜電位持續保持在Na+平衡電位時,雖然Na+通道

由于去極化而開放,但由于Na+的電化學驅動力為零,因此也不產生凈Na+流動;同理,當膜

電位等于K+平衡電位時,即使這時(安靜情況)膜對K+具有通透性但由于電化學驅動力為

零,因此不產生凈K+流動。

68、膜電位持續保持在Na+平衡電位時

A、Na+通道開放產生凈Na+內流

B、Na+通道開放產生凈Na+外流

C、Na+通道開放,不產生凈Na+流動

D、K+通道開放,不產生凈K+流動

E、膜兩側K+濃度梯度為零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通道是否開放取決于膜電位的變化,通道開放后離子是否流動和如何流動則取決

于離子受到的電化學驅動力。當某離子的電一化學驅動力為零時,即使通道開放,也沒有離子

的跨膜凈移動,此時的跨膜電位即為該離子的平衡電位。所以,當膜電位突然由靜息電位改變

為Omv時,發生的去極化可使細胞膜上的電壓門控鈉通道大量激活,由于此時Na+受到內向

驅動力的作用,因此產生凈Na+內流;當膜電位持續保持在Na+平衡電位時,雖然Na+通道

由于去極化而開放,但由于Na+的電化學驅動力為零,因此也不產生凈Na+流動;同理,當膜

電位等于K+平衡電位時,即使這時(安靜情況)膜對K+具有通透性但由于電化學驅動力為

零,因此不產生凈K+流動。

69、下列哪些過程需要細胞本身耗能

A、維持正常的靜息電位

B、達到閾電位時出現的Na+內流

C、動作電位復極相中的K+外流

D、全部都不對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

70、記錄靜息電位和動作電位時

A、須將微電極插入細胞內

B、全部都不對

C、增大刺激強度可增加去極化的幅度

D、增大刺激強度可增加去極化的速度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

71、可以通過幅度變化、總和效應在細胞上實現信號整合的電活動有

A、動作電位

B、靜息電位

C、終板電位

D、全部都不對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

72、CAMP作為第二信使主要是激活

A、AC

B、PLC

C、PKA

D、PKC

E、PKG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

73、細胞內能使蛋白質磷酸化的酶是

A、磷脂酶C

B、蛋白激酶

C、磷酸二酯酶

D、乙酰膽堿酯酶

E、蛋白磷酸酶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

74、細胞膜結構中,促使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干中2)分解生成IP3和DG的物質是

A、磷脂酶C

B、乙酰膽堿酯酶

C、蛋白激酶C

D、腺昔酸環化酶

E、磷酸二酯酶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

75、生長因子一般作用于生長因子受體而激活

A、招募型受體介導的信號轉導通路

B、核受體介導的信號轉導通路

C、離子通道型受體介導的信號轉導通路

D、酶聯型受體介導的信號轉導通路

E、G蛋白耦聯受體介導的信號轉導通路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

76、促離子型受體是指

A、電壓門控通道

B、離子通道型受體

C、G蛋白耦聯受體

D、化學門控通道

E、N2型ACh受體陽離子通道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促離子型受體是突觸后膜受體中的離子通道型受體,是受體蛋白本身含有離子通

道。

77、7次跨膜受體是指

A、離子通道型受體

B、G蛋白耦聯受體

C、酶聯型受體

D、招募型受體

E、核受體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G蛋白耦聯受體也稱為7次跨膜受體

78、與細胞因子跨膜信號轉導有關的受體主要是

A、促離子型受體

B、促代謝型受體

C、鳥甘酸環化酶受體

D、招募型受體

E、核受體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盡管與細胞因子跨膜信號轉導有關的受體不能絕對地限定于某一類受體,至少與

招募型受體、酶聯型受體都有關,但在酶聯型受體中主要與酪氨酸激酶受體有關,備選答案中

沒有出現,故D為最佳答案。

79、激素反應元件是指

A、核受體的一個功能區段

B、熱休克蛋白

C、靶基因DNA的特定片段

D、稱為分子伴侶的蛋白質

E、激素一受體復合物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類固醇,視黃酸,甲狀腺素和維生素D受體結合的一類短序列(12-20bp)DNA,

結合受體后改變相鄰基因的表達。在這類DNA序列中存在有僅被不同類別激素受體選擇性

識別的共有序列。

80、Gi蛋白

A、是一種單跨膜蛋白質

B、可抑制AC的活性

C、可結合ATP

D、可與酪氨酸激酶受體結合

E、可結合ADP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

81、通過激活cGMP-PKG通路而產生生物效應的氣體信號分子是

A、02

B、C02

C、NH3

D、N2

E、N0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

82、不屬于第二信使的物質是

A、cGMP

B、cAMP

C、ADP

D、DG

E、Ca2+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第二信使包括:cAMP、cGMP、脂質(DAG、AA、PA、LPA、PIP、PIP2、IP3

等)、鈣離子、氣體分子第二信使(NO、CO、H2S)。

83、類固醇激素調控靶細胞功能的機制是

A、主要是膜受體機制

B、主要是核受體機制,也有膜受體機制

C、主要是膜受體機制,也有核受體機制

D、熱休克蛋白機制

E、僅為核受體機制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類固醇激素調控靶細胞功能的機制主要是通過核受體介導的信號轉導通路實現,

即通過調節靶基因轉錄并表達特定的蛋白質產物,引起細胞功能改變。這一核受體機制也稱

"基因組效應",是一種緩慢的調節。有些類固醇激素還具有激活膜受體產生的快速反應,稱

"非基因組效應",故備選答案中B最佳。

84、橫紋肌神經-肌接頭處傳遞興奮的神經遞質是

A、腎上腺素

B、多巴胺

C、5-羥色胺

D、乙酰膽堿

E、去甲腎上腺素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神經系統對骨骼肌運動的控制是靠運動神經末梢將神經信號通過神經-肌肉接頭

傳遞到骨骼肌纖維的。它與神經突觸信息傳遞的過程類似,即也是電-化學-電的傳遞,但接

頭前膜釋放的神經遞質為乙酰膽堿(ACh),它與接頭后膜上的特異受體結合,只引起接頭

后膜的興奮…與神經突觸不同,神經-肌肉接頭的信息傳遞是“一對一"的,即一次接頭

前興奮必然引起接頭后細胞一次興奮的產生。

85、骨骼肌收縮和舒張的基本單位是

A、肌纖維

B、肌原纖維

C、肌絲

D、肌節

E、橫橋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肌原纖維上每一段位于兩條z線之間的區域,是肌肉收縮和舒張的最基本單位,

它包含一個位于中間部分的暗帶和兩側各1/2的明帶,合稱為肌小節

86、在橫紋肌,引起肌絲滑行的始動步驟是

A、肌質中Ca2+與肌鈣蛋白結合

B、橫橋ATP酶活性增高使ATP分解

C、肌凝蛋白與肌動蛋白結合

D、橫橋與肌動蛋白結合

E、鈣泵活動增強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當肌漿中Ca2+濃度升高時,肌鈣蛋白C單位與Ca2+結合,通過亞單位I將信

息傳遞給原肌球蛋白,使其雙螺旋結構發生改變,暴露肌動蛋白與橫橋的結合位點,出現兩

者的可逆性結合。同時激活ATP供能。在橫橋與肌動蛋白的結合、扭曲、解離和再結合過

程中,細肌絲向粗肌絲滑動,完成肌肉收縮。肌漿網上的Ca泵活動時肌漿中的Ca2+減少,

Ca2+又與肌鈣蛋白分離,原肌球蛋白又回到橫橋和肌動蛋白之間的位置,阻擋他們的相互

作用,于是出現肌肉的舒張。

87、在生理情況下,機體的骨骼肌收縮形式主要是

A、等張收縮

B、等長收縮

C、單收縮

D、完全強直收縮

E、不完全強直收縮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完全強直收縮產生的原因:當刺激頻率比較高時,后一刺激引起的收縮落在前一

收縮的收縮期內。不完全強直收縮產生的原因:當刺激頻率比較低時,后一刺激引起的收縮

落在前一收縮的舒張期內。

88、骨骼肌是否發生強直收縮主要取決于

A、刺激強度

B、刺激時間

C、刺激頻率

D、刺激電流

E、刺激強度/時間變化率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完全強直收縮產生的原因:當刺激頻率比較高時,后一刺激引起的收縮落在前一

收縮的收縮期內。不完全強直收縮產生的原因:當刺激頻率比較低時,后一刺激引起的收縮

落在前一收縮的舒張期內。

89、肌肉收縮時張力保持不變而只發生肌肉縮短,稱作

A、等長收縮

B、等張收縮

C、單收縮

D、不完全強直收縮

E、完全弓箱收縮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等張收縮時,肌肉的收縮只是長度的縮短而張力保持不變,這是在肌肉收縮時所

承受的負荷小于肌肉收縮力的情況下產生的。可使物體產生位移,因此可以做功。

90、關于終板電位的特點,錯誤的是

A、只有去極化,不出現反極化

B、EPP大小與ACh釋放量有關

C、存在時間性、空間性總和作用

D、由K+內流所致

E、終板電位沒有不應期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

91、骨骼肌神經-肌接頭處興奮傳遞的特點不包括

A、單方向傳遞

B、易受藥物及環境因素影響

C、有時間延擱

D、非一對一傳遞

E、由ACh介導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正常情況下,神經t骨骼肌接頭處的興奮傳遞通常是1對1的,亦即運動纖維每

有一次神經沖動到達末梢,都能"可靠地”使肌細胞興奮一次,誘發一次收縮。

92、能回收骨骼肌細胞胞質中Ca2+的鈣泵主要分布在

A、肌膜

B、肌細胞核膜

C、橫管膜

D、終池膜

E、縱行肌質網膜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

93、骨骼肌神經-肌接頭興奮傳遞的阻斷劑是

A、阿托品

B、筒箭毒堿

C、四乙基筱

D、六煌季胺

E、酚妥拉明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

94、骨骼肌細胞在靜息時,阻礙肌球蛋白的橫橋與肌動蛋白結合的物質是

A、肌球蛋白

B、肌動蛋白

C、肌鈣蛋白

D、收縮蛋白

E、原肌球蛋白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

95、在骨骼肌發生強直收縮時,肌細胞的動作電位

A、幅度減小

B、幅度變大

C、相互融合

D、不發生融合

E、幅度增大但不融合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動作電位具有不應期,不會發生融合,局部電位沒有不應期,可以發生時間和空

間的總和,骨骼及發生強直收縮是因為后一個動作電位發生在前一個動作電位有效不應期之

后,單收縮的收縮期和舒張期內

96、在骨骼肌收縮的張力.速度關系曲線檢測實驗中,前負荷應

A、為。

B、為最大值

C、為某一數值不變

D、等于后負荷值

E、小于后負荷值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肌肉收縮的張力一速度關系曲線檢測,就是通過測定不同后負荷(張力)時肌肉

縮短的速度,再對應作圖得到。由于前負荷是影響肌肉收縮的另一因素,需要固定不變,但不應

為零,以有效、客觀地檢測后負荷對收縮的影響。

97、在蛙坐骨神經-腓腸肌標本的刺激神經觀察肌肉收縮實驗中,若給予連續刺激,則肌肉收

縮容易出現疲勞,其原因是

A、神經傳導的AP幅度越來越小

B、神經傳導AP的頻率越來越低

C、神經一肌接頭處興奮傳遞的能力越來越弱

D、肌纖維疲勞,產生AP的能力越來越弱

E、肌細胞三聯管結構的興奮,收縮耦聯能力越來越弱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因神經,肌接頭處神經遞質ACh過度釋放而耗竭,又未能及時補充所致。

98、在終板區鄰近部位可以記錄到MEPP的原因是

A、運動神經末梢釋放1分子ACh所引起的終板膜電活動

B、運動神經末梢1個AP引起ACh釋放所引起的終板膜電活動

C、運動神經末梢沒有釋放ACh時終板膜多個離子通道隨機開放所致

D、肌細胞自發的生物電活動

E、運動神經末梢自發釋放1個囊泡的ACh所引起的終板膜電活動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

99、有機磷農藥中毒時,可使

A、ACh釋放量增加

B、ACh釋放量減少

C、膽堿酯酶活性升高

D、膽堿酯酶活性降低

E、ACh釋放量減少且膽堿酯酶活性降低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

100、收縮蛋白是指

A、肌凝蛋白

B、肌動蛋白

C、肌凝蛋白和肌動蛋白

D、肌鈣蛋白

E、肌鈣蛋白和原肌凝蛋白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肌肉收縮蛋白質(contractileproteinsofmuscle)是指肌肉中司運動功能的

蛋白質,包括:收縮蛋白質,即肌球蛋白和肌動蛋白;及調節蛋白質,如原肌球蛋白和肌鈣

蛋白等。

101、骨骼肌細胞中作為Ca2+受體的是

A、肌凝蛋白

B、肌動蛋白

C、肌凝蛋白和肌動蛋白

D、肌鈣蛋白

E、肌鈣蛋白和原肌凝蛋白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

102、調節蛋白是指

A、肌凝蛋白

B、肌動蛋白

C、肌凝蛋白和肌動蛋白

D、肌鈣蛋白

E、肌鈣蛋白和原肌凝蛋白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

103、肌絲滑行時,橫橋必須與之結合的蛋白是

A、肌凝蛋白

B、肌動蛋白

C、肌凝蛋白和肌動蛋白

D、肌鈣蛋白

E、肌鈣蛋白和原肌凝蛋白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

104、橫橋是哪種蛋白的一部分

A、肌凝蛋白

B、肌動蛋白

C、肌凝蛋白和肌動蛋白

D、肌鈣蛋白

E、肌鈣蛋白和原肌凝蛋白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

105、具有ATP酶活性的是

A、肌凝蛋白

B、肌動蛋白

C、肌凝蛋白和肌動蛋白

D、肌鈣蛋白

E、肌鈣蛋白和原肌凝蛋白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

106、機體增強骨骼肌收縮程度是通過

A、參與收縮的運動單位數量增加

B、產生動作電位的幅度增大

C、全部都不對

D、每個肌細胞每次收縮幅度增加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骨骼肌為隨意肌,其收縮程度直接由運動神經發放動作電位控制,發放動作電位的

運動神經數目增加,可以使參與收縮的運動單位數量增加,產生多運動單位總和;運動神經發

放動作電位的頻率增加,則可以使收縮頻率加快,產生頻率總和。因為動作電位"全或無”的,

骨骼肌都以運動單位為基本單元進行收縮,故不會通過增大動作電位的幅度或增加每個肌細

胞每次收縮幅度來增強骨骼肌收縮程度。

107、通常,細胞內液與組織液理化性質相同的是

A、Na+濃度

B、K+濃度

C、CI-濃度

D、膠體滲透壓

E、總滲透壓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總滲透壓是溶液中各種溶質滲透壓的總和,具有累加性。總滲透壓相等,不代表

每種溶質都一樣。如果細胞內液與組織液總滲透壓不同的話,就會出現失水或者吸水現象。

108、0.95的NaCI溶液和10%的葡萄糖溶液對于人體細胞內液而言

A、兩者都是等滲液

B、兩者都是高滲液

C、兩者都是低滲液

D、前者是低滲液,后者是高滲液

E、前者是等滲液,后者是高滲液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人體細胞內液與細胞外液滲透壓是相等的,在論及溶液滲透壓時,常常以血漿

(細胞外液的一部分)滲透壓為標準,0.9%NaCI溶液、5%葡萄糖溶液是常用的等滲溶液。

10%葡萄糖溶液的滲透壓為5%葡萄糖溶液的兩倍,所以是高滲的。

109、比較各種體液中蛋白質濃度,正確的是

A、細胞內液〉組織液〉血漿

B、細胞內液〉血漿〉組織液

C、血漿>組織液>細胞內液

D、血漿〉細胞內液〉組織液

E、血漿=細胞內液〉組織液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

110、血漿膠體滲透壓的生理作用是

A、影響毛細血管內外水的交換

B、影響細胞內外水的交換

C、維持細胞正常體積

D、維持細胞正常形態

E、決定血漿總滲透壓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膠體滲透壓:是血漿中的蛋白質所形成的滲透壓,包括白蛋白、球蛋白、纖維蛋

白原,其中最主要的是白蛋白。膠體滲透壓對維持血管內外的水平衡起重要作用。

111、可作為等張溶液的是

A、0.85%的NaCI溶液

B、10%的葡萄糖溶液

C、1.9%的尿素溶液

D、20%的甘露醇溶液

E、0.85%的葡萄糖溶液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

112、全血的比重主要決定于

A、血漿蛋白含量

B、滲透壓的高低

C、紅細胞數量

D、白細胞數量

E、NaCI的濃度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血液的比重為1.050~1.060,血漿的比重為1.025~1.030.血液中紅細胞數量

越多、血漿蛋白濃度越高,血液的比重越大。利用紅細胞和血漿比重的差異可以進行血細胞

比容、紅細胞沉降率的測定以及紅細胞與血漿的分離;

113、全血的黏滯性主要取決于

A、血漿蛋白含量

B、紅細胞數量

C、白細胞數量

D、紅細胞的疊連

E、NaCI的濃度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通常是在體外測定血液或血漿與水相比的相對粘滯性,這時血液的相對粘滯性為

4-5,血漿為L6-2.4.全血的粘滯性主要決定于所含的紅細胞數,血漿的粘滯性主要決定于

血漿蛋白質的含量。水、酒精等在物理學上所謂"理想液體"的粘滯性是不隨流速改變的,

而血液在血流速度很快時類似理想液體(如在動脈內),其粘滯性不隨流速而變化;但當血

流速度小于一定限度時,則粘滯性與流速成反變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的的關系。這主要是

由于血流緩慢時,紅細胞可疊連或聚集成其他形式的團粒,使血液的粘滯性增大。在人體內

因某種疾病使微環境血流速度顯著減慢時,紅細胞在其中疊連和聚集,對血流造成很大的阻

力,影響循環的正常進行;這時可以通過輸入血漿白蛋白或低分子右旋糖酎以增加血流沖刷

力量,使紅細胞分散。

114、組織液與血漿成分的主要區別是組織液內

A、不含血細胞

B、蛋白含量低

C、Na+含量懸)

D、K+含量高

E、CI一含量高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

115、血清與血漿的主要區別在于血清中缺乏

A、纖維蛋白

B、纖維蛋白原

C、凝血因子

D、血小板

E、Ca2+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

116、下列不易通過紅細胞膜的物質是

A、02和C02

B、尿素

C、H20

D、HC03-

E、K+和Na+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

117、血漿中分子量最小的蛋白質是

A、纖維蛋白原

B、al球蛋白

C、a2球蛋白

D、Y球蛋白

E、白蛋白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

118、血細胞比容主要指的是

A、紅細胞與血漿容積之比

B、紅細胞與白細胞容積之比

C、紅細胞在血液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

D、紅細胞的容積

E、紅細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積百分比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

119、紅細胞所需的能量主要來自

A、葡萄糖的有氧氧化

B、糖異生

C、糖原分解

D、糖酵解

E、脂肪酸氧化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

120、紅細胞的變形能力取決于紅細胞的

A、體積

B、表面積

C、數量

D、比重

E、表面積與體積的比值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

121、不引起紅細胞沉降率加速的因素是

A、紅細胞疊連增多

B、血漿膽固醇含量增多

C、血漿白蛋白含量增多

D、血漿球蛋白含量增多

E、血漿纖維蛋白含量增多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

122、紅細胞沉降率的快慢主要取決于紅細胞的

A、體積

B、表面積

C、數量

D、比重

E、疊連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

123、紅細胞滲透脆性指的是

A、紅細胞對高滲鹽溶液的抵抗力

B、紅細胞在低滲鹽溶液中膨脹破裂的特性

C、紅細胞在生理鹽溶液中破裂的特性

D、紅細胞耐受機械撞擊的能力

E、紅細胞相互撞擊破裂的特性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

124、紅細胞表面積與體積比值的下降可引起紅細胞

A、變形性增強

B、滲透脆性增大

C、懸浮穩定性增強

D、對低滲鹽溶液對抵抗力增強

E、血紅蛋白含量增加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

125、骨髓中自我復制能力最強的細胞是

A、造血干細胞

B、定向組細胞

C、前體細胞

D、網織紅細胞

E、淋巴細胞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

126、調節紅細胞生成的主要體液因素是

A、雄激素

B、雌激素

C、甲狀腺激素

D、促紅細胞生成素

E、生長激素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

127、紅細胞在血管外破壞的主要場所是

A、腎、肝

B、脾、肝

C、腎、脾

D、胸腺、骨髓

E、胸腺、肝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出血時間延長主要反映血小板異常和血管異常所致的止血障礙,而凝血時間延長

主要反映內源性凝血途徑的障礙,因此,血小板減少時表現為止血時間延長。凝血因子由肝臟

產生,故肝功能障礙時凝血時間延長。

128、下列關于生理止血描述,錯誤的是

A、包括局部血管收縮、血小板血栓形成和血凝塊

B、血小板與凝血塊的形成有關

C、局部縮血管反應持續時間較短

D、肝功能受損時凝血時間延長

E、血小板減少時,凝血時間明顯延長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

129、血小板磷脂酶A2激活后可產生的物質是

A、血小板活化因子

B、ADP

C、血栓素A2

D、cAMP

E、組胺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

130、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是因為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的

A、磷脂酶A2

B、環加氧酶

C、血栓素合酶

D、前列環素合酶

E、過氧化物酶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

131、血小板減少導致皮膚出現自發性出血斑點的主要原因是

A、血小板不能聚集成團

B、血小板不能釋放足夠的血管活性物質

C、不能修復和保持血管內皮細胞完整性

D、血凝塊回縮障礙

E、血小板黏附減少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

132、可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物質是

A、ADP

B、TXA2

C、PGI2

D、膠原

E、凝血酶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

133、血管損傷后止血栓能正確定位于損傷部位有賴于血小板的特性是

A、黏附

B、聚集

C、收縮

D、吸附

E、釋放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

134、血凝塊形成后回縮的原因是

A、纖維蛋白收縮

B、紅細胞疊連

C、白細胞變形

D、血小板收縮蛋白收縮

E、紅細胞破裂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

135、血液凝固發生的原因是

A、纖維蛋白溶解

B、纖維蛋白激活

C、纖維蛋白原變為纖維蛋白

D、血小板聚集與紅細胞疊連

E、FVm的激活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

136、血液凝固的內源性與外源性激活途徑的主要差別是

A、FX激活物的形成過程

B、凝血酶激活過程

C、纖維蛋白形成過程

D、是否需要維生素K的參與

E、有無Ca2+的參與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

137、內源性凝血途徑的始動因子是

A、FXD

B、FXI

C、FX

D、FVD

E、pm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

138、凝血FVin的作用是

A、激活FIX

B、使FXa對FII的激活加快

C、使FIXa對F的激活加快

D、使FUa對FI的激活加快

E、使FIX活化成FIXa的速度加快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

139、肝素抗凝的主要機制是

A、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

B、抑制FX的激活

C、促進纖維蛋白吸附凝血酶

D、增強抗凝血酶的活性

E、抑制血小板聚集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

140、纖溶酶的主要作用是水解

A、FV

B、FUa

C、FXA

D、FI和Ia

E、FIV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

141、外源性凝血途徑的始動因子是

A、FI

B、FH

C、FID

D、FVD

E、FX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

142、在凝血過程中催化纖維蛋白原轉變為纖維蛋白的凝血因子是

A、FHa

B、Fin

C、FIV

D、FXDa

E、FVlDa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

143、凝血酶的主要作用是

A、加速FVD復合物的形成

B、加速凝血酶原酶復合物的形成

C、使纖維蛋白原轉變為纖維蛋白

D、激活FXU

E、促進血小板聚集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

144、通常所說的血型指的是

A、紅細胞上受體的類型

B、紅細胞表面特異抗體的類型

C、紅細胞表面特異抗原的類型

D、血漿中特異抗體的類型

E、血漿中特異抗原的類型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

145、0型血的紅細胞膜上的抗原是

A、A抗原

B、B抗原

C、。抗原

D、H抗原

E、c抗原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

146、"Rh陽性"是指紅細胞膜上有

A、C抗原

B、A抗原

C、D抗原

D、E抗原

E、B抗原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

147、下列有關ABO血型系統的敘述,正確的是

A、新生兒血漿中存在IgG型抗A或抗B抗體

B、新生兒血漿中存在IgM型抗A或抗B抗體

C、新生兒紅細胞上A或B抗原的含量與成人相同

D、新生兒血漿中存在的抗A或抗B抗體是自己產生的

E、新生兒體內的A或B抗原只存在于紅細胞上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新生兒出生后2~8個月血漿中才出現天然IgM型抗體,但因母體的IgG型抗體

可通過胎盤,故出生時血漿中存在IgG型抗A或抗B抗體,而不存在IgM型抗A或抗B抗體。

新生兒紅細胞上A或B抗原的含量與成人相同。新生兒出生時紅細胞膜上A或B抗原的位

點數僅為成人的1/3。新生兒體內的其他多種細胞也存在A或B抗原。

148、下列關于輸血的敘述,錯誤的是

A、再次輸入同一相同血型個體的血液不需進行交叉配血

B、必要時。型血可輸給其他血型的受血者

C、必要時AB型血的人可接受其他血型供血者的血液

D、Rh陰性的受血者不可接受Rh陽性的血液

E、Rh陽性的受血者可接受Rh陰性的血液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

149、某人的紅細胞與B型血的血清發生凝集,而其血清與B型血的紅細胞不發生凝集,分析

此人的血型為

A、A型

B、B型

C、0型

D、AB型

E、Rh陽性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紅細胞與B型血的血清(含抗A)發生凝集表明紅細胞膜上存在A抗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